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奸和珅一石投三鳥 晦國泰密室計對策
關燈
小
中
大
劉墉含糊,和珅見風使舵,就腿搓繩兒完事兒了的事,孰料他橫中出來點這麼一炮!劉墉和珅都半張了口呆坐着,不知怎麼說好了。
惠兒正倒茶,愣神間茶水也溢了出來。
“哦?”颙琰自打出娘胎,除了乾隆時加庭訓拂拭,還是頭一遭遇到錢沣這樣面斥其非的,怔了一下,笑容已凝固在臉上。
他沒有發作過外臣,有點不知所措,而且自己有話在前叫人“随意”的。
但自尊心被這一刺,已是流出血來,冷冰道:“還有‘以偏概全’?願聞請教!” “不敢!”錢沣一拱手說道,俯仰之間氣度從容英風四流:“管子《侈靡篇》有雲:‘奪餘滿,補不足,以通政事,以瞻民常。
’使‘富者靡之,貧者為之。
’所以‘雕卵然後論之,雕橑然後黉之’——把雞蛋畫上花兒煮了吃,木柴上雕了花兒用來燒飯!十五爺,德州興修土木,出錢的不是政府,是四方行商大賈,來做工的是鄉裡貧民。
政府不花錢,貧民勞作換錢贍養家口,這是一舉兩得的事呀!” “你說的是管子。
孔子呢?” “溫良恭儉讓,攸為五德,孔子還說,貧者士之常也,儉者人之性也。
”錢沣直面凝視颙琰,靜靜說道,話語中隐隐帶着金石相激的顫音,“于一人一家,儉是美德,于國計大政,也應從儉,所以卑職說這是權宜變通。
北宋皇祐二年兩浙大饑,範仲淹守杭州,倡導佛寺、官舍大興土木。
這一年兩浙惟有杭州沒有流徙之民。
當時杭州監司彈劾範公‘不恤荒政,嬉遊不節,公私興造,傷耗民力’,範公自辯‘所以宴遊及興造,皆欲發有餘之财以惠貧者。
貿易飲食、工技用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無慮數萬人。
荒政之施莫此為大’,範公一代忠良名臣,不得為非聖無法。
” 這一節說得有理有據擲地有聲,颙琰剛剛說過“饑民遍地”的話,便覺駁斥艱難。
但他前頭話說得斬釘截鐵毫無餘地,就“俯就”而言斷斷沒有那個理,一時竟僵住了。
正沒計奈何,劉墉說道:“你不要和十五爺争了。
管仲也不是聖人,範仲淹就是赤足完人了?他的這一套恤荒之法,到了南宋成了規矩,窮奢極欲偏安荒淫,所以才有亡國之變。
禮有經有權,還是以經為本,這才是理國正道。
” 本來到這裡,錢沣唯唯謝過也就完事了。
但他似乎鑿方眼得十分認真,侃侃又道:“管仲是聖人表彰的仁者,範仲淹是千古賢臣的楷模。
這件事眼見是富人掏荷包,窮人得益,何樂而不為呢?儉是奢非不能一概而論,北宋真宗年間有奢逸之風而四海晏然,神宗勤儉求治反而盜賊交起!所以《呂氏春秋》不以先王之法為法,審時度勢,該儉處儉,該用奢時就用奢。
一句話說透了,民為貴——老百姓掙到錢吃飽飯,誰肯做賊造反?” 颙琰越聽臉色越難看,他的母親魏佳氏出身寒苦,自小掰着口喂飯,呀呀學語時就教他“儉省些,别充大尾巴鷹”,耳濡目染,養就的“儉德”,多次蒙乾隆當衆獎贊。
錢沣這一套說得就是天上掉花兒,盡自駁不動,也還以為是“異端”。
頓了許久,情知再争論隻有更僵,因徐徐說道:“權宜之計說到底仍是‘權宜’。
今天不再議這件事了。
你們回去商量一個章程,禀奏皇上知道就是了——去吧。
” “執拗!”聽着三人下樓腳步去遠,颙琰狠狠将茶杯一蹾說道,“言僞而辯——查他是不是受了人家的好處!” “言僞而辯”是孔子誅殺少正卯時數落他的罪名的一條,意思是說起歪理頭頭是道。
