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歎流年皇帝強釋懷 巡内城提督布防務
關燈
小
中
大
肩下,石青缂絲面貂皮金龍褂子,外套着黃缂絲二色金面黑狐膁金龍袍,瑞罩下微露半邊珍珠朝珠,一條束金鑲碧牙瑤線紐帶斜露在龍褂外邊,瓜子臉彎月眉三角星眸微微帶笑,三绺長髯垂在臉前,雖然已是年過六十的老人,淵亭嶽峙站在輿步中,精神氣象看去不過五十,一手扶着擋欄,一手執着巾栉站在車中,時而向車外招手緻意,時而又俯身和太後說笑着什麼——人們便知,這就是禦極天下垂裳政治四十年的“當今”——乾隆皇帝了。
頃刻之間,一片山呼海嘯的歡呼騰躍: “乾隆皇帝萬歲,萬萬歲!” “皇太後老佛爺千歲,千千歲!” ……大約從來沒有從紫禁城正門出來觀過禮,太後東西眺望,隻見廣袤的東西長安街面上人山人海跪在皇道兩邊,像大片倒伏了的麥田俯跪下去,聽着響徹雲霄的歡呼聲,顯得有點興奮,孩子般地笑着,眼中閃着驚喜的光,手扶着擋欄歎道:“太監們整日說‘去了一趟内城’,内城原來這麼大,這麼寬敞的?我老婆子今兒也算開了眼了!”因人衆歡呼聲浪太大,乾隆聽不清母親說什麼話,哈身湊近了聽太後道:“……好開心!我比聖祖爺跟前的老太妃,還有先帝爺跟前的老姐妹們都有福。
自打康熙六十年随先帝上過一回五鳳樓,那個場面兒也不及這個的……皇帝,這是你給娘掙的體面!” “是!”乾隆賠笑道,“這是您老洪福齊天,累世積德行善的果報……”說完,又直起身子招手。
太後含笑點頭,四周瞭望着,又說了句什麼。
乾隆又俯身聽,太後卻道:“這些人都這麼忠愛君恩感沐皇化,該賞點什麼才好。
隻是人太多了,怕……”“不幹礙的。
”乾隆笑道,“兒子叫阿桂去辦。
”說着轉身下了車轸邊的小梯子。
阿桂騎着馬就緊随在步辇後邊,乾隆招手,雙腿一夾馬肚子幾步趕了上來,垂鞭拱袖聽乾隆說道:“太後懿旨,要賞這些百姓,你來辦。
新制的乾隆制錢預備的有沒有?” “奴才遵旨,遵太後的懿旨!”阿桂笑着揖手,說道,“原來預備的到正陽門燈會上賞的,十萬小串(一百文一串)制錢。
這裡人都跪下了,好辦——不然要擠壞人的——可這樣到燈會散時候就沒錢了,要不要叫禮部再提些錢來?” 乾隆笑着說道:“你瞧着辦,總之要辦得高興,不要擠死了人。
”說着轉身拾級又上了輿頂方轸。
阿桂便急招手叫李侍堯和郭志強上來說了太後懿旨的事。
兩個人一聽都愣住了:一街兩邊人擠人人垛人,賞錢還不許擠死人,這怎麼弄?李侍堯卻是心思極清明,略一怔急急說道:“桂中堂,請車駕略慢一點走,老郭帶順天府的人兩頭封路,我這頭傳懿旨,叫順天府的衙役編隊領賞。
人群不能亂,一亂非死人不可!”阿桂笑道:“你是個角色,皇上有便宜行事的旨。
就這麼辦——要規矩不要亂——這裡的人分錢分到半夜了,外城人少這麼多,警備也稍松和一點……”說着打馬往前來尋王廉。
王廉便命一百零八名随輿太監“壓着些步子,跟我後邊慢走!”那輿辇頓時慢了下來。
李侍堯遠見郭志強已到衙役群中布置,打馬一躍徑至禦辇前頭,衆目睽睽中從容下騎,先向禦辇行了三跪九叩大禮,才轉身面向南方。
一片熱鬧得開鍋稀粥般的人群漸次安靜下來,聽李侍堯高聲布達: “奉皇上聖谕,遵皇太後老佛爺懿旨。
