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一
“喤!——”
“喤!——”
五鳳樓上,鐘響陣陣。
鐘聲沉重又遼遠,響徹北京古城的每一個角落,莊嚴地宣告:皇帝出巡! “啪!啪!啪!”靜鞭山響,這是在靜街。
多數住戶早已奉命回避,閉門不出,誰膽敢開窗窺視,定被巡街的捕快問罪。
胡同口一道道栅欄都已關上。
隻有少數來不及躲開的小民,聽到鞭聲便立即匍匐,絕對不能擡頭。
開道紅棍,黑漆描金,由一對對銮儀兵高擎着走過。
跟着便是由鼓、仗鼓、闆、龍頭笛、金、畫角、金钲、小銅号、大銅号等組成的浩大樂隊,一百五十多位樂師合奏着铙歌大樂“布爾湖”。
小銅号圓潤嘹亮,八管齊奏,以悠揚的旋律歌頌着滿洲先世;大銅号四尺多長,八管同吹,震耳欲聾;四面銅鼓的敲擊聲比樂曲聲傳得更遠,震得地皮簌簌發顫。
樂隊之後,三百多紅衣銮儀校執掌着一百多對鹵簿:傘——黃、紅、白、青、黑、紫等色的龍紋傘、花卉傘、方傘、圓傘;扇——鮮紅、金黃、單龍、雙龍、圓形、方形、鳥翅形;各色幡、幢、麾、節、氅,錦绮輝耀;各種旗纛在風中招展,燦若雲霞;槍、戟、戈、矛、、星、卧瓜、立瓜、吾仗,朱紅的杆,純金的頭,顯示着皇家的富貴和威風。
浩浩蕩蕩、絢爛奪目的銮儀,導引着一頂黃幔軟金檐暖步輿。
十六名擡輿旗尉,頭戴豹皮帽,身穿紅緞織小葵花長袍,步伐整齊,又穩又快。
緊跟步輿,是一把曲柄繡金黃龍華蓋。
兩班舉着豹尾槍、佩着弓箭大刀的禦前侍衛分列華蓋兩側,緊緊護衛着禦輿。
再後面,是捧着金香爐、金香盒、金唾壺、金盆、金瓶、金交椅、金杌等物的一大批太監。
最後,是護軍營的三百名精銳騎兵。
輝煌的大隊,在徐緩、莊嚴的樂曲聲中靜靜前進,像一條彩色缤紛的河,向南流動。
——這是皇帝排設儀仗中的第三等:騎駕鹵簿,隻用于皇帝巡幸皇城以外。
宣武門北的一條東西走向的大街,總是那麼繁忙熱鬧。
因為地處南北城交界,南城的漢人和北城的滿人都愛在這裡交易買賣。
今天早早就淨了街,店鋪關門,通衢阒無一人。
道路上積雪掃得幹幹淨淨,撒上一層細濕黃沙,免得禦駕行經時揚起灰塵。
一座淡灰色的三圓頂天主教堂巋然聳立,高出四周民房十餘丈,與宣武門南北相峙。
正中最高的圓頂上,巨大的十字架高指藍天;正面門額,神光彩飾圍繞着三個大大的拉丁字母:IHS——救世主耶稣的名字。
教堂在六年前破土動工,按當時歐洲盛行的纖缛瑰奇式(Barockstil)建築式樣修造。
落成的日子,京師的滿漢百姓成群結隊,潮水般湧來,觀看北京古城裡前所未見的建築奇迹。
浩大而莊嚴的天子儀仗,就停在了教堂門前。
古老而富有東方色彩的華美鹵簿、典雅深沉的樂曲,與嶄新的歐式建築、高聳的教堂塔頂,形成了奇特的對比。
教堂拱形大門的台階下,欽天監監正、皇上親自賜号“通玄教師”的德國神甫湯若望,頭戴藍寶石頂戴的朝帽,身着繡孔雀的朝褂,項下一挂青金石的朝珠和一枚金色的十字架一同閃亮,正領着欽天監官員跪接聖駕。
靜鞭三響,鳴贊官拖長聲音喊道:“興!——” 護軍營騎兵們都跳下馬背,端正姿勢站好。
鳴贊官又喊:“拜!——” 樂隊器樂齊鳴,奏起了《朝天子》。
所有這紅彤彤的一大片人,把街道擠得滿滿的,全都匍匐在地,大氣也不敢出。
步輿的黃幔一掀,一個身穿明黃團龍朝袍,頭戴小毛貂皮緞台冠,腳蹬藍緞朝靴的少年,走了出來。
鳴贊官高呼:“朝!——” 近千人的嗓音,合成洪大的震天撼地的祝賀: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伏地的一片紅藍相間、如同厚厚的地毯似的人叢中,以金黃色衣着為主調的少年從容而立,不但顯得高大軒昂,而且如黃金鑄就的一般閃閃發光。
他就是滿洲入關後的第一代天子——順治皇帝福臨。
呼喊停息,福臨緩緩下輿,莊重地走向教堂大門。
他遠遠望見湯若望那部金色的大胡子,眼睛一亮,唇邊閃過抑制不住的笑容,渾身一緊,眼看就要跑起來。
很快,他又皺皺眉頭,熄滅了一臉興奮的光彩,恢複了原有的莊重。
一位少年天子。
福臨今年剛滿十六歲,團團的臉,細嫩而白皙的膚色,都還沒有脫去童年的影子。
高聳的鼻梁,細長的眼睛,眉尖上聳、眉梢略略下沉的黑眉,卻已畫出愛新覺羅氏直系子孫的特征。
他的眸子非常明亮,光芒閃爍不定,在欣喜或發怒時,黑瞳仁的光澤像火焰一樣熾熱灼人。
豐厚紅潤的嘴唇,輪廓清晰,總是濕滋滋的。
唇的四周柔毛茸茸,還不能算是胡須。
他走路輕捷有力,腰部很有彈性,這跟他愛好騎射有很大關系。
隻是,青春的步态被帝王的威儀壓制着不能舒展,仿佛一道激流被束在狹窄迂折、布滿巨石的河床中。
他走近湯若望。
“不知聖駕降臨,有失遠迎,吾皇恕罪!”湯若望用流利的漢語,說着一整套禮儀上規定的辭句。
“瑪法,朕不是免你跪拜了嗎?本想不讓你知道,一直走到你住處的。
” 湯若望起立,碧藍的眼睛滿含慈和的微笑:“皇上的八百扈駕足以動地搖山,若望雖老朽,也不會不知覺啊!” 福臨一笑,搶先登上台階。
湯若望連忙随後相陪。
禦前侍衛、太監、三百多名鹵簿銮儀校,仿佛一條長長的,越來越寬的楔形尾巴,緊緊貼在福臨身後,跟進了大門,護軍營兵馬則在大門外守護。
皇帝親臨民宅,非常稀罕。
福臨親政以來,隻到鄭親王濟爾哈朗府中去過一次。
濟爾哈朗是叔輩,又是太宗皇帝遺命的輔政王。
而福臨拜訪湯若望,已是第五次了。
大門内有一片寬闊的空場,鋪着整齊的石闆,正可以放置那條金碧輝煌、五色缤紛的大尾巴。
福臨停步,向随從們平靜而莊重地下令:“你們都留下,不必随行。
” “喳!喳!”那些跑得滿頭大汗的禦前侍衛們,雖說都是貴胄子弟,年齡也大得多,卻都一字兒跪下,恭敬領命。
一個身段細巧、面龐俊俏的紅衣太監搶前一步跪倒:“啟禀萬歲爺,奴才們跟去侍候。
” 福臨一擺手,頭都不回地大步穿過空場,走進辟有三座門的白色大理石凱旋坊。
隻有湯若望跟着他去了。
