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天廷會議

關燈
佛衆神聖也作了一個圓拱,于是他繼續道:“衆所周知,當年鴻鈞老祖座下的三位弟子,師兄就是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師弟是敝王通天教主。

    他們既是師兄,理應愛護師弟,奈何此老不念同門之誼,串通了元始天尊,唆使門下徒弟廣成子,侮辱敝王,并且無故殘殺敝國功臣多名。

    奈此老兒對于廣成子目無尊長,擅殺同道,不但末加斥責,反而仇視敝王,但此事尚可原諒,因同門師兄師弟之間意見不同,主張各異,偶有龃龉,也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

    奈此老兒身為師兄,又為群仙之首,卻生性險惡,老奸巨猾,他自知道行不及敝王,于是慚顔屈膝,借助外力,邀得西方佛國的接引、燃燈和準提三個和尚,來欺侮同門師弟,是可忍孰不可忍?現在本神猴正要重提舊案,懲罰這個狡滑的老朽,為我王通天教主報仇。

    同時鴻鈞老祖也有偏心,因他太老了,神志昏庸,不明是非曲直,可恨可恨……” 這時,玉面神猴伸手向腰間摸索,取出一根青竹細棒,長僅一尺,向空中一揮,它頃刻變了長約一丈,圓徑寸半,青光閃閃的手杖,放在案頭,這就是鴻鈎老祖的手杖。

    同時他那二隻猴目之中發出兩道如火的精光,直向太上老君的頭頂上射去,火光焰焰,不可逼視。

    太上老君的頭上立即現出—座尺半長的護頂金塔。

     這時,元始天尊也取出了三寶如意作為抵禦的武器。

     不料玉面神猴甚為狡猾,立刻把一道精光由上移下,直逼太上老君的面部,頓使老君心神一凜,隻聽到靈霄寶殿中一陣猛烈騷動,接着,“啊呀……”太上老君的胡須着火,燒起來了,元始天尊慌忙搶救。

     同時玉面神猴的另一道精光忽然變成像一條紅色的綢帶那樣,把太上老君頭上的護頂金塔,和元始天尊手中的三寶如意,周圍纏住,在一放一收之間,那兩件寶物都被精光卷了過來,于是他從容地伸出雙手接住,納入身邊的挂袋裡,又把案頭的太古神杖重新縮成一尺,放入懷中。

     又在同時,隻見到元始天尊縮手不疊,連聲叫喊:“啊呀!……”原來玉面神猴如火的精光,巳把他的手背灼傷,以緻三寶如意被對方的精光席卷而去。

     這時候,玉面神猴已經收回精光。

    他在—舉之間,輕易地連得仙國二位上仙的寶物,這種法道和神威頓使在座的群仙諸佛衆神聖大驚失色。

     玉皇大帝也看得心神恐慌,作聲不得。

    原來玉面神猴的那二隻猴目能夠發射火中之火,也可說是火中之王。

    它的熱度和威力,比三昧真火還要猛烈,可與“太陽”的神火颉颃。

    但性質不同。

    太陽的神火一發,地球将全被燒毀,範圍極大。

    不可收擡,而玉面神猴的精光之火,隻能燒毀他目光所及的地方,目光移開,火焰即熄。

     此外。

    他的精光之火又能發揮自然,小大由之,要猛則猛,要文則文。

    猛火能與太陽神火媲美,而文火的熱度很低。

    它的另—妙用就是以猛烈的精光燒灼,使對方或傷或亡。

    以文靜的精光奪取武器,減少對方作戰的能力。

     因此,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兩位上界天仙,雖都已修成金剛不壞之身,萬劫不毀之體,但根本想不到玉面神猴說到做到,立刻動手,更想不到他的精光竟然如此厲害,如此微妙,一時不及提防,終于落在下風。

    玉面神猴得手之後,樂極忘形,哈哈大笑。

    他一邊笑,再一邊說,帶笑帶說地聲音夾雜,含糊不清,但在座的群仙諸佛衆神聖卻都了解他所講的大意是:“他暫叫沒收那兩件寶物,要獻給國王通大教主,作為禮物,至于将來能否物歸原主,那是以後的事……” 這時候,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都已恢複鎮靜,他們在大庭廣衆之前,無端端喪失寶物,身體上也受到傷害,又使自已上仙的尊嚴掃地,這口氣如何咽得下去?元始天尊要想挺身離班,向玉面神猴挑戰,但他立即被太白金星的手勢阻止。

     這時,太白金星已經急趨過去,到元始天尊的身邊,屈躬湊近,低聲道,“上仙還請稍安勿躁!這裡不是仙家用武之地。

    佛祖尚且敗在玉面尊神的手下,即使兩位上仙聯手對抗,也未必能勝,況且。

    現在時間緊張,百事待議。

    正要開會讨論,千萬不要以小不忍而亂大謀……” 玉面神猴聽覺極靈,他插嘴道:“金星說得有理!不過,我倒無所謂,要文就文。

    要武就武,要怎樣就怎樣,二位上仙随時降臨,我随時候教,況且我是屬于妖魔國的,用不着顧到仙家的醜體面。

    現在,我還有幾句話要對大家說明,那就是我剛才手下留情,沒有把那二位上仙打得元寶翻身,因為他們究竟是敝國國王的師兄,否則,嘿嘿……,我要他們好看……,嘿嘿……方知我的厲害……嘿嘿……至于他們和我王之間的舊帳,遲早是要清算的,但這是我王的事情了。

    ”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被太白金星提醒。

    内心感激,雙雙拱手道謝。

    此刻他們被玉面神猴出言諷刺,不禁面紅耳赤,但限于大局嚴重,又要顧到仙家的體面,隻得暫時忍氣吞聲,不再計較, 玉皇大帝見到殿内的形勢已經穩定,遂即授命太白金星宣布繼續開會。

