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一共十二名交換學生,今晚在中區青年會入住,明日才有熱心寄養家長來領走他們。

    ” “這責任多大。

    ” “誰說不是,這班北美生像猢狲一般。

    ” “他們聽得懂嗎?”千歲駭笑。

     “很快會懂,孩子們,靜一點。

    ” 車子向市區駛去。

     一班學生忽然高聲唱起四重奏,歌聲清脆,“劃劃劃劃你的船,順流而下,快活地快活地快活地,人生不過是一個夢……” 千歲沉默。

     同一部車,載千百樣人,他是司機,他必須把他們安全地載到目的地。

     抵達青年會,孔老師付車資,千歲說:“老師,不用。

    ” “怎麼可以,”孔老師堅持,“這是你的營生,油價上升至廿六年來最高,怎好意思叫你白做。

    ” 千歲隻得收下。

     老師擺手,“明天見。

    ” 那班黃頭發學生也活潑地跟老師說中文:“明天見。

    ” 千歲咧嘴笑。

     那晚他回家用蓮蓬頭沐浴良久,身上仍似有白俄女洗不清騷臭。

     孔老師卻似股清泉。

     天很快亮了。

     母親同他說:“金源叫你到自己廠裡加油,莫到外邊油站,貴得似搶劫。

    ” “明白。

    ” 母親看著他,“孩子,你心事重重。

    ” “我很好,媽媽不必擔心。

    ” “最近都不見有女孩來找你。

    ” 千歲笑,“那很好,少卻多少煩惱。

    ” “同齡女都結婚去,你會落單。

    ” “我才不怕。

    ” 他走到露台上,忽然覺得陽光刺眼。

    原來對面房子有人用小鏡子反射他,亮光霍霍在他身上轉。

     他約莫看到一邊笑一邊作弄他的是兩個年輕女子。

     千歲連忙尴尬地躲到大廳。

     母親問,“什麼事?” “我上課去。

    ” 他背上背囊出門。

     先到咖啡廳喝杯檀島咖啡,老闆娘同他說,“安娜她不幸福,離鄉背井,既寂寞又冷清,語言不通,隻得吃與睡,胖很多。

    ” 千歲不出聲。

     “我也不幸福,天天守著一個茶水檔,沒有人說話。

    ” 千歲看她一眼。

     她無限感慨,“女人過了四十最好自動裝死,不甘心就會出醜。

    ” 這是哪一家的理論? “你母親也不幸福,年輕守寡,裝聾作啞,才存活下來。

    ” 千歲按納不住,“喂,老闆娘你客氣點。

    ” “我說的是實話。

    她幾歲?四十出頭,可是打扮得像六十出頭。

    ” 千歲丢下咖啡。

     老闆娘繼續發牢騷,“所有女子的命運都悲哀不堪。

    ” 昔日一推開冰室門,就看見安娜這塊活招牌,不是靠著牆壁與夥計打情罵俏,就是嬌聲問學生套餐好不好吃。

     那時候年輕人喜歡留戀冰室,茶餐廳多數有個愉快易記的名字:歡喜、大華、美好、合群……後來電子遊戲大行其道,私人電腦普及,他們都不大上街,關在房間裡就是一個世界。

     茶餐廳裡的西施也嫁人去了。

     她不幸福。

     千歲想大聲問途人:喂,你幸福嗎,抽樣調查,随意問一百人,看有多少人幸福。

     他回到學校。

     孔老師比他早到,正在批閱他的功課。

     千歲說聲早,接著問,“學生們都到寄養家庭去了嗎?” “都領走了,這是個好計劃。

    寄住家子女可以籍此機會學習英語會話,交換學生們也可以熟習中文,昨日他們發現電腦字面解法原來是電子頭腦,感動不已。

    ” 千歲輕輕說:“前程似錦。

    ” “你也是呀,王千歲,我讀過你作文,寫得相當好,文法句意尚待進步,可是已有涵意,這裡,你說書中南施活在黑暗世界,也許是一種解脫,有點悲觀呢。

    ” “在作者控訴的不公平時代,南施活到一百歲也沒有用。

    ” 老師微微笑,“你指工業複興與前英國貧富懸殊情況。

    ” “我讀過有關報告,彼時倫敦貧民區疫症流行,滿街滿巷不知自己姓名的孤兒,他們的營生是掃清街道上的馬糞,好讓行人走過,讨銅闆為生,可是這樣一個帝國,在外卻征服了印度、南非、澳洲,可見民脂民膏全用在軍費上,罔顧低下層人民幸福。

