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務交由工會和赤衛軍聯合完成。
”赤衛軍由攜帶槍支的革命士兵和工人組成,這些人并不都是布爾什維克,但他們通常服從來自布爾什維克委員會的命令,“我建議普梯洛夫機械廠的代表康斯坦丁同志負責這件事。
他了解各主要工廠處于領導地位的工會情況。
” 格雷戈裡知道他正在讓彼得格勒的全部人口變成一支革命大軍,委員會的其他布爾什維克委員也十分清楚,但其他人能搞清楚狀況嗎?整個過程結束後,假如反革命被擊敗,溫和派将很難解除他們所創造的武裝力量并恢複臨時政府的權威。
如果他們想得如此長遠,就有可能試圖緩和格雷戈裡的提議,或者表示反對。
但此刻他們都把心思放在防範軍事接管。
像往常一樣,隻有布爾什維克有長遠計劃。
康斯坦丁說:“是的,我會列出一份清單。
”當然,他會關照那些布爾什維克的工會領袖,不管怎麼說,眼下他們是最強的有生力量。
格雷戈裡說:“第四,鐵路工人工會必須竭盡所能,阻止科爾尼洛夫的軍隊前進的步伐。
”布爾什維克曾花費巨大努力才赢得這個工會的控制權,現在每個機車庫裡至少有一名支持者,布爾什維克的工會成員總是自願承擔司庫、秘書或主席的職責,“雖然一些部隊通過公路向這裡進發,但大部分士兵和他們的物資不得不通過鐵路。
工會可以确保拖住他們,加以持久牽制。
維克多同志,委員會把這份任務交給你來完成,可以嗎?” 鐵路員工代表維克多點了點頭:“我會在工會内部設立一個特别委員會組織瓦解叛亂者的進攻。
” “最後,我們應該鼓勵其他城市設立類似的委員會,”格雷戈裡說,“所有地方都應該捍衛革命。
也許委員會的其他成員能建議一下我們應該跟哪些城市聯系?” 這是精心考慮的一種轉移視線的辦法,但他們立刻上了鈎。
這些人很高興有事情可做,紛紛指出哪些城鎮應該成立鬥争委員會。
這就确保了他們不會逐條挑剔格雷戈裡的那些更重要的建議,而讓它們就這樣通過了。
他們從來就沒有想過武裝市民帶來的深遠影響。
伊薩克和格列布各自起草了信件,主席在上面簽了字,沒再進行任何讨論。
康斯坦丁列出工廠領導的名單,開始發消息給他們。
維克多離開會場去組織鐵路員工了。
委員會開始争論給臨近的城鎮寫信的措辭。
格雷戈裡溜了出去。
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防禦彼得格勒和革命成果的工作正在順利進行。
布爾什維克掌握了這一切。
現在他亟須掌握有關反革命軍隊行蹤的可靠信息。
是不是真有部隊在逼近彼得格勒南郊?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必須立刻采取行動,不能等委員會做出反應。
他離開斯莫爾尼學院,穿過一座橋來到不遠處的兵營。
到了那裡,他發現部隊已經做好了打擊科爾尼洛夫的叛亂分子的準備。
他弄到一輛裝甲車,帶着一個司機和三個可靠的革命士兵,驅車去了南郊。
他們的車七拐八拐,在漸漸暗下來的秋日黃昏中穿過南郊,搜尋着來犯的部隊。
幾個小時下來毫無結果,格雷戈裡認定有關科爾尼洛夫部隊動向的報告很可能被誇大了。
不管怎麼說他都該遇到一支先遣隊才是。
不過,巡查一番還是十分重要,因此他堅持搜尋下去。
終于,他們在一所學校裡找到了正在宿營的步兵旅。
他考慮過返回軍營,帶第一機槍團襲擊他們。
但他想到了一個更好的辦法。
這辦法很危險,但如果奏效,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流血。
他要憑自己的一張嘴赢得這些人的支持。
