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令弟還有過一段交情。

    那是民國二十六年十月裡在傷兵醫院,我本來是八十八師的一個營長,在上海參戰負傷,傷勢較重,迄今仍有彈片留在左肺。

    令弟軍威是教導總隊在上海八字橋作戰負傷的。

    在醫院我們病床相鄰。

    他為人極好,見我傷重,對我頗多照顧。

    他的一隻懷表當時就是為我賣掉換雞蛋給我吃了的。

    後來他傷未痊愈就歸隊了,聽說參加了保衛南京的城防戰。

    我帶傷歸隊,也去到南京,但未見到他。

    八十八師守雨花台,打得十分慘烈,我徼倖死裡逃生。

    後來輾轉到了四川,聽教導總隊的熟人說他準是在南京殉國了,我總忘不了他。

    您到江津後,我起先未在意,後來覺得姓名似乎有點關系。

    前幾天聽縣黨部書記長李思鈞談起,才知軍威确是令弟。

    我這人素來講情義,這就不能不對您親近三分了。

    ” 到江津後,初見李參謀長,隻是一般酬酢。

    又聽說李參謀長平日常找當地紳糧打牌,赢了則散,輸了就不許人走,一定要那些紳糧把錢都輸出來才同意散。

    他身體好,麻将連打四十八圈也不累,那些紳糧多數抽鴉片,瘾上來了就沒法支持,隻得輸了讨饒。

    童霜威覺得他明擺着是以勢壓人用賭博的方法斂财,對他印象不佳。

    隻是礙于情面,不便拒人于千裡之外,見面才客客氣氣。

    但今夜聽他推心置腹講了魯冬寒和軍威的事,覺得此人确實講義氣,也就産生了好感。

    隻是被軍威的事勾起了愁腸,聽着雨打芭蕉聲,不禁黯然地說:“唉,感謝盛情!”接着,把聽說軍威在南京犧牲的情況大緻講了一些。

     李參謀長表示哀悼,酒後激動,突然歎氣罵了起來:“媽的×,不去想這些,吃吃喝喝打打牌倒還心平氣和,隻要想起這些事心裡就燃燒起一把無名火。

    抗戰之初,我的愛國熱情有萬丈高,令弟和我都是一樣的熱血男兒。

    可是這幾年,看到這國家這社會的黑暗腐敗,看看人都那麼壞,我早就洩氣了!我們賣命,你們貪污!去你媽的吧!上邊這些當政者為什麼要把中國弄成這樣子?他們太對不起為抗戰犧牲的志士們了!” 從好到壞,一個人的性格會有那麼大的空間,那麼大的跳躍,這使童霜威不禁感慨了。

