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空空部落風雲
關燈
小
中
大
在《羅刹幫糾紛》故事裡,鷹國五狂之一的黃衫客被副帥文中子派遣,前赴空空部落公幹。
他扮作小卒,向文中子領取了公文,同時又接受了後者幾句機密的耳語之後,立即離營動身。
他駕起青雲,飛行甚速,不到半天,空空部落的八角塔已經收入眼底,于是降落雲端,徑向古峰宮走去。
黃衫客到了宮前,阗無人聲,連一個守衛也沒有。
他舉目四望,看到宮外左右各有一株千年古柏,幹枝茂盛,高達百尺,粗約十圍,樹腰分别镌刻着“參天”“聳雲”紅字,筆迹勁健。
雙柏之間安置着一隻焚化鐵鼎,龐大無比,重量不下萬斤。
他解下身邊的招文袋,摸出公文,重新整理袋裡的雜物,然後将袋系在腰際,接着走近宮門,手執門環,連敲三下。
過了一會,不見有人出來應門。
他以耳貼住門縫,靜聽片刻。
門内靜寂,毫無動态。
不耐煩了,他又以門環敲門,敲得很響。
不久,宮門乒乓地打開了,走出一位眉發如雪,面貌和善的龍鐘和尚。
他雙手合十,問道:“檀越何故敲門?” “在下有事面谒玉版和尚。
”黃衫客拱手道。
那老僧向黃衫客上下打量一會,說道:“檀越想是遠道而來,不知本宮規例。
” “不錯,在下初到貴地,但不知貴宮有何規例?”黃衫客問道。
“今天是佛忌日,本宮大師照例并不接見外客,請檀越改日再來。
”老僧道。
“既然如此,在下告辭。
”黃衫客說着,轉身離去。
次口上午,黃衫客又到古峰宮門前。
宮門緊閉,門外靜悄悄地雀鴉無聲,情況與昨日仿佛相同。
黃衫客把宮門重擊三下。
不久,門内有人問道:“何人敲門?” “在下乃是魔國小卒。
”黃衫客道。
“小卒,不開門。
”門内人道。
“小卒,不開門,我是大将軍,你開不開門?”黃衫客問道。
“也不開。
”門内人道。
“什麼道理?”黃衫客又問道。
“今又是佛齋日,照例不開宮門。
”門内人答道。
“哦,原來如此……好,在下明天再來。
”黃衫客說完話,拔足就走。
又次日,黃衫客走近宮前,看到宮門大開,僧侶來往進出,忙忙碌碌,人數甚多。
黃衫客向一個中年僧人,打個招呼,說道:“大師留步!在下黃二是魔國來的,有事求見玉版人師,敬煩通報。
” 那中年喇嘛連忙合十道:“好,好,請施主先進來用茶,稍待片刻。
” 他說着,随即将黃衫客迎入宮内大招寺,客房坐定,小沙彌獻過香茗,退出房外。
“哦,施主是魔國來的,聽說目前魔國非常強盛,百姓個個富庶,不知是否?”那中年僧人道。
“敝國正向強盛的路上走,至于百姓個個富庶一節,那隻是道途傳聞,大師不可深信。
”黃衫客道。
“哦,是這樣的,但不知施主在魔國作何生涯?”中年僧人問。
“在下是個軍人。
”黃衫客答。
“那好極了!哈哈……”那中年僧人心裡頗覺高興,不禁笑逐顔開,暗想:來人既在軍中服務,撈錢門檻必然很精,身邊油水一定充足。
“請大法師通報,在下有事求見玉版大師。
”黃衫客道。
“好,好,不過,小僧也有一事相求,但不便啟嘴。
”那中年僧人道。
“何事?”黃衫客道。
“拟請施主結緣,捐點香油,我佛保佑你,在軍事上節節勝利。
”那中年僧人道。
“可以。
”黃衫客一口答應。
那中年僧人聞言,心中甚喜,連忙從架上取蔔捐簿,雙手送到黃衫客前面。
黃衫客接過捐簿,把它翻開,逐行看去。
他看到第一行是空白的,但從第二行起,每行的捐款人不是達官,便是貴人,接着都是巨商,土司,以及許多善男信女,從頭頁到末頁,每行都已寫滿了姓名,而所捐的數目最少是一萬兩紋銀,最多的是九十萬兩。
他心裡暗想:“此僧可惡,故意留着第—行給我寫。
” 按照佛門規矩,捐簿上第一個捐款人,必須要捐助一筆巨款,而且數目一定要比别人更多。
現在黃衫客既已答應捐款,數字最好是紋銀九十萬兩出點頭,才能配合捐簿第—行的身份。
黃衫客怎會不明白此中的道理?這時,他已胸有成竹,态度大方地随口說道:“拿筆來。
” 那中年僧人早已拿着醮好了墨的毛筆,在旁侍候。
他—聽對方說,“拿筆來”,連忙必恭必敬地把筆奉呈。
黃衫客接過了筆,随手寫道:“黃二魔國—小卒,慷慨捐銀百萬忽。
”他把那最後一個“忽”字故意寫得非常了草。
那中年僧人看到百萬數目,滿心歡喜,但最後的一個草體形象“忽”字,他也看不懂,以為它是“兩”字。
他暗想:魔國一個小兵,出手便捐百萬兩銀子,地國各部落的王公大臣,誰也沒有這樣的大手筆,于是雙手合十,嘴裡連聲稱謝不已。
黃衫客道:“大師現在你可以去通報了吧!” 那中年僧人道:“好,好,好,不過,捐款……還請施主付現……如果現銀帶得不多,銀票也好。
” 黃衫客笑道:“區區小數,何足道哉!”他說着,從身邊摸出一兩銀子,擲在桌上。
那中年僧人驚訝地道:“施主,你這是什麼意思?” 黃衫客道:“這是我的捐款……怎麼,百萬忽……分厘毫絲忽的忽,一兩銀子還不夠嗎?” 中年僧人仔細一看,那捐簿上的草體字,果然好像是個“忽”字,暗想:上了他的當。
他連忙拉長着臉,沉聲道:“施主,你不要開玩笑、這裡是什麼場所?” 黃衫客知道事情不簡單,随即答道:“誰有閑功夫跟你開玩笑。
“随緣樂助”四字,明明白白寫在捐簿上面,我捐一百萬忽銀子,請你大師不要嫌少。
” 中年僧人不客氣地道:“你是狂人,快滾出去!本知客也不想與你為難了……否則……” 黃衫客冷笑道:“否則,怎麼樣?告訴你,請我進來易,叫我出去難,你還是快去通報玉版大師,叫他前來見我,否則,你就會後悔不及。
”中年僧人仔細觀察黃衫客,氣宇軒昂,狀貌威武,知道此人是不好惹的。
他高聲叫喊道:“來人呀!” 門外立即竄出二個年輕和尚,粗腳大手,身胚結實。
那中年僧人光頭一搖,說道:“把這厮驅逐出宮!” 二僧應命,擺出威勢,準備出手,企圖把黃衫客左右挾住,但後者先下手為強,伸出雙指,輕輕一推,指風所及,二僧慘叫一聲,立即受傷倒地。
那中年僧人見勢不佳,想要奪門而走,但他迅即被黃衫客擋住,指風到處,穴道被封,翻身倒地,彈動不得,當場扣留,作為人質。
房内騷動,早已被房外許多小僧人發覺,他們都已趕了過來,企圖沖入房内,群毆黃衫客。
黃衫客橫身擋住了門口,猶如一個兇神惡煞。
當那搶前争先的三個僧人,沖近門前,離開黃衫客不到三尺之處,後者嘴裡接連吐出三口濃痰,好像連珠彈那樣地射出“啪,啪,啪!”吐中了那三僧的左眼,眼珠當場爆裂,血流如注,隻聽得三聲“哎唷呱……” 三僧過份奮勇,首當其沖,災遭傷目之痛.連忙以手遮面,鮮血從他們的指縫裡流了出來,同時狼狽地退避開去,嘴裡不約而同地發出慘叫。
其餘的小僧人見此情形,頓感心悸,不敢上前,站在稍遠之處叫罵呐喊。
放屁添風,這批都是壯膽有餘,争勝不足的僧徒。
為什麼黃衫客這樣心狠手辣?原來他是依照文中子的耳語吩咐,所以一出手便不留餘地連連傷人,存心大鬧空空部落。
當時,這事已驚動了殿内的帕脫法師。
他聽得外面衆聲鼓噪,群情紛擾,不知發生何事,急忙奔來觀看,問明原由,不禁大怒,随即站立出來,高聲喝道,“何方狂夫,竟敢到本宮撒野,連傷佛門弟子,是何道理?” 黃衫客當門昂然而立,腳步站在門限之内,答道:“在下黃二,魔國小卒,因有要事求見玉版大師,不料這裡的知客和尚,假托什麼佛忌佛齋,不開宮門,害得我連來二天,也不得其門而入。
今天他忽然客氣起來,請我進入宮内,我叫他通報當權大師。
但他隻虛與委蛇,且先要我随緣樂助。
我拗他不過,就在捐簿上寫了一百萬忽銀子,又不料這厮,狗眼看人,數目嫌少,倒也罷了,反叫二個小賊秃進來,要驅我出宮。
現在他們都已被我制服,倒在地上,更不料外面許多秃驢,竟然以衆欺寡,進來群毆,惹得我火冒百丈,所以略施懲戒,誤傷了他們的眼睛,這還是我仁心留情,否則他們早已魂歸極樂世界去了。
如今,你這大和尚來得真好,快去通報玉版大師,速來見我……” 帕脫大師聽到這狂夫是魔國派來,不禁暗驚,又聽到他自稱小卒,心想:一個小卒有多大的能耐?更聽到他連連打傷了本宮佛子,且要叫當權大師前來看他,頓覺怒不可遏,大聲喝道:“住口!大膽狂徒,空門白話,要見大師,大師是何等身份,怎會容你随便見到?”黃衫客道:“我有本國公文。
” 帕脫法師道:“公文呢?” 黃衫客從衣袋裡摸出公文,向外一揚,說道:“在這裡。
” 帕脫法師道:“拿來!”黃衫客一邊把公文放還袋裡,一邊說道,“你沒有資格傳遞這份公文,我要把它面交玉版大師。
” 帕脫法師聞言,大怒道:“狂徒無禮……讓本法師來教訓你……”他說着,縱身過來,揮掌向黃衫客當胸擊出。
黃衫客冷笑一聲,大怒道:“出手便用如來神掌,可惡之至,但也難不倒我黃二……”他邊說邊把身子斜側,順手一揮,好像順水挽舟,把對方撞過來的掌風轉移方向,風勢轉彎,回頭撞向客房的雙窗,窗框立被擊碎,碎片五花散飛,而掌鳳之勢未盡,旋轉地穿窗而出,向前直沖,襲中了對面三五個小僧徒的胸前,他們當場口吐鮮血,慘聲連響,重傷倒地。
隻聽得黃衫客哈哈大笑道:“自相殘殺。
” 帕脫法師見狀大驚,暗想:“魔國小卒,竟有這樣的本領,若是大将,那還了得。
”可是他不甘受挫,殺心頓起,大聲道:“拿我的禅杖來!” 黃衫客笑道:“随便你拿什麼來吧!” 不久,二個小僧徒扛着禅杖出來。
這根禅杖乃是純鋼所鑄,既粗且長,重一百六十斤,是帕脫法師平時最稱手的武器。
一杖在握,雄心勃發,帕脫指着黃衫客,喝道:“狂徒吃我一杖!” 佛門降魔杖法,氣勢非凡,帕脫法師嫌客房門框太低,不便從上面向黃衫客當頭擊下,隻得施出神龍入海杖法,杖頭由高而低,向對方腹部直送過來。
黃衫客也不答話,側身橫避,随手抓住了杖頭,順勢把頭一側,張嘴連吐二口濃痰,去勢平行,直射帕脫法師的眼睛。
後者不虞對方有此毒着,權衡輕重,隻得放手棄杖,飛身躍開,總算保持了雙目,但濃痰去勢如飛,吐中了三丈以外挂在鐵架下面銅鐘的邊緣,銅鐘如受重擊,發出铛铛之聲,響亮非常,震耳欲聾,餘音尚在繞梁,而那銅鐘又發出:“镗,镗,镗,”三響,聲如迅雷,衆僧不及掩耳,吓得面無人色,紛紛逃離現場,膽小者已被吓昏,倒在地下,而以帕脫法師的定力,也不免驚惶失措,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黃衫客奪得禅杖後,立即使出重手法,把杖震斷,斷成十餘短條,他順手拿起三條斷段,向外擲去,擊中了銅鐘,所以發出驚天動地的巨響。
鐘聲驚動了在後院靜修的六位高僧,他們之中四位是法師品級,二位是長老。
這時,那些穿着黃色寬袖布衲的高僧,已經并肩橫排在客房門前,離開客房一丈左右,個個雙手合十,面對黃衫客。
黃衫客依然挺立在門限裡面,态度自然,絲毫沒有驚懼的神色。
他的目光向衆僧—掠而過,已看得很清楚了.從左到右,第—位和尚面方耳大,粗眉虬髯,十分威武。
黃衫客心想道:“這和尚是個粗坯。
”第二位,面色蠟黃,雖是病夫,但身高體胖,狀态雄偉。
黃衫客心中有數,暗想道:“俗諺雲:‘一不打黃胖,二不打和尚。
’他既是黃胖,又是和尚,想來此僧武功不凡。
” 第三位,雙眉如雪,面容安詳,但可惜眼神太露,與其貌不甚相稱。
第四位,臉長如驢,彩眉下垂,依照黃衫客的看法,他是個慈仁的高僧,也是那六個和尚中的領袖。
第五位,尖頂促額,鼠目寸光,對于此僧,黃衫客不願多作推測。
第六位,是矮胖子,頭如巴鬥,眼狹而長,好一個大頭和尚也。
“你們之中,誰是玉版大師?”黃衫客明知他們不是玉版大師,但故意這樣問道。
第四位長臉和尚首先開口道:“老衲是覺明長老。
” 黃衫客道:“若非當權大師,請你不必自報法号,因為在下毫無興趣來記住你的名字。
” 覺明長老道:“檀越是誰?”黃衫客道:“在下是誰?他們沒有告訴你嗎?”覺明長老搖搖頭。
黃衫客道:“如果你有興趣聽,在下不妨再報一次小名,……聽着!在下是魔國的馬前小卒黃二。
” 覺明老長道:“善哉,善哉!自稱小卒,檀越太謙虛了。
聽說魔國五位狂客,聞名宇宙列國,尊駕排行第二,想來定是黃衫客。
