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馳僞檄四方響應 失勇将三桂回軍
關燈
小
中
大
平涼,張勇亦率王進寶來會,圖海道:“王輔臣在平涼,王屏藩在漢中,兩人隐為犄角,我軍圍攻平涼,王屏藩必來相救,現請兩将軍輕騎入陝,截住屏藩,此處待老夫督兵圍攻,不患不勝。
”張勇、王進寶奉命去訖。
圖海紮住了營,自去相度形勢,回帳召集部将,各授密計。
是夜嚴裝以待,到了二更時候,聞城内隐隐有号炮聲,随率部将出營。
不多時,王輔臣開城潛出,率兵到清營前,一聲喊殺,突入清寨,不料寨中毫無人影,隻有燈光數點,輔臣知是中計,急率軍退出,見寨外已布滿清兵,好像天羅地網一般。
輔臣一馬當先,提起大刀,左斫右劈,把清兵沖開兩邊,剩出一條血路,率軍逃走。
奔至城下,見有一軍前來接應,輔臣一看,乃是虎山墩守兵,忙道:“誰叫汝等前來?”守兵答道:“适有一卒來報,據言主帥劫營被困,所以特來援應。
”輔臣頓足道:“吾中圖海詭計,看來此城難保了。
”部将問明情由,輔臣道:“此城保障,全在虎山墩,我故用精兵扼守,不料清兵冒充我卒,調兵離山,他卻不費氣力,占住此墩,居高望下,城内虛實,都被瞧見,如何能守?”圖海密計,從輔臣口中叙出。
部将道:“某等前去奪回便好。
”輔臣道:“他用心占住此墩,還肯被我奪回麼?”部将執意要去,輔臣乃派兵五千,前去奪墩,自率兵入城防守。
不到數時,果然五千兵隻剩一半,踉跄逃回。
輔臣忙差人去漢中乞援,數日不見回音,複派兵出城沖突數次,都被清兵殺退。
圖海分兵斷敵饷道,城中益加惶恐。
又聞炮聲隆隆,溜彈飛入城中,守兵多被打傷。
輔臣恐兵心潰變,沒奈何上城彈壓,晝夜不懈。
這日正在巡城,見城下來一清将,叫開城門,輔臣開城延入,通問姓名,乃是參議道周昌,奉撫遠大将軍命,前來招撫。
輔臣躊躇未決,周昌道:“将軍困守孤城,身處絕地,此時不亟圖反正,尚待何時?況聖恩高厚,前曾遣令郎特敕撫慰,格外體恤,将軍當早接洽。
趁此自返,朝廷決不加罪,将軍仍可完名,豈不甚善?”輔臣道:“犬子繼貞,曾持敕到來,某亦嘗具疏謝罪,但至今未蒙赦诏,恐怕一旦歸降,仍遭不測。
”繼貞持敕事,即從兩人口中補叙。
周昌道:“将軍如慮及此事,盡可放心。
現在撫遠大将軍,因前日一戰,将軍能殺出重圍,格外愛重,曾囑某緻意将軍,倘慮天威不測,願力為擔保,誓不相負。
”周昌也算能言。
輔臣道:“既如此,請閣下先回!某當遣部将前來訂約。
” 周昌随出城回營,禀報圖海。
圖海道:“現已接得固原捷報,張勇等将王屏藩擊退,輔臣内乏糧草,外無救兵,不怕他不降。
”到了次日,果然來了謝天恩,由輔臣遣至乞降。
圖海召入天恩,呈上輔臣書,内稱如蒙保全,即願投誠。
圖海當即批回。
輔臣即開城迎入清兵。
圖海入城,表聞清廷,并請特頒赦诏,康熙帝自然應允,這也不在話下。
時三桂已到松滋,方遣降将楊來嘉等進略隕陽,命與王輔臣、王屏藩聯絡進兵。
忽傳到王屏藩敗報,接連又聞平涼失守,輔臣降清,三桂面色驟變。