大清皇帝怎麼會有一個日耳曼族的外國瑪法呢? 事情要追溯到福臨親政那年。
三月裡,福臨率領幾乎全部親貴朝臣到口外行獵,僅鄭親王、巽親王奉皇太後命留守京師。
一天,湯若望住處忽然來了三位滿洲婦人,聲稱是鄭王府眷屬,因郡主患了重病,福晉不相信太醫,想請博學知天象的湯若望醫治。
湯若望細心詢問了郡主的症狀,斷定不過是春季最常見的感冒。
他把一面十字架聖牌交給來人說:“請郡主将這聖物挂在胸前,四天之内便可痊愈。
” 五天之後,三位婦女又來了,拿三百兩銀子和五匹金線織錦酬謝湯若望,并尊他為神仙。
因為郡主果然在四天内康複了。
又過了五天,她們再來送錢。
湯若望起了疑心,不肯接受。
她們就大方地把這筆錢捐給了教會。
不久,一位蒙古婦人拜訪湯若望,捐給他一筆更大的款子。
湯若望說他從不接受來曆不明的捐贈,這才迫使她吐露了真情:她的女主人,便是當今皇上的母親莊太後。
那位患病的郡主,是即将立為皇後的蒙古格格,也是皇太後的親侄女。
她又說,皇太後感激湯若望,今後要像對父親一樣禮敬他,願時時聽從他的指教。
湯若望雖然很驚奇,卻不失時機地請這位蒙古婦人向皇太後轉達一個對他的傳教事業至關重要的忠告:皇太後是一國之母,迷信喇嘛僧徒是不明智的,會遭到有學識有理性的人們的非議。
皇太後很快就差人答複了湯若望這位義父:她不能立刻斥退喇嘛僧徒,隻能漸次施行,但絕不會允許他們幹預國家政事。
這“父”與“女”從此竟以禮敬相崇尚,直接影響到皇太後的親子順治皇帝。
十年前,内秘書院大學士範文程在入關進京的戰亂中保護了湯若望,并把他作為博學多才的天算學家推薦給朝廷。
後來他又向年輕的皇帝引見這個高大的藍眼金發外國人。
第一次見面,福臨就被這位傳教士的仁慈的長者風度、淵博的學識和明睿幽默的談吐迷住了,極其贊賞母後和範大學士的眼光。
當年九月,皇帝大婚,湯若望不辭辛苦在宮中随同諸王群臣參加繁缛的典禮,以六十歲高齡而支持終日,使皇太後和皇帝都很感動。
之後,湯若望又親自到宮中慶賀他的義女新近因皇上大婚所獲的尊号,得到福臨母子更深的好感。
于是,大婚後的福臨,第一次親自拜訪了湯若望,并從此稱湯若望為瑪法。
兩年以來,他們之間的情誼與日俱增,就連溝通他們的引線人——那位“郡主”、後來的皇後被廢,也沒有影響他們的關系。
湯若望在朝廷裡、在皇太後和皇帝心目中,地位越來越高。
福臨這麼高興來找他的湯瑪法,就是明證。
福臨通過有天篷遮蓋的大理石遊廊,穿房越室,走得飛快,不時停下腳步,微笑地等候湯若望。
“瑪法,我不去客廳,那兒讓人感到太客氣啦。
到你的住處去吧!” “哦,好的。
” 湯若望的卧室更像是一間書房。
高大的到頂書櫥布滿四牆,滿滿地裝着拉丁文、羅馬文、西班牙文、荷蘭文、葡萄牙文和德文的各種書籍,更有一函函線裝的漢文、滿文書。
書桌又大又闊,整齊地擺放着文具和玻璃器皿:燒瓶、量杯、試管。
可稱為裝飾品的隻有兩樣:一塊安了烏木圓座的二尺高的天然水晶山,秀雅瑩澈,上面镌刻了幾位朝中名書法家的題字;一條五寸多長的木制雙桅帆船模型,極為精巧。
房間布置高雅樸素,惟有那張鋪着潔白被褥的大銅床,帶點奢侈的味道。
一進門,福臨竟自按照滿洲人的習慣,盤腿坐上這張床,說: “瑪法,我早就想坐坐這張床了。
它看上去又寬大又輕軟,還很暖和!” 福臨說着,拿過床頭兩個又厚又大又蓬松的枕頭,墊在自己兩肘下,開心地笑着。
湯若望沉默片刻,認真地說:“修士是不應該睡這樣舒服的床的。
上了年紀,對自己放松了,這真不可寬恕!” “瑪法,這是應該的呀!”福臨驚異地揚揚眉毛,“你都年過花甲了。
” “哦,皇上,你坐了這床,老臣就必須另找上帝命我坐卧的地方了。
你看,”湯若望指着室内的座椅、凳子,那都是福臨前次坐過的,已經用金黃色的布封蓋,不能再坐。
臣民見到這樣被封蒙的座位,應該叩頭。
而福臨像所有不安分的男孩子一樣,東坐坐、西坐坐,使得一屋坐具幾乎全都封蒙了。
湯若望接着诙諧地說:“我得吊在天花闆上讀寫和睡覺啦!” 福臨哈哈地笑了:“瑪法,你還管這些勞什子禮節?你愛坐哪兒,盡管坐!……咦,這船多漂亮呀!” 湯若望見福臨拿起雙桅帆船模型翻來覆去地看,愛不釋手的樣子,笑道:“皇上喜愛,老臣敬獻。
” “真的?” “不過,不是這一隻,是和它一模一樣,比它大一百倍的真船,真正的萊茵河上的雙桅帆船!” 福臨高興得滿臉放光,喊道:“瑪法,你太好了!我要駕着它遊遍三海,網魚釣魚,那該多暢快!……” 湯若望慈愛地微笑着,望着熱情真率的少年,不由得用他純正的日耳曼語低聲吟哦:“啊,他的發如冬之夜的黑,他的頸如夏之雪的白,他的臉如晨光之紅……” “瑪法,你在說什麼?” 湯若望把詩句譯成漢語告訴福臨。
福臨快活地笑了:“是在贊美我嗎?我有這麼美?……可是夏天怎麼會有白雪?” 湯若望告訴福臨,在他的祖國的南方,阿爾卑斯山的皚皚雪峰,終年矗立在藍天之下。
說得福臨心馳神往,剛想拍手稱贊,又皺皺眉頭,自覺忘形,便收斂了輕狂,沉靜地笑道:“瑪法,我要告訴你一些好消息!” 湯若望頻頻點頭。
福臨一進凱旋坊,他就覺察到皇上那按捺不住的興奮。
“饒州大盜曹志攀歸順!江南頑寇徐可進、朱元歸順!鄭成功手下又有兩路兵馬歸順!”福臨眉宇間一團喜氣,振奮地揮動着胳膊,說出的話一句比一句有勁。
“哦,上帝保佑!”湯若望仰面向天,在胸前劃了個十字,“仁愛,是君主的最大美德!” “自去年五月,至今不過半年有餘,見效如此之速,足見施仁政方能得人心,得人心才可治天下!”刹那間,福臨目光炯炯、神采奕奕,仿佛突然長大了十歲,成了一個精明、智慧、雄心勃勃的年輕君主。
“瑪法,你和範大學士一樣,有功于社稷!” 滿洲入關後,一直憑借武力和屠殺征服天下。
然而越征越不服,大江南北,黃河上下,處處掀起反抗的怒潮,局勢長期動蕩不安。
到了順治八年,由于連年征戰,軍費浩繁,朝廷财源枯竭,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