     就在此時,忽見吳剛手持大斧,肩負包袱,快步從殿外趨入,直到太陽神的案前站定。

     他把大斧插在腰帶裡,向太陽神屈膝叩首畢,然後啟奏道:“小神奉命趕回月球,在中途已見人類所遣派的太空船正向月球疾駛。

    小神本想把它一斧劈毀,但恐無故殺人,有違天律,所以不敢這樣做。

    當時小神運用‘天體飛騰’之術,迅速飛抵月宮,立刻傳音擂聲,把太空船遠征月球的惡消息,通知每一角落裡的神聖,并且說明緊急措施,立刻使用縮影潛形大法,把月球上的一切,包括生物和植物在内,都要縮入月球的地層之内。

    當場,月球上的仙女素娥,神将神兵等雖都感到驚駭,但卻十分鎮靜,個個分頭準備。

    不久,小神敲擊廣寒宮的警鐘三下之後,發出訊号,随即運用大法,隻聽到連聲巨響,宛如山崩地裂,随即見到泥土浮動,瞬時溶化,變成流質,月球上的一切漸漸下沉,沒入地層。

    小神又看見廣寒宮好像海上之舟,不堪風浪沖擊,颠簸不已,終于沉沒在海洋裡一樣。

    接着,小神把月球上像流質似的泥土再行硬化,使之恢複原狀,最後巡視各處,隻見月球之上一片荒地,岩石磷磷、寸草不生,變成了原始時代的月球,四周寂寥,景色非常凄涼。

    那時,小神心裡甚為滿意,于是取出吸氣寶瓶,把月球上的空氣盡收入瓶。

    之後,就駕起土遁遁入地層,靜待事态的發展……” 吳剛心急地說到這裡,換了一口氣,又接下去道;“小神入地不久,便聽到有一種笨重物體撞擊月球表面的聲音,開門關門的聲音,人類談話的聲音,細細碎碎,斷斷續續,聽不清楚他們在講些什麼。

    此外,還有步行彳亍聲,掘土敲石聲,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過了很久,小神又聽到發動機械聲,—刹那之間由近而遠,最後月球的表面上漸趨靜寂。

    這時,小神知道地國的人類——太空人已經離去,于是破土而出,揭開吸氣寶瓶的瓶塞,放出空氣,同時再将廣寒宮和其他一切的生物植物等都從地層浮升到月球表面。

    使它們恢複原狀。

    最後小神仔細巡視各處,隻見月球的表面土地有些新掘的痕迹,岩石也被敲碎,此外,一切如常。

    這時,小神頗為喜悅,因為月球沒有受到什麼損失,充其量也不過缺少了幾斤泥土,和幾塊岩石而已。

    小神心裡暗笑,笑那愚蠢的人類要泥土和岩石作什麼用,笑他們勞而無功,得不償失。

    後來小神在月球上又拾到一面印着許多星星的小旗,一塊金屬鑄成的徽章,上面镌刻着些像蝌蚪似的字體,但這些字體我也不識,還有好像是儀器之類的東西。

    現在小神已把那些東西都帶來……”吳剛說到這裡,連忙從肩上取下包袱,把它放在太陽神的案頭。

     太陽神解開包袱,将裡面的東西逐一過目之後,說道:“本神生性粗魯,對此一竅不通,不知那些是什麼玩意兒,還是呈送我皇作主定奪。

    ” 太白金星急步走來,從太陽神的手中接過那隻包袱,恭恭敬敬,送呈玉皇大帝。

    玉帝把包袱内的小旗徽章儀器等一件件取出,觀察一番,也說不出是什麼名堂。

     還是太白金星有些主意。

    他啟奏道:“我皇可将這些東西交給天巧星,天機星和地巧星三位星君共同研究,才能查出人類為何要把它們留在月球上的原因。

    ” 玉帝準奏,太白金星就吩咐值殿神将帶着包袱,分别傳令上述三位星君會同鑽研,一經查出原因,立即彙報,不得有誤。

     另一方面,玉帝對于吳剛不負使命,不殺生靈,心中大喜。

    他和顔悅色地對着太陽神說道:“吳卿此次趕返月球,一切措施,甚合朕意,乃其智也,不敢妄殺太空人,乃其仁也,智仁雙全,其功不小,理應重賞。

    ” 太陽神稽首答道:“我皇有旨,敢不遵循。

    ”接着他對吳剛道:“吳卿當年犯罪,罰在月球持斧砍桂,服役至今,已達無數萬年。

    現在你既已立了大功,自應将功抵罪,此後着即免此苦役,但仍須繼續守衛月宮,将來如再立功,另有重賞。

    ” 吳剛聽罷,歡喜不已,當即跪向玉帝和太陽神,叩首謝恩,謝畢起身,站到太陽神的座位後面,聽候差遣。

     玉帝再度面谕太白金星,宣布繼續開會。

     恰在此時,靈宵寶殿之外,警鐘大鳴,殿外兩名神将領着另一鬼國來使“急腳子”進入殿内。

     那“急腳子”汗流氣促,手摔黑色的告急文書。

    倒跪幽冥教主地藏王的案前,将文書呈上。

     幽冥教主接過文書,叫那急腳子到殿外休息。

    他一看文書的封面,吃驚地道,“文書是朱追魂太歲發出的,那麼,秦廣王也完了。

    ” 他急忙拆閱文書,朗聲誦讀:“臣追魂太歲朱某,敬禀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查鬼國自大王離國後,即遭巨變,蚩尤之魂作亂,群鬼響應,八閻羅被擒,國土遂遭淪陷,此事前已由秦廣王奏聞,茲不贅述。