這裡引出了指向錢沣,站在一旁出神的王爾烈不禁吃了一驚,見颙琰氣咻咻的,踱過前去一笑說道:“十五爺先别生氣。
我方才在一旁聽,心裡在比較,和珅和錢沣這兩個人,不知哪個好些?” “當然是和珅!” “他好在哪裡呢?” ………… 颙琰語塞了,偏着頭緊思量,卻想不出“好處”來。
“我來替十五爺說。
”王爾烈莞爾一笑,“事情是他們三個商定施行的,劉墉或者另有深心,和珅識時務,錢沣不識時務。
” “唔?唔!” “十五爺已經說了錢沣‘執拗’,和珅絕不執拗。
他的心思比錢沣靈動出一百倍。
十五爺不信,再召他們,說您已經變了主意,要他們在濟南照德州如法炮制,和珅準保贊同,妙語如珠說您‘從谏如流,器量宏大’。
” “唔……” “心逆而險,行僻而堅,言僞而辯,論醜而博,順非而澤。
”王爾烈道,“少正卯這五條罪,孔子說:‘天下有大惡五,而盜竊不與焉’。
五罪居其一,不得逃君子之誅,這是比賊匪更重的罪。
錢沣既然是‘言僞而辯’,那就有可殺之理。
” ………… 颙琰不吮氣了,呆呆地看着小惠疊衣裳,心裡一片茫然。
王爾烈知道他已心動,徐徐下詞問道:“十五爺嚼過谏果沒有?” “就是橄榄。
”王爾烈補一句說道,“《本草》裡有注,此果‘其味苦澀,久之方回甘味’。
昔年聖祖在位,郭琇、姚締虞一幹名臣,在君前直批龍鱗,聖祖有時被頂得怒氣勃發,卻從沒有挑剔過他們品行,更沒有懲罰過。
世宗爺的脾氣爺也是知道的,發作起來滿殿人人股栗個個失色,孫嘉淦尤明堂都頂過他,有時氣得先帝渾身直抖臉色蒼白,處分時卻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為什麼呢?—— “孤臣難得、谏臣稀有啊!……錢沣這人以往和我沒有過從。
這次也隻是偶爾見面三言兩語的點頭交情。
他持論是非我還沒有想透,但他是坦誠直言的人,明明白白的大丈夫!十五爺……如今這樣的人可是越來越少了啊……” 颙琰一直沒有插話,隻靜靜地聽,雙眉擰緊了,仿佛吮吸什麼似的嘬着唇眺望窗外,至此,站起身來緩緩踱至木榻旁。
惠兒已把他所有的衣服物件洗淨熨平疊好了,正在打包裹,忙退到一邊,小聲道:“十五爺,你的樟木箱子那夜裡叫人給砸爛了,小悟子說得熏熏香才好。
我不會……” “常換常洗的衣服還會蟲蛀了?我不用熏香,皂莢洗出的衣服就最好。
”颙琰說着,取過一條卧龍帶看看又放下,又親手抽出自己常披的飾貂羔皮大氅,到樓梯口對王小悟道:“你去走一趟,把這個賞錢沣。
不,贈給錢沣——這麼冷的天,我看他穿得太單薄了。
”他回轉身來對王爾烈道:“王師傅,是我想事情左了。
你接着說,我聽着呢……” 五天之後,颙琰自德州沿運河到濟甯下兖州府拜谒孔廟,劉墉一行走陵縣、臨邑、濟陽旱路直趨濟南。
這是過了明路的,一路滾單驿傳三百裡道路騎不絕。
每日行蹤止宿,時時都有人報知巡撫衙門。
自北京“看折子師爺”書房莫名其妙地銷聲匿迹,山東巡撫國泰心裡很是慌亂了一陣子,派盡了手下曾在北京當過差的回京打聽,刑部、大理寺、順天府和内務府探了個遍,回來卻都是衆口一詞,說幾個師爺“卷款逃逸”。
想下海捕文書捕拿,在北京地面上外省巡撫玩不轉,隻能靠順天府去辦。
他倒不是心疼“書房”裡存着的那幾千兩銀子,幾個師爺負責和京官聯絡,一手托兩家,知道的事情太多,落到順天府手裡不定惹出多大的禍事,因此隻好忍了。
