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羅刹女幫主
關燈
小
中
大
把它據為已有,都未能如願,卻為一個寂寂無名的小夥子,不費吹灰之力,唾手而得,真是口福不淺,天公施巧,不可思議。
他,這小夥子,年青獵人,是誰? 他吃了千年芝尖,頓感精神大振,容光煥發,無形中渾身是勁,體輕如燕,高縱低躍,無不捷于平時,暗慶自己變成了一個非常之人,于欣然穿上衣服,飛齊而去。
此人非他,乃山坳村村長王孝之子,王力是也。
當王力在無意中享受珍品時,恰恰一隻栖息在溪旁樹上的烏鴉看到,連忙飛去報告同夥,它們議論紛纭。
羨慕王力鴻運當頭。
消息一經播傳,立即不胫而走。
半天之後,在擺夷邦和羅刹邦邊境森林裡的許多花妖木魅,禽精獸怪,都知道了這件事,就暗動腦筋,怎樣能置王力于死地,然後飲其血,食其肉,啃其骨,吸收其體内所有靈芝的營養。
俾能延年益壽,增進道行。
人與妖魅的區别是:人有“元氣”,或稱“靈魂”。
而妖魅卻沒有。
雄性的妖魅往往愛吃女人的肉體,或迷惑女性與之交媾。
雌性的妖魅也要勾引男人與她結合,或誘導男性進行邪事乘機吞而食之,尤其是有道行的人類更為他們所歡迎,其目的在于吸收元氣,或攝取靈魂,藉以加速本身功力,完成道行修煉。
次日,王力入山打獵,許多花妖木魔,禽精獸怪早已在小瀛洲的森林裡布設了陷阱和埋伏。
小薄洲位于蠻嶺之麓,面積不逾五裡,嶺上瀑布的水到了此處,就向左右兩側分流,經過了盡端,水道又合而為一,所以它的四周都被百丈深溪圍繞着。
人們要到那邊去,除一座獨木吊橋外,無路可通。
過去,王力從來不到小瀛洲打獵。
因那裡隻有飛禽,沒有走獸,即使偶然發現,也不過是一些野免山貓而已,何況此類小動物的肉味并不鮮美,毛皮也不值什麼錢,既難引起他的興趣,怎會使他費時化力去獵取呢? 他經常翻山越嶺,深入叢林,捕殺虎豹之類的大獸。
而且山林深處往往發現許多珍貴藥材,如能采獲,可售善價,足供一年之糧。
他這樣做法,當然是生财有道,合乎經濟原理。
都市裡的人遇到野兔山貓,也許見獵心喜,但邂逅了虎豹,早已吓得魂不附體,逃避唯恐不及,怎敢有此鬥膽去打?鄉村裡的獵人,靠此營生,就恰恰相反,專打大蟲,當然這也要看山中的獵物多或不多,如果山林無大獸,也隻得退而求其次,打小動物。
王力正拟上山,忽然在一陣狂風過處,三隻白額斑虎追逐二隻梅花鹿,越過獨木吊矯,進入小瀛洲去了。
他見了心中大喜,喑想道:“那些畜牲該死了!小瀛洲形勢橢圓曠坦,四周圍都是百丈深溪,虎落平陽,又是絕地,正好給自己捕殺……”想到這裡,他有了主意,放棄上山的初衷。
立即趕了過去,先拉起了鐵索,使吊橋懸空如挂。
截斷歸路,接着從腰際拔出短柄鋼叉,又把行獵應用的毒弩,箭囊,匕首,火彈火藥等。
準備妥當了之後,就快步越過草徑,到了小瀛洲森林的邊緣,放慢腳步,一邊觀察附近形勢,傾聽周圍動靜,同時利用靈敏的嗅覺,推測獸類的所在地。
除了草木的天籁聲和花卉的香氣之外,一切平靜,毫無異狀。
他知道獸類追逐,必會發出聲音;如果三虎得利,雙鹿遭殃,也應有血腥氣随風飄蕩過來。
現在既無虎嘯,又無鹿鳴,四周寂然無聲,這是反常現象。
斷定那些畜牲決不在森林之門,顯而易見,潛伏于深草岩穴之中。
在童年時。
他曾聽到鄉村父老傳說:“從前小瀛洲有一巨松,高樹百丈,圍五六十尺,敷張枝條如傘,蔭蔽數裡,遮蓋了整個小瀛洲。
後為雷電所摧,枯幹至今尚存。
松下有土穴。
深不可測,附近蔓草野藤叢生,縱橫交叉。
掩沒了穴門,人獸偶一不慎,誤踏草藤,立即墜入穴中,必為盤居在那裡的蛇蟲所傷、此外,洲上還有許多石穴無一不是陷阱。
所以村民除非必要,都不敢冒失地踏入這個險地。
” 剛才王力貪圖虎鹿的厚利,進入了小瀛洲,現在他忽然想起了從前父老的傳說,同時又隐約地發覺森林裡好像有許多如人非人,似獸非獸的影子往來移動,這就使他提高警惕,裹足不前,呆立了一會之後,決定改變主意,立即退回原處,放下了吊橋,但入寶山而一無所獲,空手回去,心實不甘,于是取出火藥,散布草地,擲出火種,一邊由橋上奔了回來,又連忙把它懸空吊起,截斷了三虎雙鹿的歸路,然後自己隔岸觀火。
這時,火勢已經蔓延,初則燎原,不久,火舌亂竄,烈焰沖霄,由近而遠,越燒越猛,過于一會,波及森林,焚燒更為猛烈,火光沖天,濃煙迷漫,劈啪之聲大作,飛禽早已驚散。
走獸慘叫不絕,豕奔狼突,逃生無路,不到一個時辰,整個的小瀛洲,寸草不存,化為一片焦土。
這一場大火,燒掉了洲上許多千年古木,花草,寶貴的藥草,消滅了不許其數的野獸和蛇蟲。
飛禽雖能逃劫,但巢内之雛,無法幸免,甚至還有不少的妖魅,本想引誘王力墜入陷阱,毒計不遂,反都喪失生命,可謂自作自受,害人反害己。
當時,山坳村居民見到山火失慎,都來觀看,男女老幼,人數不下五百,大家議論紛纭,啧啧稱奇,都說小瀛洲無端端怎會失火?可是誰也想不到這野火是王力放的。
天下之事,變化莫測,其過程能入人意中者,往往百不得一。
如果蠻嶺群山的峭壁上沒有千年靈芝,巨蟒就不會出現。
蟒不出現,這區域裡的花妖木魔,禽精獸怪,就不會給它吞食果腹。
鹫蟒不争奪芝尖,也不至于互相殘殺而死,而芝尖就不緻力王力所得。
王力不吞服芝尖,另外的虎妖鹿怪,就不會引他到小瀛洲去,同時妖怪本身和小瀛洲上的一切動植物也能避免為劫火所焚,化作塵埃。
凡此種種變化,冥冥中似有神靈主宰,也許這就是天然淘汰吧! 再者,事情的演變井非到此為止,而王力也不能從此安享太平,它還要繼續演變下去。
當天晚上,在蠻嶺的群山中,發出一陣陣的悲哭聲,咒罵聲,吵鬧聲,使這一區域裡的山神土地聽得心煩意亂,坐立不安,連忙前去探聽,原來是一大群魅物,都是在小瀛洲遭受劫火焚斃者的家屬和親友,正在森林裡開會,追悼死卉的悲慘下場,不由放聲大哭,痛罵王力是個兇手,縱火犯,罪魁禍首,讨論如何報仇,并準備明天誘捕這個小子,把他生吞活吃,或分而食之。
講到如何分配王力的肉體和血液時,他們就互相争多論少,吵鬧起來。
這群魅物之中,不乏道行高深的花妖木魔,禽精獸怪,因此,當地土地和山神,由于功力淺薄,道行有限,不敢正面幹涉,隻在暗中窺視,偷聽而已。
“滕伯伯,你看那王力小子,明天會來打獵嗎?”一個美麗的少女問道。
“花姑娘,不要作聲!我對這件事,早已胸有成竹,隻要你肯聽話,我們将來都有好處。
注意!用耳聽,不要用嘴講。
”滕伯道。
原來那老者和少女,坐在森林的外圍。
似乎都非會場中的軸心分子,也許是局外人,另有許多男女則正在那邊内圍高談闊論,反複雄辯,講來講去,主題隻不過是捕殺王力,共同吸血吃肉齧骨而已。
内圍裡的衆男女讨論了良久,最後大家推選一個披頭散發的漢子,和兩個穿着黑衣的年輕人為代表,聯合去對付那兇手,縱火犯,罪魁禍首——王力。
過了一會。
村莊裡金雞喔喔而啼,那群妖魅,就地一滾,個個現出原形。
一哄而散,始知他們修練尚未成道,隻能在黑夜蛻化人身,無法在白天顯形。
于是森林裡又恢複了甯靜。
次日,天氣陰沉,森林裡瘴霧密布,王力在家休息。
又次日,大雨滂沱,山洪爆發,溪水猛瀉,王力又未出畋。
第三日,天氣雖已晴朗,但山徑土松泥浮,濕滑難行,王力無法上山打獵。
人不入山,妖魅無法報仇,但因報仇心切,終于急不可待,在該日晚間,那披頭散發的漢子,率領了兩名黑衣年輕人,走出森林,下山而來,直到山坳村王力的家院門前,先向四周觀察動靜,然後一一越過矮牆,悄悄地竄到階畔潛伏,一邊擲出碎瓦,隻聽啪的一響;墜落庭前。
畋獵之家豈無獵犬?本來王力也養着二隻猛犬,恰在十天前被親戚借去守夜防盜,所以那些妖魅進入院中,投石問路後,庭前一片沉寂,毫無任何反應,顯然王家大小等人都已睡熟了。
這時,那三個妖魅的膽量就大了,相繼從階畔緩慢地站起身來,躍上石級,隻見這個披頭散發的漢子,隐匿在陰影裡,準備伺機狙擊王力,一邊揮手示意,叫那兩個黑衣年輕人分頭行事,一個進入東邊柴房,企圖放火燒屋,另一個向西去懲治他的家人。
過了一會,東西兩方面,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發出了慘嗥聲,接着那披頭散發的漢子也連聲慘叫,返身而逃,但奔了幾步,從右級上滾了下去,不支倒地,一動也不動,顯然他已經斷氣丁。
這時,王力依稀地看到兩個影子,一老一少,少的好像是個窈窕女子,越過矮牆。
他連忙追趕,但對方去勢如飛,瞬息即逝,不知去向,隻得廢然而返。
等到王力回來,父王孝,母殷氏,兩弟王仁、王勇,以及長工雜役等十餘人早已聞聲驚起,秉燭聚立院中,正在猜測,剛才是怎麼一回事。
“爸螞,你們都沒有事吧?”王力問道。
“我們沒有事,你呢?”王孝道。
“我也沒事。
”王力道。
“那隻死獸是怎麼一回事?”王孝說着,向階畔一指。
“死獸?”王力聽了,疑惑地奔了過去,俯身觀看,釋然道:“啊,原來是一隻狒狒,剛才我眼花,看錯丁,還以為是一個披頭散發的人,半夜三更到這裡來,非偷即盜,所以我出手重了一點。
” “狒狒與山魑同族,是壞東西,宰了除害……不過它怎會夤夜下山來呢?”王孝道。
“有人帶它來的。
”王力道。
“哦,誰?”王孝驚問道。
“剛才我看到一老一少,越牆而去,可惜追不到。
”王力道。
“有這種事,不可能的,你不會看錯吧!”王孝疑惑地道。
“難道又是我眼花了嗎?”剛才王力誤把狒狒當作了人,現在聽了父親的話,感覺到自己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恰在這時,一個雜工忽然高聲嚷遭:“這裡也有死獸。
”衆人聽了,連忙蜂擁地走了過去,舉燭一照,原來是一隻黑色死豹,直躺着,腦殼破裂,流血滿地,顯然是受了刀傷。
“奇怪了!它是被誰劈死的呢?”王力說着,沉吟片刻,接着道:“我想起來了,剛才柴房裡也有慘嗥聲,可能還有死獸在那邊。
”說完了話,連忙從長工手中奪過一盞燭燈,迳向柴房走去,不久又拉出了一隻黑豹,緻命傷也在頸部,死狀與前豹相似。
“力兒,這隻豹也不是你劈死的嗎?”王孝問道。
王力搖搖頭。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末,它們一定是被你剛才看到的一老一少殺死的……這樣說來,他們倒是來救我們的。
”王孝道。
“可能是……不過,柴房裡遺留着火種,還有一些燒焦了的茅柴。
”王力道。
“哦,他們想放火?”王孝道。
“不,依孩兒推測,那一老一少不像是壞人,而且身手敏捷,如要放火,早巳放了。
”王力道。
“那末,火種是從哪裡來的呢?”王孝道。
庭前一片肅靜。
過了一會,王孝的眼向旁立的幾個長工和雜役一掠而過,問道:“你們之中,有誰拿火種到柴房去過?” 長工和雜役個個否認。
這時,王力想起了前天上午自己在小瀛洲放火,燒死了許多野獸。
全村的人雖不知這事是誰幹的,但他本人未免做賊心虛。
現在柴裡遣着火種,隻怕是那人,不,山魑狒狒帶着黑豹前來尋仇,也想殺人放火…… 他想到這裡,不由暗驚,低頭不語。
隻聽到王孝又問道:“力兒,你怎會知道狒狒到來?”王力道:“孩兒自從那天吃了一個瓜不像瓜,果不像果的東西之後,忽感耳聰目明,武功突飛猛進。
剛才孩兒在睡夢中聽到房門外有些響聲,連忙起身,從門隙中向外探望,發現一個毛叢叢的人影,另有二個黑影分向東西兩邊躍去,随即拿了匕首,輕聲地開了後門,走繞過來,到了那毛人,不,牲畜的背後,乘它不防備的機會,被孩兒偷襲得手,所以給我宰了。
” 王孝唔了一聲,也不再問,随即吩咐長工雜役把那三隻死獸扛到後面廚房裡去割,接着吩咐家人道:“你們都去睡,有話明天再講。
”王母殷氏笑道,“我家運道來了,無端端天賜三張很值錢的獸皮。
” 王力以畋獵為志,一日不上山,一日精神不爽,真所謂在山一條龍,居家一隻蟲。
他繼續三天呆在家裡,終日無所事事,懶洋洋,覺得十分難受。
到了第四天,他忍耐不住了,黎明起身,将行獵用具,準備妥當,等待日出東山,陽光消除了森林的瘴氣之後,就開始出動,翻山越嶺,深入叢林。
自從吃了千年芝尖之後,他的體力在無形中已增進不少,每逢丈餘高坡,一縱而上,溪闊數丈,一躍而登彼岸,那都是他過去所未能如願的,所以心裡非常高興。
可是,今天,王力覺得四周環境有些特殊,任憑他縱躍如飛,往來深谷幽壑,出入茂林修竹,不但走獸絕迹,而且飛禽的影子也看不到,時近正午,他還是兩手空空,毫無所獲,在失望之餘,更覺情況反常。
鳥影絕,獸迹滅,王力空有一身縱躍如飛的本領,恨無用武之地,心實不甘。
他自言自語道:“奇哉!獵物到哪裡去了,莫非它們都怕我嗎?”說着,從背袋裡拿出幹糧充饑。
忽然,陣陣微風,傳來一股幽香,在空氣裡飄蕩,不絕如縷,王力吸入鼻中,胸襟為之一爽。
王力贊道:“好香的花呀!不知花在何處?” 他向前走去,行約半裡,一株大樹擋住去路,樹根附近生長着兩莖大菌,高約五尺,形如雨傘,一紫一白,相對成趣,鮮豔絕倫,原來香氣是它們發出來的。
鄉村居民知道春雨綿綿之後,山中林間,盛産野菌,王力幼時,常去采摘,以佐膳食,味極鮮美,但從未有這樣大的香菌。
現在他見了此菌,驚為靈物,忍不住輕輕撫之,膩滑如脂,湊近鼻端,卻不覺其香,遠嗅始有,卻不知其香從何來。
正疑遲間,蓦地,一長幅好像紅市那樣的東西從樹上飄落,向王力當頭罩下,幸他眼快腳快,立即斜躍三丈,反身一看,不由毛骨悚然,原來飄下來的井非紅布,而是一條大螟蚣,長約一丈,闊逾二尺,全身如火,紅光閃耀,“啪脫”墜地,撲了一個空,瞬即發動百腳,蠕蠕地朝着王力的方向爬來。
王力也不逃走,順手從箭袋裡摸出三枚火彈,逐一向前擲出,立即爆裂,發出了蔚藍色的火光,阻它前進。
蜈蚣似乎怕火,連忙回頭而逃,竄入下坡深草叢中,瞬息之間,已不知所蹤。
王力幼時,曾聞鄉村父老講到山中奇珍異品,常受神靈和妖魅呵護,如今那兩莖香菌,竟然也有大蜈蚣在旁保衛,可想而知,它們必是珍品無疑,于是不加思索,立即從胫部綁帶裡抽出匕首,走了過去、嚓嚓兩響,把雙菌近根割斷,拿了就走,迳回家去。
