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承奏對阿桂談政務 說笑話皇子獻色笑
關燈
小
中
大
,給他根繩子,他愣是捆不住人!這些事衙役是行家。
第三,沒有廁所。
這外城至少要擠進十萬人來,男女老少都有,總不能随地方便吧?馬道北邊六個南邊也六個——至少十二個才得夠用,男廁用蘆席略擋一下,女廁就得嚴實一點,還得有掏茅夫随時往外拉糞……”他沒說完,李侍堯一拍後腦勺笑道:“這事還真的忘得精光!虧你想來——正陽門也沒設茅廁呢!宮裡女眷多,女廁還得大一點!”紀昀笑道:“阿桂真能石頭裡擠出油來!我橫豎思量李侍堯周密,别的也罷了,十二個茅廁難為你想!”阿桂聽他河間口音,将“廁”說成“钗”,笑着調侃道:“這容易,和過日子一樣,哪一家沒有‘钗’呢?皇宮裡有,圓明園裡有,所以《紅樓夢》裡頭也有個‘金陵十二钗’呢!”說罷三人都馬上大笑。
說笑着三人策馬出了東便門。
這裡才真正是北京的外城,按北京清時内城城牆共分九個正規的箭樓城門,除了正陽宣武崇文之外,從東便門出來直北,周轉一匝是朝陽、東直、定安、德勝、西直、阜成六門。
裡頭内城包着皇城,皇城裡又包紫禁城。
外城已是郊野之地,隻見凍得一平如鏡的護城河上,遠遠近近都有兒童在冰面上嬉鬧,有拖冰滑子翹翹闆的,有放爆竹崩冰花兒的,摔跤的鬥雞的打陀螺扯風葫蘆兒的……甚是熙和熱鬧,褐綠色的重楊柳堤外筆直的黃土官道上行人不多,三三兩兩的似乎多是集散回家的鄉民,也有小兩口趕毛驢兒回門的雜在其間。
大約每隔五十丈遠近都架起了過街彩坊,都是松柏枝上插紙花,吊着各色小燈,有的彩坊喳得花樣巧,也有正在插花兒的,過往行人駐足留連的也就不少,看見這三個人都是一身朝服朝褂打馬疾馳而過,身後連個随從也沒有,人們都看稀奇似的盯着他們,有的小孩子在後追喊:“看哪!三個老瘋子呀……”遠遠從身後傳來,逗得三人不住地笑。
直到過了阜成門,阿桂兜缰下馬來,笑道:“用了一個半時辰繞外城一周。
我們歇歇兒,海子邊石凳子幹淨,坐坐。
我是餓了……早晨從涿縣走,惦記着見駕,想着皇上賜膳,沒指望上。
你們算算走了多少道兒,多長時辰沒吃?來來,你兩個‘老瘋子’也吃點牛肉幹……”說着坐了便撕咬那肉。
紀昀李侍堯都過來陪他坐了,紀昀兀自笑個不住,說道:“城西這塊修圓明園禁止行人,要在朝陽門那邊,準有一群孩子圍過來,看三個老瘋子吃牛肉!” “我還是計劃不周啊!我要到傅六爺府,還要再穿一次内城,從東便門出去到朝陽門落腳,省三十裡路程——要是調兵打仗,士兵們非啐我不可!”阿桂一時吃飽了,滿意地舐舐幹裂的口唇笑道。
望着阜成門高大灰暗的垛樓,他沉靜下來,說道:“城外布置沒什麼多說的。
廣渠門到朝陽門,廣安門到阜成門要多設幾處煙火棚子備用,外城裡頭煙火少了,外頭就放起來,煙花多了就不放。
還有,東西便門外要設兩個蘆席大燈棚,算是官家設的。
到時候多挂炮仗,要進城百姓都能看見,就更熱鬧了。
”他看着李侍堯,不容置疑地說道:“要辛苦你衙門了。