    “不料蚩尤之魂更肆兇焰,近複遣派魑魅魍魉四大惡鬼,率領鬼卒數千,追捕秦廣王與臣,誓欲得之而甘心。

     “秦廣王以負傷之身,奔逃不及,又因手無寸鐵,無法抵抗。

    遂遭捆綁,沿途諸多侮辱,五步—棍,十步一槌,其慘狀可想而知也。

     “臣号稱追魂,位居太歲,腳力甚健。

    當時見勢危急,倉卒之間,避入亂草堆中,幸草堆之下,尚有陰溝,臣為愛惜微命,不嫌溝泥穢臭,遂縱身入溝,意欲匍伏泥中,或可逃避此劫,哪知溝深泥爛,臣一入其内,身軀立即下沉,若非臣身長九尺,則頭顱亦将全部埋沒于污泥之中,永不超生矣。

     “臣匿于溝内,溝上雖有草堆掩護,亦惟有屏除氣息,不敢稍動。

    群鬼遍索良久,覓臣不得,遂呼嘯離去,而臣猶聞秦廣王慘叫之聲,由近而遠,不絕于耳,至今心尚懔懔。

     “臣本拟親自趨前,向大王面奏詳情,奈周身穢泥,—時無法洗清,且臭氣難聞,何敢污濁天廷,是以另派僥幸漏網之鬼‘急腳子’攜呈告急文書,謹盼大王速借天兵,反攻鬼域,收複國土,以救九大閻羅,并解億萬善鬼于倒懸之中,臨楮草率,不勝恐悚之至。

    ” 幽冥教主讀罷,凄然流淚,合十作禮,懇求玉帝拯救鬼國。

     玉帝聽了,怒不可遏,立命太白金星傳令,速遣張天師道陵。

    費仙師長房,五殿閻羅包拯,雷部正神聞仲,風伯,雨師,雷公,雷母,“雷部推車之女”阿香,以及“雷部至捷之鬼”律令等,率領天兵萬名,火速進攻鬼國。

    不得延誤。

    諸神領兵去訖。

    靈霄寶殿中正拟繼續議會,忽聞殿外警鐘又起群仙諸佛衆神聖人感驚異。

    元始天尊冷眼旁觀,見到玉面神猴的态度極為鎮靜偶然發出幾聲冷笑,這種反常态度,使元始天尊頓生警惕之心,暗中準備應付可能的變故。

     月球又送到緊急文書。

     太陽神勃然變色,急拆文書,匆匆閱讀後,大怒道;“豈有此理?人類如此猖狂,那還了得!他們又派了太空船,再度進探月球。

    ” 太白金星說道:“人類第一次探月,已經知道月球之上是一個原始區域,荒涼不毛之地,除了岩石和泥土之外,既無金銀财寶可得,又無生物植物存在,照理他們應該死了這條野心。

    哪裡知道,‘鴨肫難剝,人心難料’。

    現在竟然又作第二次探月,為之奈何?” 太陽神道:“容易容易,人善用善法,人惡用惡法,吳剛你來!” 吳剛立即應命出班。

    太陽神說:“你速取我的火彈去擊毀人中船。

    燒死太空人,作為太空遊魂,使他們的屍骨化為灰塵,永遠不得返鄉。

    速去速去。

    走……”。

     太白金星連忙搖手阻止道:“且慢,多事之秋,戒殺為上。

    我的意思可請吳剛尊神前去,把太空船弄成一些輕微的損壞,使它失去了效能,無法飛達月球,不知大王一太陽神高見如何?”太陽神怒氣未息,心中大大的不以為然,但王帝卻贊成太白金星的主張,因此,太陽神隻得點頭答應,準予照辦,即命吳剛出發,此事遂又告—段落。

    地國的女王地母娘娘道:“天廷會議準備了三十年之久,勞師動衆,今天才得開成,但會議不久,各國代表發言報告尚未完畢,中間卻發生了那些驚天動地的事情,使會場裡的氣氛緊張萬分,會議如何繼續?因此,老身提議,議會暫停三炷香的時間,使各代表可以透透氣,澄清一下頭腦……” “本神猴堅決反對這個提議!”玉面神猴立刻打斷地母娘娘的發言,并且接着大聲道:“天宮會議是何等重要,現在剛剛開始,既未讨論,又未表決,老太婆這樣不識相,竟然主張暫停會議,是否有什麼不良的企圖?時間寶貴,我們應該繼續開會。

    ” 地母娘娘聽了,自覺失言,慚然不敢作聲。

     水國的龍王敖廣附和地道:“玉面尊神之言不錯,我們應該繼續開會,因本國也有許多困難,必須要在會議中解決。

    ”于是會議再行繼續。

    到現在為止,水國、地國、太空國、幽冥國,以及佛國的各代表都已發言,惟有仙國和妖魔國的代表還未報告。

    玉帝遂向太上老君問道:“仙國的情況如何,李仙卿可有報告嗎?”太上老君當即起身,向玉帝稽首為禮,道;“敝國的神仙雖能與天地同壽,長生不死,但他們都散居世外的洞天福地,幽栖占谷名山之中,素愛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不過,仙界的生活過度自由,太清靜了,因此,有些‘做不慣神仙’的神仙們,往往不耐寂寞,偷偷下凡,有的遊戲人間,作些善事之後,複返仙界,有的竟然貪戀花花世界的繁華,以緻迷失本性,堕落紅塵。

