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特高課辦公樓樓下,幾名汪僞政府的官員從車裡走下來。
阿誠把車也停了下來,看着車窗外的情景,說道:“岡田芳政搞什麼鬼?汪曼春、梁仲春,還有民政部警務司司長,居然還請了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 坐在後座上的明樓不說話,阿誠下車替明樓打開車門。
明樓走下車,和幾位汪僞政府的官員寒暄了幾句,汪曼春迎上來,喊道:“明長官。
” “都來了。
” “特高課的岡田芳政請我們一個一個地在這裡喝茶。
” “茶喝了,還不走?” “這不你來了嗎?” 明樓一揮手:“先走吧,圍在這幹嗎。
” 正說着,兩個日本特務押着一名官員從樓裡出來,三個人上了一輛日本軍用摩托車。
“第三個了。
”汪曼春道,“軍事委員會統計部常務次長。
” “挺新穎的。
”明樓莞爾一笑。
“敲山震虎。
” 不遠處的梁仲春低聲對阿誠說道:“動真格的了。
” “為了南雲?”阿誠問。
“陸軍醫院死了一個共黨叛徒叫許鶴,特高課懷疑都是内部人做的,正在一一排查,岡田芳政把我們全都叫來,無非就是殺雞儆猴。
”梁仲春大膽地揣度,“我說,這招不管用。
” “那你在這幹嗎?又不用你抓人,人有日本憲兵呢。
” “我在這不就是狐假虎威狗仗人勢嘛。
” 阿誠上下打量了他一下,點點頭:“也對。
” 梁仲春看着和汪曼春站在一起的明樓,問道:“你家主子怎麼也來了?” 阿誠看看明樓的方向,說:“自從南雲被刺,明先生就一直被特高課監視,我看今天明先生這杯茶,一定很燙。
” “怎麼沒人監視你啊?” “誰吃飽了撐的,監視一狗腿?” “那是。
”梁仲春點點頭,問道,“你不想法子替明先生把這杯滾茶給就地潑了?” “關我什麼事!他喝得下滾茶,是他的能耐,喝不下去,我自有能耐不受他牽累。
” 梁仲春一副佩服的表情,道:“你夠狠。
” 兩人說話間,明樓已經走進特高課大樓。
岡田芳政的辦公室裡,明樓背靠着玻璃窗坐在藤椅上,對面的岡田芳政目不轉睛地盯着他,眼神中透着令人難以捉摸的意味。
明樓面色沉穩,冷靜淡然道:“岡田君想從我這裡得到什麼?不妨直說。
” “明樓君,我請你來特高課喝茶,你好像一點也不驚訝。
” “是的,我一點也不驚訝。
” “為什麼?” “共黨叛徒在陸軍醫院被殺,南雲課長因我而死,這些棘手案子都必須由岡田君親自處理,岡田君這段日子一定過得很艱難。
” “有傳言說,抗日分子已經逐步滲透到了我們的諜報機關,很多内部機要文件默默流向重慶、延安,日本軍部對我們近來的工作狀态極不滿意。
” “上海是世界情報的中心集散地,我對岡田君所述,一點也不感到驚訝。
” “那你對什麼感到驚訝呢?” “要說驚訝,你把我牽涉進來,我感到驚訝。
我一直以為,我已經是新政府的中堅力量,不被懷疑,隻有信任。
” “接着呢?” “你說呢?”明樓道,“你肯定不這樣認為。
” “我需要一系列的證據,來證明你們都是帝國的朋友、新政府的精英,而不是跟大日本帝國為敵的叛亂分子。
” “做特工的本能是懷疑一切,我不反對。
但是,神經過敏,我就不贊同了。
” 岡田芳政突襲似地問道:“你知道‘眼鏡蛇’嗎?” “‘眼鏡蛇’?”明樓先是一愣,然後淡定道,“第一次聽到這個敵方代号,我們所知道的隻有‘毒蜂’而已。
” “據可靠情報,‘毒蜂’已經離開上海,現在的上海軍統站盤踞着一隻‘毒蠍’,還有共産黨的潛伏電台‘眼鏡蛇’。
”岡田芳政拿出一疊密碼記錄,放到明樓的面前,“特高課破譯的重慶密電裡多次提到這隻蠍子,更奇怪的是,共産黨方面也出現了這隻蠍子的電文。
” “現在是國共合作時期,他們互通往來,并不奇怪。
” “南雲一直苦心經營着特高課的偵聽網,她的機要文件裡曾經提到,她有把握挖出隐藏在内部的幕後黑手。
她的死,隻能證明一件事,她離共黨的這條‘眼鏡蛇’隻有一步之遙。
” 明樓泰然自若地喝着茶。
“許鶴瞎了一隻眼睛,另一隻眼睛極度感染,在日本陸軍醫院高級病區進行治療。
