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同程濤聲分别後,童霜威決定到謝元嵩處去一趟,然後,第二天回重慶。
這次,同程濤聲相處,童霜威覺得非常愉快。
第一天,他同程濤聲在下午一起參加了成都民主憲政促進會的成立大會。
會議在東城根街錦春茶樓裡舉行。
門口停着不少小轎車,也有不少包着白銅、黃銅車轅撐着黑白綢子車篷的人力車擺滿街邊。
這是座老式的樓庭,古色古香,樓下一排桐樹蒼翠碧綠,樓上為了要明亮,開着電燈,照得玻璃門窗亮晃晃的。
茶樓今天布置得像會議室,寬大的廳堂裡整齊地放着桌椅,四周擺着美麗的盆景和萬年青、迎春、蘭草,顯得清淨、潔淨、幽雅。
會上的氣氛很熱烈。
童霜威看到了第一屆國民參政會時就遴選為四川省參政員的無黨派名流邵從恩老人和著名愛國人士、教育家張瀾,也看到了依照國民參政會組織條例第三條丁項[1]遴選為第一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的李璜。
李璜是青年黨的。
童霜威對張瀾是久仰的了。
張瀾清末曾被保送日本留學,就讀于東京宏文書院。
在留日期間,他反對留學生為慈禧祝壽,并倡議慈禧退朝還政于光緒,被清朝駐日公使以“大逆不道”的罪名押送回國。
辛亥革命成功後,四川成立了軍政府,張瀾被任命為四川軍政府川北宣慰使。
民國四年,他曾聯絡川軍第三師響應蔡松坡讨袁。
民國六年,任過四川省長,以後就做了好幾年成都大學校長。
“九一八”後,張瀾曾參加抗日反蔣活動。
做參政員後,在參政會中,他對國民黨一黨專政、蔣介石的個人獨裁以及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反動政策,進行了公開的抨擊。
據說,軍統對他常進行監視。
童霜威聽說:救國會、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青年黨、職教社和一些民主人士組織了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口号是“貫徹抗日,實踐民主,加強團結”。
張瀾以無黨派民主人士身份參加民主政團同盟,現在被推選為主席。
在成立會上,發言的人不少,都提出了實踐民主精神,結束國民黨獨裁統治,在憲政實施以前,設置各黨派國事協議機關的言論。
聽到這些發言,童霜威感到這些人的膽量真大,也覺得這些發言個個針中時弊,确為促使抗戰早日勝利并使國家大局改觀所需要。
他不禁想:像張瀾、邵從恩這樣的老人,張瀾年齡比我大十幾歲,他們為了國家民族,思想、行動都不像老人,選擇了一條激進的路,我卻總是有些前怕狼後怕虎,不能按照自己的良知選擇正确的路走,是為什麼? 他對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的情況簡直毫無所知。
程濤聲告訴他:那時你還在上海未到大後方來。
是民國三十年春天,皖南事變發生後局勢嚴重,大家感到為了應付這樣嚴重的局勢,必須有個組織,所以就有了中國民主政團同盟。
童霜威不禁問:“在重慶竟能公開成立這樣一個組織嗎?” 程濤聲笑了,說:“當然不行!大獨裁者哪能容許。
因此當時是秘密的,派了一個人到香港去辦一個《光明報》,借以宣布成立了這麼一個組織。
誰知,立法院長孫科在香港,看到《光明報》後,立刻招待記者,說重慶根本沒有這麼一個組織。
事既如此,張瀾他們幾位政團同盟領導人,就義不顧身在重慶舉行了一個公開招待會,邀請部分國民黨和共産黨參政員以及社會和報界人士宣布重慶有這麼一個組織,并且已經成立多時了。
木已成舟,又都是些頭面人物,大獨裁者氣得沒有辦法,不承認也隻好默認了!”他把“大獨裁者”說得像是“歹徒慘哉”,聽了叫人發笑。
聽了這些,童霜威非常佩服這些人的勇氣。