” 黃衫客笑道:“黃二也好,黃衫客也好,都是無關宏旨,不過在下現有要事面見玉版大師,你們為什麼處處阻擋?” 覺明長老道:“出家人不打诳語,本宮當權大師已在三個月前開始坐關,為期三月,後天就可滿期出關。
”“坐關期内,由誰當家?” “紮薩克大師暫攝政事。
” “請他出來,以便在下面交公文。
” “他在後殿趺坐入定,老衲不敢前往打擾。
”“如果在下放火燒寺,他是否還會繼續入定?”“檀越說笑了。
” “魔國人士說得出,做得到。
” 黃衫客說完話,即從身旁挂袋内取出火丸一顆,随手抛出,覺明長老立即運掌攝丸,但徒勞無功,因丸在中途轉變方向,轟然一聲,丸裂火發,在離開覺明長老一丈左右的前殿内,起了—股火焰,火色如青非青,似藍非藍,名曰魔火,熾熱異常,火勢上升,猶如一條火龍,着物即燃。
許多小僧徒慌忙取桶盛水,争相潑救,奈此魔火,水不能克,水越潑,火越旺,好比火上加油,正當火勢不可收拾,覺明長老等六位聖僧,也感到情況不妙之際,黃衫客手中已經拿了一把折扇,對着火光連扇三下,魔火立即熄滅,空氣裡浮蕩着一股臭氣,中人欲嘔。
黃衫客笑道:“如何?小試牛刀,你們已經驚慌得不亦樂乎……如果在下大顯身手,隻怕這裡都将化為平地了。
” 覺明長老安詳地道:“邪術逞能,徒為識者所笑,檀越若敢到宮外廣場,與老衲交量,才是英雄。
” 黃衫客捧腹大笑道:“投鼠忌器,你想引我出去,以衆欺寡,黃某怎會上你的當?假如你想與我角技,這裡要比外殿廣場好得多了。
” 站在左邊第一位的那個和尚,法号了靜,職封法師,忽然走前一步,轉身面對覺明長老,合十道:“敝職想與這位施主對擊三掌,不知長老之意如何?” 覺明長老微微點頭,低聲道:“小心!切勿施展全力。
” 了靜說一聲“遵命”。
他回轉身來,對着黃衫客,又走前二步,說道:“貧僧謹向施主讨教。
” 黃衫客暗想:粗坯來了,不妨激他一下。
他故意裝出不屑的樣子,冷笑道:“你怎麼行?以卵擊石,何必自讨沒趣,還不乖乖地回到原處去站着,這樣才是藏拙的好辦法。
”了靜法師聽到對方出言不遜,知是施用激功,所以他并不生氣,淡淡地道:“貧僧并非自不量力,但施主也不要自視太高,自欺欺人,俗語道:‘拙能制巧。
’可能卵是鐵卵,石是化石,一擊即碎。
” 黃衫客一邊暗想:原來此僧粗中帶細,倒也不可小觑他。
一邊接口道:“既然如此,你就來掂掂我的斤量,不過,言明在先,這是你來惹我,等一會如果這裡的人物受到損傷,誰也不許對我指責……好,動手吧!” 了靜法師緩慢分開雙手,左右一揮而合,施展了八成功力,向前推出,立即形成一股罡氣,疾沖黃衫客的前胸。
這是密宗秘技之一——大力金剛掌,勁道之強,能碎鐵成屑。
這股金剛掌風卻被黃衫客一手擋住,他運用六合陰氣,把它分化,因此,了靜法師一擊失利。
覺明長老道:“了靜退下,強弱之勢懸殊,不必再出手了……了能,了悟,你們何不合力一試?” 第五位和第六位二僧立即應命而出,走前三尺站定, 他們也不出聲,擺穩步位,各自合掌磨擦,一合即分,發出四響霹靂,向黃衫客迎面擊去。
這也是密宗秘技——掌心雷。
黃衫客知道厲害,連忙揮出右手,使用了閃電掌,把掌心雷擋回,因此,雷聲雖響,威力全失。
覺明長老道:“了能,了悟,快快退下……了因,你上去!”那個黃胖和尚立即跨出一步,說道:“施主功力高強,小僧特來領教。
” 黃衫客道:“不敢,大家研究,研究好麼。
” 了因伸出左右雙指,指風如箭,直射黃衫客的雙目。
此僧心恨對方吐痰傷了本宮三位小喇嘛的眼睛,欲以其人之道,攻諸其入之身。
黃衫客早已料到這黃胖和尚武功不凡,所以倍加小心。
他識得那是雙陽指,十分霸道,匆忙中他重施故技—一乾坤旋轉大法,把那兩股指風改變了方向,由八十度轉彎回頭直沖,針對前面的 銅鐘。
人有大限,物有劫數,今天這口重逾千斤的大銅鐘倒黴極了,剛才他連遭黃衫客的痰彈和鐵杖斷條撞擊,現在,了因的指風過處,隻聽得二響铿锵之聲,銅鐘的邊緣出現了二個小孔,好像兩隻眼睛。
黃衫客不知與那銅鐘有什麼冤仇,專門與它作對。
了因見此情形,極為驚怒,大吼一聲,正拟向前撲去,但他的動作立即被覺明長老硬勁喝住:“了因,還不退下?” 他向黃衫客看了一眼之後,半響無語,終于退立原位。
這時,那雙眉如雪的老僧,不待師兄覺明吩咐,業已自告奮勇,走前二步,合十作禮,說道:“檀越功力,高深莫測,連破佛家密技,老衲白眉十分佩服。
” 黃衫客道:“好說,好說。
佛家的一陽指已經夠厲害了,剛才那了因竟能運用雙陽指,真是不可思議。
不過,算他運道不佳,怡巧碰到我黃二,雙陽指即成廢物,一無所用……現在,你白眉和尚出場,依我來看,年齡太高,隻怕也未能讨巧。
”白眉長老道:“老衲面臨強敵,雖知不是對手,但也不甘避戰而退,自滅威風,何況老衲也有一技之長,正可攻敵之短,或能赢得僥幸。
”黃衫客道:“山眉和尚,你的口才不錯,可惜眼高手低,信心全失,敗局已定了。
” 白眉長老搖頭歎息道:“善哉,善哉!檀越死在頃刻,還要大言不慚……我佛慈悲,但今日老衲不能慈悲,要開殺戒。
” 他說着,立即揮動寬大的衣袖,從袖裡射出一道白光,冷氣逼人,也可說不寒而栗,穿空直向黃衫客的喉部疾飛。
原來這是飛刀,白眉長老早已修成了半個佛身,施展飛刀降魔之術。
黃衫客不料對方竟敢祭起飛刀,甘犯佛家之大忌,覺得非常生氣,但他也不敢怠惰,連忙伸手微揮,發出一縷淡淡的黃光,光細如線,光線盡頭,好像系着一把金劍,長約八寸,劍勢猶如金龍,黃芒四射,令人目眩心搖,它不但抵住了飛刀,而且經過三次铿锵之聲後,還把飛刀逼退三尺。
每逢劍刀交接一次,飛刀即被震退一尺,三接三退,飛刀微呈不穩狀态。
白眉滿頭大汗,呼吸急促,感到非常吃力。
黃衫客面不改色,露齒笑道:“白眉和尚,現在你知道我黃某的厲害了嗎?你要開殺戒,開吧!你怎麼不開殺戒?” 他說完話,哈哈大笑,手臂輕揚,隻聽得铿锵一聲,又将對方的飛刀震退一尺。
他談笑用兵,态度潇灑. 白眉渾身汗出如漿,臉色漸趨灰白,力量已到了苟延殘喘的趨勢,其困苦情況,猶如置身煉獄。
這時,了靜,了能,了悟,了因等四大法師看到白眉長者已在死亡的邊緣中掙紮,也都急得六神無主,彷徨無策,可惜愛莫能助,他們想不到對方的道行竟然如此高妙,怎不驚駭萬分? 這時,覺明老長卻遇到了難題,心裡猶豫不決.他暗想:“對方本領高強,尚在其次,道行深厚,出人意表,目前,白眉師弟處境險惡,危在須臾,看來黃某意在戲弄,似乎并不存心殺人,但我是否應該立即出手?假如出手,以二敵一,我方也無取勝把握,或許反把對方激怒,被其痛下殺手,後果堪慮.如不出手,我覺明真是對不起白眉師弟,況且那四個了字輩弟子,睜着八隻神色焦急的眼睛,正在盯着我看,使人最為難堪……”他想到這裡,就不敢再想下去,于是暗把牙齒一咬,決心出手。
他微揚左指,一把白色的小劍夾帶着銀芒向上飛射而出,加入戰鬥。
他的銀劍威力雖猛,它隻能将金劍逼退一寸,不過,他已分扭了對方的壓力,使白眉長老稍有透氣的餘地. 黃衫客似乎早已料到,覺明會來協助白眉,聯手與自己為敵。
他微微一曬,說道:“二僧合力也不過如此而已,看我的……”他的話也不再說下去,臂力已經加強,金劍向前猛竄,勢如破竹,立即将覺明與白眉二僧的一劍一刀,擊退二尺.覺明大驚失色,而白眉的腳跟已虛,身子搖搖欲倒。
“喂!元龍,住手。
”忽然,一個霹靂般的聲音發自殿角,震得在場僧徒的耳鼓隆隆作響。
這是佛門的獅子吼. 黃衫客聞聲知警,暗忖殿角隐匿何人?怎麼會喚我乳名?他連忙把手一縮,收回金劍,覺明與白眉如釋重負,也乘機收回了劍刀。
他們的眼光都集中注視殿角,刹那間,從陰影中走出一位衣衫破褴,年屆耄耋的老和尚。
他滿面皺紋,雙目炯炯,手裡握着一柄竹帚,走到黃衫客的面前站定,說道:“檀越别來無恙乎?” 對着那老僧,熟視良久,黃衫客迷惑地道:“請恕在下眼鈍拙,心健忘,不知大師如何稱呼?” 老僧道:“騎牛背,吹竹笛,三個甲子了。
”黃衫客若有所悟,點頭道:“記起來了,你就是……” 老僧搖手阻止他說下去,接口道:“你記得就好……俗語雲:話不可講盡,力不可用盡,威不可施盡,檀越還不快走?” 黃衫客道:“任務未了,一了即走。
” 老僧點頭道:“未了一了,一了百了,雖了百了,依然未了,試問何時得了?” 黃衫客笑道:“百了終須一了,一了未必百了,未了一了,先談百了,豈非一了不了?如果你現在不先讓我一了了之,難道以後你還要我再來‘了百了’嗎?”老僧抛棄了竹掃帚,合十道:“善哉,善哉!檀越大智,大慧,大勇,老衲萬分佩服……不過,佛門淨土,不宜妄啟殺端,以免加深罪孽.” 黃衫客道:“僧侶之中,有慈悲心,也有邪惡性,不能一概而論,揚佛之名為善,善莫大焉,借佛之名為惡,罪莫大焉,殺不可赦,為何不殺?此處乃是非集中之地,不久必有兵災,不知大師何以自處?” 老僧道:“身為佛子,為佛護法,老衲職責所在,豈有回避之理?何況種因在前,乃是過去的事,弭因上果,即是現在的事,一切後果,那是未來的事,凡此種種,老衲也不想再考慮了。
” 黃衫客歎息了一聲,搖搖頭說道:“叨在童年故舊,在下不得不預先關照,還望大師保留佛門實力,速速離此是非之地,言盡于此,聽或不聽,悉由尊便……” 他說到這裡,語氣轉強,對着衆僧往下說道:“在下黃衫客,奉命來此,本拟大鬧道場,不惜流血遍地,但如今看在這位大師之面……他指指那老僧,繼續道:“我黃某到此為止,停手不再傷人……” 他說着,便從挂袋裡取出公文,随手擲交覺明長老,又接下去說道:“在下本拟把這份公文面交當權大師,怎奈他縮頭不出,顯然犯惡情虛,不敢見我……既然如此,在下也不堅持初衷,就煩你覺明長老轉告貴宮當家,七天之内,務必回複,如不知機,誤了期限,本國大軍立即出動,到那時,隻怕玉石俱焚,這裡都要夷為平地了。
” 他說完話,随即自動趨出客房,向宮外走去,但當他的腳步跨出宮門,走了還不到三丈路時,他聽得身後傳過來一個響亮的聲音:“慢着,黃衫客!”他連忙停住腳步,但并不回過頭來,隻是冷然問道:“何事?” “你身懷火丸,佛爺怕你擲丸燒宮,投鼠忌器,不來與你為難,如今你已走出宮門,佛爺就要挫你銳氣,免得你小觑佛門中人。
”“你想教訓我?” “是這意思。
” 黃衫客緩慢地回轉身來,舉目一掃。
隻見宮門之前排列着十個黃衣僧人,和另一個年約七十,身材高大,神态莊嚴,披着紅色袈裟,偏袒右肩,合掌低眉而立的老僧,他似乎是衆僧的領袖。
黃衫客顧盼自豪,毫無懼色,傲然道:“你們想以衆欺寡?” “不,佛爺單身獨鬥。
”說話者并非為首的僧人,而是站在末位的中年僧人。
黃衫客看到此僧紅光滿面,精神煥發,心知他定是個武功道行兼修的對手,于是沉聲道:“剛才發言的也是你?” “不錯。
” “在下不鬥無名小僧,還不報上名來?” “佛爺了然。
” “又是一個了字輩的膿包,剛才在下手底留情,沒有把了因,了靜、了能、了悟等四個了掉,如今你了然竟敢向我黃某挑戰,狂言單打獨鬥,令人可笑,萬—動手,等到你了然身亡之時,隻怕你心裡卻并不了然,還不明白你自己是怎樣‘了’的.” “善哉,善哉!狂徒出言無狀,罪孽深重。
” 黃衫客道:“口孽雖重,但你的心孽更重。
” 了然道:“此話何解?” 黃衫客道:“了然聽着!了字輩和尚的品級是第五等僧徒,職位不過法師,本是起碼角色,居然自稱佛爺。
如果你是佛爺,由上類推,則國師和禅師便是佛祖佛宗了,但佛祖佛宗的美名,隻有如來佛,燃燈古佛以及接引佛等才有這種資格,當之無愧。
了然和尚,你是什麼東西,存心不良,竟敢自稱佛爺,豈非犯了嚴重的心孽?既然你口口聲聲自稱佛爺,那麼,有佛爺必有佛娘,有佛娘豈無佛子?你不過是個娶妻生子的花心和尚而已……” 了然勃然變色,大聲喝道:“住口!狂徒講話,斷章取義,強辭奪理,侮辱貧僧……” 黃衫客也大聲喝道:“住嘴!你這花和尚,是否被我說中要害,自知理虧,于是不敢再叫佛爺,改稱貧僧,可是被我黃某點穿在先,你了然臨時改口在後,真是醜事已傳,欲蓋彌彰,來不及掩飾了。
” 了然聞言,怒氣填膺,面色發青.隻因限于口才不及對方,未能立即措辭應變,正在思忖适當的言語予以反駁,也可能他确是個娶妻生子的花和尚,雖有抗辯能力,但立場不穩,作賊心虛,一時之間,無法接嘴了。