今天王力入山打獵,空手而歸,徒勞無功,還是平生第一次失利,認為奇恥大辱。
可是,他得到世所罕見的大菌雙莖,也許它們是一種寶貴的藥材,服之令人延年益壽。
如果這樣的話,那麼今天入山收獲豐富,可謂不虛此行。
他用秤稱了一下,計赤菌的重量,三十一斤四兩,白苗三十斤十二兩。
這時,王家大小人等都在晶評那二莖香苗。
過了一會,許多鄉村鄰裡的男女者幼也陸續前來參觀,門限為之踏穿,但大家都不知道這是什麼苗類。
雙苗放香,使衆人身心舒暢,顯然這是珍品無疑。
王孝生性慷慨,提議今晚宴客,準備烤燒獸内,以及雙菌調烹香羹,邀請村中男女者少,共享異味。
衆人聽了,均各大喜,都認為今天眼福和口福不淺,于是先向村長王孝道謝後,暫時告辭回去,等到日落黃昏,再來享受美食。
王孝吩咐長工和男女雜役,在院内廣場上砌搭臨時石竈,作為烤燒狒狒肉和豹肉之用,至于它們的心肝内髒等物。
切成碎片與香菌混合調羹,則在奉宅廚房裡烹饪。
長工雜役們應命而去,分頭進行,忙個不停,不久,一座筒陋的石竈已經砌成,上有鐵架,以便挂肉烤燒,柴炭堆在旁邊,獸肉洗得非常幹淨。
此外,場上又搭起長桌數排,所謂長桌,隻不過是兩隻高凳對峙,上擱木闆而已。
接着,雜役開始生火,長工烤肉,王孝又預備了土酒數樽。
燒烤時,獸肉發出香氣,令人饞涎欲滴,鄰犬三五先客而到,伸縮着舌頭,在石竈附近徘徊,或攔路蹲伏地上。
那些畜牲竄來竄去,使工作人員阻手阻腳,十分不便,驅之即逃,不久又來,賴着不走,真是讨厭之至。
其中一隻黃狗膽量極大,竟然偷食獸肉,卻被一個雜役喝罵道:“賊狗!人還未吃,你先來吃?”連忙拿起木柴,重重地打了狗頭一下,于是狺狺而逃,到牆隅躲避。
當它邊叫邊逃時,狗牙的縫隙裡漏出了少許業已嚼爛,但來不及吞咽的獸肉,墜落地上,别的狗友立即沖前争奪,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是捷足者先得。
到了黃昏前後,院中燈火明亮,客人陸續到達,院内廣場上擁擠着男女七八十人,,大家興高彩烈,有說有笑,十分熱鬧。
先至者,有凳可坐,後來者,因坐凳不夠,準備立着吃。
鄉下人從不講究禮節。
隻要有得飲,有得吃,坐吃立吃都不計較。
他們先飲酒食肉,等到半酣半飽時,二個雜役扛出來一隻大缸。
道:“熱騰騰的香菌羹來了!” 衆人聽了,高聲歡呼。
雜役把大缸放在階邊,轉身去拿碗,準備盛羹,突然,不知從哪裡飛來一塊帶着污泥的巨石,隻聽得“啪脫”一響,大缸被石擊破了,碎成四化五裂,缸内美味的香菌羹流溢滿地,一塌胡塗,龌龊不堪,吃不得了。
可是人吃不得,狗吃得。
群犬見了,認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連忙狂奔而至,争相舔食,但頃刻之間,它們扭痙一下,翻倒地上,一聲不響,死了。
衆人不虞有此變化,個個大驚失色,原來香苗有毒,暗慶送了幾條狗命,救了許多人命,但不知是誰?抛出這塊巨石?“力兒呢?”王孝查問道。
“阿兄在那石子打破大缸後,就飛越矮牆,不知他去追誰?”幼子王勇道。
“勇兒,你快到外面去看……”話未說完,廚房兩個女傭倉皇地捧腹而出,哭嚷着:“肚痛。
” 王孝連忙趕了過去,問道:“你們吃過香菌羹嗎?” 其中一個女傭已痛得滿面冷汗直流,答不出話來了,另一個忍痛讷讷地道,“役有,不過,我們隻是嘗一嘗羹的鹹淡,哎唷……肚子痛煞了。
”王孝大驚道:“中毒了,怎麼辦?” 來客中有一個巫醫,越衆而出道:“不要緊,野菌有毒,可用山羊血治療。
” 王孝立即吩咐長工道,“阿王,快到後面羊廄去牽一隻山羊出來,明白嗎?阿車快丢拿刀碗和湯匙!” 二人飛奔而去。
片刻之後,羊,刀,碗,匙都已準備妥當。
這時,二個女傭已經面色灰白,站立不穩,搖搖欲跌,嘴裡隻是呼痛,來客中有二個女的,連忙趨前把她們扶住。
隻見那巫醫卷起了雙袖,拿着利刀,叫阿王和阿李把山羊掀倒地上,使它動彈不得,于是俯身割破了羊的腿部,擠出羊血大半碗,以湯匙把血灌入兩個中毒者的嘴裡。
并叫她們立直,搖動身子,使羊血能暢通地流入腸胃,等到各灌了數次之後,情況漸漸好轉,痛勢已減輕了不少。
又連續再飲二匙,她們的肚子就不痛了,面色也恢複正常。
“沒事了。
”巫醫道。
“繼續飲酒!”王孝松了一口氣,高聲道: 衆人欣然各歸原位,又大吃大喝了。
過了一會,王力和王勇進入内院,前者走到王孝的身邊,附耳道:“剛才擲石擊缸是一老一少男女,好像父女,身手敏捷,孩兒追不到他們。
” 王孝聽了,點頭低聲道:“他們都是好人……不要作聲,我們慢慢再講。
” 等到酒醉飯飽,客人散去後,王孝叫兒子王力到自己房裡,細問剛才那一老一少男女的容貌和形态如何?以便猜出他們是否本村或他鄉人氏,但王力隻看到背影,至于他們的面長面短,就瞠目無法回答。
次日,王孝的親戚送還了暫借的兩隻獵犬,王力就帶了它們上山,有犬作伴,他不但解除寂寞,而且犬的嗅覺靈敏,山中獸類無所遁形,常被它們發現,從潛伏的洞窟裡逃出來時,立即喪身于王力的手中。
因此,自上午至薄暮,他已獵得了三隻獾,一隻野豬,五隻麂,以及一隻梅花鹿,收獲甚為可觀。
那麼多的獵物,份量頗重,王力如何搬運下山呢?還有獾豬麂鹿并非在同一地點所獵。
打死了獾之後,他不可能背着死獾,再去打野豬,打死了野豬之後,更不可能肩負了獾豬,同時又去打另外的鹿麂。
那麼,他用什麼辦法呢? 原來山坳村的獵人們都有一種慣例,那就是他們獵得了甲獸之後,就用繩索緊紮了它的頸部,把它挂在甲樹枝上之後,就繼續前進去打乙獸。
得手後,又把它懸挂在乙樹枝上,再接着去打丙獸及丁獸。
依次類推下去,直到欲望滿足後,于是從原路回來,沿途依次收取本人挂在甲乙丙丁樹枝上的獵物。
此外,他們還有一種同行法規,那就是張獵人挂的獵物給李獵人見了,後者決不會私自偷取,據為已有,反而言之,張獵人見了李獵人的獵物,也不會這樣做,即使二人的獵物都挂在同一樹枝上,但最後依然各拿各的,彼此均無觊觎之心。
如果獵物太多或太重,張獵人無法搬動下山,或遇到了毒蛇猛獸追襲的危險,怎麼辦呢? 普通的方法是:他口吹号角,山中附近獵友聽到了聲音,就會自動支援。
号角的聲音也有分别,例如:每一次拉長聲的,這是求人代運獵物的信号:号角發出短促的聲調,三響一次,接連不斷,那是吹号角者遇到了什麼危險,求人救命,或求人助攻毒蛇猛獸。
求人搬運,代運人可向對方分取獵物十分之二作為酬勞,助攻毒蛇猛獸,如能得手,則獵物由雙方各半均分。
救人是義務的,被救人雖無明文規定,無須付代價,但事後往往贈送禮物,表示感謝的心意。
獵人們大都生性豪爽,見義勇為,聽到了号角聲之後,無不立即趕往對方的現場。
不論代運獵物,助攻蛇獸,或救人性命,都樂于擔任,因業屬同行,又是同鄉同村的人,理應發揮互助精神,何況來日方長,彼此都有求于人或被人所求的事情,所謂助人即是助己是也。
假如當某獵人吹号角求援時,恰巧山中附近并無别的獵友,怎麼辦? 他們的辦法是向空中施放煙火信号。
當每一獵人上山時,照例要在必經之路的大樹枝上懸挂一塊小木牌,牌上寫着本人的姓名,等到獵畢回來,就取回這塊木牌。
大樹的高枝上措建着一個小木屋,寬僅容身,整日有人看守望風。
當他看到山中發出煙火信号時,立即鳴鑼示臀,村人就會趕赴現場接應。
望風人是由本鄉或獵戶人家輪流擔任,即使婦女也可充此職位。
等到樹枝的小木牌都被牌主收去後,他或她一天的任務就算完畢。
否則,雖時在日落西山,也必須耐心等待,直到最後的一個獵人下山取回木牌為止。
再講王力今天收獲甚豐,估計獵物的重量不下七八百斤,但要他把那些獸類攜帶回家,也不是他一人之力所能負荷,尤其是在峰巒重疊,萬木叢生的地區,山徑崎岖,溪壑盤旋,使他更難負重而行。
這時,夕陽橫斜,不久即将西墜,于是決定求人助運下山,随即猛吹号角,發出嗚嗚之聲,響傳群壑。
過了一會,四周無人響應,接着他又收了一陣号角,可是附近依然靜寂,就知道别的獵友都已下山去了。
此刻,夕陽西下,天色漸漸黑暗,王力發覺時間太遲,決定放棄麂豬,隻将獾鹿縛紮妥當,準備背着下山回去,順便割了兩大塊野豬肉,分别擲向兩隻獵犬,讓它們充饑。
當他正拟動步走路時,忽然身後傳來一個清脆的聲音:“爸爸,我們還不下山去嗎?” 王力回頭一看,原來是一老一少男女,從樹林裡走出來,男的年約六十左右,江湖郎中打扮,肩挂藥囊,女的村姑模樣,二十歲上下,緩步向這邊行來。
他心裡一動,“莫非他們就是暗救我們的恩人?” 這時,父女二人已經到了王力前面,女的向他看了一眼,微笑着走了過去,其父雖已看到王力,卻視若無睹,自顧自與他側身而過,往前走去。
“老丈留步!”王力拱手道。
“何事?”那老人停步回頭道。
“後輩有些粗物相贈!”王力道。
“何物?”老人問道。
“一豬五麂。
”王力道。
“你是否因自己拿不動了,才要送給我?”老人道。
“不,另有原因。
”王力道。
“什麼原因?”老人道。
王力疑遲一下,道:“老丈父女好像是我家的救命恩人。
”“若是救命恩人,那些區區微物,豈是報恩之禮,若非救命恩人,我也沒有理由來接受你那麼多的禮物。
”老人道。
王力聽了,一時答不出話來,抓抓頭皮,道:“老丈,就算是我拿不動,抛掉可惜,所以要送給你了。
”老人笑道:“我不接受你的贈送,不過,我們倒可以幫你拿下山去……花兒來!你也助他一臂之力。
”那少女笑嘻嘻地走回來,伸手拎起二百多斤重的野豬,不當一回事,同時這老人也拎了紮在一起的五隻麂。
遠處的森林裡傳過來一陣響動,老人回頭一望,道:“風緊,快走!”兩隻獵犬在前領路,如飛而去,王力等三人在後急步相随,經過了許多起伏的嶺墳,小徑和小瀛洲。
一路上,那少女與王力有說有笑,自稱姓董名花,父親是采藥郎中。
王力問她家住何處,以便自己改日拜訪,但她不肯講出住址,隻說了一句:“有便我來看你。
” 那老人似乎故意走得較慢,好讓王力與自己的女兒随便談話。
又走了一程,已是山坳村地界,董花放下野豬,止步道:“休息一下,等爸爸來。
” 不久,董老也到了,把五麂往地上一擲,對着王力道:“年輕人,我們要走了,你吹号角吧I” 王力再三誠懇地要分一部分獵物給董老帶回家去,可是後者再四拒收,王力還想再五地懇請對方接受,但立即被董花阻止道:“我和爸爸都已吃素多年,不想開葷,你也不必多客氣了。
走,爸爸!”她說着,轉身向橫路走去。
董老臨走時,道:“年輕人,你不要對任何人講起我們在山中采藥的事。
”王力點頭道:“好,知道了,多謝董伯和姑娘幫助。
”同時盯着他們的背後看,暗想道:“他們的後影很像是到我家來救命的恩人……好美麗的董花姑娘,真的好像一朵花,給我做妻多麼好呀!” 他邊看邊想,直到對方的後影消失于遠處黑暗裡,心中若有所失,呆立了一會之後,方才緩慢地伸手從身邊拿出号角,吹出了拖長聲的音調。
這時,玉兔東升,大地光明。
不久,一個壯漢到來,道:“王力,你怎麼這樣遲才下山?太遲了,危險的!我一直在望風,耽心你出了什麼亂子,可是沒有煙火信号,也不敢敲鑼。
” 王力也不說出董氏父女的事,隻是道歉:“對不起,阿福哥,我的獵物太多了,所以下山較遲,害得你等着我。
” 阿福道:“你的運道不錯,好肥的野豬,獾,毛色純潔,麂,皮也很值錢,哇!還有梅花窟,鹿茸是壯陽的,現在正缺貸,價格比去年上漲了三倍。
我來幫你搬回去。
” 他說着,一邊粗腳大手地掮起野豬和麂就走。
王力肩負獾鹿,在後跟随,兩隻獵犬原來是一雌一雄,剛才下山忽前忽後奔跑,現在那畜牲太不識相,竟在這裡做着不雅觀的事,下部交接在一起,如膠如漆地緊粘着,脫不開來,卻賴着不肯走了。
阿福看到這情形,笑道:“王力,你幾時娶妻?有了老婆,你也好像狗兒一樣做了。
”王力也不回答,一笑而已,但心裡很想娶個老婆,尤其是希望娶得一個像董花那樣的姑娘為妻。
知好色,暮少艾,聖賢也所不免,何況王力不是聖賢。
是晚,王力正拟熄燈就寝,忽聽剝啄一聲,随即開門出視,但見天上月明如鏡,庭前一片靜寂,不由暗訝,竊怪自己聽覺失靈,連忙關門上闩,回身一看,不禁驚喜交集,原來床邊巳坐着一位絕色女子,對着自己微笑,正是心上人董花。
“是你?”王力狂喜地道。
“你覺得奇怪嗎?”董花道。
“奇怪得很,你怎會進來的?”王力道。
“你舉頭望明月,我低頭入房來。
”董花笑嘻嘻地道。
男求女者,或為感情或為色,有時容易有時難,女求男者,或愛其才,或慕其财,無不兩情相洽,一觸即合,達到目的易如反掌。
董花妖魅也,夤夜前來相就,既非愛才慕财,又無感情可言,那是為了什麼? 她是為了采補。
由于王力吃過了千年芝尖,體内精髓充沛,此物為任何妖魅所觊觎,必欲得之而甘心。
一般的妖魅隻求目的,不擇手段,往往在害人之後,終必受譴于神靈,甚至得不償失,但董氏父女考慮周密,先示恩于王家,即使王力将來因采補而緻死亡,他們對神靈尚有申辯餘地,恩怨相抵,亦足自保其命。
因此,當群妖衆魅引誘王力進入小瀛洲時,董父深恐這個活禁宵為同僚所得,早已在那邊暗置了許多易燃的硝磺,否則,王力的火藥威力不大,怎能燒毀整個的小羸洲。
那時有了董父布置硝磺在先,遂使王力的少量火藥發揮了大作用,星星之火,豈止燎原而已!若非百丈溪流圍繞小瀛洲,隔絕了火勢擴展,隻怕蠻嶺數百裡區域裡森林都要化為燼塵。
但也因溪流隔絕,又可說是它孤立了小瀛洲,就使許多在那裡埋伏的妖魅,無路可逃,終于活生生地被火舌所噬,死于非命,無一幸免。
此外,董氏父女不願王力落在同僚的手中,又分别暗殺了二個豹妖,救了王力家人的性命。
若非那二個豹妖臨死的慘嗥聲擾亂山魑狒拂,使它顧到了前,顧不到後,王力要想偷襲,隻怕也沒有那麼容易。
至于紫白兩莖毒菌,那是群妖衆魅慫恿蜈蚣精所孕育的傑作。
他們深怨王力在小瀛洲燒死許多親友,又恨他誅滅豹妖和山魑(當然他們不知遭董氏父女暗殺豹妖),怨恨交集,仇上加仇,就非報仇不可,不僅要吃王力本人的肉體,而且還要取他全家的性命。
因此,就和蜈蚣精議妥,以毒菌作餌,發出香氣引誘王力前來入彀,等到事成之後,主辦者得享受王力的肉體十分之六,其餘由群妖衆魅均分。