參加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的“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實際就是當年的“第三黨”。
使他不能不想起了他認識并交往過的第三黨創始人鄧演達。
鄧演達早在民國二十年就被蔣介石殺害了。
那時,他思想上曾接近“第三黨”,隻是他并不公開表露自己的思想而已。
自從鄧演達被殺害後,他就更以無派系的超然态度自居了。
但現在,他卻隐隐責怪自己了,感到自己的啟悟太遲,行動太緩。
一個人或少數人單獨要做一件帶有危險性的事,常常會膽怯,有一大批人在一起做一件帶有危險性的事,就總會膽壯。
正像遊行隊伍,帶頭的每每是要身先矢石的勇士,尾随的大批人流,卻會有一種安全感。
童霜威在參加了成都民主憲政促進會成立大會後,從思想和心态上都起了變化,感到:我不能再冬眠了!我應當出來依照我本心的意願,按照當前我對國事的憤慨說我應說的話,做我應做的事了! 與此同時,他為自己的不得志仍感到氣惱。
他倒并不熱衷于想憑自己同當局唱對台戲來換得自己的什麼利益,像戰前管仲輝在南京潇湘路教他的辦法。
那時,管仲輝說:“我勸你,立刻唱唱高調罵起來。
隻要你一罵,看吧,馬上就引起上下和四面八方注意。
莫說一個國大代表,就是再給你重新任命一個秘書長或者委員,也十分可能。
”政界許多人都是靠“捧”與“罵”取得政治資本爬上來的。
他那時罵了一下汪精衛,果然換得了一個國大代表。
現在的事仍是一樣。
但童霜威的心胸卻有些變了。
自從在上海經過敵僞羁絆的生死考驗,自從在中原大地上見到了人間地獄,自從在大後方看到了處處黑暗與腐敗,自從因兒子鬧風潮和馮村被逮捕嘗到了特務橫行的滋味,他不能不為中國的現狀和未來憂愁憂思。
人生幾何?江山萬代!富貴榮華與我又有多少可羨之處?他并不想通過“罵”來博得些什麼,但确是想跟着一些憂國憂民的志同道合者,為救中國、為這個國家的人民出一分力,創造一個好的現在和未來。
成立會在午間聚餐後結束了。
會散後,童霜威坐饒府的汽車陪程濤聲回到春熙飯店。
程濤聲打算次日晨回重慶,兩人在春熙飯店程濤聲的房裡又談了很久。
童霜威将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程濤聲。
當作了決定性的選擇後,他有一種從大霧中跑出來走到燦爛陽光下的感覺。
他談得透徹而大膽,激動而明白。
午後市聲喧嚣,“叮當!叮當!”是人力車的踩鈴開道聲,“嘡啷啷啷”是撥浪鼓的貨郎擔兒,“!!!”是賣糕擔在敲竹梆,“嗒嗒嗒嗒,砰!”是樓下左近素面館在打鍋盔的聲音,都從臨街的窗口裡傳進來。
程濤聲看着他,說:“嘯天兄,我們互相信任。
聽到你這番話,心裡很高興。
為了中國,我早是什麼也不怕的了!與周恩來、董必武他們中共的人也有接觸,很受教益。
這當然有點冒險,你暫時還不一定這樣做。
但我們正在籌建一個組織。
建立一個國民黨民主派的組織,去團結國民黨内愛國民主人士參加抗日民主運動的條件已經成熟,可以着手這件事了!我對你有了解,有的人對你也有了解。
我們在适當的時候,就會吸收會員參加活動。
讓我們一同攜手為了堅持抗戰、堅持團結、堅持進步而努力吧!我可以告訴你,譚平山、楊傑、朱蘊山、王昆侖等這些你也認識的老朋友都在。
我們這個組織名稱為中國國民黨民主同志聯合會,也許會改為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
” 聽程濤聲說了“有的人對你也有了解”這句話,童霜威不禁問:“是誰對我也有了解?” 程濤聲說:“鐘放呀!你不認識嗎?” “鐘放?”童霜威想,我何嘗認識這麼一個人呢?想了又想,搖搖頭,說:“我還想不起是誰呢!” 程濤聲說:“他有一次對我說,他了解你的為人。