這時,早已惱了另—位中年僧徒,離班站出三步,合十道:“善哉,善哉!檀越利口巧舌,污辱佛門弟子,他日命歸地府,必墜阿鼻地獄……”黃衫客人聲而笑,笑聲響徹雲霄,掩沒了那中年僧徒的語尾,使在場衆僧無法聽到。
他笑罷,立即高聲問道:“大師,你怎樣稱呼?” 那中年喇嘛道:“貧僧超凡。
” 黃衫客道:“原來是超凡和尚,可是我最看不起你。
” “貧僧與檀越素昧幹生,何出此言?”超凡道。
“你這假和尚,借地府閻羅之名,判我罪行,以你本性意志為意志的人,怎會受人尊重?何況你死後也是要受到閻羅判罪的人,竟敢在陽間竊用閻王的權力,胡亂判我墜入阿鼻地獄,是何道理?”黃衫客振振有詞地道。
超凡被黃衫客說得啞口無言,頓時面紅耳赤,進退維谷。
這時,又惱了另一位老年僧人,他沉聲道:“超凡退下!” 他等到超凡退步歸班,然後走前二步,接下去道:“檀越武功了得,打傷本宮佛子,不知如何交代?” 黃衫客遭:“敢問大師法号?” “老衲空空長老。
”那老年僧人道。
“原來是色不是空,空不是色的空空長老,失敬了……在下遞呈公文,乃是一國的來使,求見玉版大師,數次拒不通報,而貴宮的知客,更加不成體統,說什麼先要捐敦,在下不得已就捐了一百萬忽銀子,但這厮卻嫌數目太微,反臉行兇,恃衆企圖群毆,在下不甘束手待斃,為了自衛,出手傷了幾個和尚,以示警戒,咎由他們自取,何以你不先問明情由,反來找我交代?”黃衫客道。
“是非曲直,一時難以論斷……不過,依照世俗慣例,僧來看佛面,寺院懇捐香油,也是常事,怎麼以一個堂堂魔國的來使,竟然隻捐一百萬忽,數目好聽,不過一兩銀子,未免有損貴國國體。
”空空長老道。
“笑話……敝國庫房,黃金堆積如山,白銀多如泥土,取之不竭,用之不盡,但敝王通天教主對僧侶素來無緣,因其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專吃十方,空淡寂滅,所以分文不施,至于那百萬忽銀子,乃是在下私人所捐……不過,如果叫化子向在下讨錢,數目倒肯多出些。
”黃衫客道。
“善哉,善哉!魔國人士,不可理喻,打傷了人,還要振振有詞,……如今老衲拟向檀越讨些公道。
”空空長老道。
“不妨吩咐。
”黃衫客道。
“傷人者,人亦傷之。
”空空長老道。
“空空長老,你許多言語之中,要算這句話說得最中聽,也最為得體了.”黃衫客道。
“檀越小心!”空空長老道。
空空長老說完話,立即伸手一揚,發出白光,長如匹練,光中現出銀鈴,鈴聲叮哨,擾人心神不甯,直向黃衫客迎頭擊下。
黃衫客一聽鈴聲,不禁神志動搖。
暗想:這是搖魂钤。
于是他急忙運功抵禦,一邊從挂袋裡摸出二顆藥丸,分别塞住左右耳孔,一邊揮手反擊,發出金劍,金芒耀目,疾射上升,抗住了對方的搖魂鐘。
劍鈴交接,發出震耳的铿锵之聲,接着又是咔嚓一響,鈴函被金劍削破,置于函内,“搖則發聲”的鐵丸,立即從函孔中漏出滾落地上,不知去向,而銀鈴隻剩了一個圓殼,變成了啞鈴,頓時失去效用,墜毀于地。
黃衫客一擊雖已得手,但他不想傷害空空長者,正拟收回金劍,不料對面喇嘛群中,忽然射出二道青色劍光,追襲金劍,來勢兇猛,迫使黃衫客不得不再度運功抵抗。
這時,黃衫客業已認清對方發劍者乃是超凡與了然二僧,不由心裡生氣,開口罵道:“了然賊秃,剛才你說過單打獨鬥,為什麼現在以二攻一?” 了然專力運劍,不敢分心說話,顯然他的劍術遠遜黃衫客。
“對付妖魔人物,何必言而有信。
”說話的人乃是玄通。
他發覺了然與超凡的雙劍不但未能擊敗金劍,而且反被對方漸漸逼退,于是他的紅色劍光也就接着發射,形成了以三攻一的陣勢。
當黃衫客以一敵二的時候,他隻用了五成力量,如今,以一對三,他必須施展七成功夫,才能穩住劍陣。
當然,他心裡明白;衆僧想以群毆方式博取勝利,因此,他存心保留實力,不敢施出全能,以防萬一敵方另外的僧徒再發飛劍時,自己尚有餘力與之周旋。
在高空中,金光閃閃,金劍猶如一條活潑的蚊龍,飛舞騰躍,氣勢旺盛。
三僧的劍光,二青一紅,劍氣淩厲無比,他們都已使用全力,可是依然纏不過金劍,不久之後,青紅三道劍芒逐漸退縮,已呈不支狀态。
衆僧群中忽又出現一道白色劍芒,直逼金劍。
接着,又是一道青芒,飛射而至。
這時,圍攻局面已經形成,黃衫客不得不付出全力,抗拒五股劍氣。
他的鼻上漸漸滲出熱汗,心頭已感到煩悶,生怕敵方另外的僧徒再發飛劍助戰。
這時,離開現場四丈以外的地方,突然出現了二個鄉下土佬兒,一個是紅面孔,另一個是黑面孔,他們都叉着雙手,仰首觀看這邊鬥劍。
衆僧群對于這二位不速之客開始生疑,深恐他們是黃衫客的同黨,尤其是那個身披紅色袈裟,偏袒右肩的老和尚,更加注意他們的行動。
那二位不識相的闖入者,竟然漸漸地移動步位,從四丈遠處,挨近到二丈,而且他們還在指指點點,互相談笑,絲毫沒有畏懼的神色。
看來情形不妙,土佬兒怎會如此大膽? 一個大胖子和尚忽然離班而去,急步走近土佬兒們的前面站定,合十道:“施主,這裡是危險地帶,請快離開,以免不測。
”那紅面孔土佬兒道:“紅光,青光,白光,金光在高空中竄來竄去,很好看,我們要看。
”胖和尚道:“這不是好玩的,施主,性命攸關。
” 黑面孔土佬兒道:“大塊頭和尚,不要羅嗦,看看也不可以嗎?” 胖和尚道:“你要看,走遠些,你們最好站在十丈路以外去看。
” 黑衣土佬兒道:“這是什麼話?天下人走天下路,我倒偏要近看……”他說着,又走近三步,紅臉土佬兒連忙跟進。
胖和尚道:“貧僧好意關照……” 黑臉土佬兒立即打斷胖和尚的話柄,沉聲喝道:“誰要你這賊秃關照,還不給我滾開?” 這時,又有一個瘦和尚離班走來,說道:“二位施主再不走開,休怪貧僧對你們不客氣。
”紅臉土佬兒道:“贓秃,放你的臭狗屁,俺老子當你屁彈過。
” 那瘦和尚的修養和耐性卻不及胖和尚。
他聽到紅臉村夫開口辱罵,不由肝火上升,立即揮出一拳,向對方當胸擊去。
紅臉土佬兒道,“你這秃驢,動手打人……”他口忙,手不閑,橫身退閃,随勢劈出一掌,掌風過處,将那瘦和尚震退五步,又乘機轉身,揮掌把那胖和尚也打進在内。
于是一俗二僧,拳來腳去,打架了。
那黑臉土佬兒并不上前助陣,他依然站着仰觀鬥劍。
倒是那首領老和削非常關心這邊的打鬥,由于他不願節外生枝,他立即又叫另一個老年和尚前來相勸。
那紅臉土佬兒似乎有恃無恐,存心尋事,不由分說,将前來調解的老年和尚又打進在内。
可想而知,這裡情況已趨嚴重,使那首領者和尚極為驚異。
他料不到那紅臉村夫的武功居然高到這樣境界,能夠力戰一長老二法師而毫無懼色。
此外,他心裡還有顧忌,那就是這位旁觀鬥劍的黑臉村夫,看來此人也非善類,目前雖未助拳,但預料這家夥遲早要參戰的。
他仔細觀察,發覺己方的一長老二法師在短時期内不緻敗落,這使他稍為放心,但為了不使這裡的事态擴大,也不再加派别的僧人過來解勸或助陣,以免刺激那黑臉村夫的情緒,而立即插手助戰。
衡量目前情況,他認為主要對象還是黃衫客。
同時使他引以為憂的就是己方的了然,超凡,空空,了本,超玄等五劍聯陣,還不能壓倒對方的金劍,這又是他所意想不到的。
現在,他注意到黃衫客的另一隻手正在身邊摸索,估計對方可能是在摸取暗器和法寶,于是他為了争取時間,先下手為強,他低聲遭:“玄覺出手。
” 一道青色劍芒應聲而出,迅如閃電,直射黃衫客的肩膊。
這手段是非常惡毒的。
黃衫客如被擊中,不但成為斷臂的王佐,而且他的金劍又要受到厄運,可能被敵人的五劍擊落。
黃衫客心清如水,凝立不動,正當那青劍逼近時,他已伸出手來,手中多了一面光芒奪目的金盾,長八寸,闊六寸,立即擋住了對方的偷襲。
金盾是黃衫客的護身法器,它能發射強烈無比的光芒,光度足以照瞎敵人的眼睛,同時它又能抵抗敵人進攻的武器,藉以保護主人身體不緻受傷。
劍盾接觸,發出金屬撞擊的聲音。
劍三進三退,始終無法近身,因此,它未能損害黃衫客身上一根毫毛。
當那青劍作第四次進襲時,忽有一道黑色劍光從橫斜的空間飛舞而至,聲勢之盛,猶如黑龍投海,直搗玄覺的青劍,于是青黑二劍立即糾纏,在上空決鬥。
衆人在這時方才看得清楚,原來發射黑色飛劍的人就是那個黑臉村夫。
心恨青劍偷襲,黃衫客把手中那面烈芒閃耀的金盾對準玄覺雙目猛照,頓使後者眼眩睛痛,不禁心裡驚慌,偶一不慎,本身的功力直接受到影響,間接造成了決鬥中的自己青劍被對方黑劍削為二段,墜落塵埃,變成廢鐵。
玄覺大叫一聲,昏跌倒地,顯然他失劍損神,受了内傷。
黑臉土佬兒見此情況,就收回了劍光,面不改色地伫立原處,叉手旁觀。
這時,首領老和尚已經明白,那二個紅臉黑臉土包子乃是黃衫客的同黨,都是紮手人物。
他本想親自出手應戰,可是心有顧忌,因為這時另一方面的打鬥業已停止,己方的一長老——玄玄,以及二法師——了法和了明,都被紅臉村夫擺平,倒卧地上,連聲慘哼,想來受了重傷,而那紅臉村夫卻傲然而立,雙目炯炯,不時向老首領和尚打量,似欲擇肥而噬。
首領老和尚又發覺那黃衫客正在擺動金盾,準備要向了然,超凡,空空,了本,超玄等下手,而他們五劍的取勝機會卻微乎其微。
兩方面的威脅加深,壓力也越來越重,他估計自己身邊的生力軍——超達和超元二位長老,功力雖高,但對手實在太強,即使連他本身的力量也計算在内,還未必能與那二個土包子颉頑,何況黃衫客一揚金盾,了然超凡等即有失明之災,而這邊二個土包子也虎視眈眈,正想動手,雙面夾攻的局面即将在刹那間發生。
正當首領老和尚感到形勢危急,進退兩難之際,忽然響起了一個霹靂般的聲音:“喂!元龍,你還不住手?”說話的人是滿面皺紋,僧衣破爛的老和尚,他又在宮外出現。
黃衫客知道騎牛背,吹竹笛,童年時的好友前來解圍。
他連忙收起金盾,放回懷中,同時又緩緩地将空中的金劍退後一尺,以便觀察對方的五劍是否也向後退卻。
果然,對方五僧漸漸收回劍光。
于是黃衫客就乘機召回金劍。
黃衫客道:“在下為形勢所迫,應戰自衛,大師為何又來多事?” 老僧道:“并非多事,而是省事……你走吧!” 黃衫客道:“不,且容在下問話。
” 老僧道:“請說。
” 黃衫客說道:“那邊身披袈裟,偏袒右肩的和尚,是否貴宮的當家?” 老僧道:“不,他是法藏禅師。
” 黃衫客道:“煩你大師帶個口訊:叫他小心,下次不要讓我黃某看到。
”他說完話,轉身就走,去勢如飛。
等到黃衫客的背影由大而小,直至身形完全消失之後,老僧也就進入宮内。
現在,法藏禅師吩咐将所有受傷的和尚救入宮内治療。
這時,那二位紅臉和黑臉土佬兒也想走了。
“請施主們暫留片刻,老衲有話請教。
”法藏禅師道。
“不敢,和尚,你說吧!”黑臉土佬兒道。
“你們為何不與黃衫客同行?” “我們不認識他。
” “不認識,為什麼助他作戰?”“和尚以衆淩寡,我們兄弟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 “施主們如何稱呼?” “鄉村鄙夫,名字簡單,和尚,你就叫我們朱家阿大,阿二吧。
” “不知朱施土是何方人氏?” “我們又不與你攀親眷,問此作甚?” “朱施主,你們已經得罪了本宮。
” “你說恁地就恁地好了。
” “賢昆仲手底下的确有些把勢,老衲十分佩服,正想讨教。
” “個别比劃,還是以衆淩寡?” “當然是個别的。
”“好,和尚你先講明如何向我們讨教?” “飛劍。
”“好,那正是合我心意,不過,和尚,你不要自讨苦吃。
”“不是鬥劍,而是比賽飛劍的速度。
”“這是什麼意思?” “老衲想稱一稱朱施主的斤量。
” “很好,不過,我的飛劍有個特殊性格。
”“什麼特殊性格?” “劍出手後,不見血,不回頭,或者不毀物,也不回頭。
” “噢!劍也有此怪僻?” “信不信當場試驗……可是,話要預先講明,等一會,我對在場的人物有所損害,還請你大和尚切勿見怪。
” “這個……好吧!” 法藏禅師說着,走前五步,向南站定,接着道:“請施主與老衲平行而立,以便同時發劍。
” 黑臉土佬兒聞言,就走了過來,伫立于平行的地點,但僧俗二人的距離大約九尺左右。
