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太太搖搖頭。
“那普通話呢?上海話?潮汕話?任何一種中國方言?” 理查德森先生不耐煩地按動圓珠筆,艾德·林簡直是在炫耀,他想。
“你了解過中國文化嗎?”艾德·林問,“還有中國曆史?” “我們當然都會去了解,”麥卡洛太太說,“對我們來說,米拉貝爾與她出身的文化保持聯系十分重要,但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是讓她有個充滿愛的家庭和愛她的父母。
”她又瞥了一眼理查德森先生,他高興地發現她把話題引回來了,他曾告訴她,你們是兩個人照顧小米拉貝爾,比單親媽媽有優勢。
“你和麥卡洛先生顯然很有愛心,我認為不會有人對這一點産生疑問。
”艾德·林朝麥卡洛太太笑笑,理查德森先生身體一僵,他明白,這是律師準備設下陷阱的信号,“那麼請問,像你說的那樣,你們打算如何讓美玲‘與她出身的文化保持聯系’呢?” 長久的沉默。
“也許這個問題有點兒大,我們再倒回去。
美玲現在與你們共同生活了十四個月,對嗎?她在你家生活期間,為了讓她與中國文化保持聯系,你們做過什麼?” “嗯,”沉默了很長時間之後,在理查德森先生的眼神催促下,麥卡洛太太終于開口了,“‘東方明珠’是我們最喜歡的中餐館,我們每個月都會帶她去一次,我認為這樣可以讓她聽到中文,熟悉中國文化。
當然,我很肯定,她長大一點之後會愛上中餐。
”她想了想,又說:“我們還可以報名學習中式烹饪,等孩子大一點,我們會帶着她一起學習。
” 見艾德·林什麼都沒說,麥卡洛太太緊張地繼續道:“我們對這些問題始終非常重視。
”她突然想起了什麼:“比如她一歲生日那次,我們打算送她一隻泰迪熊玩具,有棕熊、北極熊和熊貓的造型可以選,為了培養她對熊貓的特殊感情,我們選擇了熊貓。
” “美玲有玩具娃娃嗎?”艾德·林問。
“當然,太多了。
”麥卡洛太太咯咯笑着說,“她愛它們,就像每個小女孩一樣。
不光我們給她買,我的姐妹們給她買,我們的朋友也給她買——”她又咯咯地笑起來,理查德森先生繃緊了下巴,“她有十多隻娃娃呢。
” “這些娃娃是什麼樣的呢?”艾德·林問。
“什麼樣的?”麥卡洛太太皺起眉頭,“它們——就是娃娃而已。
有的是小嬰兒,有的是小姑娘——”顯然她沒弄明白對方的問題,“有些抱着奶瓶,有些你可以給它換衣服,其中一個,你把它平着放下,它會閉上眼睛,大部分娃娃的頭發都是可以梳理的……” “它們的頭發是什麼顔色的呢?” 麥卡洛太太想了一會兒。
“嗯——金色的,大部分都是。
有一兩個頭發是黑的。
” “那個會閉眼的娃娃呢?它的眼睛是什麼顔色的?” “藍色的,”麥卡洛太太的腿不由自主地交叉起來然後分開,“但這并不意味着什麼,玩具店裡的娃娃大多數都是金發碧眼的,我是說,不都是這麼設計的嗎?” “都是這麼設計的。
”艾德·林重複道。
麥卡洛太太覺得自己應該是說錯了話,但不知道哪裡說錯了。
“這當中并不存在種族歧視,”她堅持道,“設計師不過是想表現一個小女孩的形象,每個人都會喜歡的那種小女孩。
” “可是,也有一些人和這樣的娃娃長得并不像,對不對?比如它們和美玲就不像。
”艾德·林突然站起來,在大家都坐着的法庭上顯得異常高大,“美玲有亞洲人形象的娃娃嗎?就是長得像她的娃娃?” “沒有——可是,等她長大一些,我們會給她買中國芭比的。
” “你見過中國芭比嗎?”艾德·林問。
麥卡洛太太臉紅了。
“好吧——我從來沒去找過這種娃娃,但是肯定有這樣的。
” “根本沒有。
美泰沒做過這樣的娃娃。
”艾德·林的女兒莫妮卡現在讀高三,女兒很小的時候,他和妻子就發現,根本買不到長得像她的娃娃。
十歲時,莫妮卡開始把娃娃郵購目錄當成一本書來翻看,裡面的娃娃十分昂貴,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故事,還穿着曆史風格的服裝。
“珍妮·科恩有一個這樣的娃娃,”她指着那個酷似珍妮·科恩本人的金發娃娃說,“珍妮的媽媽還給她妹妹莎拉買了一個紅頭發的,作為光明節的禮物。
”莎拉·科恩的頭發像火一樣紅,是夏日驕陽下的一美分硬币那種顔色。
然而,整本郵購目錄中,沒有一個娃娃是黑頭發,更沒有長得像莫妮卡的,艾德·林去了四家玩具店尋找中國娃娃,無論價格如何,他都會買下來,但根本找不到這樣的東西。
他給美泰公司寫信,詢問他們是否有中國芭比娃娃,他們回答說有,給他寄了一本“東方芭比”的小冊子,他翻看了很長時間,發現裡面的娃娃不僅衣着風格雜亂,而且不是紅發就是金發,連一個長得像中國、日本或者韓國女孩的都沒有。
我來自中國香港,小冊子上的一張娃娃照片旁邊是這樣拟人化的介紹,它在東方,屬于遠東。
在東方,人們去露天市場買東西,市場裡賣的東西有魚、蔬菜、絲綢和香料。
一年前,他和妻子帶着莫妮卡去香港旅遊,看到的景象震撼了他:那裡到處都是閃閃發光的摩天樓,他在一座巨人