所以,那天王力入山,禽獸潛形,使他終日無所收獲,僅得毒菌雙莖,不料功虧一篑,報仇計劃又被董氏父女暗中破壞。
當時,董氏父女又故意讓王力二次看到“背影”,旨在顯示自己對他的恩惠。
接着,董父以口吐蓮花之舌,問群妖衆魅獻計、讓自己來收拾王力,如此這般,叫女兒施展軟功,必能得手。
群魅聽了大喜,認為這是妙策,于是大家同意,退居幕後,一切由他們父女作主辦理。
現在,董花進入房中,喜上眉梢,王力乍見嬌娥,心裡又驚又喜,隻把眼睛盯着她。
一眨也不眨,燈下美人,越看越出神,人也呆了,不知應說些什麼活,才算得體,忽然想到自己是主人,對方是客,連忙道:“我去斟茶。
” 倒是董花比較大方,笑嘻嘻道:“不必了!”,說着,水汪汪的媚眸向他一瞟,接下去道:“這是你的睡房嗎?” 王力道:“是……是……董姑娘,你一個人來?” 董花唔下一聲之後,道:“怎麼,一個人來,不好嗎?” 王力連忙道:“好……好……歡迎之至!” 董花笑了。
王力接着道:“不過,你來,有什麼事嗎?”董花道:“爸爸叫我來問你一句話。
”王力道:“什麼話?” 董花道:“你不是說過,我們父女是你家的恩人,那麼,你應該怎樣報答?” 王力疑遲一下,道:“我不知道,你吩咐吧!”董花微笑道,“爸要你聽我的話,你願意嗎?” 王力道:“願意,願意。
” 董花道:“你走過來,坐在這裡。
”她說着,用手向床沿一指。
王力遵命,坐在離開董花三尺的床邊。
董花道:“坐近點!” 王力移近一尺。
董花道:“再近點!” 王力又坐近一尺。
董花笑了,道:“還要近點!” 王力隻得再移過去,靠近她的身邊,并肩坐下,忽覺一股幽香吸入鼻中,使他心神蕩漾,绮思油然而生,想起剛才那兩隻風流狗兒交配的情景,和阿福取笑的話,不由得心裡撲撲地跳起來,頓時面孔發熱,向她看了一眼,暗想道:“人比花兒更美,也比花兒更香……好一個美人兒。
” 董花道:“呆人,還不動手!” 董父在外望風,暗阻别的妖魅前來打擾,如今看到女兒已經得手,心中甚喜,連忙吹出一口氣,通過紙窗的孔隙,把房裡的燈火吹熄,嘴裡低聲叽咕道:“年輕人真不懂事,隻圖貪歡作樂,亮着燈,做這種事,成什麼體統!” 王力與董花發生關系後,兩情歡樂,夜夜春宵,三個月之後,她依靠了采補的功效,已能白晝現形,而且董父也利用了其女吹蕭所得的精髓,加工制煉成丹,服後道行猛進,也能白晝現形。
可是,王力卻逐慚消瘦,精力退化,已沒有像三個月前那樣的生龍活虎了。
董花勤于補采,過去她隻在黃昏人靜後前來,陪伴王力,黎明即去。
現在,她竟然整天賴着不走,甚至白日宣淫,王力也因房事過度,感到腰酸背痛,顯然是腎虧了,但她依然纏住他,不肯放手。
王孝身為村長,常為鄉務忙碌,也不過問兒子王力的事。
晚間董花來時,董父必在門外保護,并暗中作法催眠,使王家大小人等進入夢境。
竟夜酣睡不醒。
以便其女放膽行事。
有一晚間,合該出事,蠻嶺深山森林裡的群妖衆魅,因董父違反諾言,未将王力體内含有千年靈芝成份的精液交出,讓大家分享,紛紛向他責問。
董父自從服用了芝丹之後,道行雖已比他們高深,但自知理屈,也隻得勉強與對方敷衍,因此未能及時抽身到王家來為女兒望風保護,這時,王孝在鄉裡議事飲酒,直到深夜回來,進入院中,看到兒子房中燈光明亮,又聞女人的笑聲,不由吃了一驚,就放輕腳步,走近窗隙,向内窺視。
不看猶可,一看之下,發現一個披散秀發的女子,赤身裸體,放浪地騎在自己兒子身上,正做着不堪入目的醜事,又見他面色慘白,毫無表情,雖處于歡樂的境界中,卻一動也不動,好像一個活死人那樣,于是怒從中來,立即用力打開紙窗,大聲斥罵道:“畜牲,我以為你生病,叫你好好休養,原來,是在軋姘頭。
”接着,他罵董花:“你這不要臉的賤女人,偷漢子竟然送上門來,簡直是醜婊……” “子”宇還未出口,看到她面現驚慌之色,竟是個絕色美女,真是人間少有,不由疑為仙女下凡,索性不罵下去了,正拟問她是誰家之女,隻見她匆忙地抓住衣揮,掩護了下體,瞬即失去蹤迹,這遁形隐身之法,就使他斷定:此女必是鬼魂無疑,頓時大為驚駭,認為本家禍事臨門了。
這時,王力已經穿上衣揮,呆如木雞地坐在床邊,任憑父親隔宵斥責,一言不發,但罵聲卻吵醒了王母、王仁王勇兄弟,以及長工雜役等人。
連忙起身來問原因。
王孝把兒子為女鬼所迷的事說了一遍,衆人聽了均各大驚,尤其是王母愛子心切,驚上加愁,就叫王力開門,以便衆人入房,商讨如何辦法。
王力開了門,王聿吩咐衆人進去,迫令其子說出遇鬼的經過。
王力講話時,上氣不接下氣,斷斷續續地叙述自己如何在山中邂逅董氏父女,他們怎樣殺死雙豹,以及擊碎盛着有毒菌羹的大缸,暗救了本家和鄉村許多人命,并強調他們不是鬼。
王孝夫婦聽了,心裡稍為寬慰,因對方既是救命恩人,諒必對王家沒有什麼惡意,但有一點卻不明白,為何那女人把兒子王力迷得骨瘦如柴,恹恹待斃?長工和雜役們也參加意見,議論紛纭,認為那女子在一刹那際就失蹤了,必是一個鬼,但卻想不出怎樣才能阻止那女鬼前來迷人,惟有王孝胸有成竹,準備明天去拜訪本村大巫綽号吳半仙,商量如何對付董氏父女。
衆人講來講去,也讨論不出什麼辦法,于是王孝吩咐兩個長工在房中打地鋪睡覺,又叫次兒王仁與長子王力同床而卧,以防那女鬼再來打擾。
一夜乎安無事,次日上午王孝親自去訪吳半仙,承其接見,由巫童迎入客廳,于是雙方開始談話。
王孝先将長子如何遇到董氏二鬼,斬殺猛豹,擊碎大缸,暗救許多人命等事,詳細說了一遍。
大巫吳半仙聽了。
駭然道:“深山大澤之間,必有妖魅,無可置疑,但鬼魂迷人,在本村卻是第一次……”他停頓了一下,繼續道:“那女鬼既有現化人形之術,功力極高,我吳某有自知之明,恐非敵手,何況她還有老鬼相助,想來道行一定比其女更高,要想制服他們,談何容易?” 王孝懇求道:“這事非同小可,千祈尊駕鼎力設法,救我兒一條性命。
”吳半仙沉吟片刻,道:“你是村長,隻要我能力所及,自當效勞,而且。
義不容辭,但希望對方确是鬼魂,并非妖魅,那麼我就有辦法對付。
不過,根據殺豹和擊缸兩件事看來,似乎不是鬼魂所能辦到,因此,他們是妖魅的可能性較大。
既是妖魅,井修得了蛻化人形,以及隐身之術,再加上救了許多人命的功槽,道行距離仙階已經甚近,照理那妖女不應以色迷人了。
此中原固,我也想不通。
現在隻有兩個辦法:(一)我給你一道靈符,把它貼在令郎的房門上。
對方若是鬼魂,見了此符,必然望而生畏,就不敢再迷令郎,但這隻不過是試探性質而已,其實,乃是多此一舉。
(二)我去打聽一下,先摸清對方的底細,以便知己知彼,對症下藥。
” 王孝道:“你去向誰打聽呢?” 吳半仙道,“山神和竈公。
” 王孝點頭稱善,一邊從身邊摸出一錠金子,重約十兩,雙手奉呈,吳半仙再三推辭,最後終于接受了。
于是他交給王孝一道巫符,并約定三天之後再見,雙方彙報情況。
王孝點頭答應,告辭回去。
三日後,王孝與吳半仙在密室會談,互相報告各方面的情況。
王孝開始道:“那女子不是鬼魂,因她在第二天晚間又來了,毫不畏懼那貼在門上的靈符,而且還把它撕了下來,搓成紙團,抛在地上,顯然,她是妖精無疑。
” 吳半仙道:“不錯,她是一個妖物,但不知她來做什麼?” 王孝歎道:“她吹氣把三個在房中伴宿的仆役和我的次子王仁催眠後,又迷奸了我的長子。
” 吳半仙點頭道:“山神和竈公告訴我,董父是木魅,董女乃是花妖,其實他們并非父女。
目前那兩個妖魅道行已高,神通廣大,又被别的獸怪禽精們奉為蠻嶺領袖,即使家師也不是他們的敵手,何況是我。
所以令郎王力隻怕是兇多吉少了。
” 王孝聽了,猶如晴天霹靂,面現憂色,道:“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兒性命休矣……”他說着,雙目含淚,停頓片刻之後,繼續道:“這事還仗你和令師合力消滅妖魅,否則不但我兒一人遭殃,而且那花妖可能還會繼續作惡,蠱惑或迷死本村别的青年。
”吳半仙道:“是的,妖魅繼續作惡,可能性很大,不過,我們必須先要挽救令郎的性命,另一方面,家師拟赴中洲部落的龍虎山,邀請張天師前來捉妖,以除後患。
”王孝道:“那是再好沒有了,多謝你們為我家和本村人群造福。
”他說着,又從身邊摸出兩錠金元寶,各重五十兩,雙手送呈。
吳半仙也不客氣,當即如數接受,道:“你是本村的忠厚長者,我們自當鼎力效勞,雖說得人錢财,與人消災,但家師也要看當事人的品德如何,才能決定肯否效勞。
” 王孝道:“這一點,我明白。
你吳半仙和令師蠻嶺真人的脾氣難道我會不熟識嗎?” 吳半仙道:“那花妖木魅不知最近有何異遇,道行突然大進,功力也高得出奇,使我們師徒難與争鋒。
可是,妖魅的智慧可能不及人類,所以我們隻可智取,不宜力敵……” 王孝插嘴道:“智取,不知怎樣取法?” 吳半仙微笑道:“把你的耳朵湊過來I” 王孝連忙移動身子,以耳湊近對方的口邊。
吳半仙輕聲說了幾句話,王孝聽得點頭不已,表示同意。
最後,吳半仙補充道:“遠走高飛,越遠越好。
” 王孝道:“幾時開始進行?” 吳半仙道:“三天之後……雖是假戲,卻要真做,否則,後果堪慮,而我們也無能為力了。
” 王孝道:“那當然,事關我兒的性命,我不會造次行事。
”于是吳半仙叫道童端茶送客。
次日,吳半仙帶了道童,來訪王孝,詭稱王宅鬼氣甚盛,隻怕不出三日,必有喪事發生。
王孝聽了大驚,連忙懇求挽救。
吳半仙大模大樣地在王宅四周巡視一遍之後,神色嚴肅,對着王孝搖頭道:“冤鬼已經尋上門來,尊處注定要連喪三條人命,無法可救,除非有奇迹出現。
”王孝聞言,面包大變,問道:“是什麼冤鬼?”吳半仙道:“井非我危盲聳聽,這是前世的罪孽,冤冤相報的時間已到,非人力所能避免。
”他說着,長袖一拂,動步就走。
王孝急忙趕上前去,雙手扯住吳半仙的道袍,一邊跪倒塵埃!高聲哀求道:“半仙留步!我家既有冤鬼上門,千祈你……半仙大發慈悲,想想辦法,解化這一樁冤孽,如能保佑太平無事,我願意出錢消災,也不會忘記你的大恩。
” 吳半仙道:“村長,你不要行此大禮,快些起來!”他說着,伸手扶起王孝,一邊抓抓頭皮,繼續道:“冤孽非常嚴重,不過,讓我再仔細檢查尊府的内室有否鬼氣。
” 這時,王家的家屬仆役長工,以及鄰舍族人等都已聚集在院子裡靜聽吳半仙和王孝的談話。
王孝陪着吳半仙進入每一間内室,不久,他們又回到原處,後者沉聲道:“村長,你不要傷心,令郎王力骨瘦如柴,面黃如蠟,似已犯了克星,勢必首當其沖,性命難保,不妨先辦後事……萬一此子發生不幸,他的屍體必須在室内入殓,但靈柩不得經過門窗擡出來……” 王孝雙日含淚,按口道:“室内成殓,但棺材卻不得從門窗擡出來,這是什麼道理?” 吳半仙道:“為了避免尊府發生第二或第三次喪事,你必須掘壁成洞,把令郎的靈柩從壁洞裡推移出牆,然後擡到郊外平原,使死者入土為安。
” 王孝聞言,嗚咽而哭,其妻同時陪哭,兩于王仁王勇,也憂形于色,頓使現場籠罩着一片悲慘的氣氛。
吳半仙歎息一聲,向王孝注視片刻,随即把手一揮,帶了道童,飄然出院而去。
到了第三天五更左右,王宅傳出來一陣陣的悲哭聲,久久不絕,顯然王力壽終祿盡了。
少者殁而長者存,确是人間恨事,何況王力并非因病身亡,衆所周知,乃是為鬼迷死,無怪王家親友個個悲傷惋惜。
黎明,王家院子裡早巳擁滿了許多人,正在分工合作地辦理喪事。
不久,道、僧、尼、樂師、歌郎,堪輿家等陸續到來,同時,冥器,魂橋,棺材也都辦妥。
王孝身為村長,家境富有,喪事場面十分鋪張。
接着工匠們動手,把王力生前所住房屋的牆壁拆開了一個四方形的洞孔,大小正好讓空棺材從牆外推入屋内室中。
這時,死者的臉上蒙上了一塊白布,屍體平攤在床,準備時辰一到,立即入殓。
早餐後不久,開始大殓。
房内擠滿了親屬、戚友、鄰人,以及許多幫手,大家都親眼看到王力的屍體被移入棺。
忽然,吳半仙出現了,高聲吩咐閑人一律退出房去,以免沖克,接着棺上加蓋,斧背敲釘,蓬蓬有聲,使蓋子與棺接合。
四邊上端用小木榫榫住,并在棺木縫隙之處,塗上桐油石灰,以防屍體腐爛時,臭氣溢出,有礙衛生。
親屬大放悲聲,真所謂蓋棺論定,生離死别,人生到此,什麼都完了。
幫手們從壁洞推出靈柩,當即被牆外伺候的另一批幫手接去,立即把它搬上牛車,準備出殡。
這時,王宅前院的人們正忙于出喪的事,依次列隊起程,隻聽得樂師歌郎奏哀曲,唱挽歌,僧尼吟經誦佛,巫道作法驅邪,親友的哭聲,歎聲和談話聲混雜在一起,由近而遠。
而王宅的後院卻有人悄悄地駕了一輛驢車,車上載着大木箱,井堆積了一捆捆的稻草作為掩護,沿着橫路疾馳而去,當然無人注意到那輛驢車的出發。
同時,除了局内人之外,誰也不知道那大木箱裡裝着什麼東西,以及驢車究竟駕到哪裡去。
這邊,出喪隊伍到了山坳村竹園附近,就停止了。
幫手們把靈柩從牛車上卸了下來,找到早巳建造的石椁裡,接着,工匠們蓋上石闆,七手八腳地封椁加土,迅速地築成一座新墳,墓前石碑镌着“山坳村獵人模範王力之墓”十一個大字,以及造墳的年月日。
這裡,王力入土為安,但他的死亡卻引起了蠻嶺群山中的花妖木魔,禽精獸怪之間一場糾紛。
當天夜裡,董氏父女被屬下群魅責問:“為什麼王力骨髓裡元陽未盡,就讓他死去?顯然,董女早巳攝取了他的元陽,私自吞沒,否則,他是不會死的。
” 從前董氏父女曾對屬下群魅保證:吸取王力骨髓裡含有千年靈芝精華的元陽,分給他們享受,如今王力死了,董氏父女未能履行諾言,所以雙方發生龃龉。
董花堅決否認私吞元陽,并提出建議,拟請穿山甲居士掘一地洞。
讓大家進入王力的新墳裡檢查屍體,這樣就能證明她自己的清白。
群魅聽了,認為頗有道理,就同意這樣做法。
穿山甲居士是掘地洞的能手,他從數裡以外的森林裡開始動土,一直掘到竹園附近,王力新墳所在的地層,并由群魅派出三位代表跟着入洞,打開石椁和靈柩,不料一看之下,大吃一驚,原來裡面并無屍體,隻不過一口空棺材而已。
三個代表連忙退出地洞,将實情報告董氏父女和群魅。
使他們均各驚疑不已。
當時另有三個妖精不相信這樣的事,連袂地自古奮勇,要親自再去檢查,也不征求大衆的同意,就入洞而去。
接着又有兩個妖魅前去追蹤。
