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精神會餐”和《喜歌堂》
關燈
小
中
大
帶山區,解放前婦女們中盛行一種風俗歌舞--《喜歌堂》。
不論貧富,凡是黃花閨女出嫁的前夕,村鎮上的姐妹、姑嫂們,必來陪伴這女子坐歌堂,輪番歌舞,唱上兩天三晚。
歌詞内容十分豐富,有《辭姐歌》、《拜嫂歌》、《勸娘歌》、《罵媒歌》、《怨郎歌》、《轎夫歌》等等百十首。
既有新娘子對女兒生活的留連依戀,也有對新婚生活的疑懼、向往,還有對封建禮教、包辦婚姻的控訴。
如《怨郎歌》中就唱:“十八滿姑三歲郎,新郎夜夜尿濕床,站起沒有掃把高,睡起沒有枕頭長,深更半夜喊奶吃,我是你媳婦不是你娘!”如《罵媒歌》中就唱:“媒婆,媒婆!牙齒兩邊磨,又說男家田莊廣,又說女子賽嫦娥,臭說香,死說活,爹娘、公婆暈腦殼!媒婆,媒婆!吃了好多老雞婆,初一吃了初二死,初三埋在大路坡,牛一腳,馬一腳,踩出腸子狗來拖--”《喜歌堂》的曲調,更有數百首之多,既有山歌的樸素、風趣,又有瑤歌的清麗、柔婉。
歡樂處,山花流水;悲戚處,如訴如怨;亢奮處,回腸蕩氣。
洋溢着一種深厚濃郁的泥土氣息。
秦書田是本地人,父親當過私塾先生。
他領着女演員們來搜集整理《喜歌堂》,确定了反封建的主題。
他和鄉政府的秘書兩人,找胡玉音父母親多次做工作,辦交涉,才決定把胡玉音的招親儀式,辦成一個《喜歌堂》的歌舞現場表演會。
玉音的母親雖然年紀大了,卻是個坐歌堂的“老班頭”。
玉音呢,從小跟着母親坐歌堂,替人伴嫁,從頭到尾百十首“喜歌”都會唱。
加上她記性好,人漂亮,嗓音圓亮,開口就動情,所以在芙蓉鎮的姐妹、媳婦行中,早就算得一個“小班頭”。
就是秦書田,就是那些女演員,都替她惋惜,這麽個人兒,十八、九歲就招郎上門-- 那晚上,胡記客棧張燈結彩,燈紅火綠,藝術和生活融於一體,虛構和真實聚會一堂,女演員們化了妝,胡玉音也化了妝,全鎮的姐妹、姑嫂、嬸娘們都來圍坐幫唱: 青布羅裙紅布頭,我娘養女斛豬頭。
豬頭來到娘丢女,花轎來到女憂愁。
石頭打散同林鳥,強人扭斷連環扣, 爺娘拆散好姻緣,郎心挂在妹心頭-- 團團圓圓唱個歌,唱個姐妹分離歌。
今日唱歌相送姐,明日唱歌無人和; 今日唱歌排排坐,明日歌堂空落落; 嫁出門去的女,潑出門去的水喲, 妹子命比紙還薄-- 有歌有舞,有唱有哭。
胡玉音也唱,也哭。
是悲?是喜?像在做夢,紅紅綠綠,閃閃爍爍,渾渾噩噩。
一群天仙般的演員環繞着她,時聚時散,載歌載舞--也許是由於秦書田為了強調反封建主題,把原來“喜歌”中明快诙諧的部分去掉了,使得整個歌舞現場表演會,都籠罩着一種悲憤、哀怨的色調和氣氛,使得新郎公黎桂桂有些掃興,雙親大人則十分憂慮,怕壞了女兒女婿的彩頭。
後來大約秦書田本人也考慮到了這一點,表演結束時,他指揮新娘新郎全家、全體演員、全鎮姑嫂姐妹,齊唱了一支《東方紅》,一支《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
内容上雖然有點牽強附會,但總算是正氣壓了邪氣,光明戰勝了黑暗。
不久,秦書田帶着演員們回到城裡,把這次進五嶺山區采風的收獲,編創成一個大型風俗歌舞劇《女歌堂》,在州府調演,到省城演出,獲得了成功。
秦書田還在省報上發表了推陳出新反封建的文章,二十幾歲就出了名,得了獎,可謂少年得志了。
可是好景不常,第二年的反右派鬥争中,《女歌堂》被打成一支射向新社會的大毒箭,怨封建禮教是假,恨社會主義是真。
借社會主義舞台圖謀不軌,用心險惡,猖狂已極,反動透頂。
緊接着,秦書田就被戴上右派分子帽子,開除公職,解送回原籍交當地群衆監督勞動。
從此,秦書田就墟墟都在墟場上露個面,有人講他打草鞋賣,有人講他撿地下的煙屁股吃。
人人都喊他“秦癫子”。
唉唉,事情雖然沒有禍及胡玉音和她男人黎桂桂,但兩口子總覺得和自己有些不光彩的聯系。
新社會了,還有什麽封建?還反什麽封建?新社會都是反得的?解放都六、七年了,還把新社會和“封建”去胡編亂扯到一起。
你看看,就為了反封建,秦書田犯了法,當了五類分子;胡玉音呢,有所牽連,也就跟着背黴,成親七、八年了都巴不了肚,沒有生育。
