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畢鼎山、陳瑪荔的公館在上清寺、曾家岩口,附近就是中央黨部。

    這一帶,住的要人不少。

     晚上,家霆沒有去學校上課,換了整潔的衣服,由燕姗姗陪同來找陳瑪荔。

     從上清寺公共汽車站下來,走在路上,燕姗姗像講故事地說:“陳瑪荔本來叫陳瑪麗,後來将‘麗’改成了‘荔’。

    這時候,畢鼎山一般總不在家。

    他在外邊常有應酬,老不正經,喜歡到都城飯店或嘉陵賓館跳舞。

    陳瑪荔卻不同,愛跳舞但不随心所欲。

    她每每隻在蔣夫人舉行家庭舞會時才去參加。

    她處處學蔣夫人,也是講究穿戴、講究飲食,吸烈性香煙。

    煙瘾很大,像英國名牌煙‘茄立克’、三五牌、‘白錫包’等都不愛,愛吸的是美國的Camel(駱駝牌)。

    她愛看美國電影,愛聽小提琴獨奏曲,也愛看京戲,愛用舶來化妝品。

    手指甲和腳趾甲都塗蔻丹,經常打扮得十分俏麗。

    但在一些會議上露面或到機關裡去時,有時也特别素靜大方。

    ” 家霆明白:燕姗姗在使他了解陳瑪荔這個女人。

    家霆同姗姗大姐還是第一次見面,卻像早就熟識了,一見面就學燕寅兒叫燕姗姗“大姐”。

    姗姗大姐做報館的采訪主任,養成了“自來熟”的本領。

    她該有三十五六歲了,長得年輕,一副職業婦女的樣子,看上去不到三十歲。

    有一副讨人喜歡給人好感的外表,穿得樸素,但風度洋派,潇灑得很。

    不是那種華麗、美豔的人,卻像玉蘭花似的,給人素雅的美感。

    她不胖不瘦,不高不矮,齊耳的短發,白淨的臉皮,兩隻烏亮的大眼睛同燕寅兒相像。

    她好像很喜歡家霆,把家霆當作弟弟似的帶着,臨進陳瑪荔公館的門時,還叮囑家霆:“這個女人很高傲,在美國留過學,上的是文特貝爾大學,有很多洋脾氣:講究禮貌,講究儀表,講究守時,講究效率。

    今晚,是我預先打電話同她約定的時間……”燕姗姗看看手表,夜光手表正指着七點缺三分,說:“正好!我們到達時一分也不差!記住,她忙,不宜多坐,把事談完,我們就走!” 陳瑪荔、畢鼎山的公館,看來可能是哪位川軍将領或四川實業家的房子借給他們住的。

    在這天色已暗的時分,看到這種在重慶屬于要人居住的青磚公館洋房,使家霆明白畢鼎山确實是走紅了。

    門口,停着一輛黑色小轎車,有個司機坐在車裡。

    燕姗姗一看車号,輕聲說:“是中統局的汽車,有客人在裡邊。

    ” 家霆佩服燕姗姗的機靈、聰敏和對車号的熟悉,覺得這本領包括她剛才在路上介紹陳瑪荔時所掌握的豐富背景材料,都是做一個名記者必備的條件。

    跟着燕姗姗正往裡走,看見一個西裝革履的人從裡邊匆匆走出來。

    近前了,映着門房的燈光可以看清這人三十七八歲,留着對分的西裝頭,有兩隻看上去叫人覺得他在生氣的眼睛,右手夾着香煙。

    家霆心中一驚,馬上認出:是張洪池!就是那個中央社記者兼着葉秋萍部下特工職務的張洪池。

    這個神秘人物,馮村的被捕顯然同他有關。

    他到陳瑪荔公館來幹什麼呢?家霆怕被張洪池認出,忙掏手帕假作拭臉,随着燕姗姗走向門房,避開了張洪池,然後走進陳瑪荔的公館裡去。

     “啊,你們很準時啊!”陳瑪荔見到燕姗姗和家霆時,放下手中正在看的晚報,第一句就用滿意的口吻這樣說。

    她的國語帶着上海口音。

     這是一間寬大的、布置得簡潔又很有藝術氣息的客廳。

    地闆打了蠟,光燦燦的,看來是可以用來開party用的。

    牆上一邊挂着兩幅風景油畫。

    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間挂着一張陳瑪荔的全身巨幅油畫像,神采風韻,飄飄欲仙。

    相框講究,金色葉穗的闊邊古色古香。

    一套沙發上蒙着墨綠色布罩,一隻小圓桌上有景泰藍花瓶,小茶幾上有一套西式花瓷茶具,還有彩色煙灰缸和一罐三五牌外加一包駱駝牌香煙。

    此外,中間一張奶油色大橫幾上,排列着滿滿的原版外文書和許多中文書籍,還有不少《Life》(《生活》畫報)、《ReaderDigest》(《讀者文摘》)、《Crown》(《王冠》雜志)等美國雜志。