法藏禅師道:“施主看着!南方高空,一朵白雲……”他邊說邊用指向上一點。
黑臉土佬兒道:“看到了。
” 法藏禅師道:“老衲口數一二三……數到三時,請施主與老衲同時發劍,射向高空,飛劍由那朵白雲的上面過去再從雲腳繞了回來,誰的飛劍先到,就算誰勝,不知施主同意否?” 黑臉土佬兒道:“有趣,這樣比賽,倒是别開生面。
” 這時,那紅臉土佬兒凝視在旁,壓陣監視,以免别的和尚暗算黑臉同伴。
法藏禅師道:“朱施主準備……一……二……三。
”他數完三随聲揚出右手,隻見一道白光,向高空疾飛而去,勢如迅電,日光中約隐地透現着銀芒閃耀的短劍。
黑臉土佬兒冷笑一聲,随即揮手發射飛劍,劍色如墨,劍光比電光更快,瞬息間便把法藏禅師的劍光抛在後面。
它飛越高空的雲頭,從雲腳折回。
一去一來,隻少有二百裡的路程,也不過在頃刻之間。
黑劍回到宮外,繞樹一匝,左邊的“參天”占柏立即攔腰截斷,一聲巨響,倒了下來,正當衆僧吓得紛紛避開時,忽又聽得另一巨響,右邊的“聳雲”古柏也被黑劍削倒,接着又有驚天動地似的兩響,原來是古峰宮大招寺殿門上面釘着的那金字橫匾,以及宮外廣場中的大鐵鼎,亦被黑劍斬壞,從高處坍下,墜于地上一被劈成二爿,分别橫倒,劍氣過處,呼呼有聲,把鼎腹中所焚化的錫箔灰都飛揚開來,随風飄動,到處散布,頓使一大片範圍内昏天黑地。
這時,法藏禅師的銀劍方才繞雲回來,但來勢緩慢,顯然已成強弩之末,而黑劍似乎存心搗亂,劍頭乘機轉向銀劍,把它切成二段,墜落塵埃。
衆僧剛才為那接連不斷的四聲巨響所困,驚慌非常,如今忽見法藏禅師搖搖欲跌,大聲慘叫,連忙都奔跑過來,将他及時扶持,總算不曾倒下去。
他已是劍毀人傷了。
這時,宮内許多和尚都已聞聲出外,探看究竟發生何事,等到問明真相,再查那紅臉和黑臉二個土包子時,他們早已在混亂中溜之大吉,不知去向。
原來那黑臉土佬是柯笠,紅臉是王道宗,他們都是魔煞化裝村夫,土包子,奉了袁通将軍之命,暗中支援黃衫客,以及揚威空空部落,但事前約定,雙方假裝互不認識,以便擾感人心。
衆僧正在恨恨不已,議論紛紛,忽見遠處有個紅衣和尚,騎着紅鬃龍馬,飛馳而來,須臾,到達了古峰宮前,勒住了疆繩,随即跳下馬來,雙手遞呈一份緊急公文。
這個紅衣和尚,法号靜谛,風塵仆仆,渾身濕透了臭汗,顯然是長途馳聘,疲乏不堪,但他還是勉強振作精神,高聲道:“大事不好了!魔國侵犯本教區,須彌寺已被攻破,死傷許多佛門弟子,現在金輪禅寺危在旦夕,法王苦守待援,特遣小僧前來告急求救。
”*************************** 古峰宮的會議廳裡正在開會。
除了當家玉版大師坐關,尚須三日,沒有出席之外,五等以上的僧徒全部列席議事。
同時,那個職位低微,打掃佛殿的老憎——法号普濟,二次喝走了黃衫客,也被特邀列席問話。
主席是背性禅師,出席者有普虛,法藏,法善,覺明,空空,白眉,超凡,超達,超元,超玄,玄真,帕脫,了靜,了然,了能,了悟,了因,玄通等法師、長老與禅師。
普濟本來也是禅師品級,但他生性慈善,被昔性奪了權,降了級,罰他打掃佛殿,操作賤役。
這是軸心會議,所以昔性禅師并不邀請靜谛長老列席。
他安排靜谛暫寓客房,等候會議的結果。
普性預先拟定三項議程:(一)徹查普濟與黃衫客的關系,(二)讨論魔國前軍主帥文中子的公文,(三)讨論求援事項。
會議開始,主席提出上述的第一項議程。
法善首先發言:“本宮目前發現了内奸潛伏,這個内奸披着僧衣,僞裝巧妙,陽善陰惡,私通魔國,可是藏了頭,卻露了尾,是一隻好狡猾的老孤狸——普濟,你們看這内奸應該怎樣處置?” 他指桑罵槐,硬把大帽子套在普濟的頭上,無非想要普濟自己承認是内奸。
普濟明白法善的意思,合十道:“阿彌陀佛,老衲怎敢私通魔國?”“黃衫客受你指揮,你不是本宮内奸,佛門叛徒,誰會相信?” “黃元龍和老衲雖是總角之交,但自從老衲十六歲出家以後,彼此不通消息,已逾三個甲子,何況老衲株守本宮靜修,足不出寺,怎能私通魔國?” “謊言!既然未與黃衫客往來,已達一百八十多年,你怎麼還會認出他是黃元龍?”“在他的印堂之上,生一黃痣,同時他雙手都有枝指,更兼面貌也依稀與其童年時相似,因此,老衲就能認出他是黃元龍。
” “就算你憑着黃痣和枝指記号,使你認出他是黃元龍,但他憑什麼理由認定你是他的總角之交?” “在童年時,老衲與黃元龍一起遊玩,同騎牛背,常吹竹笛,如今者衲就把當年的那件事提醒了他。
”“黃衫客現在幾歲?” “他與老衲同年,大約計算二百歲左右。
” “從他目前的容貌看來,頭無白發,面無皺紋,他是否像二百歲的人?” “不像。
” “根據你的看法,黃衫客年齡與面貌是否相稱?” “不相稱。
” “普濟,你本人的年齡與面貌是否相稱?” “相稱。
” “既然你與他年齡相同,而面貌則他不相稱,你卻相稱,這是什麼道理?” “這個……老衲不知道了,可能是他駐頗有術。
” “你怎知他駐頗有術?” “那不過是老衲猜想而已……據說煉得仙氣,或修成佛體者往往是長生不老的。
” “據說?……根據準說的?” “佛經上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成佛以來,于今十劫……那就是長生不老。
佛家如此,想來仙家也不例外。
”“你以為黃衫客業已煉得仙體嗎?” “不敢确定,但從他的功夫上推測,或許有此可能。
” “你以為你本人,現已修成佛道了嗎?” “不,目前也不敢确定,可是老衲正在這條道路上進行。
” “你能把黃衫客二次喝退,想來你的功力已經超過了他,是抑不是?” “不,老衲自歎不如。
” “既然如此,為何他見你怕?” “不是怕,可能是别有原因。
” “什麼原因?” “童年時,他泅水失慎,幾乎溺斃,為老衲所救,但那時老衲尚未落發為僧,他或許為此原因,如今情讓老衲三分。
” “在未出家以前,你的俗家姓名可否見告?” “王昙。
” “黃衫客與你交誼深重,是嗎?” “那是過去的事。
” “現在呢?” “老衲心中隻有一個佛字。
” “如果将來魔國發兵攻打本宮,你肯殉道?” “老衲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那麼剛才法藏師弟與那黑臉土佬兒比劍,你為何不早來保駕?……否則他的飛劍也不會給那厮削斷。
” “當時,老衲并不在場,何況未奉法旨,老衲不敢自告奮勇,參與這種高級任務,” “普濟,你利口巧舌,講話強辭奪理,豈不知強敵當前,保護佛地,人人有責嗎?” “啟禀法善禅師,事前誰都不認為他們是強敵,否則法藏禅師就不會自動要求對方比劍了。
” 法善還未開口說話,法藏已經有氣無力地接嘴道:“普濟說得也是……” 這時,法藏雖受内傷,但體力尚能支持,所以他也參加會議。
法善連忙把手一揮,阻止法藏說下去,接着道:“師弟,你不要管……”于是他又針對普濟,繼續道,“普濟,你與黃衫客雖無明顯勾結證據,但過去彼此曾有一段牽絲攀藤的淵源,你通敵嫌疑是脫不了的。
” “老衲于心無愧。
” “當然,這是你為自己辯護,但從第三者立場觀察,凡與魔國有絲毫瓜葛的人,總是個嫌疑份子,所謂外敵易禦,内奸難防,不知你的意見如何?” “老衲對于‘内奸通敵’四字,絕不承認,但欲加以罪,何患無辭?” “這是什麼話?你與魔國黃衫客的關系,已經構成罪名了。
” “就憑這一點?” “不錯,宮内的嫌疑人物乃是心腹之患,不可不除。
”“如何除法?” “這事我也不想獨斷獨行,必須付諸公議。
” “禁閉。
”了然高聲道。
“讓他坐關,面壁思過。
”超凡說道。
“都不适當。
……應該嚴重體罰。
”玄通道。
“阿彌陀佛。
……以體罰加諸老年僧人,似乎違反我佛慈悲之心……這事絕對使不得。
”白眉合十道。
“罰他打掃廁所,如何?”了本說道。
“罪過,罪過……這也使不得。
”法藏道。
“為何也使不得?”超玄問道。
“已得佛道之僧,日與糞尿為伍,那是太侮辱他了。
”法藏道。
“驅逐出寺。
”玄覺道。
此言一出,衆僧都不再作聲。
法善問道:“還有别的意見嗎?” 會議廳中一片靜穆。
于是法善沉聲道:“普濟!禁閉,坐關思過,體罰,打掃廁所和驅逐出寺等罰則之中,你喜歡那一種?”普濟道:“老衲無權選擇。
” 法善道:“這樣吧!拟請主席決定,各位贊成嗎?”衆僧異口同聲地道:“贊成……”于是普性禅師站起身來,合十道:“阿彌陀佛……查普濟師兄少年出家,在寺清修,三個甲子以來,并無重大過失,這是難能可貴的。
可是,目前魔國為了脫脫的逃亡,诿過于我教各派,顯然是包藏禍心,另有用意。
現在本宮既居地國諸教的領導地位,必然是敵人所要侵犯的對象,所以為了攘外,必須安内。
可以斷言,普濟師兄決不是内奸叛徒,至于他犯了衆所周知的嫌疑,其實也不是嫌疑,奈何群情都已有此看法,本主席似乎未便包庇……因此,我普性以私人的意見作一結論:拟請普濟師兄自動表明心迹,要求暫離本宮,代替‘驅逐出寺’醜名,這樣才能釋群疑,弭公憤……不過,這是權宜之計,等到以後某一适當時期,事實證明了普濟師兄的清白,我敢保證,本宮一定要敦請他光榮返寺……這一結論,不知普濟師兄之意如何?” 普濟道:“敝職毫無異議。
”他說着,立即合十向普性作禮,并向廳内諸僧也作一合十禮之後,轉身向廳外緩步走去。
普性連忙一邊假惺惺地離座相送,表示禮貌周全,一邊向了然作了一個眼色。
了然會意,也随着出廳,去監視昔濟。
剛才普性作出結論,表面上冠冕堂皇,其實自他奪權以來,決心要把普濟從寺院清除出占,現在乘此機會,與手下心腹做好圈套,結果如願以償,拔去了服中之釘。
不久,了然回到廳内,輕聲向普性報告道:“這厮兩手空空,一物未帶,出宮去了。
” 普濟走了以後,即日另有幾個被普性罰充賤役的高僧,也都陸續自動離開了寺院,各自投尋清淨之所,前去靜修了,但這是後活,表過不提。
這裡繼續開會。
普性發言:“現在讨論魔國公文……内容是這樣……”接着,他讀道:“魔國中軍元帥葡萄仙子,會同副帥文中子與袁通,謹告地國空空部落當家玉版大師閣下:查脫脫身為佛子,本非善類,為非作歹,大開殺戒,不守清規,污辱佛門。
此僧五葷不忌,包括狗肉在内,又濫交女性,自認是世界上最佳之情夫。
然食色性也,和尚愛吃魚蝦酒肉,以享口福,亦是人之常情,至于婦女自願獻身,供其淫欲,乃是女性本身作賤,對此僧言,亦未可厚非。
誰知此僧欲壑難填,竟敢率領許多佛界敗類,侵占羅刹邦,斬殺邦主赫利,自立為王,複在邦中殺人放火,強奸婦女,不從者,處以極刑。
暴虐無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脫脫不知赫利之女葡萄仙子,早已入籍我國,而死者邦主赫利無子,惟此獨女,父女一體,其女既為吾民,則其邦即為我邦,奈何此僧有目無珠,竟敢掠奪吾邦吾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嗟爾玉版大師,領導諸教,高高在上,處事颟顸,教内樹黨,教外樹派,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甚至以是為非,助非滅是,坐視脫脫橫行不法,殘害生靈,一切置之不聞不問,複于本元帥正欲搞誅脫脫之際,嗟爾玉版大師,竟然派遣黃衣僧人、救走元兇,是可忍孰不可忍? 因此,本元帥赫然震怒,提出嚴重警告,限爾玉版大師,于本公文到達七日之内,務必親自押解脫脫來營謝罪,不得延誤,若頑固不化,甘犯堂堂巨僧包庇萬惡淫僧之罪,則逾期之日,即為本元帥兵臨貴宮之時……” 普性讀完了公文,繼續說道:“事體重大,我們必須認真商讨,請各位提出高見。
” 法善道:“脫脫早已窮途末路,怎會到羅刹邦去搞七廿三呢?” 白眉道:“那是很可能的。
他本身沒有地盤,見到了羅刹邦,産生貪心,自然要把它視作禁脔,據為己有了。
” 法善道:“這樣大的事情,在事後我們怎會一些消息也不知道呢?” 普性道:“可能是我們最近忙于整頓内部,忽略子外界的事情。