正驚疑間,有一将匆匆奔入,遞上急報,三桂連忙拆閱,乃是留守長沙夏國相乞援,即問道:“常澧并沒有警信,如何長沙告起急來?”我亦要疑。
來将道:“現因江西軍大至,運到西洋大炮數十尊,我軍不能抵擋,所以前來告急。
”三桂道:“江西的耿軍,已被清兵殺退麼?”來将道:“耿軍沒有什麼确實消息,大約總是敗仗。
現聞江西的清兵,乃是什麼安親王嶽樂統帶,來攻湖南的。
”三桂道:“軍情如此,看來隻好回援湖南,再作計較。
”于是拔營回湘,先令胡國柱、馬寶火急前進,去守長沙,自率水師順流而下。
途次,聞勒爾錦出虎渡口,尚善入洞庭湖,江湖險要,多被清兵占去,不覺大驚;忙令舟子揚帆飛駛,到了虎渡口,見岸上已無清兵,略略放心;轉入洞庭湖,亦沒有什麼尚善,越加寬慰。
原來勒爾錦、尚善等,聞三桂回軍援湘,早已遁去,因此三桂由江入湖,毫無阻擋。
到了長沙,馬寶已紮營城外,四圍浚掘重濠,布滿鐵蒺藜。
三桂見守法嚴密,大加獎勵。
入城見胡國柱,方知夏國相往醴陵禦敵,遂命部将高大節,帶領精騎四千,往助夏國相,高大節骁勇善戰,乃是三桂部下最得用的大将,此番出赴醴陵,又有一番惡戰。
正是: 彼思逐鹿,此願從龍。
不有天甲,誰戢元兇。
未知高大節能得勝否,請向下回再閱。
本回以吳三桂為主腦,耿精忠、孫延齡、王輔臣等,皆旁枝也。
然叙輔臣事獨詳,蓋三桂既得湖南,非不欲涉江北上,隻因清兵雲集荊襄,不得已按兵常澧,待釁而動。
王輔臣兵變之日,正有釁可乘之時,若使通道秦晉,潛襲燕京,則荊襄重兵,幾成虛設,勒爾錦、尚善輩,又皆庸懦無能,未必能返旆回援。
是知輔臣之叛降,實三桂成敗之關鍵。
叙輔臣,即所以叙三桂也。
閱本回,方見詳略之間,自費斟酌。
”張勇、王進寶奉命去訖。
圖海紮住了營,自去相度形勢,回帳召集部将,各授密計。
是夜嚴裝以待,到了二更時候,聞城内隐隐有号炮聲,随率部将出營。
不多時,王輔臣開城潛出,率兵到清營前,一聲喊殺,突入清寨,不料寨中毫無人影,隻有燈光數點,輔臣知是中計,急率軍退出,見寨外已布滿清兵,好像天羅地網一般。
輔臣一馬當先,提起大刀,左斫右劈,把清兵沖開兩邊,剩出一條血路,率軍逃走。
奔至城下,見有一軍前來接應,輔臣一看,乃是虎山墩守兵,忙道:“誰叫汝等前來?”守兵答道:“适有一卒來報,據言主帥劫營被困,所以特來援應。
”輔臣頓足道:“吾中圖海詭計,看來此城難保了。
”部将問明情由,輔臣道:“此城保障,全在虎山墩,我故用精兵扼守,不料清兵冒充我卒,調兵離山,他卻不費氣力,占住此墩,居高望下,城内虛實,都被瞧見,如何能守?”圖海密計,從輔臣口中叙出。
部将道:“某等前去奪回便好。
”輔臣道:“他用心占住此墩,還肯被我奪回麼?”部将執意要去,輔臣乃派兵五千,前去奪墩,自率兵入城防守。
不到數時,果然五千兵隻剩一半,踉跄逃回。
輔臣忙差人去漢中乞援,數日不見回音,複派兵出城沖突數次,都被清兵殺退。
圖海分兵斷敵饷道,城中益加惶恐。
又聞炮聲隆隆,溜彈飛入城中,守兵多被打傷。
輔臣恐兵心潰變,沒奈何上城彈壓,晝夜不懈。
