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上可不這樣,隻要來一個小官,鎮上的公民就必須去歡迎,仿佛來到金光鎮上的官吏都是大聖大賢。

    等到他們離職的時候,公民們又必須去歡送,不管離職的人給地方上造了福,還是造了孽。

    不單官吏來去如此,連什麼銀号錢莊的老闆到任去任也要如此,因為從金光鎮的标準來看,天天埋在鈔票堆中的人是與官吏有同等重要的。

    這又是我們的民主世界裡特有的精神,恐怕也是全世界中最好的精神。

     本着這點精神,就很可以想象到我們鎮上怎樣對待一個偶然或有意從此經過的客人了。

    按說,來了一位客人,實在不應當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地方。

    假若他是偶然從此路過呢,那就叫他走他的好了。

    假若他是有意來的,譬如他是來調查教育的,那就請他到學校去看看罷了;他若是警察總局的督察,就讓他調察警政去吧;與别人有什麼關系呢? 不,不,我們金光鎮自有金光鎮的辦法。

    隻要是個闊人,不管他是幹什麼來的,我們必須以全鎮的人力物力,鬧得天翻地覆的歡迎他。

    這緊張的很:全鎮到處都須把舊标語撕了下去,撕不淨的要用水刷,然後貼上各色紙的新标語。

    全鎮的街道(也許有一個多月沒掃除過了)得馬上掃得幹幹淨淨。

    野狗不得再在路上走來走去,都捉起來放到遠處去。

    小孩子,甚至連雞鴨,都不許跑出家門來。

    賣花生桔柑的不準在路旁擺攤子。

    學校裡須用磚頭沾水磨去書桌上的墨點子,弄得每個小學生都渾身是泥污。

    這樣折騰兩三天,大人物到了。

    他也許有點事,也許什麼事也沒有。

    他也許在街上走幾步,也許坐着汽車跑過去。

    他也許注意到街上很清潔,也許根本不理會,不管他怎樣吧,反正我們須心到神知的忙個不亦樂乎。

    我們都收拾好了之後,還得排隊到街外去迎接他呢。

    中學生小學生,不管天氣怎樣冷,怎麼熱,總得早早的就站在街外去等候。

    他若到晌午還沒來,小孩們更須立到過午;他若過午還沒到,他們便須站到下午。

    他們渴,餓,冷或熱,都沒關系。

    他們不能随便離隊去喝口水或買個燒餅吃;好家夥,萬一在隊伍不整齊的時候,貴人來到了呢,那還了得!我們鎮上的民主精神是給貴人打一百分,而給學生們打個零的。

    小孩子如此,我們大人也是如此。

    我們也得由保甲長領着去站班。

    我們即使沒有新藍布大褂,也得連夜趕洗舊大衫,漿洗得平平整整的。

    我們不得穿草鞋,也不得帶着旱煙管。

    我們被太陽曬暈了,也還得立在那裡。

     學生耽誤了一天或兩天的學,我們也累得筋疲力盡,結果,貴人或是坐着汽車跑過去,或是根本沒有來。

    雖然如此,我們大家也不敢出怨言,舍命陪君子是我們特有的精神啊。

    這精神使我們不畏寒,不畏暑,不畏饑渴,而隻“畏大人”。

     原載1945年9月重慶《民心半月刊》創刊号、第一卷第二、三期,至1945年12月《民心月刊》第一卷四、五期合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