今日皇辇前迎駕人等,皆我大清忠誠良實子民。
無論男女老幼,皆有賞赉。
着順天府依次按發賞錢——欽此!” 本來凝重的空氣,仿佛又被什麼無形的東西壓縮了一下,又猛地膨脹開來。
不知是誰帶頭聲嘶力竭大叫一聲:“皇上萬歲!太後千歲,千千歲!”接踵又是一靜,随即便是山崩地裂價一片狂呼:“萬歲萬萬歲!千歲千千歲!”人們似乎一下子着了魔,全都暈了、醉了、瘋了,跪在那裡,有的捶胸挺身踢腿,有的抽羊角瘋價激動得渾身哆嗦,喊得滿嘴白沫,念佛的,叫天爺的,喊皇恩,都是歇斯底裡紅頭漲臉叫起。
一片歡呼鼓騰的喧鬧潮嘯之中,禦辇緩緩行使到正陽門北,這裡是紀昀、于敏中領率百官迎駕。
北面是呼聲如浪如潮陣陣湧來,百官群卻是一片雍穆和熙之氣。
細細的鼓樂聲中,暢音閣的供俸們在禮部司官指揮下曼聲吟唱: 祥雲麗九天,丹陛歡承聖母前。
壽恺祝洪延,垂裕綿長萬萬千。
寶鼎袅香煙,雙璧合,玉珠聯。
雅樂葉宮懸,恩澤音,福壽全……彩仗導丹,韶鹹樂奏八風宣。
宮花繞禦筵,镂檻文墀展細旃。
璆佩釋儀虔,慈顔煦,曼福骈。
山呼徧九埏,元正月,萬斯年…… ……群臣嵩呼拜跪中,乾隆扶着母親含笑受禮,卻也不再多說什麼話,隻吩咐“賞筵”,又躬身請道:“老佛爺,您還是乘轎上城,這箭樓也老高的。
”太後笑道:“我能上去,不用轎。
下頭辦事人都在這裡,你甭照料我。
”說着便登城。
乾隆到底還是攙着母親上了城,安置在圍幕屏中歇坐了,才下城樓和臣子歡宴,一切儀禮席面都有規矩,也不必細述。
滿城喧鬧,鑼鼓爆仗聲中,天色暗了下去。
雪花悄無聲息地在晦色冥冥中散散蕩蕩飄落下來。
正陽門箭樓内因要防風,所有窗洞都用氈封得嚴嚴實實,裡頭正楹廳是太後和皇帝皇後的駐駕宴息處,中間圍幕隔着,西邊是貴妃嫔禦共處一室,東邊隔起全用竹編屏風,裡頭都是雜物,什麼茶具器皿随用點心果品,應急藥物之類垛了有尋常房子來高。
太監太醫都在這邊聽支使。
阿桂在外邊平台上,和紀昀于敏中三個人另搭一間席棚,這也就是臨時的軍機房了,負責一切燈市燈會提調事宜。
裡頭盡自也生着大盆子炭火,隻城上瞭高風大,向火的一面暖,背上重裘還是覺得紙一樣薄。
阿桂出去巡視一遭回來,見紀昀和于敏中一人手裡捧着杯熱茶,坐了個背對背,不禁笑道:“你們這弄的哪一出兒?反貼門神不對臉兒麼?”說着搓手烤火。
二人這才笑着轉過身來,紀昀說道:“老于架子大,不和我這凡人說話,這麼冷冰冰對坐着無味,不如轉圈兒烤着暖和。
”于敏中說道:“是你先轉臉的,倒說我?——外頭雪下大了麼?” “雪不大,飄零兒丢星的,雪片子不小。
”阿桂笑嘻嘻地,提起炭盆子上煨着的水壺也倒了一杯暖手。
說道:“我方才出去看了看,下頭燈都點起來了,倒顯得城樓上頭暗了些。
又加了六十四盞燈,都擋在窗口外,沒的看着一個個黑洞,不好看相。
”又笑道:“同是一場雪,冷暖味不同,喜樂各自别喲!二位向着火還叫冷,角樓旁邊執戈挺戟風地裡站的兵怎麼辦?還有海蘭察、兆惠怎麼辦?我小時就聽人說笑,說皇帝、大臣、财主、讨飯的聯詩。
