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回 擾秦楚闖王僭号 掠東西獻賊橫行
關燈
小
中
大
梅、廣濟、蕲州、蕲水,轉入黃州,自稱西王。
黃州副使樊維城,不屈被殺,官民盡潰,剩下老幼婦女,除挑選佳麗數名,入供一婬一樂外,餘俱殺死,棄一屍一填塹。
複西破漢一陽一,直一逼一武昌,參将崔文榮,憑城戰守,頗有殺獲。
武昌本楚王華奎襲封地,華奎系太祖第六子桢七世孫,前曾為宗人華越所讦,說系抱養楚宮,嗣因查無實據,仍得襲封。
應七十九回。
華奎以賊氛日一逼一,增募新兵,為守禦計,那知新兵竟開城迎賊,城遂被陷。
文榮陣亡,華奎受縛,沉江溺死。
故大學士賀逢聖,罷相家居,與文榮等同籌守備,見城已失守,倉猝歸家,北向辭主,載家人至墩子湖,鑿舟自沉,妻危氏,子觐明、光明,子婦曾氏、陳氏,孫三人,同溺湖中。
逢聖一屍一沉百七十日,才得出葬,一屍一尚未腐,相傳為忠魂未泯雲。
曆述不遺,所以勸忠。
獻忠盡戮楚宗,慘害居民,浮胔蔽江,脂血寸積;楚王舊儲金銀百餘萬,俱被賊衆劫去,辇載數百車,尚屬未盡。
何不先行犒軍,免為内應?獻忠改武昌為天授府,江夏為上江縣,據楚王府,鑄西王印,也居然開科取士,選得三十人,使為進士,授郡縣官。
明廷以武昌失守,飛饬總兵左良玉,專剿獻忠。
良玉召集總兵方國安、常安國等,水陸并進,夾攻武昌,獻忠出戰大敗,棄城西走。
良玉遂複武昌,開府駐師。
黃州、漢一陽一等郡縣,以次克複。
獻忠率衆攻嶽州,巡撫李乾德,總兵孔希貴等,三戰三勝,終以寡不敵衆,出走長沙。
獻忠欲北渡洞庭湖,向神問蔔,三次不吉,他竟投筊诟神,麾衆欲渡;忽然間狂風大作,巨一浪一掀天,湖中所泊巨舟,覆沒了百餘艘。
何不待獻忠半渡,盡行覆沒,豈楚、蜀劫數未終,姑留此賊以有待耶?獻忠大怒,盡驅所掠婦女入舟,放起大火,連舟帶人,俱被焚毀,光延四十裡,夜明如晝,獻忠方才洩忿,由陸路赴長沙。
長沙系英宗第七子見浚故封,七世孫慈煃嗣爵,料知難守,與李乾德會商,開門夜走;并挈惠王常潤,同趨衡州,投依桂王常瀛。
常潤、常瀛皆神宗子,常潤封荊州,為李自成所逐,奔避長沙。
常瀛封衡州,見三人同至,自然迎入。
偏賊衆又複馳至,桂王情急得很,忙與吉王、惠王等走永州。
獻忠入衡州城,拆桂王宮殿材木,運至長沙,構造宮殿,且遣兵追擊三王。
巡撫禦史劉熙祚,令中軍護三王入廣西,自入永州死守。
永州複有内一奸一,迎賊入城,熙祚被執,囚置永一陽一驿中。
熙祚閉目絕食,自作絕命詞,題寫壁上,賊再三谕降,臨以白刃,熙祚大罵不已,遂為所害。
獻忠又陷寶慶、常德,掘故督師楊嗣昌墓,枭一屍一見血。
再攻辰州,為土兵堵住,不能行進,乃移攻道州。
守備沈至緒,出城戰殁,女名雲英,涕泣誓師,再集敗衆,突入賊營。
賊衆疑援軍驟至,倉皇駭散。
雲英追殺甚衆,奪得父一屍一而還,州城獲全。
事達明廷,拟令女襲父職,雲英辭去,後嫁昆山士人王聖開,種梅百本,階隐以終。
也是一個奇女。
獻忠複東犯江西,陷吉安、袁州、建昌、撫州諸府,及廣東南韶屬城,嗣因左良玉遣将馬士秀、馬進忠等,奪還嶽州,進複袁州,遂無志東下,轉圖西略,竟将長沙王府,亦甘心棄去,挈數十萬衆,渡江過荊州,盡焚舟楫,竄入四川去了。
獻忠志在偏隅,不及自成遠甚。
