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這一半退還你!”
喬柏年望着張漢,半天沒作聲。
為了達到他必須達到的目的,他不能放過一線希望,隻得同意,付給張漢四千兩的銀票。
回到住處,喬柏年止不住陣陣惡心,後來扶着桌子痛痛快快地嘔吐了一陣,把佑聖觀裡那一頓豐盛的山珍海味吐了個幹淨。
三 九月裡,秋闱榜發,人情大嘩,物議沸騰,落榜的秀才們義憤填膺,紛紛指罵考官行賄通賄。
監生張漢首先發難,憤而剪發告狀,刻寫揭帖投送科道各衙門,揭露分房考官李振邺納賄;不久,嘉善考生蔣文卓再寫揭帖遍傳京内,嘲罵丁酉鄉試行私舞弊;接着,又傳出杭州貢生張繡虎借張、蔣二人事由為囮子,從李振邺等考官處詐得一千二百兩銀子的消息。
人們的情緒被這些事件攪動得日益洶洶,連街談巷議也拿這當做最有興味的題目,津津樂道,一浪高過一浪,都要等着瞧瞧後面還會有什麼好戲。
大學士傅以漸宅中也不例外,雖然主人從來嚴禁下人談論國事。
兩個書童、兩個茶童,在書房小院的走廊裡圍着主人的貼身侍從德壽,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着: “這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傷毀一點點都是罪過。
那位張監生竟然剪去頭發告狀,大鬧科道衙門,顯見是怨憤至極了!” “哼,考官納賄作弊,從來如此!”德壽不免要賣弄他知道得多,教訓似的說,“跟你們說吧,那同考官叫張我樸的,早就動手了。
考前三個月起,客廳檐下就挂上一個鳥籠,養一隻黃鳥。
凡有人來求關節,他就故意當着來人逗引小鳥,時時盼顧,還大聲訓誡下人,要好好喂食喂水、清掃鳥籠。
客人不免要問:‘此鳥何處得來,大老爺恁般珍愛?’他便說:‘此鳥從禁中來,一飛沖霄,可以上達天聽。
你看秀才頂子上一丢丢兒錫也值三百兩,我這裡難道不該十倍、二十倍?’求關節的來客自然心領神會,還不大捧銀子大捧銀子地送!” “偏不送錢的主兒呢?” “沒錢,有勢也行。
你看京官裡三品以上的大老爺家子弟,不是一個個都中了嗎?” “可就苦了才高志大的寒士了。
” “可不是!”德壽晃晃腦袋,仿佛是個主講。
俗話說,宰相家人七品官,況且是一位狀元宰相,家人們一個個說話都盡力轉文。
德壽是主人親随,“七品官”味兒就更足,他清清喉嚨,道:“新舉人王某,不過仗舅舅是顯官;趙某全憑他那有錢的老婆,一副金簪,一雙珠環,就值萬金!……” “真的?”沒見過世面的小茶童瞪大了眼睛。
“沒聽說三位士人喝酒行令嗎?一人道:‘京師有一舅,順天添一秀,舅與秀,生人怎能夠!’另一人曰:‘佳人頭上金,舉人頂上銀,金與銀,世間有幾人?’第三位說:‘外面無貴舅,家中無富婆,舅與婆,命也如之何!’” 德壽的怪腔怪調和一臉誇張的悲酸表情,使四個小厮忘乎所以地放聲大笑。
“住口!”一聲斷喝,大學士傅以漸滿面怒容,出現在前廊月門前。
他那魁梧的身體幾乎擋住了半扇紅門,團龍朝袍、仙鶴補褂、青金石朝珠、紅珊瑚頂子朝冠,這一身上朝的禮服,使他更顯威嚴。
德壽和小厮們登時變了臉色,連忙跪倒請罪。
他們沒料到主人今日散朝這麼早。
“大膽!放肆!”傅以漸繼續訓斥着,“國家大事是你們可以議論的嗎?為什麼犯禁?德壽,你知罪嗎?” 德壽抖作一團:“求老爺……饒奴才這一回!……” 傅以漸陰沉着臉,看也不看他一眼,說:“正不能饒你,不殺一儆百,哪能令行禁止!” “老爺!……”德壽哀聲求告,小厮們也不住叩頭。
客廳執事手托名刺盤,快步走來跪倒:“禀老爺,刑科給事中任克溥任大人求見。
” 傅以漸看了名刺一眼,扭臉恨聲說:“等我回頭收拾你,仔細你的皮!……請任大人在前院客廳待茶。
” 主人的腳步聲消失了,奴仆們才站起身來。
德壽慌得滿地亂轉。
大學士輕易不懲處下人,一旦犯在他手裡,那可真要大吃苦頭了。
小書童出主意:去求夫人勸解。
德壽一拍腦瓜,拔腳就往後堂跑。
後堂廂房一間精緻深密的小花廳,清涼噴香,素雲正在這裡接待她的好友、龔鼎孳夫人顧媚生。
素雲橫躺在窗下的美人榻上,顧媚生斜靠着榻邊的竹床,身邊都擺了一張放置香茗、梅湯、茶點的小圓幾。
兩人都沒心思去動那些東西,慵懶嬌柔地放松全身,津津有味地說着她們的體己話。
從二十年前說到眼前,從親朋好友說到兒女丈夫。
顧媚生當然想通過素雲,也就是通過傅以漸設法使丈夫複職;素雲由丈夫那裡知道皇上看重龔鼎孳的才學和他在文壇的地位,對顧媚生也很顧念舊時情義。
她們正在議論的,是一件使她們很感興趣、卻又不敢公然說出來的秘密。
“素雲,”顧媚生壓低嗓門,“聽說了嗎?皇貴妃生了一位皇子。
” “嗯。
聽我那口子說,皇上近日心寬體胖,神采奕奕,想必也在為此高興。
不過……至今不見宗人府宣告。
”素雲說着,輕輕一笑。
“可是我聽說,皇子四月初七就降生了。
”顧媚生的聲音已近似耳語。
“是嗎?”素雲輕聲一問,聽不出她是否知道這消息。
她們倆都是受過诰封的命婦,重大節慶不時出入内廷,有些事比她們丈夫知道得還多、還詳細。
“皇貴妃幾時進宮的?” “去年八月底,八月三十。
”素雲記得一清二楚。
“九月、十月……到今年四月初七,”顧媚生故意扳着手指算,“才七個多月呀!皇子怕是早産了吧!……”說罷,她拿那張粉紅色紗絹掩着嘴嘻嘻地笑起來。
素雲從榻上瞄她一眼,也跟着笑了。
她倆越笑越止不住,索性拍手哈哈大笑。
素雲笑得還不像顧媚生那麼放肆,但春蘭秋菊同在輕風中搖曳,妩媚倍增,直笑得喘不過氣來了,她們才盡力止住了笑。