” 有賣報的報販在樓下街邊叫喚:“買報!買報!全家五口生活無着服毒身亡的新聞!總府街發生搶劫案強盜被擊斃的新聞!”有附近茶樓上“開水!攙起——”的吆喝聲,紙煙、瓜子的叫賣聲,飯館
這次,同程濤聲相處,童霜威覺得非常愉快。
第一天,他同程濤聲在下午一起參加了成都民主憲政促進會的成立大會。
會議在東城根街錦春茶樓裡舉行。
門口停着不少小轎車,也有不少包着白銅、黃銅車轅撐着黑白綢子車篷的人力車擺滿街邊。
這是座老式的樓庭,古色古香,樓下一排桐樹蒼翠碧綠,樓上為了要明亮,開着電燈,照得玻璃門窗亮晃晃的。
茶樓今天布置得像會議室,寬大的廳堂裡整齊地放着桌椅,四周擺着美麗的盆景和萬年青、迎春、蘭草,顯得清淨、潔淨、幽雅。
會上的氣氛很熱烈。
童霜威看到了第一屆國民參政會時就遴選為四川省參政員的無黨派名流邵從恩老人和著名愛國人士、教育家張瀾,也看到了依照國民參政會組織條例第三條丁項
李璜是青年黨的。
童霜威對張瀾是久仰的了。
張瀾清末曾被保送日本留學,就讀于東京宏文書院。
在留日期間,他反對留學生為慈禧祝壽,并倡議慈禧退朝還政于光緒,被清朝駐日公使以“大逆不道”的罪名押送回國。
辛亥革命成功後,四川成立了軍政府,張瀾被任命為四川軍政府川北宣慰使。
民國四年,他曾聯絡川軍第三師響應蔡松坡讨袁。
民國六年,任過四川省長,以後就做了好幾年成都大學校長。
“九一八”後,張瀾曾參加抗日反蔣活動。
做參政員後,在參政會中,他對國民黨一黨專政、蔣介石的個人獨裁以及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反動政策,進行了公開的抨擊。
據說,軍統對他常進行監視。
童霜威聽說:救國會、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青年黨、職教社和一些民主人士組織了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口号是“貫徹抗日,實踐民主,加強團結”。
張瀾以無黨派民主人士身份參加民主政團同盟,現在被推選為主席。
在成立會上,發言的人不少,都提出了實踐民主精神,結束國民黨獨裁統治,在憲政實施以前,設置各黨派國事協議機關的言論。
聽到這些發言,童霜威感到這些人的膽量真大,也覺得這些發言個個針中時弊,确為促使抗戰早日勝利并使國家大局改觀所需要。
他不禁想:像張瀾、邵從恩這樣的老人,張瀾年齡比我大十幾歲,他們為了國家民族,思想、行動都不像老人,選擇了一條激進的路,我卻總是有些前怕狼後怕虎,不能按照自己的良知選擇正确的路走,是為什麼? 他對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的情況簡直毫無所知。
程濤聲告訴他:那時你還在上海未到大後方來。
是民國三十年春天,皖南事變發生後局勢嚴重,大家感到為了應付這樣嚴重的局勢,必須有個組織,所以就有了中國民主政團同盟。
童霜威不禁問:“在重慶竟能公開成立這樣一個組織嗎?” 程濤聲笑了,說:“當然不行!大獨裁者哪能容許。
因此當時是秘密的,派了一個人到香港去辦一個《光明報》,借以宣布成立了這麼一個組織。
誰知,立法院長孫科在香港,看到《光明報》後,立刻招待記者,說重慶根本沒有這麼一個組織。
事既如此,張瀾他們幾位政團同盟領導人,就義不顧身在重慶舉行了一個公開招待會,邀請部分國民黨和共産黨參政員以及社會和報界人士宣布重慶有這麼一個組織,并且已經成立多時了。
木已成舟,又都是些頭面人物,大獨裁者氣得沒有辦法,不承認也隻好默認了!”他把“大獨裁者”說得像是“歹徒慘哉”,聽了叫人發笑。
聽了這些,童霜威非常佩服這些人的勇氣。
參加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的“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實際就是當年的“第三黨”。