不論貧富,凡是黃花閨女出嫁的前夕,村鎮上的姐妹、姑嫂們,必來陪伴這女子坐歌堂,輪番歌舞,唱上兩天三晚。
歌詞内容十分豐富,有《辭姐歌》、《拜嫂歌》、《勸娘歌》、《罵媒歌》、《怨郎歌》、《轎夫歌》等等百十首。
既有新娘子對女兒生活的留連依戀,也有對新婚生活的疑懼、向往,還有對封建禮教、包辦婚姻的控訴。
如《怨郎歌》中就唱:“十八滿姑三歲郎,新郎夜夜尿濕床,站起沒有掃把高,睡起沒有枕頭長,深更半夜喊奶吃,我是你媳婦不是你娘!”如《罵媒歌》中就唱:“媒婆,媒婆!牙齒兩邊磨,又說男家田莊廣,又說女子賽嫦娥,臭說香,死說活,爹娘、公婆暈腦殼!媒婆,媒婆!吃了好多老雞婆,初一吃了初二死,初三埋在大路坡,牛一腳,馬一腳,踩出腸子狗來拖--”《喜歌堂》的曲調,更有數百首之多,既有山歌的樸素、風趣,又有瑤歌的清麗、柔婉。
歡樂處,山花流水;悲戚處,如訴如怨;亢奮處,回腸蕩氣。
洋溢着一種深厚濃郁的泥土氣息。
秦書田是本地人,父親當過私塾先生。
他領着女演員們來搜集整理《喜歌堂》,确定了反封建的主題。
他和鄉政府的秘書兩人,找胡玉音父母親多次做工作,辦交涉,才決定把胡玉音的招親儀式,辦成一個《喜歌堂》的歌舞現場表演會。
玉音的母親雖然年紀大了,卻是個坐歌堂的“老班頭”。
玉音呢,從小跟着母親坐歌堂,替人伴嫁,從頭到尾百十首“喜歌”都會唱。
加上她記性好,人漂亮,嗓音圓亮,開口就動情,所以在芙蓉鎮的姐妹、媳婦行中,早就算得一個“小班頭”。
就是秦書田,就是那些女演員,都替她惋惜,這麽個人兒,十八、九歲就招郎上門-- 那晚上,胡記客棧張燈結彩,燈紅火綠,藝術和生活融於一體,虛構和真實聚會一堂,女演員們化了妝,胡玉音也化了妝,全鎮的姐妹、姑嫂、嬸娘們都來圍坐幫唱: 青布羅裙紅布頭,我娘養女斛豬頭。
豬頭來到娘丢女,花轎來到女憂愁。
石頭打散同林鳥,強人扭斷連環扣, 爺娘拆散好姻緣,郎心挂在妹心頭-- 團團圓圓唱個歌,唱個姐妹分離歌。
今日唱歌相送姐,明日唱歌無人和; 今日唱歌排排坐,明日歌堂空落落; 嫁出門去的女,潑出門去的水喲, 妹子命比紙還薄-- 有歌有舞,有唱有哭。
胡玉音也唱,也哭。
是悲?是喜?像在做夢,紅紅綠綠,閃閃爍爍,渾渾噩噩。
一群天仙般的演員環繞着她,時聚時散,載歌載舞--也許是由於秦書田為了強調反封建主題,把原來“喜歌”中明快诙諧的部分去掉了,使得整個歌舞現場表演會,都籠罩着一種悲憤、哀怨的色調和氣氛,使得新郎公黎桂桂有些掃興,雙親大人則十分憂慮,怕壞了女兒女婿的彩頭。
後來大約秦書田本人也考慮到了這一點,表演結束時,他指揮新娘新郎全家、全體演員、全鎮姑嫂姐妹,齊唱了一支《東方紅》,一支《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
内容上雖然有點牽強附會,但總算是正氣壓了邪氣,光明戰勝了黑暗。
不久,秦書田帶着演員們回到城裡,把這次進五嶺山區采風的收獲,編創成一個大型風俗歌舞劇《女歌堂》,在州府調演,到省城演出,獲得了成功。
秦書田還在省報上發表了推陳出新反封建的文章,二十幾歲就出了名,得了獎,可謂少年得志了。
可是好景不常,第二年的反右派鬥争中,《女歌堂》被打成一支射向新社會的大毒箭,怨封建禮教是假,恨社會主義是真。
借社會主義舞台圖謀不軌,用心險惡,猖狂已極,反動透頂。
緊接着,秦書田就被戴上右派分子帽子,開除公職,解送回原籍交當地群衆監督勞動。
從此,秦書田就墟墟都在墟場上露個面,有人講他打草鞋賣,有人講他撿地下的煙屁股吃。
人人都喊他“秦癫子”。
唉唉,事情雖然沒有禍及胡玉音和她男人黎桂桂,但兩口子總覺得和自己有些不光彩的聯系。
新社會了,還有什麽封建?還反什麽封建?新社會都是反得的?解放都六、七年了,還把新社會和“封建”去胡編亂扯到一起。
你看看,就為了反封建,秦書田犯了法,當了五類分子;胡玉音呢,有所牽連,也就跟着背黴,成親七、八年了都巴不了肚,沒有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