而剛剛親政的福臨,也和勳臣貴族們一樣,以為憑借剽悍善戰、淩厲無前的八旗勁旅,定能掃平天下,所以繼續推行武力征服的高壓政策。
順治九年,桂林失陷,定南王孔有德敗亡;定遠大将軍、敬謹親王尼堪奉命征讨湘黔,又全軍覆沒。
這喪師失地、兩蹶名王的慘敗,震動了朝野,也震動了十四歲的福臨。
經過晝夜焦慮、寝食俱廢的痛苦思索,福臨才真正懂得了這幾年苦讀聖賢之書所獲得的治國之道:應該把曆代英主行之有效的仁政付諸實施,而不是停留在口頭上當幌子。
他帶着急于圖治的強烈願望,反複咨詢各種見解。
在皇太後的支持下,他終于采納範文程和湯若望的政見,放棄了徒恃軍威的“勤兵黩武”,采取了招降弭亂的“文德綏懷”,從而完成了他治國平天下的一個大轉折。
從順治十年五月開始,他發下一系列谕令、敕書、诏告,招撫鄭成功、南明永曆及全國各地的抗清兵馬,言詞誠懇,條件優妥。
不過九個月,就見到這樣巨大的成效,福臨怎麼能不欣喜若狂啊! 湯若望完全理解福臨的心情,欣慰地說:“這是上帝的啟示,他永遠保佑仁德的君主。
皇上,你的選擇是你一生最偉大的事件,是一個偉大君主的起步!” 福臨臉色微微泛白,眼睛亮得驚人,全身振奮,好像生了翅膀,就要飛起來似的:“我要勉力做一個有為的君主,一個仁德之君,不亞于漢武唐宗、宋祖明祖!……瑪法,我能超過世界上所有的君主嗎?所有的都算?” “為什麼不能!”湯若望微笑着,快步走去,指着一面書櫥上貼着的那張五顔六色、标滿拉丁字的世界全圖:“看這裡,波旁王朝統治的法蘭西,是個歐洲大國。
它的君主路易十四和皇上你同年,也是六歲登基。
法蘭西遠沒有中國廣闊,路易十四至今尚未親政。
他和他的父親兩代君主,都因為有能幹的首相,使法蘭西日益強盛,如今已在美洲和印度,同葡萄牙、西班牙、荷蘭這些海上強國争雄了。
這兩位首相都是紅衣主教,一位叫黎世留,一位叫馬紮羅尼……” 福臨輕輕一笑,道:“他倆也如瑪法這麼博學多才,熟知天象嗎?” 湯若望一怔。
少年皇帝的敏感使他多少有些狼狽,但他立即笑道:“他們是世代相承的主教,不像若望身為客卿。
……或許有一天,皇上将與路易十四相遇于海上。
我皇上雄才大略,必能……” “不。
”福臨認真地一搖頭,“我中華泱泱大國,禮義之邦,從來懷柔遠土,沛恩萬方!……瑪法,朕仰法先賢,國運必定長久,天象一定會有表征,是嗎?……走,我們到你的工作室去!” “這……”湯若望略一遲疑,低了頭,“聖母壇上的聖像新近換了一幅,皇上不想去看一看?” 福臨看着湯若望,眼睛裡閃動着狡黠和好奇:“先去工作室,後上聖堂。
我還沒有進過你的工作室哩。
” 湯若望歎了口氣,說:“好吧!” 工作室門上的鎖“咔哒”一聲打開了,福臨迫不及待地等湯若望推開房門,不料一股嗆人的煙味随着煙霧迎面撲來,他厭惡地擺手揮開,定睛一看,兩個滿洲官員各自拿着一杆五尺煙鍋,木雕泥塑一般吓呆在那兒。
半晌,那兩人才回過神,“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叩頭,慌得連一句囫囵話都說不清楚了。
福臨認識他們,都是欽天監官員、顯赫的貴族:一個是内大臣蘇克薩哈的堂弟,一個是議政大臣杜爾瑪的侄子。
福臨的笑容一點都沒有了,問:“怎麼回事?” 好不容易,蘇克薩哈的堂弟回話了:“奴才請皇上……聖安!湯……湯若望把我們……叫來,說是要革我們的差使!……奴才給皇上當差,他,他憑什麼敢革我們的差使!” 福臨轉向湯若望,以為他一定有幾分驚慌,不想卻看到一臉堅決得近于執拗的表情。
他不無驚訝地問: “瑪法,确實如此?” “是的。
”湯若望昂起白發蒼蒼的頭,斷然回答,“他們不稱職!不學無術,傲慢無禮,肆無忌憚地破壞欽天監的正當工作。
我不能容忍!打算先通知他們不要再進欽天監,再向皇上奏請。
因為皇上突然駕到,隻好把他們暫留工作室。
” 福臨哈哈大笑,揮手令兩名貴族退下,然後才勉強止笑,說: “你……不怕我怪罪你?” 湯若望看定福臨的眼睛,恢複了他特有的慈愛和親切,說:“你不會袒護不學無術的人。
羽毛相同的鳥才飛集在一處啊!” 福臨點頭歎道:“我明白了,你為什麼甯肯要水鴨子一樣的漢人入教,而不願接受滿洲人。
” 湯若望笑着搖搖頭:“不,上帝指示我,我們的鴨子都是鴻鹄。
” “哦?滿洲人就不是鴻鹄?” “不是。
他們是鸷鷹,是嗜血的猛禽。
” “你說什麼?”福臨倏然變色,黑眉擰起,一臉威嚴。
湯若望直率地回答說:“成年的滿洲人,由于長期的劫掠和其他惡習,加入基督教還不到成熟地步。
” “漢人就成熟?”福臨聲調都變了,高得刺耳。
“漢人的文化、道德,确實優于滿人。
” 福臨的臉霎時漲得血紅,嘴唇縮得看不見了,鼻翼急促地翕動,眼睛忽大忽小,目光陰沉得可怕,一場盛怒就要爆發:“你,你膽敢如此護漢排滿!” 湯若望照直看着福臨冒火的眼睛,面不改色:“皇上,尊貴的太宗太祖皇帝,就曾向漢人學了許多東西,大到官制,小到犁铧。
如今你的一百個臣民裡漢人占九十九,你怎能不了解他們?那些成年滿洲人的嗜殺惡習,正要靠皇上你的仁德去感化改正,使他們最終免堕地獄……” 這雙忠誠的藍眼睛和這無可辯駁的道理,平息了少年皇帝的怒火。
事實上,他不正在拼命地學漢文、讀史書嗎?他不是越來越傾慕這古老燦爛的文化嗎?不過,他不能這樣認輸。
他立刻找到了挽回面子的途徑,以征服者的驕傲,批評那個亡國的末代皇帝: “瑪法,你那麼推獎漢人,看看那可憐的崇祯吧,不就因為忌刻、貪婪、暴戾,失了天下,自缢煤山嗎?” 湯若望不以為然。
他在明朝的欽天監任過職,很知道明朝是被李自成摧垮的,滿洲不過從李自成手中奪來了現成天下。
有首民謠流傳極廣:“朱家麥面李家磨,做得一個大馍馍,送給隔壁趙大哥。
”[1]如今這趙大哥家的小主子,卻擺出這麼一副虛驕态度,不是很可笑嗎?于是,他答道:“崇祯皇帝的知識、道德和對百姓的愛護,都是很優異的,隻是因為過分自信、固執……”