他們開車經過一個冷漠的哨兵進入操場,格雷戈裡下了車。
為了防範萬一,他把步槍頂端的刺刀固定成沖鋒的狀态,然後将槍挎在肩頭。
他自知敵強我弱,強迫自己裝出一副輕松的樣子。
幾個士兵朝他走過來。
一位上校問道:“你來這兒幹什麼,中士?” 格雷戈裡沒理睬他,而是跟一個下士說:“同志,我想跟你們士兵委員會的領導談談。
” 上校說:“這個旅沒有士兵委員會,同志。
坐上你的車趕快離開。
” 雖然自己的上司在場,但那位下士還是緊張地說:“我是我們排委員會的領導,中士……不過,後來委員會被取締了。
” 上校氣得沉下臉來。
這就是一場小型革命,格雷戈裡心想。
到底他們誰會赢呢?是上校還是下士? 又有不少士兵圍了上來,想聽他們在說什麼。
“那麼你來說,為什麼要攻擊革命?”格雷戈裡問下士。
“不,不,”下士說,“我們是來這兒捍衛革命的。
” “有人在欺騙你們。
”格雷戈裡提高了嗓門,對那些旁觀者說,“總理克倫斯基同志已經解除了科爾尼洛夫将軍的職務,但科爾尼洛夫拒不聽從,因此他便派你們去攻打彼得格勒。
” 尚未明白過來的士兵們互相嘀咕着。
上校顯得很尴尬——他知道格雷戈裡說出了真相。
“别再胡說八道了!”他呵斥道,“離開這兒,中士,馬上離開,否則我就一槍斃了你。
” 格雷戈裡說:“别碰你的武器,上校。
你的士兵有知道真相的權利。
”他看着越聚越多的人群,“我說得對嗎?” “對!”幾個人應和道。
“我讨厭克倫斯基的所作所為,”格雷戈裡說,“他恢複了死刑和鞭笞。
但他是我們的革命領袖,而你們的科爾尼洛夫将軍想要摧毀革命。
” “撒謊!”上校氣急敗壞地說,“你們還看不出來嗎?這個中士是布爾什維克。
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從德國人手裡領薪水!” 那個下士說:“我們怎麼知道該相信誰呢?中士,你和上校說法不一樣。
” “那就别相信我們任何一個,”格雷戈裡說,“自己去發現真相吧。
”他提高了嗓門,讓每個人都可以聽到他的聲音,“你們不必在這所學校裡藏着躲着。
去附近的工廠随便找個工人問問,在大街上遇到當兵的就跟他們談一談。
這樣,你們馬上就會了解真相了。
” 下士點點頭:“好主意。
” “你們休想這麼幹,”上校暴跳如雷,“我命令你們全都待在院子裡,哪兒也不準去。
” 他犯了一個大錯,格雷戈裡想。
他說:“你們的上校不願意讓你們自己去尋找答案。
這不就表示他向你們撒謊了嗎?” 上校手按着槍柄,說道:“這是煽動叛亂的言論,中士。
” 戰士們來回看着上校和格雷戈裡。
這是一個危急時刻,格雷戈裡覺得自己從未如此靠近死亡。
格雷戈裡意識到自己處于劣勢。
他竭力在勸說這些人,卻沒去考慮勸說失敗自己該怎麼辦。
他的步槍背在肩上,但上面的保險是關着的。
要想把槍甩脫肩膀拿在手裡,再去扳開那個别扭的保險栓,平舉起來射擊,至少要花幾秒鐘。
而上校要拔槍射擊的話,比他快得多。
格雷戈裡一陣恐懼,強壓着轉身跑掉的沖動。
“誰在搞叛亂?”他反問了一句,拖延着時間,盡量不讓恐懼減弱他自信的語氣,“被解職的将軍朝首都進發,但他的部隊拒絕攻打他們的合法政府,到底誰是叛亂者?我認為是将軍,還有那些準備執行他的反叛命令的軍官。
” 上校抽出手槍。
“快滾,中士。
”他轉向其他人,“你們這些人立刻去學校大廳集合。
别忘了,拒不服從軍令就是犯罪,死刑已經恢複了。
誰敢抗拒我就槍斃誰。
” 他用槍指着那個下士。
格雷戈裡看出這些人會聽從這個權威、自信、武裝的軍官。
他絕望地意識到,隻有一個辦法能讓自己擺脫險境。
他必須殺掉上校。
他可以做到,但動手一定要快,不過他覺得他辦得到。