    ” 孔老師凝視他,肅然起敬,一百個學生都沒有一個會接受這本小說啟思如王千歲,大多數成年補習學生都為著考試答問題,取得資格拿到文憑方便找工作。

     王千歲卻真正融入一本社會小說裡,且做了資料收集,他懂得比别人多。

     孔老師微微笑,這是一個優秀學生。

     他有悟性感性。

     而且真正覺得讀書是一種享受,從一本書中得到啟示共鳴。

     “這個社會的階級觀念比從前進步了嗎,沒有,但是掩飾工夫比從前做得更好。

    ” 孔老師咳嗽一聲,“五一勞動節慶祝流行,幾乎釀成示威行動,何故?你支援抑或反對。

    舉例細述。

    ” 她把題目交給他。

     千歲取出他的手提電腦,年輕的他學得快,中英文打字都已經相當上手。

     孔老師看著他,有志者事竟成,凡是推說沒有時間累極了生活苦不堪言的人都不必再找籍口,有些人專愛陪異性蜜友打算逛街,把那些時間用在學習上,鐵杆已磨成針。

     稍後千歲對孔老師說:“我不敢妄想上大學,讀小學與中學我已經夠高興。

    ” 孔伸手去拍拍他肩膀,她忽然告訴他:“我叫孔自然。

    ” 千歲一怔,低頭不言。

     今日他說話比平日多了百倍。

     孔自然,大自然,自然逍遙,他們都有好名字。

     金源蜜月回來仍然取笑他:“喲,家裡多了一名才子,祖宗積德。

    ” 一個大雨天晚上,金源聲音不那麼鎮定,顫抖著在電話裡說:“千歲,快來,幫我送蟠桃去醫院。

    ” 千歲跳起床,趕過去看個究竟。

     隻見蟠桃躲床上痛苦地呻吟,金源一籌莫展,哭喪著臉流汗。

     千歲立刻說:“你擡頭我擡腳,上小貨車,趕去醫院。

     他已有經驗,知道不用害怕,隻須謹慎。

     金源在後座陪著妻子,千歲飛車前往醫院,途中效能警察追上來。

     金源大叫:“我老婆要生了!” 警察二話不說立刻幫他們開路。

     急救人員已在大門等候,立刻把蟠桃擡進去,金源淚流滿面。

     不一會醫生出來表示要做緊急手術,剖腹産子,著金源簽字。

     金源刺激過度,号淘大哭,旁人側目。

     看護連忙安慰:“王先生,我們可預期王太太及雙胞胎母子平安。

    ” “保證?”金源得寸進尺。

     醫生笑拍胸口,“我來擔保好了。

    ” 金源坐下簽字。

     醫生說:“王太太已懷孕三十二周,胎兒發育良好,我們估計兩名胎兒各重三磅左右,需住氧氣箱。

    ” 千歲暗暗吃驚,三磅,象貓一樣。

     金源對千歲說:“叫雙方父母來。

    ” 千歲搖頭,“讓老人睡到天亮。

    ” 看護凝視千歲,“你是好人。

    ” 金源筋疲力盡倒在候診室沙發上。

     千歲問:“孩子名字想好了沒有?” “兩個都是男胎,叫添錦與添威。

    ” 千歲忽然反對:“不,不能叫那樣俗氣名字。

    ” “才子你有何主意?” 千歲決定兩個侄子必須有比較文雅的名字。

     “爸說要有金木水火土。

    ” “叫自由與自在。

    ” “什麼?” 這時看護推著氧氣箱出來,“王先生,恭喜你,母子平安,左邊是添錦,右邊是添威。

    ” 千歲趨近看,隻見兩隻小小紅皮老鼠,面孔皺皺,苦惱地打著哈欠。

     他忽然感觸,當時如與蟠桃在一起,今日做父親就是他,不過他的兒子,決不叫王添錦王添威。

     那邊,金源又痛哭起來。

     千歲連忙用攝影電話拍了幾張相片,這才通知了嬰兒的四祖。

     一下子雙方所有親戚都湧至醫院,千歲靜靜退出。

     他在停車場找到小貨車,打開車門,聽見背後有人問:“可以載我一程嗎?” 千歲轉頭看到恰才那個俏護士。

     他忠告說:“小姐,千萬别乘順風車,也不可以讓别人乘順風車。

    ” 看護說:“你不是陌生人,我有你家地址電話。

    ” “上車吧,去哪裡?” “我已下班,去喝杯咖啡如何。

    ” 千歲笑笑:“我還有事,改天吧。

    ” 他把她載到家。

     “三十六号七樓甲座,我叫歐陽,現在你知道我住在何處了。

    ” 千歲大方說:“幸會。

    ” “你不認得我?” 千歲微笑。

     “你家就在附近,斜對面那幢舊房子,自我家露台可以看到。

    ” 千歲睜大雙眼,什麼,她就是那個瞥伯?她有正當職業,容貌端秀,可是,卻擁有如此怪癖好,可怕。

     千歲忍不住輕輕問:“你看到什麼?” 輪到她微笑,“很多,我們知道,你沒有女朋友。

    ” “我們?” “我與表妹同事。

    ” 千歲深呼吸,“為什麼?” 聽到這個問題,歐陽感喟,“因為生活沉悶,工作壓力重,因為我們隻是小市民,不能象城市富豪千金般放縱任性以及無後顧之憂,我們這些女孩子隻得苦中作樂。