顧媚生一句話說出了她們這陣大笑的全部含意: “天潢貴胄尚且如此,我又何需為風流世家羞恥!” “阿姐,說話要小心些!……不是一族,風俗總歸有些差異的……哦,阿姐,我敢跟你打賭:這位皇子非同小可,一旦宗人府宣告他出生,隻怕就要立為太子啦。
賭不賭?” 顧媚生拿紗絹輕俏地往素雲身上一甩,笑道:“鬼精靈,想得倒好,明擺着的事兒,誰跟你賭!……” 侍女端了幾樣新鮮點心進來換碟沖茶,她小心地看看女主人的臉色,賠笑道:“夫人,德壽求見。
” “哦,什麼事?”素雲和顧媚生都坐起身。
“他不知為何冒犯了相爺,來求夫人寬解。
” 素雲掠了掠鬓發,說:“帶到門上。
”她笑容盡斂,端莊沉靜,俨然一位德言工容俱全、威重内含的宰相夫人。
德壽跪在花廳門口,不敢仰視,隻顧叩頭。
聽罷德壽的叙述,素雲靜靜地、不動聲色地說:“你到市上買一條大魚,送到廚下,午飯上席。
去吧。
” 德壽莫名其妙,不敢違拗,連忙退下。
花廳中隻留下兩位閨中密友時,顧媚生忍不住問:“你賣的什麼關子?連我也糊塗了。
” 素雲隻管笑着讓顧媚生品嘗新送上的點心:“這是我家廚子的拿手菜,蝦茸酥餅,阿姐嘗嘗。
”顧媚生拈起一塊金黃油亮的酥餅,咬了一口,果然鮮美無比。
但她顧不上贊歎,又回到方才德壽引起的題目上:“順天鄉試确是弊端百出,人心憤恨。
你——,你那口子聽說了吧?” 素雲笑笑,把一隻玉盞裡的梅湯小口小口地喝下去。
“垣台的禦史、給事中們,一個個就無動于衷?” 素雲笑道:“阿姐至今還有興趣過問外事?——快嘗嘗這碟裡的冰酪奶皮,這可是關外傳進來的珍馐。
” 顧媚生無可奈何地端起了銀碟,說不上是贊歎還是不滿,暗道:好一位宰相夫人! 午飯席上,傅以漸雙眉緊皺,一腦門心事,對着滿桌菜肴,頗有些不願下箸的意思。
素雲同往常一樣,面帶微笑,從容而關切地為丈夫布菜,令侍女為大學士斟上一杯色如紅寶石的晶瑩醇美的珍珠紅。
她說:“天大的事兒也不用在吃飯的時候費神。
忘了仇真人的養生術了?” 道家名流仇真人從江西進京,王侯士大夫紛紛延請。
傅以漸在宴請他的席間問起養生術,他說:“相公如今錦衣玉食,即神仙中人。
”他還指着桌上的燒豬笑道:“今日食燒豬,便是絕好養生術,又何必外求!”傅以漸對他非常贊賞,對素雲說:“惟有真學道者,方能有這番見地。
” 素雲提起仇真人,為的要傅以漸放松情緒,從容随分。
傅以漸卻推開酒杯,搖頭道:“你我終究不是修道人。
順天鄉試鬧得沸沸揚揚,朝野不安。
曹本榮曹大人,你記得吧?年初和我領旨同修《易經通注》的,他是本科主考,不知為何如此糊塗,被那些分房考官攪得烏煙瘴氣!” “相公,你是内國史院大學士,修書修史是本分,科場事與你何幹,你怎好越俎代庖呢?” “唉,實在是順天鄉試太不成話!聽說各房考官各有私人,千餘試卷雖然糊名易書,但通關節者沒有不舉目了然的。
為了尋到私人,考官各房甚至打紙團交換,尋剔翻索,一片混亂,成何體統?榜下之後,輿論大嘩,人言藉藉,那些房官就該謹言引罪才是,偏偏那幫少年進士毫無顧忌,如李振邺輩,還動辄向人吹噓:‘某某中舉由我之力;某某本來不通,我以交好而使之登副榜;某某我雖極力欲使其中,無奈某老作祟,未能如願。
’如此等等,竟曆指數十人,能不使怨恨者更加怨恨!” “相公并未參與此科,哪裡得來的消息?” “方才刑科給事中任克溥來訪,談了許多。
” “刑科給事中!難道他想彈劾此事?” “嗯。
據他說,左副都禦史魏裔介也有此意。
” 素雲心中暗暗吃驚,卻不動聲色地觀察着丈夫的情緒。
她緩緩問道:“任大人此來必是探你的口氣。
你欲何為?” 傅以漸漫不經心地夾了一片鮮筍送進嘴裡,顧不上細嚼,回答道:“科場流弊自前朝到如今,延綿不絕,世人原習以為常,見怪不怪。
但我朝新立,掄才大典關系最重,況事出京師,有關各省觀瞻,豈能聽之任之!如今物議沸騰,連走卒奴婢也……”說到這裡,傅以漸火氣上來了,對素雲講了德壽的行徑之後,聲嚴色厲地說:“若是下人竟也侈談治國要事,豈不反了!德壽現在哪裡?叫他來,決饒不了他!……” 素雲連忙對侍女使個眼色,說:“上魚!” 一隻橢圓形的魚盤上,躺着一條尺多長的紅燒鯉魚,身上澆了一層醬紅色的濃汁,香味撲鼻,使人饞涎欲滴。
傅以漸一向嗜魚如命,立刻撇開處置德壽的事,用筷子在魚胸處揭了一大塊送進嘴裡細細品味,随後一口喝幹了那杯珍珠紅,從袖中扯出雪白的紗絹擦擦胡須,非常滿意地笑道:“真難得!此魚為何如此肥美?” 素雲微微一笑,直視着傅以漸的眼睛,像吟詩那樣一字一句柔曼地說:“沒有别的,但水寬耳。
” 傅以漸一怔,略略回味,恍然而悟,看着素雲哈哈地笑了:“人常說微言談笑可以解紛,不想夫人亦谙此機,真所謂閨閣智士也,難得難得!……好,我免懲德壽就是。
” 素雲嫣然而笑:“你道我隻是為了德壽嗎?”她斂起笑容,眼睛裡的神色變得非常冷靜,“相公,我不講‘将相頂頭堪走馬,公侯肚裡好撐船’,也不說‘不啞不聾,做不得阿翁’,隻說本朝入關便連歲開科,科場考官取士盡是漢人,早已為山左諸大老[3]所忌恨。
科場流弊雖然可恨,若一旦揭發,不正遂山左大老之心?他們必定以此為借口生出大事。
你周旋于滿漢之間已然不易,何苦陷入此事,做傾害漢官的發難之人?” 傅以漸看着素雲,一時竟不知說什麼才好。
顧媚生出了傅宅,乘轎到前門廊坊頭條珠寶市取了定做的珠環首飾,又親自去買了四樣好酒,這才搖搖擺擺地回到她的顧園。
她還沒下轎,就從轎側小窗上看見丈夫正立在大門前送客,客人騎馬離去,還轉身向龔鼎孳拱手緻意。
“啊,夫人回來了。
”見顧媚生掀簾下轎,龔鼎孳撫着開始花白的胡須笑逐顔開,夫婦倆相随着同回後堂。
