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動脈瘤時,不慎觸破腫瘤,導緻大量失血。

    這本來就是手術的附加風險,發生這種狀況誰都不樂見,後來經在場的三名醫師分秒必争地全力搶救後,女孩還是陷入昏迷,直至腦死。

     怎知,家屬非常不能諒解,認為是醫院現場沒有準備足夠的輸血袋,在加送血袋的過程中所浪費的時間,才是女孩無法獲救的主因。

    因此,他們數次率衆到院抗議、要求讨回公道,最後還告上法院。

     後續過程英治并不清楚,那是醫院聘雇的律師的工作,他隻知道最終結果這件訴訟案的刑事部分獲不起訴處分;民事的部分,因控方家屬缺乏有力的證據而敗訴了。

     「它」變成英治的醫師生涯中,一段難以抹煞的回憶。

     不管是站在法官面前陳述開刀房内的種種、直接面對悲痛欲絕的家屬、或是證人對質等等,英治都是頭一次經驗到。

    這起糾紛的詳細始末、或是事件的枝枝節節,大部分都随時間拉長而日趨轉淡了,隻有對方在法庭内大聲咆哮說:「你是殺人兇手的共犯」,這一句話到現在還印在他的腦海中。

     他是心中「有愧」。

     但是他的「愧」,不是愧對自己的良心,而是辜負了家屬殷殷盼望的一份愧疚、一份抱憾。

     這次的事令他親身體會到了做為一名醫師,雙肩所必須承擔的期盼,究竟有多麼的重、多麼的沈、多麼的深。

     此後,每次開刀前他都要再三地提醒自己,手術刀底下切割掉的固然是不被需要的血肉細胞,可在手術門外被切割的,卻是受盡煎熬的家屬們那一顆活生生的心。

    背負著他們滿腔的希望而動的刀,若沒做到最後一分努力,也絕不能放棄,要與患者一起向死神宣戰,并肩作戰直到結束。

     ……真會是那位女孩的家屬嗎? 如果黑函是在訴訟期間,或是訴訟結束不多久寄來的,英治便不會覺得奇怪。

    可是都那麼久以前的事了,事到如今才發這種黑函,于理也說不通,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後來,英治朝私生活方面去推測。

     朋友關系、同侪關系,甚至是過去自己在「夜遊」時代可能得罪過的人……但這些可能性也一一被排除掉了。

     升上主治醫師後,工作日漸繁重,夜遊的機會大大減少,就算偶爾趁空檔去露個臉,一個月也才一次或兩次而已。

    況且,通常他也不是一個人去,和他「尬車」的對手十次有九次是「那家夥」。

    也就是說,無論輸或赢,都是自家人,任何麻煩都可以關起門來解決。

     至于朋友?英治不願朝這方面去想。

    疑人不交、交友不疑。

    既然将對方當成朋友,還随便揣測對方是否是發黑函的對象,未免失禮又可笑。

     那麼,僅剩下的一個方向便是同侪競争了。

     假設真有人企圖利用黑函,達到逼他心生恐懼而離開醫院的目的,那這人還真是用錯了方式。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連他歐陽英治是越挫越勇、越是恐吓越是硬骨性格都不懂的家夥,也沒啥資格當他的敵手了。

     那天花了十幾分鐘思考仍得不到答案後,英治就決定對黑函「置之不理」。

    反正這種隻敢躲在暗處做些偷雞摸狗之事的家夥,也沒有什麼好畏懼的。

    出于好奇,他當然想知道對方是誰,但想不出來也隻好等對方自己乖乖現身了。

     拉開最下面的抽屜,将這封信丢進其它的「複制兄弟」堆裡,英治便将此事完全抛諸于腦後了。

     **** 「歐陽醫師,時間差不多喽!」林護士探頭進來說。

     點點頭。

    「請第一位患者進來吧。

    」 英治展開了忙碌的另一天。

     頭位挂号的病患是前來回診的一名年長女性。

     「上回的斷層分析,并沒有腫瘤複發的迹象。

    」以不苟言笑的嚴肅表情與不溫不火的沉着聲音,年輕醫師看著計算器中的腦斷層影像說:「這樣看來,藥物控制發揮了效用。

    若沒有特别不舒服的情況,就繼續按照目前的劑量吃就好。

    記得一定要定時吃。

    」 「可是吃藥之後,會有點昏沉。

    」 「很嚴重嗎?」聲音裡多了絲關懷。

     「……也不是那麼嚴重,躺一下就會好多了。

    」婦人遲疑地說。

     「不是很嚴重的話,可能是藥物本身的副作用影響。

    調整劑量是可以降低副作用,但會增加複發的風險。

    這陣子是關鍵期,能不能抑制住就看這兩、三個月了,所以我還是照原來的劑量開,假使你暈眩的症狀日益惡化,記得馬上過來複診。

    」 點頭,婦人以全心信賴的眼神看著他。

    「我知道了,謝謝你,歐陽醫師。

    」 在前來求診的患者眼中,一名醫師的長相其實無關緊要,重要的是醫師的技術與經驗能否值得自己将性命交到他手中。

     在大多數的病患眼中,「歐陽醫師」其實是個嚴肅、凜冽到近乎恐怖,從不與病患說笑的可怕醫師。

    他不會對病患多所安慰,當病患若不好好配合治療、按時吃藥,他就會毫不客氣地大聲叱責、痛斥。

    然而,沒有一個人會在私下抱怨醫生不夠親切,隻會提及他認真、仔細、絕不馬虎的看病方式,以及對病患提出的疑問會詳細解釋到底的專業态度。

     與其讓親切卻隻會出一張嘴的庸醫看診,不如讓可怕卻有口皆碑的優秀可靠醫生治療。

     歐陽英治目前在院内每周四天的門診,幾乎天天滿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