使他不能不想起了他認識并交往過的第三黨創始人鄧演達。
鄧演達早在民國二十年就被蔣介石殺害了。
那時,他思想上曾接近“第三黨”,隻是他并不公開表露自己的思想而已。
自從鄧演達被殺害後,他就更以無派系的超然态度自居了。
但現在,他卻隐隐責怪自己了,感到自己的啟悟太遲,行動太緩。
一個人或少數人單獨要做一件帶有危險性的事,常常會膽怯,有一大批人在一起做一件帶有危險性的事,就總會膽壯。
正像遊行隊伍,帶頭的每每是要身先矢石的勇士,尾随的大批人流,卻會有一種安全感。
童霜威在參加了成都民主憲政促進會成立大會後,從思想和心态上都起了變化,感到:我不能再冬眠了!我應當出來依照我本心的意願,按照當前我對國事的憤慨說我應說的話,做我應做的事了! 與此同時,他為自己的不得志仍感到氣惱。
他倒并不熱衷于想憑自己同當局唱對台戲來換得自己的什麼利益,像戰前管仲輝在南京潇湘路教他的辦法。
那時,管仲輝說:“我勸你,立刻唱唱高調罵起來。
隻要你一罵,看吧,馬上就引起上下和四面八方注意。
莫說一個國大代表,就是再給你重新任命一個秘書長或者委員,也十分可能。
”政界許多人都是靠“捧”與“罵”取得政治資本爬上來的。
他那時罵了一下汪精衛,果然換得了一個國大代表。
現在的事仍是一樣。
但童霜威的心胸卻有些變了。
自從在上海經過敵僞羁絆的生死考驗,自從在中原大地上見到了人間地獄,自從在大後方看到了處處黑暗與腐敗,自從因兒子鬧風潮和馮村被逮捕嘗到了特務橫行的滋味,他不能不為中國的現狀和未來憂愁憂思。
人生幾何?江山萬代!富貴榮華與我又有多少可羨之處?他并不想通過“罵”來博得些什麼,但确是想跟着一些憂國憂民的志同道合者,為救中國、為這個國家的人民出一分力,創造一個好的現在和未來。
成立會在午間聚餐後結束了。
會散後,童霜威坐饒府的汽車陪程濤聲回到春熙飯店。
程濤聲打算次日晨回重慶,兩人在春熙飯店程濤聲的房裡又談了很久。
童霜威将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程濤聲。
當作了決定性的選擇後,他有一種從大霧中跑出來走到燦爛陽光下的感覺。
他談得透徹而大膽,激動而明白。
午後市聲喧嚣,“叮當!叮當!”是人力車的踩鈴開道聲,“嘡啷啷啷”是撥浪鼓的貨郎擔兒,“!!!”是賣糕擔在敲竹梆,“嗒嗒嗒嗒,砰!”是樓下左近素面館在打鍋盔的聲音,都從臨街的窗口裡傳進來。
程濤聲看着他,說:“嘯天兄,我們互相信任。
聽到你這番話,心裡很高興。
為了中國,我早是什麼也不怕的了!與周恩來、董必武他們中共的人也有接觸,很受教益。
這當然有點冒險,你暫時還不一定這樣做。
但我們正在籌建一個組織。
建立一個國民黨民主派的組織,去團結國民黨内愛國民主人士參加抗日民主運動的條件已經成熟,可以着手這件事了!我對你有了解,有的人對你也有了解。
我們在适當的時候,就會吸收會員參加活動。
讓我們一同攜手為了堅持抗戰、堅持團結、堅持進步而努力吧!我可以告訴你,譚平山、楊傑、朱蘊山、王昆侖等這些你也認識的老朋友都在。
我們這個組織名稱為中國國民黨民主同志聯合會,也許會改為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
” 聽程濤聲說了“有的人對你也有了解”這句話,童霜威不禁問:“是誰對我也有了解?” 程濤聲說:“鐘放呀!你不認識嗎?” “鐘放?”童霜威想,我何嘗認識這麼一個人呢?想了又想,搖搖頭,說:“我還想不起是誰呢!” 程濤聲說:“他有一次對我說,他了解你的為人。
” 有賣報的報販在樓下街邊叫喚:“買報!買報!全家五口生活無着服毒身亡的新聞!總府街發生搶劫案強盜被擊斃的新聞!”有附近茶樓上“開水!攙起——”的吆喝聲,紙煙、瓜子的叫賣聲,飯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