一路上龔鼎孳就沒有停嘴,那萬分體貼的口氣全然像是對待一個嬌寵慣了的女孩子——這是老夫少妻常有的現象:“累壞了吧?口渴嗎?餓不餓?快到家躺一躺,洗洗幹淨,我給你預備下了你愛吃的燒鴨……” 顧媚生瞟了丈夫一眼,鼻子裡哼一聲:“就是燒鴨?” 龔鼎孳連忙笑道:“哪裡會忘呢?炸骨頭要熱吃才又酥又香,我早叫人備好了料,隻等你一聲吩咐就開炸。
”見顧媚生一雙水汪汪的眼睛笑了,龔鼎孳輕輕噓了口氣。
顧媚生最愛把鴨骨頭炸得又焦又脆,就着下酒,嚼得嘎嘣嘎嘣響。
回到寝室,顧媚生并不肯躺下休息,拿出從珠寶市取回的玉钗金簪珠環,對鏡打扮。
她已經三十五歲了,看上去還很年輕,一雙橫波欲流的眼睛亮閃閃的,在鏡中與金玉珠寶争輝,引得龔鼎孳俯在她耳邊笑道:“橫波真乃天人,鼎孳如此豔福,不知哪世修來!” 顧媚生抿嘴一笑,瞪了丈夫一眼,突然興奮起來,猛地站起身說:“你等一等,别進來!”她很靈活地一扭身,閃進寝室一側的小屋,那是她梳妝更衣的地方。
龔鼎孳笑笑,不覺心旌蕩漾:有這樣一個尤物伴在身旁,雖死何憾?他醉迷迷地微微阖上了眼皮。
“喂,看我呀!”顧媚生嬌媚的聲音裡分明有一股自驕自矜。
龔鼎孳一睜眼便不得不連連眨動,眼前的人兒太光彩炫目了:雲髻高聳,雙頭鳳钗左右貫穿;光燦燦的金步搖綴着點點水鑽,垂向前額,垂向雙耳和雙肩,仿佛閃爍在烏雲間的星光;點藍點翠的銀飾珠花,恰到好處地襯出黑亮的柔發和俊俏的臉;月白小緞襖外,披了一幅湖藍色繡着雲水潇湘圖的雲肩,一顆鮮紅的寶石領扣在下颏那兒閃光;玉色羅裙高系至腰上,長拖到地,鮮豔的裙帶上系着翡翠九龍佩和羊脂白玉環;長長的、輕飄飄的帛帶披在雙肩,垂向身後,更映出那潇灑出塵的婷婷風姿。
龔鼎孳忍不住喝彩:“極妙!極妙!宛如二十年前初見君!歲月催人老,獨獨對你留情……”他心裡忽然“咯噔”一跳,住了聲。
因為他認出來了,這是前朝末年最時興的裝束…… 滿心驕傲的顧媚生并不理會丈夫情緒上的微妙變化,一轉身,邁着早年在舞台上練就的“水上飄”的台步,又飄回她的小屋。
再出來時,已換了另一副行頭:鬓角抿得油光水滑,頭上的高髻不見了,頭發全梳到腦後,做成兩個短燕尾;戴着金絲點翠的發箍,兩邊各插一朵拳頭大的朱紅絹花;耳戴三孔三墜的金環;身穿長及腳背的寬大氅衣,銀紅的底色上繡了八團翠黃的秋菊圖案,周身鑲寬白緞繡花邊,外壓狹花縧子;脖子上圍一條長及衣裾的雪青綢巾;衣裾下露出一雙金線繡雲頭的高底花盆鞋;右手拿着烏木細長杆煙袋,銅煙鍋,杆上墜着紅纓穗的煙荷包,左手拿一隻钿子。
——這是目下時興的滿洲貴婦出門做客的打扮。
龔鼎孳被眼前這五顔六色的一團刺得眼花,好半天才回過神來,言不由衷地稱贊道:“好!灑脫,大方!” 顧媚生笑了,把手中的钿子——那個嵌了翡翠、碧玉、東珠的貴族婦女的頭飾——戴到了頭上,得意地問:“如何?這钿子,聽那珠寶商家說,是宮裡最時興的樣子哩!” 龔鼎孳勉強笑道:“果然華貴,非同一般。
不過戴上钿子,這一身衣裳就太寒酸了,須穿朝服禮服才配……”說着說着,他走神了,聲音越來越輕,後來竟瞪着眼睛呆在那兒。
搔首弄姿的顧媚生還轉着身子問:“我穿哪一身好看?漢裝還是滿服?”她聽不到丈夫回答,才轉過身來,一見他那副樣子,頓時敗了興頭。
近些日子他常常這樣,顧媚生認為這是他開始衰老的最早象征,不由得心頭火起,那張粉面胭脂臉,直如窗上的竹簾,說摔便摔了下來,說話也不自覺地變成地地道道的蘇白:“呆鵝頭!阿是吃了砒霜?發啥呆?菜油麻油,伊倒尋一件由頭好?” 龔鼎孳皺皺眉頭,順手拉過一張椅子坐下,悶悶不樂地說:“誰料到許巨源那個狂生,本科竟能中呢?” 顧媚生不作聲了。
秋闱榜發後,她已不止一次聽丈夫說這句話了,有時憤慨,有時惱火,今天這種帶點凄然的口氣倒是第一次聽到。
她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正是她任情改裝取樂,使他回想起三年前看戲受辱的痛苦。
她能說什麼呢?當時她不是也大哭出聲,臉上發燒,背溝淋汗的嗎?不過她終究是女人,事随境遷,不大在意。
誰想到年過半百的丈夫,心頭還有那麼深的怨毒!她收起橫眉怒目,打疊起一片溫柔,軟聲說: “本科考官弊端百出,他僥幸得中,未必有真才……” “不錯!”龔鼎孳一拍大腿,“方才任克溥來,論的正是此事。
他要上疏彈劾呢!” “好哇!該出口氣,你要撺掇他幹!”顧媚生叫起來。
“哪能這麼講話!這事關系重大,不可輕率!” “至少也要摘了他的舉人頂子!”顧媚生尖聲嚷着。
“唉,總要出以公心,權衡利弊啊……” 顧媚生瞪大了眼睛盯住丈夫。
她記得清清楚楚,三年前龔鼎孳曾哭叫着說:“必殺以洩忿!”……她還想問點什麼,侍女在門外喊道:“禀太太,炸焦脆來了。
” 龔鼎孳忙道:“上席!” 兩個使女走進寝室中堂,調好桌面,擺下杯盤箸匙,然後把食盒裡的菜肴一樣一樣地擺了滿桌,都是下酒的美味:南爐燒鴨、白鲞凍蹄、衛水銀魚、江南冬筍。
被許多碟盤圍在正中的大盤,就是顧媚生最喜歡的焦炸鴨骨,酥黃噴香,熱烘烘的,還輕微地噼啪作響。
顧媚生頓時眉開眼笑,一疊聲地叫添酒杯,她和龔鼎孳要一人四隻杯。
龔鼎孳正在奇怪,侍女已把太太今天買回的酒斟上了。
霎時間酒香飄散,滿屋醉人。
再看那酒杯,更令人驚歎:寶石般紅、琥珀般黃、水晶樣清湛、翡翠般綠。
龔鼎孳故意把眼睛瞪得大大的,裝作吃驚非凡的樣子。
顧媚生高興得“格格”直笑,推了他一把:“憨大!天天宴客,什麼沒見過,做出這副鬼樣兒給誰看!不認識嗎?那紅的是珍珠紅,黃的是甕底春,白的叫梨花白,綠的叫茵陳綠……” 龔鼎孳打着哈哈朝顧媚生一揖:“總是娘子好色,難為你集四美酒于一席,我酒福不淺!” 顧媚生伸手在他臉上輕輕一拍,嘲笑道:“天下若推好色之魁,除了夫子還有誰?小婦人哪裡敢當!” “哈哈哈哈!”龔鼎孳開懷大笑,夫妻相對幹杯。