    童霜威忍不住拿起茶幾上的美國駱駝牌香煙,擦火柴點燃了一支。

    這是随美軍擁入中國的一種高焦油的濃味煙,現在正時髦。

    烈性煙剛抽一口,他就嗆咳了。

     李參謀長也點了一支煙,滿面義憤地說:“剛才您一定注意到了吧?有個女人上門來哭。

    我把這事說給您聽聽:前年十二月底,遠征軍入緬甸作戰,為了要打通滇緬和中印公路。

    但英國既看不起我們,又怕我們的軍隊開進他的勢力範圍,态度暧昧。

    直到去年二月末,日軍進逼仰光,戰事危急了,英國才不能不向中國求援。

    中國遠征軍配合英軍奮力作戰,三月間同古一役,遠征軍第五軍第二百師戴安瀾等部重創日軍;四月仁安羌一役,擊潰了日軍,斃敵一千二百多人,克服仁安羌救出英軍七千人。

    後因日軍增援,切斷我軍後方聯絡線,戴安瀾師長戰死,遠征軍不得不分别退入國境和印度。

    這樣,打通滇緬路的戰役失敗了。

    我有個表弟葉海東,在遠征軍中是個師政治部主任,在緬甸卡薩中彈陣亡,屍骨都沒有下落。

    他家有半身不遂的老母,遺下了妻子和三個未成年的子女,都住在重慶。

    人一死,萬事皆空,拿了點撫恤本就不夠維持,偏偏遇上扒手給偷了一大半,物價飛漲,一家重擔都壓在年輕的妻子身上。

    真叫愛國的抗日軍人寒心哪!他的未亡人竟被生活所迫,先是淪為娼妓,接着竟精神錯亂了。

    剛才哭着來的是他的大女兒,走投無路昨天由重慶來找到我門上了。

    我給她安排了住處,給了她些錢打發她回去。

    說實話,我既不開銀行,也不開公司,他這一家五口的重擔壓到我身上我也招架不住。

    可是我打發她走,心裡也不忍啊!她這一家今後怎麼辦哪?……”說到這裡,李參謀長臉漲得通紅,他長歎了一聲,大口大口地噴煙。

     童霜威聽了,心裡恻然,不知說什麼才好,也不想說什麼,隻是沉重地呷茶,吸煙。

     雨聲沙沙,聲音小了。

    童霜威看看手表,九點鐘了。

    他原來心愛的那隻金懷表,離開上海時丢在方麗清那裡了。

    這隻手表是在重慶寄賣行裡買的舊進口貨,“浪琴”牌,不準,一天總要快幾分鐘。

    他意興闌珊地起身告辭。

    李參謀長叫了一聲:“唐副官!”那佩帶上尉領章的高個兒副官馬上進來了。

     李參謀長說:“拿雨傘和電筒送秘書長回去!”他熱情地同童霜威握手。

    李太太也來了,講着客氣話,一同送童霜威到大門口。

     外邊,雨後黝黑的天空下,路面被雨水洗得發亮,黃荊街上空洞洞的極少行人。

    漆黑的夜,隻有小客店“雞鳴早看天”的燈籠紙招和賣麻油擔擔面的小挑子上的燈火,鬼怪似的眨着眼睛。

    童霜威住在南安街,過了比較熱鬧的小什字街,堅決不要唐副官再送,自己獨身悠悠地踱回住處去。

     今夜,李參謀長家的這頓晚飯和談的一些話,使他心裡很亂。

    踩着濕漉漉的地面,過了燈光較為集中的小什字,這裡有一家挂着“毛肚開堂”牌子的小店還在做生意。

    圍着桌子有些吃客腳踩在闆凳上,袒懷跷腿,将那些切成片的牛雜等一箸箸地浸入火鍋中涮來吃,熱騰騰傳來一股麻辣、鮮香的氣味。

    又走到黑暗籠罩着的街道上了,他心情壓抑。

    在黑暗中仿佛能看到魯冬寒兩隻陰險的眼睛,也仿佛能聽到那父親戰死異國、媽媽淪為娼妓并發了瘋的孤苦女兒的哀哀哭聲……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無聊又惆怅。

     他最近常感到住在這個小縣城裡太寂寞無聊。

    正因為寂寞無聊,才不得不同小城中各式各樣的人來往應酬,包括今晚到李參謀長家做客。

    他未始不懂得“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的道理。

    但國事家事煩心,總是排遣不開。

    今晚吃了一頓别緻的“鮮”菜,喝了講究的茉莉花雞湯,論理是可以舒服、愉快地過一個夜晚的。

    誰知一些煞風景的事擾亂了興緻,歸來時,心情比去赴宴時更蜩螗了。

     雨飄飄蒙蒙的又下開了,蛛絲似的雨絲盡往人身上粘,昏暗的路燈倦倦地照着濕潤潤的路面。

    他兩腳泥水,走到了南安街九号住所門前,不過才九點來鐘。

    門已緊閉,他“嘭嘭”敲門。

     來開門的是老錢,瘦精精矮矮小小的蘇州人,一口吳侬軟語,面上總帶着讨好人的可憐的微笑。

    戰前,他原是蘇州的說書藝人。

    抗戰了,夫妻倆帶了個兩歲的女兒逃難,輾轉來到四川江津落戶。

    找不到工作,就成了看門的,撈間門房住住。

    這南安街九号裡邊,前院是舊式的幾進大磚瓦住房,對稱形的每一進兩側都有一套正屋和起居室,全是給下江逃難來江津的人住着。

    過了這幾進大磚瓦住房,有個圓圓的月亮門,那裡邊林木蓊郁,是個花園。

    花園中央,有幢西式樓房,那是當地财主鄧永剛鄧六爺的住宅。

    東北角裡是一些下人住的平房。

    外邊的幾進房子都是鄧六爺的不動産。

    鄧六爺頗有點愛國心,也愛結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