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她把手一松,花繩又變回了那個簡單的線圈,然後她繼續玩起來。
“這是常規工作的一部分。
”珀爾面無表情地告訴穆迪,顯然已經見怪不怪了。
有時候,米娅會背着相機出去,但更有可能花上幾天甚至幾周的時間進行外出拍攝的準備,而真正拍照的時間隻有幾個小時。
穆迪發現,米娅并不把自己視為攝影師,她認為攝影的本質是記錄,他很快意識到,在米娅眼中,攝影無非是一種工具,對她而言,相當于畫師手中的筆和雕塑家的雕刻刀。
照片沖洗出來之後,她會加以修飾。
比如用華麗的狂歡節面具擋住照片裡的人臉,或者直接剪下上面的人物,給他們“穿上”從時尚雜志上剪下來的“衣服”。
有一張照片拍的是幹淨整潔的廚房,米娅在沖印好的相紙上灑了幾滴檸檬水,營造出廚房被“污染”的感覺;還有一張拍的是晾衣繩上挂了一排衣服,她把漂白劑塗在上面,在晾衣繩周圍制造出幾團“鬼魂”般的白點,繩子本身也被扭曲了。
另一組照片,每一張都小心地做過了雙重曝光處理:一座摩天大樓的遠景與她自己的中指的影像相重疊;一隻躺在人行道上、翅膀展開的死鳥與藍天重疊,除了眼睛是閉着的,它看上去真的像是在藍天上飛翔。
米娅的工作風格魄力十足,隻保留她喜歡的照片,扔掉其餘的。
靈感枯竭的時候,她就把每張照片都洗出來,毀掉所有底片。
“我又不打算一照多賣。
”穆迪問她為什麼不多洗幾張的時候,她漫不經心地回答。
她很少拍人像——偶爾會給珀爾拍一張,比如女兒躺在草坪上的床闆中間那次,但她從來不把珀爾的照片用于工作,也不用自己的照片。
有一次,珀爾告訴穆迪,米娅做了一組自拍,在照片裡用不同的物品——黑色蕾絲花邊、馬栗樹的葉子、潮濕柔軟的海星——擋着臉,最後忙了一個月,把照片的數量精簡到了八張。
它們既美麗又令人毛骨悚然,珀爾到現在依舊印象深刻:母親明亮的眼睛從海星的觸手之間向外窺探,好像一顆閃光的珍珠。
可最後米娅還是燒掉了這組照片和底片,原因連珀爾都無法理解。
“你花了那麼多時間,”珀爾問母親,“就為了‘叭’的一下,”她打了個響指,“把它們全都燒成灰?” “我覺得效果不好。
”米娅隻回答了這一句。
而她真正保留下來并且賣掉的照片,都是相當令人震撼的作品。
住在安娜堡的豪華轉租房的時候,米娅把房東們的許多家具拆分成零件,再加上各種奇怪的裝飾——像她手指一樣粗的螺栓、原木橫梁、單獨的腳掌——組合成動物的樣子。
比如把一張笨重的十九世紀書桌變成“公牛”,兩側的抽屜是粗壯的“牛腿”,抽屜上的鑄鐵把手是牛的“鼻子”“眼睛”和閃光的“陰囊”,一把呈扇形攤開的筆從桌子裡探出來,組成了新月形的“牛角”。
在珀爾的幫助下,米娅将這些部件擺在奶油色的波斯地毯上,營造出霧氣蒸騰的背景,然後她親自爬上桌子,以俯瞰的角度拍照,然後把書桌重新拼好;她把一隻破舊不堪、已經碎成拱形金屬網的中式鳥籠組裝成一隻老鷹,它伸展的“翅膀”有着黃銅組成的骨架,仿佛正要起飛;她在一張沙發裡填充了許多東西,把它變得鼓鼓囊囊的,裝扮成一頭“大象”,象鼻子高高揚起,好像在吹奏管弦樂。
這一系列照片既有趣又令人不安,動物的形象難以置信地精緻逼真,隻有湊近了才能看出它們是什麼做的。