“瑪法,你說他愛護百姓?”福臨急躁地打斷湯若望,“萬曆末年合九邊饷銀,每歲不過二百八十萬;到了他崇祯,加派遼饷九百萬、剿饷三百三十萬、練饷七百三十萬,自古以來,哪有正賦之外,每年又搜刮二千萬兩銀子的?民何以堪!所以我朝立都,第一件大事就是罷三饷以解民困,全國賦稅按萬曆初年數額征收。
瑪法你說,誰愛護百姓?” 湯若望笑了:“這是本朝第一大仁政。
老臣認輸!” 福臨的好勝心得到滿足,自然恢複了情緒的活躍。
工作室裡到處是工作台、工具、儀器和計算桌,這引起了福臨的極大興趣。
他在屋裡到處走動,摸摸這個,看看那個:“瑪法,這高高的跪凳,是你作禱告用的嗎?日課祈禱要費許多時間吧?……這台起重機械的模型,是不是蓋教堂時用的那種?……這些器皿是合藥用的吧?你進給太後治病的藥也是在這兒做的?照書本上做嗎?哪本書裡寫着?這本?還是這本?唉,都是你們歐洲文字……” 起初湯若望還一一回答,後來隻是微笑着應付。
這個世界上最大國家的權威無限的君王,和一切十六歲的少年心性沒有兩樣,好奇,好動,幾乎所有的角落他都一一搜尋到了。
在天文儀器面前,福臨變得嚴肅了。
湯若望熟練地介紹:這是黃道經緯儀,那是赤道經緯儀,這邊兩座是地平經儀和地平緯儀,那邊兩座是紀限儀和天體儀。
他還簡要地說明了儀器的使用方法。
福臨指指桌面,那兒一摞摞紙上寫滿算草算式,鵝毛管筆扔在旁邊,凹形的金屬墨水容器中墨汁已經用幹。
他問:“這些,就是你的天算?你正在演算什麼?” “今年五月,有一次太白金星晝現。
此外,九月裡将有一次月食。
” 福臨聰慧的眼睛裡忽然閃過一道強烈的光芒,他凝視着湯若望的藍眼睛,說:“瑪法,如果天上星宿的軌道可以預先測算,那就是說,它們的軌道必定如此,不可變更。
那麼,由星宿預示的災禍也就不可變更了。
上帝有什麼辦法克服這不可變更的災禍呢?而且這同樣的星象,難道對我和對朱由榔、對鄭成功都是一樣的示警嗎?” 博學的湯若望一下子被問住了。
但他不慌不忙地來了個緩沖:“皇上,我們到教堂裡去,可以講得更明白。
” 湯若望虔誠地信仰上帝。
作為一個傳教士,如果能使一位中國皇帝成為信徒,把天主教引到東方,拯救世界上最大國家的億萬靈魂,那将是他對天主的最大貢獻,也是他一生事業的最大成功。
但他看到,福臨的天性中固然有仁厚寬宏的一面,不過性情熱烈急躁,一件小事就足以激起他的暴怒,毀掉勸谏者的一切希望。
所以他汲取先行者利瑪窦的經驗,努力以天然宗教和一般道德為基礎,結合中國的儒學和佛教,将基督教義融會其中,把少年人的目光引向靈魂的解救,引向天主,最後,水到渠成,皇帝将不知不覺地被引導入教。
福臨對湯若望,除了少年人的好奇和真心的尊重之外,還另有一番心事。
目前全國各處抗清兵馬中,對他心理上威脅最大的,是奉明朝正朔的永曆帝朱由榔,而朱由榔本人和他的皇太後、皇後及太子,還有随侍太監和相當部分的大臣,都是基督教徒。
湯若望在教會中地位很高,影響很大,禮敬湯若望,是招降朱由榔的一個重要姿态。
如果湯若望能通過教會直接勸谕朱由榔就好了。
但他貴為天子,怎好開口求人?萬一人家以不介入政事為辭拒絕了,他怎麼下台? 大教堂又廣又深,堂頂如同高高的穹廬,上面用絢麗的色彩繪滿了天堂和天神天使。
從天窗投進一束束巨大的、長長的光柱,光柱交彙着,形成莊嚴、宏偉而又神秘的氣氛,它照亮了牆壁上精美的浮雕,也照亮了五座高大而美麗的祭壇。
地面鋪着地毯,走上去毫無聲息。
湯若望陪同福臨來到正中大祭壇下。
祭壇修飾得金碧輝煌,無數燭光和鮮花供奉着救世主大聖像。
耶稣身披長袍,頭頂圓光,一手托地球,一手伸出降福。
小天使和信徒們環繞着他,虔誠地向他祈福祝禱。
“贊美天主吧!”湯若望的聲音熱情而虔誠,“不論自然律則多麼鐵定不變,全能全知的上帝,總能根據他的意志安排自然律則的效果,以便向人類,尤其是向君王們默示訓誡。
因此,君主帝王們應該奉祀上帝,崇敬上帝。
尤其是你,皇上。
” 在小小的工作室裡引起福臨疑惑的道理,在這崇高的聖堂裡被賦予神聖的意義,變得令人信服了。
但那最後幾個字使他忍不住問:“為什麼尤其是我呢?” “因為你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又自命為天子。
你統治着世界最大的民族,天主因此也特别眷顧你。
” “隻要我改正我的過錯,就能轉移天災天禍了嗎?” “是的。
歐洲有一句諺語:哲人統治天上的星宿。
” “教導我吧,瑪法,我怎樣避免過失。
” 湯若望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撫着胸前那部濃密的大胡子,向皇帝進勸:遵守帝王的責任和義務,厚愛百姓和官吏;專一信奉天主,不信任何假神假鬼;牢記孔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準則;嚴格以天主制定的“十誡”律己…… 福臨靜靜地聽着,很有幾分虔誠。
後來,他咬咬嘴唇,問:“上帝的律則,帝王也要和臣民一樣遵行?” “是的,皇帝比其他人更要遵守,因為他是榜樣。
” 沉默片刻,福臨把眼光投向巨大的堂柱,仿佛在專心研究那些長了翅膀的光身子小天使為什麼總在微笑。
半晌,他突然問:“瑪法,為什麼天主教禁止男人多娶妻妾?” 湯若望裝作沒看見他閃爍不定的目光,從容答道:“這可以使兒童得到良好教育,也可使家庭和睦。
這是上天的真意。
” “這條戒律,對帝王們也有效力嗎?” 湯若望明知這是福臨入教的一大障礙,但他是個虔誠嚴正的傳教士,不肯犧牲原則去換取實利,不管這實利多麼巨大、誘人。
他點點頭,沉穩地說: “是的,它對帝王有加倍的效力,以樹立好榜樣。
” 福臨不作聲了。
湯若望領福臨走到左邊的聖母祭壇下。
壇上的聖母像,是羅馬聖母大教堂所供聖母像的複本,出自一代大畫師施乃(Schnee)之手。