    ” 千歲聽得發呆。

     她籲出一口氣下車,忽然轉頭,“以後站露台時,請脫去上衣。

    ”她又笑了。

     千歲過好一會兒才能開車,至少人家懂得表達心思,他卻不會。

     千歲陪母親去探訪蟠桃,他們帶了小瓶叫一口盞的燕窩做禮物。

     諸親友見他們母子來了,連忙招呼,一邊老實不客氣情不自禁地上下打量王千歲。

     千歲隻穿白襯衫卡其褲球鞋,戴一隻不鏽鋼手表,可是看上去朝氣蓬勃,精神奕奕,他知道母親的親友正在判斷他底細斤兩,他們無禮,他卻不想失禮,不卑不亢微微笑朝他們招呼。

     也隻能這樣化解,否則,難道還扁著嘴把頭轉到一邊不成。

     三叔走近,“千歲,有無興趣到鄧宅做工?” 千歲連忙答:“我現在很好。

    ” “鄧家兩位小姐都很喜歡你,說你斯文有禮。

    ” 千歲輕輕說:“她們好嗎?” “二小姐依然故我,每朝兩、三點鐘才回家,天天玩得興高采烈,大小姐婚後不大習慣霧都生活,鄧太太已過去探訪她,也許帶她回家。

    ” 大小姐也不幸福。

     “她本來有個男伴,鄧太太說他輕佻,我們看著也覺得評語很正确,他倆拆開了,可是她想念他。

    ” 那個好色的浪蕩子,千歲記得那個人。

     三叔說:“都不管我們的事,千歲,你晚上在路上千萬小心。

    ” 他拍拍他的肩膀去看那對孿生兒。

     新一代出生了,他升級叔父輩,不再是長輩眼中的香饽饽。

     那天晚上,千歲載著滿滿一車客人,往路上出發。

     途上相安無事,經過一個避車處,忽然聽見響号不斷。

    千歲慢駛,隻見一輛小貨車停在路邊,看不到司機,車号卻不停呼喚。

     千歲停下車子報警。

     乘客鼓躁:“司機,莫管閑事,速速離開現場。

    ” 千歲轉頭說:“禁聲,鎖好車窗車門,你們若在公路上出事,也希望有人打救。

    ” 他下車去看個究竟,隻覺耳邊車聲不住呼嘯經過,竟無人停下細究。

     他一走近司機位便聽見呼救掙紮聲,他連忙打開車門,大吃一驚,隻見一個男子手腳捆綁,紮得像粽子,嘴上封著膠布,他發狂用頭撞向響号掣。

     千歲連忙掏出瑞士軍刀,割開尼龍繩,那男子已經筋疲力盡,啞聲說:“兄弟,多謝打救,快替我報警。

    ” “警察即來,什麼事?” “我駛到一個交通位見紅燈停下,一名男子忽然沖出,用槍指吓,強行登車,逼我服迷藥,我駛到這裡,逐漸昏迷,他們命我停車,捆綁封嘴。

    ” 他頭臉手腳紅腫,苦不堪言,喃喃咒罵。

     這時,已聽到警車響号嗚嗚駛抵。

     “附近沒有巡邏車打救你?” “兄弟,這條路出名三不管,何來警力人力,快讓我下車檢查貨物。

    ” 一看之下,司機連聲叫苦,原來貨車後門撬開,他大叫:“六千多部手提電話不翼而飛,全數被人掠去!” 警察趕到,千歲錄下口供,他說:“我還有一車乘客需要照顧。

    ” 警察明白事理,“你去吧。

    ” 千歲上車,對乘客說:“阻遲你們一個鐘頭,今日車費五折優待。

    ” 車廂先靜了一靜,然後有人說:“司機,你做得很好,我們願照付車費。

