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她的憤怒對象甚至擴展到了每一位随心所欲懲罰學生的老師,以及随意懲罰孩子的每個成年人。
第二天,她找到穆迪和珀爾,簡單說明了自己的計劃。
“這樣做肯定能把她氣瘋,”伊奇說,“那些壞人一個都跑不了,都會氣死。
” “你會有麻煩的。
”穆迪抗議道,可伊奇搖了搖頭。
“我就準備這麼幹了,”她說,“如果你們能幫我,我就不會有麻煩。
” 把一根牙簽塞進鎖孔,然後用力關門,折斷牙簽露在外面的部分,這是個很妙的惡作劇,既能阻止鑰匙伸進鎖孔,又不會破壞鎖具本身。
假如沒有針頭鑷子,很難把斷掉的牙簽從鎖孔裡取出來,而針頭鑷子這種工具,一般家庭不會常備,也并不好買。
開門的人越是心急地用力捅鑰匙,牙簽與鎖孔的結合就越緊密,如果是這樣,哪怕擁有專業的工具,取出牙簽的過程也會相當費力。
一個谙熟此道的青少年,最快可以用三秒鐘完成全套動作:塞入牙簽,折斷牙簽,溜之大吉。
按照這種效率,假如三個青少年合作的話,可以在不到十分鐘的時間裡堵住全校的鎖眼(全校共有一百二十六扇門,即需要堵一百二十六個鎖眼),如此迅捷的速度,足以讓他們神不知鬼不覺地完成犯罪,躲進走廊裡的藏身處觀看接下來的好戲。
當天上午的七點二十七分,第一批老師發現自己的教室或辦公室的門鎖被人堵住,到七點四十分的時候,大多數老師都已經被一根小小的牙簽拒之門外。
科學樓實驗室門口,看門人威格利先生滿頭大汗地用他的折疊刀清理着鎖孔裡的異物。
七點四十五分,威格利先生返回辦公室找鑷子,發現門口聚集了一大群教師,他們吵嚷着表示自己的門鎖也被卡住了。
混亂之中,有人蹭掉了威格利先生辦公室門上的門吸,又不小心随手帶上了門,威格利先生掏出鑰匙開門,這才發現自己的門鎖也早就被牙簽堵住了(伊奇趁他出門買咖啡的時候幹的)。
這時,學生們也陸續來上學了。
先來的總是早起的鳥——他們通常七點十五分準時把車開進學校停車場,然後是那些坐父母的車過來或者步行上學的學生。
七點五十二分的時候,最後一批不愛學習的家夥也晃晃悠悠地走進校門。
緊接着,第一節課的上課鈴聲響起,現在走廊上擠滿了幸災樂禍的學生、手足無措的校工和憤怒的老師。
等威格利先生從他的卡車上取回工具,又過了二十分鐘,他把卡車的工具箱翻了個底朝天,才找到一把鑷子。
十分鐘後,他才設法掏出了第一間教室門鎖裡的第一段牙簽,讓等在門外的化學老師進去上課。
校園廣播系統的喇叭指示學生們有秩序地排在教室門口等待,然而走廊裡太亂,沒人聽得清喇叭裡說了什麼,整個走廊裡洋溢着驚喜派對般的氣氛,雖然沒有主持人,但大家都以客人自居,對今天的大驚喜表示非常滿意。
有人從儲物櫃裡拿出收音機,安上電池;橄榄球隊的跑鋒安德烈·威廉姆斯扯出天線,把收音機扛在自己肩膀上,調到WMMS頻道,喇叭裡立刻響起派對風格的嘈雜舞曲。
教美國曆史的老師阿勒頓夫人立刻沖過來,命令他把收音機關掉。
威格利先生仍然在逐一排除教室的門鎖故障,掌心裡已經收集了不少從耶魯鎖裡摳出來的牙簽碎塊。
等在藝術樓的彼得斯夫人捧着她的大保溫杯,頭痛欲裂,并且已經開始抓狂了,因為樂隊練習室遠離科學樓,待威格利先生一路修理過來,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依照這樣的速度,她的門可能會是最後打開的一扇。
她已經催過威格利先生許多次,第三次的時候,他扭過頭來直視她,搖晃着鑷子上的碎牙簽,說:“我已經盡可能地加快速度了,彼得斯老師,但大家都很着急,不光隻有你。
”九年級的數學老師德桑迪先生試圖用蠻力把鑰匙捅進鎖孔,結果牙簽越陷越深——眼下威格利修的就是這道鎖,因此需要更長的時間。
“人人都想插隊,”他咕哝道,但聲音不算小,足以讓彼得斯夫人聽見,“人人都覺得自己重要。
哼,現在可是誰有鑷子誰說了算。
聽好了,你們都得給我排隊!”說着,他把鑷子再次伸進鎖孔,彼得斯夫人知趣地轉身走了。
她又等了足足一個半小時,威格利先生還沒過來,她開始懷疑他是不是故意的——為了懲罰她的心急。
好吧,她想。