    過去像呂洞賓三戲白牡丹,七仙姑與凡夫配親,可以為證,但現在也不例外,常有許多神仙蹤迹不明。

    初時本仙以為他們前往三山五嶽,蓬島瀛洲,探朋訪友,雲遊天下,不料事實并非如此。

    他們飲了過量的仙酒,醉醺醺不能克制自己,于是私入鄰國,亂闖鬧事,傷生害命,或者到處尋歡作樂,樂舊忘返;也有到了下界,放棄仙職,投胎為人。

    目前經過初步調查,發覺已有七十二名小仙不知去向,可能尚有幾個大仙失蹤,—時無法查明,此事正由元始天尊主辦,容後查明正确數字之後,當再奏聞……”玉帝等待太上老君報告到這裡,心裡大為不歡,說道:“神仙隻有被谪下凡,哪有不羨為仙,欲願為人的道理?這種神仙實在可惡。

    有些醉仙,狂飲了仙酒,東西奔跑,胡言亂罵,打架尋仇,殺害生命,毀壞仙物,且借酒遮臉,調戲仙女等等,朕也掌握了不少情報,正要追查。

    最可惡的是那批散仙,平時吃飽了仙飯,無所事事,引朋喚友,清談作樂,竟敢大發牢騷,批評時政,真是大逆不道。

    那班逆仙已失仙品,必須重罰,以懲效尤……” 太上老君見到玉帝發怒,甚為恐懼,連聲稱是。

     玉面神猴見此情形,認為有機可乘,立即挑撥道:“李老年齡過高,頭腦陳舊,思想落伍,又無能力約束群下,更兼處事頗顸,萬端因循,得過且過,眼看神仙失職,不加追究,如此老翁,理應束之高閣,決難再作仙國的國王,若再戀棧,不肯退位,仙國必有禍端。

    現在本神猴也有意見發表……” 他說到這裡,站起身來,向玉帝拱手為禮,表示恭敬,繼續道;“大帝在上,敝國近來捉到七名醉仙,三名散仙。

    他們偷入敝國國境,為非作歹,調笑民女,殺傷民男。

    敝國的臣民雖是妖魔精怪。

    但都已修煉成道。

    有了仙氣。

    品格高尚。

    初時,他們見到那批醉仙散仙這種胡天胡帝的行為,畏其仙勢,不敢計較,哪知這批混蛋神仙,見到妖魔精怪事事退讓,處處回避,就認為懦弱可欺,得寸進尺,胡亂發作仙威,妄動武器法寶,以緻造成重大的傷亡。

    敝國的臣民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稍加反抗,但普通妖魔精怪的能力怎能與神仙比較?—經戰鬥,立遭敗績。

    非死即傷,可憐他們修煉了幾百年,曆盡了無數次的劫難。

    方得道氣仙體,不料最後還是無辜被害,甚為可憐……” 玉面神猴說到這裡,停了一下,問太上老君怒目而視。

    太上老君自知理虧,不敢正眼相對。

     于是玉面神猴又繼續道:“當時,獅首力土……”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指點着在他座位後面的獅首力士,“他得悉此情,怒氣沖天,立即率衆出動,首先碰到正在作惡的下流小仙們,也不問情由,立即攻打。

    這位力士何等威武,那批酒囊飯桶不堪他的—擊,好似摧枯拉朽,個個東倒西歪,負傷累累,倒地不起。

    他為了懲戒,并防止其以後繼續為惡,就收沒了他們所有的武器法寶,又把他們身體裡的仙血,統統吸盡,作為飲料,隻留得軀殼和四肢,稍能活動,以示并不趕盡殺絕,但他們道行全失,仙體毀喪,現已被逐出境……” 群仙諸佛衆神聖聽了,無不吃驚,各自搖頭,會場頓時起了—陣騷動。

     群仙咬牙切齒;諸佛齊唱:“善哉善哉!阿彌陀佛……”;衆神聖憤憤不平。

    靈宵寶殿中的千隻眼睛,隻隻盯着獅首力士。

    獅首力士安穩地站立着,面不改色,旁若無人,好像有恃無恐似的。

    玉帝黯然道:“懲戒是對的,吸血未免過份。

    ” 玉面神猴連忙道:“大帝在上,小猴不敢為獅首力士辯護,因太蔔老君不能約束下屬,獅首力士為他代勞,這是有功的,理應重賞。

    ” “胡說!”元始天尊憤然喝道:“查敝國的神仙雖或有貪杯的舉動,仉不至于爛醉胡鬧,何況他們既能名登仙籍,大部都是有德之士,決不會調笑貴國的民女,妄開色戒。

    想必是妖魔怪物乘這班神仙酒醉的機會。

    男魔去挑釁冒犯,女妖去勾引誘惑,以緻惹起池們的怒火,造成打鬥死亡,本天尊認為這批醉仙或散仙私入貴國國境,也是大錯,确應懲戒,但這種懲戒,應由敝國施行,方為合理,貴國應将他們闖境之事,迅速通知敝囤,本天尊自當設法阻止,或加以處罰,若查實他們确有損害貴國臣民的行為,本天尊必将負責謝罪,或賠償損失。

    獅首力士是什麼東西?竟敢藐視神仙。

    越俎代庖,施用霸道,打擊敝國的威聲,真是豈有此理!” 玉面神猴聽了,不怒而反笑,對着元姑天尊道;“好—個混元大羅金仙!說話冠冕堂皇,狡辯振振有詞,真是不知恥羞、千古以來,隻有妖魔怪物到處亂闖,為非作歹,常被群仙諸佛衆神聖誅戮殺害,不知凡幾,那裡聽到過醉仙散仙也會到處亂闖,為非作夕?現在本神猴坦白對你說:除了貴國的七名醉仙和二名散仙,已被獅首力士‘吸盡仙血。

    驅逐出境之外,另有三十六名大小神仙也在敝國犯了重大罪行,被囚在“綑仙牢獄”之内,等待敝國國王的命令,準備處決。

    各該仙犯都有口供招認,罪惡昭彰,不容你這混元大羅金仙片面的狡辯……” 此—消息。

    宛如晴天霹靂,使靈宵主殿中的群仙諸佛衆神聖等無不大驚,玉帝也不例外,尤其是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更為震駭。