龔鼎孳又不服地說:“鄙人乃多情而非好色。
說到好色,登徒子之俦大有人在,無過于李振邺、張漢!” “喲,這二位不都是貴門生嗎?” “所以,我才頗知内情啊!這二人既好内又好外,内争粉兒,外争靈秀,鬧得不可開交。
粉兒的事你是知道的。
那靈秀,兩人都得不到手……” “靈秀是誰?” “哦,忘了告訴你,張漢那長随書童柳同春,給李振邺入簾時借去當親随,改名靈秀。
據我所知,張、李二人都有‘不利于孺子之心’,但張漢乖巧,一心以情感之;李振邺少年進士,輕狂孟浪,在闱中必有無禮之行,被靈秀峻拒。
榜發之後,張、李勢成水火,于是才發生了剪發告狀。
仇憤雖發于出榜之日,怨恨實結胎于粉兒再嫁、靈秀易主之時……” “那麼,靈秀對李振邺在闱中所作所為,一定很清楚了?” 顧媚生臉上滿是笑容,但眼睛已經不笑了。
“那是顯而易見的。
” 顧媚生不笑了,認真地問:“方才任克溥來,你有沒有把這些内情告訴他?” “哎,什麼話!”龔鼎孳拂袖而起,“二人都是我的門生,家醜怎好外揚,況且我還是師輩。
” 太太的細眉皺了起來:“倒也是。
任克溥也是晚輩,當初你在左都禦史任上時,他才是一名新進禦史吧?……不如找内院大臣。
傅以漸膽小怕事,未必有用……王永吉如何?當初他與你相交甚好,如今又兼領吏部。
” “不妥,不妥。
”龔鼎孳背着手,站在那裡連連搖頭。
“有什麼不妥!這事揭發出來,左不過革職廢考。
就李振邺輩的所作所為看,還不該是怎麼的?……難道你就不明白,這是你起複的大好機會?” 龔鼎孳的眼睛裡刹那間閃過一道光亮,又很快消失,仍在緩緩地搖頭。
顧媚生氣得直跳起來,用低沉的語調急促地說:“你那心裡什麼都明白,就是不肯講,還要逼着我講!……我講就我講!滿、漢勢如水火,皇上雖然盡力彌合,談何容易?你的才學早為皇上認可,欠缺的隻是滿洲權貴的心許了。
把科場舞弊揭發出來,一定能得到滿大人的歡心。
你還會以寓公了此一生嗎?……” 龔鼎孳望着顧媚生,說不清他眼裡是什麼表情,似喜似悲,似笑似嗔,既有贊歎、驚異,又有屈辱和羞愧。
他目不轉睛地看着,看着,一句話也不說,轉過身去。
顧媚生火冒三丈,一手指着龔鼎孳的後腦勺,氣得連說了幾個“你”字,又突然火氣全消,冷冷地說:“随你吧!反正從秦桧老婆胯下鑽出來的,不是我顧媚生!” 龔鼎孳猛地一扭身,滿是皺紋的臉和一雙眼睛都血一樣紅,狂怒地沖到顧媚生跟前,一把揪住她銀紅氅衣的前襟,掄開巴掌,“啪啪”抽了她兩耳光。
顧媚生倒退幾步,驚呆了。
不要說嫁他以後,就是從小懂事以來,也沒人敢彈她一手指頭!她登時就要撒潑大鬧,可是隻對丈夫看了一眼,便愣了。
龔鼎孳面色慘白,臉被強烈的感情刺激歪扭得幾乎變了形,大口大口地喘氣,張着的右手下意識地按着胸口,全身在簌簌發抖。
刹那間,顧媚生全明白了。
她慢慢走到丈夫面前,輕輕跪下,拉了拉丈夫的衣襟,小聲叫道:“芝麓……” 龔鼎孳一哆嗦,低頭看了一眼,俯身攙起顧媚生。
顧媚生就勢倒在他懷裡,他無力地撫着妻子豐滿的肩膀,兩行清淚凄涼地流了下來。
四 十月小陽春,風物宜人。
萬綠如海、芳草芊綿的南苑,迎來了秋郊射獵的浩大隊伍。
龍旗獵獵,畫角長鳴,黑駿玉骢邁着矯捷歡快的步子,振響了銮鈴,把歡樂的一串串鈴響飄灑向一望無際的秋原。
南苑,是皇家禁苑。
周圍城垣回環延綿一百二十裡,四方九門:正南南紅門、正北大紅門、正東東紅門、正西西紅門,此外還有回城門、黃村門、小紅門、雙橋門、鎮國寺門。
苑内有海子多處,河流縱橫,林密草深。
元代這裡就是天子縱鷹射獵的飛放泊,明代又将這裡擴展為如今的規模。
清朝因襲舊制,并設海戶一千六百人,各給地二十四畝,養育禽獸、栽種花果,既供天子射獵,又用于大閱講武。
苑中有行宮數處,皇上不時來這裡居住,有時也在這裡處理政事。
到了炎夏,皇太後和宮眷也時常到這裡避暑。
今天來南苑的,是剛剛散朝、用罷晚膳[4]的順治皇帝。
福臨穿了一身射獵的便服,披了一幅黑絲絨披風,騎着他心愛的玉骕骦,英姿挺拔,神采煥發。
他沒穿龍袍,也沒戴皇冠,但誰也不會把他隻當做貴族子弟。
除了他本人的氣質和胯下這顯而易見的千裡駒之外,還有一頂沒有第二個人敢戴的紅絨結便帽和珍貴的嵌東珠珊瑚馬鞍。
這馬鞍以鍍金銀絲镂花為邊,上嵌豆大珍珠二千餘顆,米珠三萬餘粒,豆大紅珊瑚珠二百五十顆,小紅珊瑚珠一萬餘顆。
鞍前像印章般突起的圓形珠托上,閃耀着列成品字形的三顆龍眼大的東珠。
這具馬鞍的造價或許能夠估計出來,但由于它是禦用之物,便成了無價之寶。
年輕的天子坐在無價的馬鞍上,迎着爽勁的秋風,頂着碧藍無際的天空,縱目四望,寬舒地長長吸氣呼氣,那滿意的神情,竟如孩子一般帶着幾分狂喜,仿佛就要張開雙臂大聲叫喊。
但他的手一收,收回胸前,帶住了馬。
龐大的侍從隊伍也跟着停下。
福臨微微扭轉身軀向側後方遠望,後面跟上來一隊人馬,桃紅柳綠、莺叱燕咤,仿佛把春天喚回到了寥廓而斑斓的秋光裡。
那是宮眷隊伍,她們年輕貌美,馬上功夫都不弱。
女子乘馬本來就好看,這些宮眷在皇上面前,自然更加婀娜多姿。
福臨卻目不斜視,隻不轉瞬地盯着前面的那匹桃花馬。
馬上那位美人,玉容映着斜陽,豔如碧桃初放。
她戎裝窄袖,上下一色绯紅,身後飄揚着玫瑰色的絲質披風,恍如暮霞飛落人間。
這朵紅雲飛到福臨身邊,美人兒就要翻身下馬向福臨請安,福臨連忙笑着做手勢攔住:“不必了,不必了,上馬下馬太麻煩。
你來得真快。
兩年沒騎馬,在宮裡又悶了一年多,趁着秋高馬肥,正好散散心!” “皇上挂懷,妾妃不敢當啊!”董鄂皇貴妃笑盈盈的,催馬上前,于是二人并騎,緩辔同行:一個天亭表表,一個花枝袅袅,看上去那麼和諧、美好。
兩人的随行隊伍按常規自動調整:董鄂妃帶來的宮眷、宮女環繞着皇上和皇貴妃,她們的後面,是皇上的侍從、侍衛。
