第15節

關燈
類欠着我們的情分因而濃縮成他對我的愛。

    他對我的愛遠超過了男性對女性的;全人類對我們童年的照料不周或完全失職,都該由他來清算。

     他說:我不去布伊諾斯艾利斯,也沒什麼。

     我等待那疑點徹底化開。

     頭兒告訴我,我的派遣被推遲了。

    他們說,暫時凍結我的一切對外派遣。

    不是很好嗎?我用不着遠離你。

    我發現深藍色非常配你。

     我知道他對布伊諾斯艾利斯的向往。

    我伸出右手,撫摸他的臉頰。

    我冰涼的撫摸讓他明白我已知道他的代價,為了我而付出的代價。

    他的右手在我肩上拍幾下,掌心的溫暖透過大衣,滲入我的肌膚。

    他希望我在他這兒找到一如既往的沉穩、無所謂。

     “怎麼樣?休了個很好的假期?”便衣福茨聲音悅耳。

     “很好。

    ”我就知道你會打電話來。

    你夠準時的:晚上十點。

     我知道理查什麼都清楚。

    他也知道我知道他如何清楚。

    他和我都不徒勞地假裝彼此周旋很有必要。

    因此我們幹脆不玩“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遊戲。

     “戴維斯先生怎麼樣?” “很好。

    ” “那就好極了。

    ” 我等着他完成他的禮貌。

     “我也帶着我的女兒出去小小度了個假。

    我告訴過你嗎?我和我的女朋友領養了一個韓國小女孩?” “噢。

    ”這事不是流行很多年了? “是個非常可愛的小姑娘。

    典型的亞洲娃娃,你該看見她那一頭頭發,又黑又密!” “噢。

    ” “她是個非常不幸,非常可愛的小女孩。

    她已經和我們一同生活了半年。

    我敢打賭她将來會很有個性,智力的發育也會… “太好了。

    ” “可我還沒結束我那句話。

    ” “很抱歉。

    ” “沒關系。

    她現在一歲了。

    你知道她最愛說的詞是什麼?” “是什麼?” 我翻了一頁書。

    這本書要在明天上課前讀完。

     “她最愛說的詞是‘不’。

    ” “噢。

    ” “我們覺得太有趣了,一個一歲的孩子往往最愛說:‘我要’——我要這個、我要那個。

    這個孩子恰恰是不要這個,不要那個。

    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你不覺得嗎?” “我覺得。

    ” “一個從貧窮中來的棄兒,卻會說‘不’。

    對了,你怎麼不問她叫什麼名字?” “噢。

    她叫什麼名字?”這一頁裡居然有三個生詞。

     “她叫Sunly,陽光燦爛的意思。

    她不是個一般的孩子。

    離開孤兒院大部分孩子會哭的,她就是不哭,很可能她心裡對孤兒院有看法。

    她好像對許多問題都有看法。

    今天早上我給她吃混合奶,我自己去讀報。

    等我讀完報,發現她根本沒動奶瓶!因為她對我讀報紙不理她這事有看法。

    你看!” 我不知他說的“你看”是什麼意思,要我看什麼。

    看他的國際襟懷?看他如何正常地、有人情味地做人?跟美國大部分中産階級一樣,有着接濟全人類的志向? “好像美國挺時興領養韓國小女孩的。

    ”在字典上查到的詞意頗模糊,令人難以滿意。

     “……”理查說,他的話擦着我的耳朵過去,成了白色噪音。

     “沒錯。

    ”還是該把生詞寫在小紙片上,貼到牆上去。

     “……真的非常特别。

    ” “是嗎?” “……我的女朋友出生在美國。

    你有韓國朋友嗎?” “真的?!”這屋的牆已不再秃,貼滿各色紙片。

    動詞:黃色的;形容詞:淺藍的;副詞:淡灰的;名詞:綠色的。

    “對不起,你說到哪兒了?” “……像她這樣的棄嬰都會讨好他們的養父養母,他們沒辦法,這是棄兒的本能。

    他們潛意識裡的求生本能。

    所以棄兒總是很會察顔觀色,讨你歡心。

    這是他們建立自我防衛的惟一方式。

    也是他們表現感激……” “沒錯!” “什麼沒錯。

    ” “無論你說什麼,都沒錯。

    ” “可你打斷了我。

    ” “我打斷了嗎?” “你是不是不愛聽我講‘陽光燦爛’的事?” “很抱歉打斷了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