    他們都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會場亂成—片,大家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覺得将信将疑。

    但玉面神猴既已說得如此的千真萬确,也不能不信, 這時,玉面神猴得意萬分。

    他是妖魔中之妖魔,精怪中的精怪,何等老練,一面玩弄群仙諸佛衆神聖于手掌之中,一面冷眼旁觀,暗察他們的反應,以便再進一步使用智慧,達到最後目的。

    于是他拍拍手掌,道:“請各位肅靜!本神猴言尤未盡……” 群仙諸佛衆神聖等聞言,均各停上私議,正襟靜聽。

     會場之中雀鴉無聲。

    隻聽得玉面神猴道:“萬古以來,凡妖魔怪物在别國犯罪,都已受到天誅,決不寬貸,對抑不對?但神仙在我國犯罪,到現在為止,我們還不曾殺死一個神仙。

    由此看來,可知你們群仙諸佛衆神聖都是生性殘酷的,而我們妖魔怪物反是仁慈為懷,生性善良的。

    敝國的臣民自從當年在‘誅仙陣’和‘萬仙陣’中,被你們群仙諸佛衆神聖使用聯合力量,受到集體屠殺,死亡之衆,遭遇之慘,為古今所未有。

    敝國國王通天教主親身體會到過去兩次的悲慘教訓,痛定思痛,發覺仙佛神聖都是陰險惡毒之輩。

    因此,他在最近二千年以來,對于本國臣民約束甚嚴,隻許他們修煉道行,鍛煉本領,不許為非生事,造孽作亂,目的是要報複前仇,清算舊時血債。

    我們一定要報前仇,清算舊帳,二千年的準備就是要達到這個目的。

    過去我國的臣民在‘誅仙陣’和‘萬仙陣’裡的死亡,不會是白死的,他們的血也不會是白流的。

    我們要從現在起,加倍讨還血債,血債血還,理所當然。

    除非玉皇大帝能夠運用天律,秉公處理這一舊案,在今日的會議上讨論和解決,那就是曾在當年參加屠殺敝國臣民的那批仙佛神聖,如果現在審定有罪,都将受到嚴厲的處分,應殺則殺,應斬則斬,不然的話,妖魔國是絕對不會罷休的。

    ” 元始天尊早已聽得忍無可忍,怒火中燒,突然步出列班,站到殿中,指着玉面神猴,厲聲喝道:“妖孽放肆!本天尊倒要試試你究竟有何能耐,如此口出狂言,我若不斬你,誓不再回靈霄寶殿。

    ” 玉面神猴哈哈大笑,答道:“本神猴如要懲戒你這混元大羅金仙,還用不着我親自動手。

    你現在不必妄動肝火,因為我在口頭上還須要先教訓你。

    我要問你:當年三教會議,共簽‘封神榜’,但後來敝國國王通天教主戰鬥失敗,封神之事由你一手包辦,是抑不是?你乘我王無權過問的機會,竟敢擅作主張,命令你的得意門人姜子牙,錯封神祗。

    譬如姜某之妻馬氏,是個失德之婦,有何功績,卻被封為掃帚星君,在天上占了一個星座?這顯然是姜某假公濟私,使馬氏妄占星位,雲宵碧宵和瓊宵三仙姑生前擺設黃河陣,你暗恨她們削去你的衆門人頂上三花和喪失了胸中五氣的道行,卻叫姜某封她們為糞坑三姑之神。

    以‘神’的尊名,而日夜享受糞的臭氣,你的用心何以如此惡毒?還有纣王天子,生前暴虐無道,殘害百姓,死後被封為天喜星君,請問人間有此暴君,天上何喜之有,喜從何來?諸如此類,都是姜某仗着你的仙勢,濫施職權,亂封神位,是誰之過?本神猴敢說:那都是你這個混元大羅金仙之過!你敢否認嗎?” 在座的群仙諸佛衆神聖等聽了玉面神猴的一番言論,都感覺到頗有道理,暗中點頭,而元始天尊也覺得無法反駁。

    因此,他認為這個猴頭正是難纏的勁敵,自己一時奈何他不得,隻好抱着慚顔,想要轉過身去,退回本位。

    當元始天尊正要轉動身軀,向後退去時,他立即被玉面神猴高聲阻止道:“且慢!你剛才聲勢洶洶,站出班來,要斬本猴。

    如今自知理屈,無話可答,就想當場退縮,變作一個虎頭蛇尾的混元大羅金仙,如此厚顔,可羞可恥。

    想你一貫仗着你師兄太上老君的勢力,打擊師弟通天教主,奉上欺下,殘殺異類,其罪一也;放任門下弟子,在外殺生犯罪,不加約束,其罪二也;封神不公,使某些神祗含恨千古,其罪三也。

    有此三罪,當應重罰……” 玉面神猴說到這裡,随即拱手作禮,向玉皇大帝奏道;“大帝在上,元始天尊犯此三罪,該當何罪?” 玉帝聽了。

    暗吃—驚,半晌不能回答。

    靈宵寶殿中又彌漫着萬分緊張的氣氛。

     玉面神猴得勢不饒神仙,于是威勢雄壯地從座位上走了出來,但見他龍行虎步,氣派非凡,絕對不像一個妖魔。

    此時,殿中的群仙諸佛和衆神聖都以為玉面神猴離座而起,是要想和元始天尊比劃,而元始天尊也暗作準備。

     那時,打幾位道行比較高深的仙佛要想前來解勸,但他們立即被玉面神猴擺手阻止,他說道:“諸位不必驚慌,靈霄寶殿之中,玉皇大帝之前,誰敢動武?況且這裡乃是會場,不是戰場!” 他一邊說—邊走,走到離開元始天尊約有十尺的地方站停,又向玉帝拱手作禮道:“大帝在上,按照天律,一般妖魔犯罪,多數都遭誅戮,但一般神仙犯罪,多數僅受貶嫡,二者之間的處罰重輕,顯然是天律規定不夠公正。