”超達道:“本教對于脫脫素乏好感,久未
他扮作小卒,向文中子領取了公文,同時又接受了後者幾句機密的耳語之後,立即離營動身。
他駕起青雲,飛行甚速,不到半天,空空部落的八角塔已經收入眼底,于是降落雲端,徑向古峰宮走去。
黃衫客到了宮前,阗無人聲,連一個守衛也沒有。
他舉目四望,看到宮外左右各有一株千年古柏,幹枝茂盛,高達百尺,粗約十圍,樹腰分别镌刻着“參天”“聳雲”紅字,筆迹勁健。
雙柏之間安置着一隻焚化鐵鼎,龐大無比,重量不下萬斤。
他解下身邊的招文袋,摸出公文,重新整理袋裡的雜物,然後将袋系在腰際,接着走近宮門,手執門環,連敲三下。
過了一會,不見有人出來應門。
他以耳貼住門縫,靜聽片刻。
門内靜寂,毫無動态。
不耐煩了,他又以門環敲門,敲得很響。
不久,宮門乒乓地打開了,走出一位眉發如雪,面貌和善的龍鐘和尚。
他雙手合十,問道:“檀越何故敲門?” “在下有事面谒玉版和尚。
”黃衫客拱手道。
那老僧向黃衫客上下打量一會,說道:“檀越想是遠道而來,不知本宮規例。
” “不錯,在下初到貴地,但不知貴宮有何規例?”黃衫客問道。
“今天是佛忌日,本宮大師照例并不接見外客,請檀越改日再來。
”老僧道。
“既然如此,在下告辭。
”黃衫客說着,轉身離去。
次口上午,黃衫客又到古峰宮門前。
宮門緊閉,門外靜悄悄地雀鴉無聲,情況與昨日仿佛相同。
黃衫客把宮門重擊三下。
不久,門内有人問道:“何人敲門?” “在下乃是魔國小卒。
”黃衫客道。
“小卒,不開門。
”門内人道。
“小卒,不開門,我是大将軍,你開不開門?”黃衫客問道。
“也不開。
”門内人道。
“什麼道理?”黃衫客又問道。
“今又是佛齋日,照例不開宮門。
”門内人答道。
“哦,原來如此……好,在下明天再來。
”黃衫客說完話,拔足就走。
又次日,黃衫客走近宮前,看到宮門大開,僧侶來往進出,忙忙碌碌,人數甚多。
黃衫客向一個中年僧人,打個招呼,說道:“大師留步!在下黃二是魔國來的,有事求見玉版人師,敬煩通報。
” 那中年喇嘛連忙合十道:“好,好,請施主先進來用茶,稍待片刻。
” 他說着,随即将黃衫客迎入宮内大招寺,客房坐定,小沙彌獻過香茗,退出房外。
“哦,施主是魔國來的,聽說目前魔國非常強盛,百姓個個富庶,不知是否?”那中年僧人道。
“敝國正向強盛的路上走,至于百姓個個富庶一節,那隻是道途傳聞,大師不可深信。
”黃衫客道。
“哦,是這樣的,但不知施主在魔國作何生涯?”中年僧人問。
“在下是個軍人。
”黃衫客答。
“那好極了!哈哈……”那中年僧人心裡頗覺高興,不禁笑逐顔開,暗想:來人既在軍中服務,撈錢門檻必然很精,身邊油水一定充足。
“請大法師通報,在下有事求見玉版大師。
”黃衫客道。
“好,好,不過,小僧也有一事相求,但不便啟嘴。
”那中年僧人道。
“何事?”黃衫客道。
“拟請施主結緣,捐點香油,我佛保佑你,在軍事上節節勝利。
”那中年僧人道。
“可以。
”黃衫客一口答應。
那中年僧人聞言,心中甚喜,連忙從架上取蔔捐簿,雙手送到黃衫客前面。
黃衫客接過捐簿,把它翻開,逐行看去。
他看到第一行是空白的,但從第二行起,每行的捐款人不是達官,便是貴人,接着都是巨商,土司,以及許多善男信女,從頭頁到末頁,每行都已寫滿了姓名,而所捐的數目最少是一萬兩紋銀,最多的是九十萬兩。
他心裡暗想:“此僧可惡,故意留着第—行給我寫。
” 按照佛門規矩,捐簿上第一個捐款人,必須要捐助一筆巨款,而且數目一定要比别人更多。
現在黃衫客既已答應捐款,數字最好是紋銀九十萬兩出點頭,才能配合捐簿第—行的身份。
黃衫客怎會不明白此中的道理?這時,他已胸有成竹,态度大方地随口說道:“拿筆來。
” 那中年僧人早已拿着醮好了墨的毛筆,在旁侍候。
他—聽對方說,“拿筆來”,連忙必恭必敬地把筆奉呈。
黃衫客接過了筆,随手寫道:“黃二魔國—小卒,慷慨捐銀百萬忽。
”他把那最後一個“忽”字故意寫得非常了草。
那中年僧人看到百萬數目,滿心歡喜,但最後的一個草體形象“忽”字,他也看不懂,以為它是“兩”字。
他暗想:魔國一個小兵,出手便捐百萬兩銀子,地國各部落的王公大臣,誰也沒有這樣的大手筆,于是雙手合十,嘴裡連聲稱謝不已。
黃衫客道:“大師現在你可以去通報了吧!” 那中年僧人道:“好,好,好,不過,捐款……還請施主付現……如果現銀帶得不多,銀票也好。
” 黃衫客笑道:“區區小數,何足道哉!”他說着,從身邊摸出一兩銀子,擲在桌上。
那中年僧人驚訝地道:“施主,你這是什麼意思?” 黃衫客道:“這是我的捐款……怎麼,百萬忽……分厘毫絲忽的忽,一兩銀子還不夠嗎?” 中年僧人仔細一看,那捐簿上的草體字,果然好像是個“忽”字,暗想:上了他的當。
他連忙拉長着臉,沉聲道:“施主,你不要開玩笑、這裡是什麼場所?” 黃衫客知道事情不簡單,随即答道:“誰有閑功夫跟你開玩笑。
“随緣樂助”四字,明明白白寫在捐簿上面,我捐一百萬忽銀子,請你大師不要嫌少。
” 中年僧人不客氣地道:“你是狂人,快滾出去!本知客也不想與你為難了……否則……” 黃衫客冷笑道:“否則,怎麼樣?告訴你,請我進來易,叫我出去難,你還是快去通報玉版大師,叫他前來見我,否則,你就會後悔不及。
”中年僧人仔細觀察黃衫客,氣宇軒昂,狀貌威武,知道此人是不好惹的。
他高聲叫喊道:“來人呀!” 門外立即竄出二個年輕和尚,粗腳大手,身胚結實。
那中年僧人光頭一搖,說道:“把這厮驅逐出宮!” 二僧應命,擺出威勢,準備出手,企圖把黃衫客左右挾住,但後者先下手為強,伸出雙指,輕輕一推,指風所及,二僧慘叫一聲,立即受傷倒地。
那中年僧人見勢不佳,想要奪門而走,但他迅即被黃衫客擋住,指風到處,穴道被封,翻身倒地,彈動不得,當場扣留,作為人質。
房内騷動,早已被房外許多小僧人發覺,他們都已趕了過來,企圖沖入房内,群毆黃衫客。
黃衫客橫身擋住了門口,猶如一個兇神惡煞。
當那搶前争先的三個僧人,沖近門前,離開黃衫客不到三尺之處,後者嘴裡接連吐出三口濃痰,好像連珠彈那樣地射出“啪,啪,啪!”吐中了那三僧的左眼,眼珠當場爆裂,血流如注,隻聽得三聲“哎唷呱……” 三僧過份奮勇,首當其沖,災遭傷目之痛.連忙以手遮面,鮮血從他們的指縫裡流了出來,同時狼狽地退避開去,嘴裡不約而同地發出慘叫。
其餘的小僧人見此情形,頓感心悸,不敢上前,站在稍遠之處叫罵呐喊。
放屁添風,這批都是壯膽有餘,争勝不足的僧徒。
為什麼黃衫客這樣心狠手辣?原來他是依照文中子的耳語吩咐,所以一出手便不留餘地連連傷人,存心大鬧空空部落。
當時,這事已驚動了殿内的帕脫法師。
他聽得外面衆聲鼓噪,群情紛擾,不知發生何事,急忙奔來觀看,問明原由,不禁大怒,随即站立出來,高聲喝道,“何方狂夫,竟敢到本宮撒野,連傷佛門弟子,是何道理?” 黃衫客當門昂然而立,腳步站在門限之内,答道:“在下黃二,魔國小卒,因有要事求見玉版大師,不料這裡的知客和尚,假托什麼佛忌佛齋,不開宮門,害得我連來二天,也不得其門而入。
今天他忽然客氣起來,請我進入宮内,我叫他通報當權大師。
但他隻虛與委蛇,且先要我随緣樂助。
我拗他不過,就在捐簿上寫了一百萬忽銀子,又不料這厮,狗眼看人,數目嫌少,倒也罷了,反叫二個小賊秃進來,要驅我出宮。
現在他們都已被我制服,倒在地上,更不料外面許多秃驢,竟然以衆欺寡,進來群毆,惹得我火冒百丈,所以略施懲戒,誤傷了他們的眼睛,這還是我仁心留情,否則他們早已魂歸極樂世界去了。
如今,你這大和尚來得真好,快去通報玉版大師,速來見我……” 帕脫大師聽到這狂夫是魔國派來,不禁暗驚,又聽到他自稱小卒,心想:一個小卒有多大的能耐?更聽到他連連打傷了本宮佛子,且要叫當權大師前來看他,頓覺怒不可遏,大聲喝道:“住口!大膽狂徒,空門白話,要見大師,大師是何等身份,怎會容你随便見到?”黃衫客道:“我有本國公文。
” 帕脫法師道:“公文呢?” 黃衫客從衣袋裡摸出公文,向外一揚,說道:“在這裡。
” 帕脫法師道:“拿來!”黃衫客一邊把公文放還袋裡,一邊說道,“你沒有資格傳遞這份公文,我要把它面交玉版大師。
” 帕脫法師聞言,大怒道:“狂徒無禮……讓本法師來教訓你……”他說着,縱身過來,揮掌向黃衫客當胸擊出。
黃衫客冷笑一聲,大怒道:“出手便用如來神掌,可惡之至,但也難不倒我黃二……”他邊說邊把身子斜側,順手一揮,好像順水挽舟,把對方撞過來的掌風轉移方向,風勢轉彎,回頭撞向客房的雙窗,窗框立被擊碎,碎片五花散飛,而掌鳳之勢未盡,旋轉地穿窗而出,向前直沖,襲中了對面三五個小僧徒的胸前,他們當場口吐鮮血,慘聲連響,重傷倒地。
隻聽得黃衫客哈哈大笑道:“自相殘殺。
” 帕脫法師見狀大驚,暗想:“魔國小卒,竟有這樣的本領,若是大将,那還了得。
”可是他不甘受挫,殺心頓起,大聲道:“拿我的禅杖來!” 黃衫客笑道:“随便你拿什麼來吧!” 不久,二個小僧徒扛着禅杖出來。
這根禅杖乃是純鋼所鑄,既粗且長,重一百六十斤,是帕脫法師平時最稱手的武器。
一杖在握,雄心勃發,帕脫指着黃衫客,喝道:“狂徒吃我一杖!” 佛門降魔杖法,氣勢非凡,帕脫法師嫌客房門框太低,不便從上面向黃衫客當頭擊下,隻得施出神龍入海杖法,杖頭由高而低,向對方腹部直送過來。
黃衫客也不答話,側身橫避,随手抓住了杖頭,順勢把頭一側,張嘴連吐二口濃痰,去勢平行,直射帕脫法師的眼睛。
後者不虞對方有此毒着,權衡輕重,隻得放手棄杖,飛身躍開,總算保持了雙目,但濃痰去勢如飛,吐中了三丈以外挂在鐵架下面銅鐘的邊緣,銅鐘如受重擊,發出铛铛之聲,響亮非常,震耳欲聾,餘音尚在繞梁,而那銅鐘又發出:“镗,镗,镗,”三響,聲如迅雷,衆僧不及掩耳,吓得面無人色,紛紛逃離現場,膽小者已被吓昏,倒在地下,而以帕脫法師的定力,也不免驚惶失措,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黃衫客奪得禅杖後,立即使出重手法,把杖震斷,斷成十餘短條,他順手拿起三條斷段,向外擲去,擊中了銅鐘,所以發出驚天動地的巨響。
鐘聲驚動了在後院靜修的六位高僧,他們之中四位是法師品級,二位是長老。
這時,那些穿着黃色寬袖布衲的高僧,已經并肩橫排在客房門前,離開客房一丈左右,個個雙手合十,面對黃衫客。
黃衫客依然挺立在門限裡面,态度自然,絲毫沒有驚懼的神色。
他的目光向衆僧—掠而過,已看得很清楚了.從左到右,第—位和尚面方耳大,粗眉虬髯,十分威武。
黃衫客心想道:“這和尚是個粗坯。
”第二位,面色蠟黃,雖是病夫,但身高體胖,狀态雄偉。
黃衫客心中有數,暗想道:“俗諺雲:‘一不打黃胖,二不打和尚。
’他既是黃胖,又是和尚,想來此僧武功不凡。
” 第三位,雙眉如雪,面容安詳,但可惜眼神太露,與其貌不甚相稱。
第四位,臉長如驢,彩眉下垂,依照黃衫客的看法,他是個慈仁的高僧,也是那六個和尚中的領袖。
第五位,尖頂促額,鼠目寸光,對于此僧,黃衫客不願多作推測。
第六位,是矮胖子,頭如巴鬥,眼狹而長,好一個大頭和尚也。
“你們之中,誰是玉版大師?”黃衫客明知他們不是玉版大師,但故意這樣問道。
第四位長臉和尚首先開口道:“老衲是覺明長老。
” 黃衫客道:“若非當權大師,請你不必自報法号,因為在下毫無興趣來記住你的名字。
” 覺明長老道:“檀越是誰?”黃衫客道:“在下是誰?他們沒有告訴你嗎?”覺明長老搖搖頭。
黃衫客道:“如果你有興趣聽,在下不妨再報一次小名,……聽着!在下是魔國的馬前小卒黃二。
” 覺明老長道:“善哉,善哉!自稱小卒,檀越太謙虛了。
聽說魔國五位狂客,聞名宇宙列國,尊駕排行第二,想來定是黃衫客。
” 黃衫客笑道:“黃二也好,黃衫客也好,都是無關宏旨,不過在下現有要事面見玉版大師,你們為什麼處處阻擋?” 覺明長老道:“出家人不打诳語,本宮當權大師已在三個月前開始坐關,為期三月,後天就可滿期出關。
”“坐關期内,由誰當家?” “紮薩克大師暫攝政事。