如果判斷失誤,他就必死無疑。
他讓步槍滑下肩頭,完全沒有停頓地直接用右手拿住了,然後使出全身力氣朝上校刺去。
鋒利的刺刀穿破軍服,格雷戈裡感覺它插入了軟乎乎的肚皮。
上校痛苦地驚叫一聲,但這一擊并沒有讓他倒下。
他拿着槍的手劃了個弧形,接着扣動了扳機。
子彈打偏了。
格雷戈裡使勁壓着步槍,上下挑動着刺刀,瞄準心髒的位置。
上校的臉痛苦地扭曲着,嘴巴大張着,但發不出任何聲音,随後他倒在了地上,仍然緊抓着手裡的槍。
格雷戈裡猛地收回刺刀。
上校的手槍從手指上滑落。
大家都盯着軍官在幹枯的草地上無聲地扭動着。
格雷戈裡扳開步槍的保險栓,對準上校的心髒,近距離射出兩發子彈。
那人不動了。
“就像你說的一樣,上校,”格雷戈裡說,“死刑。
” 菲茨和碧坐火車從莫斯科出發,随從人員隻有碧的俄國用人尼娜和菲茨的跟班詹金斯,後者曾是位拳擊冠軍,因為近視而未被部隊選中。
他們在布洛夫尼爾站下了火車,這是專為安德烈王子的莊園設立的一個小站。
菲茨的幾位專家曾提議安德烈在此地建一個小鎮,包括堆放木材的場地、谷物倉庫和磨坊。
但這些事情一樣也沒做成,農民們依舊用馬拉的大車載着農産品到三十多公裡外的老市鎮販賣。
安德烈派了一輛敞篷馬車接他們,那個乖戾無禮的車夫闆着臉看着詹金斯把一隻隻箱子搬上後車廂,根本沒想到要去幫幫他。
馬車沿着農田中間的土路前行,菲茨回憶起他上次來這兒的情形,那時他是公主的新婚丈夫,村民們全都站在道路兩旁迎接。
今非昔比,眼下氣氛全然不同。
馬車經過的時候,田間幹活的人幾乎連頭都不擡,村落裡的居民則故意轉過身去。
這讓菲茨很惱火,脾氣也暴躁起來,不過,當他們來到老房子前,看見午後的陽光讓年深日久的石牆散發出奶油般的黃色光芒時,他感到十分欣慰。
一小群衣着整潔的仆人像等待喂食的鴨子般湧出前門,匆匆圍攏上來,打開車門,動手卸下行李箱。
安德烈的管家格奧爾基親吻了一下菲茨的手,用死記下來的幾個英文詞說:“歡迎回到你在俄國的家,菲茨赫伯特伯爵。
” 俄國的房子通常又大又破,布洛夫尼爾也不例外。
雙層高的大廳需要重新粉刷,昂貴的大吊燈上面積滿塵土,狗直接在大理石地闆上撒尿。
安德烈王子和瓦列莉娅公主站在碧祖父的一幅畫像下面等着,畫上的人緊蹙雙眉,帶着苛責的目光盯着他們。
碧朝安德烈跑過去,緊緊擁抱他。
瓦列莉娅是位古典美人,身材勻稱,一頭黑發梳成優雅的發型。
她跟菲茨握手,用法語說:“謝謝你們來這兒。
我們很高興見到你們。
” 碧終于放開安德烈,擦着眼淚,菲茨這才去跟他握手,安德烈伸出他的左手——他外套右邊的袖子空懸着。
安德烈面黃肌瘦,就像得了一場大病,黑色胡須也染上了些許灰色,盡管他剛滿三十三歲。
“見到你真是讓我松了口氣。
”他說。
菲茨說:“出了什麼事嗎?”他們用法語交談,兩人都說得很流利。
“我們去書房吧。
讓瓦列莉娅帶碧去樓上。
” 他們離開兩個女人,走進一間滿是灰塵、到處是皮革書籍的房間,那些書看上去很少有人讀。
“我讓仆人去沏茶了。
恐怕我們已經沒有雪利酒了。
” “茶就很好。
”菲茨在一把椅子裡坐下,漫長的旅途讓他那條腿疼痛難忍,“情況怎麼樣?” “你帶槍了嗎?” “是的,我帶着。
我的配槍在行李裡。
”菲茨有一把1914年頒發給他的韋伯利馬克V。
“請把它放在随手就能拿到的地方。
我自己一直都帶着槍。
”安德烈解開上衣,露出了皮帶和皮套。
“你最好直接告訴我為什麼。
” “農民們成立了一個土地委員會。
一些社會革命黨人跟他們接觸過,給他們出了些歪主意。
他們聲稱有權接管那些我沒有耕作的土地,分給他們的人。
” “你們以前遇到過這種事嗎?” “我祖父活着的時候有一次