福臨默默地站了許久,眼睛一刻也不離開聖母。
後來,他輕輕地說: “瑪法,請告訴我,她,聖母,願意我挑選一個什麼樣的皇後?” 湯若望恍然悟出,這是福臨今天來訪的主要目的之一。
他鄭重地、誠摯地望着少年明亮的黑眼睛,說: “選一個你最喜愛的人,一個
鐘聲沉重又遼遠,響徹北京古城的每一個角落,莊嚴地宣告:皇帝出巡! “啪!啪!啪!”靜鞭山響,這是在靜街。
多數住戶早已奉命回避,閉門不出,誰膽敢開窗窺視,定被巡街的捕快問罪。
胡同口一道道栅欄都已關上。
隻有少數來不及躲開的小民,聽到鞭聲便立即匍匐,絕對不能擡頭。
開道紅棍,黑漆描金,由一對對銮儀兵高擎着走過。
跟着便是由鼓、仗鼓、闆、龍頭笛、金、畫角、金钲、小銅号、大銅号等組成的浩大樂隊,一百五十多位樂師合奏着铙歌大樂“布爾湖”。
小銅号圓潤嘹亮,八管齊奏,以悠揚的旋律歌頌着滿洲先世;大銅号四尺多長,八管同吹,震耳欲聾;四面銅鼓的敲擊聲比樂曲聲傳得更遠,震得地皮簌簌發顫。
樂隊之後,三百多紅衣銮儀校執掌着一百多對鹵簿:傘——黃、紅、白、青、黑、紫等色的龍紋傘、花卉傘、方傘、圓傘;扇——鮮紅、金黃、單龍、雙龍、圓形、方形、鳥翅形;各色幡、幢、麾、節、氅,錦绮輝耀;各種旗纛在風中招展,燦若雲霞;槍、戟、戈、矛、、星、卧瓜、立瓜、吾仗,朱紅的杆,純金的頭,顯示着皇家的富貴和威風。
浩浩蕩蕩、絢爛奪目的銮儀,導引着一頂黃幔軟金檐暖步輿。
十六名擡輿旗尉,頭戴豹皮帽,身穿紅緞織小葵花長袍,步伐整齊,又穩又快。
緊跟步輿,是一把曲柄繡金黃龍華蓋。
兩班舉着豹尾槍、佩着弓箭大刀的禦前侍衛分列華蓋兩側,緊緊護衛着禦輿。
再後面,是捧着金香爐、金香盒、金唾壺、金盆、金瓶、金交椅、金杌等物的一大批太監。
最後,是護軍營的三百名精銳騎兵。
輝煌的大隊,在徐緩、莊嚴的樂曲聲中靜靜前進,像一條彩色缤紛的河,向南流動。
——這是皇帝排設儀仗中的第三等:騎駕鹵簿,隻用于皇帝巡幸皇城以外。
宣武門北的一條東西走向的大街,總是那麼繁忙熱鬧。
因為地處南北城交界,南城的漢人和北城的滿人都愛在這裡交易買賣。
今天早早就淨了街,店鋪關門,通衢阒無一人。
道路上積雪掃得幹幹淨淨,撒上一層細濕黃沙,免得禦駕行經時揚起灰塵。
一座淡灰色的三圓頂天主教堂巋然聳立,高出四周民房十餘丈,與宣武門南北相峙。
正中最高的圓頂上,巨大的十字架高指藍天;正面門額,神光彩飾圍繞着三個大大的拉丁字母:IHS——救世主耶稣的名字。
教堂在六年前破土動工,按當時歐洲盛行的纖缛瑰奇式(Barockstil)建築式樣修造。
落成的日子,京師的滿漢百姓成群結隊,潮水般湧來,觀看北京古城裡前所未見的建築奇迹。
浩大而莊嚴的天子儀仗,就停在了教堂門前。
古老而富有東方色彩的華美鹵簿、典雅深沉的樂曲,與嶄新的歐式建築、高聳的教堂塔頂,形成了奇特的對比。
教堂拱形大門的台階下,欽天監監正、皇上親自賜号“通玄教師”的德國神甫湯若望,頭戴藍寶石頂戴的朝帽,身着繡孔雀的朝褂,項下一挂青金石的朝珠和一枚金色的十字架一同閃亮,正領着欽天監官員跪接聖駕。
靜鞭三響,鳴贊官拖長聲音喊道:“興!——” 護軍營騎兵們都跳下馬背,端正姿勢站好。
鳴贊官又喊:“拜!——” 樂隊器樂齊鳴,奏起了《朝天子》。
所有這紅彤彤的一大片人,把街道擠得滿滿的,全都匍匐在地,大氣也不敢出。
步輿的黃幔一掀,一個身穿明黃團龍朝袍,頭戴小毛貂皮緞台冠,腳蹬藍緞朝靴的少年,走了出來。
鳴贊官高呼:“朝!——” 近千人的嗓音,合成洪大的震天撼地的祝賀: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伏地的一片紅藍相間、如同厚厚的地毯似的人叢中,以金黃色衣着為主調的少年從容而立,不但顯得高大軒昂,而且如黃金鑄就的一般閃閃發光。
他就是滿洲入關後的第一代天子——順治皇帝福臨。
呼喊停息,福臨緩緩下輿,莊重地走向教堂大門。
他遠遠望見湯若望那部金色的大胡子,眼睛一亮,唇邊閃過抑制不住的笑容,渾身一緊,眼看就要跑起來。
很快,他又皺皺眉頭,熄滅了一臉興奮的光彩,恢複了原有的莊重。
一位少年天子。
福臨今年剛滿十六歲,團團的臉,細嫩而白皙的膚色,都還沒有脫去童年的影子。
高聳的鼻梁,細長的眼睛,眉尖上聳、眉梢略略下沉的黑眉,卻已畫出愛新覺羅氏直系子孫的特征。
他的眸子非常明亮,光芒閃爍不定,在欣喜或發怒時,黑瞳仁的光澤像火焰一樣熾熱灼人。
豐厚紅潤的嘴唇,輪廓清晰,總是濕滋滋的。
唇的四周柔毛茸茸,還不能算是胡須。
他走路輕捷有力,腰部很有彈性,這跟他愛好騎射有很大關系。
隻是,青春的步态被帝王的威儀壓制着不能舒展,仿佛一道激流被束在狹窄迂折、布滿巨石的河床中。
他走近湯若望。
“不知聖駕降臨,有失遠迎,吾皇恕罪!”湯若望用流利的漢語,說着一整套禮儀上規定的辭句。
“瑪法,朕不是免你跪拜了嗎?本想不讓你知道,一直走到你住處的。
” 湯若望起立,碧藍的眼睛滿含慈和的微笑:“皇上的八百扈駕足以動地搖山,若望雖老朽,也不會不知覺啊!” 福臨一笑,搶先登上台階。
湯若望連忙随後相陪。
禦前侍衛、太監、三百多名鹵簿銮儀校,仿佛一條長長的,越來越寬的楔形尾巴,緊緊貼在福臨身後,跟進了大門,護軍營兵馬則在大門外守護。
皇帝親臨民宅,非常稀罕。
福臨親政以來,隻到鄭親王濟爾哈朗府中去過一次。
濟爾哈朗是叔輩,又是太宗皇帝遺命的輔政王。
而福臨拜訪湯若望,已是第五次了。
大門内有一片寬闊的空場,鋪着整齊的石闆,正可以放置那條金碧輝煌、五色缤紛的大尾巴。
福臨停步,向随從們平靜而莊重地下令:“你們都留下,不必随行。
” “喳!喳!”那些跑得滿頭大汗的禦前侍衛們,雖說都是貴胄子弟,年齡也大得多,卻都一字兒跪下,恭敬領命。
一個身段細巧、面龐俊俏的紅衣太監搶前一步跪倒:“啟禀萬歲爺,奴才們跟去侍候。