    ” 剛才他們把臉貼在車窗上,把情況看得一清二楚。

     千歲說:“坐好,開車。

    ” 路上愈來愈兇險,像從前江湖一般,貨車最好聘請保镖護行。

     所以王千歲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也是很應該的。

     客人紛紛下車,都付足車資。

     千歲卻不願做私人司機,阿王去這裡,阿王去那裡,阿王你把車兜到門前,太太去搓牌,小姐去喝茶,少爺要打高球……現在,他是勞動人民,載的也是勞動人民。

     一個女司機走近,朝千歲搭讪:“聽說你從不超載?” 千歲不出聲。

     “傻子,你不見得去買合法汽油吧,”她咕咕笑,“這樣,做到老也沒錢賺。

    ” 千歲仍然不出聲。

     “客車一路兼營快遞或載貨業務,檢查站眼開眼閉,早已打過招呼,一聲滿座之後,起碼還能超載十名八名:小孩坐到父母身上,大人蹲在過道,車門口踏闆上也能‘貓’兩個,順便接包裹,又賺一筆。

    ” 千歲終于輕輕說:“我們走的路線不同。

    ” 她又咕咕笑,“對,你載城裡人,他們聰明。

    ” 女司機孔武有力,能言善辯,千歲敬而遠之。

     客人坐滿,他又開車。

     白天上課,他把早一晚的經曆用英語寫出:“……那司機不顧傷勢,先檢查貨物,原來那六千多部手提電話價值千多萬元,運貨生涯是越來越不容易了,如此司機生涯!” 孔老師讀了十分感動,把若幹詞不達意部分改動,更正文法,把作文貼在布告闆上。

     其他同學不以為然:“孔老師若那樣盡心教我們,我們可以寫得更好。

    ” “老師偏心,喂,天下有無不偏不倚得教師?” “王千歲你真幸運。

    ” 千歲輕輕把作文摘下。

     孔老師問:“你害怕閑言閑語?” “不,他們不會明白,”他停一停,“你也不會明白。

    ” 孔老師忽然改用英語說:“我是本市婦嬰院一個孤兒,五歲被一對美國歐裔夫婦收養,再新澤西州長大并接受教育,自幼到大,我遭遇歧視洗禮。

    ” 千歲擡起頭來,他意外到極點。

     “大學畢業,養母重病,養父與她離異另娶,由我照顧養母到她離世,然後,我到本市教書,一耽下來便是三年。

    ” 千歲都聽懂了。

     孔老師微微笑,絲毫沒有苦澀的意思。

     呵,原來她有那樣的身世。

     “對于苦難,我也略知一二。

    ” 千歲哪裡還敢小觑孔夫子。

     他又學了一課,不要以為天下就他一人最吃苦最無奈最不幸。

     呀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王千歲,試用英語作答。

    ” “我不敢,怕講得不好,叫老師笑話。

    ” “我不會取笑學生。

    ” “我自覺羞愧。

    ” 孔老師又說:“你一定奇怪,我為歐裔收養,怎會姓孔,我自何處找到姓氏,我是否見過親人?讓我告訴你,我養父姓尼楚,Nature,他叫我孔妮,于是,我為自己取一個中文名,叫孔自然。