過了良久,他們都回來了,報告道:“一口底闆可以抽動的空棺材……必是王力以假死騙人。
” 這時,大家才明白這是王家施展瞞天過海之計,演出一出真做的假戲。
不錯,王力并未死亡,他的假死旨在逃避董花糾纏。
原來吳半仙的道行雖不及董氏父女,但智力卻勝他們一籌,他與王孝耳浯,決定叫王力詐死,并定做了一口有漏孔可通氣的抽底棺材,又故意揚言道:”說什麼靈柩不得經過門窗,隻可從牆洞進出,而阼死的王力,就在靈柩被推出牆洞之前的一刹那,由那經辦人抽去了底闆,把他從棺材底裡拖了出來,裝入半蓋半掩的大木箱内,再移到後院,搬上了驢車,又堆積稻草,作為掩護,由一個親信的仆人悄悄地從旁門駕車而去,遠走高飛,逃避他鄉,這樣才能使董氏父女防不勝防,無法尋到王力,因此,保全了性命。
同時,當那靈柩推出牆外之前,抽闆已經重新裝在棺底,變成了一口空棺材。
這種掩入耳的手法,做得天衣無縫,巧妙萬分,遂使花妖術魅,禽精獸怪,大上其當,因此,他們之間發生内哄。
由于王力以詐死為名,逃亡是實,花妖董女就來不及吸取他骨髓裡剩餘的元陽,所以許多禽精獸怪都歸罪于木魅董父,紛紛提出質問,認為他守護不力,有虧職守,并未能履行諾言,因此,堅持要求賠償應得的“道行”。
董父不肯将其女從王力身上所攝取千年靈芝的精華,交出一部分給屬下群魅分享。
但目前處身于他們的包圍圈裡,勢孤力單。
倒也不敢公然與對方翻臉,何況他自知一時疏忽,給王力漏網,以緻不能實行前所保證的諾言,實屬理虧,深感歉仄。
不過為了平息衆怒起見,他又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乘羅刹邦招考女邦主的機會,叫女兒董花前去應試,如能考中,她就有權力選擇該邦的任何男子作為她的丈夫和面首,堂而皇之地媚人補采,攝取元陽。
打定了主意,他立即當衆宣布了這個計劃,并目再度保證:如果他的女兒考取邦主,決将羅刹邦内許多壯男的元陽分給屆下群魅享受。
果然,群魅聽了他的話之後,個個歡喜不已,鼓掌表示贊成,于是一場糾紛,立即煙消雲敞,并且他們願意聽候董氏父女的調遣和效勞。
在羅刹邦女邦主大比中,董花壓倒群雌,考取了第一名,順理成章,她即将成為女邦主了。
但魅算不如人算,人算不及天算,董父功虧一篑,陰謀卻被菩提子識穿,董花的女邦主之位,也被推翻,而且父女雙雙受擒,成為階下之囚。
王孝講完了董氏父女和其子王力的故事之後,赫芳,彭志和菩提子等恍然大悟,原來董雅仙是個花妖,怪不得她生得美麗絕倫,人見人愛,董父是個木魅,他們并非父女關系,隻不過因互相利用,對外假稱親屬,以便狼狽為奸而巳。
次日,赫芳,彭志和善提子等三堂會審董氏父女,後者知道菩提子道行玄妙,武功高強,自知無法狡辯,隻得從實将如伺攝取王力體内千年芝尖的精華和元陽,如何與山中森林裡的禽精獸怪勾結,以及為何前來投考女邦主的原因,一一招認,但最後又強調如何兩次拯救王孝全家和山坳村鄉人的生命,自稱那是善事,功德無量,因此,希望官方減輕罪名,從寬發落,并保證以後決心安分守己,永不作孽,以免天譴。
接着董女又苦苦求情,聲淚俱下,赫芳和彭志想到此女在考試時,表現學才識三點極為可取,終于動了哀憐之心,随即低聲與菩提子商量并征求意見。
菩提子認為妖魅修道,往往觊觎非分之物,巧取豪奪,勢所必然。
目前董氏父女雖已犯了小罪,幸被及時阻止,沒有發展下去,未能造成大惡,同時姑念他們也曾救過于許多人的性命,功罪足以相抵,理宜從寬定案。
不過尚未成道的妖魅,本性醜惡,一時決難改善,所以他們的話不可探信。
他提出意見:(一)勒令董氏父女交出王力的千年芝尖精華和元陽,以便物歸原主,這樣能使他們覺悟:非分之物,不可妄求,(二)禁制董氏父女駐守森林地區,潛心修道,直到得成正果為止,(三》委任董父為森林之主,約束所有的禽精獸怪不得傷害本地人氏,井保護地方安全;(四)劃定峭壁附近千年靈芝的所在地為禁區,任何魅物不得妄越雷池一步;(五)将森林地區内的一切花妖木魅,禽精獸怪都歸化為魔國之民,并受魔國法律保護,但此事必須先由他(即菩提子)賽明國王通天教主,俟批準後才能實行。
赫芳和彭志聽了極為贊成,立即推選菩提子為定案的主判官。
接着菩提子發表了上述五項意見後,董氏父女俯首無詞,表示服從,于是他們暗自運用内功,從本身的丹田裡逼出了閃爍有光的紅丸各一粒,分别呈交菩提子妥收。
當然,他們依然私自保留着十分之一的芝尖精華。
不要小觑那少數精華,因它已能使他們維持本身的功力,在交出紅丸後不緻現出原形,當場獻醜。
菩提子明白此中道理,但他生性仁慈,也不過分追索苛求,隻做到了恩戚兼施,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地步,何況要董父充任森林之主,也必須有較高的道行和武功,才能鎮壓群妖衆怪,否則後者都是野心勃勃,頑桀不仁之輩,怎肯對他服從聽命? 董氏父女靈性充沛,豈有不知菩提子存心仁厚,暗中成全之理?他們雙雙叩頭,表示感謝。
不久,菩提子解除了董花父女身上的禁制,接着赫芳命令衙役卸脫刑具,把董清董花當庭釋放。
他們一邊謝恩,一邊暗喜又逃過了一次劫數,然後連袂步出法庭,立即化作一陣清風,回到森林裡的老家,去繼續修行了。
在羅剃邦黔郡青山鄉丁香女史的門前,出現了大批人馬,以欽差陸生為首,攜帶了金帛禮物,前來迎接并護送丁香前往京城,充任本邦的女邦主。
丁香由丁母丁伯和堂姊丁梅陪伴着,盛妝出迎,把恩師陸生接入庭前。
在預設的香案前,陸生高聲宣讀公文,大意是:考試委員會決定以丁香女史為本邦的女邦主,井已由公主葡萄仙子批準,着即進京就職。
這件喜事立即轟動了當地官員和青山鄉全部居民,大家扶老攜幼,蜂擁地來到丁家道賀,有的送布料,有的贈金銀,也有以牛羊、野味、獸皮、藥材、酒漿、蔬菜瓜果等物作為禮品,使丁香府中大小人等應接不暇,受之有愧,卻之不恭,終于都接收了。
丁伯從前在中洲部落充任幕傣多年,見過大場面,深谙官場禮節,所以對于奉迎陸生,賞賜護送人員,招待地方官吏、應酬鄉村父老和來賓等,都由他妥善安排,有條不紊,使上下人等個個高興,歡聲如雷。
陸生有任務在身,不便久留,于是丁香立即整治行裝,拜别伯父堂姊、當地官長和鄉村父老,由慈親監護着,随即起程。
陸生率領本部人馬,沿途保護,浩浩蕩蕩,向京城進發。
丁香到京後,即日宣誓就職,正式成為羅刹邦的女邦主。
丁香做了女邦主,一切行政蕭規曹随,依然任用舊臣,以陳根、赫芳為左右輔弼;彭志、赫天雲,陸生、武膏,梧桐子、梧桐文等分掌要職。
此外,她委任王鳳為宮廷女傅,于玉、朱筠、吳雯、周麓貞、胡英、曹珍等為各部門的女官,在京供職;又封石碧為巫道觀主,專司鬼神之事,其餘六十名副榜中式的女考生,都分别派往各縣郡為官,遂使羅刹邦女權提高,風俗為之一變,邦人都有了“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思想。
丁香當政三月,百廢俱興,邦中大治,附近小部落,各邦族,聞風而至。
先後前來報聘、通商、修好、進貢,京城顯呈着興隆現象,邦人大悅。
這時,梧桐先生因年屆遐齡,告老還鄉,榮譽退休,在家納福,看到了羅刹邦重振雄風,心裡極為高興,大笑三聲,無疾而終,積閏享壽已到百歲,消息傳至京城,立即通令全邦下半旗志哀。
那時,葡萄仙子早巳不問政事,每日與菩提子邀遊山林,研究仙道。
菩提子的内心裡深深地愛着葡萄仙子,但女方對他卻在似有情、似無意,若即若離之間,使他無從捉摸,向時修道之士,不比凡夫俗子,怎好語涉私情?因此,他雖有滿腔熱情,隻得悶在心裡,沒有機會傾吐。
一日,葡萄仙子談及女邦主丁香才幹超群,當政數月,邦中大治。
菩提子聽了,靈機一動,附和道:“不錯,丁香不愧是女中丈夫,巾帼英雄,不過,邦事繁重,日理萬機,隻怕她不能持之以恒……” 葡萄仙子插嘴問道:“何故?”菩提子笑道:“你沒有發覺嗎?丁香比以前消瘦得多了。
” 葡萄仙子看菩提子一眼,道:“你注意她這一點,是什麼意思?” 菩提子正色道:“你選丁香為本邦之主,但此女體力有限,日夜為政務所圍,心理上負擔太重,她吃得消嗎?” 葡萄仙子沉吟片刻,問道:“怎樣才能減輕她的負擔呢?” 菩提子道:“丁香好勝之心甚濃,凡事精益求精,要減輕她的心理負擔,隻有一個辦法;” 葡萄仙子遭:“什麼辦法?”菩提子道:“為她擇偶。
” 葡萄仙子聽了,低頭不語。
過了片刻,菩提子接着道:“丁香身為女邦主,位至極品,但内心空虛,如果她有一個賢内助,分擔邦務,就能使她身心愉快,此事于公于私,均屬有利,何況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蔫,而你又何樂而不去為她擇偶呢?” 葡萄仙子道:“這是她自己的終身大事,為什麼要我越俎代庖?同時,她還有慈親,此事理應由她老人家作主才是。
”菩提子道:“話雖如此,但婚姻大事,女孩子自已是羞于啟齒的。
目前丁香乃是邦主,如果丁母代她誤擇了一個壞男人,不僅對丁香有害,而且也非本邦之福。
” 葡萄仙子道:“依你之意見,應該怎麼辦呢?” 菩提子不加思索,道,“先征求丁母同意,授權本邦左輔右弼二位大臣,組織一個委員會,名正言順地招考驸馬,和過去招考女邦主一樣,而我們冷眼旁觀,或參加一點小意見,這也是‘君子成人之美’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葡萄仙子喜道:“好主意,很有趣,隻是太便宜了丁香。
” 菩提子聽了,哈哈大笑道,“便宜了丁香,就是便宜了本邦的老百姓。
” 葡萄仙子道,“這是你出的主意,應該由你一個人去對丁母說項……” 菩提子也不等待葡萄仙子的話講完,又不管她答應與否,連忙插嘴道:“你也去!”他說着,拖着她就走。
三天後,丁母正式委托陳根和赫芳主辦招考驸馬的事,接着王宮公布黃榜 。
招考的章程非常簡單,隻不過筆試、口試和武功三項而已,但考生的資格卻有嚴格限制,那就是(一)考生年齡不得超過二十五歲,(二)面貌端正,身無暗疾,(三)品性優良,家聲清白,(四)僧道不得參加,(五)獨子不得參加;(六)異端邪教徒的子弟不得參加,(七)已有未婚妻或女友者不得參加,(八)曾犯非法性行為者不得參加,(九)禁止瘦肥不相稱者參加,(十)性器官勃起時,短于六寸者不得參加,(十一)包皮過長及患痔者不得參加,(十二)準許外邦未婚男子參加考試。
招考驸馬的消息公開後,前來看榜的人擁擠不堪,宮前廣場幾乎巳無插足之地。
官方發動飛鴿傳書,把這大事分别通知本邦的各縣郡鄉村。
不到數天,鄰區邦族,遠地部落,也都知道了。
許多有資格的青年紛紛以通信方式報名,因考期定在六個月之後,目前他們無須親自前來登記。
在未來的六個月之中,應試者尚有充分時間準備文藝武功。
富家子弟們都有父兄出面,廣聘名師傳授,補習或鍛練各種文武絕技,希望在考場中大顯身手,名揚天下。
貧家子弟們限于經濟條件,隻能合資井聘一二位謄宿或镖客,教導技藝。
許多武館乘此機會,廣收門徒,鄉塾縣庠,也大量招生,那批躍躍欲試的青年雖是未雨綢缪,也可說臨渴掘井,但對其本身進修,卻不無小補。
光陰如箭,考期即将降臨,羅刹邦京城裡的旅店邸舍早已住滿了各地考生,人數約計萬名左右,井分别辦妥登記和檢查身體的手續。
一部分考生還有父兄或教師護送陪伴,以便随時咨詢或指導,而父兄教師之中也不乏飽學儒者,身懷絕技的武士,以及精通六藝、文武全才的人物; 京城郊區也有不少考生,租賃民間空屋,城外四周,幕帳密布,臨時為考生所搭,暫供寄宿,但他們都非本邦之人,此外,又據驿站報告消息,沿途尚有許多人數,兼程趕來應試,不日即可到京。
預料這次招考驸馬,情況熱烈非凡,要比上次招考女邦主更為轟動。
因後者隻限于邦内女性,而前者則包括本邦與外籍的男子,所謂富貴功名,美色豔福,人人所欲,無怪那批有資格的青年們,個個興高采烈,不遠千裡面來,存着滿心希望,準備奪占鳌頭。
菩提子發覺外籍考生中,除了鄰邦、近族的男子之外,尚有人數相當可觀,來自中洲、扶桑、天竺、遊牧、黑熊、高原,南洋等部落的草莽英雄,以及身份不明的魔國人氏,而且來人之中,多數是文武兼修,道行玄妙,探其行徑,暗蘊詭秘,莫測高深,顯然龍蛇雜處,似乎另有圖謀,這就使他心裡有了警惕。
因此,就與葡萄仙子共同商量,并暗告陳根、赫芳,加強京城内外防衛,嚴密守護通衢大道,以免不法之徒,乘機搗亂。
同時,葡萄仙子冷眼旁觀,也發覺了城内西隅一座新建大型的華麗别墅内,居住着二三十個年輕美貌的女子,有的是道姑,有的俗家打扮,可是進進出出卻無一個男子。
最初,她以為那是修道院,像城外另一所的尼庵一樣,裡面也有看破紅塵的女僧和師姑,晨鐘暮鼓,靜修佛道,過着清苦生活,所以就不當它一回事。
後來她偶然發覺她們行動敏捷,身千不凡,立即引起注意,暗查之後,知道那批道俗女子都是最近才搬入此院,但誰也不知道她們來引何處,有何目的。
當時京城裡另外還來了數十位達官貴人,攬帶家眷和未婚的成年女兒,顯然他們來京的原因是要從這次落選的考生中,為自己女兒選擇東床快婿,而葡萄仙子又暗想:這女修道院裡的那些俗家女子可能也有此種願望。
由于考生的人數多得出于意表,原定文武的考場面積太小,無法容納,又預計試官也不夠分配,當局隻得将考試日期推後十天,以便安排京城裡所有的庠序,練馬廳和運動場,暫允考試地點,分區進行,并加委試官和吏役人員。
不料在這短短的十天中,城内城外卻先後發生了兩件與女色有關的案子…… 城外尼庵,四周圍繞着修竹茂林,并有花卉盆景,菜園瓜地,環境甚為幽靜,真是一個修行的佛門勝地。
某一晚間。
庵中暮鼓初停,夜課已畢,群尼和衆師姑均各回房休息,準備脫衣安眠。
忽然,遠處傳來一陣陣的馬蹄聲,到了庵外的修竹茂林之内停止。
她們側耳靜聽,正猜疑際,突有三五十個年輕漢子打開庵門,分路沖入後院雲房,各揀一個妙齡美尼或師姑,不由分說,摟在懷裡,實行強奸,當衆集體宣淫。
起初,她們還以為是強盜來了,不由大驚火色,哪知來人并非劫财,而是貪色采花,終于叫喊哭罵,各自掙紮抗拒,但那些子手縛雞之力的女性,怎能抗拒這批如狼如虎的粗
