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禦花園遊園驚憶往事 福康安居喪慷慨請纓

關燈
接連兩天乾隆都宿在養性殿容妃的寝宮裡,他想趁着元宵節前政暇公餘好生松散一下繃得太緊的心,紫禁城西半邊無論翻哪個宮的牌子,一大早就有太監聒噪,又是叫“撤燈火,撤千兩(鎖)”,又是掃地,年節期間各宮妃嫔串門閑話,見面互道年喜問安。

    聲氣兒雖都不大,又遠隔重垣,但他自懂事就早起慣了,醒得早,再隐隐聽見這些動靜,想再入夢睡個回籠覺比登天還難。

    容妃這女子比别個“主兒”另有一樁好處:房事上頭不甚兜搭,得寵不恃寵,處得淡淡的各自随意。

    不像别的女人那樣,隻要他醒着就千方百計扭捏揉搓,“請皇上龍馬精神,再……”弄得人神昏身軟,因此,倒得兩夜好睡。

     初七早晨,乾隆直睡到卯正時牌才起身,和卓氏早已醒得雙眸炯炯,躺在他身邊看着蒙蒙清亮的窗紙出神,見他着衣,也忙起來侍候洗漱,用過早點,就大座鏡前請乾隆坐了,在旁邊給他梳理發辮。

    乾隆見她觑着眼用纖指在頭發裡撥弄什麼,笑問道:“看見白頭發了麼?” “是,一根大(粗)的。

    ”和卓氏孩子氣地一笑,“我到北京,最可笑的就是看到男人們都留辮子,額頭上的頭發又剃掉了。

    這不好看,不過看慣了也沒什麼,想起來又可笑——大皇帝,您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為什麼不下令不要這根辮子?——我把它拔掉——好、嗎?” 乾隆微笑着一擺手止住了她,歎道:“這是祖宗家法,沒法子的事。

    二十年前我就想革了這身滿裝。

    太後,還有那些王公親貴沒一個不反對的,硬要革,沒準兒就把我這皇帝給革了!滿洲風俗女人剪發是大忌,剪掉頭發就是說不愛她的丈夫了。

    男人要留辮子剃頭,不剃頭就是要死了!” “真的!” “當然是真的,就像你頭頂上的真主一樣真。

    ”乾隆緩緩說道,“日後我帶你出宮,在街上能看到理發匠剃頭的擔子,一頭擔着火爐子熱水盆,另一頭是個小抽屜桌子。

    ”他拍了拍和卓氏的妝台,“樣子和這一邊有點像——上邊插着一根鐵條,那是一點用處也沒有——你知道是幹什麼用的?用來挂割掉了的人頭!” “啊!”和卓氏輕輕驚呼一聲,手一顫,幾乎掉落了木梳,“這麼殘忍的?” “不是殘忍,是殘酷。

    ”乾隆怅然說道,“要漢人剃頭,不剃就割頭挂在鐵條上。

    這叫‘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不梳辮子就是不服從新的王朝統治,就要宰羊一樣殺掉他!這是政治,要讓漢人從心裡到全身都明白,他們已經換了新的主人。

    單是揚州一個城攻下來,十天裡頭就殺掉了三十萬漢人……所以我要以寬為政,時間能洗掉恥辱和仇恨,百年過去,不能回首也就回首了。

    ”見鏡中和卓氏玉容失色,拿着木梳忡怔,乾隆噴地一笑,說道,“這都一百三十年過去的事了,你這是怎的了,吓得這樣?我們一道去太後那請安,好麼?” 和卓氏勉強笑笑,用明黃絲縧在乾隆辮梢挽了個花結,又松松地把漢玉絡子系在乾隆的卧龍袋邊,退到一邊說道:“我跟從主人去。