”赤衛軍由攜帶槍支的革命士兵和工人組成,這些人并不都是布爾什維克,但他們通常服從來自布爾什維克委員會的命令,“我建議普梯洛夫機械廠的代表康斯坦丁同志負責這件事。
他了解各主要工廠處于領導地位的工會情況。
” 格雷戈裡知道他正在讓彼得格勒的全部人口變成一支革命大軍,委員會的其他布爾什維克委員也十分清楚,但其他人能搞清楚狀況嗎?整個過程結束後,假如反革命被擊敗,溫和派将很難解除他們所創造的武裝力量并恢複臨時政府的權威。
如果他們想得如此長遠,就有可能試圖緩和格雷戈裡的提議,或者表示反對。
但此刻他們都把心思放在防範軍事接管。
像往常一樣,隻有布爾什維克有長遠計劃。
康斯坦丁說:“是的,我會列出一份清單。
”當然,他會關照那些布爾什維克的工會領袖,不管怎麼說,眼下他們是最強的有生力量。
格雷戈裡說:“第四,鐵路工人工會必須竭盡所能,阻止科爾尼洛夫的軍隊前進的步伐。
”布爾什維克曾花費巨大努力才赢得這個工會的控制權,現在每個機車庫裡至少有一名支持者,布爾什維克的工會成員總是自願承擔司庫、秘書或主席的職責,“雖然一些部隊通過公路向這裡進發,但大部分士兵和他們的物資不得不通過鐵路。
工會可以确保拖住他們,加以持久牽制。
維克多同志,委員會把這份任務交給你來完成,可以嗎?” 鐵路員工代表維克多點了點頭:“我會在工會内部設立一個特别委員會組織瓦解叛亂者的進攻。
” “最後,我們應該鼓勵其他城市設立類似的委員會,”格雷戈裡說,“所有地方都應該捍衛革命。
也許委員會的其他成員能建議一下我們應該跟哪些城市聯系?” 這是精心考慮的一種轉移視線的辦法,但他們立刻上了鈎。
這些人很高興有事情可做,紛紛指出哪些城鎮應該成立鬥争委員會。
這就确保了他們不會逐條挑剔格雷戈裡的那些更重要的建議,而讓它們就這樣通過了。
他們從來就沒有想過武裝市民帶來的深遠影響。
伊薩克和格列布各自起草了信件,主席在上面簽了字,沒再進行任何讨論。
康斯坦丁列出工廠領導的名單,開始發消息給他們。
維克多離開會場去組織鐵路員工了。
委員會開始争論給臨近的城鎮寫信的措辭。
格雷戈裡溜了出去。
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防禦彼得格勒和革命成果的工作正在順利進行。
布爾什維克掌握了這一切。
現在他亟須掌握有關反革命軍隊行蹤的可靠信息。
是不是真有部隊在逼近彼得格勒南郊?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必須立刻采取行動,不能等委員會做出反應。
他離開斯莫爾尼學院,穿過一座橋來到不遠處的兵營。
到了那裡,他發現部隊已經做好了打擊科爾尼洛夫的叛亂分子的準備。
他弄到一輛裝甲車,帶着一個司機和三個可靠的革命士兵,驅車去了南郊。
他們的車七拐八拐,在漸漸暗下來的秋日黃昏中穿過南郊,搜尋着來犯的部隊。
幾個小時下來毫無結果,格雷戈裡認定有關科爾尼洛夫部隊動向的報告很可能被誇大了。
不管怎麼說他都該遇到一支先遣隊才是。
不過,巡查一番還是十分重要,因此他堅持搜尋下去。
終于,他們在一所學校裡找到了正在宿營的步兵旅。
他考慮過返回軍營,帶第一機槍團襲擊他們。
但他想到了一個更好的辦法。
這辦法很危險,但如果奏效,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流血。
他要憑自己的一張嘴赢得這些人的支持。
他們開車經過一個冷漠的哨兵進入操場,格雷戈裡下了車。
為了防範萬一,他把步槍頂端的刺刀固定成沖鋒的狀态,然後将槍挎在肩頭。
