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承奏對阿桂談政務 說笑話皇子獻色笑

關燈
有恩怨,既是同僚,一定好生共事,斷不至因昔日分屬上下逞今日之強,也不敢因昔日同部瞻徇今日是非。

    ”“很好,這樣朕就放心了。

    ”乾隆滿意地笑道,“軍事政務的事你多留心些,财政上的事是和珅,劉墉和于敏中分管治安和吏治。

    一路上朝廷诏谕都發給你看了,朕别無所慮,兆惠那邊一旦冰封解凍,要立即進軍,福康安這邊也不能出意外,首剿不利,再剿就十倍艱難——金川就是例子。

    你大約還沒有進餐?本想賜膳的,在朕這裡你也進不香,這就跪安吧,今日不必辦公了,明個兒早遞牌子,先見見太後,陪朕送太後上正陽門。

    ” “是,奴才遵旨!”阿桂肅然說道,“石家莊到高碑店一帶下了暴雪,壓坍了幾千間房子,奴才在那裡安置了兩天,得趕緊調運煤柴米面過去,奴才已經下令洛陽綠營,連夜用車運送退廢了的軍用帳篷,這裡還要請旨,圓明園修造用的餘料,殘磚短木之類便宜作價給戶部,賤售給這裡災民……皇上,那裡雪下二尺,景象真凄慘哪!都是一家人捂一條破濕被子,縮在廟裡吃凍窩頭喝涼水,走一路都是哭聲,奴才着令幾個縣衙、文廟、書院這些官用房舍都騰出來了。

    雪化天暖傳起疫來,更是不得了的事……長江北各省巡撫,奴才也都要寫信關照一下,有這種事也照此辦理。

    皇太後、皇後和聖上都要上正陽門,奴才還要陪李侍堯城裡走走,看關防治安别有什麼疏漏。

    忙過這一陣再歇息不遲,好在奴才是個猛吃憨睡的,一覺好睡就打起精神了……”說完這才起身,臃臃腫腫行了禮退出殿去。

     出了永巷進天街,阿桂看天色,隻見灰蒙蒙不厚不薄的雲浮翳似的凝着,看不見太陽也見不到日影,掏出懷表看時是午過一刻。

    在隆宗門内已站着一大群官員,六部三司的都有,有的認識,有的隻是面熟,阿桂便知是得了自己回京消息回事迎候來的,還有幾個翹足引頸巴巴地看着自己笑的,是離京前的“老油條串門戶”,仗着早年和阿桂是“貧賤之交”,為自己調優缺的,給兒子謀差求升遷的,綠頭蒼蠅般沒皮沒臉整日纏繞,自己這剛回京,前腳進來後腳也就來了,阿桂不禁又好笑又好氣,就在軍機處門口站定了,雙手一拱又一揖說道:“諸位老兄,兄弟剛剛見了駕,回京還水米未進呢!還有多少交辦差使要料理,所以這就算見面了。

    兄弟不敢大樣,要請諸位見諒,外省遠道來的有急務請在這裡候着,其餘老兄除了軍情重務救災政務要回的,且請回步。

    我就是給皇上辦差的臣子,不怕麻煩,過後我們再談,如何?”臉上笑着抱團一揖,那群人說笑着如鳥獸散。

    阿桂這才進軍機房,卻見于敏中紀昀李侍堯都在,盤膝坐在炕上都望着他笑,因問道:“紀兄去六爺府回來了?你們就三官菩薩似的這麼坐着,笑個什麼鳥?” “我們笑那一群鳥,烏鴉、夜貓子、麻雀、鸨兒、老鷹、白頭翁什麼的都有。

    ”紀昀笑道,“也笑你是個麥稭垛兒,什麼鳥都落。

    ”說着三人都下炕來執手見禮,于敏中和阿桂還不十分相熟,打了一躬笑道:“前一程子你不回來,這幾日皇上親自料理積案,都忙得手忙腳亂。

    我們都盼你早點回來,也好有個主心骨……路上還好吧?”李侍堯也道:“忙得緊!緊着忙還有打太極拳擾你的,武官們要錢謀肥差比文官也不含糊!昨晚半夜範時繹帶他侄兒來見我,讓我去和于中堂說說,給兵部打個招呼,派他侄兒去豐台營裡頭——這拐了多少彎兒?說得紅了臉,他倚老賣老罵我缺德冒煙。