為了達到他必須達到的目的,他不能放過一線希望,隻得同意,付給張漢四千兩的銀票。
回到住處,喬柏年止不住陣陣惡心,後來扶着桌子痛痛快快地嘔吐了一陣,把佑聖觀裡那一頓豐盛的山珍海味吐了個幹淨。
三 九月裡,秋闱榜發,人情大嘩,物議沸騰,落榜的秀才們義憤填膺,紛紛指罵考官行賄通賄。
監生張漢首先發難,憤而剪發告狀,刻寫揭帖投送科道各衙門,揭露分房考官李振邺納賄;不久,嘉善考生蔣文卓再寫揭帖遍傳京内,嘲罵丁酉鄉試行私舞弊;接着,又傳出杭州貢生張繡虎借張、蔣二人事由為囮子,從李振邺等考官處詐得一千二百兩銀子的消息。
人們的情緒被這些事件攪動得日益洶洶,連街談巷議也拿這當做最有興味的題目,津津樂道,一浪高過一浪,都要等着瞧瞧後面還會有什麼好戲。
大學士傅以漸宅中也不例外,雖然主人從來嚴禁下人談論國事。
兩個書童、兩個茶童,在書房小院的走廊裡圍着主人的貼身侍從德壽,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着: “這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傷毀一點點都是罪過。
那位張監生竟然剪去頭發告狀,大鬧科道衙門,顯見是怨憤至極了!” “哼,考官納賄作弊,從來如此!”德壽不免要賣弄他知道得多,教訓似的說,“跟你們說吧,那同考官叫張我樸的,早就動手了。
考前三個月起,客廳檐下就挂上一個鳥籠,養一隻黃鳥。
凡有人來求關節,他就故意當着來人逗引小鳥,時時盼顧,還大聲訓誡下人,要好好喂食喂水、清掃鳥籠。
客人不免要問:‘此鳥何處得來,大老爺恁般珍愛?’他便說:‘此鳥從禁中來,一飛沖霄,可以上達天聽。
你看秀才頂子上一丢丢兒錫也值三百兩,我這裡難道不該十倍、二十倍?’求關節的來客自然心領神會,還不大捧銀子大捧銀子地送!” “偏不送錢的主兒呢?” “沒錢,有勢也行。
你看京官裡三品以上的大老爺家子弟,不是一個個都中了嗎?” “可就苦了才高志大的寒士了。
” “可不是!”德壽晃晃腦袋,仿佛是個主講。
俗話說,宰相家人七品官,況且是一位狀元宰相,家人們一個個說話都盡力轉文。
德壽是主人親随,“七品官”味兒就更足,他清清喉嚨,道:“新舉人王某,不過仗舅舅是顯官;趙某全憑他那有錢的老婆,一副金簪,一雙珠環,就值萬金!……” “真的?”沒見過世面的小茶童瞪大了眼睛。
“沒聽說三位士人喝酒行令嗎?一人道:‘京師有一舅,順天添一秀,舅與秀,生人怎能夠!’另一人曰:‘佳人頭上金,舉人頂上銀,金與銀,世間有幾人?’第三位說:‘外面無貴舅,家中無富婆,舅與婆,命也如之何!’” 德壽的怪腔怪調和一臉誇張的悲酸表情,使四個小厮忘乎所以地放聲大笑。
“住口!”一聲斷喝,大學士傅以漸滿面怒容,出現在前廊月門前。
他那魁梧的身體幾乎擋住了半扇紅門,團龍朝袍、仙鶴補褂、青金石朝珠、紅珊瑚頂子朝冠,這一身上朝的禮服,使他更顯威嚴。
德壽和小厮們登時變了臉色,連忙跪倒請罪。
他們沒料到主人今日散朝這麼早。
“大膽!放肆!”傅以漸繼續訓斥着,“國家大事是你們可以議論的嗎?為什麼犯禁?德壽,你知罪嗎?” 德壽抖作一團:“求老爺……饒奴才這一回!……” 傅以漸陰沉着臉,看也不看他一眼,說:“正不能饒你,不殺一儆百,哪能令行禁止!” “老爺!……”德壽哀聲求告,小厮們也不住叩頭。
客廳執事手托名刺盤,快步走來跪倒:“禀老爺,刑科給事中任克溥任大人求見。
” 傅以漸看了名刺一眼,扭臉恨聲說:“等我回頭收拾你,仔細你的皮!……請任大人在前院客廳待茶。
” 主人的腳步聲消失了,奴仆們才站起身來。
德壽慌得滿地亂轉。
大學士輕易不懲處下人,一旦犯在他手裡,那可真要大吃苦頭了。
小書童出主意:去求夫人勸解。
德壽一拍腦瓜,拔腳就往後堂跑。
後堂廂房一間精緻深密的小花廳,清涼噴香,素雲正在這裡接待她的好友、龔鼎孳夫人顧媚生。
素雲橫躺在窗下的美人榻上,顧媚生斜靠着榻邊的竹床,身邊都擺了一張放置香茗、梅湯、茶點的小圓幾。
兩人都沒心思去動那些東西,慵懶嬌柔地放松全身,津津有味地說着她們的體己話。
從二十年前說到眼前,從親朋好友說到兒女丈夫。
顧媚生當然想通過素雲,也就是通過傅以漸設法使丈夫複職;素雲由丈夫那裡知道皇上看重龔鼎孳的才學和他在文壇的地位,對顧媚生也很顧念舊時情義。
她們正在議論的,是一件使她們很感興趣、卻又不敢公然說出來的秘密。
“素雲,”顧媚生壓低嗓門,“聽說了嗎?皇貴妃生了一位皇子。
” “嗯。
聽我那口子說,皇上近日心寬體胖,神采奕奕,想必也在為此高興。
不過……至今不見宗人府宣告。
”素雲說着,輕輕一笑。
“可是我聽說,皇子四月初七就降生了。
”顧媚生的聲音已近似耳語。
“是嗎?”素雲輕聲一問,聽不出她是否知道這消息。
她們倆都是受過诰封的命婦,重大節慶不時出入内廷,有些事比她們丈夫知道得還多、還詳細。
“皇貴妃幾時進宮的?” “去年八月底,八月三十。
”素雲記得一清二楚。
“九月、十月……到今年四月初七,”顧媚生故意扳着手指算,“才七個多月呀!皇子怕是早産了吧!……”說罷,她拿那張粉紅色紗絹掩着嘴嘻嘻地笑起來。
素雲從榻上瞄她一眼,也跟着笑了。
她倆越笑越止不住,索性拍手哈哈大笑。
素雲笑得還不像顧媚生那麼放肆,但春蘭秋菊同在輕風中搖曳,妩媚倍增,直笑得喘不過氣來了,她們才盡力止住了笑。
顧媚生一句話說出了她們這陣大笑的全部含意: “天潢貴胄尚且如此,我又何需為風流世家羞恥!” “阿姐,說話要小心些!……不是一族,風俗總歸有些差異的……哦,阿姐,我敢跟你打賭:這位皇子非同小可,一旦宗人府宣告他出生,隻怕就要立為太子啦。