這是特高課高層機密,這個秘密消息南雲曾經跟十一個與帝國情報有關的官員提到過。
但是,我知道這十一名官員裡并沒有明樓君。
” 明樓鎮定道:“你怎麼知道,這十一名官員裡沒有我?就算是這十一名官員的名單上沒有我,我也有可能得到這個情報,我有我的情報來源。
任何一個與秘密工作相關的人員,都有自己的情報鍊。
” 面對明樓的風輕雲淡,岡田芳政心裡很是佩服,佩服他的坦白、遇事不驚、得理不讓人。
“明樓君,我現在很想知道你的這個情報來源,我無意冒犯,我隻是想從明樓君這裡得到更多有關南雲被刺的信息和線索……”岡田芳政特意放緩語氣,“希望……” “沒問題,你不用解釋。
”明樓猜出了他的心思,“在南雲被刺一案上,我多多少少感到内疚,因為刺客原本要殺的人是我!這件事,是我在周佛海先生的公館聽中央信托公司的李董事偶然提及,據說,他是聽他的小舅子——中央軍事委員會特務處一名書記官說的,詳細情況我就不清楚了。
” 岡田芳政扼腕:“情報外洩竟然如此厲害。
” “原本我可以推說自己毫無所聞,但是,這不是我做事的風格,希望岡田君以後對明某有什麼疑問,可以直接詢問。
” “謝謝明樓君坦誠相待。
這一次,是我做得不妥,請明樓君諒解。
” “我明白。
岡田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都背負着不同的罪名在生活,想方設法地隐藏自己善良的一面,把最兇殘的嘴臉留在了大衆的印象中。
”明樓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國人罵我是國賊!我也曾問過我自己,我心理上是否能夠承受,不管我能不能承受,新政府依然需要正常運轉,政權、财經、利益、貿易、暗殺等等,都不會以我的意志為轉移,就算我今天不做了,或者被抗日分子暗殺了,或者是日本人不再相信我,要除掉我了,對于這個混亂的世界、血腥的上海,并沒有多大幫助。
跑馬場的馬照跑,夜上海的歌舞依舊升平,沒有人會為我哭,為我笑,這就是一個披着虎皮揣着綿羊心腸,為帝國服務的官員的下場。
” “明樓君,你很坦率,而且敏感。
” “不是敏感,是看得透。
” “我知道你很不容易。
” “是啊,不容易。
當一個城市裡的人視你為虎狼的時候,做了國賊又何妨?” “豪氣!” “剛愎自用罷了。
”明樓把茶杯一擲,說道,“茶涼了。
” 岡田芳政被明樓的話打動,也被明樓的态度給折服:“明樓君,你令我改變了對‘許鶴事件’的看法。
許鶴的身份并不是一個秘密,而是一個早已洩了密的秘密,我們對敵人一無所知,敵人對我們卻能了如指掌。
可惜了南雲這個巾帼英雄,死在了一些管不住嘴的情報官員手上,我們特高課理應深刻反省。
” “我們也不能說一無所知,至少我們知道洩密的危險無處不在……” 黎叔蹲在舊書鋪報堆的一個小角落仔細地尋找着舊報紙,掌櫃把一疊疊陳舊發黴的舊報紙往黎叔身邊一放,一陣灰塵揚起。
掌櫃在空中擺了擺手,揮散揚起的灰塵,說道:“二十年前的舊報紙,有的都在這了,我這裡沒有的,估計全上海的舊書報鋪子都沒有了。
您到底要找哪一年的新聞啊?” 黎叔笑笑:“不瞞老闆說,我是個集報刊首期的愛好者,不管什麼類型報紙,凡是第一次印刷,第一期出版,我都留着。
” “我懂,我懂,是有這麼一說,跟那些集郵的一樣。
可是,您這樣找那得找到猴年馬月去啊。
” 黎叔看着地上一堆堆的報紙,想了想說道:“要不這樣,您論斤賣給我,我買回去慢慢找。
” 掌櫃有點兒猶豫:“這樣啊,我這報紙要論斤賣,可不虧了。
” “掌櫃的,您這廢報紙擱着也是擱着,您就吃點虧賣給我,我也就一窮教書的,沒有多少薪水,這不,愛好一個收集報頭,您看,您成全我個心意,算我謝謝您。
” 掌櫃的心裡也沒譜,盤算了一下:“一角一斤?” 黎叔忙起身給掌櫃鞠了一躬:“我謝謝您!” 簡單格局的閣樓,滿地的舊報紙,黎叔專心緻志地注視着每一張報紙上的新聞标題,一條一條地找着。
直到看到一條标題為“不明身份之少婦遭遇車禍”的新聞後,目光才停留下來。
黎叔自言自語道:“是你嗎?娟子?” 1922年的上海,春陽炫目,樹影搖曳。