” 城東是百姓進外城必經之路,城西是禁苑,又是煙花又是爆竹,給誰看?紀昀和李侍堯都覺得阿桂有點節外生枝——外城千家萬戶呈彩獻瑞,已經布置得成了燈的汪洋,還不夠人看?且是這兩處在偏隅,牆頭擋着,正陽門上根本瞧不見,有什麼用處?但這是費不了幾個錢的事,棚匠上去不用兩個時辰就能停當。
阿桂既已出口,誰肯攔着?因都一笑點頭說好。
阿桂不知二人心思,也笑,但心中卻不似臉上輕松。
他雖然遠在西域,因坐鎮欽差行轅,每天都有京師快馬遞信,禦辇之下的大事情都有舊部故吏随時報知,站得遠了反而看得更清楚,紀昀和李侍堯都已遭人暗算,即使不得罪,黜離軍機處罷掉要差可說幾乎是近在眼前的事。
他在乾隆面前試探,人事“升降黜陟”,乾隆回話贊同誇獎,軍機處分派差使“忘了”紀昀……種種蛛絲馬迹,似乎也若明若暗地印證了自己所得的訊息。
這二人都算得他的知交,但以他此刻位置中央衡樞,而已不知這汪渾水深淺,如何敢私通底蘊?見二人猶自歡天喜地,說自己是“主心骨”,倒覺百不是滋味的,心裡嗟訝着說道:“……不能不想細一點呐!我是個武夫,是這些年逼自己讀了幾本書,成個半拉子秀才。
你紀昀學富五車,還誇我!如今的事和乾隆初年已大不相同,《易經》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久’之後呢?我看就是‘窮’——水車輪子再轉一圈兒。
漢武帝《秋風辭》裡‘乘樓船兮濟汾河,箫鼓鳴兮發棹歌’接着便是‘歡樂極兮哀情多’!讀一讀想一想甯不令人驚心?”他是“提醒”,紀李二人卻都想到國家治亂上頭了,都誇阿桂解析《易經》“透徹新穎”,“是仁智之言”,“要在‘久’上頭用功作文章”之類話頭,阿桂見他們聽不懂,也就不再說,笑着起身道:“把袍褂除了,進阜成門吃點什麼吧。
再到傅公府去,人家正辦喪務,就餓也得忍住了。
穿這行頭進館子吃飯,街外一群人看‘老瘋子’什麼相生兒呢?我們現在城西,到城東吊唁,晚上我還回城西驿站,一個想不周到,往返來回勞而無功,盡走冤枉道了!”三人說笑着除了外頭朝服袍褂塞進馬褡子裡,也不再騎,牽着馬便進了内城。
此時辰光說傍晚不到傍晚,說飯時不到飯時,阿桂原想阜成門裡頭必定十分冷清的,進城門一看便大出意外,沿外城根南到西便門,北到西直門到處都是攤販,到西便門原來十分寬闊的大街兩邊都是菜園子,也都人流熙熙攘攘,臨街中又都搭起席棚,賣古玩的,打場子賣狗皮膏藥的,背着糖葫蘆串架兒扯嗓門吆喝的,擺飯攤的煎炸烹煮滿街熱香四溢,吆吆喝喝人頭攢湧的竟熱鬧到十分。
李侍堯在旁信步跟着往東走,見二人詫異,笑道:“這都是外城禦覽燈區裡趕進來的小販,大正月裡閑人多,也就熱鬧起來了……”聽見那邊賣耗子藥的切口說得唾沫四濺一大群人圍着聽:“一包藥有四味鮮,一半鹹來一半甜。
一半辣來一半酸,趙匡胤賜名斷腸丹!”有人問:“這管事兒嗎?”賣藥的又道:“半夜子時正三更,沒有顧得找醫生。
耗子何時喪的命?雞叫三遍快天明!”包藥遞包兒口中不停:“耗子吃了我的藥,管教它的死期到。
不拉屎也不撒尿,鮮血打從七竅冒。
府上的狸貓能睡覺!”手裡賣藥口不停說:“耗子口,賽鋼槍,隔着皮箱咬衣裳。
打了燈台砸了鍋,哪個不值三吊多?摔了盆子砸了碗兒,哪件不值仨倆闆兒……”他也真好利口,凡有人張口問,便是蓮花落似的一串詞兒,信口順溜成章毫不粘滞。