    ” 千歲聳然動容,老師有可歎的身世。

     “我在中華文化中心學習中文,沒有學好,不過也足以應付生活,我倆有很多相同之處。

    ” 千歲不知何處來勇氣,期期艾艾,用英語回答:“怎能同老師比。

    ” “是,你更好學勤力。

    ” 别的學生到了,孔老師叫千歲做新的功課:什麼叫歐洲文藝複興。

     千歲想說,寫這些功課實在太費時間,他都無暇遊泳打球,可是他不敢說什麼,唯唯諾諾下課。

     忽然發覺,他大著膽子,竟與老師講了那麼多話。

     平時,王千歲一個月也說不到那麼多。

     “你一個人在本市,可是住親戚家?” 老師答:“收入不高,我在山上租一間房間,平時用公路車或步行,房東老太太對我很好,我幫她打理帳單信件,她替我準備膳食。

    ” “可有想家?” “我想我先得找出什麼地方是我的家,但是,有點挂念老同學。

    ” 他們開始做功課,他讀課文給老師聽,老師更正他讀音,漸漸上口。

     假使老師可以整天陪他,一定學的更快。

     真好笑,妄想老師終天陪在身邊。

     千歲靈機一觸,把孔老師讀書聲錄下,随時聆聽。

     她讀新聞:“油價瘋狂上漲,并無抑止現象,高企在每桶四十元美金,勢必引起通脹,車主及生意人紛紛叫苦。

    ” 千歲媽問:“這是誰?聲音多麼動聽。

    ” 千歲笑而不答。

     “是女朋友?” “我倒想。

    ” “她用英語說些什麼?” “媽媽,為什麼幾個叔伯都沒學好英文?” “自小出來做工,哪有時間好好讀書,你三叔會說幾句。

    用英語說些什麼?” 而王千歲同學本人,因視力障礙,看英文課本深覺吃力。

     他聽見媽媽說:“對面有頑童玩鏡子反光。

    ” 千歲把竹簾放下。

     這時,他忽然明白,他心中仰慕的是什麼人。

     當然不是嬌縱的二小姐,也不是文靜但無甚主張的大小姐,亦并非特别善待他的女醫生,路上邂逅的莺燕更不在範圍之内,王千歲真正喜歡的人是孔老師。

     他想她在身邊,不是因為想學英語會話,純為看到她有一種平時罕有的喜悅。

     他的手搭著簾子發呆。

     媽媽說:“那日去看蟠桃,一大堆親戚,有幾個女孩子想認識你。

    ” 不知不覺,王千歲已找到他喜歡的人。

     他低下頭,他一點把握也沒有。

     “千歲,為什麼發呆。

    ” 他回房間去寫功課。

     金源對家課的看法:“天天一大堆,有些同學自下午四時做到深夜,差些白了少年頭,那麼勤工,我打工随時賺一萬八千,足夠零用,何用受刑。

    ” 一不喜歡,便是受罪,不愛應酬的人一見盛大場面便叫苦連天,不愛讀書看到家課就無比厭惡,金源從來不做功課,他帶一隻球回學校踢。

     到了初中三金源自動停學,在修車行得心應手,不知做得多麼愉快,他磨砂的車平滑一如原廠手工,客人贊不絕口。

     之後他把書本扔在一旁,不過今日的他口氣完全兩樣。

     他同千歲說:“今日去取了孩子們出生證明文件。

    ” 千歲笑,“他們叫什麼,順風順水?來福來旺?” “照你意思。

    自由自在。

    ” 千歲一怔。

     金源結巴地說:“我在想,孩子們呢,總得讀好書吧。

    ” 千歲低下頭,強忍著笑,差些流淚,啊,孩子們尚未滿月,王金源已為天下父母心現身說法。

     他讪讪說下去:“讀大學,做官,或者當公司總裁,不用像你我做的手指發黑。

    ” 千歲沉默,他覺得恻然。

     金源終于像他那樣,看清楚了自身。

     他抓著頭,“讀書人斯文。

    ” 千歲輕輕問:“打算怎樣教導?” “蟠桃說:搬到名校區域居住,一早請補習老師,教他們英文數學等科目,隻準看教育電視,不許看胡鬧綜合節目,家裡禁絕粗話煙酒。

    ” 千歲點點頭,“修車行由誰繼承?” “将來再說。

    ” “你去名校接放學,是否換上西裝領帶,抑或,扮作司機?” 金源一愣,忽然聽出這是極大揶揄,他生氣,悻悻說:“狗眼看人低。

    ” “金源,做回你自己。

    ” “蟠桃與我不想孩子做粗胚。

    ” 千歲隻得拍拍他肩膀,“努力加油。

    ” 金源尤自生氣,“你看死我兒子不會讀書。

    ” 他走了。

     千歲媽問:“這是怎麼一回事?” “他做了父親,忽然感動,想把世上最好的給孩子。

    ” “對,應該如此。

    ” 千歲不出聲。

     千歲隻想做一個比較好的王千歲,不是别人,他不想為任何人脫胎換骨。

     那天晚上,他正在站頭等客,忽然聽到收音機報告:“因為旅遊車司機忘記攜帶省際旅遊證,引緻車子在旅途中被民警扣下,十七名遊客在楓泾出口被警察攔住,動彈不得,司機沒向乘客作任何解釋,随警察去了派出所,将遊客晾在一邊,全車乘客十分驚惶不知如何是好,希望有好心司機空車前往楓泾接載旅客前往目的地烏溪,速與電台聯絡。