通過朋友安妮塔——紐約一家畫廊的老闆——米娅賣出了不少這種照片。
珀爾沒去過紐約,也沒見過安妮塔,米娅則讨厭紐約,永遠不會到那裡去宣傳她的作品。
“安妮塔,”有一次米娅在電話裡告訴這位朋友,“我非常愛你,但我不能去紐約做展示,不,哪怕這樣能賣出一百份作品也不行。
”她頓了頓,又說,“我知道會有這樣的效果,但我不能去,你明白的。
好了,你已經盡了力,我已經很滿足了。
”盡管如此,安妮塔還是設法賣出了六七套照片,這意味着米娅可以在接下來的半年中留在家裡搞新項目,不用出去幫人打掃房子了。
珀爾的母親是這樣工作的:用四到六個月時間完成一個項目,然後開始下一個。
她馬不停蹄地工作,做出一組照片,交給安妮塔——通過她的畫廊,至少能賣出其中的一小部分。
起初的售價很便宜——幾百美元一幅,米娅有時候不得不同時接兩份甚至三份工作。
随着時間的推移,她的作品得到了藝術界的認可,安妮塔能以更高的價格賣出更多的照片,足夠支付米娅和珀爾的賬單——食物、房租和大衆車的油費——甚至還能付給安妮塔百分之五十的抽成。
“有時候一幅照片能賺到兩三千美元。
”珀爾驕傲地告訴穆迪,穆迪迅速心算了一下:假如米娅每年賣出十幅照片…… 有些照片卻賣得沒有那麼好——比如米娅的“骨骼葉脈”攝影系列,隻賣出一幅,為此,項目完成後,她一連幾個月都不得不去做些奇怪的工作:打掃房屋、插花、裝飾糕點。
好在凡是需要動手的活計她都擅長。
她傾向于選擇一些不用直接與顧客打交道的工作,因為這樣她就有了獨處和思考的時間,像服務員、秘書和售貨員之類的職位都不在她的考慮之列。
“我做過一次售貨員,那時你還沒出生,”
“這是常規工作的一部分。
”珀爾面無表情地告訴穆迪,顯然已經見怪不怪了。
有時候,米娅會背着相機出去,但更有可能花上幾天甚至幾周的時間進行外出拍攝的準備,而真正拍照的時間隻有幾個小時。
穆迪發現,米娅并不把自己視為攝影師,她認為攝影的本質是記錄,他很快意識到,在米娅眼中,攝影無非是一種工具,對她而言,相當于畫師手中的筆和雕塑家的雕刻刀。
照片沖洗出來之後,她會加以修飾。
比如用華麗的狂歡節面具擋住照片裡的人臉,或者直接剪下上面的人物,給他們“穿上”從時尚雜志上剪下來的“衣服”。
有一張照片拍的是幹淨整潔的廚房,米娅在沖印好的相紙上灑了幾滴檸檬水,營造出廚房被“污染”的感覺;還有一張拍的是晾衣繩上挂了一排衣服,她把漂白劑塗在上面,在晾衣繩周圍制造出幾團“鬼魂”般的白點,繩子本身也被扭曲了。
另一組照片,每一張都小心地做過了雙重曝光處理:一座摩天大樓的遠景與她自己的中指的影像相重疊;一隻躺在人行道上、翅膀展開的死鳥與藍天重疊,除了眼睛是閉着的,它看上去真的像是在藍天上飛翔。
米娅的工作風格魄力十足,隻保留她喜歡的照片,扔掉其餘的。
靈感枯竭的時候,她就把每張照片都洗出來,毀掉所有底片。
“我又不打算一照多賣。
”穆迪問她為什麼不多洗幾張的時候,她漫不經心地回答。
她很少拍人像——偶爾會給珀爾拍一張,比如女兒躺在草坪上的床闆中間那次,但她從來不把珀爾的照片用于工作,也不用自己的照片。
有一次,珀爾告訴穆迪,米娅做了一組自拍,在照片裡用不同的物品——黑色蕾絲花邊、馬栗樹的葉子、潮濕柔軟的海星——擋着臉,最後忙了一個月,把照片的數量精簡到了八張。