” “請他出來,以便在下面交公文。
” “他在後殿趺坐入定,老衲不敢前往打擾。
”“如果在下放火燒寺,他是否還會繼續入定?”“檀越說笑了。
” “魔國人士說得出,做得到。
” 黃衫客說完話,即從身旁挂袋内取出火丸一顆,随手抛出,覺明長老立即運掌攝丸,但徒勞無功,因丸在中途轉變方向,轟然一聲,丸裂火發,在離開覺明長老一丈左右的前殿内,起了—股火焰,火色如青非青,似藍非藍,名曰魔火,熾熱異常,火勢上升,猶如一條火龍,着物即燃。
許多小僧徒慌忙取桶盛水,争相潑救,奈此魔火,水不能克,水越潑,火越旺,好比火上加油,正當火勢不可收拾,覺明長老等六位聖僧,也感到情況不妙之際,黃衫客手中已經拿了一把折扇,對着火光連扇三下,魔火立即熄滅,空氣裡浮蕩着一股臭氣,中人欲嘔。
黃衫客笑道:“如何?小試牛刀,你們已經驚慌得不亦樂乎……如果在下大顯身手,隻怕這裡都将化為平地了。
” 覺明長老安詳地道:“邪術逞能,徒為識者所笑,檀越若敢到宮外廣場,與老衲交量,才是英雄。
” 黃衫客捧腹大笑道:“投鼠忌器,你想引我出去,以衆欺寡,黃某怎會上你的當?假如你想與我角技,這裡要比外殿廣場好得多了。
” 站在左邊第一位的那個和尚,法号了靜,職封法師,忽然走前一步,轉身面對覺明長老,合十道:“敝職想與這位施主對擊三掌,不知長老之意如何?” 覺明長老微微點頭,低聲道:“小心!切勿施展全力。
” 了靜說一聲“遵命”。
他回轉身來,對着黃衫客,又走前二步,說道:“貧僧謹向施主讨教。
” 黃衫客暗想:粗坯來了,不妨激他一下。
他故意裝出不屑的樣子,冷笑道:“你怎麼行?以卵擊石,何必自讨沒趣,還不乖乖地回到原處去站着,這樣才是藏拙的好辦法。
”了靜法師聽到對方出言不遜,知是施用激功,所以他并不生氣,淡淡地道:“貧僧并非自不量力,但施主也不要自視太高,自欺欺人,俗語道:‘拙能制巧。
’可能卵是鐵卵,石是化石,一擊即碎。
” 黃衫客一邊暗想:原來此僧粗中帶細,倒也不可小觑他。
一邊接口道:“既然如此,你就來掂掂我的斤量,不過,言明在先,這是你來惹我,等一會如果這裡的人物受到損傷,誰也不許對我指責……好,動手吧!” 了靜法師緩慢分開雙手,左右一揮而合,施展了八成功力,向前推出,立即形成一股罡氣,疾沖黃衫客的前胸。
這是密宗秘技之一——大力金剛掌,勁道之強,能碎鐵成屑。
這股金剛掌風卻被黃衫客一手擋住,他運用六合陰氣,把它分化,因此,了靜法師一擊失利。
覺明長老道:“了靜退下,強弱之勢懸殊,不必再出手了……了能,了悟,你們何不合力一試?” 第五位和第六位二僧立即應命而出,走前三尺站定, 他們也不出聲,擺穩步位,各自合掌磨擦,一合即分,發出四響霹靂,向黃衫客迎面擊去。
這也是密宗秘技——掌心雷。
黃衫客知道厲害,連忙揮出右手,使用了閃電掌,把掌心雷擋回,因此,雷聲雖響,威力全失。
覺明長老道:“了能,了悟,快快退下……了因,你上去!”那個黃胖和尚立即跨出一步,說道:“施主功力高強,小僧特來領教。
” 黃衫客道:“不敢,大家研究,研究好麼。
” 了因伸出左右雙指,指風如箭,直射黃衫客的雙目。
此僧心恨對方吐痰傷了本宮三位小喇嘛的眼睛,欲以其人之道,攻諸其入之身。
黃衫客早已料到這黃胖和尚武功不凡,所以倍加小心。
他識得那是雙陽指,十分霸道,匆忙中他重施故技—一乾坤旋轉大法,把那兩股指風改變了方向,由八十度轉彎回頭直沖,針對前面的 銅鐘。
人有大限,物有劫數,今天這口重逾千斤的大銅鐘倒黴極了,剛才他連遭黃衫客的痰彈和鐵杖斷條撞擊,現在,了因的指風過處,隻聽得二響铿锵之聲,銅鐘的邊緣出現了二個小孔,好像兩隻眼睛。
黃衫客不知與那銅鐘有什麼冤仇,專門與它作對。
了因見此情形,極為驚怒,大吼一聲,正拟向前撲去,但他的動作立即被覺明長老硬勁喝住:“了因,還不退下?” 他向黃衫客看了一眼之後,半響無語,終于退立原位。
這時,那雙眉如雪的老僧,不待師兄覺明吩咐,業已自告奮勇,走前二步,合十作禮,說道:“檀越功力,高深莫測,連破佛家密技,老衲白眉十分佩服。
” 黃衫客道:“好說,好說。
佛家的一陽指已經夠厲害了,剛才那了因竟能運用雙陽指,真是不可思議。
不過,算他運道不佳,怡巧碰到我黃二,雙陽指即成廢物,一無所用……現在,你白眉和尚出場,依我來看,年齡太高,隻怕也未能讨巧。
”白眉長老道:“老衲面臨強敵,雖知不是對手,但也不甘避戰而退,自滅威風,何況老衲也有一技之長,正可攻敵之短,或能赢得僥幸。
”黃衫客道:“山眉和尚,你的口才不錯,可惜眼高手低,信心全失,敗局已定了。
” 白眉長老搖頭歎息道:“善哉,善哉!檀越死在頃刻,還要大言不慚……我佛慈悲,但今日老衲不能慈悲,要開殺戒。
” 他說着,立即揮動寬大的衣袖,從袖裡射出一道白光,冷氣逼人,也可說不寒而栗,穿空直向黃衫客的喉部疾飛。
原來這是飛刀,白眉長老早已修成了半個佛身,施展飛刀降魔之術。
黃衫客不料對方竟敢祭起飛刀,甘犯佛家之大忌,覺得非常生氣,但他也不敢怠惰,連忙伸手微揮,發出一縷淡淡的黃光,光細如線,光線盡頭,好像系着一把金劍,長約八寸,劍勢猶如金龍,黃芒四射,令人目眩心搖,它不但抵住了飛刀,而且經過三次铿锵之聲後,還把飛刀逼退三尺。
每逢劍刀交接一次,飛刀即被震退一尺,三接三退,飛刀微呈不穩狀态。
白眉滿頭大汗,呼吸急促,感到非常吃力。
黃衫客面不改色,露齒笑道:“白眉和尚,現在你知道我黃某的厲害了嗎?你要開殺戒,開吧!你怎麼不開殺戒?” 他說完話,哈哈大笑,手臂輕揚,隻聽得铿锵一聲,又将對方的飛刀震退一尺。
他談笑用兵,态度潇灑. 白眉渾身汗出如漿,臉色漸趨灰白,力量已到了苟延殘喘的趨勢,其困苦情況,猶如置身煉獄。
這時,了靜,了能,了悟,了因等四大法師看到白眉長者已在死亡的邊緣中掙紮,也都急得六神無主,彷徨無策,可惜愛莫能助,他們想不到對方的道行竟然如此高妙,怎不驚駭萬分? 這時,覺明老長卻遇到了難題,心裡猶豫不決.他暗想:“對方本領高強,尚在其次,道行深厚,出人意表,目前,白眉師弟處境險惡,危在須臾,看來黃某意在戲弄,似乎并不存心殺人,但我是否應該立即出手?假如出手,以二敵一,我方也無取勝把握,或許反把對方激怒,被其痛下殺手,後果堪慮.如不出手,我覺明真是對不起白眉師弟,況且那四個了字輩弟子,睜着八隻神色焦急的眼睛,正在盯着我看,使人最為難堪……”他想到這裡,就不敢再想下去,于是暗把牙齒一咬,決心出手。
他微揚左指,一把白色的小劍夾帶着銀芒向上飛射而出,加入戰鬥。
他的銀劍威力雖猛,它隻能将金劍逼退一寸,不過,他已分扭了對方的壓力,使白眉長老稍有透氣的餘地. 黃衫客似乎早已料到,覺明會來協助白眉,聯手與自己為敵。
他微微一曬,說道:“二僧合力也不過如此而已,看我的……”他的話也不再說下去,臂力已經加強,金劍向前猛竄,勢如破竹,立即将覺明與白眉二僧的一劍一刀,擊退二尺.覺明大驚失色,而白眉的腳跟已虛,身子搖搖欲倒。
“喂!元龍,住手。
”忽然,一個霹靂般的聲音發自殿角,震得在場僧徒的耳鼓隆隆作響。
這是佛門的獅子吼. 黃衫客聞聲知警,暗忖殿角隐匿何人?怎麼會喚我乳名?他連忙把手一縮,收回金劍,覺明與白眉如釋重負,也乘機收回了劍刀。
他們的眼光都集中注視殿角,刹那間,從陰影中走出一位衣衫破褴,年屆耄耋的老和尚。
他滿面皺紋,雙目炯炯,手裡握着一柄竹帚,走到黃衫客的面前站定,說道:“檀越别來無恙乎?” 對着那老僧,熟視良久,黃衫客迷惑地道:“請恕在下眼鈍拙,心健忘,不知大師如何稱呼?” 老僧道:“騎牛背,吹竹笛,三個甲子了。
”黃衫客若有所悟,點頭道:“記起來了,你就是……” 老僧搖手阻止他說下去,接口道:“你記得就好……俗語雲:話不可講盡,力不可用盡,威不可施盡,檀越還不快走?” 黃衫客道:“任務未了,一了即走。
” 老僧點頭道:“未了一了,一了百了,雖了百了,依然未了,試問何時得了?” 黃衫客笑道:“百了終須一了,一了未必百了,未了一了,先談百了,豈非一了不了?如果你現在不先讓我一了了之,難道以後你還要我再來‘了百了’嗎?”老僧抛棄了竹掃帚,合十道:“善哉,善哉!檀越大智,大慧,大勇,老衲萬分佩服……不過,佛門淨土,不宜妄啟殺端,以免加深罪孽.” 黃衫客道:“僧侶之中,有慈悲心,也有邪惡性,不能一概而論,揚佛之名為善,善莫大焉,借佛之名為惡,罪莫大焉,殺不可赦,為何不殺?此處乃是非集中之地,不久必有兵災,不知大師何以自處?” 老僧道:“身為佛子,為佛護法,老衲職責所在,豈有回避之理?何況種因在前,乃是過去的事,弭因上果,即是現在的事,一切後果,那是未來的事,凡此種種,老衲也不想再考慮了。
” 黃衫客歎息了一聲,搖搖頭說道:“叨在童年故舊,在下不得不預先關照,還望大師保留佛門實力,速速離此是非之地,言盡于此,聽或不聽,悉由尊便……” 他說到這裡,語氣轉強,對着衆僧往下說道:“在下黃衫客,奉命來此,本拟大鬧道場,不惜流血遍地,但如今看在這位大師之面……他指指那老僧,繼續道:“我黃某到此為止,停手不再傷人……” 他說着,便從挂袋裡取出公文,随手擲交覺明長老,又接下去說道:“在下本拟把這份公文面交當權大師,怎奈他縮頭不出,顯然犯惡情虛,不敢見我……既然如此,在下也不堅持初衷,就煩你覺明長老轉告貴宮當家,七天之内,務必回複,如不知機,誤了期限,本國大軍立即出動,到那時,隻怕玉石俱焚,這裡都要夷為平地了。
” 他說完話,随即自動趨出客房,向宮外走去,但當他的腳步跨出宮門,走了還不到三丈路時,他聽得身後傳過來一個響亮的聲音:“慢着,黃衫客!”他連忙停住腳步,但并不回過頭來,隻是冷然問道:“何事?” “你身懷火丸,佛爺怕你擲丸燒宮,投鼠忌器,不來與你為難,如今你已走出宮門,佛爺就要挫你銳氣,免得你小觑佛門中人。
”“你想教訓我?” “是這意思。
” 黃衫客緩慢地回轉身來,舉目一掃。
隻見宮門之前排列着十個黃衣僧人,和另一個年約七十,身材高大,神态莊嚴,披着紅色袈裟,偏袒右肩,合掌低眉而立的老僧,他似乎是衆僧的領袖。
黃衫客顧盼自豪,毫無懼色,傲然道:“你們想以衆欺寡?” “不,佛爺單身獨鬥。
”說話者并非為首的僧人,而是站在末位的中年僧人。
黃衫客看到此僧紅光滿面,精神煥發,心知他定是個武功道行兼修的對手,于是沉聲道:“剛才發言的也是你?” “不錯。
” “在下不鬥無名小僧,還不報上名來?” “佛爺了然。
” “又是一個了字輩的膿包,剛才在下手底留情,沒有把了因,了靜、了能、了悟等四個了掉,如今你了然竟敢向我黃某挑戰,狂言單打獨鬥,令人可笑,萬—動手,等到你了然身亡之時,隻怕你心裡卻并不了然,還不明白你自己是怎樣‘了’的.” “善哉,善哉!狂徒出言無狀,罪孽深重。
” 黃衫客道:“口孽雖重,但你的心孽更重。
” 了然道:“此話何解?” 黃衫客道:“了然聽着!了字輩和尚的品級是第五等僧徒,職位不過法師,本是起碼角色,居然自稱佛爺。
如果你是佛爺,由上類推,則國師和禅師便是佛祖佛宗了,但佛祖佛宗的美名,隻有如來佛,燃燈古佛以及接引佛等才有這種資格,當之無愧。
了然和尚,你是什麼東西,存心不良,竟敢自稱佛爺,豈非犯了嚴重的心孽?既然你口口聲聲自稱佛爺,那麼,有佛爺必有佛娘,有佛娘豈無佛子?你不過是個娶妻生子的花心和尚而已……” 了然勃然變色,大聲喝道:“住口!狂徒講話,斷章取義,強辭奪理,侮辱貧僧……” 黃衫客也大聲喝道:“住嘴!你這花和尚,是否被我說中要害,自知理虧,于是不敢再叫佛爺,改稱貧僧,可是被我黃某點穿在先,你了然臨時改口在後,真是醜事已傳,欲蓋彌彰,來不及掩飾了。
” 了然聞言,怒氣填膺,面色發青.隻因限于口才不及對方,未能立即措辭應變,正在思忖适當的言語予以反駁,也可能他确是個娶妻生子的花和尚,雖有抗辯能力,但立場不穩,作賊心虛,一時之間,無法接嘴了。