     千歲一聽,隻覺好笑。

     他打電話到電台,“我願意載,正駛往楓泾。

    ” “你貴姓名,幾時可到?” “我叫王千歲,車牌一三三八二,約二十分鐘抵達楓泾。

    ” “謝謝你。

    ” 千歲趕到現場,狼狽不堪的乘客見車湧近,忽然有人鼓掌。

     千歲把他們連人帶行李載往烏溪。

     乘客隻給消費,沒有車資,千歲也不予計較。

     第二天他往修車行加油。

     忽然好奇問:“金源,油從何來?” “講多錯多,不說不錯,明知故問。

    ” “不是違法柴油吧。

    ” 金源瞪他一眼,“你才非法。

    ” “孩子們好嗎?” “明天到你家吃飯,你不知道?” “怪不得老媽要殺雞宰鴨。

    ” “你媽叫你成家,千歲,我們既不能揚名立萬,結婚生子也是一項成績。

     說到他的孿生兒,金源臉上發出亮光,求仁得仁,他最幸福,千歲認真替他高興。

     上課時他問老師:“送什麼給嬰兒最好?我一對孖生侄子滿月。

    ” 千歲的英語因為勤練,發音頗準,可是語氣生硬,不太似對白,有點兒像背書,常常在不應該斷開之處停頓,正是初學者的口吻。

     老師卻隻有鼓勵神色,“下了課我陪你去選一件顔色鮮豔的玩具。

    ” 千歲的心咚一跳,這不是主動約會嗎,呵,有否機緣呢。

     下課他們一起離去,在嬰兒用品店挑了若幹玩具及衣物。

     千歲大開眼界,原來今日幼兒自有他們全套日用品,可愛的小小件,不比千歲小時,什麼都是大人用剩,或是大人名下撥一些出來給小孩,千歲有點感觸。

     付賬的時候,售貨員說:“先生太太,下周有新貨運到,有一種嬰兒床,安全舒适,請來參觀。

    ” 千歲福至心靈,轉過頭對孔自然說:“明日中午,可否賞臉到我家吃飯?” 不料孔自然十分大方應允,“呵,那我也得選一件禮物,這隻小熊音樂盒很适合。

    ” 千歲鼻酸手顫,要過片刻才鎮定下來。

     下午他在家,情緒高昂,不能自已,滿屋亂走。

     母親在廚房忙個不停,有魚有肉,加雞湯蔬菜,幸虧老房子廚房寬敞,足夠活動。

     千歲幫母親裹雲吞,“為什麼吃這個?” “因為像元寶。

    ” “華人為什麼崇拜金錢?食物尤其如此……金橘、麻球、餃子、油條……都象征金錢、金條,最好錢财滾滾而來。

    ” “因為窮人多。

    ” 千歲沒話說。

     片刻三叔來訪,帶來水果,三叔對寡嫂一直這樣關心。

     千歲媽突然問:“三叔,你還記得羅湖橋嗎?” 三叔答:“嘿,當年但凡自内地由陸地過來,均需經過羅湖橋。

    ” 千歲媽微笑,“當年我手抱,由母親帶我走過羅湖橋,我還記得四周有士兵站崗,吓得一聲不敢響,媽媽說,父親就在橋那頭等我們。

    ” 三叔感慨,“四十年過去了。

    ” 千歲甚愛聽他們懷舊,斟出香茗,坐在一邊細聽。

     “真是百年滄桑,報上說兩百多噸重羅湖鐵路新橋已經啟用,全部電氣化,老橋被放在梧桐河回廊當文化展覽。

    ” “記得梧桐河嗎?” “當然記得,那邊是華界,這邊是英界,沒有合法出入境文件,叫偷渡者。

    ” 叔嫂二人唏噓不已。

     三叔說:“那時我父親一定要南下,長輩都反對;好端端離鄉背井,連根拔起,這是幹什麼?後來,才知道家父有判斷能力。