” 福臨一擺手,頭都不回地大步穿過空場,走進辟有三座門的白色大理石凱旋坊。
隻有湯若望跟着他去了。
大清皇帝怎麼會有一個日耳曼族的外國瑪法呢? 事情要追溯到福臨親政那年。
三月裡,福臨率領幾乎全部親貴朝臣到口外行獵,僅鄭親王、巽親王奉皇太後命留守京師。
一天,湯若望住處忽然來了三位滿洲婦人,聲稱是鄭王府眷屬,因郡主患了重病,福晉不相信太醫,想請博學知天象的湯若望醫治。
湯若望細心詢問了郡主的症狀,斷定不過是春季最常見的感冒。
他把一面十字架聖牌交給來人說:“請郡主将這聖物挂在胸前,四天之内便可痊愈。
” 五天之後,三位婦女又來了,拿三百兩銀子和五匹金線織錦酬謝湯若望,并尊他為神仙。
因為郡主果然在四天内康複了。
又過了五天,她們再來送錢。
湯若望起了疑心,不肯接受。
她們就大方地把這筆錢捐給了教會。
不久,一位蒙古婦人拜訪湯若望,捐給他一筆更大的款子。
湯若望說他從不接受來曆不明的捐贈,這才迫使她吐露了真情:她的女主人,便是當今皇上的母親莊太後。
那位患病的郡主,是即将立為皇後的蒙古格格,也是皇太後的親侄女。
她又說,皇太後感激湯若望,今後要像對父親一樣禮敬他,願時時聽從他的指教。
湯若望雖然很驚奇,卻不失時機地請這位蒙古婦人向皇太後轉達一個對他的傳教事業至關重要的忠告:皇太後是一國之母,迷信喇嘛僧徒是不明智的,會遭到有學識有理性的人們的非議。
皇太後很快就差人答複了湯若望這位義父:她不能立刻斥退喇嘛僧徒,隻能漸次施行,但絕不會允許他們幹預國家政事。
這“父”與“女”從此竟以禮敬相崇尚,直接影響到皇太後的親子順治皇帝。
十年前,内秘書院大學士範文程在入關進京的戰亂中保護了湯若望,并把他作為博學多才的天算學家推薦給朝廷。
後來他又向年輕的皇帝引見這個高大的藍眼金發外國人。
第一次見面,福臨就被這位傳教士的仁慈的長者風度、淵博的學識和明睿幽默的談吐迷住了,極其贊賞母後和範大學士的眼光。
當年九月,皇帝大婚,湯若望不辭辛苦在宮中随同諸王群臣參加繁缛的典禮,以六十歲高齡而支持終日,使皇太後和皇帝都很感動。
之後,湯若望又親自到宮中慶賀他的義女新近因皇上大婚所獲的尊号,得到福臨母子更深的好感。
于是,大婚後的福臨,第一次親自拜訪了湯若望,并從此稱湯若望為瑪法。
兩年以來,他們之間的情誼與日俱增,就連溝通他們的引線人——那位“郡主”、後來的皇後被廢,也沒有影響他們的關系。
湯若望在朝廷裡、在皇太後和皇帝心目中,地位越來越高。
福臨這麼高興來找他的湯瑪法,就是明證。
福臨通過有天篷遮蓋的大理石遊廊,穿房越室,走得飛快,不時停下腳步,微笑地等候湯若望。
“瑪法,我不去客廳,那兒讓人感到太客氣啦。
到你的住處去吧!” “哦,好的。
” 湯若望的卧室更像是一間書房。
高大的到頂書櫥布滿四牆,滿滿地裝着拉丁文、羅馬文、西班牙文、荷蘭文、葡萄牙文和德文的各種書籍,更有一函函線裝的漢文、滿文書。
書桌又大又闊,整齊地擺放着文具和玻璃器皿:燒瓶、量杯、試管。
可稱為裝飾品的隻有兩樣:一塊安了烏木圓座的二尺高的天然水晶山,秀雅瑩澈,上面镌刻了幾位朝中名書法家的題字;一條五寸多長的木制雙桅帆船模型,極為精巧。
房間布置高雅樸素,惟有那張鋪着潔白被褥的大銅床,帶點奢侈的味道。
一進門,福臨竟自按照滿洲人的習慣,盤腿坐上這張床,說: “瑪法,我早就想坐坐這張床了。
它看上去又寬大又輕軟,還很暖和!” 福臨說着,拿過床頭兩個又厚又大又蓬松的枕頭,墊在自己兩肘下,開心地笑着。
湯若望沉默片刻,認真地說:“修士是不應該睡這樣舒服的床的。
上了年紀,對自己放松了,這真不可寬恕!” “瑪法,這是應該的呀!”福臨驚異地揚揚眉毛,“你都年過花甲了。
” “哦,皇上,你坐了這床,老臣就必須另找上帝命我坐卧的地方了。
你看,”湯若望指着室内的座椅、凳子,那都是福臨前次坐過的,已經用金黃色的布封蓋,不能再坐。
臣民見到這樣被封蒙的座位,應該叩頭。
而福臨像所有不安分的男孩子一樣,東坐坐、西坐坐,使得一屋坐具幾乎全都封蒙了。
湯若望接着诙諧地說:“我得吊在天花闆上讀寫和睡覺啦!” 福臨哈哈地笑了:“瑪法,你還管這些勞什子禮節?你愛坐哪兒,盡管坐!……咦,這船多漂亮呀!” 湯若望見福臨拿起雙桅帆船模型翻來覆去地看,愛不釋手的樣子,笑道:“皇上喜愛,老臣敬獻。
” “真的?” “不過,不是這一隻,是和它一模一樣,比它大一百倍的真船,真正的萊茵河上的雙桅帆船!” 福臨高興得滿臉放光,喊道:“瑪法,你太好了!我要駕着它遊遍三海,網魚釣魚,那該多暢快!……” 湯若望慈愛地微笑着,望着熱情真率的少年,不由得用他純正的日耳曼語低聲吟哦:“啊,他的發如冬之夜的黑,他的頸如夏之雪的白,他的臉如晨光之紅……” “瑪法,你在說什麼?” 湯若望把詩句譯成漢語告訴福臨。
福臨快活地笑了:“是在贊美我嗎?我有這麼美?……可是夏天怎麼會有白雪?” 湯若望告訴福臨,在他的祖國的南方,阿爾卑斯山的皚皚雪峰,終年矗立在藍天之下。
說得福臨心馳神往,剛想拍手稱贊,又皺皺眉頭,自覺忘形,便收斂了輕狂,沉靜地笑道:“瑪法,我要告訴你一些好消息!” 湯若望頻頻點頭。
福臨一進凱旋坊,他就覺察到皇上那按捺不住的興奮。
“饒州大盜曹志攀歸順!江南頑寇徐可進、朱元歸順!鄭成功手下又有兩路兵馬歸順!”福臨眉宇間一團喜氣,振奮地揮動着胳膊,說出的話一句比一句有勁。
“哦,上帝保佑!”湯若望仰面向天,在胸前劃了個十字,“仁愛,是君主的最大美德!” “自去年五月,至今不過半年有餘,見效如此之速,足見施仁政方能得人心,得人心才可治天下!”刹那間,福臨目光炯炯、神采奕奕,仿佛突然長大了十歲,成了一個精明、智慧、雄心勃勃的年輕君主。
“瑪法,你和範大學士一樣,有功于社稷!” 滿洲入關後,一直憑借武力和屠殺征服天下。
然而越征越不服,大江南北,黃河上下,處處掀起反抗的怒潮,局勢長期動蕩不安。
