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妒皇後掩妒說蠻女 諧相臣親情對諧語
關燈
小
中
大
老師呢!一會兒少不了你得磕頭。
對了,我有一聯,‘門生今日頭磕地’——你們誰對個下聯?”盧見曾是紀昀的親家,在旁笑道:“這有何難——就對‘師母昨夜腳朝天’,可好?” 這是連紀昀也掃進去了,衆人頓時跌腳鼓掌,哈哈……嘿嘿……嘻嘻……有的前仰後合,有的蹲身捧腹,有的掩口葫蘆,有的背身噎嗆……已是一片笑得東倒西歪。
紀昀道:“昨晚親翁親母過來,看皇上賜給我的新袍子,走了之後,我忽然來了詩意,念給你們聽如何?嗯——”他故作莊重地沉吟片刻,衆人止笑聽他吟道: 昨夜親母太多情, 衆人都一笑,紀昀接着又詠: 為看新袍繞膝行。
看到……三更人靜後, 吟到這裡打住,說道:“今兒來的不是老師就是門生,熟不拘禮親不形儀,是我上輩老師平輩同年的和我同桌,其餘散坐自便。
門生們送來酒肉一概不拒,也快到過年了,作一夕暢飲也不為過——大家請,上屋廂房随便,涼菜已經上來了!”他詩沒吟完,忽然安排座席,衆人都不免詫異,盧見曾問道:“這詩難道隻有三句?”紀昀道:“第四句沒什麼說的,無非‘平平仄仄仄平平’罷了。
” 于是衆人又複一哄而笑,随紀昀進上房安席,雖說不拘禮不形儀,各人台面兒自己了然,說笑歸說笑,該有的儀節誰也不肯僭越苟且,須臾間已是各自就位。
這頭家人忙得穿梭似的,高燒绛燭啟封開樽,四個筒子爐燒得滿屋暖融融的,肉香酒香四溢撲鼻。
因王文韶等老宿儒在座,馬氏夫人不便出來受禮,門生同年也有二十多個,分撥兒進内拜壽出來,嘻嘻哈哈談天說地。
有的一副饞相盯着席面,有幾個饕餮的便試着想動箸。
陳獻忠是個黑矮粗墩胖子,綽号“栗子”,袖子捋得老高雙手撐桌,滿頭油光閃閃,瞪着一雙小眼睛滿桌骨碌碌亂轉,鼻子嗅着道:“咦呀——老師的菜真香啊!”馬二侉子是惟一沒有進士身份的人,因賜着三品頂子,坐在首桌,笑謂王文韶道:“您老狀元出來,做到文華殿大學士,也是桃李滿天下。
我也去吃過您的筵席,哪有恁麼不斯文的學生!”王文韶莞爾笑道:“一個人一個秉性,我其實也愛這份融洽熱鬧,隻是學不來,勉強做作反倒透着假了。
” 一時舉酒共賀“夫人壽比南山!”接着便是觥籌交錯,下面桌子上門生們行過了禮,更是不拘形迹,有拇戰猜枚的、行酒令的、說笑話的滿堂喧鬧。
紀昀在桌首把盞勸酒,一一雙手斟了,給盧見曾使了眼色,說聲“方便”便出院來,接着盧見曾也徜徉着出了天井,問道:“春帆,有甚麼事麼?”紀昀沒言聲,轉過一道角門,聽聽廁房裡沒人,站住了腳問道:“你原來在鹽道上有多少虧空?” “有個十四五萬兩吧?”盧見曾偏臉看天想了想,“這裡頭連高恒手裡的呆賬都窩着呢,前任鹽道有個五萬多,其實我手裡隻有三萬多銀子的賬——怎麼,又要查了麼?” 紀昀沒有回答,又問:“從信陽府調運茶磚在古北口換三百匹軍馬的事是你經手吧?有沒有茶引(2)?”