他自己的事肚裡明白,隻是個鴨子凫水
惠兒正倒茶,愣神間茶水也溢了出來。
“哦?”颙琰自打出娘胎,除了乾隆時加庭訓拂拭,還是頭一遭遇到錢沣這樣面斥其非的,怔了一下,笑容已凝固在臉上。
他沒有發作過外臣,有點不知所措,而且自己有話在前叫人“随意”的。
但自尊心被這一刺,已是流出血來,冷冰道:“還有‘以偏概全’?願聞請教!” “不敢!”錢沣一拱手說道,俯仰之間氣度從容英風四流:“管子《侈靡篇》有雲:‘奪餘滿,補不足,以通政事,以瞻民常。
’使‘富者靡之,貧者為之。
’所以‘雕卵然後論之,雕橑然後黉之’——把雞蛋畫上花兒煮了吃,木柴上雕了花兒用來燒飯!十五爺,德州興修土木,出錢的不是政府,是四方行商大賈,來做工的是鄉裡貧民。
政府不花錢,貧民勞作換錢贍養家口,這是一舉兩得的事呀!” “你說的是管子。
孔子呢?” “溫良恭儉讓,攸為五德,孔子還說,貧者士之常也,儉者人之性也。
”錢沣直面凝視颙琰,靜靜說道,話語中隐隐帶着金石相激的顫音,“于一人一家,儉是美德,于國計大政,也應從儉,所以卑職說這是權宜變通。
北宋皇祐二年兩浙大饑,範仲淹守杭州,倡導佛寺、官舍大興土木。
這一年兩浙惟有杭州沒有流徙之民。
當時杭州監司彈劾範公‘不恤荒政,嬉遊不節,公私興造,傷耗民力’,範公自辯‘所以宴遊及興造,皆欲發有餘之财以惠貧者。
貿易飲食、工技用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無慮數萬人。
荒政之施莫此為大’,範公一代忠良名臣,不得為非聖無法。
” 這一節說得有理有據擲地有聲,颙琰剛剛說過“饑民遍地”的話,便覺駁斥艱難。
但他前頭話說得斬釘截鐵毫無餘地,就“俯就”而言斷斷沒有那個理,一時竟僵住了。
正沒計奈何,劉墉說道:“你不要和十五爺争了。
管仲也不是聖人,範仲淹就是赤足完人了?他的這一套恤荒之法,到了南宋成了規矩,窮奢極欲偏安荒淫,所以才有亡國之變。
禮有經有權,還是以經為本,這才是理國正道。
” 本來到這裡,錢沣唯唯謝過也就完事了。
但他似乎鑿方眼得十分認真,侃侃又道:“管仲是聖人表彰的仁者,範仲淹是千古賢臣的楷模。
這件事眼見是富人掏荷包,窮人得益,何樂而不為呢?儉是奢非不能一概而論,北宋真宗年間有奢逸之風而四海晏然,神宗勤儉求治反而盜賊交起!所以《呂氏春秋》不以先王之法為法,審時度勢,該儉處儉,該用奢時就用奢。
一句話說透了,民為貴——老百姓掙到錢吃飽飯,誰肯做賊造反?” 颙琰越聽臉色越難看,他的母親魏佳氏出身寒苦,自小掰着口喂飯,呀呀學語時就教他“儉省些,别充大尾巴鷹”,耳濡目染,養就的“儉德”,多次蒙乾隆當衆獎贊。
錢沣這一套說得就是天上掉花兒,盡自駁不動,也還以為是“異端”。
頓了許久,情知再争論隻有更僵,因徐徐說道:“權宜之計說到底仍是‘權宜’。
今天不再議這件事了。
你們回去商量一個章程,禀奏皇上知道就是了——去吧。
” “執拗!”聽着三人下樓腳步去遠,颙琰狠狠将茶杯一蹾說道,“言僞而辯——查他是不是受了人家的好處!” “言僞而辯”是孔子誅殺少正卯時數落他的罪名的一條,意思是說起歪理頭頭是道。
這裡引出了指向錢沣,站在一旁出神的王爾烈不禁吃了一驚,見颙琰氣咻咻的,踱過前去一笑說道:“十五爺先别生氣。
