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的民族現在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目光困惑地面臨一無所有的局面,因為這個民族為找到适合自身政治形式而作的最後和最極端的嘗試,卻是以如此醜陋不堪的失敗而告終。
* 現在,這兩個時間段——我正在奮筆疾書的這個時間段和這本傳記所囊括的那個時間段,它們開始銜接起來了,這可真是奇了!因為我的主人公的精神生活的最後年月,即在他的婚姻計劃遭受失敗,在他失去他的那位男友,在那個來到他身邊的美妙孩童的生命被奪走之後的1929和1930那兩年,它們正好就屬于随後奪取這個國家,而此刻則正在血與火的洗禮中走向滅亡的那個勞什子的上升和蔓延時期。
對于阿德裡安·萊韋屈恩而言,這是充滿着一種巨大的和高漲的,我禁不住想說:怪異的,甚至令參與者本人都沉醉其中的創造性活動的兩年,而且,你另外還根本不可能抗拒的印象是,它們似乎就是支付給他的薪饷和補償,因為他服從了那種對于生活的幸福和愛的權利的剝奪。
我說的是兩年,但這并不正确:因為隻有這其中的一部分,隻有其中一年的下半年和另一年的幾個月夠得上是完成他的那部作品的時間,而那部作品實際上就是他的曆史意義上的最後的和最極端的東西:交響康塔塔《浮士德博士哀歌》,它的創作計劃,如我先頭已經透露的那樣,從時間上可以追溯到内珀穆克·施耐德魏因來到普菲弗爾林之前,現在,我就準備用我貧瘠的語言來專門對它進行描述。
首先有一件事情是我不可以不做的,這就是去看看它的作者,一個時年為四十四歲的男人的個人情況,去看看我用一雙始終是緊張好奇的眼睛所觀察到的他的外形和生活方式。
在此,我最先要訴諸筆端的是我早在字裡行間就已提前作好了鋪墊的下述事實,即他的臉,以前,隻要他把它刮得幹幹淨淨的,那麼,它同他母親的臉的相似性就會昭然若揭,但是,前不久這臉上卻大變樣地長出夾雜着灰色的深色胡子來,還是一種翹胡子呢,上嘴唇上卻另外還有一個狹長的小胡子向下垂着,而且這個翹胡子,盡管它也沒有讓兩個臉頰空着,可相比之下,下巴處的卻要濃密得多,而且,同是在下巴這裡,兩側的卻又要比中間的更濃密,也就是說,絕對不是一個山羊胡子。
這種對面部表情的部分覆蓋所造成的陌生化還是可以容忍的,因為正是這個胡子,聯合他的另外一種越來越愛把頭歪向一側肩膀的趨勢一起,共同賦予他的面容以某種超脫凡俗的受苦受難的味道,确切地說,也就是某種救世主的味道。
我愛用這個表達,我沒有辦法不用它,我以為,這樣一來我就更可以保證自己的好感同情,因為這個表達顯然不是指向虛弱,而是随着極端的活力和一種身體的健康而出現的,而我的朋友很擅長的一點就是,盡情地當着我的面去誇耀他的這種活力的不容辯駁。
他的做法就是采用一種有點慢條斯理的、偶爾猶豫不決、偶爾又稍顯單調的說話方式,這種說話方式我是新近才在他身上發現的,而且我也喜歡把這種說話方式理解為處于靈感紛至沓來的狂喜中的他在創作上審慎自制的一個信号。
胃部卡他,頸部感染,痛苦不堪的偏頭痛的打擊,他長久以來所遭受的這種種身體的刁難,全都沒有了,一個個的日子,工作的自由,對他而言是确定無疑的,他本人宣稱他的健康狀況是完美的,是獲得了凱旋般的勝利的,而他每天又重新起來進行創作時所煥發出來的那種充滿想象力的能量,我可以從他的眼睛裡讀到,這既讓我充滿自豪,同時也讓我不免擔心他會舊病複發。
他的眼睛,以前它們的上眼皮大都是垂下一半的,但現在呢,上下眼睑之間的縫隙變得更寬更大了,幾乎是很誇張地分得開開的,以至于都可以看見虹膜上方的一條狹長的眼白了。
這可能會給人帶來幾分不安全感,而且,這種感覺有的時候會變得更加強烈,也就是在你可以從這雙睜得大大的眼睛裡覺察到一種呆滞,或者我該說:停滞的時候,很長時間以來,我一直在反複琢磨這種停滞的本質,終于有一天我發現,它是以兩個不完全圓的、有點不規律地被拉長了的瞳孔保持始終相同的大小為基礎的,完全就好像它們是不受外界任何照明變化影響似的。