皇帝說‘大雪紛飛落地’,大臣忙就跟上,‘這是皇家瑞氣’,财主統手爐子喝暖酒,說‘下它三年何妨?’那叫化子就罵财主‘放你媽的屁’!” 二人聽了哈哈大笑,紀昀笑道:“最後一句少了一個字!”阿桂道:“那就再加一個字——‘放你媽的狗屁’……”于敏中正要說話,見王廉走來,便道:“皇上叫進呢,咱們别放狗屁了!”說罷三人起身,聯袂而入。
————————————————————(1)?“睪”為《易經》中“澤無水”。
頃刻之間,一片山呼海嘯的歡呼騰躍: “乾隆皇帝萬歲,萬萬歲!” “皇太後老佛爺千歲,千千歲!” ……大約從來沒有從紫禁城正門出來觀過禮,太後東西眺望,隻見廣袤的東西長安街面上人山人海跪在皇道兩邊,像大片倒伏了的麥田俯跪下去,聽着響徹雲霄的歡呼聲,顯得有點興奮,孩子般地笑着,眼中閃着驚喜的光,手扶着擋欄歎道:“太監們整日說‘去了一趟内城’,内城原來這麼大,這麼寬敞的?我老婆子今兒也算開了眼了!”因人衆歡呼聲浪太大,乾隆聽不清母親說什麼話,哈身湊近了聽太後道:“……好開心!我比聖祖爺跟前的老太妃,還有先帝爺跟前的老姐妹們都有福。
自打康熙六十年随先帝上過一回五鳳樓,那個場面兒也不及這個的……皇帝,這是你給娘掙的體面!” “是!”乾隆賠笑道,“這是您老洪福齊天,累世積德行善的果報……”說完,又直起身子招手。
太後含笑點頭,四周瞭望着,又說了句什麼。
乾隆又俯身聽,太後卻道:“這些人都這麼忠愛君恩感沐皇化,該賞點什麼才好。
隻是人太多了,怕……”“不幹礙的。
”乾隆笑道,“兒子叫阿桂去辦。
”說着轉身下了車轸邊的小梯子。
阿桂騎着馬就緊随在步辇後邊,乾隆招手,雙腿一夾馬肚子幾步趕了上來,垂鞭拱袖聽乾隆說道:“太後懿旨,要賞這些百姓,你來辦。
新制的乾隆制錢預備的有沒有?” “奴才遵旨,遵太後的懿旨!”阿桂笑着揖手,說道,“原來預備的到正陽門燈會上賞的,十萬小串(一百文一串)制錢。
這裡人都跪下了,好辦——不然要擠壞人的——可這樣到燈會散時候就沒錢了,要不要叫禮部再提些錢來?” 乾隆笑着說道:“你瞧着辦,總之要辦得高興,不要擠死了人。
”說着轉身拾級又上了輿頂方轸。
阿桂便急招手叫李侍堯和郭志強上來說了太後懿旨的事。
兩個人一聽都愣住了:一街兩邊人擠人人垛人,賞錢還不許擠死人,這怎麼弄?李侍堯卻是心思極清明,略一怔急急說道:“桂中堂,請車駕略慢一點走,老郭帶順天府的人兩頭封路,我這頭傳懿旨,叫順天府的衙役編隊領賞。
人群不能亂,一亂非死人不可!”阿桂笑道:“你是個角色,皇上有便宜行事的旨。
就這麼辦——要規矩不要亂——這裡的人分錢分到半夜了,外城人少這麼多,警備也稍松和一點……”說着打馬往前來尋王廉。
王廉便命一百零八名随輿太監“壓着些步子,跟我後邊慢走!”那輿辇頓時慢了下來。
李侍堯遠見郭志強已到衙役群中布置,打馬一躍徑至禦辇前頭,衆目睽睽中從容下騎,先向禦辇行了三跪九叩大禮,才轉身面向南方。
一片熱鬧得開鍋稀粥般的人群漸次安靜下來,聽李侍堯高聲布達: “奉皇上聖谕,遵皇太後老佛爺懿旨。
今日皇辇前迎駕人等,皆我大清忠誠良實子民。
無論男女老幼,皆有賞赉。
着順天府依次按發賞錢——欽此!” 本來凝重的空氣,仿佛又被什麼無形的東西壓縮了一下,又猛地膨脹開來。
