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哈哈,童秘書長,在我這裡,雞湯你盡管放心喝。

    我内人炖的雞湯,是真正的雞湯,哈哈,絕不是雞的洗澡水!……”渝江師管區的李參謀長,壯健、快樂,說話急促、響亮,他在江津以愛吃聞名,談起吃來,頭頭是道。

    他用大勺給童霜威舀了一碗雞湯,又撕了一條雞腿放在童霜威面前的藍花碟子裡,說:“我内人炖雞湯,殺雞時将母雞頸部以上的皮連同雞冠、雞眼、雞嘴全部刨去,雞屁股連同尾巴尖統統不要,毛固然要拔淨,煮湯之前,先要給雞好好洗個澡。

    ” 童霜威喝着雞湯,聽到這裡,忍不住詫異,問:“洗澡?”燈光下,他瞅瞅藍花碟子裡的雞腿,雞腿油光光、亮燦燦。

     “是呀!”李參謀長又哈哈笑了,說:“煮一鍋沸水對入蔥姜黃酒,把雞放入,用絲瓜筋擦洗。

    這一洗,雞騷味固然消除,雞身上的陳年老垢也就不再存在。

    這鍋雞的洗澡水要倒掉,再換上清水熬煮出來的雞湯,就香氣撲鼻、鮮美無比了。

    館子店裡的雞湯或是别人家的雞湯我從來不喝,因為那是道道地地的雞的洗澡水,絕不是雞湯。

    哈哈,隻有我家裡的雞湯,才是不折不扣的雞湯。

    ‘甯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怎麼樣?秘書長,您嘗了覺得如何?” 童霜威捧着碗,喝着雞湯。

    雞湯裡是加了茉莉花的,以花入菜,确實清香撲鼻、味道鮮美,點頭哼哼:“呣,是不錯,不錯!味道好極了!”心裡卻忽地又泛上一陣惡心,覺得自己過去确實喝過無數次“雞的洗澡水”,太糟糕了!常把“雞的洗澡水”當雞湯來喝,豈不可笑。

    飲食之道,真是一門學問。

    他看看李參謀長那張紅光滿面的臉膛和蠻牛一般健壯的身體,不禁暗想:這個軍人真有福氣。

    抗戰軍興五年半了,現在前方仍在血雨腥風。

    聽說他抗戰初上過前線,負過傷,後來就沒再在前方打過仗,如今縮在後方講究烹調之術,吃吃喝喝,多麼自在!老百姓說“前方吃緊,後方緊吃”,可真不錯呀! 正想着,聽見李參謀長又說話了:“童秘書長,今天請您便飯,是因為中美、中英簽訂了新約,英美廢除了在華特權,這是中國人奮鬥了百年的結果,不能不慶祝。

    但我知道您食量不大,讓内人一共隻做了四隻菜。

    除了茉莉雞湯外,都是我們山東的名菜。

    山東人總是想念我們山東的嘛!川菜吃夠了,我想請您吃吃山東菜也要得。

    您看,先前這隻大冷盤實際是隻曲阜孔府的名菜:‘八仙過海鬧羅漢’!拼成冷盤的八種小吃是海參、雞肫、蝦、火腿、鴨掌、魚肚、兔腰、冬菇。

    拼盤中央這個‘羅漢’按例該用一隻羅漢雞來做,為了避免與雞湯重複,改用了羅漢餅。

    ” 童霜威剛才吃羅漢餅時,隻覺得有點像江蘇揚州馳名的“獅子頭”,聽了介紹,才明白。

     李參謀長指着桌上那盤紅燒豬大腸說:“這是‘九轉大腸’。

    據說當初濟南九華樓酒店做的這道菜,客人品嘗後紛紛稱贊。

    有人說:‘道家善煉丹,有九轉仙丹之名,食此佳肴,可與仙丹媲美,就叫“九轉大腸”吧。

    ’從此,成了一道名菜。

    ” 童霜威認為這道菜庸俗、肥膩,但又覺得這大腸先煎、後炒、再燒、出勺入鍋反複多次,佐料有豆蔻、肉桂、蔥姜絲等,又撒上了碧綠的香菜末,确有特色,不禁點頭,說:“這隻菜确實色、香、味俱佳。

