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順治帝福臨
關燈
小
中
大
得失,必手疏以秘陳”,先後向順治呈遞了300多件奏帖,陳述自己的建議和見解,其中許多谏言被順治帝采納。
順治很喜歡湯若望平易近人的作風,語言慈祥的奏疏。
他對朝廷大臣說,湯若望對國君的一愛一是真誠的,不像有的大臣讨好國君是為了得到功名利祿。
順治同湯若望的交往日益密切,以至超出君臣關系。
順治允許湯若望随時進入内廷,他也常到宣武門内湯若望的住所研讨學問,參觀書房,遊覽花園,共進便餐。
順治19歲的生日,是在湯若望的家裡度過的。
他們歡洽之情,如同家人父子。
順治因為一寵一信湯若望,給他封了許多職爵:先加太仆寺卿,不久改太常寺卿。
順治十一年(1654年)賜号“通玄教師”。
後又加封通政使,晉光祿大夫,升正一品。
湯若望想使順治皈依天主教,但因他已信佛教,而沒有受洗。
順治帝病危時,議立嗣君。
順治因皇子年齡太小(長子牛鈕已殇、次子福全9歲、三子玄烨8歲),想立皇弟;皇太後想立皇三子玄烨,征詢湯若望的意見。
湯若望以玄烨出過天花(可終生免疫),支持皇太後的意見。
順治帝便一言而定玄烨繼承皇位。
史書說湯若望“直陳萬世之大計”。
陳垣先生評價說:“吾嘗謂湯若望之于清世祖,猶魏征之于唐太宗。
” 但在順治帝死後,湯若望被楊光先誣告而下獄。
康熙帝親政後,給湯若望平反。
因原封号“通玄教師”的“玄”字為康熙帝名諱,而改封為“通微教師”。
關于這件事,将在下文詳述。
湯若望的墓在今北京市車公莊大街6号院内。
順治成為一位笃信佛教的皇帝,有他生活環境的影響。
早在他的祖父努爾哈赤時,藏傳佛教已傳到赫圖阿拉。
努爾哈赤常手持念珠,并在赫圖阿拉建立佛寺。
到皇太極時,盛京(沈一陽一)興建實勝寺,藏傳佛教在後金已産生很大影響。
順治的生母是蒙古族人,自幼受到佛教的熏陶,又年輕寡居,以信佛解脫内心的孤獨與苦悶。
再加上太監們的慫恿,順治帝稍長便信奉起佛教來。
順治十四年(1657年),在太監的一精一心安排下,20歲的順治在京師海會寺同憨璞聰和尚見面,兩人相談甚歡。
順治帝欣賞憨璞聰的佛法智慧、言談舉止,便将他召入宮中。
十月,順治帝又在皇城西苑中海的萬善殿,召見憨璞聰和尚,向他請教佛法,并賜以“明覺禅師”封号。
他對佛教愈信愈虔,愈修愈誠。
順治還召見玉林琇、木陳忞、溪森等和尚,讓他們在宮裡論經說法。
順治請玉林琇為他起法名,“要用醜些字樣”,他自己選擇了“癡”字,于是取法名“行癡”、法号“癡道人”。
玉林琇稱贊順治是“佛心天子”,順治在這些和尚面前則自稱弟子。
順治總有剃度出家的念頭。
有一次他對木陳忞說,朕想前身一定是僧人,所以一到佛寺,見僧家窗明幾淨,就不願意再回到宮裡。
要不是怕皇太後罣念,那我就要出家了!在一愛一妃董鄂氏死後,他更是萬念俱灰,決心遁入空門。
有記載統計,他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先後38次到高僧館舍,相訪論禅,徹夜交談,完全沉迷于佛的世界。
順治命溪森為他淨發,要放棄皇位,身披袈裟,孑身修道。
溪森開始勸阻,他不聽,最後就剃成和尚頭了。
這一下皇太後可着急了,火速叫人把溪森的師傅玉林琇召回京城。
玉林琇到北京後非常惱火,當時命人架起柴堆,要燒死弟子溪森。
順治無奈,隻好讓步。
溪森得免一死。
後來溪森臨終時作偈語說:“大清國裡度天子,金銮殿上說禅道!”就是說的他同順治的特殊關系。
這件事過去不久,順治又聽從玉林琇的建議,命選僧1500人,在阜成門外八裡莊慈壽寺從玉林琇受菩薩戒,并加封他為“大覺普濟能仁國師”。
有一次,順治和玉林琇在萬善殿見面時,因為一個是光頭皇帝(新發尚未長出),另一個是光頭和尚,所以相視而笑。