寬闊的梧桐大道上,十八歲的明鏡帶着十一歲的明
阿誠把車也停了下來,看着車窗外的情景,說道:“岡田芳政搞什麼鬼?汪曼春、梁仲春,還有民政部警務司司長,居然還請了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 坐在後座上的明樓不說話,阿誠下車替明樓打開車門。
明樓走下車,和幾位汪僞政府的官員寒暄了幾句,汪曼春迎上來,喊道:“明長官。
” “都來了。
” “特高課的岡田芳政請我們一個一個地在這裡喝茶。
” “茶喝了,還不走?” “這不你來了嗎?” 明樓一揮手:“先走吧,圍在這幹嗎。
” 正說着,兩個日本特務押着一名官員從樓裡出來,三個人上了一輛日本軍用摩托車。
“第三個了。
”汪曼春道,“軍事委員會統計部常務次長。
” “挺新穎的。
”明樓莞爾一笑。
“敲山震虎。
” 不遠處的梁仲春低聲對阿誠說道:“動真格的了。
” “為了南雲?”阿誠問。
“陸軍醫院死了一個共黨叛徒叫許鶴,特高課懷疑都是内部人做的,正在一一排查,岡田芳政把我們全都叫來,無非就是殺雞儆猴。
”梁仲春大膽地揣度,“我說,這招不管用。
” “那你在這幹嗎?又不用你抓人,人有日本憲兵呢。
” “我在這不就是狐假虎威狗仗人勢嘛。
” 阿誠上下打量了他一下,點點頭:“也對。
” 梁仲春看着和汪曼春站在一起的明樓,問道:“你家主子怎麼也來了?” 阿誠看看明樓的方向,說:“自從南雲被刺,明先生就一直被特高課監視,我看今天明先生這杯茶,一定很燙。
” “怎麼沒人監視你啊?” “誰吃飽了撐的,監視一狗腿?” “那是。
”梁仲春點點頭,問道,“你不想法子替明先生把這杯滾茶給就地潑了?” “關我什麼事!他喝得下滾茶,是他的能耐,喝不下去,我自有能耐不受他牽累。
” 梁仲春一副佩服的表情,道:“你夠狠。
” 兩人說話間,明樓已經走進特高課大樓。
岡田芳政的辦公室裡,明樓背靠着玻璃窗坐在藤椅上,對面的岡田芳政目不轉睛地盯着他,眼神中透着令人難以捉摸的意味。
明樓面色沉穩,冷靜淡然道:“岡田君想從我這裡得到什麼?不妨直說。
” “明樓君,我請你來特高課喝茶,你好像一點也不驚訝。
” “是的,我一點也不驚訝。
” “為什麼?” “共黨叛徒在陸軍醫院被殺,南雲課長因我而死,這些棘手案子都必須由岡田君親自處理,岡田君這段日子一定過得很艱難。
” “有傳言說,抗日分子已經逐步滲透到了我們的諜報機關,很多内部機要文件默默流向重慶、延安,日本軍部對我們近來的工作狀态極不滿意。
” “上海是世界情報的中心集散地,我對岡田君所述,一點也不感到驚訝。
” “那你對什麼感到驚訝呢?” “要說驚訝,你把我牽涉進來,我感到驚訝。
我一直以為,我已經是新政府的中堅力量,不被懷疑,隻有信任。
” “接着呢?” “你說呢?”明樓道,“你肯定不這樣認為。
” “我需要一系列的證據,來證明你們都是帝國的朋友、新政府的精英,而不是跟大日本帝國為敵的叛亂分子。
” “做特工的本能是懷疑一切,我不反對。
但是,神經過敏,我就不贊同了。
” 岡田芳政突襲似地問道:“你知道‘眼鏡蛇’嗎?” “‘眼鏡蛇’?”明樓先是一愣,然後淡定道,“第一次聽到這個敵方代号,我們所知道的隻有‘毒蜂’而已。
” “據可靠情報,‘毒蜂’已經離開上海,現在的上海軍統站盤踞着一隻‘毒蠍’,還有共産黨的潛伏電台‘眼鏡蛇’。
”岡田芳政拿出一疊密碼記錄,放到明樓的面前,“特高課破譯的重慶密電裡多次提到這隻蠍子,更奇怪的是,共産黨方面也出現了這隻蠍子的電文。
” “現在是國共合作時期,他們互通往來,并不奇怪。
” “南雲一直苦心經營着特高課的偵聽網,她的機要文件裡曾經提到,她有把握挖出隐藏在内部的幕後黑手。
她的死,隻能證明一件事,她離共黨的這條‘眼鏡蛇’隻有一步之遙。
” 明樓泰然自若地喝着茶。
“許鶴瞎了一隻眼睛,另一隻眼睛極度感染,在日本陸軍醫院高級病區進行治療。
這是特高課高層機密,這個秘密消息南雲曾經跟十一個與帝國情報有關的官員提到過。
但是,我知道這十一名官員裡并沒有明樓君。