我這裡所說的是一種在一定程度上是隐秘的和内在的不靈活性,你必須是一個非常細心的觀察者,隻有這樣你才能對此有所感知。
與之形成對立的則是另外一個顯著得多,也外在得多的現象——這個現象,親愛的讓内特·碩伊爾也注意到了,有一次,在她拜訪完阿德裡安之後,她很是多餘地向我指出了這一點。
這就是他不久前才養成的一個習慣,即在某些瞬間,比如在陷入沉思的當口,他會快速地讓他的眼珠子來回——而且是睜得相當大地向兩邊——運動,也就是說人們常說的讓眼睛“滴溜溜地亂轉”,由此不難想見,有些人大概是會被他的這個樣子吓着的。
因此,即便我個人可以輕松地做到——我覺得我似乎就是輕松地做到的——把這些在我看來是奇異的特征推到這部作品頭上,他當時正處在創作這部作品的巨大無比的緊張之中——但是,一想到除我之外幾乎再也沒有旁人看見過他,我私下裡還是覺得松了一口氣——正是因為如此我才擔心他可能會把人吓着。
他現在真的不進城參加任何社交性質的活動了。
收到的邀請要麼由他那忠誠的房東大娘打電話一一回絕,要麼就是不予理睬地擱置一旁。
甚至連去慕尼黑購物這樣具有實用目的的短暫行程也都取消了,可以說為那死去的孩子添置玩具算是他最後的幾趟慕尼黑之行。
以前他外出見人、參加晚間聚會和公共活動所穿過的外衣,現在全都挂在衣櫃裡蒙上一層灰,他身上穿的是那種最簡單的家居服——但絕不是家常穿的睡袍式的晨服,這種衣服,他從來,即使是在早上,也沒有喜歡穿過,隻是在夜裡,當他從床上爬起來到椅子上坐上一兩個小時的時候才穿。
他在這個時期經常穿的是一件寬松的長毛厚粗呢質地的短上衣,高領的,所以不用戴領帶,下身随便配一條同樣寬大的、沒有熨過的小方塊圖案的褲子,每次他出去進行他那習以為常和必不可少的擴大肺活量的散步時,他也都是穿着這件上衣的。
幸虧他的外表裡還透着那股子自然的、源自精神的高雅,不然的話,甚至都可以說他邋遢得有點不修邊幅了。
話說回來,他又該為什麼人去約束自己呢?他和讓内特·碩伊爾見面,和她一起仔細研究一些個由她弄來的十七世紀的音樂作品(我現在想起一個叫雅各布·梅拉尼[1]的人的夏空舞曲來,《特裡斯坦》中有一處是一字不拉地沿用的他的創作),他時不時地也和呂迪格爾·席爾德克納普見面,他和這個同他有着一樣的眼睛的人一起歡笑,而在他們笑的時候,我則會禁不住在一旁出神地凝望,我傷感地發現,現在獨獨隻剩下眼睛是相
* 現在,這兩個時間段——我正在奮筆疾書的這個時間段和這本傳記所囊括的那個時間段,它們開始銜接起來了,這可真是奇了!因為我的主人公的精神生活的最後年月,即在他的婚姻計劃遭受失敗,在他失去他的那位男友,在那個來到他身邊的美妙孩童的生命被奪走之後的1929和1930那兩年,它們正好就屬于随後奪取這個國家,而此刻則正在血與火的洗禮中走向滅亡的那個勞什子的上升和蔓延時期。
對于阿德裡安·萊韋屈恩而言,這是充滿着一種巨大的和高漲的,我禁不住想說:怪異的,甚至令參與者本人都沉醉其中的創造性活動的兩年,而且,你另外還根本不可能抗拒的印象是,它們似乎就是支付給他的薪饷和補償,因為他服從了那種對于生活的幸福和愛的權利的剝奪。
我說的是兩年,但這并不正确:因為隻有這其中的一部分,隻有其中一年的下半年和另一年的幾個月夠得上是完成他的那部作品的時間,而那部作品實際上就是他的曆史意義上的最後的和最極端的東西:交響康塔塔《浮士德博士哀歌》,它的創作計劃,如我先頭已經透露的那樣,從時間上可以追溯到内珀穆克·施耐德魏因來到普菲弗爾林之前,現在,我就準備用我貧瘠的語言來專門對它進行描述。
首先有一件事情是我不可以不做的,這就是去看看它的作者,一個時年為四十四歲的男人的個人情況,去看看我用一雙始終是緊張好奇的眼睛所觀察到的他的外形和生活方式。
在此,我最先要訴諸筆端的是我早在字裡行間就已提前作好了鋪墊的下述事實,即他的臉,以前,隻要他把它刮得幹幹淨淨的,那麼,它同他母親的臉的相似性就會昭然若揭,但是,前不久這臉上卻大變樣地長出夾雜着灰色的深色胡子來,還是一種翹胡子呢,上嘴唇上卻另外還有一個狹長的小胡子向下垂着,而且這個翹胡子,盡管它也沒有讓兩個臉頰空着,可相比之下,下巴處的卻要濃密得多,而且,同是在下巴這裡,兩側的卻又要比中間的更濃密,也就是說,絕對不是一個山羊胡子。