    古人說‘煎熬燎炙,齊味萬方’,用不同的烹饪方法做出不同口味的菜肴,全靠手藝。

    可惜我戰前本有兩本烹饪古籍,一本是明代江南華亭人宋诩撰的《宋氏養生部》,一本是清朝袁枚撰的《随園食單》,都丢在南京喪失于戰火。

    不然,寶劍獻英雄,拿來奉贈,豈不是好。

    ”說完,勾起舊事,歎息一聲,若有所思。

     李參謀長聽童霜威這麼說,搖搖頭,笑道:“秘書長,我話還沒說完。

    四道菜你已見了三道,這第四道菜馬上會端來。

    那可是我家鄉魯南的一道古代名菜。

    我想,你剛才講的兩部書上準不會有,您雖見多識廣,未必嘗過。

    哈哈……” 童霜威不禁問:“是道什麼菜呢?” 忽見李太太臉上帶笑親手捧着一隻大砂鍋進飯廳來了,砂鍋熱氣騰騰,剛從火上端下來。

    後邊跟着的一個勤務兵,将一個木闆墊子擱在桌中央。

    李太太放下了鍋,砂鍋裡仍在“咕嘟咕嘟”翻滾着冒泡,透出一股香味。

    朝鍋裡看時,隻見碧綠的香菜撒滿在面上,再細看時,似乎鍋裡有羊腿,也有魚塊。

     童霜威說:“啊呀,李太太,今天太打擾了!” 李太太穿件黑綢隐花駝絨旗袍,是個膚色白裡透紅已經發了胖的中年婦人,個兒不高,笑起來像無錫泥人兒,一副富态的樣子。

    她一邊取下圍裙,一邊連聲客氣:“打擾什麼呀,怠慢了!菜做得不好!”她讓那個挺機靈的小勤務兵給童霜威斟滿酒。

    盡管童霜威說不會喝酒,勤務兵仍給童霜威的酒盅裡倒了一些表示尊重。

    李太太就在席上一側坐下陪着,用勺往砂鍋裡舀魚給童霜威,神情生動地說:“嘗嘗,嘗嘗。

    這是鯉魚塊,沾了雞蛋清油裡煎過的。

    四川鯉魚少,好不容易才弄來的。

    羊腿也是費了大事去白沙鎮買來的。

    ” 童霜威這才明白,砂鍋裡是鯉魚煮羊肉,想:這菜真怪,我走南闖北吃了無數酒席,魯、川、揚、粵、湘、閩、徽、浙八大菜系加上北京菜、上海菜,風味都嘗過,何曾吃過什麼魚燒羊肉,真是希奇古怪了! 正在想,李參謀長咧嘴哈哈笑了,說:“牛皮可不是吹的,這隻古菜是我太太的拿手好戲,輕易不做給人吃的。

    秘書長是貴客,才這麼招待。

    你吃吃看,鮮不鮮?” 童霜威喝了一口湯,笑着說:“魚燒羊肉,平生真是第一次吃,味道很好,很好!” 李參謀長笑着搖頭,說:“哈哈,這隻菜可不能叫作‘魚燒羊肉’,它的名字就叫‘鮮’!” 童霜威沒聽清,問:“叫什麼?” “鮮!”李參謀長說,“春秋時,齊國易牙擅長烹饪調味。

    他創制的‘魚腹藏羊肉’一菜,聞名天下。

    但到我們魯南,老輩都把魚與羊肉合煮,叫作‘鮮’!” “鮮?”童霜威恍然大悟,笑道,“哦,哦,今天我才真正明白這個‘鮮’字的道理了!古時,沒有‘味之素’,魚羊合煮最鮮,就産生了這個‘鮮’字,對不對?看來,《辭海》和字典上該把這道古菜的解釋列入才好呢。

    ”說着,吃了起來。

    火功好,魚和羊肉極嫩,調料也好,去了腥膻,保留了鮮味。

    他一面吃一面稱贊:“真好!真好!”李太太聽了高興得那張臉更像彌勒佛了。

     童霜威面前勤務兵給斟得滿滿的一盅酒,隻喝了一點點。

    李太太又去廚下張羅,讓勤務兵端來水餃。

     童霜威說:“免了吧。

    很飽了,太豐盛了!” 李參謀長笑道:“其實我們隻是偶爾這麼吃一次。

    現在美國兵大批來華,人家的膳食标準可高啦!規定每天每人要吃一磅半肉,二兩豬油,四個雞蛋,兩斤蔬菜,一磅水果,四兩白糖,半兩茶葉,還有牛油、咖啡都由飛機空運來華。

    聽說昆明的黃牛、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