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筵歌樓劉墉擒婪臣 恃奸詐貪墨賴黑賬
關燈
小
中
大
變在即,頭“嗡”地一響漲得老大,眼前一切立時都變得模糊一團,台上這樣異樣動靜,台下官員立刻“瞧科”。
有的凝神注目,有的交頭接耳叽叽哝哝,有的伸脖子轉項探窺情勢,有機警的已試着離座尋茅廁解手。
隻有嶽英賢入了戲,兀自毫無知覺說得起勁:“哎喲……對面兒做的個女慕貞潔,轉腰兒倒做了男效才良……”說着說着他也怔了,支着丁字步兒一手舉着拂塵僵立在台上,原來台下已經大亂,所有的觀衆官員都站起了身,燈籠火燭下映得人人面色恐怖,目光灼灼如賊,有的驚慌四顧,有的呼朋叫友,有的在燈影裡亂竄,像被戳了一杆子的蜂窩,又似一群沒頭蠅子嗡嗡叫着亂攪……一片無秩序攪動間,從東壁閃進一個五品頂戴的官員,兩行燈籠上一色寫着“欽差大臣劉”——簇擁着他進來,走到東台角下站定了,大聲喝道: “國泰接旨,其餘人等一律靠後跪下!” 人群定了一下,立刻又亂了,因為此刻滿院人如驚弓之鳥散立各處,不知往哪邊才是“靠後”,聽這一聲各自後退,你碰我腿我踩你腳,跌踉跑步兒的,絆屁股墩兒的什麼花樣都有,幾個戈什哈惡狠狠上來,虛揚着胳膊吆喝:“退後退後!你往哪退?——說你呐!一律往南!你怎麼了,跟瘟頭豬似的?”雖不真的打,連推帶搡着推擠人往台前聚合。
這些官至不濟的也是縣令正堂,平日哪裡經過這個?可憐見的已是暈得不知哪裡是北,叫化子似的由着人呵斥擺布,好容易才都按這些大頭兵指揮的位置站定了。
接着又是兩串燈籠,一色都是帶刀護衛提着,兩條筆直的火線似的沿東側甬道疾速進來,那個傳令堂官大聲喝令:“不許亂動,不許喧嘩——左右的聽着,有走動的立刻拿下!” “喳!” 那群戈什哈齊聲答道。
一片恐怖中,黑影裡不知哪個官員撐不住,“撲通”一聲暈歪了下去,此刻國泰站在大廳東壁下,早已呆若木雞,眼看着一隊一隊的儀仗從眼前過去,如同身在噩夢之中渾不知疼癢,這時候才見劉墉、和珅和錢沣順序緩步進來。
見他滿臉脂粉一身戲妝瑟縮立在牆根兒,劉墉還以為是個戲子,和珅卻是眼力極好,湊到劉墉耳邊道:“是國泰。
”劉墉指着一個随從道:“你去,請國泰大人更衣。
”說罷移步進了二進院子,一眼瞧見幾個戈什哈推打着戲子往台下趕,戲箱子行頭往台下亂扔,皺了皺眉頭站住了,說道:“這是做什麼?不準打人!叫他們自己收拾東西下來!”和珅便對那群變貌失色的官員們道:“兄弟們奉旨辦差,不幹各位的事,請不要驚慌,就地等候劉大人指令。
”這麼一說,衆人才略安定了些。
這邊天井裡騰出空場,一時便見國泰自二門一溜小跑出來,已經換了孔雀補服,戴一頂藍寶石頂子,紅纓沒理好,都偏垂到一邊耷着。
因走得急,下台階時一腳踩了袍角,踉跄幾步才站定了。
劉墉三人已面南而立,院裡滿是燈火看得真切,他雖換了官裝,臉卻沒洗,颦眉笑暈的仍是“杜麗娘”面目。
但此時院中旗旌森樹刀槍如林,人們都知道國泰出了大事,心裡個個緊縮得發顫,已無心理會他這副怪模樣;錢沣是個方正人;和珅是一肚子鬼胎直要冒出來,臉上獰笑着,心跳得打鼓似的,強撐勁兒站在“上頭”,也顧不得賞識國泰的狼狽相。
劉墉打心裡歎息一聲,待國泰跪定,徐徐說道:“有旨,着劉墉查看國泰家産!” “奴才——”國泰從身上到心裡都涼顫了一下,深深俯下身去,“遵旨……” 南邊台下官員早已黑鴉鴉跪了一片,都俯着身子側耳聆聽,劉墉劈頭一句話,竟壓得他們又低低身子,偌大天井院裡幾百人,竟死寂得像座荒廟,劉墉的語氣仍是不鹹不淡,叫道:“霍潔清!” “卑職在!”那個頭一個進院的五品官閃身出來。
人們這才知道他是欽差行轅的堂官。
他雙手貼髀垂身而立:“大人請指令!”劉墉轉過臉問道:“怎麼沒見于易簡?”衆人聽見回話說:“在台下跪着,沒有列班。