這時,早已惱了另—位中年僧徒,離班站出三步,合十道:“善哉,善哉!檀越利口巧舌,污辱佛門弟子,他日命歸地府,必墜阿鼻地獄……”黃衫客人聲而笑,笑聲響徹雲霄,掩沒了那中年僧徒的語尾,使在場衆僧無法聽到。
他笑罷,立即高聲問道:“大師,你怎樣稱呼?” 那中年喇嘛道:“貧僧超凡。
” 黃衫客道:“原來是超凡和尚,可是我最看不起你。
” “貧僧與檀越素昧幹生,何出此言?”超凡道。
“你這假和尚,借地府閻羅之名,判我罪行,以你本性意志為意志的人,怎會受人尊重?何況你死後也是要受到閻羅判罪的人,竟敢在陽間竊用閻王的權力,胡亂判我墜入阿鼻地獄,是何道理?”黃衫客振振有詞地道。
超凡被黃衫客說得啞口無言,頓時面紅耳赤,進退維谷。
這時,又惱了另一位老年僧人,他沉聲道:“超凡退下!” 他等到超凡退步歸班,然後走前二步,接下去道:“檀越武功了得,打傷本宮佛子,不知如何交代?” 黃衫客遭:“敢問大師法号?” “老衲空空長老。
”那老年僧人道。
“原來是色不是空,空不是色的空空長老,失敬了……在下遞呈公文,乃是一國的來使,求見玉版大師,數次拒不通報,而貴宮的知客,更加不成體統,說什麼先要捐敦,在下不得已就捐了一百萬忽銀子,但這厮卻嫌數目太微,反臉行兇,恃衆企圖群毆,在下不甘束手待斃,為了自衛,出手傷了幾個和尚,以示警戒,咎由他們自取,何以你不先問明情由,反來找我交代?”黃衫客道。
“是非曲直,一時難以論斷……不過,依照世俗慣例,僧來看佛面,寺院懇捐香油,也是常事,怎麼以一個堂堂魔國的來使,竟然隻捐一百萬忽,數目好聽,不過一兩銀子,未免有損貴國國體。
”空空長老道。
“笑話……敝國庫房,黃金堆積如山,白銀多如泥土,取之不竭,用之不盡,但敝王通天教主對僧侶素來無緣,因其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專吃十方,空淡寂滅,所以分文不施,至于那百萬忽銀子,乃是在下私人所捐……不過,如果叫化子向在下讨錢,數目倒肯多出些。
”黃衫客道。
“善哉,善哉!魔國人士,不可理喻,打傷了人,還要振振有詞,……如今老衲拟向檀越讨些公道。
”空空長老道。
“不妨吩咐。
”黃衫客道。
“傷人者,人亦傷之。
”空空長老道。
“空空長老,你許多言語之中,要算這句話說得最中聽,也最為得體了.”黃衫客道。
“檀越小心!”空空長老道。
空空長老說完話,立即伸手一揚,發出白光,長如匹練,光中現出銀鈴,鈴聲叮哨,擾人心神不甯,直向黃衫客迎頭擊下。
黃衫客一聽鈴聲,不禁神志動搖。
暗想:這是搖魂钤。
于是他急忙運功抵禦,一邊從挂袋裡摸出二顆藥丸,分别塞住左右耳孔,一邊揮手反擊,發出金劍,金芒耀目,疾射上升,抗住了對方的搖魂鐘。
劍鈴交接,發出震耳的铿锵之聲,接着又是咔嚓一響,鈴函被金劍削破,置于函内,“搖則發聲”的鐵丸,立即從函孔中漏出滾落地上,不知去向,而銀鈴隻剩了一個圓殼,變成了啞鈴,頓時失去效用,墜毀于地。
黃衫客一擊雖已得手,但他不想傷害空空長者,正拟收回金劍,不料對面喇嘛群中,忽然射出二道青色劍光,追襲金劍,來勢兇猛,迫使黃衫客不得不再度運功抵抗。
這時,黃衫客業已認清對方發劍者乃是超凡與了然二僧,不由心裡生氣,開口罵道:“了然賊秃,剛才你說過單打獨鬥,為什麼現在以二攻一?” 了然專力運劍,不敢分心說話,顯然他的劍術遠遜黃衫客。
“對付妖魔人物,何必言而有信。
”說話的人乃是玄通。
他發覺了然與超凡的雙劍不但未能擊敗金劍,而且反被對方漸漸逼退,于是他的紅色劍光也就接着發射,形成了以三攻一的陣勢。
當黃衫客以一敵二的時候,他隻用了五成力量,如今,以一對三,他必須施展七成功夫,才能穩住劍陣。
當然,他心裡明白;衆僧想以群毆方式博取勝利,因此,他存心保留實力,不敢施出全能,以防萬一敵方另外的僧徒再發飛劍時,自己尚有餘力與之周旋。
在高空中,金光閃閃,金劍猶如一條活潑的蚊龍,飛舞騰躍,氣勢旺盛。
三僧的劍光,二青一紅,劍氣淩厲無比,他們都已使用全力,可是依然纏不過金劍,不久之後,青紅三道劍芒逐漸退縮,已呈不支狀态。
衆僧群中忽又出現一道白色劍芒,直逼金劍。
接着,又是一道青芒,飛射而至。
這時,圍攻局面已經形成,黃衫客不得不付出全力,抗拒五股劍氣。
他的鼻上漸漸滲出熱汗,心頭已感到煩悶,生怕敵方另外的僧徒再發飛劍助戰。
這時,離開現場四丈以外的地方,突然出現了二個鄉下土佬兒,一個是紅面孔,另一個是黑面孔,他們都叉着雙手,仰首觀看這邊鬥劍。
衆僧群對于這二位不速之客開始生疑,深恐他們是黃衫客的同黨,尤其是那個身披紅色袈裟,偏袒右肩的老和尚,更加注意他們的行動。
那二位不識相的闖入者,竟然漸漸地移動步位,從四丈遠處,挨近到二丈,而且他們還在指指點點,互相談笑,絲毫沒有畏懼的神色。
看來情形不妙,土佬兒怎會如此大膽? 一個大胖子和尚忽然離班而去,急步走近土佬兒們的前面站定,合十道:“施主,這裡是危險地帶,請快離開,以免不測。
”那紅面孔土佬兒道:“紅光,青光,白光,金光在高空中竄來竄去,很好看,我們要看。
”胖和尚道:“這不是好玩的,施主,性命攸關。
” 黑面孔土佬兒道:“大塊頭和尚,不要羅嗦,看看也不可以嗎?” 胖和尚道:“你要看,走遠些,你們最好站在十丈路以外去看。
” 黑衣土佬兒道:“這是什麼話?天下人走天下路,我倒偏要近看……”他說着,又走近三步,紅臉土佬兒連忙跟進。
胖和尚道:“貧僧好意關照……” 黑臉土佬兒立即打斷胖和尚的話柄,沉聲喝道:“誰要你這賊秃關照,還不給我滾開?” 這時,又有一個瘦和尚離班走來,說道:“二位施主再不走開,休怪貧僧對你們不客氣。
”紅臉土佬兒道:“贓秃,放你的臭狗屁,俺老子當你屁彈過。
” 那瘦和尚的修養和耐性卻不及胖和尚。
他聽到紅臉村夫開口辱罵,不由肝火上升,立即揮出一拳,向對方當胸擊去。
紅臉土佬兒道,“你這秃驢,動手打人……”他口忙,手不閑,橫身退閃,随勢劈出一掌,掌風過處,将那瘦和尚震退五步,又乘機轉身,揮掌把那胖和尚也打進在内。
于是一俗二僧,拳來腳去,打架了。
那黑臉土佬兒并不上前助陣,他依然站着仰觀鬥劍。
倒是那首領老和削非常關心這邊的打鬥,由于他不願節外生枝,他立即又叫另一個老年和尚前來相勸。
那紅臉土佬兒似乎有恃無恐,存心尋事,不由分說,将前來調解的老年和尚又打進在内。
可想而知,這裡情況已趨嚴重,使那首領者和尚極為驚異。
他料不到那紅臉村夫的武功居然高到這樣境界,能夠力戰一長老二法師而毫無懼色。
此外,他心裡還有顧忌,那就是這位旁觀鬥劍的黑臉村夫,看來此人也非善類,目前雖未助拳,但預料這家夥遲早要參戰的。
他仔細觀察,發覺己方的一長老二法師在短時期内不緻敗落,這使他稍為放心,但為了不使這裡的事态擴大,也不再加派别的僧人過來解勸或助陣,以免刺激那黑臉村夫的情緒,而立即插手助戰。
衡量目前情況,他認為主要對象還是黃衫客。
同時使他引以為憂的就是己方的了然,超凡,空空,了本,超玄等五劍聯陣,還不能壓倒對方的金劍,這又是他所意想不到的。
現在,他注意到黃衫客的另一隻手正在身邊摸索,估計對方可能是在摸取暗器和法寶,于是他為了争取時間,先下手為強,他低聲遭:“玄覺出手。
” 一道青色劍芒應聲而出,迅如閃電,直射黃衫客的肩膊。
這手段是非常惡毒的。
黃衫客如被擊中,不但成為斷臂的王佐,而且他的金劍又要受到厄運,可能被敵人的五劍擊落。
黃衫客心清如水,凝立不動,正當那青劍逼近時,他已伸出手來,手中多了一面光芒奪目的金盾,長八寸,闊六寸,立即擋住了對方的偷襲。
金盾是黃衫客的護身法器,它能發射強烈無比的光芒,光度足以照瞎敵人的眼睛,同時它又能抵抗敵人進攻的武器,藉以保護主人身體不緻受傷。
劍盾接觸,發出金屬撞擊的聲音。
劍三進三退,始終無法近身,因此,它未能損害黃衫客身上一根毫毛。
當那青劍作第四次進襲時,忽有一道黑色劍光從橫斜的空間飛舞而至,聲勢之盛,猶如黑龍投海,直搗玄覺的青劍,于是青黑二劍立即糾纏,在上空決鬥。
衆人在這時方才看得清楚,原來發射黑色飛劍的人就是那個黑臉村夫。
心恨青劍偷襲,黃衫客把手中那面烈芒閃耀的金盾對準玄覺雙目猛照,頓使後者眼眩睛痛,不禁心裡驚慌,偶一不慎,本身的功力直接受到影響,間接造成了決鬥中的自己青劍被對方黑劍削為二段,墜落塵埃,變成廢鐵。
玄覺大叫一聲,昏跌倒地,顯然他失劍損神,受了内傷。
黑臉土佬兒見此情況,就收回了劍光,面不改色地伫立原處,叉手旁觀。
這時,首領老和尚已經明白,那二個紅臉黑臉土包子乃是黃衫客的同黨,都是紮手人物。
他本想親自出手應戰,可是心有顧忌,因為這時另一方面的打鬥業已停止,己方的一長老——玄玄,以及二法師——了法和了明,都被紅臉村夫擺平,倒卧地上,連聲慘哼,想來受了重傷,而那紅臉村夫卻傲然而立,雙目炯炯,不時向老首領和尚打量,似欲擇肥而噬。
首領老和尚又發覺那黃衫客正在擺動金盾,準備要向了然,超凡,空空,了本,超玄等下手,而他們五劍的取勝機會卻微乎其微。
兩方面的威脅加深,壓力也越來越重,他估計自己身邊的生力軍——超達和超元二位長老,功力雖高,但對手實在太強,即使連他本身的力量也計算在内,還未必能與那二個土包子颉頑,何況黃衫客一揚金盾,了然超凡等即有失明之災,而這邊二個土包子也虎視眈眈,正想動手,雙面夾攻的局面即将在刹那間發生。
正當首領老和尚感到形勢危急,進退兩難之際,忽然響起了一個霹靂般的聲音:“喂!元龍,你還不住手?”說話的人是滿面皺紋,僧衣破爛的老和尚,他又在宮外出現。
黃衫客知道騎牛背,吹竹笛,童年時的好友前來解圍。
他連忙收起金盾,放回懷中,同時又緩緩地将空中的金劍退後一尺,以便觀察對方的五劍是否也向後退卻。
果然,對方五僧漸漸收回劍光。
于是黃衫客就乘機召回金劍。
黃衫客道:“在下為形勢所迫,應戰自衛,大師為何又來多事?” 老僧道:“并非多事,而是省事……你走吧!” 黃衫客道:“不,且容在下問話。
” 老僧道:“請說。
” 黃衫客說道:“那邊身披袈裟,偏袒右肩的和尚,是否貴宮的當家?” 老僧道:“不,他是法藏禅師。
” 黃衫客道:“煩你大師帶個口訊:叫他小心,下次不要讓我黃某看到。
”他說完話,轉身就走,去勢如飛。
等到黃衫客的背影由大而小,直至身形完全消失之後,老僧也就進入宮内。
現在,法藏禅師吩咐将所有受傷的和尚救入宮内治療。
這時,那二位紅臉和黑臉土佬兒也想走了。
“請施主們暫留片刻,老衲有話請教。
”法藏禅師道。
“不敢,和尚,你說吧!”黑臉土佬兒道。
“你們為何不與黃衫客同行?” “我們不認識他。
” “不認識,為什麼助他作戰?”“和尚以衆淩寡,我們兄弟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 “施主們如何稱呼?” “鄉村鄙夫,名字簡單,和尚,你就叫我們朱家阿大,阿二吧。
” “不知朱施土是何方人氏?” “我們又不與你攀親眷,問此作甚?” “朱施主,你們已經得罪了本宮。
” “你說恁地就恁地好了。
” “賢昆仲手底下的确有些把勢,老衲十分佩服,正想讨教。
” “個别比劃,還是以衆淩寡?” “當然是個别的。
”“好,和尚你先講明如何向我們讨教?” “飛劍。
”“好,那正是合我心意,不過,和尚,你不要自讨苦吃。
”“不是鬥劍,而是比賽飛劍的速度。
”“這是什麼意思?” “老衲想稱一稱朱施主的斤量。
” “很好,不過,我的飛劍有個特殊性格。
”“什麼特殊性格?” “劍出手後,不見血,不回頭,或者不毀物,也不回頭。
” “噢!劍也有此怪僻?” “信不信當場試驗……可是,話要預先講明,等一會,我對在場的人物有所損害,還請你大和尚切勿見怪。
” “這個……好吧!” 法藏禅師說着,走前五步,向南站定,接着道:“請施主與老衲平行而立,以便同時發劍。
” 黑臉土佬兒聞言,就走了過來,伫立于平行的地點,但僧俗二人的距離大約九尺左右。
法藏禅師道:“施主看着!南方高空,一朵白雲……”他邊說邊用指向上一點。
黑臉土佬兒道:“看到了。