它們既美麗又令人毛骨悚然,珀爾到現在依舊印象深刻:母親明亮的眼睛從海星的觸手之間向外窺探,好像一顆閃光的珍珠。
可最後米娅還是燒掉了這組照片和底片,原因連珀爾都無法理解。
“你花了那麼多時間,”珀爾問母親,“就為了‘叭’的一下,”她打了個響指,“把它們全都燒成灰?” “我覺得效果不好。
”米娅隻回答了這一句。
而她真正保留下來并且賣掉的照片,都是相當令人震撼的作品。
住在安娜堡的豪華轉租房的時候,米娅把房東們的許多家具拆分成零件,再加上各種奇怪的裝飾——像她手指一樣粗的螺栓、原木橫梁、單獨的腳掌——組合成動物的樣子。
比如把一張笨重的十九世紀書桌變成“公牛”,兩側的抽屜是粗壯的“牛腿”,抽屜上的鑄鐵把手是牛的“鼻子”“眼睛”和閃光的“陰囊”,一把呈扇形攤開的筆從桌子裡探出來,組成了新月形的“牛角”。
在珀爾的幫助下,米娅将這些部件擺在奶油色的波斯地毯上,營造出霧氣蒸騰的背景,然後她親自爬上桌子,以俯瞰的角度拍照,然後把書桌重新拼好;她把一隻破舊不堪、已經碎成拱形金屬網的中式鳥籠組裝成一隻老鷹,它伸展的“翅膀”有着黃銅組成的骨架,仿佛正要起飛;她在一張沙發裡填充了許多東西,把它變得鼓鼓囊囊的,裝扮成一頭“大象”,象鼻子高高揚起,好像在吹奏管弦樂。
這一系列照片既有趣又令人不安,動物的形象難以置信地精緻逼真,隻有湊近了才能看出它們是什麼做的。
通過朋友安妮塔——紐約一家畫廊的老闆——米娅賣出了不少這種照片。
珀爾沒去過紐約,也沒見過安妮塔,米娅則讨厭紐約,永遠不會到那裡去宣傳她的作品。
“安妮塔,”有一次米娅在電話裡告訴這位朋友,“我非常愛你,但我不能去紐約做展示,不,哪怕這樣能賣出一百份作品也不行。
”她頓了頓,又說,“我知道會有這樣的效果,但我不能去,你明白的。
好了,你已經盡了力,我已經很滿足了。
”盡管如此,安妮塔還是設法賣出了六七套照片,這意味着米娅可以在接下來的半年中留在家裡搞新項目,不用出去幫人打掃房子了。
珀爾的母親是這樣工作的:用四到六個月時間完成一個項目,然後開始下一個。
她馬不停蹄地工作,做出一組照片,交給安妮塔——通過她的畫廊,至少能賣出其中的一小部分。
起初的售價很便宜——幾百美元一幅,米娅有時候不得不同時接兩份甚至三份工作。
随着時間的推移,她的作品得到了藝術界的認可,安妮塔能以更高的價格賣出更多的照片,足夠支付米娅和珀爾的賬單——食物、房租和大衆車的油費——甚至還能付給安妮塔百分之五十的抽成。
“有時候一幅照片能賺到兩三千美元。
”珀爾驕傲地告訴穆迪,穆迪迅速心算了一下:假如米娅每年賣出十幅照片…… 有些照片卻賣得沒有那麼好——比如米娅的“骨骼葉脈”攝影系列,隻賣出一幅,為此,項目完成後,她一連幾個月都不得不去做些奇怪的工作:打掃房屋、插花、裝飾糕點。
好在凡是需要動手的活計她都擅長。
她傾向于選擇一些不用直接與顧客打交道的工作,因為這樣她就有了獨處和思考的時間,像服務員、秘書和售貨員之類的職位都不在她的考慮之列。
“我做過一次售貨員,那時你還沒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