    ”芍藥花兒在旁道:“奴才這就吩咐他們備辇。

    ” “不必了。

    ”乾隆站起身道,“朕同貴妃散步過去,你跟着侍候就是。

    ” “喳……” 三人出養性殿看時,太陽已經出來,隻是宮牆殿房栉比鱗次擋着,下頭陰寒冰冷,宮牆上黃琉璃瓦罘罳銅馬獸頭都映在初升的日陽中,金燦燦明晃晃輝煌耀目。

    乾隆到南北巷口,仿佛猶豫了一下,見秦媚媚從南一路小跑過來,便問:“有什麼事麼?”秦媚媚跑得有點接不上氣來,微喘說道:“太後老佛爺叫奴才傳話,她老人家要到禦花園裡頭悠悠步兒,請皇上不必過去請安。

    叫和卓氏預備着,呆會兒慈駕到養性殿來坐坐,早膳就在這兒用,不要那麼多禮數,随分就好。

    ” “是。

    ”乾隆聽了略一躬身答應,又對和卓氏笑道,“看來你廚子做的手抓羊肉對了老佛爺脾胃了,芍藥兒去傳旨叫廚子們用心巴結,侍候老佛爺受用了有賞——完了還到禦花園侍候。

    ”“喳!奴才領旨!”高芍藥兒喳地一跪,飛也似去了,秦媚媚便知乾隆要到禦花園,哈腰側身帶着乾隆和卓氏趨北而行,由北五所夾道近路而西,踅一個彎兒便是禦花園東門了。

     乾隆一進園子便知太後還沒到。

    偌大的園子裡空落落的,隻有欽安殿丹墀上幾個老太監抱着掃帚悶頭認真地掃地,甚是寥落冷清。

    和卓氏随乾隆漫步朝坤甯門走着,不禁問道:“博格達汗,為什麼他們不向您行禮?” “他們啊……”乾隆微笑着說道,“這都是侍候過康熙爺的老人兒,最小的也六十多歲了,一多半還是又聾又啞,眼神精神氣兒都不中用了。

    再說我從來不這時候來逛園子,也不走這個偏門,他們也想不到是我。

    ” “他們都是聾子、啞巴?” “是啊,”乾隆笑道,“這有什麼稀奇的?聖祖爺晚年宮裡鬧家務,有些事不能傳出去,所以刺得他們聾啞了,就在這裡照料一下花園子養老。

    ”一回頭見芍藥兒也跟上來,便吩咐:“朕和貴妃散步,你們這瞧着,老佛爺過來知會一聲。

    ”因見和卓氏站着不動,手指西北說道,“我們到千秋亭那邊,太陽曬着暖和,那邊花房也好看——你怎了,有點神思不定?”和卓氏怔了一下才回過神來,一邊跟着乾隆緩緩移步,說道:“今天早晨聽到了太多的事,都很可怕。

    我不知道以後會不會見到更多的事……比如說刺聾人的耳朵刺啞人的喉嚨的……”乾隆也是一怔,随即笑了,說道:“你是個美麗善良的公主。

    又生長在域外,有這想頭不奇怪,女人離開政治和戰争遠一點有好處,所以我一見你就說,不許你幹預政務。

    慢慢你就慣了,就明白華夏,嗯……這個文明和我們是大不一樣的……”他沉吟着,回身指着東邊說道,“我們剛才路過那五座低矮的宮房,曾經囚禁過一位皇太後,人們擁護她的兒子作了皇帝,卻不承認母親的地位,把她在那裡幽禁二十年,待到她的兒子見到她,她已經病入膏肓雙目失明,牽着兒子的衣服說了一句話‘兒子長大了,我死有什麼遺恨?’就此一恸而絕……”乾隆說着聲音也顫抖了。

     兩個人幾乎同時住腳,站在欽安殿丹墀下不言語。

     “那邊,”乾隆又指西北角,“那一處叫重華宮,那裡邊曾經有個太子,在裡邊躲藏了七年,連老皇帝也不知道自己居然還有個兒子!因為,他的母親不能保護他,别的嫔妃為了自己的地位,甯可皇帝沒有兒子,會随時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