他自知敵強我弱,強迫自己裝出一副輕松的樣子。
幾個士兵朝他走過來。
一位上校問道:“你來這兒幹什麼,中士?” 格雷戈裡沒理睬他,而是跟一個下士說:“同志,我想跟你們士兵委員會的領導談談。
” 上校說:“這個旅沒有士兵委員會,同志。
坐上你的車趕快離開。
” 雖然自己的上司在場,但那位下士還是緊張地說:“我是我們排委員會的領導,中士……不過,後來委員會被取締了。
” 上校氣得沉下臉來。
這就是一場小型革命,格雷戈裡心想。
到底他們誰會赢呢?是上校還是下士? 又有不少士兵圍了上來,想聽他們在說什麼。
“那麼你來說,為什麼要攻擊革命?”格雷戈裡問下士。
“不,不,”下士說,“我們是來這兒捍衛革命的。
” “有人在欺騙你們。
”格雷戈裡提高了嗓門,對那些旁觀者說,“總理克倫斯基同志已經解除了科爾尼洛夫将軍的職務,但科爾尼洛夫拒不聽從,因此他便派你們去攻打彼得格勒。
” 尚未明白過來的士兵們互相嘀咕着。
上校顯得很尴尬——他知道格雷戈裡說出了真相。
“别再胡說八道了!”他呵斥道,“離開這兒,中士,馬上離開,否則我就一槍斃了你。
” 格雷戈裡說:“别碰你的武器,上校。
你的士兵有知道真相的權利。
”他看着越聚越多的人群,“我說得對嗎?” “對!”幾個人應和道。
“我讨厭克倫斯基的所作所為,”格雷戈裡說,“他恢複了死刑和鞭笞。
但他是我們的革命領袖,而你們的科爾尼洛夫将軍想要摧毀革命。
” “撒謊!”上校氣急敗壞地說,“你們還看不出來嗎?這個中士是布爾什維克。
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從德國人手裡領薪水!” 那個下士說:“我們怎麼知道該相信誰呢?中士,你和上校說法不一樣。
” “那就别相信我們任何一個,”格雷戈裡說,“自己去發現真相吧。
”他提高了嗓門,讓每個人都可以聽到他的聲音,“你們不必在這所學校裡藏着躲着。
去附近的工廠随便找個工人問問,在大街上遇到當兵的就跟他們談一談。
這樣,你們馬上就會了解真相了。
” 下士點點頭:“好主意。
” “你們休想這麼幹,”上校暴跳如雷,“我命令你們全都待在院子裡,哪兒也不準去。
” 他犯了一個大錯,格雷戈裡想。
他說:“你們的上校不願意讓你們自己去尋找答案。
這不就表示他向你們撒謊了嗎?” 上校手按着槍柄,說道:“這是煽動叛亂的言論,中士。
” 戰士們來回看着上校和格雷戈裡。
這是一個危急時刻,格雷戈裡覺得自己從未如此靠近死亡。
格雷戈裡意識到自己處于劣勢。
他竭力在勸說這些人,卻沒去考慮勸說失敗自己該怎麼辦。
他的步槍背在肩上,但上面的保險是關着的。
要想把槍甩脫肩膀拿在手裡,再去扳開那個别扭的保險栓,平舉起來射擊,至少要花幾秒鐘。
而上校要拔槍射擊的話,比他快得多。
格雷戈裡一陣恐懼,強壓着轉身跑掉的沖動。
“誰在搞叛亂?”他反問了一句,拖延着時間,盡量不讓恐懼減弱他自信的語氣,“被解職的将軍朝首都進發,但他的部隊拒絕攻打他們的合法政府,到底誰是叛亂者?我認為是将軍,還有那些準備執行他的反叛命令的軍官。
” 上校抽出手槍。
“快滾,中士。
”他轉向其他人,“你們這些人立刻去學校大廳集合。
别忘了,拒不服從軍令就是犯罪,死刑已經恢複了。
誰敢抗拒我就槍斃誰。
” 他用槍指着那個下士。
格雷戈裡看出這些人會聽從這個權威、自信、武裝的軍官。
他絕望地意識到,隻有一個辦法能讓自己擺脫險境。
他必須殺掉上校。
他可以做到,但動手一定要快,不過他覺得他辦得到。
如果判斷失誤,他就必死無疑。
他讓步槍滑下肩頭,完全沒有停頓地直接用右手拿住了,然後使出全身力氣朝上校刺去。
