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這個該死的叛徒。
” “我們現在還不能放棄。
”艾瑟爾說。
兩天後,工黨退出聯盟,宣布與勞埃德?喬治競争。
四名擔任政府部長的工黨議員拒絕辭職,旋即被開除黨籍。
選舉日期定為12月14日。
為了有充分的時間運回并計算駐法部隊士兵的選票,大選結果定在聖誕節後公布。
艾瑟爾開始起草伯尼的競選日程。
在停戰日的第二天,茉黛用哥哥常用的那種帶紋章的信紙給沃爾特寫了一封信,然後把信投進街角紅色的郵筒。
她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恢複正常的通信聯絡,隻是希望它一旦恢複後,自己的信恰好是在高高的信件堆的最上層。
她信裡的措辭十分謹慎,萬一信件仍被審查的話也讓人看不出什麼問題。
她沒有提及兩人的婚姻,隻是希望眼下恢複舊有的關系,既然兩國已經和平共處。
或許即使這樣寫還是有危險,但她實在太想知道沃爾特的是死是活,如果他活着,她真想盡快見到他。
他很害怕戰勝的協約國會對德國人施加懲罰。
但這天勞埃德?喬治向自由黨國會議員發表的講話讓她打消了疑慮。
根據晚報的報道,他說跟德國簽署的和平條約必須公平和公正。
“我們絕不允許任何形式的報複,不能允許任何貪婪的情緒、攫取的欲念淩駕于正義這一基本原則之上。
”政府将堅決反對他所謂的“卑鄙、肮髒、敗壞的複仇和貪婪的念頭”。
這些話讓她心情稍感輕松。
這樣一來,德國人的生活就不會太艱難。
可是,第二天早餐時她翻開《每日郵報》,又一下子驚呆了。
社論的标題寫着:“德國佬必須賠償”。
文章認為不該對德國進行糧食援助,除非“德國快要餓死,無法償還所欠債務”。
文章還補充說,德皇凱撒必須為其戰争罪行受到審判。
報紙在來信專欄的顯著位置發表了坦普爾頓子爵夫人以“德國佬滾遠點兒”為标題的來信,煽動複仇的火焰。
“我們相互間的仇恨會持續多久?”茉黛對赫姆姑媽說,“一年,十年,還是永遠?” 不過茉黛也沒什麼可吃驚的。
戰争爆發之初,《每日郵報》就大肆煽動仇恨,敵視居住在英國的三萬德國人,這些人大多數都是長期居民,把這個國家當作自己的家。
這造成了家庭離散,成千上萬無辜的人在英國的集中營裡待了好幾年。
這種做法愚蠢至極,但民衆需要仇恨的對象,報紙一直樂于去迎合這種需求。
茉黛認識《每日郵報》的所有者諾思克列夫勳爵,跟所有媒體大亨一樣,他很相信他報上刊登的那些胡言亂語。
他的天才之處就在于表達了他的讀者最愚蠢無知的偏見,而且還很有道理。
這就把可恥的東西變得體面了。
也就是為了這個他們才買報紙。
她也知道勞埃德?喬治最近在刻意冷落諾思克列夫。
這位妄自尊大的報業霸主曾提議自己作為英國代表團成員之一參加即将舉行的和平會議,但首相拒絕了他。
茉黛很是擔心。
在政治上,對卑鄙小人有時不得不迎合籠絡,勞埃德?喬治看來忽視了這一點。
她焦急不安,不知道《郵報》這番惡意宣傳會對選舉造成多大影響。
幾天以後她就弄清了答案。
她來到倫敦東區的市政大廳參加一次選舉會議。
艾瑟爾?萊克維茲出現在觀衆席中,她的丈夫伯尼在主席台上。
茉黛沒去彌補她跟艾瑟爾的不和,盡管她們曾是多年的朋友和同事。
事實上,茉黛一想到艾瑟爾他們鼓動國會通過那項讓女性在選舉上較男性處于劣勢的法律,就氣得渾身發抖。
盡管如此,她還是很懷念艾瑟爾活潑向上的氣質和她那動人的笑容。
台上在一個個做介紹,觀衆不安地坐在下面。
這裡仍然大多數都是男人,盡管現在有些婦女有了投票權。
茉黛懷疑大多數婦女還沒有習慣讓她們對政治話題的讨論感興趣。
但她也覺得女人會讨厭政治會議的氣氛,由一個男人站在台上狂吼亂叫,而下面報以歡呼或是噓聲,這種事恐怕吸引不了她們。
伯尼第一個發言。
茉黛馬上就看出他沒什麼演說天賦。
他談到工黨的新黨章,特别是其中第四項——呼籲生産資料公有制。
茉黛覺得這一點很吸引人,因為它在工黨和親商業的自由黨之間劃出了一條明确的界限;但她很快意識到自己屬于少數派。
坐在她旁邊的一個男人十分煩躁,最後喊道:“你能不能把德國佬趕出這個國家?” 伯尼一時啞口無言。
他嘟囔了幾句,最後說:“任何對工人有益的事情我都會去努力。
”他指的是“男性工人”,茉黛納悶他是否考慮到女工的利益,她估計艾瑟爾也意識到了。
伯尼繼續說:“但我不認為針對德國人的行動是英國需要優先考慮的。
” 聽衆并不買賬。
事實上,這話還引起了一陣零星的噓聲。
伯尼說:“回到更重要的問題……” 大廳的另一邊有人喊道:“皇帝怎麼辦?” 伯尼犯了個錯誤,用反問的方式回答這個找茬的質問者。