”聲音甚是耳熟,偷眼觑時,竟是本省按察使葛孝祖!有人就心裡暗罵:“這油條老狐狸,又攀上高枝兒了!”思量不及,霍潔清已經高喊:“于易簡出來見大人!” 喊了兩遍才有動靜,靠台根跪着的于易簡抖着身子站了起來,兩腳軟得像踩在棉花垛上,平平的地他竟走得高一腳低一腳的過來,燈光下看他的臉色,白得像刀刮過的骨頭,卻沒有穿官服,頭上戴的黑緞六合一統帽,藍緞皮坎肩套着灰府綢棉袍,他就是“下海”來的,活脫脫也就是當時戲子“角兒”平日打扮——不等說話就跪了,一副縮頭縮腦模樣。
“已經請旨,革去你的頂戴,查看你的家産。
”劉墉鐵青着臉,不疾不徐說道,“既然沒穿官服,回頭再繳上——你退一邊聽候發落。
” 當衆揪出了巡撫和布政使(藩司),卻還沒有宣布罪狀。
見劉墉目光炯炯還在掃視,衆官員不知還要拿誰,心一下子又都吊得老高。
劉墉卻不再點名,從和珅手裡要過黃绫匣子,一邊展紙,一邊說道:“現在宣布聖谕,各官一律跪聽。
”他頓了一下,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山東巡撫國泰原為滿洲一撮爾小吏,夤緣内府辦差,因其薄有小才不無微勞,蒙朕屢屢加恩不次超遷,乃得成一片封疆。
國家既無負于汝,蕩蕩浩恩重重蒙受,理宜精白乃心,忠悃仰報,廉己奉公,勤于厥職,思報國恩之萬一也。
乃該撫在職遊悠荒嬉耽玩政務,日事貪渎肥已損公,是忍于背負君恩,置朕于不明之地,喪心病狂乃于此極,思之曷勝憤懑! 前據禦史錢沣、江南學政窦光鼐等人參奏,該撫貪縱營私罔顧國法,布政使于易簡亦縱情攫賄,上下其手合謀害民欺君,是該撫該藩司泯不畏死,朕複何惜三尺之法成全汝等?因是着劉墉和珅持旨密查該撫不法情事。
據劉墉和珅飛章密奏,曆城等州縣倉庫虧空,僅此一縣之隅,即欠銀三萬餘兩。
乃竟敢收借民間餘銀冒充盈實欺蒙欽差查辦,朕初聞而疑,既見借銀實據,不得不信:是錢沣窦光鼐所奏不虛也。
以是特用六百裡加緊诏谕劉墉和珅,即行查看國泰于易簡家産,革去于易簡頂戴及二人職銜,留山東行在,待罪行勘定昭彰
有的凝神注目,有的交頭接耳叽叽哝哝,有的伸脖子轉項探窺情勢,有機警的已試着離座尋茅廁解手。
隻有嶽英賢入了戲,兀自毫無知覺說得起勁:“哎喲……對面兒做的個女慕貞潔,轉腰兒倒做了男效才良……”說着說着他也怔了,支着丁字步兒一手舉着拂塵僵立在台上,原來台下已經大亂,所有的觀衆官員都站起了身,燈籠火燭下映得人人面色恐怖,目光灼灼如賊,有的驚慌四顧,有的呼朋叫友,有的在燈影裡亂竄,像被戳了一杆子的蜂窩,又似一群沒頭蠅子嗡嗡叫着亂攪……一片無秩序攪動間,從東壁閃進一個五品頂戴的官員,兩行燈籠上一色寫着“欽差大臣劉”——簇擁着他進來,走到東台角下站定了,大聲喝道: “國泰接旨,其餘人等一律靠後跪下!” 人群定了一下,立刻又亂了,因為此刻滿院人如驚弓之鳥散立各處,不知往哪邊才是“靠後”,聽這一聲各自後退,你碰我腿我踩你腳,跌踉跑步兒的,絆屁股墩兒的什麼花樣都有,幾個戈什哈惡狠狠上來,虛揚着胳膊吆喝:“退後退後!你往哪退?——說你呐!一律往南!你怎麼了,跟瘟頭豬似的?”雖不真的打,連推帶搡着推擠人往台前聚合。
這些官至不濟的也是縣令正堂,平日哪裡經過這個?可憐見的已是暈得不知哪裡是北,叫化子似的由着人呵斥擺布,好容易才都按這些大頭兵指揮的位置站定了。
接着又是兩串燈籠,一色都是帶刀護衛提着,兩條筆直的火線似的沿東側甬道疾速進來,那個傳令堂官大聲喝令:“不許亂動,不許喧嘩——左右的聽着,有走動的立刻拿下!” “喳!” 那群戈什哈齊聲答道。
一片恐怖中,黑影裡不知哪個官員撐不住,“撲通”一聲暈歪了下去,此刻國泰站在大廳東壁下,早已呆若木雞,眼看着一隊一隊的儀仗從眼前過去,如同身在噩夢之中渾不知疼癢,這時候才見劉墉、和珅和錢沣順序緩步進來。
見他滿臉脂粉一身戲妝瑟縮立在牆根兒,劉墉還以為是個戲子,和珅卻是眼力極好,湊到劉墉耳邊道:“是國泰。
