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六十五 【宋紀一百六十五】

關燈
己卯,漳州連城盜起,知龍岩縣莊夢诜、尉鐘自強不能效死守土,诏各削二秩,罷。

     五月,丁未,知撫州林孝聞削二秩,罷;以臣僚言官軍入境,閉關不納,科擾軍糧,民戶被害也。

     禦射殿,閱諸班直射藝,遷賞有差。

     甲寅,以李全為彰化、保康軍節度使、儀同三司、京東鎮撫使。

    全不受命。

     初,全欲先據揚州以渡江,分兵徇通、泰以趨海。

    其下皆曰:“通、泰鹽場在焉,莫若先取為家計,且使朝廷失鹽利。

    ”全欲朝廷不為備,且不遽絕其給,乃挾蒙古李、宋二宣差以虛喝朝廷,然蒙古實未嘗資全兵。

    全遣張國明赍金寶至臨安禀議,揚言:“李宣差英略絕倫,騎射五百步;朝廷莫若裂地王之,與增錢糧,使備邊境。

    ”遍饋要津,求主其說。

    國明入見,以百口保全不叛。

    朝廷雖知其一奸一,姑事苟安,不之诘。

     及全籴麥舟過鹽城,知揚州翟朝宗嗾尉兵奪之。

    全怒,以捕盜為名,水陸數萬,徑搗鹽城,戍将陳益、樓強、知縣陳遇皆遁,全入城,據之。

    朝宗倉皇遣幹官王節懇全退師,全不許,留鄭祥、董友守鹽城,而自提兵還楚州,以狀白于朝曰:“遣兵捕盜,過鹽城,縣令自棄城遁去;慮軍民掠擾,不免入城安衆。

    ”朝廷乃授全節钺,令釋兵,命制置司幹官耶律均往谕之。

    全曰:“朝廷待我如小兒,啼則與果。

    ”不受制命。

    明廷為罷朝宗,命通判趙璥夫攝州事。

     先是士大夫無賢愚,皆策全必反,而不敢言,國子監丞度正獨上疏極言之,且獻斃全之策有三。

    其言梗亮激切,時不能用。

    至是趙範、趙葵累疏以全必反為言,史彌遠不納。

     丁巳,臣僚言:“請下江東、西、湖南、北、福建諸路總漕倉司,應鄰境被寇州郡,合解諸司錢物,比之常年期限并展一季。

    ”诏戶部詳度。

     六月,戊辰,臣僚言:“二廣諸郡,凡教官、法掾、自謂間官,率厭風土,置身台幕。

    請行戒饬,如循習不悛,并與镌斥,帥、漕并置于罰。

    ”從之。

     癸酉,錄行在系囚。

     辛卯,臣僚請戒饬郡守,痛革稅賦、刑獄、差役、版籍四弊;從之。

     壬辰,臣僚請戒饬二廣漕司:“嚴禁所部州縣,丁錢每歲核實見存之數造簿,依條限前期發下,催納、銷注,違者按劾。

    ”诏吏部詳度。

     蒙古兵圍京兆,金兵救之,為蒙古所敗,城遂破。

     秋,七月,丁酉,以汀州甯化縣曾寡一婦晏氏給軍糧、禦漳寇有功,又全活鄉民數萬,诏封恭人,官其子承信郎。

     丁未,臣僚請今後疏決,先期降旨,下臨安府、三衙:“應犯罪在指揮前,許引用恩赦;如指揮後有犯罪,雖已停決,不在原減之數。

    共合引赦人,不許于停決前輕行斷遣。

    如或違失,從故出入人罪條制施行。

    ”令刑部詳度。

     癸醜,臣僚請申嚴堂除之制,庶幾士人毋敢躁進,中書之務可清;從之。

     蒙古主自将伐金,皇弟圖壘、皇侄莽赉扣率師從征。

    道經平一陽一,見田野不治,問兵馬都總管李守賢,對曰:“民貧,乏耕具政然。

    ”蒙古主命給牛萬頭,仍徙關中戶中墾地河東。

     八月,癸亥,诏:“明禋侍祠執事官既受事,毋得臨期規避。

    如或循習,罰無赦。

    仍委台谏覺察。

     武仙既歸金,金複以為恒山公,置府衛州。

    蒙古兵圍之,金将完顔哈達率衆來援,完顔彜先登,蒙古諸帥皆北。

    既而史天澤以千人流一出出金兵後,合諸帥攻之,仙逸出,屯胡嶺關。

    天澤遂取衛州。

     九月,辛醜,大飨于明堂,赦天下。