不知是誰帶頭聲嘶力竭大叫一聲:“皇上萬歲!太後千歲,千千歲!”接踵又是一靜,随即便是山崩地裂價一片狂呼:“萬歲萬萬歲!千歲千千歲!”人們似乎一下子着了魔,全都暈了、醉了、瘋了,跪在那裡,有的捶胸挺身踢腿,有的抽羊角瘋價激動得渾身哆嗦,喊得滿嘴白沫,念佛的,叫天爺的,喊皇恩,都是歇斯底裡紅頭漲臉叫起。
一片歡呼鼓騰的喧鬧潮嘯之中,禦辇緩緩行使到正陽門北,這裡是紀昀、于敏中領率百官迎駕。
北面是呼聲如浪如潮陣陣湧來,百官群卻是一片雍穆和熙之氣。
細細的鼓樂聲中,暢音閣的供俸們在禮部司官指揮下曼聲吟唱: 祥雲麗九天,丹陛歡承聖母前。
壽恺祝洪延,垂裕綿長萬萬千。
寶鼎袅香煙,雙璧合,玉珠聯。
雅樂葉宮懸,恩澤音,福壽全……彩仗導丹,韶鹹樂奏八風宣。
宮花繞禦筵,镂檻文墀展細旃。
璆佩釋儀虔,慈顔煦,曼福骈。
山呼徧九埏,元正月,萬斯年…… ……群臣嵩呼拜跪中,乾隆扶着母親含笑受禮,卻也不再多說什麼話,隻吩咐“賞筵”,又躬身請道:“老佛爺,您還是乘轎上城,這箭樓也老高的。
”太後笑道:“我能上去,不用轎。
下頭辦事人都在這裡,你甭照料我。
”說着便登城。
乾隆到底還是攙着母親上了城,安置在圍幕屏中歇坐了,才下城樓和臣子歡宴,一切儀禮席面都有規矩,也不必細述。
滿城喧鬧,鑼鼓爆仗聲中,天色暗了下去。
雪花悄無聲息地在晦色冥冥中散散蕩蕩飄落下來。
正陽門箭樓内因要防風,所有窗洞都用氈封得嚴嚴實實,裡頭正楹廳是太後和皇帝皇後的駐駕宴息處,中間圍幕隔着,西邊是貴妃嫔禦共處一室,東邊隔起全用竹編屏風,裡頭都是雜物,什麼茶具器皿随用點心果品,應急藥物之類垛了有尋常房子來高。
太監太醫都在這邊聽支使。
阿桂在外邊平台上,和紀昀于敏中三個人另搭一間席棚,這也就是臨時的軍機房了,負責一切燈市燈會提調事宜。
裡頭盡自也生着大盆子炭火,隻城上瞭高風大,向火的一面暖,背上重裘還是覺得紙一樣薄。
阿桂出去巡視一遭回來,見紀昀和于敏中一人手裡捧着杯熱茶,坐了個背對背,不禁笑道:“你們這弄的哪一出兒?反貼門神不對臉兒麼?”說着搓手烤火。
二人這才笑着轉過身來,紀昀說道:“老于架子大,不和我這凡人說話,這麼冷冰冰對坐着無味,不如轉圈兒烤着暖和。
”于敏中說道:“是你先轉臉的,倒說我?——外頭雪下大了麼?” “雪不大,飄零兒丢星的,雪片子不小。
”阿桂笑嘻嘻地,提起炭盆子上煨着的水壺也倒了一杯暖手。
說道:“我方才出去看了看,下頭燈都點起來了,倒顯得城樓上頭暗了些。
又加了六十四盞燈,都擋在窗口外,沒的看着一個個黑洞,不好看相。
”又笑道:“同是一場雪,冷暖味不同,喜樂各自别喲!二位向着火還叫冷,角樓旁邊執戈挺戟風地裡站的兵怎麼辦?還有海蘭察、兆惠怎麼辦?我小時就聽人說笑,說皇帝、大臣、财主、讨飯的聯詩。
皇帝說‘大雪紛飛落地’,大臣忙就跟上,‘這是皇家瑞氣’,财主統手爐子喝暖酒,說‘下它三年何妨?’那叫化子就罵财主‘放你媽的屁’!” 二人聽了哈哈大笑,紀昀笑道:“最後一句少了一個字!”阿桂道:“那就再加一個字——‘放你媽的狗屁’……”于敏中正要說話,見王廉走來,便道:“皇上叫進呢,咱們别放狗屁了!”說罷三人起身,聯袂而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