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如當他想說某個東西,而又怎麼想也想不起來的時候,他就會說:“更多新的訊息(而非‘消息’)我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他這樣說顯然隻是由于他一心希望趕緊結束眼前這種被衆人圍觀的局面,因為從他那張如同抹了蜂蜜一般的小甜嘴裡随後就會冒出下面一串話來: “艾肖以為,再這樣長時間呆在門口是不禮貌的。
艾肖他應當進屋去向舅舅問安才是。
” 他一邊說,一邊把他的一隻小手伸給他姐姐,讓她把他牽進屋去。
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已經休息好并且此間也已經收拾停當的阿德裡安本人則親自從屋裡走到院子來迎接他的外甥了。
“呃,這就是,”在他問候了小姑娘且再三強調她和她母親長得很像之後,他說道,“呃,這就是我們家的新成員?” 他拉着内珀穆克的一隻手,看着那雙蔚藍色的笑眯眯地沖他仰望着的亮晶晶的甜蜜蜜的眸子,很快就沉醉其中,看出了神。
“哦,哦,”這是他唯一能從嘴裡說出的東西,他的目光緩慢地移向把他帶來的女孩,但随後又返回到那個剛才所見到的人兒身上。
他的動作不可能逃過任何人的眼睛,也不可能逃過那個孩子的眼睛,隻聽艾肖用不是直截了當的,而是透着某種體恤之至的掩飾,真心實意的安撫,把事情往簡單和好的方向去想的話語——而這是他對他的舅舅所說的第一句話——簡潔明了地斷言道: “可不是嗎,我來了,你高興。
” 大家都笑了,阿德裡安也笑了。
“這就是我的意思!”他回應道,“我希望,你也高興和我們大家認識。
” “這是一次可喜可賀的相逢。
”隻聽這小男孩說道,真是奇了。
圍觀的衆人又要開心地笑出聲來,但阿德裡安這時卻把食指放到嘴邊,沖着他們直搖頭。
“可别,”他輕聲說道,“亂笑了,别把孩子笑糊塗了。
再說也沒什麼可笑的,您說呢,大娘?”他轉過身去問施魏格施迪爾太太道。
“根本就沒有!”她一邊用誇張的堅定語氣回答,一邊拉自己的圍裙角揩眼睛。
“那我們就進去吧,”他一邊作出決定,一邊重新牽起内珀穆克的手領他進屋,“你們肯定已經給我們的客人們準備了少許茶點。
” 果不其然。
在尼基廳裡,羅莎·施耐德魏因被待之以咖啡,那小家夥則被待之以牛奶和點心。
他的舅舅一同坐在桌旁看他吃,他的吃相非常秀氣,非常幹淨。
與此同時,阿德裡安也會和他的外甥女聊上幾句,但她都說了些什麼,他卻沒有好好去聽,他的全部心思都用于觀看那個小精靈了,而他同時還要竭力去掩飾他的這種激動情緒,盡量表現出若無其事的樣子——他的這種擔心其實是多餘的,因為艾肖對于沉默的欣賞和癡迷的目光似乎早就不再介意了。
每當你拿給他一塊點心,遞給他一點果醬,他都會擡起頭來看你,他的兩眼都會流露出妩媚仁慈的感激之情,錯過這樣的仰望豈不是罪過! 末了,這個小男子漢從口裡吐出“有了”二字。
按他姐姐的解釋,從他會說話起,他就用這兩個字來表示他吃飽了,吃夠了,不想再要了,是一種幼兒式的對于“我已經有了”這句話的縮略,這種縮略他一直保留至今。
“有了,”他說道;而當熱情好客的施魏格施迪爾太太還有意要他再加一點的時候,他則以一種冷靜的理性态度解釋說: “艾肖更願意回避。
” 他用一雙小拳頭去揉眼睛表示困了。
人家于是就帶他去床上睡覺,在他小睡期間,阿德裡安在他的書房裡和姐姐羅莎聊了聊。
