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崇德帝皇太極

關燈
監楊某佯卧竊一聽。

    越日,縱之歸,以告明帝,遂殺崇煥。

     十二月初一日,崇祯帝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以議軍饷為名,命袁崇煥到紫禁城。

    當時,北京城戒嚴,九門緊閉。

    袁崇煥坐在筐裡,被人吊到城上。

    袁崇煥到了紫禁城平台,崇祯帝并未議饷,而是下令将他逮捕,下錦衣衛獄。

    第二年八月十六日,一代名将袁崇煥在北京西市被淩遲處死。

    《明季北略》記載:袁崇煥受刑時,人們咬牙切齒,買從袁身上割下的肉就酒喝,喝一口,罵一聲。

    這個記載,未必可靠。

    但說明當時京城上下都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誤認為袁崇煥“通敵”。

    事情一直到清朝修《明史》,在滿文檔案中看到當時的記載才真相大白。

    事過100多年後,袁崇煥的冤案由乾隆帝給予平反。

     皇太極用反間計使得大明崇祯帝“自毀長城”。

    《明史·袁崇煥傳》說:“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征決矣!” 皇太極心機之深、謀略之高、手段之辣,令人歎為觀止。

    這自然與其先天禀賦有關,但所處環境和人生經曆則是更重要的原因。

     皇太極出生那年,父親努爾哈赤34歲,生母那拉氏18歲。

    他的生母是葉赫部貝勒揚佳努的一愛一女,名孟古,稱孟古格格。

    14歲嫁給努爾哈赤,29歲撒手歸天。

    12歲的皇太極自此失去母一愛一。

    那拉氏之死,在很大程度上是心情抑郁所緻。

    孟古從結婚到患病、逝世,建州同葉赫部一直敵對。

    古勒山一戰,孟古的堂兄布齋貝勒,戰馬在厮殺中被木墩絆倒,死于非命。

    努爾哈赤命将布齋的遺體劈作兩段,将其一半歸還。

    從此建州與葉赫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孟古病危,覺得自己在世的日子不多了,要求見生母一面。

    努爾哈赤派人去葉赫迎接,但葉赫貝勒不許。

    孟古終未得見生母,抱憾九泉。

     皇太極少年喪母,又沒有同母的兄弟姐妹,可以說是孤苦伶仃!而他的家庭,卻是一個大家族。

    他有4個叔父,僅二叔穆爾哈齊門下就有11個堂兄弟,三叔舒爾哈齊門下有9個堂兄弟,其中阿敏貝勒門下有6位侄子、濟爾哈朗貝勒門下有11位侄子。

    而他又有15位同父異母兄弟,親兄弟的子侄多達一百四五十人。

    他的7位同父異母的兄長由5位福晉所出,這5位福晉都是建州本部人,唯獨其生母是葉赫部,而葉赫又同建州結下血海深仇。

    這種家庭環境,對皇太極少年時代的成長有着許多正面和負面的影響。

     第一,皇太極外公為女真著名領袖,生母那拉氏是一位聰明靈秀的格格。

    受遺傳的影響,他聰敏過人。

    而其他兄弟的外公(除多爾衮外公)都名不見史傳,這個背景增強了他政治上的自信心。

     第二,少年喪母,使他在生活中遇到過多的艱難與困苦,磨煉了他的獨立一性一格與頑強意志。

     第三,沒有母親呵護,沒有同母兄弟姐妹,格外勢孤力單,養成他慎言少語的一性一格,鍛煉了溝通與協調的能力。

     第四,皇太極因舅父同建州有世仇,長期冤怨相報,使他在家族中處于不利地位,促成他長于心計。

     泰化否,否生泰。

    少年喪母,自是人生中的一大不幸。

    然而,挫折于懦弱者會磨損意志,于堅強者會愈挫愈奮。

    以清初的四位君主來說,太祖努爾哈赤11歲喪母,太宗皇太極12歲喪母,世祖福臨6歲喪父,聖祖玄烨8歲喪父、10歲喪母。

    努爾哈赤雖少年喪母,卻鍛煉了獨立品格。

    同樣,皇太極失去母親的關一愛一,卻促使他學習、仰慕父汗,也更錘煉他獨立、慎思、頑強、拼搏的品格。

    似可以說:皇太極在對内轄制和對外征服的過程中能夠挫敗群雄,是同他挫折長智慧、困厄磨意志的特殊家庭環境和人生經曆分不開的。

     這樣一代英傑,本來應該能夠創立更大的功業。

    但是,皇太極在52歲的盛年(1643年)卻遽然辭世,他離世的當天,還在進行政務活動。

    天不假年,使他無緣端坐在紫禁城的寶座上,實現其終生為之奮鬥的定鼎燕京的美夢。

    他死後葬在昭陵,陵前的石像中有一對石馬,就是“昭陵二駿”,相傳是仿照皇太極生前喜一愛一的坐騎——大白、小白二駿雕制的。

     皇太極的死,标志着大清皇朝一個朝代的結束,也标志着大清皇朝奠基工程的完結。

    太祖、太宗兩代整整60年的奮争,為後來清軍入關,定鼎燕京,統一中原,奠下了基礎,準備了條件。

    《清史稿·太宗本紀》中對皇太極的評價是:“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

    ”這個評論,大體公平。

    但是,傑出英雄,也有失算。

    《清史稿》道出他“儲嗣未定”和“大勳未集”兩大遺憾,這一點留待下面講到“順治帝”時再詳述。

     皇太極個人小檔案 姓名:一愛一新覺羅·皇太極 出生: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 屬相:龍卒年:崇德八年(1643年) 享年:52歲 谥号:文皇帝 廟号:太宗 陵寝:昭陵(沈一陽一北陵) 父親:努爾哈赤母親:那拉氏,後尊為孝慈高皇後 初婚:22歲結婚,配偶博爾濟吉特氏 配偶:16人,皇後博爾濟吉特氏 子女:11子,14女 繼位人:福臨(世祖) 最得意:松錦之戰奪得勝利 最失意:兵敗甯錦 最不幸:生母早亡 最痛心:一愛一妃早死 最擅長:韬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