可他就不能先把教師休息室的門鎖修好嗎?她已經跑到休息室門口察看了三次,門鎖依舊是堵住的。
等候期間,保溫杯裡的咖啡越來越少(原本是滿杯),逐漸被她喝進肚子,雖然女生盥洗室的門上沒有鎖,但她可不打算和學生一起如廁,最好是等教師休息室的門鎖修好後,去裡面專門供教師使用的小廁所解決内急問題。
随着時間分分秒秒地過去,她對威格利先生逐漸失去了耐心,甚至生起了校長的氣,看什麼都不順眼。
真是沒有人性!難道他們就考慮不到人的基本需要嗎?她索性不再站在練習室門口,直接跑到休息室外面等着,把手提包像盾牌一樣扣在肚子上,喝下的咖啡不斷折磨着她的膀胱,有那麼幾次,她險些考慮鑽進車裡離開學校,不用二十五分鐘就能回家上廁所。
然而越是等待,二十五分鐘對她來說就越顯得漫長,她很肯定,假如自己現在坐下的話,一定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施瓦布博士,”她對經過休息室門口的校長說,“你能不能讓威格利先生先把教師休息室的門打開?拜托。
” 施瓦布博士這個上午過得也很不容易,已經九點四十分了,半數教室的門還沒有打開。
雖然他已經指示教師盡量将學生安置在已經打開門的教室裡,但依舊有七八百個學生在走廊附近遊蕩,有些已經坐在了樓梯上,還有的成群結隊地圍坐在草坪上說說笑笑,幾個膽大的學生竟然抽起了煙。
施瓦布博士擡起指關節,用力揉了揉太陽穴,脖頸燥熱得發紅,他伸出手來松了松領帶。
“海倫,”他盡可能耐着性子對彼得斯夫人說,“威格利先生已經在盡快搶修了,女生盥洗室就在走廊那頭,我覺得你偶爾用一次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說完,他低下頭去徑自心算起來:假如十點半的時候學生們都能回到教室——這是樂觀估計——可以把每節課的時間由五十分鐘壓縮到三十四分鐘,重點是要保證一節課都不能缺…… 彼得斯夫人又等了十五分鐘,然後再也等不下去了,緊攥着包帶的手又加了把力,好像這樣就能改善現狀似的。
隻見她踉踉跄跄地朝走廊盡頭的
第二天,她找到穆迪和珀爾,簡單說明了自己的計劃。
“這樣做肯定能把她氣瘋,”伊奇說,“那些壞人一個都跑不了,都會氣死。
” “你會有麻煩的。
”穆迪抗議道,可伊奇搖了搖頭。
“我就準備這麼幹了,”她說,“如果你們能幫我,我就不會有麻煩。
” 把一根牙簽塞進鎖孔,然後用力關門,折斷牙簽露在外面的部分,這是個很妙的惡作劇,既能阻止鑰匙伸進鎖孔,又不會破壞鎖具本身。
假如沒有針頭鑷子,很難把斷掉的牙簽從鎖孔裡取出來,而針頭鑷子這種工具,一般家庭不會常備,也并不好買。
開門的人越是心急地用力捅鑰匙,牙簽與鎖孔的結合就越緊密,如果是這樣,哪怕擁有專業的工具,取出牙簽的過程也會相當費力。
一個谙熟此道的青少年,最快可以用三秒鐘完成全套動作:塞入牙簽,折斷牙簽,溜之大吉。
按照這種效率,假如三個青少年合作的話,可以在不到十分鐘的時間裡堵住全校的鎖眼(全校共有一百二十六扇門,即需要堵一百二十六個鎖眼),如此迅捷的速度,足以讓他們神不知鬼不覺地完成犯罪,躲進走廊裡的藏身處觀看接下來的好戲。
當天上午的七點二十七分,第一批老師發現自己的教室或辦公室的門鎖被人堵住,到七點四十分的時候,大多數老師都已經被一根小小的牙簽拒之門外。
科學樓實驗室門口,看門人威格利先生滿頭大汗地用他的折疊刀清理着鎖孔裡的異物。
七點四十五分,威格利先生返回辦公室找鑷子,發現門口聚集了一大群教師,他們吵嚷着表示自己的門鎖也被卡住了。
混亂之中,有人蹭掉了威格利先生辦公室門上的門吸,又不小心随手帶上了門,威格利先生掏出鑰匙開門,這才發現自己的門鎖也早就被牙簽堵住了(伊奇趁他出門買咖啡的時候幹的)。
這時,學生們也陸續來上學了。
先來的總是早起的鳥——他們通常七點十五分準時把車開進學校停車場,然後是那些坐父母的車過來或者步行上學的學生。
七點五十二分的時候,最後一批不愛學習的家夥也晃晃悠悠地走進校門。
緊接着,第一節課的上課鈴聲響起,現在走廊上擠滿了幸災樂禍的學生、手足無措的校工和憤怒的老師。
