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回 厲嘯劃長空 彩氣千重消黑眚 清光籠遠峤 晴霄萬裡舞胎仙

關燈
佳客。

    愚兄還有好些話要向家父奉告,隻好先行一步了。

    ”說罷,匆匆走去。

     無垢知道任壽天性純厚,素來孝友,父子久别,必有許多話說。

    等人走後,暗告鄭隐,緩步前行,好使任家父子多談一會。

    鄭隐應了。

    當地恰是一條小溪,長約四五裡,直達任家後園,途向早經任壽指明。

    時當仲春,到處桃李花開,麥浪翻青,風日十分晴美。

    無垢笑說:“想不到鄉村之中,也有這好景色。

    此溪雖然寬隻丈許,你看清波粼粼,遊魚可數,兩岸柳絲飄拂,桃花盛開,景物真不惡呢。

    聞說主人乃耕讀世家,田業頗能自足,長年在此隐居,也享不少清福呢。

    ”鄭隐知她性喜遊賞,對于桃花尤有别嗜,笑答:“這裡隻是魚米之鄉,田家富庶,常人居此,自是不差。

    如論風景,比起卧眉峰,豈不相差天地、姊姊因愛桃花,見此紅桃綠柳,點綴清溪,連類而及,就覺得它好了。

     其實這裡雖然有山有水,不過一片農村,有何妙處?休說像紅霞溪那樣,雲峰挺秀,近嶺萦青,花光潋滟,燦若雲霞,與此天地懸殊;便卧眉峰前一帶,撇開萬樹桃花不算,便那泉石花樹之奇,也非此間所能夢見。

    姊姊怎說得如此好法?” 無垢最不願鄭隐提起紅霞溪三字,聞言微嗔道:“我說你俗氣不是?你隻見到繁豔富麗之區便算美景,豈知造物匠心之妙?你看這裡平疇十裡,麥浪粼粼,遠山凝黛,近嶺搖青,牛背橫笛,農歌相答;更有小舟三兩,打槳往來,清溪之中,水禽翔翺,容與綠波。