懷宗以中原糜爛,食不甘味,寝不安席,默溯所用将相,均不得人,乃另選吏部侍郎李建泰,副都禦史方嶽貢,以原官入直閣務。
尋聞自成僭号,驚惶益甚,拟駕出親征,忽接得自成僞檄一道,其文雲: 新順王李,诏明臣庶知悉!上帝監視,實惟求莫,下民歸往,祇切來蘇。
命既一靡一常,情尤可見。
爾明朝久席泰甯,濅弛綱紀,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盡行私,比一黨一而公忠絕少。
賂通宮府,朝端之威福日移;利擅宗神,闾左之脂膏殆盡。
公侯皆食肉绔袴,而倚為腹心,宦官悉龁糠犬豕,而借其耳目。
獄囚累累,士無報禮之心;征斂重重,民有偕亡之恨。
肆昊天聿窮乎仁一愛一,緻兆民爰苦乎祲災。
朕起布衣,目擊憔悴之形,身切痌袴之痛,念茲普天率土,鹹罹困窮,讵忍易水燕山,未甦湯火,躬于恒冀,綏靖黔黎。
猶慮爾君若臣未達帝心,未喻朕意,是以質言正告,爾能體天念祖,度德審幾,朕将加惠前人,不吝異數。
如杞如宋,享祀永延,用章爾之孝;有室有家,民人胥慶,用章爾之仁。
凡茲百工,勉保乃辟,綿商孫之厚祿,赓嘉客之休聲,克殚厥猷,臣誼一靡一忒。
唯今诏告,允布腹心,君其念哉!罔怨恫于宗公,勿阽危于臣庶。
臣其慎哉!尚效忠于君父,廣贻谷于身家。
檄到如律令! 懷宗閱罷,不禁流涕涔一涔,歎息不止。
可巧山東佥事雷演祚入朝,讦奏山東總督範志完,縱兵一婬一掠,及故輔周延儒招權納賄等情,懷宗遂逮訊志完,下獄論死,并賜延儒自盡。
籍沒家産。
曉得遲了。
一面集廷臣會議,欲親征決戰。
忽有一大臣出奏道:“不勞皇上親征,臣當赴軍剿賊。
”懷宗聞言,不禁大喜。
正是: 大一陸已看成巨浸,庸材且自請專征。
未知此人是誰,且看下回交代。
黃州副使樊維城,不屈被殺,官民盡潰,剩下老幼婦女,除挑選佳麗數名,入供一婬一樂外,餘俱殺死,棄一屍一填塹。
複西破漢一陽一,直一逼一武昌,參将崔文榮,憑城戰守,頗有殺獲。
武昌本楚王華奎襲封地,華奎系太祖第六子桢七世孫,前曾為宗人華越所讦,說系抱養楚宮,嗣因查無實據,仍得襲封。
應七十九回。
華奎以賊氛日一逼一,增募新兵,為守禦計,那知新兵竟開城迎賊,城遂被陷。
文榮陣亡,華奎受縛,沉江溺死。
故大學士賀逢聖,罷相家居,與文榮等同籌守備,見城已失守,倉猝歸家,北向辭主,載家人至墩子湖,鑿舟自沉,妻危氏,子觐明、光明,子婦曾氏、陳氏,孫三人,同溺湖中。
逢聖一屍一沉百七十日,才得出葬,一屍一尚未腐,相傳為忠魂未泯雲。
曆述不遺,所以勸忠。
獻忠盡戮楚宗,慘害居民,浮胔蔽江,脂血寸積;楚王舊儲金銀百餘萬,俱被賊衆劫去,辇載數百車,尚屬未盡。
何不先行犒軍,免為内應?獻忠改武昌為天授府,江夏為上江縣,據楚王府,鑄西王印,也居然開科取士,選得三十人,使為進士,授郡縣官。
明廷以武昌失守,飛饬總兵左良玉,專剿獻忠。
良玉召集總兵方國安、常安國等,水陸并進,夾攻武昌,獻忠出戰大敗,棄城西走。
良玉遂複武昌,開府駐師。
黃州、漢一陽一等郡縣,以次克複。
獻忠率衆攻嶽州,巡撫李乾德,總兵孔希貴等,三戰三勝,終以寡不敵衆,出走長沙。
獻忠欲北渡洞庭湖,向神問蔔,三次不吉,他竟投筊诟神,麾衆欲渡;忽然間狂風大作,巨一浪一掀天,湖中所泊巨舟,覆沒了百餘艘。