     丙午,封美人謝氏為貴妃。

     壬子,诏:“浙西提舉司下所部州縣,将修複圍田減納苗稅,毋收斛面。

    ” 冬,十月,辛酉,臣僚請下吏部:“今後縣典獄官,須曾曆三考,有縣令舉主三員,無過犯人,許注,毋得破格輕授。

    或監司、帥守辟置,亦令吏部審實合格,方許放行。

    ”從之。

     壬戌,進知棗一陽一軍史嵩之官一等,以置堰、屯田有勞也。

     以趙善湘為江淮制置使。

     時李全造船益急,至發冢取杉闆,煉鐵錢為釘,熬囚脂為油灰,列炬繼晷,招沿滲之命為水手;又治趙璥夫,以蒙古為辭,邀增五千人錢糧,求誓書、鐵券。

    朝廷猶遣饷不絕,全得米,即自轉輸淮海,入鹽城,以贍其衆。

    它軍士見者,曰:“朝廷惟恐賊不飽,我曹何力殺賊!”射一陽一湖人皆怨,至有“養北賊,戕淮民”之語。

    全又遣人以金牌誘脅周安民等,造浮橋于喻口,以便鹽城往來。

    史彌遠洩洩如平時。

    鄭清之力勸帝讨全,帝乃使善湘圖之,許便宜從事,仍命以内圖進取,外用調停,唯趙範、趙葵力請進兵讨之。

     蒙古主遣蘇格使金,因觇其虛實,語之曰:“即不還,子孫無憂不富貴也。

    ”蘇格至汴,見金主曰:“天子念爾土地日狹,民力日疲,故遣我緻命。

    爾能恭修歲币,通好不絕,則轉禍為福矣。

    ”谒者令下拜,蘇格曰:“我大國使,為爾屈乎!”金主壯之,飲以金卮,曰:“歸語汝主,必欲加兵,敢率一精一銳以相周旋,歲币非所聞也。

    ”蘇格飲畢,即懷金卮以出,默識其地理厄塞,人民強弱。

    既複命,備以虛實告,且獻所懷金卮。

    蒙古主喜曰:“我得金于汝手中矣!”複賜之。

     蒙古圖壘帥衆入陝西,于京兆、同、華間破寨栅六十馀所,遂趨鳳翔。

    金以完顔哈達及布哈行省事于阌鄉,以備潼關。

     十一月,丁卯,殿前司請撥本司一千人名額,令嘉興府招瀕海漁業、慣熟風濤、少壯昆捷之人,試驗,刺充澉浦水軍;仍增置統制官一員,通行部轄。

    從之。

     癸卯,臣僚言:“曾經奏劾,有永不得親民差遣指揮之人,如引赦,乞改正。

    并令都司、吏部取元犯考訂,除情輕從舊制外,其或貪贓慘酷,刑寺不得例作不曾推勘免約法許令改正。

    ”從之。

     丙午,诏:“壽明慈睿皇太後,明年聖壽七十五,古稀有甚之慶,令禮部、太常寺讨論以聞。

    ” 戊申,立貴妃謝氏為皇後。

    後,天台人,丞相深甫之孫也。

    帝即位,議擇中宮,太後以深甫有援己功,命選謝氏女,遂與賈涉女同入宮。

    賈女有殊色,帝欲立之,太後曰:“謝女端重,宜正中宮。

    ”左右亦相竊謂曰:“不立真皇後,乃立假皇後耶?”帝不能奪。

    賈才人專一寵一後宮,後處之裕如,太後益賢之。

     陳埙上言,請去君側之蠱媚以正主德,從天下之公論以新庶政,蓋指賈才人及史彌遠也。

    埙,彌遠之甥也。

    彌遠謂埙曰:“吾甥殆好名耶?”埙曰:“好名,孟子所不取也。

    然求士于三代之上唯恐其好名,求士于三代以下唯恐其不好名耳。

    ”力求去,出判嘉興府。

     李全突至揚州,副都統丁勝拒之,全攻南門。

    趙璥夫得史彌遠書,許增萬五千石糧,勸全歸楚州,遣劉易就全壘示之,全笑曰:“史丞相勸我歸,丁都統與我戰,非相绐耶?”擲書不受。

    璥夫恐,亟發牌印,迓趙範于鎮江,範亦刻日約趙葵,葵帥雄勝、甯淮、武定、強勇四軍萬四千赴之。

     時全引兵攻泰州,知州宋濟迎入郡治,盡收其子女貨币。

    将趨揚,聞範、葵已入揚城,乃鞭鄭衍德曰:“我計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