我方才在一旁聽,心裡在比較,和珅和錢沣這兩個人,不知哪個好些?” “當然是和珅!” “他好在哪裡呢?” ………… 颙琰語塞了,偏着頭緊思量,卻想不出“好處”來。
“我來替十五爺說。
”王爾烈莞爾一笑,“事情是他們三個商定施行的,劉墉或者另有深心,和珅識時務,錢沣不識時務。
” “唔?唔!” “十五爺已經說了錢沣‘執拗’,和珅絕不執拗。
他的心思比錢沣靈動出一百倍。
十五爺不信,再召他們,說您已經變了主意,要他們在濟南照德州如法炮制,和珅準保贊同,妙語如珠說您‘從谏如流,器量宏大’。
” “唔……” “心逆而險,行僻而堅,言僞而辯,論醜而博,順非而澤。
”王爾烈道,“少正卯這五條罪,孔子說:‘天下有大惡五,而盜竊不與焉’。
五罪居其一,不得逃君子之誅,這是比賊匪更重的罪。
錢沣既然是‘言僞而辯’,那就有可殺之理。
” ………… 颙琰不吮氣了,呆呆地看着小惠疊衣裳,心裡一片茫然。
王爾烈知道他已心動,徐徐下詞問道:“十五爺嚼過谏果沒有?” “就是橄榄。
”王爾烈補一句說道,“《本草》裡有注,此果‘其味苦澀,久之方回甘味’。
昔年聖祖在位,郭琇、姚締虞一幹名臣,在君前直批龍鱗,聖祖有時被頂得怒氣勃發,卻從沒有挑剔過他們品行,更沒有懲罰過。
世宗爺的脾氣爺也是知道的,發作起來滿殿人人股栗個個失色,孫嘉淦尤明堂都頂過他,有時氣得先帝渾身直抖臉色蒼白,處分時卻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為什麼呢?—— “孤臣難得、谏臣稀有啊!……錢沣這人以往和我沒有過從。
這次也隻是偶爾見面三言兩語的點頭交情。
他持論是非我還沒有想透,但他是坦誠直言的人,明明白白的大丈夫!十五爺……如今這樣的人可是越來越少了啊……” 颙琰一直沒有插話,隻靜靜地聽,雙眉擰緊了,仿佛吮吸什麼似的嘬着唇眺望窗外,至此,站起身來緩緩踱至木榻旁。
惠兒已把他所有的衣服物件洗淨熨平疊好了,正在打包裹,忙退到一邊,小聲道:“十五爺,你的樟木箱子那夜裡叫人給砸爛了,小悟子說得熏熏香才好。
我不會……” “常換常洗的衣服還會蟲蛀了?我不用熏香,皂莢洗出的衣服就最好。
”颙琰說着,取過一條卧龍帶看看又放下,又親手抽出自己常披的飾貂羔皮大氅,到樓梯口對王小悟道:“你去走一趟,把這個賞錢沣。
不,贈給錢沣——這麼冷的天,我看他穿得太單薄了。
”他回轉身來對王爾烈道:“王師傅,是我想事情左了。
你接着說,我聽着呢……” 五天之後,颙琰自德州沿運河到濟甯下兖州府拜谒孔廟,劉墉一行走陵縣、臨邑、濟陽旱路直趨濟南。
這是過了明路的,一路滾單驿傳三百裡道路騎不絕。
每日行蹤止宿,時時都有人報知巡撫衙門。
自北京“看折子師爺”書房莫名其妙地銷聲匿迹,山東巡撫國泰心裡很是慌亂了一陣子,派盡了手下曾在北京當過差的回京打聽,刑部、大理寺、順天府和内務府探了個遍,回來卻都是衆口一詞,說幾個師爺“卷款逃逸”。
想下海捕文書捕拿,在北京地面上外省巡撫玩不轉,隻能靠順天府去辦。
他倒不是心疼“書房”裡存着的那幾千兩銀子,幾個師爺負責和京官聯絡,一手托兩家,知道的事情太多,落到順天府手裡不定惹出多大的禍事,因此隻好忍了。
他自己的事肚裡明白,隻是個鴨子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