“有。
” “馬匹茶葉數目和兵部、信陽府交發的數目相符不相符?” 盧見曾一聽就笑了,說道:“你道還是康熙初年,茶是茶馬是馬瓜青水白的?單茶葉就分着精茶、細茶、粗茶、茶磚、奶茶……十幾個等次呢!不給蒙古王爺的管家塞飽了,誰給你匹馬?一路關卡一路剝皮,從信陽到古北口或到山西馬坊,你算算是多少路?腳夫騾夫的工銀也漲了,不打虧空誰能辦下這差使?” “我不問情由,虧空是多少?” “也有個一兩萬罷!” 紀昀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我今兒遇到榮王爺,他到兵部戶部勘查,司官們回事兒說起了你虧空的事,榮王爺問起了我,‘盧見曾是不是你的親戚?’”盧見曾道:“五阿哥他懂得個屁!叫他跟我走一趟差看——真是不生孩子不曉得肚子疼——”“王爺是關心!”紀昀一口截斷了他牢騷,“都是因為自家人,特意的關照,你反連他也怪上!司官們要回到軍機處,我敢不如實奏明?老弟,不要在京泡了,趕緊回任上把差使理清白。
出了事我壓根護不了你!别看軍機處似乎多大的神氣,軍機大臣是什麼?是皇上的狗!不管是狼狗獵狗看家狗叭兒狗,一個失勢就是喪家狗!”說着,聽見遠處有腳步聲,便住了口。
二人“解手”回到正廳,屋裡依舊熱鬧得笑語歡騰,隻首席桌上幾個老宿儒顯得矜持穩沉,時而和上來敬酒的“門生孫兒”們碰杯沾唇,說說場中闱墨文卷,講講哪家子弟放了什麼缺,近日得了什麼詩詞,見紀昀二人進來,忙拉他們入座,紀昀便問:“哪位又有什麼好詩了!”王文治微笑道:“王老師正在批評拙作。
記得前年你在圓明園當值,三天沒回家,眼都腫了,皇上問起,你說你有個隐疾,不能鳏宿——三天不沾女人,因此眼睛赤腫——你那兩個妾,藹雲、卉情不是那次皇上賜你的?我有一阕《浪淘沙》單詠此事——大家都說不才是佳作呢!”說着曼吟道: 昨夜遇神仙,天賜姻緣。
分明醉裡亦醒然。
今宵做得同床會,連舉烽煙。
“這是上半阕了。
”王文治接着詠: 眼疾已愈否?卿卿相憐?兩柄快斧砍連連。
傳于春帆紀學士,此是鹽壇! 紀昀聽了笑道:“這是實詠,算得你回敬了‘文治日光華’了!”待要細品月旦,葛華章冒冒失失湊過來問道:“老師們有好詩,怎麼不叫學生們都鑒賞鑒賞?”盧見曾笑道:“是太老師說起‘煙鎖池塘柳’,是鳏對(3),曉岚公說世間無鳏對,當年伍次友老先生對的是‘燒坍鎮湖樓’,你倒耳朵長,就聽見了!”
“盧公這話不對!”葛華章已經有了酒意,搖着通紅的麻子臉道,“兔子才耳朵長呢——就是‘燒坍鎮湖樓’,也含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照搬上下,也并不見好——”說着聽見陳獻忠在偏桌上說笑,晃晃發暈的頭,說道:“對了,我有更好的了!獻忠是冀州人,又叫‘栗子’,我出‘冀栗陳獻忠’如何?!”說着端起桌上門盅“啯”地一口咽了,“——東西南北中給他對上!”他酒帶半醉憨态可掬,如此風趣調侃,一時悟過來,連王文韶也禁不住呵呵一笑。
一片嘩笑中早已有人把話傳給了陳獻忠,陳獻忠也有三分微醒,晃着過來,笑着給紀昀等人一一斟酒相敬,說道:“老師們别太寵着他,沒聽說過‘麻子不是麻子,是坑人’!”衆人粲然展笑間陳獻忠一拍手道:“甭說嘴,我也有了,就以麻子華章為題我也有佳句!”因拿腔作勢踽步詠哦: 猶似明月逢中元, 如何星光更璀璨? 若非尊苑恰同好文章, 老天因甚亂圈點? 詠聲甫落,立時一片鼓掌喝彩哄堂大笑。
連葛華章也笑得直噎氣兒,回桌上夾菜,哆嗦着手夾不起來。
一時紀昀轉過來到劉保琪這一桌,給陳獻忠、葛華章等人勸酒,問道:“你們方才嘀咕的什麼?我聽着,似乎也在說文章上的事?”“這也沒有甚麼避諱的。
”劉保琪笑道:“我們在猜今科
對了,我有一聯,‘門生今日頭磕地’——你們誰對個下聯?”盧見曾是紀昀的親家,在旁笑道:“這有何難——就對‘師母昨夜腳朝天’,可好?” 這是連紀昀也掃進去了,衆人頓時跌腳鼓掌,哈哈……嘿嘿……嘻嘻……有的前仰後合,有的蹲身捧腹,有的掩口葫蘆,有的背身噎嗆……已是一片笑得東倒西歪。