“那普通話呢?上海話?潮汕話?任何一種中國方言?” 理查德森先生不耐煩地按動圓珠筆,艾德·林簡直是在炫耀,他想。
“你了解過中國文化嗎?”艾德·林問,“還有中國曆史?” “我們當然都會去了解,”麥卡洛太太說,“對我們來說,米拉貝爾與她出身的文化保持聯系十分重要,但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是讓她有個充滿愛的家庭和愛她的父母。
”她又瞥了一眼理查德森先生,他高興地發現她把話題引回來了,他曾告訴她,你們是兩個人照顧小米拉貝爾,比單親媽媽有優勢。
“你和麥卡洛先生顯然很有愛心,我認為不會有人對這一點産生疑問。
”艾德·林朝麥卡洛太太笑笑,理查德森先生身體一僵,他明白,這是律師準備設下陷阱的信号,“那麼請問,像你說的那樣,你們打算如何讓美玲‘與她出身的文化保持聯系’呢?” 長久的沉默。
“也許這個問題有點兒大,我們再倒回去。
美玲現在與你們共同生活了十四個月,對嗎?她在你家生活期間,為了讓她與中國文化保持聯系,你們做過什麼?” “嗯,”沉默了很長時間之後,在理查德森先生的眼神催促下,麥卡洛太太終于開口了,“‘東方明珠’是我們最喜歡的中餐館,我們每個月都會帶她去一次,我認為這樣可以讓她聽到中文,熟悉中國文化。
當然,我很肯定,她長大一點之後會愛上中餐。
”她想了想,又說:“我們還可以報名學習中式烹饪,等孩子大一點,我們會帶着她一起學習。
” 見艾德·林什麼都沒說,麥卡洛太太緊張地繼續道:“我們對這些問題始終非常重視。
”她突然想起了什麼:“比如她一歲生日那次,我們打算送她一隻泰迪熊玩具,有棕熊、北極熊和熊貓的造型可以選,為了培養她對熊貓的特殊感情,我們選擇了熊貓。
” “美玲有玩具娃娃嗎?”艾德·林問。
“當然,太多了。
”麥卡洛太太咯咯笑着說,“她愛它們,就像每個小女孩一樣。
不光我們給她買,我的姐妹們給她買,我們的朋友也給她買——”她又咯咯地笑起來,理查德森先生繃緊了下巴,“她有十多隻娃娃呢。
” “這些娃娃是什麼樣的呢?”艾德·林問。
“什麼樣的?”麥卡洛太太皺起眉頭,“它們——就是娃娃而已。
有的是小嬰兒,有的是小姑娘——”顯然她沒弄明白對方的問題,“有些抱着奶瓶,有些你可以給它換衣服,其中一個,你把它平着放下,它會閉上眼睛,大部分娃娃的頭發都是可以梳理的……” “它們的頭發是什麼顔色的呢?” 麥卡洛太太想了一會兒。
“嗯——金色的,大部分都是。
有一兩個頭發是黑的。
” “那個會閉眼的娃娃呢?它的眼睛是什麼顔色的?” “藍色的,”麥卡洛太太的腿不由自主地交叉起來然後分開,“但這并不意味着什麼,玩具店裡的娃娃大多數都是金發碧眼的,我是說,不都是這麼設計的嗎?” “都是這麼設計的。
”艾德·林重複道。
麥卡洛太太覺得自己應該是說錯了話,但不知道哪裡說錯了。
“這當中并不存在種族歧視,”她堅持道,“設計師不過是想表現一個小女孩的形象,每個人都會喜歡的那種小女孩。
” “可是,也有一些人和這樣的娃娃長得并不像,對不對?比如它們和美玲就不像。
”艾德·林突然站起來,在大家都坐着的法庭上顯得異常高大,“美玲有亞洲人形象的娃娃嗎?就是長得像她的娃娃?” “沒有——可是,等她長大一些,我們會給她買中國芭比的。
” “你見過中國芭比嗎?”艾德·林問。
麥卡洛太太臉紅了。
“好吧——我從來沒去找過這種娃娃,但是肯定有這樣的。
” “根本沒有。
美泰沒做過這樣的娃娃。
”艾德·林的女兒莫妮卡現在讀高三,女兒很小的時候,他和妻子就發現,根本買不到長得像她的娃娃。
十歲時,莫妮卡開始把娃娃郵購目錄當成一本書來翻看,裡面的娃娃十分昂貴,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故事,還穿着曆史風格的服裝。
“珍妮·科恩有一個這樣的娃娃,”她指着那個酷似珍妮·科恩本人的金發娃娃說,“珍妮的媽媽還給她妹妹莎拉買了一個紅頭發的,作為光明節的禮物。
”莎拉·科恩的頭發像火一樣紅,是夏日驕陽下的一美分硬币那種顔色。
然而,整本郵購目錄中,沒有一個娃娃是黑頭發,更沒有長得像莫妮卡的,艾德·林去了四家玩具店尋找中國娃娃,無論價格如何,他都會買下來,但根本找不到這樣的東西。
他給美泰公司寫信,詢問他們是否有中國芭比娃娃,他們回答說有,給他寄了一本“東方芭比”的小冊子,他翻看了很長時間,發現裡面的娃娃不僅衣着風格雜亂,而且不是紅發就是金發,連一個長得像中國、日本或者韓國女孩的都沒有。
我來自中國香港,小冊子上的一張娃娃照片旁邊是這樣拟人化的介紹,它在東方,屬于遠東。
在東方,人們去露天市場買東西,市場裡賣的東西有魚、蔬菜、絲綢和香料。
一年前,他和妻子帶着莫妮卡去香港旅遊,看到的景象震撼了他:那裡到處都是閃閃發光的摩天樓,他在一座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