他,這小夥子,年青獵人,是誰? 他吃了千年芝尖,頓感精神大振,容光煥發,無形中渾身是勁,體輕如燕,高縱低躍,無不捷于平時,暗慶自己變成了一個非常之人,于欣然穿上衣服,飛齊而去。
此人非他,乃山坳村村長王孝之子,王力是也。
當王力在無意中享受珍品時,恰恰一隻栖息在溪旁樹上的烏鴉看到,連忙飛去報告同夥,它們議論紛纭。
羨慕王力鴻運當頭。
消息一經播傳,立即不胫而走。
半天之後,在擺夷邦和羅刹邦邊境森林裡的許多花妖木魅,禽精獸怪,都知道了這件事,就暗動腦筋,怎樣能置王力于死地,然後飲其血,食其肉,啃其骨,吸收其體内所有靈芝的營養。
俾能延年益壽,增進道行。
人與妖魅的區别是:人有“元氣”,或稱“靈魂”。
而妖魅卻沒有。
雄性的妖魅往往愛吃女人的肉體,或迷惑女性與之交媾。
雌性的妖魅也要勾引男人與她結合,或誘導男性進行邪事乘機吞而食之,尤其是有道行的人類更為他們所歡迎,其目的在于吸收元氣,或攝取靈魂,藉以加速本身功力,完成道行修煉。
次日,王力入山打獵,許多花妖木魔,禽精獸怪早已在小瀛洲的森林裡布設了陷阱和埋伏。
小薄洲位于蠻嶺之麓,面積不逾五裡,嶺上瀑布的水到了此處,就向左右兩側分流,經過了盡端,水道又合而為一,所以它的四周都被百丈深溪圍繞着。
人們要到那邊去,除一座獨木吊橋外,無路可通。
過去,王力從來不到小瀛洲打獵。
因那裡隻有飛禽,沒有走獸,即使偶然發現,也不過是一些野免山貓而已,何況此類小動物的肉味并不鮮美,毛皮也不值什麼錢,既難引起他的興趣,怎會使他費時化力去獵取呢? 他經常翻山越嶺,深入叢林,捕殺虎豹之類的大獸。
而且山林深處往往發現許多珍貴藥材,如能采獲,可售善價,足供一年之糧。
他這樣做法,當然是生财有道,合乎經濟原理。
都市裡的人遇到野兔山貓,也許見獵心喜,但邂逅了虎豹,早已吓得魂不附體,逃避唯恐不及,怎敢有此鬥膽去打?鄉村裡的獵人,靠此營生,就恰恰相反,專打大蟲,當然這也要看山中的獵物多或不多,如果山林無大獸,也隻得退而求其次,打小動物。
王力正拟上山,忽然在一陣狂風過處,三隻白額斑虎追逐二隻梅花鹿,越過獨木吊矯,進入小瀛洲去了。
他見了心中大喜,喑想道:“那些畜牲該死了!小瀛洲形勢橢圓曠坦,四周圍都是百丈深溪,虎落平陽,又是絕地,正好給自己捕殺……”想到這裡,他有了主意,放棄上山的初衷。
立即趕了過去,先拉起了鐵索,使吊橋懸空如挂。
截斷歸路,接着從腰際拔出短柄鋼叉,又把行獵應用的毒弩,箭囊,匕首,火彈火藥等。
準備妥當了之後,就快步越過草徑,到了小瀛洲森林的邊緣,放慢腳步,一邊觀察附近形勢,傾聽周圍動靜,同時利用靈敏的嗅覺,推測獸類的所在地。
除了草木的天籁聲和花卉的香氣之外,一切平靜,毫無異狀。
他知道獸類追逐,必會發出聲音;如果三虎得利,雙鹿遭殃,也應有血腥氣随風飄蕩過來。
現在既無虎嘯,又無鹿鳴,四周寂然無聲,這是反常現象。
斷定那些畜牲決不在森林之門,顯而易見,潛伏于深草岩穴之中。
在童年時。
他曾聽到鄉村父老傳說:“從前小瀛洲有一巨松,高樹百丈,圍五六十尺,敷張枝條如傘,蔭蔽數裡,遮蓋了整個小瀛洲。
後為雷電所摧,枯幹至今尚存。
松下有土穴。
深不可測,附近蔓草野藤叢生,縱橫交叉。
掩沒了穴門,人獸偶一不慎,誤踏草藤,立即墜入穴中,必為盤居在那裡的蛇蟲所傷、此外,洲上還有許多石穴無一不是陷阱。
所以村民除非必要,都不敢冒失地踏入這個險地。
” 剛才王力貪圖虎鹿的厚利,進入了小瀛洲,現在他忽然想起了從前父老的傳說,同時又隐約地發覺森林裡好像有許多如人非人,似獸非獸的影子往來移動,這就使他提高警惕,裹足不前,呆立了一會之後,決定改變主意,立即退回原處,放下了吊橋,但入寶山而一無所獲,空手回去,心實不甘,于是取出火藥,散布草地,擲出火種,一邊由橋上奔了回來,又連忙把它懸空吊起,截斷了三虎雙鹿的歸路,然後自己隔岸觀火。
這時,火勢已經蔓延,初則燎原,不久,火舌亂竄,烈焰沖霄,由近而遠,越燒越猛,過于一會,波及森林,焚燒更為猛烈,火光沖天,濃煙迷漫,劈啪之聲大作,飛禽早已驚散。
走獸慘叫不絕,豕奔狼突,逃生無路,不到一個時辰,整個的小瀛洲,寸草不存,化為一片焦土。
這一場大火,燒掉了洲上許多千年古木,花草,寶貴的藥草,消滅了不許其數的野獸和蛇蟲。
飛禽雖能逃劫,但巢内之雛,無法幸免,甚至還有不少的妖魅,本想引誘王力墜入陷阱,毒計不遂,反都喪失生命,可謂自作自受,害人反害己。
當時,山坳村居民見到山火失慎,都來觀看,男女老幼,人數不下五百,大家議論紛纭,啧啧稱奇,都說小瀛洲無端端怎會失火?可是誰也想不到這野火是王力放的。
天下之事,變化莫測,其過程能入人意中者,往往百不得一。
如果蠻嶺群山的峭壁上沒有千年靈芝,巨蟒就不會出現。
蟒不出現,這區域裡的花妖木魔,禽精獸怪,就不會給它吞食果腹。
鹫蟒不争奪芝尖,也不至于互相殘殺而死,而芝尖就不緻力王力所得。
王力不吞服芝尖,另外的虎妖鹿怪,就不會引他到小瀛洲去,同時妖怪本身和小瀛洲上的一切動植物也能避免為劫火所焚,化作塵埃。
凡此種種變化,冥冥中似有神靈主宰,也許這就是天然淘汰吧! 再者,事情的演變井非到此為止,而王力也不能從此安享太平,它還要繼續演變下去。
當天晚上,在蠻嶺的群山中,發出一陣陣的悲哭聲,咒罵聲,吵鬧聲,使這一區域裡的山神土地聽得心煩意亂,坐立不安,連忙前去探聽,原來是一大群魅物,都是在小瀛洲遭受劫火焚斃者的家屬和親友,正在森林裡開會,追悼死卉的悲慘下場,不由放聲大哭,痛罵王力是個兇手,縱火犯,罪魁禍首,讨論如何報仇,并準備明天誘捕這個小子,把他生吞活吃,或分而食之。
講到如何分配王力的肉體和血液時,他們就互相争多論少,吵鬧起來。
這群魅物之中,不乏道行高深的花妖木魔,禽精獸怪,因此,當地土地和山神,由于功力淺薄,道行有限,不敢正面幹涉,隻在暗中窺視,偷聽而已。
“滕伯伯,你看那王力小子,明天會來打獵嗎?”一個美麗的少女問道。
“花姑娘,不要作聲!我對這件事,早已胸有成竹,隻要你肯聽話,我們将來都有好處。
注意!用耳聽,不要用嘴講。
”滕伯道。
原來那老者和少女,坐在森林的外圍。
似乎都非會場中的軸心分子,也許是局外人,另有許多男女則正在那邊内圍高談闊論,反複雄辯,講來講去,主題隻不過是捕殺王力,共同吸血吃肉齧骨而已。
内圍裡的衆男女讨論了良久,最後大家推選一個披頭散發的漢子,和兩個穿着黑衣的年輕人為代表,聯合去對付那兇手,縱火犯,罪魁禍首——王力。
過了一會。
村莊裡金雞喔喔而啼,那群妖魅,就地一滾,個個現出原形。
一哄而散,始知他們修練尚未成道,隻能在黑夜蛻化人身,無法在白天顯形。
于是森林裡又恢複了甯靜。
次日,天氣陰沉,森林裡瘴霧密布,王力在家休息。
又次日,大雨滂沱,山洪爆發,溪水猛瀉,王力又未出畋。
第三日,天氣雖已晴朗,但山徑土松泥浮,濕滑難行,王力無法上山打獵。
人不入山,妖魅無法報仇,但因報仇心切,終于急不可待,在該日晚間,那披頭散發的漢子,率領了兩名黑衣年輕人,走出森林,下山而來,直到山坳村王力的家院門前,先向四周觀察動靜,然後一一越過矮牆,悄悄地竄到階畔潛伏,一邊擲出碎瓦,隻聽啪的一響;墜落庭前。
畋獵之家豈無獵犬?本來王力也養着二隻猛犬,恰在十天前被親戚借去守夜防盜,所以那些妖魅進入院中,投石問路後,庭前一片沉寂,毫無任何反應,顯然王家大小等人都已睡熟了。
這時,那三個妖魅的膽量就大了,相繼從階畔緩慢地站起身來,躍上石級,隻見這個披頭散發的漢子,隐匿在陰影裡,準備伺機狙擊王力,一邊揮手示意,叫那兩個黑衣年輕人分頭行事,一個進入東邊柴房,企圖放火燒屋,另一個向西去懲治他的家人。
過了一會,東西兩方面,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發出了慘嗥聲,接着那披頭散發的漢子也連聲慘叫,返身而逃,但奔了幾步,從右級上滾了下去,不支倒地,一動也不動,顯然他已經斷氣丁。
這時,王力依稀地看到兩個影子,一老一少,少的好像是個窈窕女子,越過矮牆。
他連忙追趕,但對方去勢如飛,瞬息即逝,不知去向,隻得廢然而返。
等到王力回來,父王孝,母殷氏,兩弟王仁、王勇,以及長工雜役等十餘人早已聞聲驚起,秉燭聚立院中,正在猜測,剛才是怎麼一回事。
“爸螞,你們都沒有事吧?”王力問道。
“我們沒有事,你呢?”王孝道。
“我也沒事。
”王力道。
“那隻死獸是怎麼一回事?”王孝說着,向階畔一指。
“死獸?”王力聽了,疑惑地奔了過去,俯身觀看,釋然道:“啊,原來是一隻狒狒,剛才我眼花,看錯丁,還以為是一個披頭散發的人,半夜三更到這裡來,非偷即盜,所以我出手重了一點。
” “狒狒與山魑同族,是壞東西,宰了除害……不過它怎會夤夜下山來呢?”王孝道。
“有人帶它來的。
”王力道。
“哦,誰?”王孝驚問道。
“剛才我看到一老一少,越牆而去,可惜追不到。
”王力道。
“有這種事,不可能的,你不會看錯吧!”王孝疑惑地道。
“難道又是我眼花了嗎?”剛才王力誤把狒狒當作了人,現在聽了父親的話,感覺到自己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恰在這時,一個雜工忽然高聲嚷遭:“這裡也有死獸。
”衆人聽了,連忙蜂擁地走了過去,舉燭一照,原來是一隻黑色死豹,直躺着,腦殼破裂,流血滿地,顯然是受了刀傷。
“奇怪了!它是被誰劈死的呢?”王力說着,沉吟片刻,接着道:“我想起來了,剛才柴房裡也有慘嗥聲,可能還有死獸在那邊。
”說完了話,連忙從長工手中奪過一盞燭燈,迳向柴房走去,不久又拉出了一隻黑豹,緻命傷也在頸部,死狀與前豹相似。
“力兒,這隻豹也不是你劈死的嗎?”王孝問道。
王力搖搖頭。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末,它們一定是被你剛才看到的一老一少殺死的……這樣說來,他們倒是來救我們的。
”王孝道。
“可能是……不過,柴房裡遺留着火種,還有一些燒焦了的茅柴。
”王力道。
“哦,他們想放火?”王孝道。
“不,依孩兒推測,那一老一少不像是壞人,而且身手敏捷,如要放火,早巳放了。
”王力道。
“那末,火種是從哪裡來的呢?”王孝道。
庭前一片肅靜。
過了一會,王孝的眼向旁立的幾個長工和雜役一掠而過,問道:“你們之中,有誰拿火種到柴房去過?” 長工和雜役個個否認。
這時,王力想起了前天上午自己在小瀛洲放火,燒死了許多野獸。
全村的人雖不知這事是誰幹的,但他本人未免做賊心虛。
現在柴裡遣着火種,隻怕是那人,不,山魑狒狒帶着黑豹前來尋仇,也想殺人放火…… 他想到這裡,不由暗驚,低頭不語。
隻聽到王孝又問道:“力兒,你怎會知道狒狒到來?”王力道:“孩兒自從那天吃了一個瓜不像瓜,果不像果的東西之後,忽感耳聰目明,武功突飛猛進。
剛才孩兒在睡夢中聽到房門外有些響聲,連忙起身,從門隙中向外探望,發現一個毛叢叢的人影,另有二個黑影分向東西兩邊躍去,随即拿了匕首,輕聲地開了後門,走繞過來,到了那毛人,不,牲畜的背後,乘它不防備的機會,被孩兒偷襲得手,所以給我宰了。
” 王孝唔了一聲,也不再問,随即吩咐長工雜役把那三隻死獸扛到後面廚房裡去割,接着吩咐家人道:“你們都去睡,有話明天再講。
”王母殷氏笑道,“我家運道來了,無端端天賜三張很值錢的獸皮。
” 王力以畋獵為志,一日不上山,一日精神不爽,真所謂在山一條龍,居家一隻蟲。
他繼續三天呆在家裡,終日無所事事,懶洋洋,覺得十分難受。
到了第四天,他忍耐不住了,黎明起身,将行獵用具,準備妥當,等待日出東山,陽光消除了森林的瘴氣之後,就開始出動,翻山越嶺,深入叢林。
自從吃了千年芝尖之後,他的體力在無形中已增進不少,每逢丈餘高坡,一縱而上,溪闊數丈,一躍而登彼岸,那都是他過去所未能如願的,所以心裡非常高興。
可是,今天,王力覺得四周環境有些特殊,任憑他縱躍如飛,往來深谷幽壑,出入茂林修竹,不但走獸絕迹,而且飛禽的影子也看不到,時近正午,他還是兩手空空,毫無所獲,在失望之餘,更覺情況反常。
鳥影絕,獸迹滅,王力空有一身縱躍如飛的本領,恨無用武之地,心實不甘。
他自言自語道:“奇哉!獵物到哪裡去了,莫非它們都怕我嗎?”說着,從背袋裡拿出幹糧充饑。
忽然,陣陣微風,傳來一股幽香,在空氣裡飄蕩,不絕如縷,王力吸入鼻中,胸襟為之一爽。
王力贊道:“好香的花呀!不知花在何處?” 他向前走去,行約半裡,一株大樹擋住去路,樹根附近生長着兩莖大菌,高約五尺,形如雨傘,一紫一白,相對成趣,鮮豔絕倫,原來香氣是它們發出來的。
鄉村居民知道春雨綿綿之後,山中林間,盛産野菌,王力幼時,常去采摘,以佐膳食,味極鮮美,但從未有這樣大的香菌。
現在他見了此菌,驚為靈物,忍不住輕輕撫之,膩滑如脂,湊近鼻端,卻不覺其香,遠嗅始有,卻不知其香從何來。
正疑遲間,蓦地,一長幅好像紅市那樣的東西從樹上飄落,向王力當頭罩下,幸他眼快腳快,立即斜躍三丈,反身一看,不由毛骨悚然,原來飄下來的井非紅布,而是一條大螟蚣,長約一丈,闊逾二尺,全身如火,紅光閃耀,“啪脫”墜地,撲了一個空,瞬即發動百腳,蠕蠕地朝着王力的方向爬來。
王力也不逃走,順手從箭袋裡摸出三枚火彈,逐一向前擲出,立即爆裂,發出了蔚藍色的火光,阻它前進。
蜈蚣似乎怕火,連忙回頭而逃,竄入下坡深草叢中,瞬息之間,已不知所蹤。
王力幼時,曾聞鄉村父老講到山中奇珍異品,常受神靈和妖魅呵護,如今那兩莖香菌,竟然也有大蜈蚣在旁保衛,可想而知,它們必是珍品無疑,于是不加思索,立即從胫部綁帶裡抽出匕首,走了過去、嚓嚓兩響,把雙菌近根割斷,拿了就走,迳回家去。
今天王力入山打獵,空手而歸,徒勞無功,還是平生第一次失利,認為奇恥大辱。
可是,他得到世所罕見的大菌雙莖,也許它們是一種寶貴的藥材,服之令人延年益壽。
如果這樣的話,那麼今天入山收獲豐富,可謂不虛此行。