” 明樓鎮定道:“你怎麼知道,這十一名官員裡沒有我?就算是這十一名官員的名單上沒有我,我也有可能得到這個情報,我有我的情報來源。
任何一個與秘密工作相關的人員,都有自己的情報鍊。
” 面對明樓的風輕雲淡,岡田芳政心裡很是佩服,佩服他的坦白、遇事不驚、得理不讓人。
“明樓君,我現在很想知道你的這個情報來源,我無意冒犯,我隻是想從明樓君這裡得到更多有關南雲被刺的信息和線索……”岡田芳政特意放緩語氣,“希望……” “沒問題,你不用解釋。
”明樓猜出了他的心思,“在南雲被刺一案上,我多多少少感到内疚,因為刺客原本要殺的人是我!這件事,是我在周佛海先生的公館聽中央信托公司的李董事偶然提及,據說,他是聽他的小舅子——中央軍事委員會特務處一名書記官說的,詳細情況我就不清楚了。
” 岡田芳政扼腕:“情報外洩竟然如此厲害。
” “原本我可以推說自己毫無所聞,但是,這不是我做事的風格,希望岡田君以後對明某有什麼疑問,可以直接詢問。
” “謝謝明樓君坦誠相待。
這一次,是我做得不妥,請明樓君諒解。
” “我明白。
岡田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都背負着不同的罪名在生活,想方設法地隐藏自己善良的一面,把最兇殘的嘴臉留在了大衆的印象中。
”明樓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國人罵我是國賊!我也曾問過我自己,我心理上是否能夠承受,不管我能不能承受,新政府依然需要正常運轉,政權、财經、利益、貿易、暗殺等等,都不會以我的意志為轉移,就算我今天不做了,或者被抗日分子暗殺了,或者是日本人不再相信我,要除掉我了,對于這個混亂的世界、血腥的上海,并沒有多大幫助。
跑馬場的馬照跑,夜上海的歌舞依舊升平,沒有人會為我哭,為我笑,這就是一個披着虎皮揣着綿羊心腸,為帝國服務的官員的下場。
” “明樓君,你很坦率,而且敏感。
” “不是敏感,是看得透。
” “我知道你很不容易。
” “是啊,不容易。
當一個城市裡的人視你為虎狼的時候,做了國賊又何妨?” “豪氣!” “剛愎自用罷了。
”明樓把茶杯一擲,說道,“茶涼了。
” 岡田芳政被明樓的話打動,也被明樓的态度給折服:“明樓君,你令我改變了對‘許鶴事件’的看法。
許鶴的身份并不是一個秘密,而是一個早已洩了密的秘密,我們對敵人一無所知,敵人對我們卻能了如指掌。
可惜了南雲這個巾帼英雄,死在了一些管不住嘴的情報官員手上,我們特高課理應深刻反省。
” “我們也不能說一無所知,至少我們知道洩密的危險無處不在……” 黎叔蹲在舊書鋪報堆的一個小角落仔細地尋找着舊報紙,掌櫃把一疊疊陳舊發黴的舊報紙往黎叔身邊一放,一陣灰塵揚起。
掌櫃在空中擺了擺手,揮散揚起的灰塵,說道:“二十年前的舊報紙,有的都在這了,我這裡沒有的,估計全上海的舊書報鋪子都沒有了。
您到底要找哪一年的新聞啊?” 黎叔笑笑:“不瞞老闆說,我是個集報刊首期的愛好者,不管什麼類型報紙,凡是第一次印刷,第一期出版,我都留着。
” “我懂,我懂,是有這麼一說,跟那些集郵的一樣。
可是,您這樣找那得找到猴年馬月去啊。
” 黎叔看着地上一堆堆的報紙,想了想說道:“要不這樣,您論斤賣給我,我買回去慢慢找。
” 掌櫃有點兒猶豫:“這樣啊,我這報紙要論斤賣,可不虧了。
” “掌櫃的,您這廢報紙擱着也是擱着,您就吃點虧賣給我,我也就一窮教書的,沒有多少薪水,這不,愛好一個收集報頭,您看,您成全我個心意,算我謝謝您。
” 掌櫃的心裡也沒譜,盤算了一下:“一角一斤?” 黎叔忙起身給掌櫃鞠了一躬:“我謝謝您!” 簡單格局的閣樓,滿地的舊報紙,黎叔專心緻志地注視着每一張報紙上的新聞标題,一條一條地找着。
直到看到一條标題為“不明身份之少婦遭遇車禍”的新聞後,目光才停留下來。
黎叔自言自語道:“是你嗎?娟子?” 1922年的上海,春陽炫目,樹影搖曳。
寬闊的梧桐大道上,十八歲的明鏡帶着十一歲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