順治是個既任一性一又脆弱、既多情又哀愁的人。
他接連受到情感上的打擊——一愛一子夭折、一寵一妃死亡、出家不成,他極度憂傷的一精一神垮了,他骨瘦如柴的身一體也垮了!董鄂妃死後剛過百天,“癡情天子”順治,因患天花,終因醫治無效,崩于養心殿。
有人說,順治并沒有死,而是出家了。
這不符合事實。
從現有材料來看,順治還是死了。
順治帝患天花有曆史記載,清廷還曾禁止民間炒豆。
還有更直接的證據。
順治病危時,翰林院清孝陵掌院學士王熙起草《遺诏》。
《王熙自定年譜》記載了這件事情:正月初二日,順治帝突然病倒,病情嚴重。
第二天,召王熙到養心殿。
初六日子夜,又召王熙到養心殿,說:“朕患痘,勢将不起。
爾可詳聽朕言,速撰诏書。
”王熙退到乾清門下西圍屏内,根據順治的意思撰寫《遺诏》,寫完一條,立即呈送。
一天一一夜,三次進覽,三蒙欽定。
《遺诏》到初七日傍晚撰寫與修改完畢。
當夜,順治就去世了。
順治臨終前說:“祖制火浴,朕今留心禅理,須得秉炬法語……”順治帝死後被火化,由溪森和尚主持。
四月十七日,溪森和尚在景山壽王殿為順治遺體秉炬火化。
溪森死後,他的門人編輯他的語錄《敕賜圓照溪森禅師語錄》記載了這件事。
所以,順治帝确是死了,而不是出家了。
順治帝死後,按照皇太後的懿旨,順治帝的遺囑,由8歲的玄烨繼承皇位。
玄烨就是康熙大帝,下面就要講到他。
福臨個人小檔案 姓名:一愛一新覺羅·福臨 出生: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三十日 屬相:虎 卒年:順治十八年(1661年) 享年:24歲 谥号:章皇帝 廟号:世祖 陵寝:孝陵(清東陵) 父親:皇太極母親:孝莊太後 初婚:14歲結婚,配偶博爾濟吉特氏 配偶:17人,皇後博爾濟吉特氏 子女:8子,6女 繼位人:玄烨(康熙) 最得意:懲治死後的睿親王多爾衮 最失意:想出家未成 最不幸:父親早故 最痛心:一愛一妃董鄂氏早死 最擅長:佛學
順治很喜歡湯若望平易近人的作風,語言慈祥的奏疏。
他對朝廷大臣說,湯若望對國君的一愛一是真誠的,不像有的大臣讨好國君是為了得到功名利祿。
順治同湯若望的交往日益密切,以至超出君臣關系。
順治允許湯若望随時進入内廷,他也常到宣武門内湯若望的住所研讨學問,參觀書房,遊覽花園,共進便餐。
順治19歲的生日,是在湯若望的家裡度過的。
他們歡洽之情,如同家人父子。
順治因為一寵一信湯若望,給他封了許多職爵:先加太仆寺卿,不久改太常寺卿。
順治十一年(1654年)賜号“通玄教師”。
後又加封通政使,晉光祿大夫,升正一品。
湯若望想使順治皈依天主教,但因他已信佛教,而沒有受洗。
順治帝病危時,議立嗣君。
順治因皇子年齡太小(長子牛鈕已殇、次子福全9歲、三子玄烨8歲),想立皇弟;皇太後想立皇三子玄烨,征詢湯若望的意見。
湯若望以玄烨出過天花(可終生免疫),支持皇太後的意見。
順治帝便一言而定玄烨繼承皇位。
史書說湯若望“直陳萬世之大計”。
陳垣先生評價說:“吾嘗謂湯若望之于清世祖,猶魏征之于唐太宗。
” 但在順治帝死後,湯若望被楊光先誣告而下獄。
康熙帝親政後,給湯若望平反。
因原封号“通玄教師”的“玄”字為康熙帝名諱,而改封為“通微教師”。
關于這件事,将在下文詳述。
湯若望的墓在今北京市車公莊大街6号院内。
順治成為一位笃信佛教的皇帝,有他生活環境的影響。
早在他的祖父努爾哈赤時,藏傳佛教已傳到赫圖阿拉。
努爾哈赤常手持念珠,并在赫圖阿拉建立佛寺。
到皇太極時,盛京(沈一陽一)興建實勝寺,藏傳佛教在後金已産生很大影響。
順治的生母是蒙古族人,自幼受到佛教的熏陶,又年輕寡居,以信佛解脫内心的孤獨與苦悶。
再加上太監們的慫恿,順治帝稍長便信奉起佛教來。
