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會蘭池錄

關燈
在轍,而江水之恩何遲。

    伏願藍橋夜月,适載裴航之遇;巫峽明雲,速承神女之歡。

    桃源麻飯,華嶽玉钗,瑤台之曉露,早與神仙共脫塵累。

    無任霓看聿仰之至。

     詩曰: 潇湘店裡鳳雙飛,天造妖風翼已垂。

     一片芳心千片碎,十分花債九分移。

     夢中豈悟身為客,醉後還将月想伊。

     星友今朝通露閣,玉人謾唱誤佳期。

     又詩: 一道盤桓戀子都,誰知病裡散葫蘆; 卿家富貴今如舊,我處風流絕已無。

     蔡仲何曾戕女婿,雍姬自誤好兒夫; 今朝欲整潇湘案,案上争能認故吾? 張氏攜衣書而來,瑞蘭喜曰:“合浦珠至矣。

    ”及啟書視,笑語張氏曰:“顧其人,非微之矣。

    但西廂之月,未可待于今日。

    ”張氏曰:“男子用情,惟欲敢足于一己之私,奚暇他顧?”瑞蘭曰:“蔣君曾不念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彼一時前無牛裂,後無輿曳,聽其自便。

    今日相公法峻,閣宇蜀難,不惟彼無所入,我亦将無所出,雖鬼兵萬千,何所施其術耶?”張氏曰:“将何詞以釋之?”瑞蘭曰:“汝以慕客寓,列人李吉者告之雲:今日豈為飲食來耶?況京畿夜禁,誰敢來往?勿故為撲燈蛾,幸甚!”乃回詩二律,雲次韻。

     瑞蘭次韻雲: 憶别潇湘馬似飛,傷心千裡淚長垂。

     情深東海終難盡,判定南山永不移。

     司馬此生專為我,文君雖死也從伊。

     不須再導風花案,一線紅絲百歲期。

     又雲: 犬戎當日鬧燕都,萬裡江山破荻蘆。

     花月竊盟天下有,風流獨步世間無。

     張生隻恐忘崔氏,秦後何甘離醜夫。

     要把潇湘前案整,夜深怕殺執金吾。

     世隆時将文戰,見瑞蘭詩來,亦允其說。

    揭曉,世隆文魁天下,堂吏報尚書,時适瑞蘭偕夫人在坐,瑞蘭喜躍,白夫人曰:“正潇湘其人:“夫人喜謂尚書曰:“公何不識盧肇耶?”尚書笑曰:“塵埃中若識天宰相,則人皆物色之矣。

