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四十九 列傳第四十一

關燈
千裡,(帶)〔席〕水以南,南北八百裡。

    地多山阜,部衆二萬餘落。

    勤孫彌忽,始通使于後魏。

    太武因其所稱而授之。

     自彌忽至仚定九世,每修職貢不絕。

    後見兩魏分隔,遂懷背誕。

    永熙末,仚定乃引吐谷渾寇金城。

    大統初,又率其種人入寇。

    诏行台趙貴督儀同侯莫陳順等擊破之。

    仚定懼,稱藩請罪。

    太祖舍之,拜撫軍将軍。

    四年,以仚定為南洮州刺史、要安蕃王。

    後改洮州為岷州,仍以仚定為刺史。

    是歲,秦州濁水羌反,州軍讨平之。

    七年,仚定又舉兵入寇。

    獨孤信時鎮隴右,诏信率衆便讨之。

    軍未至而仚定為其下所殺。

    信進兵破其餘一黨一。

    朝廷方欲招懷殊俗,乃更以其弟彌定為宕昌王。

     十六年,彌定宗人獠甘襲奪其位,彌定來奔。

    先是,羌酋傍乞鐵匆等因仚定反叛之際,遂擁衆據渠林川,與渭州民鄭五醜扇動諸羌,阻兵逆命。

    至是诏大将軍宇文貴、豆盧甯、涼州刺史史甯等率兵讨獠甘等,并擒斬之,納彌定而還。

    語在貴等傳。

    其後羌酋東念姐、鞏廉俱和等反,大将軍豆盧甯、王勇等前後讨平之。

     保定初,彌定遣使獻方物。

    三年,又遣使獻生猛獸。

    四年,彌定寇洮州,總管李賢擊走之。

    是歲,彌定又引吐谷渾寇石門戍,賢複破之。

    高祖怒,诏大将軍田弘讨滅之,以其地為宕州。

    鄧至羌者,羌之别種也。

    有像舒治者,世為白水酋帥,自稱王焉。

    其地北與宕昌相接,風俗物産亦與宕昌略同。

    自舒治至檐桁十一世。

    魏恭帝元年,檐桁失國來奔,太祖令章武公導率兵送複之。

     白蘭者,羌之别種也。

    其地東北接吐谷渾,西北至利模徒,南界那鄂,風俗物産與宕昌略同。

    保定元年,遣使獻犀甲鐵铠。

    氐者,西夷之别種。

    三代之際,蓋自有君長,而世一朝見。

    故詩稱“自彼氐、羌,莫敢不來王”也。

    漢武帝滅之,以其地為武都郡。

    自汧、渭抵于巴、蜀,種類實繁。

    漢末,有氐帥楊駒,始據仇池百頃,最為強族。

    其後漸盛,乃自稱王。

    至裔孫纂,為(符)〔苻〕堅所滅。

    堅敗,其族人定又自稱王。

    定為乞伏幹歸所殺。

    定從弟盛,代有其國。

    世受魏氏封拜,亦通使于江左。

    然其種落分散,叛服不恒,隴、漢之間,屢被其害。

     盛之苗裔曰集始,魏封為武興王。

    集始死,子紹先立,遂僭稱大号。

    魏将傅豎眼滅之,執紹先歸諸京師,以其地為武興鎮。

    魏氏洛京未定,天下亂,紹先奔還武興,複自立為王。

    太祖定秦、隴,紹先稱藩,送妻子為質。

    大統元年,紹先請其妻女,太祖奏魏帝還之。

    紹先死,子辟邪立。

    四年,南岐州氐苻安壽反,攻陷武都,自号太白王。

    诏大都督侯莫陳順與渭州刺史長孫澄讨破之。

    安壽以其衆降。

    九年,清水氐酋李鼠仁據險作亂,氐帥梁道顯叛攻南由,太祖遣典簽趙昶慰谕之,鼠仁等相繼歸附。

    語在昶傳。

    十一年,于武興置東益州,以辟邪為刺史。

    十五年,安夷氐複叛,趙昶時為郡守,收其首逆者二十餘人斬之,餘衆乃定。

    于是以昶行南秦州事。

    氐帥蓋鬧等相率作亂,鬧據北谷,其一黨一覃洛聚洮中,楊興德、苻雙圍平氐城,姜樊哙亂武階,西結宕昌羌獠甘,共推蓋鬧為主。

    昶分道遣使宣示禍福,然後出兵讨之,擒蓋鬧,散其餘一黨一。

    興州叛氐複侵一逼一 南岐州,刺史叱羅協遣使告急,昶率兵赴救,又大破之。

    先是,氐首楊法深據一陰一平自稱〔王〕,亦盛之苗裔也。

    魏孝昌中,舉衆内附。

    自是職貢不絕。

    廢帝元年,以法深為黎州刺史。

    二年,楊辟邪據州反,群氐複與同逆。

    诏叱羅協與趙昶讨平之。

    太祖乃以大将軍宇文貴為大都督、六州諸軍事、興州刺史。

    貴威名先着,群氐頗畏服之。

    是歲,楊法深從尉遲迥平蜀,軍回,法深旋鎮。

    尋與其種人楊崇集、楊陳侳各擁其衆,遞相攻讨。

    趙昶時督成武沙三州諸軍事、成州刺史,遣使和解之。

    法深等從命。

    乃分其部落,更置州郡以處之。

    魏恭帝末,武興氐反,圍利州。

    鳳州固道氐魏天王等亦聚衆響應。

    大将軍豆盧甯等讨平之。

     世宗時,興州人〔段〕咤及下辯、柏樹二縣民反,相率破蘭臯戍。

    氐酋姜多複率廚中氐、蜀攻陷落叢郡以應之。

    趙昶率衆讨平二縣,并斬段咤。

    而一陰一平、盧北二郡氐複往往屯聚,與廚中相應。

    昶乃簡擇一精一騎,出其不意,徑入廚中。

    至大竹坪,連破七栅,誅其渠率,二郡并降。

    及昶還,廚中主氐複為寇掠。

    昶又遣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