    現在元始天尊是混元太歲金仙,他犯了罪,論天律,小罪可免,大罪罪減一等,所謂罪不加諸至尊。

    可是元始天尊犯了三種罪行,那就是說第—罪免罰,第二罪罪減一等,但第三罪罪加一等。

    若淪天律,罪不可赦。

    天刑官何在?論律當殺,還是當打?” 這時,玉帝見到形勢不佳,又命令太白金星來講圓場。

     太白金星走到玉面神猴的面前,恭敬地拱拱手道:“玉面尊神講話有理,老朽非常佩服,魔國出此奇才,能夠壓倒群仙諸佛衆神聖。

    實是非同小可的事,有尊神在,貴國的興旺可立見分曉……” “廢話!”玉面神猴大聲打斷他的話柄。

    接着他繼續道:“谄媚之言,本神猴最不愛聽。

    你想出來打诨,講些好話,為元始天尊卸罪,是抑不是?你說呀!還是請你滾開吧!不要惹我發火。

    ” 太白金星吓了—跳,哪裡還敢多嘴,滿面含羞,唯唯而退。

     此時,元始天尊的處境最為狼狽,進又不好,退又不得。

    論理,自知理屈,論力,也無争勝把握,所以隻好默然站在殿中,靜待事态進展。

     此時,太上老君面現焦急神色,内心并不比元始天尊好過,由于剛才已經吃過玉面神猴的苦頭,他摸摸自己的下巴,胡須已被燒光,有失尊嚴,所以不敢站出來說話。

     此時,玉帝也不敢開腔,因他剛才多嘴,主張如來佛和那猴頭比武,害得佛祖負傷而去,心甚懊悔。

    因此,他更不敢插嘴,以防重蹈覆轍。

     此時,佛國的燃燈古佛和随從們都閉着眼睛,不問不聞,好像“自掃門前雪,莫管瓦上霜”那樣。

    事不關己莫理睬,是和尚的本色。

     此時,群仙之中卻個個心情沉重,不敢逞強出頭,妄加幹涉。

    但上仙受辱,中仙和下仙的臉上也失去了光彩。

     此時,衆神聖更加噤若寒蟬。

    玉皇大帝尚且默默無言,他們都是位低言微,有何作為?所以也愛莫能助,惟有靜待事态的發展。

     此時,玉面神猴更加表現出雄赳赳,氣昂昂的态度,他用尖銳深刻的日光向殿内四周一掃,心裡明白自己的威力已經控制了群仙諸佛和衆神聖。

    于是又向玉帝大聲追問道:“大帝在上,元始天尊有罪,應如何處罰?” 玉帝當時神色緊張,讷讷不能出聲。

    玉面神猴又高聲再三催逼,迫問玉皇大帝,應該怎樣責罰元始天尊。

    隻聽得玉帝咿呀地道;“這個……”“什麼這個那個!”玉畫神猴怒聲道:“人間的法律尚且規定‘皇子犯法,庶民同罪’,難道天上不及人間?不罰元始天尊,乃是天道不公,天理不明,何能服衆?”玉帝心裡大急,不知自己應該如何回答。

    他窘态暴露,眼睛在尋索太白金星,希望那聰明的老神仙能夠想出妙法,替他解圍。

     不料太白金星此時也感到計窮了。

    隻見他那兩隻手分向身旁左右攤了一攤,表示無可奈何的樣子。

    玉面神猴把一切情況都看在眼裡,心中暗暗好笑,當然不會真的笑出來。

    于是,他要想罵玉皇大帝了,但也曾深思熟慮:如果當衆辱罵玉帝,可能會惹起衆憤,所以他運用于借神罵神的辦法。

     他故意拿出大發雷霆的姿态,怒問天刑官在哪裡?當然,他心裡清楚地知道,天刑官決不可能在靈宵寶殿之中,因“天宮會議”僅是議事,不是審判,用不着天刑官列席。

     天刑宵既未列席,其他的神聖也不敢回答;“元始天尊該當何罪。

    ” 玉面神猴見到無“神”回答他的問題,就把左腳一蹬,格格幾聲,踏碎了殿中的幾塊“金磚地闆”,怒氣沖沖地罵道:“混蛋天刑官!你是啞的,聾的,口不能言,耳不能聽,天失威嚴,刑失效用,混蛋……大混蛋……”寶殿中群仙諸佛和衆神聖的心裡都明白:玉面神猴是借天刑官作掩護,實際上是罵玉帝,所以個個心裡都很難過。