賭不賭?” 顧媚生拿紗絹輕俏地往素雲身上一甩,笑道:“鬼精靈,想得倒好,明擺着的事兒,誰跟你賭!……” 侍女端了幾樣新鮮點心進來換碟沖茶,她小心地看看女主人的臉色,賠笑道:“夫人,德壽求見。
” “哦,什麼事?”素雲和顧媚生都坐起身。
“他不知為何冒犯了相爺,來求夫人寬解。
” 素雲掠了掠鬓發,說:“帶到門上。
”她笑容盡斂,端莊沉靜,俨然一位德言工容俱全、威重内含的宰相夫人。
德壽跪在花廳門口,不敢仰視,隻顧叩頭。
聽罷德壽的叙述,素雲靜靜地、不動聲色地說:“你到市上買一條大魚,送到廚下,午飯上席。
去吧。
” 德壽莫名其妙,不敢違拗,連忙退下。
花廳中隻留下兩位閨中密友時,顧媚生忍不住問:“你賣的什麼關子?連我也糊塗了。
” 素雲隻管笑着讓顧媚生品嘗新送上的點心:“這是我家廚子的拿手菜,蝦茸酥餅,阿姐嘗嘗。
”顧媚生拈起一塊金黃油亮的酥餅,咬了一口,果然鮮美無比。
但她顧不上贊歎,又回到方才德壽引起的題目上:“順天鄉試确是弊端百出,人心憤恨。
你——,你那口子聽說了吧?” 素雲笑笑,把一隻玉盞裡的梅湯小口小口地喝下去。
“垣台的禦史、給事中們,一個個就無動于衷?” 素雲笑道:“阿姐至今還有興趣過問外事?——快嘗嘗這碟裡的冰酪奶皮,這可是關外傳進來的珍馐。
” 顧媚生無可奈何地端起了銀碟,說不上是贊歎還是不滿,暗道:好一位宰相夫人! 午飯席上,傅以漸雙眉緊皺,一腦門心事,對着滿桌菜肴,頗有些不願下箸的意思。
素雲同往常一樣,面帶微笑,從容而關切地為丈夫布菜,令侍女為大學士斟上一杯色如紅寶石的晶瑩醇美的珍珠紅。
她說:“天大的事兒也不用在吃飯的時候費神。
忘了仇真人的養生術了?” 道家名流仇真人從江西進京,王侯士大夫紛紛延請。
傅以漸在宴請他的席間問起養生術,他說:“相公如今錦衣玉食,即神仙中人。
”他還指着桌上的燒豬笑道:“今日食燒豬,便是絕好養生術,又何必外求!”傅以漸對他非常贊賞,對素雲說:“惟有真學道者,方能有這番見地。
” 素雲提起仇真人,為的要傅以漸放松情緒,從容随分。
傅以漸卻推開酒杯,搖頭道:“你我終究不是修道人。
順天鄉試鬧得沸沸揚揚,朝野不安。
曹本榮曹大人,你記得吧?年初和我領旨同修《易經通注》的,他是本科主考,不知為何如此糊塗,被那些分房考官攪得烏煙瘴氣!” “相公,你是内國史院大學士,修書修史是本分,科場事與你何幹,你怎好越俎代庖呢?” “唉,實在是順天鄉試太不成話!聽說各房考官各有私人,千餘試卷雖然糊名易書,但通關節者沒有不舉目了然的。
為了尋到私人,考官各房甚至打紙團交換,尋剔翻索,一片混亂,成何體統?榜下之後,輿論大嘩,人言藉藉,那些房官就該謹言引罪才是,偏偏那幫少年進士毫無顧忌,如李振邺輩,還動辄向人吹噓:‘某某中舉由我之力;某某本來不通,我以交好而使之登副榜;某某我雖極力欲使其中,無奈某老作祟,未能如願。
’如此等等,竟曆指數十人,能不使怨恨者更加怨恨!” “相公并未參與此科,哪裡得來的消息?” “方才刑科給事中任克溥來訪,談了許多。
” “刑科給事中!難道他想彈劾此事?” “嗯。
據他說,左副都禦史魏裔介也有此意。
” 素雲心中暗暗吃驚,卻不動聲色地觀察着丈夫的情緒。
她緩緩問道:“任大人此來必是探你的口氣。
你欲何為?” 傅以漸漫不經心地夾了一片鮮筍送進嘴裡,顧不上細嚼,回答道:“科場流弊自前朝到如今,延綿不絕,世人原習以為常,見怪不怪。
但我朝新立,掄才大典關系最重,況事出京師,有關各省觀瞻,豈能聽之任之!如今物議沸騰,連走卒奴婢也……”說到這裡,傅以漸火氣上來了,對素雲講了德壽的行徑之後,聲嚴色厲地說:“若是下人竟也侈談治國要事,豈不反了!德壽現在哪裡?叫他來,決饒不了他!……” 素雲連忙對侍女使個眼色,說:“上魚!” 一隻橢圓形的魚盤上,躺着一條尺多長的紅燒鯉魚,身上澆了一層醬紅色的濃汁,香味撲鼻,使人饞涎欲滴。
傅以漸一向嗜魚如命,立刻撇開處置德壽的事,用筷子在魚胸處揭了一大塊送進嘴裡細細品味,随後一口喝幹了那杯珍珠紅,從袖中扯出雪白的紗絹擦擦胡須,非常滿意地笑道:“真難得!此魚為何如此肥美?” 素雲微微一笑,直視着傅以漸的眼睛,像吟詩那樣一字一句柔曼地說:“沒有别的,但水寬耳。
” 傅以漸一怔,略略回味,恍然而悟,看着素雲哈哈地笑了:“人常說微言談笑可以解紛,不想夫人亦谙此機,真所謂閨閣智士也,難得難得!……好,我免懲德壽就是。
” 素雲嫣然而笑:“你道我隻是為了德壽嗎?”她斂起笑容,眼睛裡的神色變得非常冷靜,“相公,我不講‘将相頂頭堪走馬,公侯肚裡好撐船’,也不說‘不啞不聾,做不得阿翁’,隻說本朝入關便連歲開科,科場考官取士盡是漢人,早已為山左諸大老
科場流弊雖然可恨,若一旦揭發,不正遂山左大老之心?他們必定以此為借口生出大事。
你周旋于滿漢之間已然不易,何苦陷入此事,做傾害漢官的發難之人?” 傅以漸看着素雲,一時竟不知說什麼才好。
顧媚生出了傅宅,乘轎到前門廊坊頭條珠寶市取了定做的珠環首飾,又親自去買了四樣好酒,這才搖搖擺擺地回到她的顧園。
她還沒下轎,就從轎側小窗上看見丈夫正立在大門前送客,客人騎馬離去,還轉身向龔鼎孳拱手緻意。
“啊,夫人回來了。
”見顧媚生掀簾下轎,龔鼎孳撫着開始花白的胡須笑逐顔開,夫婦倆相随着同回後堂。
一路上龔鼎孳就沒有停嘴,那萬分體貼的口氣全然像是對待一個嬌寵慣了的女孩子——這是老夫少妻常有的現象:“累壞了吧?口渴嗎?餓不餓?快到家躺一躺,洗洗幹淨,我給你預備下了你愛吃的燒鴨……” 顧媚生瞟了丈夫一眼,鼻子裡哼一聲:“就是燒鴨?” 龔鼎孳連忙笑道:“哪裡會忘呢?炸骨頭要熱吃才又酥又香,我早叫人備好了料,隻等你一聲吩咐就開炸。