何不待獻忠半渡,盡行覆沒,豈楚、蜀劫數未終,姑留此賊以有待耶?獻忠大怒,盡驅所掠婦女入舟,放起大火,連舟帶人,俱被焚毀,光延四十裡,夜明如晝,獻忠方才洩忿,由陸路赴長沙。
長沙系英宗第七子見浚故封,七世孫慈煃嗣爵,料知難守,與李乾德會商,開門夜走;并挈惠王常潤,同趨衡州,投依桂王常瀛。
常潤、常瀛皆神宗子,常潤封荊州,為李自成所逐,奔避長沙。
常瀛封衡州,見三人同至,自然迎入。
偏賊衆又複馳至,桂王情急得很,忙與吉王、惠王等走永州。
獻忠入衡州城,拆桂王宮殿材木,運至長沙,構造宮殿,且遣兵追擊三王。
巡撫禦史劉熙祚,令中軍護三王入廣西,自入永州死守。
永州複有内一奸一,迎賊入城,熙祚被執,囚置永一陽一驿中。
熙祚閉目絕食,自作絕命詞,題寫壁上,賊再三谕降,臨以白刃,熙祚大罵不已,遂為所害。
獻忠又陷寶慶、常德,掘故督師楊嗣昌墓,枭一屍一見血。
再攻辰州,為土兵堵住,不能行進,乃移攻道州。
守備沈至緒,出城戰殁,女名雲英,涕泣誓師,再集敗衆,突入賊營。
賊衆疑援軍驟至,倉皇駭散。
雲英追殺甚衆,奪得父一屍一而還,州城獲全。
事達明廷,拟令女襲父職,雲英辭去,後嫁昆山士人王聖開,種梅百本,階隐以終。
也是一個奇女。
獻忠複東犯江西,陷吉安、袁州、建昌、撫州諸府,及廣東南韶屬城,嗣因左良玉遣将馬士秀、馬進忠等,奪還嶽州,進複袁州,遂無志東下,轉圖西略,竟将長沙王府,亦甘心棄去,挈數十萬衆,渡江過荊州,盡焚舟楫,竄入四川去了。
獻忠志在偏隅,不及自成遠甚。
懷宗以中原糜爛,食不甘味,寝不安席,默溯所用将相,均不得人,乃另選吏部侍郎李建泰,副都禦史方嶽貢,以原官入直閣務。
尋聞自成僭号,驚惶益甚,拟駕出親征,忽接得自成僞檄一道,其文雲: 新順王李,诏明臣庶知悉!上帝監視,實惟求莫,下民歸往,祇切來蘇。
命既一靡一常,情尤可見。
爾明朝久席泰甯,濅弛綱紀,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盡行私,比一黨一而公忠絕少。
賂通宮府,朝端之威福日移;利擅宗神,闾左之脂膏殆盡。
公侯皆食肉绔袴,而倚為腹心,宦官悉龁糠犬豕,而借其耳目。
獄囚累累,士無報禮之心;征斂重重,民有偕亡之恨。
肆昊天聿窮乎仁一愛一,緻兆民爰苦乎祲災。
朕起布衣,目擊憔悴之形,身切痌袴之痛,念茲普天率土,鹹罹困窮,讵忍易水燕山,未甦湯火,躬于恒冀,綏靖黔黎。
猶慮爾君若臣未達帝心,未喻朕意,是以質言正告,爾能體天念祖,度德審幾,朕将加惠前人,不吝異數。
如杞如宋,享祀永延,用章爾之孝;有室有家,民人胥慶,用章爾之仁。
凡茲百工,勉保乃辟,綿商孫之厚祿,赓嘉客之休聲,克殚厥猷,臣誼一靡一忒。
唯今诏告,允布腹心,君其念哉!罔怨恫于宗公,勿阽危于臣庶。
臣其慎哉!尚效忠于君父,廣贻谷于身家。
檄到如律令! 懷宗閱罷,不禁流涕涔一涔,歎息不止。
可巧山東佥事雷演祚入朝,讦奏山東總督範志完,縱兵一婬一掠,及故輔周延儒招權納賄等情,懷宗遂逮訊志完,下獄論死,并賜延儒自盡。
籍沒家産。
曉得遲了。
一面集廷臣會議,欲親征決戰。
忽有一大臣出奏道:“不勞皇上親征,臣當赴軍剿賊。
”懷宗聞言,不禁大喜。
正是: 大一陸已看成巨浸,庸材且自請專征。
未知此人是誰,且看下回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