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煙缸與青瓷

關燈
煙,順手給明樓倒了杯玫瑰紅茶,“你們認識?”貴婉問。

     “别假惺惺地問,你不知道他是誰,你發展他做下線?”明樓坐下來,喝茶。

     “我們是一年前在巴黎大學一場圖書分享會上認識的。

    ” “一年前?!”明樓用力一磕茶杯,倏地站起來,開始在房間裡找東西。

     “你找什麼?” “有拐杖嗎?” “沒有。

    ”貴婉答。

     明樓看見花筒裡插着一把雨傘,順手把傘抄了起來朝阿誠走過去,貴婉猛地擋在他面前。

     “擱下。

    ”貴婉喊道。

     “讓開。

    ”明樓語氣沉穩卻透着嚴厲。

     “他是我的下線。

    ”貴婉說,“我有權保護他。

    ” “他是我弟弟。

    ”明樓冷冰冰地說,一把推開貴婉。

    因用力過猛,貴婉又穿着高跟鞋,“咯噔噔”退了幾步。

     明樓拿着傘,對着阿誠擡手就打,幾乎不分頭面。

    這一次,阿誠不敢避,緊着身子迎接着明樓的怒火。

    貴婉走過去,用力拿住了傘,說:“夠了,别打了。

    他明天就得走,他有重要任務。

    ” “什麼任務?” “‘青瓷’要護送43号去莫斯科。

    ” “你換人吧。

    ”明樓斷然拒絕道。

     “不行。

    ” “不行也得行。

    ”明樓抽傘,傘被貴婉用力一拽,拽到手上。

     貴婉一字一句地說:“你聽着,43号就是‘青瓷’,他這次是自己送自己,明白了?” “混蛋。

    ”明樓罵了一句,松了手。

     “我們内部出了叛徒,所以才放了煙幕彈。

    ”貴婉說,“讓敵人誤以為我們這次走兩個。

    其實,是因為交通局出了問題,我們打算保存實力,送‘青瓷’去莫斯科受訓,暫時解散這個‘巴黎護送站’。

    ” “他怎麼走?”明樓問。

     “明天早上,從巴黎北站出發,先去柏林,那裡有我們的人接應,然後去莫斯科。

    ” “直接走?”明樓看了看阿誠,阿誠低着頭,不敢看他。

     “是。

    從西伯利亞鐵路走,中途轉道到柏林,到了柏林再補辦蘇聯的入境護照。

    ” “他行嗎?”明樓有些不相信。

     “他又不是第一次執行任務。

    ” 貴婉的話讓明樓瞬間明白了,明白阿誠已經瞞着自己做了很多事,問道:“他送過幾個?” “年内送了三個,今次是自己送自己,算第四個。

    ” 明樓心裡頓時像壓下一塊石頭,壓得難受,呢喃着:“第四個!” 他站起來,對貴婉說:“你們小組出了叛徒,哈爾濱警察局的鷹犬已經撒開網了,這個花房很可能被監視了,你們怎麼走?” “我知道!”貴婉表現得極其鎮定。

     “你知道?” “對。

    可是我必須待在這。

    我丈夫是這條紅色交通線的負責人,他會在淩晨兩點,準時過來接我。

    當然,也可能是一個陷阱。

    我今天的任務,第一,讓阿誠安全撤離;第二,等我丈夫。

    ” “阿誠走進這座房子,死期也就到了。

    ”明樓斷言。

     “你既然能找到我們,你就能救他。

    ”貴婉說。

     “你呢?”明樓問。

     “我,如果我丈夫沒有落入敵手,我們今天就能逃離這裡。

    如果,我丈夫死了,或者叛變了,我會在淩晨兩點被逮捕,或者被槍決。

    ”貴婉說,“你知道,我對死亡充滿了恐懼。

    ” “一起從後面撤離。

    ”明樓果斷決定。

     貴婉拒絕道:“不行,我要等我丈夫。

    ” “哪怕是陷阱?” “該來的總要來,替我送‘青瓷’平安出境。

    ”貴婉的呼吸有點急促。

     “你想好了?”明樓又追問了一句。

     “是。

    ”貴婉笃定。

    随即看了看阿誠,對明樓說,“别怪他。

    ” “我沒怪他。

    ”明樓也看了阿誠一眼。

     “也别怪我。

    ”貴婉歎息一聲。

     明樓走近阿誠,阿誠擡頭看着他。

    明樓一把拉起他說道:“你記着,就算今夜死了,也不能喊口号。

    ” 阿誠點點頭。

     “别怪我!”明樓語氣低沉。

     阿誠突然覺得心頭一酸,生死一線,就這麼簡單明确。

     淩晨兩點,最不想看到的、最不希望發生的一幕還是發生了。

    所謂的最後一次“夫妻”撤離,其實就是一個緻命圈套。

    貴婉被人當街槍殺,明樓知道王天風一定就在附近,兩組人馬,等着遊魚落網,前後無路,隻有置之死地而後生。

     雪地裡,寒風中。

    明樓的槍口頂着阿誠的頭,吼道:“說!說錯一句,你就完了。

    ” 王天風持槍立在風頭上。

     阿誠跪在雪地裡,眼睛裡全是紅色的血。

    貴婉的屍體就在他眼前橫躺着,此刻的阿誠用頑強的意志緊繃着自己的神經,死亡的威脅已經不足以令自己恐懼,戰友的痛失才是痛不欲生的根源。

     他終于明白明樓為什麼剝了自己禦寒的大衣,因為自己因寒冷不停地顫抖,這種自然的生理反應在此時此刻恰恰是自己“怕死”的表現。

    明樓在為阿誠“活命”鋪路,一個意志頑強的革命者是不會因為一槍當頭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