這日正在巡城,見城下來一清将,叫開城門,輔臣開城延入,通問姓名,乃是參議道周昌,奉撫遠大将軍命,前來招撫。
輔臣躊躇未決,周昌道:“将軍困守孤城,身處絕地,此時不亟圖反正,尚待何時?況聖恩高厚,前曾遣令郎特敕撫慰,格外體恤,将軍當早接洽。
趁此自返,朝廷決不加罪,将軍仍可完名,豈不甚善?”輔臣道:“犬子繼貞,曾持敕到來,某亦嘗具疏謝罪,但至今未蒙赦诏,恐怕一旦歸降,仍遭不測。
”繼貞持敕事,即從兩人口中補叙。
周昌道:“将軍如慮及此事,盡可放心。
現在撫遠大将軍,因前日一戰,将軍能殺出重圍,格外愛重,曾囑某緻意将軍,倘慮天威不測,願力為擔保,誓不相負。
”周昌也算能言。
輔臣道:“既如此,請閣下先回!某當遣部将前來訂約。
” 周昌随出城回營,禀報圖海。
圖海道:“現已接得固原捷報,張勇等将王屏藩擊退,輔臣内乏糧草,外無救兵,不怕他不降。
”到了次日,果然來了謝天恩,由輔臣遣至乞降。
圖海召入天恩,呈上輔臣書,内稱如蒙保全,即願投誠。
圖海當即批回。
輔臣即開城迎入清兵。
圖海入城,表聞清廷,并請特頒赦诏,康熙帝自然應允,這也不在話下。
時三桂已到松滋,方遣降将楊來嘉等進略隕陽,命與王輔臣、王屏藩聯絡進兵。
忽傳到王屏藩敗報,接連又聞平涼失守,輔臣降清,三桂面色驟變。
正驚疑間,有一将匆匆奔入,遞上急報,三桂連忙拆閱,乃是留守長沙夏國相乞援,即問道:“常澧并沒有警信,如何長沙告起急來?”我亦要疑。
來将道:“現因江西軍大至,運到西洋大炮數十尊,我軍不能抵擋,所以前來告急。
”三桂道:“江西的耿軍,已被清兵殺退麼?”來将道:“耿軍沒有什麼确實消息,大約總是敗仗。
現聞江西的清兵,乃是什麼安親王嶽樂統帶,來攻湖南的。
”三桂道:“軍情如此,看來隻好回援湖南,再作計較。
”于是拔營回湘,先令胡國柱、馬寶火急前進,去守長沙,自率水師順流而下。
途次,聞勒爾錦出虎渡口,尚善入洞庭湖,江湖險要,多被清兵占去,不覺大驚;忙令舟子揚帆飛駛,到了虎渡口,見岸上已無清兵,略略放心;轉入洞庭湖,亦沒有什麼尚善,越加寬慰。
原來勒爾錦、尚善等,聞三桂回軍援湘,早已遁去,因此三桂由江入湖,毫無阻擋。
到了長沙,馬寶已紮營城外,四圍浚掘重濠,布滿鐵蒺藜。
三桂見守法嚴密,大加獎勵。
入城見胡國柱,方知夏國相往醴陵禦敵,遂命部将高大節,帶領精騎四千,往助夏國相,高大節骁勇善戰,乃是三桂部下最得用的大将,此番出赴醴陵,又有一番惡戰。
正是: 彼思逐鹿,此願從龍。
不有天甲,誰戢元兇。
未知高大節能得勝否,請向下回再閱。
本回以吳三桂為主腦,耿精忠、孫延齡、王輔臣等,皆旁枝也。
然叙輔臣事獨詳,蓋三桂既得湖南,非不欲涉江北上,隻因清兵雲集荊襄,不得已按兵常澧,待釁而動。
王輔臣兵變之日,正有釁可乘之時,若使通道秦晉,潛襲燕京,則荊襄重兵,幾成虛設,勒爾錦、尚善輩,又皆庸懦無能,未必能返旆回援。
是知輔臣之叛降,實三桂成敗之關鍵。
叙輔臣,即所以叙三桂也。
閱本回,方見詳略之間,自費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