    精裝書裡有《聖經》,中文書裡有童霜威的《曆代刑法論》。

    家霆想:爸爸那天寄書給畢鼎山時,是抱着一種諷刺态度去寄的。

    當時,哪想到為馮村的事竟要來找他們幫忙。

     三人都在沙發上坐下。

    燕姗姗介紹了家霆,家霆把爸爸的信交給了陳瑪荔,陳瑪荔抽出信箋來看。

    家霆打量起陳瑪荔來了。

    這女人,臉不太漂亮,卻窈窕、華貴而有風韻。

    總該有三十出頭了吧?卻顯得很年輕。

    她頭發梳成一個小圓髻,旗袍裁剪得非常合身,苗條而豐滿,配上高跟鞋顯得亭亭玉立。

     “哦哦哦。

    ”陳瑪荔從茶幾上拿起駱駝牌香煙來,抽出一支,用打火機“啪”地點燃了,看了信,吸着煙,朝家霆看看,點着頭,聲音飄飄柔柔,“令尊和我們,關系是很好的,我知道!(家霆想:關系好什麼?)令尊的大作我們也早收到了,很欽佩啊!不過,關于這件事——”她揚揚手裡的信,“我在你們來之前,了解過情況,恐怕不是很容易辦的。

    人到底在哪裡,也摸不準。

    我想,我來努力一下,你們對外也不必聲張。

    過些時候,我給你們個回音,怎麼樣?” 态度不冷也不熱,聽來似乎有點應付、打發的味道。

     燕姗姗忽然說:“瑪荔處長,這件事别人辦不行,你辦一定能行。

    這個馮村,為人極好,太冤枉了!你就幫這個忙吧。

    ” 陳瑪荔聽燕姗姗這樣說,有點高興,卻岔開話題,吐着煙說:“姗姗,你是個人才,我是最愛才的。

    我老想勸你到中央社,如果你到中央社,我讓他們重用你,讓你出國去做特派員。

    你們那個報紙是沒什麼前途的。

    ” 燕姗姗搖頭笑笑說:“不行啊!讓我做個自由主義者吧!我喜歡做個無黨無派、不偏不倚的記者。

    再說,我的英文不流利。

    倒是他——”他指指家霆,“他是在上海教會學校讀過的,年輕有才,英文中文都棒!等他從民聲新專畢業了,你好好栽培他吧!” “哦?”陳瑪荔突然好像才發現家霆的存在和不凡的風度了。

    她吸着煙,看着家霆,看得那麼仔細、認真,竟使家霆有些不舒服了。

    她那不太漂亮的面龐在煙霧吞吐之間,透着一股堅定、自信,有一種成熟、世故的風韻。

    她用上海話問:“你是上海人?”她忽然注意到他的那雙眼睛了!啊,這雙多年輕、多清澈、多明淨的眼睛喲!為什麼這麼熟悉呢? 家霆點點頭,用上海話說:“我生在上海,在上海住過多年。

    ” 陳瑪荔突然用英語說:“你是什麼時候離開上海來重慶的?” 家霆用英語回答後,陳瑪荔用英語說:“好極了!你的發音很好。

    ”她變得高興起來了,說:“我見了上海人就親三分!”又突然看着家霆笑笑,用英語說:“你非常漂亮!”大約在這時,她發現在面前的這個年輕人風度翩翩,确是一個英俊的美男子。

    但,這句話卻使家霆不太受用了。

     燕姗姗聽了,也笑了。

    她明白,這種話美國人說說極平常。

    這位瑪荔處長真是美國脾氣!她為了引起陳瑪荔對家霆的重視,有利于把馮村的事辦好,指着茶幾上那張晚報,說:“瑪荔處長,你沒注意嗎?你可能看過童家霆寫的文章哩!這晚報上有個專欄——《重慶今昔》,每天都是他寫的連載哩!”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