她隻呆了兩天,第三天就走了,她在朗根薩爾紮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她着急趕回去。
她走的時候,内珀穆克小哭了一陣,但随後就向她保證,在她來接他之前,會是“高高興興的”。
我的上帝啊,他似乎沒有遵守他的諾言呀!他似乎根本沒有能力去遵守他的這個諾言呀!他不僅給整個農莊,而且也給整個村子乃至瓦爾茨胡特小城,帶來某種類似于歡樂福祉的東西,一股持續不斷的明快而溫柔的沁人心脾的暖流——施魏格施迪爾家的兩個女人,母親和女兒,隻要出門,就愛把他帶上,她們特别喜歡叫人看見她們和他在一起,她們堅信,他們所到之處定會遭遇同樣的豔羨驚喜,她們讓他在藥房裡,在攤點旁,在鞋匠鋪,打着神奇的手勢,用最最抑揚頓挫的腔調,背誦他的兒歌:背《蓬頭彼得》中有關渾身着火的小保莉妮的兒歌,或是有關約亨的兒歌,這個約亨在外面玩得那叫髒啊,待他回到家中,母鴨太太和公鴨先生見狀好不吃驚,就連那頭豬豬居然都變得目瞪口呆起來。
他在普菲弗爾林的牧師面前雙手合十——他把它們舉到和他的小臉一樣高的位置,同時又讓它們和他的小臉保持幾分距離——做起禱告——而且是一種奇特古老的以“要死不得活”這樣的詞句打頭的禱告,聽得牧師激動萬分,隻顧一個勁地說“啊,好你個上帝的孩兒喲,好你個有福之人!”還用自己那隻白白的牧師之手去撫摩他的頭發,并且立即送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羊羔圖給他。
當地的教書先生,正如人家事後所說,也感覺和這小家夥說話“别有洞天”。
在市場上和胡同裡,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會向克萊門蒂娜小姐或施魏格施迪爾大娘打聽,她們到底是如何修得這樣的好福氣。
大家不是恍恍惚惚地說:“哎呀,快看啊!快看啊!”就是說和前面那位牧師先生大同小異的話:“啊,好你個孩兒喲,好你個進天堂的人喲!”女人們呢,甚至大都還會流露出好想在内珀穆克身邊跪下來的意思。
待我下一次造訪這座農莊時,距他到來已經過去了十四天了。
他已經習慣了那裡的生活,熟悉了周圍的環境。
我先是從遠處去看他的:阿德裡安從屋角指給我看他,隻見他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後面果蔬園的地上,坐在草莓地和菜地之間,一條小腿直挺挺地伸着,另一條半擡起,額前的頭發分成好幾绺,看那樣子,是在帶着有所保留的惬意凝視一本他舅舅送給他的兒童畫冊。
他把畫冊放在膝蓋上,右手扶住畫冊的邊緣。
他用他的左小胳臂和小手來翻書,翻完之後,它們會無意識地固定那個翻書的動作,堅持那令人難以置信的優美姿态,小手張開着,在空中從書的一邊,我隻覺得,我好像從未見過一個孩子會如此迷人地坐在一個地方(此情此景是做夢也不會發生在我自己的幾個孩子身上的!),我不禁暗自思忖,天使們在那邊想必也是用這樣的姿勢來一頁頁地翻它們的哈利路亞書的吧。
為了讓我結識這個小神人,我倆一起走了過去。
我結識他的做法,從教育學角度來概括,就是,我願意确信,這裡所發生的一切都是不理想、不圓滿的,我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不動聲色,不說甜言蜜語。
為此目的,我擺出一副生硬的面孔,把我的聲音壓得很低很低的,裝模作樣地用那種衆所周知的施舍似的腔調和他打招呼:“怎麼樣,我的孩子?!這段時間一直都很乖嗎?!我們都來玩些啥呢?!”——不過,在我這樣裝腔作勢的時候,連我自己都覺得自己可笑之極