    ”夫人因祝尚書拟婚,尚書許之。

    瑞蘭随具柬,并詩來賀焉。

     詩曰: 渤海從來不可量,英雄事業破天荒。

     當年曾受風塵苦,今旦方依日月光。

     五色雲中驚太史,六龍駕上聳天王。

     從茲慰卻鳌頭夢,鸾鳳妝台可奪芳。

     世隆受冰贈鞭,仍見瑞蘭賀柬,笑曰:“今日親,則前日親,謹領。

    ”乃行大禮。

    其婚書則同年友、榜眼仇萬頃所制。

    萬頃細知二人情曲,蓋将針尚書而劑天下後世之渺寒士者,其書假世隆叔祖一春主婚,畫六十四卦組織雲: 蓋聞《易》系家人,重兩姓合歡之好;《詩》稱桃實,垂百年偕老之期。

    以至《書》傳妫造,《禮》存坊記,《春秋》逆女之筆,無非為婚媾者立指南。

    但謀肇于人,緣定于天,睹諸朱氏之箜篌,韋郎之翠钿,李姓之履信坊,富家貴家不能奪貧,子弟之三十九色者可知。

    寅惟尊府,槐棘嗑芳,江南草木知名;華夷布節,海外鷹熊仰視。

    正區區小頑,肥遁邊方,自履 之地,并邊内郡,幸蒙豫大之天,謙居恐墜,蠱壞益深。

    矧 小侄世隆,鉛椠自頤,慨時升而未允;草茅方困,念睹光以何能。

    第以乾坤否剝,師旅震臨,艮山兌澤,偶奏合和之曲;離火坎泉,妙傳既濟之歡。

    加以令小姐巽德攸恒,真南國之蘋蘩,豐才素畜,冠謝家之柳絮。

    自謂同人永相伉俪,讵期大有辄出妄災。

    過飛鳥而睽孤之豕以見,失包魚而歸妹之羊攸存。

    第托大緣俱損,而雷渙之劍徒解;國是鼎元,而楚和之璧随來。

    簪纓宦族,既稱孚萃之異;襁褓野人,亦羨複需之奇。

    人情如此,信猶賢于夢蔔也。

    茲申赍帛,特表訟德之舊,載薦損期,停看革文之新。

    伏願桃夭詠唱,而宜家宜室之作範;檑子協聞,而衍子衍孫之呈祥。

    至九十其儀,百兩其禦,俗之富,何足贅。

    辰下渙風串柳,晉日篩梅,萬希台重,上薦天申,不悉。

     尚書受禮,一覽婚書,懷諸袖中,恚曰:“呼牛呼馬,亦應之矣。

    ”後知萬頃所制,心甚銜之。

    時擇四月望日夜行贅禮,燈月交輝,清天一色,金紫送迎,沉檀薰馥。

    世隆環玎鳴,冠簪煌映,人望之如神仙然。

    平生索婚不獲者,今乃知其天才國色,成定難移,古往今來,佳期罕偶,甘心貼服,莫敢雲何也。

     世隆入,瑞蘭泣曰:“不意今日複見漢官威儀。

    ”頃之,侍婢數十,珠翠鮮明,進席奉醪,添香樹燈。

    瑞蘭官樣整汝,仙姿增豔,宛然神仙之下降也,世隆合卺,幾不能自持。

    瑞蘭悟,命侍婢散。

    世隆曰:“卿真豪傑也。

    ”瑞蘭曰:妾不豪傑,兄将亡賴矣。

    ”乃就帏叙舊,情悃甚周。

    時有聯名,聊記于此。

     聯雲: 新人本是舊情人(世),丹桂嫦娥喜絕倫(瑞)。

     淮下誰能知韓信(世),洛陽今已識蘇秦(瑞)。

     英雄手段真無賽(世),仙子光容自有真(瑞)。

     笑我初婚身是假(世),憐伊與逸骨将魂(瑞)。

     寸心千裡塵都掃(世),半刻千金案又存(瑞)。

     愛虎與茲登虎穴(世),得魚從肯下魚綸(瑞)。

     萬般富貴天然處(世),一種風流分外恩(瑞)。

     深院花心人帶雨(世),洞房物色盡逢春(瑞)。

     破蓮分肉根猶在(世),食蔗到頭味更真(瑞)。

     酒後添杯休強醉(世),茅前效尤易成(瑞)。

     晉兵鏖戰雄難敵(世),問客縱橫計莫陳(瑞)。

     無可奈何田旱久(世),還曾相識燕樓頻(瑞)。

     芙蓉帳裡疑為夢(世),翡翠衾中妙入神(瑞)。

     大盜曾聞驚惠子(世),雞嗚方喜脫田君(瑞)。

     不須人作同心結(世),仍是天生連理身(瑞)。

     從此風流終百歲(世),相憐相愛更相親(瑞)。

     夜燈,瑞蘭曰:“兄今見妾,樂乎?”世隆曰:“何待言!”瑞蘭曰:“尤有甚于見妾者。

    ”世隆曰:“樂盡于此矣,無他也。

    ”瑞蘭曰:“瑞蓮在妾家。

    ”且告以其詳。

    世隆喜躍不勝,欲召見,瑞蘭沮之曰:“蜘蛛作道,不可以風。

    兄忘其傷于虎乎?”次曉,瑞蘭邀瑞蓮入見,兄妹相逢,宛若夢中,信是天啟其衷,而為不世之奇逢也。

    有頃,出拜尚書夫人于堂上。

    一家慶會傳都城,翰墨士大夫詩賀甚多,不在行錄。

    其妹瑞蓮,後乃命配友人同年探花賈士恩。

     世隆嘗有《風花》一作,聊記于此: 蔣生世隆謂玉人瑞蘭曰:“予今二人魚水相歡矣,同事風花,則有文房四子,曰筆、曰墨、曰紙、曰硯而已。

    不假以恩,甯無沙中偶語乎?”瑞蘭曰:“俞。

    ”及拜筆曰拜花郎,墨曰磨花伯,硯曰合花子,紙曰通花太使。

    四子拜封,将之任,筆不悅,曰:“予制自皇帝,管于蒙恬,爵于韓文公,今乃拜郎,次于三子之下,甯不為文房之王乎?”诘諸墨曰:“子何功?居吾上?”墨曰:“韓文公,唐臣也。