    說我窩囊沒勁,所以子孫不昌。

    我打幹哈哈,說咱倆一樣都是兩個兒子,你孫子多是你兒子的勁,大約不是你的勁!”說得氣咻咻的,三個人聽了都笑。

     說笑一陣,阿桂換了肅容,将乾隆召見的情形說了,又道:“大事兩件,兆惠海蘭察和福康安兩頭;急事兩件,京畿元宵治安和直隸赈撫災民。

    我帶李臯陶現在就出去,繞内城走一遭,拜托二位就照皇上的旨意給南方諸省布達廷谕,穩住官場安定地方謹防教匪作亂,北方幾省的信我都來寫,因為走了一路過來有見聞,各省情形不同,分别布置也不同。

    這樣如何?”紀昀笑道:“我沒有大事急事,陪你走走。

    我負責着傅家喪事,回來一道你也去看看。

    ”阿桂沉默了一下,說道:“好吧。

    我們騎馬——快些。

    ” 于是三人一徑出西華門,阿桂的扈從馬弁都還等在門外,阿桂吩咐,“所有的人都回驿站,我和紀大人李大人騎馬巡城,晚上我還回驿站。

    回得遲,過了亥時不必等我。

    ” “喳!” 一群幾十個将校雷轟價答應一聲叩千兒行禮,馬刺佩刀碰得一片山響,解辔牽馬,看着三人騎穩了,也都各自上騎,在馬上向阿桂行了軍禮,掌旗官說聲“走!”一片馬蹄聲中衆人絕塵而去。

    紀昀不禁贊歎:“虎贲剽悍猛士,好!”阿桂在馬上揚鞭南指,笑道:“正陽門看燈,最要緊的去處是外城。

    我們從宣武門出去——走!”兩腿一夾,那馬低嘶一聲便沖蹄奔出,李侍堯和紀昀忙也放缰跟上。

     直到出了宣武門,阿桂才放緩了馬步。

    這裡已是北京外城,沿廣安門、宣武門、正陽門、崇文門到廣渠門是一條黃土大道,所有外城臨時搭起的賣貨草台攤兒、破房子爛席棚早已拆得幹幹淨淨,用白灰界出了無數的格子,是李侍堯曲劃出的燈棚地面兒,都插着木牌子寫着“××商号”的占地标志,正陽門關帝廟前一大片空場有十幾畝方圓沒有格子,顯見是用來踩高跷舞龍燈耍百戲以供皇家觀賞的。

    李侍堯随在他身後信手指點,哪裡是焰火區,哪裡是馬道,救火治安哪一區出了事,順天府走哪條道,九門提督衙門又在哪裡指揮,鄉裡來城獻藝觀燈的,從左安門進,右安門出……連同擠倒擠傷了人,如何控制人流,救治傷号、醫藥用品,棋盤街和崇文門外一帶亂街房舍怎樣防火,如何關防……一路說個沒住口。

    紀昀在旁聽着,很想挑剔出點毛病來,但他剛想出一點,李侍堯話裡已經說到了,索性也就不想了,暗思:“此人辦事真是個角色!” “我說三條。

    ”阿桂卻聽得極認真,一句話也沒插隻是沉思,直到到了東便門口,從馬搭子裡取了塊牛肉幹,一邊嚼一邊指點着說道,“煙花起火火箭二踢腳之類,一律不準在外城施放,宣武門到崇文門之間不許放爆竹,崩傷了人不好辦,要有賊匪乘亂往城樓上放火箭怎麼防?這是一;二是東便門西便門要有兩哨駐軍站崗,不能全都用便衣,要旗甲鮮明,帶出些威勢來——過年貼門神,門神有什麼用?能辟邪,能吓唬鬼麼!步軍統領衙門的兵士駐到永定門内,叫順天府的老衙役帶着,有事出得快辦得利索還少誤傷人誤捕人——我在西大口帶兵,那些兵叫他殺人是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