”不過,他這樣說顯然隻是由于他一心希望趕緊結束眼前這種被衆人圍觀的局面,因為從他那張如同抹了蜂蜜一般的小甜嘴裡随後就會冒出下面一串話來: “艾肖以為,再這樣長時間呆在門口是不禮貌的。
艾肖他應當進屋去向舅舅問安才是。
” 他一邊說,一邊把他的一隻小手伸給他姐姐,讓她把他牽進屋去。
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已經休息好并且此間也已經收拾停當的阿德裡安本人則親自從屋裡走到院子來迎接他的外甥了。
“呃,這就是,”在他問候了小姑娘且再三強調她和她母親長得很像之後,他說道,“呃,這就是我們家的新成員?” 他拉着内珀穆克的一隻手,看着那雙蔚藍色的笑眯眯地沖他仰望着的亮晶晶的甜蜜蜜的眸子,很快就沉醉其中,看出了神。
“哦,哦,”這是他唯一能從嘴裡說出的東西,他的目光緩慢地移向把他帶來的女孩,但随後又返回到那個剛才所見到的人兒身上。
他的動作不可能逃過任何人的眼睛,也不可能逃過那個孩子的眼睛,隻聽艾肖用不是直截了當的,而是透着某種體恤之至的掩飾,真心實意的安撫,把事情往簡單和好的方向去想的話語——而這是他對他的舅舅所說的第一句話——簡潔明了地斷言道: “可不是嗎,我來了,你高興。
” 大家都笑了,阿德裡安也笑了。
“這就是我的意思!”他回應道,“我希望,你也高興和我們大家認識。
” “這是一次可喜可賀的相逢。
”隻聽這小男孩說道,真是奇了。
圍觀的衆人又要開心地笑出聲來,但阿德裡安這時卻把食指放到嘴邊,沖着他們直搖頭。
“可别,”他輕聲說道,“亂笑了,别把孩子笑糊塗了。
再說也沒什麼可笑的,您說呢,大娘?”他轉過身去問施魏格施迪爾太太道。
“根本就沒有!”她一邊用誇張的堅定語氣回答,一邊拉自己的圍裙角揩眼睛。
“那我們就進去吧,”他一邊作出決定,一邊重新牽起内珀穆克的手領他進屋,“你們肯定已經給我們的客人們準備了少許茶點。
” 果不其然。
在尼基廳裡,羅莎·施耐德魏因被待之以咖啡,那小家夥則被待之以牛奶和點心。
他的舅舅一同坐在桌旁看他吃,他的吃相非常秀氣,非常幹淨。
與此同時,阿德裡安也會和他的外甥女聊上幾句,但她都說了些什麼,他卻沒有好好去聽,他的全部心思都用于觀看那個小精靈了,而他同時還要竭力去掩飾他的這種激動情緒,盡量表現出若無其事的樣子——他的這種擔心其實是多餘的,因為艾肖對于沉默的欣賞和癡迷的目光似乎早就不再介意了。
每當你拿給他一塊點心,遞給他一點果醬,他都會擡起頭來看你,他的兩眼都會流露出妩媚仁慈的感激之情,錯過這樣的仰望豈不是罪過! 末了,這個小男子漢從口裡吐出“有了”二字。
按他姐姐的解釋,從他會說話起,他就用這兩個字來表示他吃飽了,吃夠了,不想再要了,是一種幼兒式的對于“我已經有了”這句話的縮略,這種縮略他一直保留至今。
“有了,”他說道;而當熱情好客的施魏格施迪爾太太還有意要他再加一點的時候,他則以一種冷靜的理性态度解釋說: “艾肖更願意回避。
” 他用一雙小拳頭去揉眼睛表示困了。
人家于是就帶他去床上睡覺,在他小睡期間,阿德裡安在他的書房裡和姐姐羅莎聊了聊。
她隻呆了兩天,第三天就走了,她在朗根薩爾紮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她着急趕回去。
她走的時候,内珀穆克小哭了一陣,但随後就向她保證,在她來接他之前,會是“高高興興的”。