”劉墉指着一個随從道:“你去,請國泰大人更衣。
”說罷移步進了二進院子,一眼瞧見幾個戈什哈推打着戲子往台下趕,戲箱子行頭往台下亂扔,皺了皺眉頭站住了,說道:“這是做什麼?不準打人!叫他們自己收拾東西下來!”和珅便對那群變貌失色的官員們道:“兄弟們奉旨辦差,不幹各位的事,請不要驚慌,就地等候劉大人指令。
”這麼一說,衆人才略安定了些。
這邊天井裡騰出空場,一時便見國泰自二門一溜小跑出來,已經換了孔雀補服,戴一頂藍寶石頂子,紅纓沒理好,都偏垂到一邊耷着。
因走得急,下台階時一腳踩了袍角,踉跄幾步才站定了。
劉墉三人已面南而立,院裡滿是燈火看得真切,他雖換了官裝,臉卻沒洗,颦眉笑暈的仍是“杜麗娘”面目。
但此時院中旗旌森樹刀槍如林,人們都知道國泰出了大事,心裡個個緊縮得發顫,已無心理會他這副怪模樣;錢沣是個方正人;和珅是一肚子鬼胎直要冒出來,臉上獰笑着,心跳得打鼓似的,強撐勁兒站在“上頭”,也顧不得賞識國泰的狼狽相。
劉墉打心裡歎息一聲,待國泰跪定,徐徐說道:“有旨,着劉墉查看國泰家産!” “奴才——”國泰從身上到心裡都涼顫了一下,深深俯下身去,“遵旨……” 南邊台下官員早已黑鴉鴉跪了一片,都俯着身子側耳聆聽,劉墉劈頭一句話,竟壓得他們又低低身子,偌大天井院裡幾百人,竟死寂得像座荒廟,劉墉的語氣仍是不鹹不淡,叫道:“霍潔清!” “卑職在!”那個頭一個進院的五品官閃身出來。
人們這才知道他是欽差行轅的堂官。
他雙手貼髀垂身而立:“大人請指令!”劉墉轉過臉問道:“怎麼沒見于易簡?”衆人聽見回話說:“在台下跪着,沒有列班。
”聲音甚是耳熟,偷眼觑時,竟是本省按察使葛孝祖!有人就心裡暗罵:“這油條老狐狸,又攀上高枝兒了!”思量不及,霍潔清已經高喊:“于易簡出來見大人!” 喊了兩遍才有動靜,靠台根跪着的于易簡抖着身子站了起來,兩腳軟得像踩在棉花垛上,平平的地他竟走得高一腳低一腳的過來,燈光下看他的臉色,白得像刀刮過的骨頭,卻沒有穿官服,頭上戴的黑緞六合一統帽,藍緞皮坎肩套着灰府綢棉袍,他就是“下海”來的,活脫脫也就是當時戲子“角兒”平日打扮——不等說話就跪了,一副縮頭縮腦模樣。
“已經請旨,革去你的頂戴,查看你的家産。
”劉墉鐵青着臉,不疾不徐說道,“既然沒穿官服,回頭再繳上——你退一邊聽候發落。
” 當衆揪出了巡撫和布政使(藩司),卻還沒有宣布罪狀。
見劉墉目光炯炯還在掃視,衆官員不知還要拿誰,心一下子又都吊得老高。
劉墉卻不再點名,從和珅手裡要過黃绫匣子,一邊展紙,一邊說道:“現在宣布聖谕,各官一律跪聽。
”他頓了一下,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山東巡撫國泰原為滿洲一撮爾小吏,夤緣内府辦差,因其薄有小才不無微勞,蒙朕屢屢加恩不次超遷,乃得成一片封疆。
國家既無負于汝,蕩蕩浩恩重重蒙受,理宜精白乃心,忠悃仰報,廉己奉公,勤于厥職,思報國恩之萬一也。
乃該撫在職遊悠荒嬉耽玩政務,日事貪渎肥已損公,是忍于背負君恩,置朕于不明之地,喪心病狂乃于此極,思之曷勝憤懑! 前據禦史錢沣、江南學政窦光鼐等人參奏,該撫貪縱營私罔顧國法,布政使于易簡亦縱情攫賄,上下其手合謀害民欺君,是該撫該藩司泯不畏死,朕複何惜三尺之法成全汝等?因是着劉墉和珅持旨密查該撫不法情事。
據劉墉和珅飛章密奏,曆城等州縣倉庫虧空,僅此一縣之隅,即欠銀三萬餘兩。
乃竟敢收借民間餘銀冒充盈實欺蒙欽差查辦,朕初聞而疑,既見借銀實據,不得不信:是錢沣窦光鼐所奏不虛也。
以是特用六百裡加緊诏谕劉墉和珅,即行查看國泰于易簡家産,革去于易簡頂戴及二人職銜,留山東行在,待罪行勘定昭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