    玄宗,唐君也。

    子雖重于韓,其視我化道士、步天宮而重于唐君者孰高?”筆不敢與争。

    又潔諸硯曰:“汝端溪居士以壽靜稱,乃亦侈然居吾上乎?”硯笑曰:“予即墨侯耳。

    管城子,列爵唯五也。

    侯與子,孰先?”筆由是語塞。

    乃诘諸紙曰:“子何人也,亦欲右吾乎?”紙曰:“予生于蔡,制于薛,莊重于五鳳樓韓家,任乎治,則泣山東之父老;任乎檄,則起枋頭之奸雄。

    爾固不敢與墨争,而敢當我乎?”筆笑曰:“子亦欲方諸墨硯耶?子非我,則空函所以羞殷浩;我誤子,則露布所以羞蘇緘。

    子當下我必矣。

    ”紙大笑曰:“子非我則鐵書銀鈎何所施?描花模月将付諸誰?”争辯不已。

    硯釋之曰:“要皆風花中人也,何苦争高?所可慨者,洞房六子耳。

    曰床、曰帳、曰褥、曰衾、曰氈、曰枕,空預風花之列,而不受風花之蔭,行将為介子推矣!”筆、紙曰:“信其傷哉!”乃相率而白諸蔣生案下。

    蔣生曰:“非諸子為言,予亦長頸鳥喙矣。

    ”乃拜戛玉床曰迎花力士,拜翡翠衾曰護花元帥,拜遊仙枕曰轉花将軍,拜芙蓉褥曰和花虞侯,拜五花氈曰帖花招讨,拜獅子帳曰統花都尉。

    六子受封,乃與四子分班受命。

    頃之,護花元帥曰:“諸将受封矣,誰其主之?”統花都尉曰:“諸将無主,願蔣生為主。

    ”洞房諸子言曰:“籲,蔣生其封花主也。

    ”文房四子曰:“何偏也?蔣生主風,娘子主花可也。

    ”洞房六子曰:“主花者無風,主風者無花,如此兩子亦無樂乎其為主矣。

    ”四子曰:“兩子無以為樂,以其所有,易其所無,天下之樂,孰加于是?今日都共成兩主之歡,複何言! 一日,瑞蘭攜世隆遊後園,見亭匾曰“拜月”,沉思久之,笑曰:“子其念潇湘舊迹乎?”瑞蘭曰:“然。

    ”世隆曰:“生觀今日,則娘子之終身可知矣。

    ”遂制《拜月亭記》以表潇湘之遺迹。

    其記雲: 古人名亭,所以示不忘也。

    歐陽不忘山水,名以豐樂;希文不忘清素,名以濯纓焉,忠肅不忘榮歸,名以衣錦;潇湘主人以潇湘之亭名于臨安官舍,其亦有所不忘者矣,亭有月,月有人,設榻一張,焚香一炷,拜于玲珑之間,其不忘者,情耳,情之所在,時則随之。

    時乎束刍人遺,鴻鯉天遙,參商地阻;其拜也,滿地蟲聲,過牆花影,心傷千裡,淚灑盈襟,人愁也,月愁也,亭固愁亭也,愁其不忘也已,時乎繩囊永固,鸾鳳交飛,汝台并遊;其拜也,蘭麝薰芳,絲羅映色,一唱一随,一歌一舞。

    人樂也,月樂也,亭固樂亭也,樂其不忘也已。

    憂樂不同,而同于不忘,情至是,其亦鐘矣。

    予嘗以是問諸亭,亭則無知;問諸月,月則無言;問諸心,心則無征,進而問之友人,友人付之一笑耳。

    三緻問,始言曰:“月與天地久者也,爾我之情,其月之于天地乎?甯容忘?”予曰:“情不忘矣。

    ”記之。

    附風、花、雪、月四詞于左: 風袅袅,風袅袅。

    冬嶺泣孤松,春郊搖弱草。

    收雲月色明,卷霧天光早。

    清秋暗送桂香來。

    拯夏頻将炎氣掃。

    風袅袅,野花亂落令人老。

     花豔豔,花豔豔。

    妖娆巧似汝,鎖碎渾如剪。

    露凝色更鮮,風送香常遠。

    一枝獨茂逞冰肌,萬朵争妍含醉臉。

    花豔豔,上林富貴真堪羨。

     雪飄飄,雪飄飄。

    翠主封梅萼,青鹽壓竹梢。

    灑空飛絮浪,積檻聳銀橋。

    千山渾駭鋪鉛粉,萬木依稀挂素袍。

    雪飄飄,長途遊子恨迢遙。

     月娟娟,月娟娟。

    乍缺鈎橫野,方圓鏡挂天。

    斜移花影亂,低映水紋連,詩人舉盞搜佳句,美女推窗遲夜眠。

    月娟娟,清光千古照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