”見顧媚生一雙水汪汪的眼睛笑了,龔鼎孳輕輕噓了口氣。
顧媚生最愛把鴨骨頭炸得又焦又脆,就着下酒,嚼得嘎嘣嘎嘣響。
回到寝室,顧媚生并不肯躺下休息,拿出從珠寶市取回的玉钗金簪珠環,對鏡打扮。
她已經三十五歲了,看上去還很年輕,一雙橫波欲流的眼睛亮閃閃的,在鏡中與金玉珠寶争輝,引得龔鼎孳俯在她耳邊笑道:“橫波真乃天人,鼎孳如此豔福,不知哪世修來!” 顧媚生抿嘴一笑,瞪了丈夫一眼,突然興奮起來,猛地站起身說:“你等一等,别進來!”她很靈活地一扭身,閃進寝室一側的小屋,那是她梳妝更衣的地方。
龔鼎孳笑笑,不覺心旌蕩漾:有這樣一個尤物伴在身旁,雖死何憾?他醉迷迷地微微阖上了眼皮。
“喂,看我呀!”顧媚生嬌媚的聲音裡分明有一股自驕自矜。
龔鼎孳一睜眼便不得不連連眨動,眼前的人兒太光彩炫目了:雲髻高聳,雙頭鳳钗左右貫穿;光燦燦的金步搖綴着點點水鑽,垂向前額,垂向雙耳和雙肩,仿佛閃爍在烏雲間的星光;點藍點翠的銀飾珠花,恰到好處地襯出黑亮的柔發和俊俏的臉;月白小緞襖外,披了一幅湖藍色繡着雲水潇湘圖的雲肩,一顆鮮紅的寶石領扣在下颏那兒閃光;玉色羅裙高系至腰上,長拖到地,鮮豔的裙帶上系着翡翠九龍佩和羊脂白玉環;長長的、輕飄飄的帛帶披在雙肩,垂向身後,更映出那潇灑出塵的婷婷風姿。
龔鼎孳忍不住喝彩:“極妙!極妙!宛如二十年前初見君!歲月催人老,獨獨對你留情……”他心裡忽然“咯噔”一跳,住了聲。
因為他認出來了,這是前朝末年最時興的裝束…… 滿心驕傲的顧媚生并不理會丈夫情緒上的微妙變化,一轉身,邁着早年在舞台上練就的“水上飄”的台步,又飄回她的小屋。
再出來時,已換了另一副行頭:鬓角抿得油光水滑,頭上的高髻不見了,頭發全梳到腦後,做成兩個短燕尾;戴着金絲點翠的發箍,兩邊各插一朵拳頭大的朱紅絹花;耳戴三孔三墜的金環;身穿長及腳背的寬大氅衣,銀紅的底色上繡了八團翠黃的秋菊圖案,周身鑲寬白緞繡花邊,外壓狹花縧子;脖子上圍一條長及衣裾的雪青綢巾;衣裾下露出一雙金線繡雲頭的高底花盆鞋;右手拿着烏木細長杆煙袋,銅煙鍋,杆上墜着紅纓穗的煙荷包,左手拿一隻钿子。
——這是目下時興的滿洲貴婦出門做客的打扮。
龔鼎孳被眼前這五顔六色的一團刺得眼花,好半天才回過神來,言不由衷地稱贊道:“好!灑脫,大方!” 顧媚生笑了,把手中的钿子——那個嵌了翡翠、碧玉、東珠的貴族婦女的頭飾——戴到了頭上,得意地問:“如何?這钿子,聽那珠寶商家說,是宮裡最時興的樣子哩!” 龔鼎孳勉強笑道:“果然華貴,非同一般。
不過戴上钿子,這一身衣裳就太寒酸了,須穿朝服禮服才配……”說着說着,他走神了,聲音越來越輕,後來竟瞪着眼睛呆在那兒。
搔首弄姿的顧媚生還轉着身子問:“我穿哪一身好看?漢裝還是滿服?”她聽不到丈夫回答,才轉過身來,一見他那副樣子,頓時敗了興頭。
近些日子他常常這樣,顧媚生認為這是他開始衰老的最早象征,不由得心頭火起,那張粉面胭脂臉,直如窗上的竹簾,說摔便摔了下來,說話也不自覺地變成地地道道的蘇白:“呆鵝頭!阿是吃了砒霜?發啥呆?菜油麻油,伊倒尋一件由頭好?” 龔鼎孳皺皺眉頭,順手拉過一張椅子坐下,悶悶不樂地說:“誰料到許巨源那個狂生,本科竟能中呢?” 顧媚生不作聲了。
秋闱榜發後,她已不止一次聽丈夫說這句話了,有時憤慨,有時惱火,今天這種帶點凄然的口氣倒是第一次聽到。
她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正是她任情改裝取樂,使他回想起三年前看戲受辱的痛苦。
她能說什麼呢?當時她不是也大哭出聲,臉上發燒,背溝淋汗的嗎?不過她終究是女人,事随境遷,不大在意。
誰想到年過半百的丈夫,心頭還有那麼深的怨毒!她收起橫眉怒目,打疊起一片溫柔,軟聲說: “本科考官弊端百出,他僥幸得中,未必有真才……” “不錯!”龔鼎孳一拍大腿,“方才任克溥來,論的正是此事。
他要上疏彈劾呢!” “好哇!該出口氣,你要撺掇他幹!”顧媚生叫起來。
“哪能這麼講話!這事關系重大,不可輕率!” “至少也要摘了他的舉人頂子!”顧媚生尖聲嚷着。
“唉,總要出以公心,權衡利弊啊……” 顧媚生瞪大了眼睛盯住丈夫。
她記得清清楚楚,三年前龔鼎孳曾哭叫着說:“必殺以洩忿!”……她還想問點什麼,侍女在門外喊道:“禀太太,炸焦脆來了。
” 龔鼎孳忙道:“上席!” 兩個使女走進寝室中堂,調好桌面,擺下杯盤箸匙,然後把食盒裡的菜肴一樣一樣地擺了滿桌,都是下酒的美味:南爐燒鴨、白鲞凍蹄、衛水銀魚、江南冬筍。
被許多碟盤圍在正中的大盤,就是顧媚生最喜歡的焦炸鴨骨,酥黃噴香,熱烘烘的,還輕微地噼啪作響。
顧媚生頓時眉開眼笑,一疊聲地叫添酒杯,她和龔鼎孳要一人四隻杯。
龔鼎孳正在奇怪,侍女已把太太今天買回的酒斟上了。
霎時間酒香飄散,滿屋醉人。
再看那酒杯,更令人驚歎:寶石般紅、琥珀般黃、水晶樣清湛、翡翠般綠。
龔鼎孳故意把眼睛瞪得大大的,裝作吃驚非凡的樣子。
顧媚生高興得“格格”直笑,推了他一把:“憨大!天天宴客,什麼沒見過,做出這副鬼樣兒給誰看!不認識嗎?那紅的是珍珠紅,黃的是甕底春,白的叫梨花白,綠的叫茵陳綠……” 龔鼎孳打着哈哈朝顧媚生一揖:“總是娘子好色,難為你集四美酒于一席,我酒福不淺!” 顧媚生伸手在他臉上輕輕一拍,嘲笑道:“天下若推好色之魁,除了夫子還有誰?小婦人哪裡敢當!” “哈哈哈哈!”龔鼎孳開懷大笑,夫妻相對幹杯。
龔鼎孳又不服地說:“鄙人乃多情而非好色。
說到好色,登徒子之俦大有人在,無過于李振邺、張漢!” “喲,這二位不都是貴門生嗎?” “所以,我才頗知内情啊!這二人既好内又好外,内争粉兒,外争靈秀,鬧得不可開交。