     玉帝自己也感到非常難堪,隻是連聲歎氣,因他實在不忍心見到元始天尊受罰。

     元始天尊的心裡交織着不安,難受和慚愧,但他終于受不住玉面神猴一步緊一步的進逼,就把心一橫,毅然決然地向五帝稽首作禮,道:“恭求我皇召天刑官來。

    ” 元始天尊忽然自動要求玉帝傳召天刑官,使仙佛神聖無不大驚失色,太上老君想要阻止,已經來不及了。

     迫于形勢,五帝不得不下令傳召天刑官。

    這時玉面神猴心裡萬分得意,但他面無表情,态度更加嚴肅。

     不久,殿外天将報告道;“天刑官到!” 隻見天刑官殺氣騰騰地率領了十二名武裝刑卒,魚貫地進入靈宵寶殿,趨向五帝的案前,先拱手,後跪拜。

    禮畢,天刑官站在旁邊,刑卒們都肅立在他的身後。

    玉帝看着天刑官,久久默然無言。

     玉面神猴用尖利的眼光盯着玉帝。

     靈宵寶殿中—片靜寂。

    群仙諸佛衆神聖心裡焦急萬分。

     在玉帝之前,萬事必須聽從玉帝的主張,誰也不敢發言,隻有元始天尊的門人—一廣成子幾次三番想要沖出來,向玉面神猴論理。

    卻被南極仙翁暗中阻擋。

     現在他看到師父元始天尊即将受刑,痛心之極。

     忽然,他不顧一切,舉步離班,走了過來,但元始天尊用手向外一揮,怒目示意,叫他回去。

    廣成子隻得聽命,黯然從中途退回原位。

     當時,元始天尊稽首作禮,向玉帝奏道:“臣有罪,甘受我皇重罰。

    ”玉帝隻得勉強地開口,把剛才玉面神猴所提出的三個問題,說了一遍,并問天刑官,這些問題,是否能構成元始天尊的三種罪行。

     天刑官仔細考慮了一下,然後從容地答道:“玉面尊神所說的三種罪行,是能成立的,但在‘可打’與‘可誅’之間,我皇有權選擇。

    ” 玉帝說道:“二者之間,我選擇‘打’。

    ” 但天刑官又接着說道,“天律規定,我皇尚可運用特權‘免打’。

    ”玉帝正要說出免打時,卻被玉面神猴搶先反對道:“大帝在上,誅罪已免,打罪決不可免,若再免打,就顯示了大帝私心用事,天律不公,本神猴絕不服貼。

    ” 元始天尊乃是仙國的副領袖——混元大羅金仙,早巳修成了金剛不壞之身,同時他的德行連‘天’也要敬他三分,所以号稱天尊。

    門前,他卻要受到被‘打’的處分,這真是一種極端的侮辱。

     “按照天律第五十六條,細則十六項規定‘如判決打刑’,而執法天史如因罪犯有可赦之道,拒絕當場執行時,得無限期延遲打刑。

    ”天刑官又補充道。

     “豈有此理?”玉面神猴又倔強地道;“你們利用天律的空隙漏洞,作出種種藉口,企圖免除元始天尊的‘打刑’,本神猴提出抗議,堅決反對。

    ” 這時,廣成子聽得肚子幾乎脹破,真的忍受不住了。

    眼看師尊被玉面神猴如此侮辱,感到氣憤填膺,因此他身不由己地大聲喝道:“誰敢打我師尊?” “我敢打!我敢打!我敢打……” 群仙諸佛衆神聖都循若那聲音觀看,原來大聲叫喊“我敢打”者,就是最可惡的吸血魔怪一獅首力士。

     廣成子怒氣沖沖地道:“你如要打我師尊,必須先過我這一關。

    ” 獅首力士哈哈大笑道:“你還不配鬥我。

    ” “什麼?……”廣成子正想反唇相稽,卻被元始天尊及時喝止。

     隻聽得元始天尊道;“廣兒不得無禮!有我在此,哪裡容得你多嘴?”獅首力士諷刺地笑道;“教訓得好!不過廣兒’兩字用得不适當,應該說‘逆徒’才對。

    ” 廣成子被元始天尊一喝,作聲不得。

    滿面含羞,低頭立正。

     于是元始天尊舉目注視着獅首力士,嚴肅地道:“若是我皇命令别的神聖前來責打,本天尊自當甘心受刑,即使不幸而被擊斃,本天尊也死而無怨,,可是,你這吸血妖孽,既未奉我皇之命,又未蒙天刑官委托,何得狂言‘敢打’?你若敢打,本天尊必将招架,不妨與你周旋一番。

    本天尊身上多的是‘血’,你有本領。

    盡量來吸。

    ” 獅首力士繃緊了臉,伸一伸舌頭,又作了一個鬼臉。

    搖搖頭,道:“喔噎!天尊向我挑戰,好呀!來吧!看你有多大能耐,我不會被你吓倒。

    好呀!來吧!” “我贊成!”玉面神猴慫恿地道。

     元始天尊向玉帝稽首作禮。

    道:“懇我皇準臣離席,滅此妖孽,帶罪立功。

    ”玉帝考慮一下,心裡暗思:“元始天尊有百勝之道,而無一敗之理。

    ”于是準予所懇。

     獅首力士舉步出班,向玉面神猴屈躬作了—揖,正待出外,但玉面神猴立即走近獅首力士的身邊,在他的耳邊輕聲地說了幾句“獸語”,誰也聽不到他在說些什麼。

    即使聽得到,誰也聽不懂。

     這時,太上老君也走近元始天尊前面,叮囑道:“賢弟小心,這妖孽詭計多端。

    ” 隻見元始天尊點頭答應之後,起步前行,後面跟着獅首力士,一仙一妖離殿而去。

    暫且不表。

     玉面神猴等待元始天尊與獅首力士離開靈宵寶殿之後,随即向玉皇大帝拱手道:“大帝在上。

    我們繼續開會,因小猴現在有要緊的報告……” 他說到這裡,突然提高聲音,雙目現出精光,直射太上老君的面部,頓使這位仙國領袖吃了—驚,以為玉面神猴又要用“精光之火”來燒自己,但玉面神猴僅把精光在他的臉上一掃而過,迅即收回,接着道;“衆所周知,敝國的臣民非妖即魔,非精即怪,但要修成妖魔精怪,也非容易,至少苦修五百年,方能初步成道。