” 法藏禅師道:“老衲口數一二三……數到三時,請施主與老衲同時發劍,射向高空,飛劍由那朵白雲的上面過去再從雲腳繞了回來,誰的飛劍先到,就算誰勝,不知施主同意否?” 黑臉土佬兒道:“有趣,這樣比賽,倒是别開生面。
” 這時,那紅臉土佬兒凝視在旁,壓陣監視,以免别的和尚暗算黑臉同伴。
法藏禅師道:“朱施主準備……一……二……三。
”他數完三随聲揚出右手,隻見一道白光,向高空疾飛而去,勢如迅電,日光中約隐地透現着銀芒閃耀的短劍。
黑臉土佬兒冷笑一聲,随即揮手發射飛劍,劍色如墨,劍光比電光更快,瞬息間便把法藏禅師的劍光抛在後面。
它飛越高空的雲頭,從雲腳折回。
一去一來,隻少有二百裡的路程,也不過在頃刻之間。
黑劍回到宮外,繞樹一匝,左邊的“參天”占柏立即攔腰截斷,一聲巨響,倒了下來,正當衆僧吓得紛紛避開時,忽又聽得另一巨響,右邊的“聳雲”古柏也被黑劍削倒,接着又有驚天動地似的兩響,原來是古峰宮大招寺殿門上面釘着的那金字橫匾,以及宮外廣場中的大鐵鼎,亦被黑劍斬壞,從高處坍下,墜于地上一被劈成二爿,分别橫倒,劍氣過處,呼呼有聲,把鼎腹中所焚化的錫箔灰都飛揚開來,随風飄動,到處散布,頓使一大片範圍内昏天黑地。
這時,法藏禅師的銀劍方才繞雲回來,但來勢緩慢,顯然已成強弩之末,而黑劍似乎存心搗亂,劍頭乘機轉向銀劍,把它切成二段,墜落塵埃。
衆僧剛才為那接連不斷的四聲巨響所困,驚慌非常,如今忽見法藏禅師搖搖欲跌,大聲慘叫,連忙都奔跑過來,将他及時扶持,總算不曾倒下去。
他已是劍毀人傷了。
這時,宮内許多和尚都已聞聲出外,探看究竟發生何事,等到問明真相,再查那紅臉和黑臉二個土包子時,他們早已在混亂中溜之大吉,不知去向。
原來那黑臉土佬是柯笠,紅臉是王道宗,他們都是魔煞化裝村夫,土包子,奉了袁通将軍之命,暗中支援黃衫客,以及揚威空空部落,但事前約定,雙方假裝互不認識,以便擾感人心。
衆僧正在恨恨不已,議論紛紛,忽見遠處有個紅衣和尚,騎着紅鬃龍馬,飛馳而來,須臾,到達了古峰宮前,勒住了疆繩,随即跳下馬來,雙手遞呈一份緊急公文。
這個紅衣和尚,法号靜谛,風塵仆仆,渾身濕透了臭汗,顯然是長途馳聘,疲乏不堪,但他還是勉強振作精神,高聲道:“大事不好了!魔國侵犯本教區,須彌寺已被攻破,死傷許多佛門弟子,現在金輪禅寺危在旦夕,法王苦守待援,特遣小僧前來告急求救。
”*************************** 古峰宮的會議廳裡正在開會。
除了當家玉版大師坐關,尚須三日,沒有出席之外,五等以上的僧徒全部列席議事。
同時,那個職位低微,打掃佛殿的老憎——法号普濟,二次喝走了黃衫客,也被特邀列席問話。
主席是背性禅師,出席者有普虛,法藏,法善,覺明,空空,白眉,超凡,超達,超元,超玄,玄真,帕脫,了靜,了然,了能,了悟,了因,玄通等法師、長老與禅師。
普濟本來也是禅師品級,但他生性慈善,被昔性奪了權,降了級,罰他打掃佛殿,操作賤役。
這是軸心會議,所以昔性禅師并不邀請靜谛長老列席。
他安排靜谛暫寓客房,等候會議的結果。
普性預先拟定三項議程:(一)徹查普濟與黃衫客的關系,(二)讨論魔國前軍主帥文中子的公文,(三)讨論求援事項。
會議開始,主席提出上述的第一項議程。
法善首先發言:“本宮目前發現了内奸潛伏,這個内奸披着僧衣,僞裝巧妙,陽善陰惡,私通魔國,可是藏了頭,卻露了尾,是一隻好狡猾的老孤狸——普濟,你們看這内奸應該怎樣處置?” 他指桑罵槐,硬把大帽子套在普濟的頭上,無非想要普濟自己承認是内奸。
普濟明白法善的意思,合十道:“阿彌陀佛,老衲怎敢私通魔國?”“黃衫客受你指揮,你不是本宮内奸,佛門叛徒,誰會相信?” “黃元龍和老衲雖是總角之交,但自從老衲十六歲出家以後,彼此不通消息,已逾三個甲子,何況老衲株守本宮靜修,足不出寺,怎能私通魔國?” “謊言!既然未與黃衫客往來,已達一百八十多年,你怎麼還會認出他是黃元龍?”“在他的印堂之上,生一黃痣,同時他雙手都有枝指,更兼面貌也依稀與其童年時相似,因此,老衲就能認出他是黃元龍。
” “就算你憑着黃痣和枝指記号,使你認出他是黃元龍,但他憑什麼理由認定你是他的總角之交?” “在童年時,老衲與黃元龍一起遊玩,同騎牛背,常吹竹笛,如今者衲就把當年的那件事提醒了他。
”“黃衫客現在幾歲?” “他與老衲同年,大約計算二百歲左右。
” “從他目前的容貌看來,頭無白發,面無皺紋,他是否像二百歲的人?” “不像。
” “根據你的看法,黃衫客年齡與面貌是否相稱?” “不相稱。
” “普濟,你本人的年齡與面貌是否相稱?” “相稱。
” “既然你與他年齡相同,而面貌則他不相稱,你卻相稱,這是什麼道理?” “這個……老衲不知道了,可能是他駐頗有術。
” “你怎知他駐頗有術?” “那不過是老衲猜想而已……據說煉得仙氣,或修成佛體者往往是長生不老的。
” “據說?……根據準說的?” “佛經上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成佛以來,于今十劫……那就是長生不老。
佛家如此,想來仙家也不例外。
”“你以為黃衫客業已煉得仙體嗎?” “不敢确定,但從他的功夫上推測,或許有此可能。
” “你以為你本人,現已修成佛道了嗎?” “不,目前也不敢确定,可是老衲正在這條道路上進行。
” “你能把黃衫客二次喝退,想來你的功力已經超過了他,是抑不是?” “不,老衲自歎不如。
” “既然如此,為何他見你怕?” “不是怕,可能是别有原因。
” “什麼原因?” “童年時,他泅水失慎,幾乎溺斃,為老衲所救,但那時老衲尚未落發為僧,他或許為此原因,如今情讓老衲三分。
” “在未出家以前,你的俗家姓名可否見告?” “王昙。
” “黃衫客與你交誼深重,是嗎?” “那是過去的事。
” “現在呢?” “老衲心中隻有一個佛字。
” “如果将來魔國發兵攻打本宮,你肯殉道?” “老衲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那麼剛才法藏師弟與那黑臉土佬兒比劍,你為何不早來保駕?……否則他的飛劍也不會給那厮削斷。
” “當時,老衲并不在場,何況未奉法旨,老衲不敢自告奮勇,參與這種高級任務,” “普濟,你利口巧舌,講話強辭奪理,豈不知強敵當前,保護佛地,人人有責嗎?” “啟禀法善禅師,事前誰都不認為他們是強敵,否則法藏禅師就不會自動要求對方比劍了。
” 法善還未開口說話,法藏已經有氣無力地接嘴道:“普濟說得也是……” 這時,法藏雖受内傷,但體力尚能支持,所以他也參加會議。
法善連忙把手一揮,阻止法藏說下去,接着道:“師弟,你不要管……”于是他又針對普濟,繼續道,“普濟,你與黃衫客雖無明顯勾結證據,但過去彼此曾有一段牽絲攀藤的淵源,你通敵嫌疑是脫不了的。
” “老衲于心無愧。
” “當然,這是你為自己辯護,但從第三者立場觀察,凡與魔國有絲毫瓜葛的人,總是個嫌疑份子,所謂外敵易禦,内奸難防,不知你的意見如何?” “老衲對于‘内奸通敵’四字,絕不承認,但欲加以罪,何患無辭?” “這是什麼話?你與魔國黃衫客的關系,已經構成罪名了。
” “就憑這一點?” “不錯,宮内的嫌疑人物乃是心腹之患,不可不除。
”“如何除法?” “這事我也不想獨斷獨行,必須付諸公議。
” “禁閉。
”了然高聲道。
“讓他坐關,面壁思過。
”超凡說道。
“都不适當。
……應該嚴重體罰。
”玄通道。
“阿彌陀佛。
……以體罰加諸老年僧人,似乎違反我佛慈悲之心……這事絕對使不得。
”白眉合十道。
“罰他打掃廁所,如何?”了本說道。
“罪過,罪過……這也使不得。
”法藏道。
“為何也使不得?”超玄問道。
“已得佛道之僧,日與糞尿為伍,那是太侮辱他了。
”法藏道。
“驅逐出寺。
”玄覺道。
此言一出,衆僧都不再作聲。
法善問道:“還有别的意見嗎?” 會議廳中一片靜穆。
于是法善沉聲道:“普濟!禁閉,坐關思過,體罰,打掃廁所和驅逐出寺等罰則之中,你喜歡那一種?”普濟道:“老衲無權選擇。
” 法善道:“這樣吧!拟請主席決定,各位贊成嗎?”衆僧異口同聲地道:“贊成……”于是普性禅師站起身來,合十道:“阿彌陀佛……查普濟師兄少年出家,在寺清修,三個甲子以來,并無重大過失,這是難能可貴的。
可是,目前魔國為了脫脫的逃亡,诿過于我教各派,顯然是包藏禍心,另有用意。
現在本宮既居地國諸教的領導地位,必然是敵人所要侵犯的對象,所以為了攘外,必須安内。
可以斷言,普濟師兄決不是内奸叛徒,至于他犯了衆所周知的嫌疑,其實也不是嫌疑,奈何群情都已有此看法,本主席似乎未便包庇……因此,我普性以私人的意見作一結論:拟請普濟師兄自動表明心迹,要求暫離本宮,代替‘驅逐出寺’醜名,這樣才能釋群疑,弭公憤……不過,這是權宜之計,等到以後某一适當時期,事實證明了普濟師兄的清白,我敢保證,本宮一定要敦請他光榮返寺……這一結論,不知普濟師兄之意如何?” 普濟道:“敝職毫無異議。
”他說着,立即合十向普性作禮,并向廳内諸僧也作一合十禮之後,轉身向廳外緩步走去。
普性連忙一邊假惺惺地離座相送,表示禮貌周全,一邊向了然作了一個眼色。
了然會意,也随着出廳,去監視昔濟。
剛才普性作出結論,表面上冠冕堂皇,其實自他奪權以來,決心要把普濟從寺院清除出占,現在乘此機會,與手下心腹做好圈套,結果如願以償,拔去了服中之釘。
不久,了然回到廳内,輕聲向普性報告道:“這厮兩手空空,一物未帶,出宮去了。
” 普濟走了以後,即日另有幾個被普性罰充賤役的高僧,也都陸續自動離開了寺院,各自投尋清淨之所,前去靜修了,但這是後活,表過不提。
這裡繼續開會。
普性發言:“現在讨論魔國公文……内容是這樣……”接着,他讀道:“魔國中軍元帥葡萄仙子,會同副帥文中子與袁通,謹告地國空空部落當家玉版大師閣下:查脫脫身為佛子,本非善類,為非作歹,大開殺戒,不守清規,污辱佛門。
此僧五葷不忌,包括狗肉在内,又濫交女性,自認是世界上最佳之情夫。
然食色性也,和尚愛吃魚蝦酒肉,以享口福,亦是人之常情,至于婦女自願獻身,供其淫欲,乃是女性本身作賤,對此僧言,亦未可厚非。
誰知此僧欲壑難填,竟敢率領許多佛界敗類,侵占羅刹邦,斬殺邦主赫利,自立為王,複在邦中殺人放火,強奸婦女,不從者,處以極刑。
暴虐無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脫脫不知赫利之女葡萄仙子,早已入籍我國,而死者邦主赫利無子,惟此獨女,父女一體,其女既為吾民,則其邦即為我邦,奈何此僧有目無珠,竟敢掠奪吾邦吾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嗟爾玉版大師,領導諸教,高高在上,處事颟顸,教内樹黨,教外樹派,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甚至以是為非,助非滅是,坐視脫脫橫行不法,殘害生靈,一切置之不聞不問,複于本元帥正欲搞誅脫脫之際,嗟爾玉版大師,竟然派遣黃衣僧人、救走元兇,是可忍孰不可忍? 因此,本元帥赫然震怒,提出嚴重警告,限爾玉版大師,于本公文到達七日之内,務必親自押解脫脫來營謝罪,不得延誤,若頑固不化,甘犯堂堂巨僧包庇萬惡淫僧之罪,則逾期之日,即為本元帥兵臨貴宮之時……” 普性讀完了公文,繼續說道:“事體重大,我們必須認真商讨,請各位提出高見。
” 法善道:“脫脫早已窮途末路,怎會到羅刹邦去搞七廿三呢?” 白眉道:“那是很可能的。
他本身沒有地盤,見到了羅刹邦,産生貪心,自然要把它視作禁脔,據為己有了。
” 法善道:“這樣大的事情,在事後我們怎會一些消息也不知道呢?” 普性道:“可能是我們最近忙于整頓内部,忽略子外界的事情。
”超達道:“本教對于脫脫素乏好感,久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