這種對面部表情的部分覆蓋所造成的陌生化還是可以容忍的,因為正是這個胡子,聯合他的另外一種越來越愛把頭歪向一側肩膀的趨勢一起,共同賦予他的面容以某種超脫凡俗的受苦受難的味道,确切地說,也就是某種救世主的味道。
我愛用這個表達,我沒有辦法不用它,我以為,這樣一來我就更可以保證自己的好感同情,因為這個表達顯然不是指向虛弱,而是随着極端的活力和一種身體的健康而出現的,而我的朋友很擅長的一點就是,盡情地當着我的面去誇耀他的這種活力的不容辯駁。
他的做法就是采用一種有點慢條斯理的、偶爾猶豫不決、偶爾又稍顯單調的說話方式,這種說話方式我是新近才在他身上發現的,而且我也喜歡把這種說話方式理解為處于靈感紛至沓來的狂喜中的他在創作上審慎自制的一個信号。
胃部卡他,頸部感染,痛苦不堪的偏頭痛的打擊,他長久以來所遭受的這種種身體的刁難,全都沒有了,一個個的日子,工作的自由,對他而言是确定無疑的,他本人宣稱他的健康狀況是完美的,是獲得了凱旋般的勝利的,而他每天又重新起來進行創作時所煥發出來的那種充滿想象力的能量,我可以從他的眼睛裡讀到,這既讓我充滿自豪,同時也讓我不免擔心他會舊病複發。
他的眼睛,以前它們的上眼皮大都是垂下一半的,但現在呢,上下眼睑之間的縫隙變得更寬更大了,幾乎是很誇張地分得開開的,以至于都可以看見虹膜上方的一條狹長的眼白了。
這可能會給人帶來幾分不安全感,而且,這種感覺有的時候會變得更加強烈,也就是在你可以從這雙睜得大大的眼睛裡覺察到一種呆滞,或者我該說:停滞的時候,很長時間以來,我一直在反複琢磨這種停滞的本質,終于有一天我發現,它是以兩個不完全圓的、有點不規律地被拉長了的瞳孔保持始終相同的大小為基礎的,完全就好像它們是不受外界任何照明變化影響似的。
我這裡所說的是一種在一定程度上是隐秘的和内在的不靈活性,你必須是一個非常細心的觀察者,隻有這樣你才能對此有所感知。
與之形成對立的則是另外一個顯著得多,也外在得多的現象——這個現象,親愛的讓内特·碩伊爾也注意到了,有一次,在她拜訪完阿德裡安之後,她很是多餘地向我指出了這一點。
這就是他不久前才養成的一個習慣,即在某些瞬間,比如在陷入沉思的當口,他會快速地讓他的眼珠子來回——而且是睜得相當大地向兩邊——運動,也就是說人們常說的讓眼睛“滴溜溜地亂轉”,由此不難想見,有些人大概是會被他的這個樣子吓着的。
因此,即便我個人可以輕松地做到——我覺得我似乎就是輕松地做到的——把這些在我看來是奇異的特征推到這部作品頭上,他當時正處在創作這部作品的巨大無比的緊張之中——但是,一想到除我之外幾乎再也沒有旁人看見過他,我私下裡還是覺得松了一口氣——正是因為如此我才擔心他可能會把人吓着。
他現在真的不進城參加任何社交性質的活動了。
收到的邀請要麼由他那忠誠的房東大娘打電話一一回絕,要麼就是不予理睬地擱置一旁。
甚至連去慕尼黑購物這樣具有實用目的的短暫行程也都取消了,可以說為那死去的孩子添置玩具算是他最後的幾趟慕尼黑之行。
以前他外出見人、參加晚間聚會和公共活動所穿過的外衣,現在全都挂在衣櫃裡蒙上一層灰,他身上穿的是那種最簡單的家居服——但絕不是家常穿的睡袍式的晨服,這種衣服,他從來,即使是在早上,也沒有喜歡穿過,隻是在夜裡,當他從床上爬起來到椅子上坐上一兩個小時的時候才穿。
他在這個時期經常穿的是一件寬松的長毛厚粗呢質地的短上衣,高領的,所以不用戴領帶,下身随便配一條同樣寬大的、沒有熨過的小方塊圖案的褲子,每次他出去進行他那習以為常和必不可少的擴大肺活量的散步時,他也都是穿着這件上衣的。
幸虧他的外表裡還透着那股子自然的、源自精神的高雅,不然的話,甚至都可以說他邋遢得有點不修邊幅了。
話說回來,他又該為什麼人去約束自己呢?他和讓内特·碩伊爾見面,和她一起仔細研究一些個由她弄來的十七世紀的音樂作品(我現在想起一個叫雅各布·梅拉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