順治十四年(1657年),在太監的一精一心安排下,20歲的順治在京師海會寺同憨璞聰和尚見面,兩人相談甚歡。
順治帝欣賞憨璞聰的佛法智慧、言談舉止,便将他召入宮中。
十月,順治帝又在皇城西苑中海的萬善殿,召見憨璞聰和尚,向他請教佛法,并賜以“明覺禅師”封号。
他對佛教愈信愈虔,愈修愈誠。
順治還召見玉林琇、木陳忞、溪森等和尚,讓他們在宮裡論經說法。
順治請玉林琇為他起法名,“要用醜些字樣”,他自己選擇了“癡”字,于是取法名“行癡”、法号“癡道人”。
玉林琇稱贊順治是“佛心天子”,順治在這些和尚面前則自稱弟子。
順治總有剃度出家的念頭。
有一次他對木陳忞說,朕想前身一定是僧人,所以一到佛寺,見僧家窗明幾淨,就不願意再回到宮裡。
要不是怕皇太後罣念,那我就要出家了!在一愛一妃董鄂氏死後,他更是萬念俱灰,決心遁入空門。
有記載統計,他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先後38次到高僧館舍,相訪論禅,徹夜交談,完全沉迷于佛的世界。
順治命溪森為他淨發,要放棄皇位,身披袈裟,孑身修道。
溪森開始勸阻,他不聽,最後就剃成和尚頭了。
這一下皇太後可着急了,火速叫人把溪森的師傅玉林琇召回京城。
玉林琇到北京後非常惱火,當時命人架起柴堆,要燒死弟子溪森。
順治無奈,隻好讓步。
溪森得免一死。
後來溪森臨終時作偈語說:“大清國裡度天子,金銮殿上說禅道!”就是說的他同順治的特殊關系。
這件事過去不久,順治又聽從玉林琇的建議,命選僧1500人,在阜成門外八裡莊慈壽寺從玉林琇受菩薩戒,并加封他為“大覺普濟能仁國師”。
有一次,順治和玉林琇在萬善殿見面時,因為一個是光頭皇帝(新發尚未長出),另一個是光頭和尚,所以相視而笑。
順治是個既任一性一又脆弱、既多情又哀愁的人。
他接連受到情感上的打擊——一愛一子夭折、一寵一妃死亡、出家不成,他極度憂傷的一精一神垮了,他骨瘦如柴的身一體也垮了!董鄂妃死後剛過百天,“癡情天子”順治,因患天花,終因醫治無效,崩于養心殿。
有人說,順治并沒有死,而是出家了。
這不符合事實。
從現有材料來看,順治還是死了。
順治帝患天花有曆
還有更直接的證據。
順治病危時,翰林院清孝陵掌院學士王熙起草《遺诏》。
《王熙自定年譜》記載了這件事情:正月初二日,順治帝突然病倒,病情嚴重。
第二天,召王熙到養心殿。
初六日子夜,又召王熙到養心殿,說:“朕患痘,勢将不起。
爾可詳聽朕言,速撰诏書。
”王熙退到乾清門下西圍屏内,根據順治的意思撰寫《遺诏》,寫完一條,立即呈送。
一天一一夜,三次進覽,三蒙欽定。
《遺诏》到初七日傍晚撰寫與修改完畢。
當夜,順治就去世了。
順治臨終前說:“祖制火浴,朕今留心禅理,須得秉炬法語……”順治帝死後被火化,由溪森和尚主持。
四月十七日,溪森和尚在景山壽王殿為順治遺體秉炬火化。
溪森死後,他的門人編輯他的語錄《敕賜圓照溪森禅師語錄》記載了這件事。
所以,順治帝确是死了,而不是出家了。
順治帝死後,按照皇太後的懿旨,順治帝的遺囑,由8歲的玄烨繼承皇位。
玄烨就是康熙大帝,下面就要講到他。
福臨個人小檔案 姓名:一愛一新覺羅·福臨 出生: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三十日 屬相:虎 卒年:順治十八年(1661年) 享年:24歲 谥号:章皇帝 廟号:世祖 陵寝:孝陵(清東陵) 父親:皇太極母親:孝莊太後 初婚:14歲結婚,配偶博爾濟吉特氏 配偶:17人,皇後博爾濟吉特氏 子女:8子,6女 繼位人:玄烨(康熙) 最得意:懲治死後的睿親王多爾衮 最失意:想出家未成 最不幸:父親早故 最痛心:一愛一妃董鄂氏早死 最擅長: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