李侍堯見藥攤兒後
第三,沒有廁所。
這外城至少要擠進十萬人來,男女老少都有,總不能随地方便吧?馬道北邊六個南邊也六個——至少十二個才得夠用,男廁用蘆席略擋一下,女廁就得嚴實一點,還得有掏茅夫随時往外拉糞……”他沒說完,李侍堯一拍後腦勺笑道:“這事還真的忘得精光!虧你想來——正陽門也沒設茅廁呢!宮裡女眷多,女廁還得大一點!”紀昀笑道:“阿桂真能石頭裡擠出油來!我橫豎思量李侍堯周密,别的也罷了,十二個茅廁難為你想!”阿桂聽他河間口音,将“廁”說成“钗”,笑着調侃道:“這容易,和過日子一樣,哪一家沒有‘钗’呢?皇宮裡有,圓明園裡有,所以《紅樓夢》裡頭也有個‘金陵十二钗’呢!”說罷三人都馬上大笑。
說笑着三人策馬出了東便門。
這裡才真正是北京的外城,按北京清時内城城牆共分九個正規的箭樓城門,除了正陽宣武崇文之外,從東便門出來直北,周轉一匝是朝陽、東直、定安、德勝、西直、阜成六門。
裡頭内城包着皇城,皇城裡又包紫禁城。
外城已是郊野之地,隻見凍得一平如鏡的護城河上,遠遠近近都有兒童在冰面上嬉鬧,有拖冰滑子翹翹闆的,有放爆竹崩冰花兒的,摔跤的鬥雞的打陀螺扯風葫蘆兒的……甚是熙和熱鬧,褐綠色的重楊柳堤外筆直的黃土官道上行人不多,三三兩兩的似乎多是集散回家的鄉民,也有小兩口趕毛驢兒回門的雜在其間。
大約每隔五十丈遠近都架起了過街彩坊,都是松柏枝上插紙花,吊着各色小燈,有的彩坊喳得花樣巧,也有正在插花兒的,過往行人駐足留連的也就不少,看見這三個人都是一身朝服朝褂打馬疾馳而過,身後連個随從也沒有,人們都看稀奇似的盯着他們,有的小孩子在後追喊:“看哪!三個老瘋子呀……”遠遠從身後傳來,逗得三人不住地笑。
直到過了阜成門,阿桂兜缰下馬來,笑道:“用了一個半時辰繞外城一周。
我們歇歇兒,海子邊石凳子幹淨,坐坐。
我是餓了……早晨從涿縣走,惦記着見駕,想着皇上賜膳,沒指望上。
你們算算走了多少道兒,多長時辰沒吃?來來,你兩個‘老瘋子’也吃點牛肉幹……”說着坐了便撕咬那肉。
紀昀李侍堯都過來陪他坐了,紀昀兀自笑個不住,說道:“城西這塊修圓明園禁止行人,要在朝陽門那邊,準有一群孩子圍過來,看三個老瘋子吃牛肉!” “我還是計劃不周啊!我要到傅六爺府,還要再穿一次内城,從東便門出去到朝陽門落腳,省三十裡路程——要是調兵打仗,士兵們非啐我不可!”阿桂一時吃飽了,滿意地舐舐幹裂的口唇笑道。
望着阜成門高大灰暗的垛樓,他沉靜下來,說道:“城外布置沒什麼多說的。
廣渠門到朝陽門,廣安門到阜成門要多設幾處煙火棚子備用,外城裡頭煙火少了,外頭就放起來,煙花多了就不放。
還有,東西便門外要設兩個蘆席大燈棚,算是官家設的。
到時候多挂炮仗,要進城百姓都能看見,就更熱鬧了。
”他看着李侍堯,不容置疑地說道:“要辛苦你衙門了。
” 城東是百姓進外城必經之路,城西是禁苑,又是煙花又是爆竹,給誰看?紀昀和李侍堯都覺得阿桂有點節外生枝——外城千家萬戶呈彩獻瑞,已經布置得成了燈的汪洋,還不夠人看?且是這兩處在偏隅,牆頭擋着,正陽門上根本瞧不見,有什麼用處?但這是費不了幾個錢的事,棚匠上去不用兩個時辰就能停當。