鋒利的刺刀穿破軍服,格雷戈裡感覺它插入了軟乎乎的肚皮。
上校痛苦地驚叫一聲,但這一擊并沒有讓他倒下。
他拿着槍的手劃了個弧形,接着扣動了扳機。
子彈打偏了。
格雷戈裡使勁壓着步槍,上下挑動着刺刀,瞄準心髒的位置。
上校的臉痛苦地扭曲着,嘴巴大張着,但發不出任何聲音,随後他倒在了地上,仍然緊抓着手裡的槍。
格雷戈裡猛地收回刺刀。
上校的手槍從手指上滑落。
大家都盯着軍官在幹枯的草地上無聲地扭動着。
格雷戈裡扳開步槍的保險栓,對準上校的心髒,近距離射出兩發子彈。
那人不動了。
“就像你說的一樣,上校,”格雷戈裡說,“死刑。
” 菲茨和碧坐火車從莫斯科出發,随從人員隻有碧的俄國用人尼娜和菲茨的跟班詹金斯,後者曾是位拳擊冠軍,因為近視而未被部隊選中。
他們在布洛夫尼爾站下了火車,這是專為安德烈王子的莊園設立的一個小站。
菲茨的幾位專家曾提議安德烈在此地建一個小鎮,包括堆放木材的場地、谷物倉庫和磨坊。
但這些事情一樣也沒做成,農民們依舊用馬拉的大車載着農産品到三十多公裡外的老市鎮販賣。
安德烈派了一輛敞篷馬車接他們,那個乖戾無禮的車夫闆着臉看着詹金斯把一隻隻箱子搬上後車廂,根本沒想到要去幫幫他。
馬車沿着農田中間的土路前行,菲茨回憶起他上次來這兒的情形,那時他是公主的新婚丈夫,村民們全都站在道路兩旁迎接。
今非昔比,眼下氣氛全然不同。
馬車經過的時候,田間幹活的人幾乎連頭都不擡,村落裡的居民則故意轉過身去。
這讓菲茨很惱火,脾氣也暴躁起來,不過,當他們來到老房子前,看見午後的陽光讓年深日久的石牆散發出奶油般的黃色光芒時,他感到十分欣慰。
一小群衣着整潔的仆人像等待喂食的鴨子般湧出前門,匆匆圍攏上來,打開車門,動手卸下行李箱。
安德烈的管家格奧爾基親吻了一下菲茨的手,用死記下來的幾個英文詞說:“歡迎回到你在俄國的家,菲茨赫伯特伯爵。
” 俄國的房子通常又大又破,布洛夫尼爾也不例外。
雙層高的大廳需要重新粉刷,昂貴的大吊燈上面積滿塵土,狗直接在大理石地闆上撒尿。
安德烈王子和瓦列莉娅公主站在碧祖父的一幅畫像下面等着,畫上的人緊蹙雙眉,帶着苛責的目光盯着他們。
碧朝安德烈跑過去,緊緊擁抱他。
瓦列莉娅是位古典美人,身材勻稱,一頭黑發梳成優雅的發型。
她跟菲茨握手,用法語說:“謝謝你們來這兒。
我們很高興見到你們。
” 碧終于放開安德烈,擦着眼淚,菲茨這才去跟他握手,安德烈伸出他的左手——他外套右邊的袖子空懸着。
安德烈面黃肌瘦,就像得了一場大病,黑色胡須也染上了些許灰色,盡管他剛滿三十三歲。
“見到你真是讓我松了口氣。
”他說。
菲茨說:“出了什麼事嗎?”他們用法語交談,兩人都說得很流利。
“我們去書房吧。
讓瓦列莉娅帶碧去樓上。
” 他們離開兩個女人,走進一間滿是灰塵、到處是皮革書籍的房間,那些書看上去很少有人讀。
“我讓仆人去沏茶了。
恐怕我們已經沒有雪利酒了。
” “茶就很好。
”菲茨在一把椅子裡坐下,漫長的旅途讓他那條腿疼痛難忍,“情況怎麼樣?” “你帶槍了嗎?” “是的,我帶着。
我的配槍在行李裡。
”菲茨有一把1914年頒發給他的韋伯利馬克V。
“請把它放在随手就能拿到的地方。
我自己一直都帶着槍。
”安德烈解開上衣,露出了皮帶和皮套。
“你最好直接告訴我為什麼。
” “農民們成立了一個土地委員會。
一些社會革命黨人跟他們接觸過,給他們出了些歪主意。
他們聲稱有權接管那些我沒有耕作的土地,分給他們的人。
” “你們以前遇到過這種事嗎?” “我祖父活着的時候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