他用秤稱了一下,計赤菌的重量,三十一斤四兩,白苗三十斤十二兩。
這時,王家大小人等都在晶評那二莖香苗。
過了一會,許多鄉村鄰裡的男女者幼也陸續前來參觀,門限為之踏穿,但大家都不知道這是什麼苗類。
雙苗放香,使衆人身心舒暢,顯然這是珍品無疑。
王孝生性慷慨,提議今晚宴客,準備烤燒獸内,以及雙菌調烹香羹,邀請村中男女者少,共享異味。
衆人聽了,均各大喜,都認為今天眼福和口福不淺,于是先向村長王孝道謝後,暫時告辭回去,等到日落黃昏,再來享受美食。
王孝吩咐長工和男女雜役,在院内廣場上砌搭臨時石竈,作為烤燒狒狒肉和豹肉之用,至于它們的心肝内髒等物。
切成碎片與香菌混合調羹,則在奉宅廚房裡烹饪。
長工雜役們應命而去,分頭進行,忙個不停,不久,一座筒陋的石竈已經砌成,上有鐵架,以便挂肉烤燒,柴炭堆在旁邊,獸肉洗得非常幹淨。
此外,場上又搭起長桌數排,所謂長桌,隻不過是兩隻高凳對峙,上擱木闆而已。
接着,雜役開始生火,長工烤肉,王孝又預備了土酒數樽。
燒烤時,獸肉發出香氣,令人饞涎欲滴,鄰犬三五先客而到,伸縮着舌頭,在石竈附近徘徊,或攔路蹲伏地上。
那些畜牲竄來竄去,使工作人員阻手阻腳,十分不便,驅之即逃,不久又來,賴着不走,真是讨厭之至。
其中一隻黃狗膽量極大,竟然偷食獸肉,卻被一個雜役喝罵道:“賊狗!人還未吃,你先來吃?”連忙拿起木柴,重重地打了狗頭一下,于是狺狺而逃,到牆隅躲避。
當它邊叫邊逃時,狗牙的縫隙裡漏出了少許業已嚼爛,但來不及吞咽的獸肉,墜落地上,别的狗友立即沖前争奪,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是捷足者先得。
到了黃昏前後,院中燈火明亮,客人陸續到達,院内廣場上擁擠着男女七八十人,,大家興高彩烈,有說有笑,十分熱鬧。
先至者,有凳可坐,後來者,因坐凳不夠,準備立着吃。
鄉下人從不講究禮節。
隻要有得飲,有得吃,坐吃立吃都不計較。
他們先飲酒食肉,等到半酣半飽時,二個雜役扛出來一隻大缸。
道:“熱騰騰的香菌羹來了!” 衆人聽了,高聲歡呼。
雜役把大缸放在階邊,轉身去拿碗,準備盛羹,突然,不知從哪裡飛來一塊帶着污泥的巨石,隻聽得“啪脫”一響,大缸被石擊破了,碎成四化五裂,缸内美味的香菌羹流溢滿地,一塌胡塗,龌龊不堪,吃不得了。
可是人吃不得,狗吃得。
群犬見了,認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連忙狂奔而至,争相舔食,但頃刻之間,它們扭痙一下,翻倒地上,一聲不響,死了。
衆人不虞有此變化,個個大驚失色,原來香苗有毒,暗慶送了幾條狗命,救了許多人命,但不知是誰?抛出這塊巨石?“力兒呢?”王孝查問道。
“阿兄在那石子打破大缸後,就飛越矮牆,不知他去追誰?”幼子王勇道。
“勇兒,你快到外面去看……”話未說完,廚房兩個女傭倉皇地捧腹而出,哭嚷着:“肚痛。
” 王孝連忙趕了過去,問道:“你們吃過香菌羹嗎?” 其中一個女傭已痛得滿面冷汗直流,答不出話來了,另一個忍痛讷讷地道,“役有,不過,我們隻是嘗一嘗羹的鹹淡,哎唷……肚子痛煞了。
”王孝大驚道:“中毒了,怎麼辦?” 來客中有一個巫醫,越衆而出道:“不要緊,野菌有毒,可用山羊血治療。
” 王孝立即吩咐長工道,“阿王,快到後面羊廄去牽一隻山羊出來,明白嗎?阿車快丢拿刀碗和湯匙!” 二人飛奔而去。
片刻之後,羊,刀,碗,匙都已準備妥當。
這時,二個女傭已經面色灰白,站立不穩,搖搖欲跌,嘴裡隻是呼痛,來客中有二個女的,連忙趨前把她們扶住。
隻見那巫醫卷起了雙袖,拿着利刀,叫阿王和阿李把山羊掀倒地上,使它動彈不得,于是俯身割破了羊的腿部,擠出羊血大半碗,以湯匙把血灌入兩個中毒者的嘴裡。
并叫她們立直,搖動身子,使羊血能暢通地流入腸胃,等到各灌了數次之後,情況漸漸好轉,痛勢已減輕了不少。
又連續再飲二匙,她們的肚子就不痛了,面色也恢複正常。
“沒事了。
”巫醫道。
“繼續飲酒!”王孝松了一口氣,高聲道: 衆人欣然各歸原位,又大吃大喝了。
過了一會,王力和王勇進入内院,前者走到王孝的身邊,附耳道:“剛才擲石擊缸是一老一少男女,好像父女,身手敏捷,孩兒追不到他們。
” 王孝聽了,點頭低聲道:“他們都是好人……不要作聲,我們慢慢再講。
” 等到酒醉飯飽,客人散去後,王孝叫兒子王力到自己房裡,細問剛才那一老一少男女的容貌和形态如何?以便猜出他們是否本村或他鄉人氏,但王力隻看到背影,至于他們的面長面短,就瞠目無法回答。
次日,王孝的親戚送還了暫借的兩隻獵犬,王力就帶了它們上山,有犬作伴,他不但解除寂寞,而且犬的嗅覺靈敏,山中獸類無所遁形,常被它們發現,從潛伏的洞窟裡逃出來時,立即喪身于王力的手中。
因此,自上午至薄暮,他已獵得了三隻獾,一隻野豬,五隻麂,以及一隻梅花鹿,收獲甚為可觀。
那麼多的獵物,份量頗重,王力如何搬運下山呢?還有獾豬麂鹿并非在同一地點所獵。
打死了獾之後,他不可能背着死獾,再去打野豬,打死了野豬之後,更不可能肩負了獾豬,同時又去打另外的鹿麂。
那麼,他用什麼辦法呢? 原來山坳村的獵人們都有一種慣例,那就是他們獵得了甲獸之後,就用繩索緊紮了它的頸部,把它挂在甲樹枝上之後,就繼續前進去打乙獸。
得手後,又把它懸挂在乙樹枝上,再接着去打丙獸及丁獸。
依次類推下去,直到欲望滿足後,于是從原路回來,沿途依次收取本人挂在甲乙丙丁樹枝上的獵物。
此外,他們還有一種同行法規,那就是張獵人挂的獵物給李獵人見了,後者決不會私自偷取,據為已有,反而言之,張獵人見了李獵人的獵物,也不會這樣做,即使二人的獵物都挂在同一樹枝上,但最後依然各拿各的,彼此均無觊觎之心。
如果獵物太多或太重,張獵人無法搬動下山,或遇到了毒蛇猛獸追襲的危險,怎麼辦呢? 普通的方法是:他口吹号角,山中附近獵友聽到了聲音,就會自動支援。
号角的聲音也有分别,例如:每一次拉長聲的,這是求人代運獵物的信号:号角發出短促的聲調,三響一次,接連不斷,那是吹号角者遇到了什麼危險,求人救命,或求人助攻毒蛇猛獸。
求人搬運,代運人可向對方分取獵物十分之二作為酬勞,助攻毒蛇猛獸,如能得手,則獵物由雙方各半均分。
救人是義務的,被救人雖無明文規定,無須付代價,但事後往往贈送禮物,表示感謝的心意。
獵人們大都生性豪爽,見義勇為,聽到了号角聲之後,無不立即趕往對方的現場。
不論代運獵物,助攻蛇獸,或救人性命,都樂于擔任,因業屬同行,又是同鄉同村的人,理應發揮互助精神,何況來日方長,彼此都有求于人或被人所求的事情,所謂助人即是助己是也。
假如當某獵人吹号角求援時,恰巧山中附近并無别的獵友,怎麼辦? 他們的辦法是向空中施放煙火信号。
當每一獵人上山時,照例要在必經之路的大樹枝上懸挂一塊小木牌,牌上寫着本人的姓名,等到獵畢回來,就取回這塊木牌。
大樹的高枝上措建着一個小木屋,寬僅容身,整日有人看守望風。
當他看到山中發出煙火信号時,立即鳴鑼示臀,村人就會趕赴現場接應。
望風人是由本鄉或獵戶人家輪流擔任,即使婦女也可充此職位。
等到樹枝的小木牌都被牌主收去後,他或她一天的任務就算完畢。
否則,雖時在日落西山,也必須耐心等待,直到最後的一個獵人下山取回木牌為止。
再講王力今天收獲甚豐,估計獵物的重量不下七八百斤,但要他把那些獸類攜帶回家,也不是他一人之力所能負荷,尤其是在峰巒重疊,萬木叢生的地區,山徑崎岖,溪壑盤旋,使他更難負重而行。
這時,夕陽橫斜,不久即将西墜,于是決定求人助運下山,随即猛吹号角,發出嗚嗚之聲,響傳群壑。
過了一會,四周無人響應,接着他又收了一陣号角,可是附近依然靜寂,就知道别的獵友都已下山去了。
此刻,夕陽西下,天色漸漸黑暗,王力發覺時間太遲,決定放棄麂豬,隻将獾鹿縛紮妥當,準備背着下山回去,順便割了兩大塊野豬肉,分别擲向兩隻獵犬,讓它們充饑。
當他正拟動步走路時,忽然身後傳來一個清脆的聲音:“爸爸,我們還不下山去嗎?” 王力回頭一看,原來是一老一少男女,從樹林裡走出來,男的年約六十左右,江湖郎中打扮,肩挂藥囊,女的村姑模樣,二十歲上下,緩步向這邊行來。
他心裡一動,“莫非他們就是暗救我們的恩人?” 這時,父女二人已經到了王力前面,女的向他看了一眼,微笑着走了過去,其父雖已看到王力,卻視若無睹,自顧自與他側身而過,往前走去。
“老丈留步!”王力拱手道。
“何事?”那老人停步回頭道。
“後輩有些粗物相贈!”王力道。
“何物?”老人問道。
“一豬五麂。
”王力道。
“你是否因自己拿不動了,才要送給我?”老人道。
“不,另有原因。
”王力道。
“什麼原因?”老人道。
王力疑遲一下,道:“老丈父女好像是我家的救命恩人。
”“若是救命恩人,那些區區微物,豈是報恩之禮,若非救命恩人,我也沒有理由來接受你那麼多的禮物。
”老人道。
王力聽了,一時答不出話來,抓抓頭皮,道:“老丈,就算是我拿不動,抛掉可惜,所以要送給你了。
”老人笑道:“我不接受你的贈送,不過,我們倒可以幫你拿下山去……花兒來!你也助他一臂之力。
”那少女笑嘻嘻地走回來,伸手拎起二百多斤重的野豬,不當一回事,同時這老人也拎了紮在一起的五隻麂。
遠處的森林裡傳過來一陣響動,老人回頭一望,道:“風緊,快走!”兩隻獵犬在前領路,如飛而去,王力等三人在後急步相随,經過了許多起伏的嶺墳,小徑和小瀛洲。
一路上,那少女與王力有說有笑,自稱姓董名花,父親是采藥郎中。
王力問她家住何處,以便自己改日拜訪,但她不肯講出住址,隻說了一句:“有便我來看你。
” 那老人似乎故意走得較慢,好讓王力與自己的女兒随便談話。
又走了一程,已是山坳村地界,董花放下野豬,止步道:“休息一下,等爸爸來。
” 不久,董老也到了,把五麂往地上一擲,對着王力道:“年輕人,我們要走了,你吹号角吧I” 王力再三誠懇地要分一部分獵物給董老帶回家去,可是後者再四拒收,王力還想再五地懇請對方接受,但立即被董花阻止道:“我和爸爸都已吃素多年,不想開葷,你也不必多客氣了。
走,爸爸!”她說着,轉身向橫路走去。
董老臨走時,道:“年輕人,你不要對任何人講起我們在山中采藥的事。
”王力點頭道:“好,知道了,多謝董伯和姑娘幫助。
”同時盯着他們的背後看,暗想道:“他們的後影很像是到我家來救命的恩人……好美麗的董花姑娘,真的好像一朵花,給我做妻多麼好呀!” 他邊看邊想,直到對方的後影消失于遠處黑暗裡,心中若有所失,呆立了一會之後,方才緩慢地伸手從身邊拿出号角,吹出了拖長聲的音調。
這時,玉兔東升,大地光明。
不久,一個壯漢到來,道:“王力,你怎麼這樣遲才下山?太遲了,危險的!我一直在望風,耽心你出了什麼亂子,可是沒有煙火信号,也不敢敲鑼。
” 王力也不說出董氏父女的事,隻是道歉:“對不起,阿福哥,我的獵物太多了,所以下山較遲,害得你等着我。
” 阿福道:“你的運道不錯,好肥的野豬,獾,毛色純潔,麂,皮也很值錢,哇!還有梅花窟,鹿茸是壯陽的,現在正缺貸,價格比去年上漲了三倍。
我來幫你搬回去。
” 他說着,一邊粗腳大手地掮起野豬和麂就走。
王力肩負獾鹿,在後跟随,兩隻獵犬原來是一雌一雄,剛才下山忽前忽後奔跑,現在那畜牲太不識相,竟在這裡做着不雅觀的事,下部交接在一起,如膠如漆地緊粘着,脫不開來,卻賴着不肯走了。
阿福看到這情形,笑道:“王力,你幾時娶妻?有了老婆,你也好像狗兒一樣做了。
”王力也不回答,一笑而已,但心裡很想娶個老婆,尤其是希望娶得一個像董花那樣的姑娘為妻。
知好色,暮少艾,聖賢也所不免,何況王力不是聖賢。
是晚,王力正拟熄燈就寝,忽聽剝啄一聲,随即開門出視,但見天上月明如鏡,庭前一片靜寂,不由暗訝,竊怪自己聽覺失靈,連忙關門上闩,回身一看,不禁驚喜交集,原來床邊巳坐着一位絕色女子,對着自己微笑,正是心上人董花。
“是你?”王力狂喜地道。
“你覺得奇怪嗎?”董花道。
“奇怪得很,你怎會進來的?”王力道。
“你舉頭望明月,我低頭入房來。
”董花笑嘻嘻地道。
男求女者,或為感情或為色,有時容易有時難,女求男者,或愛其才,或慕其财,無不兩情相洽,一觸即合,達到目的易如反掌。
董花妖魅也,夤夜前來相就,既非愛才慕财,又無感情可言,那是為了什麼? 她是為了采補。
由于王力吃過了千年芝尖,體内精髓充沛,此物為任何妖魅所觊觎,必欲得之而甘心。
一般的妖魅隻求目的,不擇手段,往往在害人之後,終必受譴于神靈,甚至得不償失,但董氏父女考慮周密,先示恩于王家,即使王力将來因采補而緻死亡,他們對神靈尚有申辯餘地,恩怨相抵,亦足自保其命。
因此,當群妖衆魅引誘王力進入小瀛洲時,董父深恐這個活禁宵為同僚所得,早已在那邊暗置了許多易燃的硝磺,否則,王力的火藥威力不大,怎能燒毀整個的小羸洲。
那時有了董父布置硝磺在先,遂使王力的少量火藥發揮了大作用,星星之火,豈止燎原而已!若非百丈溪流圍繞小瀛洲,隔絕了火勢擴展,隻怕蠻嶺數百裡區域裡森林都要化為燼塵。
但也因溪流隔絕,又可說是它孤立了小瀛洲,就使許多在那裡埋伏的妖魅,無路可逃,終于活生生地被火舌所噬,死于非命,無一幸免。
此外,董氏父女不願王力落在同僚的手中,又分别暗殺了二個豹妖,救了王力家人的性命。
若非那二個豹妖臨死的慘嗥聲擾亂山魑狒拂,使它顧到了前,顧不到後,王力要想偷襲,隻怕也沒有那麼容易。
至于紫白兩莖毒菌,那是群妖衆魅慫恿蜈蚣精所孕育的傑作。
他們深怨王力在小瀛洲燒死許多親友,又恨他誅滅豹妖和山魑(當然他們不知遭董氏父女暗殺豹妖),怨恨交集,仇上加仇,就非報仇不可,不僅要吃王力本人的肉體,而且還要取他全家的性命。
因此,就和蜈蚣精議妥,以毒菌作餌,發出香氣引誘王力前來入彀,等到事成之後,主辦者得享受王力的肉體十分之六,其餘由群妖衆魅均分。
所以,那天王力入山,禽獸潛形,使他終日無所收獲,僅得毒菌雙莖,不料功虧一篑,報仇計劃又被董氏父女暗中破壞。
當時,董氏父女又故意讓王力二次看到“背影”,旨在顯示自己對他的恩惠。