阿桂既已出口,誰肯攔着?因都一笑點頭說好。
阿桂不知二人心思,也笑,但心中卻不似臉上輕松。
他雖然遠在西域,因坐鎮欽差行轅,每天都有京師快馬遞信,禦辇之下的大事情都有舊部故吏随時報知,站得遠了反而看得更清楚,紀昀和李侍堯都已遭人暗算,即使不得罪,黜離軍機處罷掉要差可說幾乎是近在眼前的事。
他在乾隆面前試探,人事“升降黜陟”,乾隆回話贊同誇獎,軍機處分派差使“忘了”紀昀……種種蛛絲馬迹,似乎也若明若暗地印證了自己所得的訊息。
這二人都算得他的知交,但以他此刻位置中央衡樞,而已不知這汪渾水深淺,如何敢私通底蘊?見二人猶自歡天喜地,說自己是“主心骨”,倒覺百不是滋味的,心裡嗟訝着說道:“……不能不想細一點呐!我是個武夫,是這些年逼自己讀了幾本書,成個半拉子秀才。
你紀昀學富五車,還誇我!如今的事和乾隆初年已大不相同,《易經》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久’之後呢?我看就是‘窮’——水車輪子再轉一圈兒。
漢武帝《秋風辭》裡‘乘樓船兮濟汾河,箫鼓鳴兮發棹歌’接着便是‘歡樂極兮哀情多’!讀一讀想一想甯不令人驚心?”他是“提醒”,紀李二人卻都想到國家治亂上頭了,都誇阿桂解析《易經》“透徹新穎”,“是仁智之言”,“要在‘久’上頭用功作文章”之類話頭,阿桂見他們聽不懂,也就不再說,笑着起身道:“把袍褂除了,進阜成門吃點什麼吧。
再到傅公府去,人家正辦喪務,就餓也得忍住了。
穿這行頭進館子吃飯,街外一群人看‘老瘋子’什麼相生兒呢?我們現在城西,到城東吊唁,晚上我還回城西驿站,一個想不周到,往返來回勞而無功,盡走冤枉道了!”三人說笑着除了外頭朝服袍褂塞進馬褡子裡,也不再騎,牽着馬便進了内城。
此時辰光說傍晚不到傍晚,說飯時不到飯時,阿桂原想阜成門裡頭必定十分冷清的,進城門一看便大出意外,沿外城根南到西便門,北到西直門到處都是攤販,到西便門原來十分寬闊的大街兩邊都是菜園子,也都人流熙熙攘攘,臨街中又都搭起席棚,賣古玩的,打場子賣狗皮膏藥的,背着糖葫蘆串架兒扯嗓門吆喝的,擺飯攤的煎炸烹煮滿街熱香四溢,吆吆喝喝人頭攢湧的竟熱鬧到十分。
李侍堯在旁信步跟着往東走,見二人詫異,笑道:“這都是外城禦覽燈區裡趕進來的小販,大正月裡閑人多,也就熱鬧起來了……”聽見那邊賣耗子藥的切口說得唾沫四濺一大群人圍着聽:“一包藥有四味鮮,一半鹹來一半甜。
一半辣來一半酸,趙匡胤賜名斷腸丹!”有人問:“這管事兒嗎?”賣藥的又道:“半夜子時正三更,沒有顧得找醫生。
耗子何時喪的命?雞叫三遍快天明!”包藥遞包兒口中不停:“耗子吃了我的藥,管教它的死期到。
不拉屎也不撒尿,鮮血打從七竅冒。
府上的狸貓能睡覺!”手裡賣藥口不停說:“耗子口,賽鋼槍,隔着皮箱咬衣裳。
打了燈台砸了鍋,哪個不值三吊多?摔了盆子砸了碗兒,哪件不值仨倆闆兒……”他也真好利口,凡有人張口問,便是蓮花落似的一串詞兒,信口順溜成章毫不粘滞。
李侍堯見藥攤兒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