    ” 千歲媽點頭,“不過,新移民家庭十分吃苦。

    ” “不久也學會一口粵語,同小廣東一樣。

    ” 千歲媽轉過頭來,“千歲,你載我們去走走新羅湖橋。

    ” 千歲連忙答應:“明白。

    ” “千歲黑黑實實,像廣東人。

    ” “現在哪裡還分什麼省什麼縣,都是同胞。

    ” “你還記得寄包裹歲月吧,豬油白糖最受歡迎,每家雜貨店門口都貼著‘代寄包裹’字樣。

    ” 三叔微笑。

     這時候客廳牆壁上忽然出現一圈光影霍霍亂轉。

     千歲媽嘀咕:“對面有頑童。

    ” 三叔童心突起,“來,千歲,我們以彼之道,還彼之身。

    ” 他們進房去擡出一面穿衣鏡,搬到露台,把大鏡子對牢對面,刹那間把小小光圈折射過去,強烈百倍。

     千歲哈哈大笑。

     三叔也笑,“叫這班頑童三天睜不開眼睛。

    ” 他們又把鏡子擡回寝室。

     稍候他告辭去鄧家上班。

     千歲說:“三叔一直沒有結婚。

    ” 母親不出聲,過一會兒才答:“他眼角高。

    ” “是為著方便照顧我們吧,他怕妻子小器,離間我們叔侄感情。

    ” “他又說他沒有資格成家,單身沒有負擔,做人簡單得都多。

    ” “三叔老來會否孤單?” “有沒有子女,老了都一個模子,千歲,将來,你以自己家庭為重,我不要你為遷就老媽而遲婚。

    ” 那天晚上他沒睡好,第二天上完課接孔自然回家吃飯。

     千歲媽一打開門,意外之喜,她第一次看到千歲的朋友。

     兩人長得竟那麼相像:一般濃眉大眼,同樣穿白襯衣卡其褲,一般背著書包。

     千歲媽以為他倆是同學,好學的女孩總錯不了,她一點也沒有時下少女染金發跻高跟拖鞋那些陋習。

     她喜心翻倒,也不故作鎮定,忙不疊招呼貴客,介紹家人給她認識。

     蟠桃斜眼看著孔自然:唏,清湯挂面,幸虧抹了一點口紅,否則像農民,背帆布書包,穿斜布褲子,樸素過頭。

     但不知怎地,她看著自己的大花皺邊裙及涼鞋,突然覺得誇張。

     幸虧今日兩個孩子才是主角,誰也搶不了他們鋒頭。

     孔自然一見幼兒,哈一聲說“以往我看楊柳青年畫,隻想,世界上哪有如此可愛胖嬰,今日看到這一對孖子,才知道完全寫實。

     千歲咧開嘴笑,不愧是讀書人,稱贊人也那麼含蓄動聽。

     吃完飯留下禮物,孔自然告辭,千歲送她出去。

     他說英語:“菜式簡單,叫你見笑。

    ” “鴨汁雲吞令我回味無窮。

    ” 千歲忽然輕輕說:“我是一個夜更司機。

    ” 孔自然轉過頭來:“我是英語教師。

    ” 千歲講得更加明白一點:“你不嫌棄我。

    ” 孔自然微微笑,“來曆不明的棄嬰仿佛是我呢。

    ” 千歲緩緩伸手過去,握住她的手,刹那間,曆年來委屈無奈像是在這一刻得到申訴,他心境忽然平靜下來,呵上天待他不薄。

     自然閑閑說:“你母親的男友對他十分體貼。

    ” 千歲莫名其妙,“家母沒有男伴。

    ” “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