我的上帝啊,他似乎沒有遵守他的諾言呀!他似乎根本沒有能力去遵守他的這個諾言呀!他不僅給整個農莊,而且也給整個村子乃至瓦爾茨胡特小城,帶來某種類似于歡樂福祉的東西,一股持續不斷的明快而溫柔的沁人心脾的暖流——施魏格施迪爾家的兩個女人,母親和女兒,隻要出門,就愛把他帶上,她們特别喜歡叫人看見她們和他在一起,她們堅信,他們所到之處定會遭遇同樣的豔羨驚喜,她們讓他在藥房裡,在攤點旁,在鞋匠鋪,打着神奇的手勢,用最最抑揚頓挫的腔調,背誦他的兒歌:背《蓬頭彼得》中有關渾身着火的小保莉妮的兒歌,或是有關約亨的兒歌,這個約亨在外面玩得那叫髒啊,待他回到家中,母鴨太太和公鴨先生見狀好不吃驚,就連那頭豬豬居然都變得目瞪口呆起來。
他在普菲弗爾林的牧師面前雙手合十——他把它們舉到和他的小臉一樣高的位置,同時又讓它們和他的小臉保持幾分距離——做起禱告——而且是一種奇特古老的以“要死不得活”這樣的詞句打頭的禱告,聽得牧師激動萬分,隻顧一個勁地說“啊,好你個上帝的孩兒喲,好你個有福之人!”還用自己那隻白白的牧師之手去撫摩他的頭發,并且立即送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羊羔圖給他。
當地的教書先生,正如人家事後所說,也感覺和這小家夥說話“别有洞天”。
在市場上和胡同裡,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會向克萊門蒂娜小姐或施魏格施迪爾大娘打聽,她們到底是如何修得這樣的好福氣。
大家不是恍恍惚惚地說:“哎呀,快看啊!快看啊!”就是說和前面那位牧師先生大同小異的話:“啊,好你個孩兒喲,好你個進天堂的人喲!”女人們呢,甚至大都還會流露出好想在内珀穆克身邊跪下來的意思。
待我下一次造訪這座農莊時,距他到來已經過去了十四天了。
他已經習慣了那裡的生活,熟悉了周圍的環境。
我先是從遠處去看他的:阿德裡安從屋角指給我看他,隻見他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後面果蔬園的地上,坐在草莓地和菜地之間,一條小腿直挺挺地伸着,另一條半擡起,額前的頭發分成好幾绺,看那樣子,是在帶着有所保留的惬意凝視一本他舅舅送給他的兒童畫冊。
他把畫冊放在膝蓋上,右手扶住畫冊的邊緣。
他用他的左小胳臂和小手來翻書,翻完之後,它們會無意識地固定那個翻書的動作,堅持那令人難以置信的優美姿态,小手張開着,在空中從書的一邊,我隻覺得,我好像從未見過一個孩子會如此迷人地坐在一個地方(此情此景是做夢也不會發生在我自己的幾個孩子身上的!),我不禁暗自思忖,天使們在那邊想必也是用這樣的姿勢來一頁頁地翻它們的哈利路亞書的吧。
為了讓我結識這個小神人,我倆一起走了過去。
我結識他的做法,從教育學角度來概括,就是,我願意确信,這裡所發生的一切都是不理想、不圓滿的,我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不動聲色,不說甜言蜜語。
為此目的,我擺出一副生硬的面孔,把我的聲音壓得很低很低的,裝模作樣地用那種衆所周知的施舍似的腔調和他打招呼:“怎麼樣,我的孩子?!這段時間一直都很乖嗎?!我們都來玩些啥呢?!”——不過,在我這樣裝腔作勢的時候,連我自己都覺得自己可笑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