等威格利先生從他的卡車上取回工具,又過了二十分鐘,他把卡車的工具箱翻了個底朝天,才找到一把鑷子。
十分鐘後,他才設法掏出了第一間教室門鎖裡的第一段牙簽,讓等在門外的化學老師進去上課。
校園廣播系統的喇叭指示學生們有秩序地排在教室門口等待,然而走廊裡太亂,沒人聽得清喇叭裡說了什麼,整個走廊裡洋溢着驚喜派對般的氣氛,雖然沒有主持人,但大家都以客人自居,對今天的大驚喜表示非常滿意。
有人從儲物櫃裡拿出收音機,安上電池;橄榄球隊的跑鋒安德烈·威廉姆斯扯出天線,把收音機扛在自己肩膀上,調到WMMS頻道,喇叭裡立刻響起派對風格的嘈雜舞曲。
教美國曆史的老師阿勒頓夫人立刻沖過來,命令他把收音機關掉。
威格利先生仍然在逐一排除教室的門鎖故障,掌心裡已經收集了不少從耶魯鎖裡摳出來的牙簽碎塊。
等在藝術樓的彼得斯夫人捧着她的大保溫杯,頭痛欲裂,并且已經開始抓狂了,因為樂隊練習室遠離科學樓,待威格利先生一路修理過來,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依照這樣的速度,她的門可能會是最後打開的一扇。
她已經催過威格利先生許多次,第三次的時候,他扭過頭來直視她,搖晃着鑷子上的碎牙簽,說:“我已經盡可能地加快速度了,彼得斯老師,但大家都很着急,不光隻有你。
”九年級的數學老師德桑迪先生試圖用蠻力把鑰匙捅進鎖孔,結果牙簽越陷越深——眼下威格利修的就是這道鎖,因此需要更長的時間。
“人人都想插隊,”他咕哝道,但聲音不算小,足以讓彼得斯夫人聽見,“人人都覺得自己重要。
哼,現在可是誰有鑷子誰說了算。
聽好了,你們都得給我排隊!”說着,他把鑷子再次伸進鎖孔,彼得斯夫人知趣地轉身走了。
她又等了足足一個半小時,威格利先生還沒過來,她開始懷疑他是不是故意的——為了懲罰她的心急。
好吧,她想。
可他就不能先把教師休息室的門鎖修好嗎?她已經跑到休息室門口察看了三次,門鎖依舊是堵住的。
等候期間,保溫杯裡的咖啡越來越少(原本是滿杯),逐漸被她喝進肚子,雖然女生盥洗室的門上沒有鎖,但她可不打算和學生一起如廁,最好是等教師休息室的門鎖修好後,去裡面專門供教師使用的小廁所解決内急問題。
随着時間分分秒秒地過去,她對威格利先生逐漸失去了耐心,甚至生起了校長的氣,看什麼都不順眼。
真是沒有人性!難道他們就考慮不到人的基本需要嗎?她索性不再站在練習室門口,直接跑到休息室外面等着,把手提包像盾牌一樣扣在肚子上,喝下的咖啡不斷折磨着她的膀胱,有那麼幾次,她險些考慮鑽進車裡離開學校,不用二十五分鐘就能回家上廁所。
然而越是等待,二十五分鐘對她來說就越顯得漫長,她很肯定,假如自己現在坐下的話,一定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施瓦布博士,”她對經過休息室門口的校長說,“你能不能讓威格利先生先把教師休息室的門打開?拜托。
” 施瓦布博士這個上午過得也很不容易,已經九點四十分了,半數教室的門還沒有打開。
雖然他已經指示教師盡量将學生安置在已經打開門的教室裡,但依舊有七八百個學生在走廊附近遊蕩,有些已經坐在了樓梯上,還有的成群結隊地圍坐在草坪上說說笑笑,幾個膽大的學生竟然抽起了煙。
施瓦布博士擡起指關節,用力揉了揉太陽穴,脖頸燥熱得發紅,他伸出手來松了松領帶。
“海倫,”他盡可能耐着性子對彼得斯夫人說,“威格利先生已經在盡快搶修了,女生盥洗室就在走廊那頭,我覺得你偶爾用一次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說完,他低下頭去徑自心算起來:假如十點半的時候學生們都能回到教室——這是樂觀估計——可以把每節課的時間由五十分鐘壓縮到三十四分鐘,重點是要保證一節課都不能缺…… 彼得斯夫人又等了十五分鐘,然後再也等不下去了,緊攥着包帶的手又加了把力,好像這樣就能改善現狀似的。
隻見她踉踉跄跄地朝走廊盡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