“你說皇
” “我們現在還不能放棄。
”艾瑟爾說。
兩天後,工黨退出聯盟,宣布與勞埃德?喬治競争。
四名擔任政府部長的工黨議員拒絕辭職,旋即被開除黨籍。
選舉日期定為12月14日。
為了有充分的時間運回并計算駐法部隊士兵的選票,大選結果定在聖誕節後公布。
艾瑟爾開始起草伯尼的競選日程。
在停戰日的第二天,茉黛用哥哥常用的那種帶紋章的信紙給沃爾特寫了一封信,然後把信投進街角紅色的郵筒。
她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恢複正常的通信聯絡,隻是希望它一旦恢複後,自己的信恰好是在高高的信件堆的最上層。
她信裡的措辭十分謹慎,萬一信件仍被審查的話也讓人看不出什麼問題。
她沒有提及兩人的婚姻,隻是希望眼下恢複舊有的關系,既然兩國已經和平共處。
或許即使這樣寫還是有危險,但她實在太想知道沃爾特的是死是活,如果他活着,她真想盡快見到他。
他很害怕戰勝的協約國會對德國人施加懲罰。
但這天勞埃德?喬治向自由黨國會議員發表的講話讓她打消了疑慮。
根據晚報的報道,他說跟德國簽署的和平條約必須公平和公正。
“我們絕不允許任何形式的報複,不能允許任何貪婪的情緒、攫取的欲念淩駕于正義這一基本原則之上。
”政府将堅決反對他所謂的“卑鄙、肮髒、敗壞的複仇和貪婪的念頭”。
這些話讓她心情稍感輕松。
這樣一來,德國人的生活就不會太艱難。
可是,第二天早餐時她翻開《每日郵報》,又一下子驚呆了。
社論的标題寫着:“德國佬必須賠償”。
文章認為不該對德國進行糧食援助,除非“德國快要餓死,無法償還所欠債務”。
文章還補充說,德皇凱撒必須為其戰争罪行受到審判。
報紙在來信專欄的顯著位置發表了坦普爾頓子爵夫人以“德國佬滾遠點兒”為标題的來信,煽動複仇的火焰。
“我們相互間的仇恨會持續多久?”茉黛對赫姆姑媽說,“一年,十年,還是永遠?” 不過茉黛也沒什麼可吃驚的。
戰争爆發之初,《每日郵報》就大肆煽動仇恨,敵視居住在英國的三萬德國人,這些人大多數都是長期居民,把這個國家當作自己的家。
這造成了家庭離散,成千上萬無辜的人在英國的集中營裡待了好幾年。
這種做法愚蠢至極,但民衆需要仇恨的對象,報紙一直樂于去迎合這種需求。
茉黛認識《每日郵報》的所有者諾思克列夫勳爵,跟所有媒體大亨一樣,他很相信他報上刊登的那些胡言亂語。
他的天才之處就在于表達了他的讀者最愚蠢無知的偏見,而且還很有道理。
這就把可恥的東西變得體面了。
也就是為了這個他們才買報紙。
她也知道勞埃德?喬治最近在刻意冷落諾思克列夫。
這位妄自尊大的報業霸主曾提議自己作為英國代表團成員之一參加即将舉行的和平會議,但首相拒絕了他。
茉黛很是擔心。
在政治上,對卑鄙小人有時不得不迎合籠絡,勞埃德?喬治看來忽視了這一點。
她焦急不安,不知道《郵報》這番惡意宣傳會對選舉造成多大影響。
幾天以後她就弄清了答案。
她來到倫敦東區的市政大廳參加一次選舉會議。
艾瑟爾?萊克維茲出現在觀衆席中,她的丈夫伯尼在主席台上。
茉黛沒去彌補她跟艾瑟爾的不和,盡管她們曾是多年的朋友和同事。
事實上,茉黛一想到艾瑟爾他們鼓動國會通過那項讓女性在選舉上較男性處于劣勢的法律,就氣得渾身發抖。
盡管如此,她還是很懷念艾瑟爾活潑向上的氣質和她那動人的笑容。
台上在一個個做介紹,觀衆不安地坐在下面。
這裡仍然大多數都是男人,盡管現在有些婦女有了投票權。
茉黛懷疑大多數婦女還沒有習慣讓她們對政治話題的讨論感興趣。
但她也覺得女人會讨厭政治會議的氣氛,由一個男人站在台上狂吼亂叫,而下面報以歡呼或是噓聲,這種事恐怕吸引不了她們。
伯尼第一個發言。
茉黛馬上就看出他沒什麼演說天賦。
他談到工黨的新黨章,特别是其中第四項——呼籲生産資料公有制。
茉黛覺得這一點很吸引人,因為它在工黨和親商業的自由黨之間劃出了一條明确的界限;但她很快意識到自己屬于少數派。
坐在她旁邊的一個男人十分煩躁,最後喊道:“你能不能把德國佬趕出這個國家?” 伯尼一時啞口無言。
他嘟囔了幾句,最後說:“任何對工人有益的事情我都會去努力。
”他指的是“男性工人”,茉黛納悶他是否考慮到女工的利益,她估計艾瑟爾也意識到了。
伯尼繼續說:“但我不認為針對德國人的行動是英國需要優先考慮的。
” 聽衆并不買賬。
事實上,這話還引起了一陣零星的噓聲。
伯尼說:“回到更重要的問題……” 大廳的另一邊有人喊道:“皇帝怎麼辦?” 伯尼犯了個錯誤,用反問的方式回答這個找茬的質問者。
“你說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