粉兒的事你是知道的。
那靈秀,兩人都得不到手……” “靈秀是誰?” “哦,忘了告訴你,張漢那長随書童柳同春,給李振邺入簾時借去當親随,改名靈秀。
據我所知,張、李二人都有‘不利于孺子之心’,但張漢乖巧,一心以情感之;李振邺少年進士,輕狂孟浪,在闱中必有無禮之行,被靈秀峻拒。
榜發之後,張、李勢成水火,于是才發生了剪發告狀。
仇憤雖發于出榜之日,怨恨實結胎于粉兒再嫁、靈秀易主之時……” “那麼,靈秀對李振邺在闱中所作所為,一定很清楚了?” 顧媚生臉上滿是笑容,但眼睛已經不笑了。
“那是顯而易見的。
” 顧媚生不笑了,認真地問:“方才任克溥來,你有沒有把這些内情告訴他?” “哎,什麼話!”龔鼎孳拂袖而起,“二人都是我的門生,家醜怎好外揚,況且我還是師輩。
” 太太的細眉皺了起來:“倒也是。
任克溥也是晚輩,當初你在左都禦史任上時,他才是一名新進禦史吧?……不如找内院大臣。
傅以漸膽小怕事,未必有用……王永吉如何?當初他與你相交甚好,如今又兼領吏部。
” “不妥,不妥。
”龔鼎孳背着手,站在那裡連連搖頭。
“有什麼不妥!這事揭發出來,左不過革職廢考。
就李振邺輩的所作所為看,還不該是怎麼的?……難道你就不明白,這是你起複的大好機會?” 龔鼎孳的眼睛裡刹那間閃過一道光亮,又很快消失,仍在緩緩地搖頭。
顧媚生氣得直跳起來,用低沉的語調急促地說:“你那心裡什麼都明白,就是不肯講,還要逼着我講!……我講就我講!滿、漢勢如水火,皇上雖然盡力彌合,談何容易?你的才學早為皇上認可,欠缺的隻是滿洲權貴的心許了。
把科場舞弊揭發出來,一定能得到滿大人的歡心。
你還會以寓公了此一生嗎?……” 龔鼎孳望着顧媚生,說不清他眼裡是什麼表情,似喜似悲,似笑似嗔,既有贊歎、驚異,又有屈辱和羞愧。
他目不轉睛地看着,看着,一句話也不說,轉過身去。
顧媚生火冒三丈,一手指着龔鼎孳的後腦勺,氣得連說了幾個“你”字,又突然火氣全消,冷冷地說:“随你吧!反正從秦桧老婆胯下鑽出來的,不是我顧媚生!” 龔鼎孳猛地一扭身,滿是皺紋的臉和一雙眼睛都血一樣紅,狂怒地沖到顧媚生跟前,一把揪住她銀紅氅衣的前襟,掄開巴掌,“啪啪”抽了她兩耳光。
顧媚生倒退幾步,驚呆了。
不要說嫁他以後,就是從小懂事以來,也沒人敢彈她一手指頭!她登時就要撒潑大鬧,可是隻對丈夫看了一眼,便愣了。
龔鼎孳面色慘白,臉被強烈的感情刺激歪扭得幾乎變了形,大口大口地喘氣,張着的右手下意識地按着胸口,全身在簌簌發抖。
刹那間,顧媚生全明白了。
她慢慢走到丈夫面前,輕輕跪下,拉了拉丈夫的衣襟,小聲叫道:“芝麓……” 龔鼎孳一哆嗦,低頭看了一眼,俯身攙起顧媚生。
顧媚生就勢倒在他懷裡,他無力地撫着妻子豐滿的肩膀,兩行清淚凄涼地流了下來。
四 十月小陽春,風物宜人。
萬綠如海、芳草芊綿的南苑,迎來了秋郊射獵的浩大隊伍。
龍旗獵獵,畫角長鳴,黑駿玉骢邁着矯捷歡快的步子,振響了銮鈴,把歡樂的一串串鈴響飄灑向一望無際的秋原。
南苑,是皇家禁苑。
周圍城垣回環延綿一百二十裡,四方九門:正南南紅門、正北大紅門、正東東紅門、正西西紅門,此外還有回城門、黃村門、小紅門、雙橋門、鎮國寺門。
苑内有海子多處,河流縱橫,林密草深。
元代這裡就是天子縱鷹射獵的飛放泊,明代又将這裡擴展為如今的規模。
清朝因襲舊制,并設海戶一千六百人,各給地二十四畝,養育禽獸、栽種花果,既供天子射獵,又用于大閱講武。
苑中有行宮數處,皇上不時來這裡居住,有時也在這裡處理政事。
到了炎夏,皇太後和宮眷也時常到這裡避暑。
今天來南苑的,是剛剛散朝、用罷晚膳
福臨穿了一身射獵的便服,披了一幅黑絲絨披風,騎着他心愛的玉骕骦,英姿挺拔,神采煥發。
他沒穿龍袍,也沒戴皇冠,但誰也不會把他隻當做貴族子弟。
除了他本人的氣質和胯下這顯而易見的千裡駒之外,還有一頂沒有第二個人敢戴的紅絨結便帽和珍貴的嵌東珠珊瑚馬鞍。
這馬鞍以鍍金銀絲镂花為邊,上嵌豆大珍珠二千餘顆,米珠三萬餘粒,豆大紅珊瑚珠二百五十顆,小紅珊瑚珠一萬餘顆。
鞍前像印章般突起的圓形珠托上,閃耀着列成品字形的三顆龍眼大的東珠。
這具馬鞍的造價或許能夠估計出來,但由于它是禦用之物,便成了無價之寶。
年輕的天子坐在無價的馬鞍上,迎着爽勁的秋風,頂着碧藍無際的天空,縱目四望,寬舒地長長吸氣呼氣,那滿意的神情,竟如孩子一般帶着幾分狂喜,仿佛就要張開雙臂大聲叫喊。
但他的手一收,收回胸前,帶住了馬。
龐大的侍從隊伍也跟着停下。
福臨微微扭轉身軀向側後方遠望,後面跟上來一隊人馬,桃紅柳綠、莺叱燕咤,仿佛把春天喚回到了寥廓而斑斓的秋光裡。
那是宮眷隊伍,她們年輕貌美,馬上功夫都不弱。
女子乘馬本來就好看,這些宮眷在皇上面前,自然更加婀娜多姿。
福臨卻目不斜視,隻不轉瞬地盯着前面的那匹桃花馬。
馬上那位美人,玉容映着斜陽,豔如碧桃初放。
她戎裝窄袖,上下一色绯紅,身後飄揚着玫瑰色的絲質披風,恍如暮霞飛落人間。
這朵紅雲飛到福臨身邊,美人兒就要翻身下馬向福臨請安,福臨連忙笑着做手勢攔住:“不必了,不必了,上馬下馬太麻煩。
你來得真快。
兩年沒騎馬,在宮裡又悶了一年多,趁着秋高馬肥,正好散散心!” “皇上挂懷,妾妃不敢當啊!”董鄂皇貴妃笑盈盈的,催馬上前,于是二人并騎,緩辔同行:一個天亭表表,一個花枝袅袅,看上去那麼和諧、美好。
兩人的随行隊伍按常規自動調整:董鄂妃帶來的宮眷、宮女環繞着皇上和皇貴妃,她們的後面,是皇上的侍從、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