接着,董父以口吐蓮花之舌,問群妖衆魅獻計、讓自己來收拾王力,如此這般,叫女兒施展軟功,必能得手。
群魅聽了大喜,認為這是妙策,于是大家同意,退居幕後,一切由他們父女作主辦理。
現在,董花進入房中,喜上眉梢,王力乍見嬌娥,心裡又驚又喜,隻把眼睛盯着她。
一眨也不眨,燈下美人,越看越出神,人也呆了,不知應說些什麼活,才算得體,忽然想到自己是主人,對方是客,連忙道:“我去斟茶。
” 倒是董花比較大方,笑嘻嘻道:“不必了!”,說着,水汪汪的媚眸向他一瞟,接下去道:“這是你的睡房嗎?” 王力道:“是……是……董姑娘,你一個人來?” 董花唔下一聲之後,道:“怎麼,一個人來,不好嗎?” 王力連忙道:“好……好……歡迎之至!” 董花笑了。
王力接着道:“不過,你來,有什麼事嗎?”董花道:“爸爸叫我來問你一句話。
”王力道:“什麼話?” 董花道:“你不是說過,我們父女是你家的恩人,那麼,你應該怎樣報答?” 王力疑遲一下,道:“我不知道,你吩咐吧!”董花微笑道,“爸要你聽我的話,你願意嗎?” 王力道:“願意,願意。
” 董花道:“你走過來,坐在這裡。
”她說着,用手向床沿一指。
王力遵命,坐在離開董花三尺的床邊。
董花道:“坐近點!” 王力移近一尺。
董花道:“再近點!” 王力又坐近一尺。
董花笑了,道:“還要近點!” 王力隻得再移過去,靠近她的身邊,并肩坐下,忽覺一股幽香吸入鼻中,使他心神蕩漾,绮思油然而生,想起剛才那兩隻風流狗兒交配的情景,和阿福取笑的話,不由得心裡撲撲地跳起來,頓時面孔發熱,向她看了一眼,暗想道:“人比花兒更美,也比花兒更香……好一個美人兒。
” 董花道:“呆人,還不動手!” 董父在外望風,暗阻别的妖魅前來打擾,如今看到女兒已經得手,心中甚喜,連忙吹出一口氣,通過紙窗的孔隙,把房裡的燈火吹熄,嘴裡低聲叽咕道:“年輕人真不懂事,隻圖貪歡作樂,亮着燈,做這種事,成什麼體統!” 王力與董花發生關系後,兩情歡樂,夜夜春宵,三個月之後,她依靠了采補的功效,已能白晝現形,而且董父也利用了其女吹蕭所得的精髓,加工制煉成丹,服後道行猛進,也能白晝現形。
可是,王力卻逐慚消瘦,精力退化,已沒有像三個月前那樣的生龍活虎了。
董花勤于補采,過去她隻在黃昏人靜後前來,陪伴王力,黎明即去。
現在,她竟然整天賴着不走,甚至白日宣淫,王力也因房事過度,感到腰酸背痛,顯然是腎虧了,但她依然纏住他,不肯放手。
王孝身為村長,常為鄉務忙碌,也不過問兒子王力的事。
晚間董花來時,董父必在門外保護,并暗中作法催眠,使王家大小人等進入夢境。
竟夜酣睡不醒。
以便其女放膽行事。
有一晚間,合該出事,蠻嶺深山森林裡的群妖衆魅,因董父違反諾言,未将王力體内含有千年靈芝成份的精液交出,讓大家分享,紛紛向他責問。
董父自從服用了芝丹之後,道行雖已比他們高深,但自知理屈,也隻得勉強與對方敷衍,因此未能及時抽身到王家來為女兒望風保護,這時,王孝在鄉裡議事飲酒,直到深夜回來,進入院中,看到兒子房中燈光明亮,又聞女人的笑聲,不由吃了一驚,就放輕腳步,走近窗隙,向内窺視。
不看猶可,一看之下,發現一個披散秀發的女子,赤身裸體,放浪地騎在自己兒子身上,正做着不堪入目的醜事,又見他面色慘白,毫無表情,雖處于歡樂的境界中,卻一動也不動,好像一個活死人那樣,于是怒從中來,立即用力打開紙窗,大聲斥罵道:“畜牲,我以為你生病,叫你好好休養,原來,是在軋姘頭。
”接着,他罵董花:“你這不要臉的賤女人,偷漢子竟然送上門來,簡直是醜婊……” “子”宇還未出口,看到她面現驚慌之色,竟是個絕色美女,真是人間少有,不由疑為仙女下凡,索性不罵下去了,正拟問她是誰家之女,隻見她匆忙地抓住衣揮,掩護了下體,瞬即失去蹤迹,這遁形隐身之法,就使他斷定:此女必是鬼魂無疑,頓時大為驚駭,認為本家禍事臨門了。
這時,王力已經穿上衣揮,呆如木雞地坐在床邊,任憑父親隔宵斥責,一言不發,但罵聲卻吵醒了王母、王仁王勇兄弟,以及長工雜役等人。
連忙起身來問原因。
王孝把兒子為女鬼所迷的事說了一遍,衆人聽了均各大驚,尤其是王母愛子心切,驚上加愁,就叫王力開門,以便衆人入房,商讨如何辦法。
王力開了門,王聿吩咐衆人進去,迫令其子說出遇鬼的經過。
王力講話時,上氣不接下氣,斷斷續續地叙述自己如何在山中邂逅董氏父女,他們怎樣殺死雙豹,以及擊碎盛着有毒菌羹的大缸,暗救了本家和鄉村許多人命,并強調他們不是鬼。
王孝夫婦聽了,心裡稍為寬慰,因對方既是救命恩人,諒必對王家沒有什麼惡意,但有一點卻不明白,為何那女人把兒子王力迷得骨瘦如柴,恹恹待斃?長工和雜役們也參加意見,議論紛纭,認為那女子在一刹那際就失蹤了,必是一個鬼,但卻想不出怎樣才能阻止那女鬼前來迷人,惟有王孝胸有成竹,準備明天去拜訪本村大巫綽号吳半仙,商量如何對付董氏父女。
衆人講來講去,也讨論不出什麼辦法,于是王孝吩咐兩個長工在房中打地鋪睡覺,又叫次兒王仁與長子王力同床而卧,以防那女鬼再來打擾。
一夜乎安無事,次日上午王孝親自去訪吳半仙,承其接見,由巫童迎入客廳,于是雙方開始談話。
王孝先将長子如何遇到董氏二鬼,斬殺猛豹,擊碎大缸,暗救許多人命等事,詳細說了一遍。
大巫吳半仙聽了。
駭然道:“深山大澤之間,必有妖魅,無可置疑,但鬼魂迷人,在本村卻是第一次……”他停頓了一下,繼續道:“那女鬼既有現化人形之術,功力極高,我吳某有自知之明,恐非敵手,何況她還有老鬼相助,想來道行一定比其女更高,要想制服他們,談何容易?” 王孝懇求道:“這事非同小可,千祈尊駕鼎力設法,救我兒一條性命。
”吳半仙沉吟片刻,道:“你是村長,隻要我能力所及,自當效勞,而且。
義不容辭,但希望對方确是鬼魂,并非妖魅,那麼我就有辦法對付。
不過,根據殺豹和擊缸兩件事看來,似乎不是鬼魂所能辦到,因此,他們是妖魅的可能性較大。
既是妖魅,井修得了蛻化人形,以及隐身之術,再加上救了許多人命的功槽,道行距離仙階已經甚近,照理那妖女不應以色迷人了。
此中原固,我也想不通。
現在隻有兩個辦法:(一)我給你一道靈符,把它貼在令郎的房門上。
對方若是鬼魂,見了此符,必然望而生畏,就不敢再迷令郎,但這隻不過是試探性質而已,其實,乃是多此一舉。
(二)我去打聽一下,先摸清對方的底細,以便知己知彼,對症下藥。
” 王孝道:“你去向誰打聽呢?” 吳半仙道,“山神和竈公。
” 王孝點頭稱善,一邊從身邊摸出一錠金子,重約十兩,雙手奉呈,吳半仙再三推辭,最後終于接受了。
于是他交給王孝一道巫符,并約定三天之後再見,雙方彙報情況。
王孝點頭答應,告辭回去。
三日後,王孝與吳半仙在密室會談,互相報告各方面的情況。
王孝開始道:“那女子不是鬼魂,因她在第二天晚間又來了,毫不畏懼那貼在門上的靈符,而且還把它撕了下來,搓成紙團,抛在地上,顯然,她是妖精無疑。
” 吳半仙道:“不錯,她是一個妖物,但不知她來做什麼?” 王孝歎道:“她吹氣把三個在房中伴宿的仆役和我的次子王仁催眠後,又迷奸了我的長子。
” 吳半仙點頭道:“山神和竈公告訴我,董父是木魅,董女乃是花妖,其實他們并非父女。
目前那兩個妖魅道行已高,神通廣大,又被别的獸怪禽精們奉為蠻嶺領袖,即使家師也不是他們的敵手,何況是我。
所以令郎王力隻怕是兇多吉少了。
” 王孝聽了,猶如晴天霹靂,面現憂色,道:“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兒性命休矣……”他說着,雙目含淚,停頓片刻之後,繼續道:“這事還仗你和令師合力消滅妖魅,否則不但我兒一人遭殃,而且那花妖可能還會繼續作惡,蠱惑或迷死本村别的青年。
”吳半仙道:“是的,妖魅繼續作惡,可能性很大,不過,我們必須先要挽救令郎的性命,另一方面,家師拟赴中洲部落的龍虎山,邀請張天師前來捉妖,以除後患。
”王孝道:“那是再好沒有了,多謝你們為我家和本村人群造福。
”他說着,又從身邊摸出兩錠金元寶,各重五十兩,雙手送呈。
吳半仙也不客氣,當即如數接受,道:“你是本村的忠厚長者,我們自當鼎力效勞,雖說得人錢财,與人消災,但家師也要看當事人的品德如何,才能決定肯否效勞。
” 王孝道:“這一點,我明白。
你吳半仙和令師蠻嶺真人的脾氣難道我會不熟識嗎?” 吳半仙道:“那花妖木魅不知最近有何異遇,道行突然大進,功力也高得出奇,使我們師徒難與争鋒。
可是,妖魅的智慧可能不及人類,所以我們隻可智取,不宜力敵……” 王孝插嘴道:“智取,不知怎樣取法?” 吳半仙微笑道:“把你的耳朵湊過來I” 王孝連忙移動身子,以耳湊近對方的口邊。
吳半仙輕聲說了幾句話,王孝聽得點頭不已,表示同意。
最後,吳半仙補充道:“遠走高飛,越遠越好。
” 王孝道:“幾時開始進行?” 吳半仙道:“三天之後……雖是假戲,卻要真做,否則,後果堪慮,而我們也無能為力了。
” 王孝道:“那當然,事關我兒的性命,我不會造次行事。
”于是吳半仙叫道童端茶送客。
次日,吳半仙帶了道童,來訪王孝,詭稱王宅鬼氣甚盛,隻怕不出三日,必有喪事發生。
王孝聽了大驚,連忙懇求挽救。
吳半仙大模大樣地在王宅四周巡視一遍之後,神色嚴肅,對着王孝搖頭道:“冤鬼已經尋上門來,尊處注定要連喪三條人命,無法可救,除非有奇迹出現。
”王孝聞言,面包大變,問道:“是什麼冤鬼?”吳半仙道:“井非我危盲聳聽,這是前世的罪孽,冤冤相報的時間已到,非人力所能避免。
”他說着,長袖一拂,動步就走。
王孝急忙趕上前去,雙手扯住吳半仙的道袍,一邊跪倒塵埃!高聲哀求道:“半仙留步!我家既有冤鬼上門,千祈你……半仙大發慈悲,想想辦法,解化這一樁冤孽,如能保佑太平無事,我願意出錢消災,也不會忘記你的大恩。
” 吳半仙道:“村長,你不要行此大禮,快些起來!”他說着,伸手扶起王孝,一邊抓抓頭皮,繼續道:“冤孽非常嚴重,不過,讓我再仔細檢查尊府的内室有否鬼氣。
” 這時,王家的家屬仆役長工,以及鄰舍族人等都已聚集在院子裡靜聽吳半仙和王孝的談話。
王孝陪着吳半仙進入每一間内室,不久,他們又回到原處,後者沉聲道:“村長,你不要傷心,令郎王力骨瘦如柴,面黃如蠟,似已犯了克星,勢必首當其沖,性命難保,不妨先辦後事……萬一此子發生不幸,他的屍體必須在室内入殓,但靈柩不得經過門窗擡出來……” 王孝雙日含淚,按口道:“室内成殓,但棺材卻不得從門窗擡出來,這是什麼道理?” 吳半仙道:“為了避免尊府發生第二或第三次喪事,你必須掘壁成洞,把令郎的靈柩從壁洞裡推移出牆,然後擡到郊外平原,使死者入土為安。
” 王孝聞言,嗚咽而哭,其妻同時陪哭,兩于王仁王勇,也憂形于色,頓使現場籠罩着一片悲慘的氣氛。
吳半仙歎息一聲,向王孝注視片刻,随即把手一揮,帶了道童,飄然出院而去。
到了第三天五更左右,王宅傳出來一陣陣的悲哭聲,久久不絕,顯然王力壽終祿盡了。
少者殁而長者存,确是人間恨事,何況王力并非因病身亡,衆所周知,乃是為鬼迷死,無怪王家親友個個悲傷惋惜。
黎明,王家院子裡早巳擁滿了許多人,正在分工合作地辦理喪事。
不久,道、僧、尼、樂師、歌郎,堪輿家等陸續到來,同時,冥器,魂橋,棺材也都辦妥。
王孝身為村長,家境富有,喪事場面十分鋪張。
接着工匠們動手,把王力生前所住房屋的牆壁拆開了一個四方形的洞孔,大小正好讓空棺材從牆外推入屋内室中。
這時,死者的臉上蒙上了一塊白布,屍體平攤在床,準備時辰一到,立即入殓。
早餐後不久,開始大殓。
房内擠滿了親屬、戚友、鄰人,以及許多幫手,大家都親眼看到王力的屍體被移入棺。
忽然,吳半仙出現了,高聲吩咐閑人一律退出房去,以免沖克,接着棺上加蓋,斧背敲釘,蓬蓬有聲,使蓋子與棺接合。
四邊上端用小木榫榫住,并在棺木縫隙之處,塗上桐油石灰,以防屍體腐爛時,臭氣溢出,有礙衛生。
親屬大放悲聲,真所謂蓋棺論定,生離死别,人生到此,什麼都完了。
幫手們從壁洞推出靈柩,當即被牆外伺候的另一批幫手接去,立即把它搬上牛車,準備出殡。
這時,王宅前院的人們正忙于出喪的事,依次列隊起程,隻聽得樂師歌郎奏哀曲,唱挽歌,僧尼吟經誦佛,巫道作法驅邪,親友的哭聲,歎聲和談話聲混雜在一起,由近而遠。
而王宅的後院卻有人悄悄地駕了一輛驢車,車上載着大木箱,井堆積了一捆捆的稻草作為掩護,沿着橫路疾馳而去,當然無人注意到那輛驢車的出發。
同時,除了局内人之外,誰也不知道那大木箱裡裝着什麼東西,以及驢車究竟駕到哪裡去。
這邊,出喪隊伍到了山坳村竹園附近,就停止了。
幫手們把靈柩從牛車上卸了下來,找到早巳建造的石椁裡,接着,工匠們蓋上石闆,七手八腳地封椁加土,迅速地築成一座新墳,墓前石碑镌着“山坳村獵人模範王力之墓”十一個大字,以及造墳的年月日。
這裡,王力入土為安,但他的死亡卻引起了蠻嶺群山中的花妖木魔,禽精獸怪之間一場糾紛。
當天夜裡,董氏父女被屬下群魅責問:“為什麼王力骨髓裡元陽未盡,就讓他死去?顯然,董女早巳攝取了他的元陽,私自吞沒,否則,他是不會死的。
” 從前董氏父女曾對屬下群魅保證:吸取王力骨髓裡含有千年靈芝精華的元陽,分給他們享受,如今王力死了,董氏父女未能履行諾言,所以雙方發生龃龉。
董花堅決否認私吞元陽,并提出建議,拟請穿山甲居士掘一地洞。
讓大家進入王力的新墳裡檢查屍體,這樣就能證明她自己的清白。
群魅聽了,認為頗有道理,就同意這樣做法。
穿山甲居士是掘地洞的能手,他從數裡以外的森林裡開始動土,一直掘到竹園附近,王力新墳所在的地層,并由群魅派出三位代表跟着入洞,打開石椁和靈柩,不料一看之下,大吃一驚,原來裡面并無屍體,隻不過一口空棺材而已。
三個代表連忙退出地洞,将實情報告董氏父女和群魅。
使他們均各驚疑不已。
當時另有三個妖精不相信這樣的事,連袂地自古奮勇,要親自再去檢查,也不征求大衆的同意,就入洞而去。
接着又有兩個妖魅前去追蹤。
過了良久,他們都回來了,報告道:“一口底闆可以抽動的空棺材……必是王力以假死騙人。
” 這時,大家才明白這是王家施展瞞天過海之計,演出一出真做的假戲。
不錯,王力并未死亡,他的假死旨在逃避董花糾纏。