    竹笠茅舍間,時有繁花兩三樹點綴春光,不必這流水一灣,桃柳雙行,已顯得田家景物,另具一種動靜相生,自然恬适之美,不過不是鈍根人所能領略罷了。

    ”鄭隐笑答:“此間與卧眉峰,分明境判仙凡,如何相提并論?姊姊不過記仇心盛,老念着我的舊惡,隻一提到紅霞溪,便即勾動前恨,借題發揮罷了。

    ” 無垢面上一紅,方要答話,忽聽馬蹄之聲,由身後斜刺裡沖将過來。

    二人正談得有興頭上,一時分神,忘了回顧。

    所行溪邊一帶,正當花樹叢生之處,地勢甚窄。

    二人一身法力,自不把一匹馬放在心上。

    那馬恰是途中受驚,性又奇烈,一路橫沖直撞,連縱帶跳急竄而來,正朝無垢身後沖到,一時疏忽,幾被撞上。

    等到鄭隐回顧,那馬和瘋了一般,到了無垢身後,前蹄已然揚起,待要踏下。

    鄭隐妒心奇重,愛極無垢。

    見馬背上人是個鮮衣華服的少年,不知那馬新騎上背,馬性太劣,少年因馬是借來的,不願傷害,又制它不住。

    一見放着空處不走,朝人亂沖,誤認有意輕薄,不禁怒從心起,将手一揚,連馬帶人,一齊禁住,懸空釘在當地,正待給那少年吃點苦頭。

    無垢聞得腦後風生,身形微閃,人已避向一旁。

    見那馬生得又高又大,吃鄭隐行法禁住,雙蹄揚起,懸空人立,不能下落。

    因是用力大猛,忽為禁法所制,周身抖戰,急得雙眼怒突,口鼻間熱氣蒸騰如雲。

    馬背少年面有驚懼之容,再一細看,竟與任壽相貌頗有相似之處。

    心中一動,忙将禁法解開時,猛瞥見鄭隐滿臉憤容,手掐法訣,似要施為。

    不禁大驚,忙喝:“隐弟不可造次!”玉手一揚,一面撤去禁制,一面用仙法将馬困住,以防驚竄。

     少年回複言動之後,覺着身上宛如脫去一串鐵箍,雖然複原,痛楚猶存。

    知是鄭隐所為,不禁有氣,怒喝:“你們哪裡來的?用什邪法傷人?我任三相公向不受人欺侮,是好的,各憑真實本領見個高下。

    ”鄭隐見少年意态軒昂,目光不住朝自己和無垢身上打量,又生誤會,剛要接口還罵。

    無垢在旁,一聽少年性任,越發疑是任壽一家。

    不等開口,先向鄭隐低喝道:“隐弟怎的如此冒失?前途茫茫,我真替你擔心呢。

    ”随對少年笑道:“此是尊馬跑得太急,我這兄弟恐我受傷,緻有冒犯,請勿見怪。

    我們原随一位師兄來此省親,他也姓任,名壽,不知可是府上一家麼?”少年聞言,驚喜交集道: “任壽便是家兄。

    既然同來,為何不見?”無垢見少年說時面有痛苦之容,知為鄭隐所傷,忙在暗中行法解治,又從囊内取出兩丸丹藥遞過。

    笑道:“如此說來,不是外人,想你必是任師兄的令弟三兄任祥了。

    此是外子鄭隐,與令兄同門至好。

    方才約同來此,拜見伯父伯母。

    因任師兄急于歸省,令愚夫婦緩行在後,不料此馬驚竄。

    三兄已為隐弟法力所制,現已解去,無知冒犯,心甚不安。

    現有兩丸小還丹,頗有輕身益氣,祛病延年之效。

    另外一粒,即以奉贈三嫂如何?” 任祥大喜接過,笑道:“家兄去後第二年,那位老仙師曾經來此一行,對家父說,家兄生具仙根夙慧,不似塵世中人,不出數年,便有成就。

    家母還不甚信。

    鄭兄、鄭嫂既有如此法力,家兄想也不是常人。

    小弟近年習武,略知門徑,方才痛楚已止,并無妨害。

    這類靈丹,曠世難逢,家父母近年似較往年見老,正好應用。

    家兄想已到家,請往寒舍一叙吧。

    ”無垢忙道:“三兄孝思可敬。

    這類小還丹,小妹帶有甚多。

    方才途中,任師兄曾以此次回家匆促,未有靈藥奉親,再來須在十四年後,心中愁煩。

    小妹問知原因,已然贈有十粒,内有兩粒靈效更大。

    這兩丸請三兄自用吧。

    ” 三人原是邊說邊走。

    鄭隐聽出對方乃任壽之弟,又被無垢埋怨了好幾句,心生慚愧,不住在旁賠話,又強着任祥把小還丹服了一粒。

    任祥見那劣馬随在身後,一步一趨,馴善異常,好生驚奇。

    笑說:“此馬乃我好友孟棠新由深山之中擒來,其行如飛,力大無窮,好幾丈的山溝,一縱即過。

    但性情猛惡,用盡方法,不能駕馭。

    今日小弟聽了不服,借來乘騎,初上背時還好,等到跑過一陣,忽然驚蹿起來。

    朋友之馬,不願傷它,打算騎到馬性過後,再行制伏,不料無心冒犯。

    事已過去,不必說了。

    隻是此馬猛惡無比,見了生人,連踢帶咬,竟會這等馴善,又未見二位伸手,莫非暗中施什仙法麼?” 鄭隐笑道:“這類禁制小術,不足挂齒。

    令兄法力,比愚夫婦強勝十倍,仙根仙福也更深厚,三兄何不求他傳授?”鄭隐原是方才誤傷了人不好意思,随口敷衍。

    無垢知道任祥不是此道中人,恐其認真,向乃兄糾纏,又不便明怪鄭隐,隻得從旁笑道:“人各有志,休說深山修道,苦難甚多,将來修積外功時,更是遍地荊棘,稍一不慎,前功盡棄。

    何況伯父伯母在堂,師兄昆仲均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