到了順治八年,由于連年征戰,軍費浩繁,朝廷财源枯竭,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
而剛剛親政的福臨,也和勳臣貴族們一樣,以為憑借剽悍善戰、淩厲無前的八旗勁旅,定能掃平天下,所以繼續推行武力征服的高壓政策。
順治九年,桂林失陷,定南王孔有德敗亡;定遠大将軍、敬謹親王尼堪奉命征讨湘黔,又全軍覆沒。
這喪師失地、兩蹶名王的慘敗,震動了朝野,也震動了十四歲的福臨。
經過晝夜焦慮、寝食俱廢的痛苦思索,福臨才真正懂得了這幾年苦讀聖賢之書所獲得的治國之道:應該把曆代英主行之有效的仁政付諸實施,而不是停留在口頭上當幌子。
他帶着急于圖治的強烈願望,反複咨詢各種見解。
在皇太後的支持下,他終于采納範文程和湯若望的政見,放棄了徒恃軍威的“勤兵黩武”,采取了招降弭亂的“文德綏懷”,從而完成了他治國平天下的一個大轉折。
從順治十年五月開始,他發下一系列谕令、敕書、诏告,招撫鄭成功、南明永曆及全國各地的抗清兵馬,言詞誠懇,條件優妥。
不過九個月,就見到這樣巨大的成效,福臨怎麼能不欣喜若狂啊! 湯若望完全理解福臨的心情,欣慰地說:“這是上帝的啟示,他永遠保佑仁德的君主。
皇上,你的選擇是你一生最偉大的事件,是一個偉大君主的起步!” 福臨臉色微微泛白,眼睛亮得驚人,全身振奮,好像生了翅膀,就要飛起來似的:“我要勉力做一個有為的君主,一個仁德之君,不亞于漢武唐宗、宋祖明祖!……瑪法,我能超過世界上所有的君主嗎?所有的都算?” “為什麼不能!”湯若望微笑着,快步走去,指着一面書櫥上貼着的那張五顔六色、标滿拉丁字的世界全圖:“看這裡,波旁王朝統治的法蘭西,是個歐洲大國。
它的君主路易十四和皇上你同年,也是六歲登基。
法蘭西遠沒有中國廣闊,路易十四至今尚未親政。
他和他的父親兩代君主,都因為有能幹的首相,使法蘭西日益強盛,如今已在美洲和印度,同葡萄牙、西班牙、荷蘭這些海上強國争雄了。
這兩位首相都是紅衣主教,一位叫黎世留,一位叫馬紮羅尼……” 福臨輕輕一笑,道:“他倆也如瑪法這麼博學多才,熟知天象嗎?” 湯若望一怔。
少年皇帝的敏感使他多少有些狼狽,但他立即笑道:“他們是世代相承的主教,不像若望身為客卿。
……或許有一天,皇上将與路易十四相遇于海上。
我皇上雄才大略,必能……” “不。
”福臨認真地一搖頭,“我中華泱泱大國,禮義之邦,從來懷柔遠土,沛恩萬方!……瑪法,朕仰法先賢,國運必定長久,天象一定會有表征,是嗎?……走,我們到你的工作室去!” “這……”湯若望略一遲疑,低了頭,“聖母壇上的聖像新近換了一幅,皇上不想去看一看?” 福臨看着湯若望,眼睛裡閃動着狡黠和好奇:“先去工作室,後上聖堂。
我還沒有進過你的工作室哩。
” 湯若望歎了口氣,說:“好吧!” 工作室門上的鎖“咔哒”一聲打開了,福臨迫不及待地等湯若望推開房門,不料一股嗆人的煙味随着煙霧迎面撲來,他厭惡地擺手揮開,定睛一看,兩個滿洲官員各自拿着一杆五尺煙鍋,木雕泥塑一般吓呆在那兒。
半晌,那兩人才回過神,“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叩頭,慌得連一句囫囵話都說不清楚了。
福臨認識他們,都是欽天監官員、顯赫的貴族:一個是内大臣蘇克薩哈的堂弟,一個是議政大臣杜爾瑪的侄子。
福臨的笑容一點都沒有了,問:“怎麼回事?” 好不容易,蘇克薩哈的堂弟回話了:“奴才請皇上……聖安!湯……湯若望把我們……叫來,說是要革我們的差使!……奴才給皇上當差,他,他憑什麼敢革我們的差使!” 福臨轉向湯若望,以為他一定有幾分驚慌,不想卻看到一臉堅決得近于執拗的表情。
他不無驚訝地問: “瑪法,确實如此?” “是的。
”湯若望昂起白發蒼蒼的頭,斷然回答,“他們不稱職!不學無術,傲慢無禮,肆無忌憚地破壞欽天監的正當工作。
我不能容忍!打算先通知他們不要再進欽天監,再向皇上奏請。
因為皇上突然駕到,隻好把他們暫留工作室。
” 福臨哈哈大笑,揮手令兩名貴族退下,然後才勉強止笑,說: “你……不怕我怪罪你?” 湯若望看定福臨的眼睛,恢複了他特有的慈愛和親切,說:“你不會袒護不學無術的人。
羽毛相同的鳥才飛集在一處啊!” 福臨點頭歎道:“我明白了,你為什麼甯肯要水鴨子一樣的漢人入教,而不願接受滿洲人。
” 湯若望笑着搖搖頭:“不,上帝指示我,我們的鴨子都是鴻鹄。
” “哦?滿洲人就不是鴻鹄?” “不是。
他們是鸷鷹,是嗜血的猛禽。
” “你說什麼?”福臨倏然變色,黑眉擰起,一臉威嚴。
湯若望直率地回答說:“成年的滿洲人,由于長期的劫掠和其他惡習,加入基督教還不到成熟地步。
” “漢人就成熟?”福臨聲調都變了,高得刺耳。
“漢人的文化、道德,确實優于滿人。
” 福臨的臉霎時漲得血紅,嘴唇縮得看不見了,鼻翼急促地翕動,眼睛忽大忽小,目光陰沉得可怕,一場盛怒就要爆發:“你,你膽敢如此護漢排滿!” 湯若望照直看着福臨冒火的眼睛,面不改色:“皇上,尊貴的太宗太祖皇帝,就曾向漢人學了許多東西,大到官制,小到犁铧。
如今你的一百個臣民裡漢人占九十九,你怎能不了解他們?那些成年滿洲人的嗜殺惡習,正要靠皇上你的仁德去感化改正,使他們最終免堕地獄……” 這雙忠誠的藍眼睛和這無可辯駁的道理,平息了少年皇帝的怒火。
事實上,他不正在拼命地學漢文、讀史書嗎?他不是越來越傾慕這古老燦爛的文化嗎?不過,他不能這樣認輸。
他立刻找到了挽回面子的途徑,以征服者的驕傲,批評那個亡國的末代皇帝: “瑪法,你那麼推獎漢人,看看那可憐的崇祯吧,不就因為忌刻、貪婪、暴戾,失了天下,自缢煤山嗎?” 湯若望不以為然。
他在明朝的欽天監任過職,很知道明朝是被李自成摧垮的,滿洲不過從李自成手中奪來了現成天下。
有首民謠流傳極廣:“朱家麥面李家磨,做得一個大馍馍,送給隔壁趙大哥。
”
瑪法你說,誰愛護百姓?” 湯若望笑了:“這是本朝第一大仁政。