原來吳半仙的道行雖不及董氏父女,但智力卻勝他們一籌,他與王孝耳浯,決定叫王力詐死,并定做了一口有漏孔可通氣的抽底棺材,又故意揚言道:”說什麼靈柩不得經過門窗,隻可從牆洞進出,而阼死的王力,就在靈柩被推出牆洞之前的一刹那,由那經辦人抽去了底闆,把他從棺材底裡拖了出來,裝入半蓋半掩的大木箱内,再移到後院,搬上了驢車,又堆積稻草,作為掩護,由一個親信的仆人悄悄地從旁門駕車而去,遠走高飛,逃避他鄉,這樣才能使董氏父女防不勝防,無法尋到王力,因此,保全了性命。
同時,當那靈柩推出牆外之前,抽闆已經重新裝在棺底,變成了一口空棺材。
這種掩入耳的手法,做得天衣無縫,巧妙萬分,遂使花妖術魅,禽精獸怪,大上其當,因此,他們之間發生内哄。
由于王力以詐死為名,逃亡是實,花妖董女就來不及吸取他骨髓裡剩餘的元陽,所以許多禽精獸怪都歸罪于木魅董父,紛紛提出質問,認為他守護不力,有虧職守,并未能履行諾言,因此,堅持要求賠償應得的“道行”。
董父不肯将其女從王力身上所攝取千年靈芝的精華,交出一部分給屬下群魅分享。
但目前處身于他們的包圍圈裡,勢孤力單。
倒也不敢公然與對方翻臉,何況他自知一時疏忽,給王力漏網,以緻不能實行前所保證的諾言,實屬理虧,深感歉仄。
不過為了平息衆怒起見,他又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乘羅刹邦招考女邦主的機會,叫女兒董花前去應試,如能考中,她就有權力選擇該邦的任何男子作為她的丈夫和面首,堂而皇之地媚人補采,攝取元陽。
打定了主意,他立即當衆宣布了這個計劃,并目再度保證:如果他的女兒考取邦主,決将羅刹邦内許多壯男的元陽分給屆下群魅享受。
果然,群魅聽了他的話之後,個個歡喜不已,鼓掌表示贊成,于是一場糾紛,立即煙消雲敞,并且他們願意聽候董氏父女的調遣和效勞。
在羅刹邦女邦主大比中,董花壓倒群雌,考取了第一名,順理成章,她即将成為女邦主了。
但魅算不如人算,人算不及天算,董父功虧一篑,陰謀卻被菩提子識穿,董花的女邦主之位,也被推翻,而且父女雙雙受擒,成為階下之囚。
王孝講完了董氏父女和其子王力的故事之後,赫芳,彭志和菩提子等恍然大悟,原來董雅仙是個花妖,怪不得她生得美麗絕倫,人見人愛,董父是個木魅,他們并非父女關系,隻不過因互相利用,對外假稱親屬,以便狼狽為奸而巳。
次日,赫芳,彭志和善提子等三堂會審董氏父女,後者知道菩提子道行玄妙,武功高強,自知無法狡辯,隻得從實将如伺攝取王力體内千年芝尖的精華和元陽,如何與山中森林裡的禽精獸怪勾結,以及為何前來投考女邦主的原因,一一招認,但最後又強調如何兩次拯救王孝全家和山坳村鄉人的生命,自稱那是善事,功德無量,因此,希望官方減輕罪名,從寬發落,并保證以後決心安分守己,永不作孽,以免天譴。
接着董女又苦苦求情,聲淚俱下,赫芳和彭志想到此女在考試時,表現學才識三點極為可取,終于動了哀憐之心,随即低聲與菩提子商量并征求意見。
菩提子認為妖魅修道,往往觊觎非分之物,巧取豪奪,勢所必然。
目前董氏父女雖已犯了小罪,幸被及時阻止,沒有發展下去,未能造成大惡,同時姑念他們也曾救過于許多人的性命,功罪足以相抵,理宜從寬定案。
不過尚未成道的妖魅,本性醜惡,一時決難改善,所以他們的話不可探信。
他提出意見:(一)勒令董氏父女交出王力的千年芝尖精華和元陽,以便物歸原主,這樣能使他們覺悟:非分之物,不可妄求,(二)禁制董氏父女駐守森林地區,潛心修道,直到得成正果為止,(三》委任董父為森林之主,約束所有的禽精獸怪不得傷害本地人氏,井保護地方安全;(四)劃定峭壁附近千年靈芝的所在地為禁區,任何魅物不得妄越雷池一步;(五)将森林地區内的一切花妖木魅,禽精獸怪都歸化為魔國之民,并受魔國法律保護,但此事必須先由他(即菩提子)賽明國王通天教主,俟批準後才能實行。
赫芳和彭志聽了極為贊成,立即推選菩提子為定案的主判官。
接着菩提子發表了上述五項意見後,董氏父女俯首無詞,表示服從,于是他們暗自運用内功,從本身的丹田裡逼出了閃爍有光的紅丸各一粒,分别呈交菩提子妥收。
當然,他們依然私自保留着十分之一的芝尖精華。
不要小觑那少數精華,因它已能使他們維持本身的功力,在交出紅丸後不緻現出原形,當場獻醜。
菩提子明白此中道理,但他生性仁慈,也不過分追索苛求,隻做到了恩戚兼施,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地步,何況要董父充任森林之主,也必須有較高的道行和武功,才能鎮壓群妖衆怪,否則後者都是野心勃勃,頑桀不仁之輩,怎肯對他服從聽命? 董氏父女靈性充沛,豈有不知菩提子存心仁厚,暗中成全之理?他們雙雙叩頭,表示感謝。
不久,菩提子解除了董花父女身上的禁制,接着赫芳命令衙役卸脫刑具,把董清董花當庭釋放。
他們一邊謝恩,一邊暗喜又逃過了一次劫數,然後連袂步出法庭,立即化作一陣清風,回到森林裡的老家,去繼續修行了。
在羅剃邦黔郡青山鄉丁香女史的門前,出現了大批人馬,以欽差陸生為首,攜帶了金帛禮物,前來迎接并護送丁香前往京城,充任本邦的女邦主。
丁香由丁母丁伯和堂姊丁梅陪伴着,盛妝出迎,把恩師陸生接入庭前。
在預設的香案前,陸生高聲宣讀公文,大意是:考試委員會決定以丁香女史為本邦的女邦主,井已由公主葡萄仙子批準,着即進京就職。
這件喜事立即轟動了當地官員和青山鄉全部居民,大家扶老攜幼,蜂擁地來到丁家道賀,有的送布料,有的贈金銀,也有以牛羊、野味、獸皮、藥材、酒漿、蔬菜瓜果等物作為禮品,使丁香府中大小人等應接不暇,受之有愧,卻之不恭,終于都接收了。
丁伯從前在中洲部落充任幕傣多年,見過大場面,深谙官場禮節,所以對于奉迎陸生,賞賜護送人員,招待地方官吏、應酬鄉村父老和來賓等,都由他妥善安排,有條不紊,使上下人等個個高興,歡聲如雷。
陸生有任務在身,不便久留,于是丁香立即整治行裝,拜别伯父堂姊、當地官長和鄉村父老,由慈親監護着,随即起程。
陸生率領本部人馬,沿途保護,浩浩蕩蕩,向京城進發。
丁香到京後,即日宣誓就職,正式成為羅刹邦的女邦主。
丁香做了女邦主,一切行政蕭規曹随,依然任用舊臣,以陳根、赫芳為左右輔弼;彭志、赫天雲,陸生、武膏,梧桐子、梧桐文等分掌要職。
此外,她委任王鳳為宮廷女傅,于玉、朱筠、吳雯、周麓貞、胡英、曹珍等為各部門的女官,在京供職;又封石碧為巫道觀主,專司鬼神之事,其餘六十名副榜中式的女考生,都分别派往各縣郡為官,遂使羅刹邦女權提高,風俗為之一變,邦人都有了“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思想。
丁香當政三月,百廢俱興,邦中大治,附近小部落,各邦族,聞風而至。
先後前來報聘、通商、修好、進貢,京城顯呈着興隆現象,邦人大悅。
這時,梧桐先生因年屆遐齡,告老還鄉,榮譽退休,在家納福,看到了羅刹邦重振雄風,心裡極為高興,大笑三聲,無疾而終,積閏享壽已到百歲,消息傳至京城,立即通令全邦下半旗志哀。
那時,葡萄仙子早巳不問政事,每日與菩提子邀遊山林,研究仙道。
菩提子的内心裡深深地愛着葡萄仙子,但女方對他卻在似有情、似無意,若即若離之間,使他無從捉摸,向時修道之士,不比凡夫俗子,怎好語涉私情?因此,他雖有滿腔熱情,隻得悶在心裡,沒有機會傾吐。
一日,葡萄仙子談及女邦主丁香才幹超群,當政數月,邦中大治。
菩提子聽了,靈機一動,附和道:“不錯,丁香不愧是女中丈夫,巾帼英雄,不過,邦事繁重,日理萬機,隻怕她不能持之以恒……” 葡萄仙子插嘴問道:“何故?”菩提子笑道:“你沒有發覺嗎?丁香比以前消瘦得多了。
” 葡萄仙子看菩提子一眼,道:“你注意她這一點,是什麼意思?” 菩提子正色道:“你選丁香為本邦之主,但此女體力有限,日夜為政務所圍,心理上負擔太重,她吃得消嗎?” 葡萄仙子沉吟片刻,問道:“怎樣才能減輕她的負擔呢?” 菩提子道:“丁香好勝之心甚濃,凡事精益求精,要減輕她的心理負擔,隻有一個辦法;” 葡萄仙子遭:“什麼辦法?”菩提子道:“為她擇偶。
” 葡萄仙子聽了,低頭不語。
過了片刻,菩提子接着道:“丁香身為女邦主,位至極品,但内心空虛,如果她有一個賢内助,分擔邦務,就能使她身心愉快,此事于公于私,均屬有利,何況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蔫,而你又何樂而不去為她擇偶呢?” 葡萄仙子道:“這是她自己的終身大事,為什麼要我越俎代庖?同時,她還有慈親,此事理應由她老人家作主才是。
”菩提子道:“話雖如此,但婚姻大事,女孩子自已是羞于啟齒的。
目前丁香乃是邦主,如果丁母代她誤擇了一個壞男人,不僅對丁香有害,而且也非本邦之福。
” 葡萄仙子道:“依你之意見,應該怎麼辦呢?” 菩提子不加思索,道,“先征求丁母同意,授權本邦左輔右弼二位大臣,組織一個委員會,名正言順地招考驸馬,和過去招考女邦主一樣,而我們冷眼旁觀,或參加一點小意見,這也是‘君子成人之美’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葡萄仙子喜道:“好主意,很有趣,隻是太便宜了丁香。
” 菩提子聽了,哈哈大笑道,“便宜了丁香,就是便宜了本邦的老百姓。
” 葡萄仙子道,“這是你出的主意,應該由你一個人去對丁母說項……” 菩提子也不等待葡萄仙子的話講完,又不管她答應與否,連忙插嘴道:“你也去!”他說着,拖着她就走。
三天後,丁母正式委托陳根和赫芳主辦招考驸馬的事,接着王宮公布黃榜 。
招考的章程非常簡單,隻不過筆試、口試和武功三項而已,但考生的資格卻有嚴格限制,那就是(一)考生年齡不得超過二十五歲,(二)面貌端正,身無暗疾,(三)品性優良,家聲清白,(四)僧道不得參加,(五)獨子不得參加;(六)異端邪教徒的子弟不得參加,(七)已有未婚妻或女友者不得參加,(八)曾犯非法性行為者不得參加,(九)禁止瘦肥不相稱者參加,(十)性器官勃起時,短于六寸者不得參加,(十一)包皮過長及患痔者不得參加,(十二)準許外邦未婚男子參加考試。
招考驸馬的消息公開後,前來看榜的人擁擠不堪,宮前廣場幾乎巳無插足之地。
官方發動飛鴿傳書,把這大事分别通知本邦的各縣郡鄉村。
不到數天,鄰區邦族,遠地部落,也都知道了。
許多有資格的青年紛紛以通信方式報名,因考期定在六個月之後,目前他們無須親自前來登記。
在未來的六個月之中,應試者尚有充分時間準備文藝武功。
富家子弟們都有父兄出面,廣聘名師傳授,補習或鍛練各種文武絕技,希望在考場中大顯身手,名揚天下。
貧家子弟們限于經濟條件,隻能合資井聘一二位謄宿或镖客,教導技藝。
許多武館乘此機會,廣收門徒,鄉塾縣庠,也大量招生,那批躍躍欲試的青年雖是未雨綢缪,也可說臨渴掘井,但對其本身進修,卻不無小補。
光陰如箭,考期即将降臨,羅刹邦京城裡的旅店邸舍早已住滿了各地考生,人數約計萬名左右,井分别辦妥登記和檢查身體的手續。
一部分考生還有父兄或教師護送陪伴,以便随時咨詢或指導,而父兄教師之中也不乏飽學儒者,身懷絕技的武士,以及精通六藝、文武全才的人物; 京城郊區也有不少考生,租賃民間空屋,城外四周,幕帳密布,臨時為考生所搭,暫供寄宿,但他們都非本邦之人,此外,又據驿站報告消息,沿途尚有許多人數,兼程趕來應試,不日即可到京。
預料這次招考驸馬,情況熱烈非凡,要比上次招考女邦主更為轟動。
因後者隻限于邦内女性,而前者則包括本邦與外籍的男子,所謂富貴功名,美色豔福,人人所欲,無怪那批有資格的青年們,個個興高采烈,不遠千裡面來,存着滿心希望,準備奪占鳌頭。
菩提子發覺外籍考生中,除了鄰邦、近族的男子之外,尚有人數相當可觀,來自中洲、扶桑、天竺、遊牧、黑熊、高原,南洋等部落的草莽英雄,以及身份不明的魔國人氏,而且來人之中,多數是文武兼修,道行玄妙,探其行徑,暗蘊詭秘,莫測高深,顯然龍蛇雜處,似乎另有圖謀,這就使他心裡有了警惕。
因此,就與葡萄仙子共同商量,并暗告陳根、赫芳,加強京城内外防衛,嚴密守護通衢大道,以免不法之徒,乘機搗亂。
同時,葡萄仙子冷眼旁觀,也發覺了城内西隅一座新建大型的華麗别墅内,居住着二三十個年輕美貌的女子,有的是道姑,有的俗家打扮,可是進進出出卻無一個男子。
最初,她以為那是修道院,像城外另一所的尼庵一樣,裡面也有看破紅塵的女僧和師姑,晨鐘暮鼓,靜修佛道,過着清苦生活,所以就不當它一回事。
後來她偶然發覺她們行動敏捷,身千不凡,立即引起注意,暗查之後,知道那批道俗女子都是最近才搬入此院,但誰也不知道她們來引何處,有何目的。
當時京城裡另外還來了數十位達官貴人,攬帶家眷和未婚的成年女兒,顯然他們來京的原因是要從這次落選的考生中,為自己女兒選擇東床快婿,而葡萄仙子又暗想:這女修道院裡的那些俗家女子可能也有此種願望。
由于考生的人數多得出于意表,原定文武的考場面積太小,無法容納,又預計試官也不夠分配,當局隻得将考試日期推後十天,以便安排京城裡所有的庠序,練馬廳和運動場,暫允考試地點,分區進行,并加委試官和吏役人員。
不料在這短短的十天中,城内城外卻先後發生了兩件與女色有關的案子…… 城外尼庵,四周圍繞着修竹茂林,并有花卉盆景,菜園瓜地,環境甚為幽靜,真是一個修行的佛門勝地。
某一晚間。
庵中暮鼓初停,夜課已畢,群尼和衆師姑均各回房休息,準備脫衣安眠。
忽然,遠處傳來一陣陣的馬蹄聲,到了庵外的修竹茂林之内停止。
她們側耳靜聽,正猜疑際,突有三五十個年輕漢子打開庵門,分路沖入後院雲房,各揀一個妙齡美尼或師姑,不由分說,摟在懷裡,實行強奸,當衆集體宣淫。
起初,她們還以為是強盜來了,不由大驚火色,哪知來人并非劫财,而是貪色采花,終于叫喊哭罵,各自掙紮抗拒,但那些子手縛雞之力的女性,怎能抗拒這批如狼如虎的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