    成道之前,他們先要遇到第一劫數,那就是天雷擊頂之災。

    如能預防得法,僥幸逃過此劫,生命可保,始可繼續修行。

    再五百年後,又要遇到第二劫數,那就是陰火焚身之災。

    此火自動從本身發出,由下體燒起,直透頂門,恍如走火入魔,—發不可收拾,使千年道行頃刻化為灰塵,但若能妥為預防,又可避過此劫。

    再五百年後,第三劫數降臨,那就是風解體之災。

    此風自腮門吹入,直貫六腑,經過丹田,透穿九竅,能使肉骨崩潰,全體瓦解。

    若能設法逃出此劫,方能參天地之造化,與日月同壽。

    在座諸位仙佛神聖也都經過上述的三大劫數,必能體會到修行之苦如此,成道之難又如彼,并且在逃過三大劫數之前,還要再躲避百千萬次的小災和小劫,所以修道是一件最愚笨的事情,隻有傻瓜才去修行……”玉面神猴說到這裡,面現悲天憫人的神色,态度更為謹嚴,繼續道:“現在問題來了!既然妖魔精怪已在幹災萬劫中成道,為什麼你們仙佛神聖卻對他們不表同情,不予愛護,反而加以奴役?譬如……” 他停止說下去,卻用手指指着太上老君,又接着道:“譬如那位李老,硬把青牛當作坐騎,為他服役,太自私了。

    李老有腳,不肯走路,偏要騎着青牛代步,請問他的雙腳有什麼用?他能騰雲駕霧,盡可利用雲霧行路,為何一定要騎青牛?在過去時,青牛不甘長期被那李老奴役,曾經幾次三番逃離兜率宮,但都被他勞師動衆地捉了回去,真是很可憐的。

    神仙生活自由自在,青牛雖是畜牲,難道它不喜愛自由嗎?所以,本神猴現要為青牛請命,敬懇大帝作主,命令李老把青牛釋放,讓它回到敝國,享受自由生活。

    如果李老反對,那就請大帝下令,斬去他的雙腳,留腳不留牛,留牛不留腳。

    ” 玉皇大帝聽了,暗想:“這個刁鑽尖刻的猴頭,花樣百出,但說話倒也有幾分道理。

    ”但他決不能直率地附和玉面神猴的提議,因此,他默不作聲,隻用眼睛盯着太上老君,希望他自己作出反應。

     此時,太亡老君已經明白玉帝的意思,于是站起身來,向玉帝稽首作禮,道;“我皇在上,剛才玉面尊神所說的話與事實頗有出入。

    查本仙當年得道,西出函谷關時,便已與青牛作伴,同登仙籍,數千年以來,朝夕相随,形同朋俦,雙方都有深厚的感情,絕對不是奴役。

    這是實情,尚懇我皇明察詳查。

    至于青牛,雖已成道,但它究竟是畜牲,道心未堅,由本仙随時點化教導,不緻堕落邪道,倘它一旦離開兜率宮,進入妖魔國,久與群魔為伍,耳濡目染,野心一定複發,為非作歹,荼毒世界,到那時,誰敢收拾?”玉面神猴反駁道:“不然,剛才李老所說:‘他與青牛有深厚的感情,不是奴役’,這是謊言。

    據本神猴所知,青牛至少已有二次偷逃下界,都被捉回的事實。

    若非李老虐待青牛,它怎會偷逃呢?因此,本神猴可以斷言,青牛決不願意永久困囚在兜率宮裡,希望大帝命令李老從速釋放青牛,讓它自由返回本國。

    ” 太上老君氣憤地說道:“如果釋放青牛,将來必生禍端。

    ”玉面神猴道:“有本神猴在,保證青牛不會闖禍。

    ” “你敢保證嗎?”太上老君問道。

     “當然,我敢。

    ”玉面神猴答道。

     “請問如何保證?”太上老君又問道。

     “悉聽尊便。

    ”玉面神猴又答道。

     “假如将來青牛作亂,我要剝去你的猴皮,你可答應?”太上老君再三問道。

     “樂于接受,隻要你有此能耐。

    ”玉面神猴道。

     “誰作旁證?”太上老君問道。

    “無須旁證,雙方以三擊掌為憑。

    ”玉面神猴道。

     于是太上老君與玉面神猴各自從座位上起身,走到寶殿的中央。

    雙方相對立停,在玉皇大帝前面舉行了三擊掌以後,又各自歸坐原位。

     玉帝于是命令文曲星君把這一事實記錄在案。

     太上老君立即吩咐南極仙翁傳令,釋放青牛。

     忽然,殿外的遠處傳來一聲獅子吼,吼聲震徹天宮,使靈霄宅殿中的仙佛神聖心驚不已,因這種獅子吼聲惟如來佛方能有如此功力。

     衆心驚疑未定,隻聽得玉帝道:“這獅子吼甚為奇特,可能是佛祖回來了。

    ” 這時,隻有玉面神猴内心暗喜,因他明白這獅子吼是怎麼一回事,為了要掩飾心中的喜悅,他不得不裝出鎮定的态度,故意高聲報告道:“大帝在上,當年文蛛普賢慈航三位菩薩,在太極陣,兩儀陣和四象陣中與敝國的虬首獅仙,靈牙象仙以及金光犼仙分别交戰,不幸獅象犼三仙都已失手遭擒,被他們打回原形,罰作坐騎,數下年來受盡辛苦。

    查那獅象犼三仙原是敝王通天教主的得意弟子,受到如此侮辱,使敝國大失體面,此仇此恨,敝王念念不忘,誓必報複,但為了顧全大局,先禮後兵,現在他已命令本神猴把這件事情在天宮會議中提出,要求得到一個公道……” 他說到這裡,雙目突現精光,閃電似的射向文殊、普賢和慈航三位菩薩的頭頂。

     那三位菩薩見到對方的精光來勢洶洶,立即運用心神相通的佛法,使三位變作一體。

    并力抵禦,隻見文殊的頭上現出金光,普賢現出紫霞,慈航現出慶雲,那金光紫霞和慶雲凝結着,成為—道銅牆鐵壁似的大圓形屏障。

    護住頭頂。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