老臣認輸!” 福臨的好勝心得到滿足,自然恢複了情緒的活躍。
工作室裡到處是工作台、工具、儀器和計算桌,這引起了福臨的極大興趣。
他在屋裡到處走動,摸摸這個,看看那個:“瑪法,這高高的跪凳,是你作禱告用的嗎?日課祈禱要費許多時間吧?……這台起重機械的模型,是不是蓋教堂時用的那種?……這些器皿是合藥用的吧?你進給太後治病的藥也是在這兒做的?照書本上做嗎?哪本書裡寫着?這本?還是這本?唉,都是你們歐洲文字……” 起初湯若望還一一回答,後來隻是微笑着應付。
這個世界上最大國家的權威無限的君王,和一切十六歲的少年心性沒有兩樣,好奇,好動,幾乎所有的角落他都一一搜尋到了。
在天文儀器面前,福臨變得嚴肅了。
湯若望熟練地介紹:這是黃道經緯儀,那是赤道經緯儀,這邊兩座是地平經儀和地平緯儀,那邊兩座是紀限儀和天體儀。
他還簡要地說明了儀器的使用方法。
福臨指指桌面,那兒一摞摞紙上寫滿算草算式,鵝毛管筆扔在旁邊,凹形的金屬墨水容器中墨汁已經用幹。
他問:“這些,就是你的天算?你正在演算什麼?” “今年五月,有一次太白金星晝現。
此外,九月裡将有一次月食。
” 福臨聰慧的眼睛裡忽然閃過一道強烈的光芒,他凝視着湯若望的藍眼睛,說:“瑪法,如果天上星宿的軌道可以預先測算,那就是說,它們的軌道必定如此,不可變更。
那麼,由星宿預示的災禍也就不可變更了。
上帝有什麼辦法克服這不可變更的災禍呢?而且這同樣的星象,難道對我和對朱由榔、對鄭成功都是一樣的示警嗎?” 博學的湯若望一下子被問住了。
但他不慌不忙地來了個緩沖:“皇上,我們到教堂裡去,可以講得更明白。
” 湯若望虔誠地信仰上帝。
作為一個傳教士,如果能使一位中國皇帝成為信徒,把天主教引到東方,拯救世界上最大國家的億萬靈魂,那将是他對天主的最大貢獻,也是他一生事業的最大成功。
但他看到,福臨的天性中固然有仁厚寬宏的一面,不過性情熱烈急躁,一件小事就足以激起他的暴怒,毀掉勸谏者的一切希望。
所以他汲取先行者利瑪窦的經驗,努力以天然宗教和一般道德為基礎,結合中國的儒學和佛教,将基督教義融會其中,把少年人的目光引向靈魂的解救,引向天主,最後,水到渠成,皇帝将不知不覺地被引導入教。
福臨對湯若望,除了少年人的好奇和真心的尊重之外,還另有一番心事。
目前全國各處抗清兵馬中,對他心理上威脅最大的,是奉明朝正朔的永曆帝朱由榔,而朱由榔本人和他的皇太後、皇後及太子,還有随侍太監和相當部分的大臣,都是基督教徒。
湯若望在教會中地位很高,影響很大,禮敬湯若望,是招降朱由榔的一個重要姿态。
如果湯若望能通過教會直接勸谕朱由榔就好了。
但他貴為天子,怎好開口求人?萬一人家以不介入政事為辭拒絕了,他怎麼下台? 大教堂又廣又深,堂頂如同高高的穹廬,上面用絢麗的色彩繪滿了天堂和天神天使。
從天窗投進一束束巨大的、長長的光柱,光柱交彙着,形成莊嚴、宏偉而又神秘的氣氛,它照亮了牆壁上精美的浮雕,也照亮了五座高大而美麗的祭壇。
地面鋪着地毯,走上去毫無聲息。
湯若望陪同福臨來到正中大祭壇下。
祭壇修飾得金碧輝煌,無數燭光和鮮花供奉着救世主大聖像。
耶稣身披長袍,頭頂圓光,一手托地球,一手伸出降福。
小天使和信徒們環繞着他,虔誠地向他祈福祝禱。
“贊美天主吧!”湯若望的聲音熱情而虔誠,“不論自然律則多麼鐵定不變,全能全知的上帝,總能根據他的意志安排自然律則的效果,以便向人類,尤其是向君王們默示訓誡。
因此,君主帝王們應該奉祀上帝,崇敬上帝。
尤其是你,皇上。
” 在小小的工作室裡引起福臨疑惑的道理,在這崇高的聖堂裡被賦予神聖的意義,變得令人信服了。
但那最後幾個字使他忍不住問:“為什麼尤其是我呢?” “因為你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又自命為天子。
你統治着世界最大的民族,天主因此也特别眷顧你。
” “隻要我改正我的過錯,就能轉移天災天禍了嗎?” “是的。
歐洲有一句諺語:哲人統治天上的星宿。
” “教導我吧,瑪法,我怎樣避免過失。
” 湯若望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撫着胸前那部濃密的大胡子,向皇帝進勸:遵守帝王的責任和義務,厚愛百姓和官吏;專一信奉天主,不信任何假神假鬼;牢記孔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準則;嚴格以天主制定的“十誡”律己…… 福臨靜靜地聽着,很有幾分虔誠。
後來,他咬咬嘴唇,問:“上帝的律則,帝王也要和臣民一樣遵行?” “是的,皇帝比其他人更要遵守,因為他是榜樣。
” 沉默片刻,福臨把眼光投向巨大的堂柱,仿佛在專心研究那些長了翅膀的光身子小天使為什麼總在微笑。
半晌,他突然問:“瑪法,為什麼天主教禁止男人多娶妻妾?” 湯若望裝作沒看見他閃爍不定的目光,從容答道:“這可以使兒童得到良好教育,也可使家庭和睦。
這是上天的真意。
” “這條戒律,對帝王們也有效力嗎?” 湯若望明知這是福臨入教的一大障礙,但他是個虔誠嚴正的傳教士,不肯犧牲原則去換取實利,不管這實利多麼巨大、誘人。
他點點頭,沉穩地說: “是的,它對帝王有加倍的效力,以樹立好榜樣。
” 福臨不作聲了。
湯若望領福臨走到左邊的聖母祭壇下。
壇上的聖母像,是羅馬聖母大教堂所供聖母像的複本,出自一代大畫師施乃(Schnee)之手。
福臨默默地站了許久,眼睛一刻也不離開聖母。
後來,他輕輕地說: “瑪法,請告訴我,她,聖母,願意我挑選一個什麼樣的皇後?” 湯若望恍然悟出,這是福臨今天來訪的主要目的之一。
他鄭重地、誠摯地望着少年明亮的黑眼睛,說: “選一個你最喜愛的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