紀昀道:“昨晚親翁親母過來,看皇上賜給我的新袍子,走了之後,我忽然來了詩意,念給你們聽如何?嗯——”他故作莊重地沉吟片刻,衆人止笑聽他吟道: 昨夜親母太多情, 衆人都一笑,紀昀接着又詠: 為看新袍繞膝行。
看到……三更人靜後, 吟到這裡打住,說道:“今兒來的不是老師就是門生,熟不拘禮親不形儀,是我上輩老師平輩同年的和我同桌,其餘散坐自便。
門生們送來酒肉一概不拒,也快到過年了,作一夕暢飲也不為過——大家請,上屋廂房随便,涼菜已經上來了!”他詩沒吟完,忽然安排座席,衆人都不免詫異,盧見曾問道:“這詩難道隻有三句?”紀昀道:“第四句沒什麼說的,無非‘平平仄仄仄平平’罷了。
” 于是衆人又複一哄而笑,随紀昀進上房安席,雖說不拘禮不形儀,各人台面兒自己了然,說笑歸說笑,該有的儀節誰也不肯僭越苟且,須臾間已是各自就位。
這頭家人忙得穿梭似的,高燒绛燭啟封開樽,四個筒子爐燒得滿屋暖融融的,肉香酒香四溢撲鼻。
因王文韶等老宿儒在座,馬氏夫人不便出來受禮,門生同年也有二十多個,分撥兒進内拜壽出來,嘻嘻哈哈談天說地。
有的一副饞相盯着席面,有幾個饕餮的便試着想動箸。
陳獻忠是個黑矮粗墩胖子,綽号“栗子”,袖子捋得老高雙手撐桌,滿頭油光閃閃,瞪着一雙小眼睛滿桌骨碌碌亂轉,鼻子嗅着道:“咦呀——老師的菜真香啊!”馬二侉子是惟一沒有進士身份的人,因賜着三品頂子,坐在首桌,笑謂王文韶道:“您老狀元出來,做到文華殿大學士,也是桃李滿天下。
我也去吃過您的筵席,哪有恁麼不斯文的學生!”王文韶莞爾笑道:“一個人一個秉性,我其實也愛這份融洽熱鬧,隻是學不來,勉強做作反倒透着假了。
” 一時舉酒共賀“夫人壽比南山!”接着便是觥籌交錯,下面桌子上門生們行過了禮,更是不拘形迹,有拇戰猜枚的、行酒令的、說笑話的滿堂喧鬧。
紀昀在桌首把盞勸酒,一一雙手斟了,給盧見曾使了眼色,說聲“方便”便出院來,接着盧見曾也徜徉着出了天井,問道:“春帆,有甚麼事麼?”紀昀沒言聲,轉過一道角門,聽聽廁房裡沒人,站住了腳問道:“你原來在鹽道上有多少虧空?” “有個十四五萬兩吧?”盧見曾偏臉看天想了想,“這裡頭連高恒手裡的呆賬都窩着呢,前任鹽道有個五萬多,其實我手裡隻有三萬多銀子的賬——怎麼,又要查了麼?” 紀昀沒有回答,又問:“從信陽府調運茶磚在古北口換三百匹軍馬的事是你經手吧?有沒有茶引
” “馬匹茶葉數目和兵部、信陽府交發的數目相符不相符?” 盧見曾一聽就笑了,說道:“你道還是康熙初年,茶是茶馬是馬瓜青水白的?單茶葉就分着精茶、細茶、粗茶、茶磚、奶茶……十幾個等次呢!不給蒙古王爺的管家塞飽了,誰給你匹馬?一路關卡一路剝皮,從信陽到古北口或到山西馬坊,你算算是多少路?腳夫騾夫的工銀也漲了,不打虧空誰能辦下這差使?” “我不問情由,虧空是多少?” “也有個一兩萬罷!” 紀昀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我今兒遇到榮王爺,他到兵部戶部勘查,司官們回事兒說起了你虧空的事,榮王爺問起了我,‘盧見曾是不是你的親戚?’”盧見曾道:“五阿哥他懂得個屁!叫他跟我走一趟差看——真是不生孩子不曉得肚子疼——”“王爺是關心!”紀昀一口截斷了他牢騷,“都是因為自家人,特意的關照,你反連他也怪上!司官們要回到軍機處,我敢不如實奏明?老弟,不要在京泡了,趕緊回任上把差使理清白。
出了事我壓根護不了你!别看軍機處似乎多大的神氣,軍機大臣是什麼?是皇上的狗!不管是狼狗獵狗看家狗叭兒狗,一個失勢就是喪家狗!”說着,聽見遠處有腳步聲,便住了口。
二人“解手”回到正廳,屋裡依舊熱鬧得笑語歡騰,隻首席桌上幾個老宿儒顯得矜持穩沉,時而和上來敬酒的“門生孫兒”們碰杯沾唇,說說場中闱墨文卷,講講哪家子弟放了什麼缺,近日得了什麼詩詞,見紀昀二人進來,忙拉他們入座,紀昀便問:“哪位又有什麼好詩了!”王文治微笑道:“王老師正在批評拙作。
記得前年你在圓明園當值,三天沒回家,眼都腫了,皇上問起,你說你有個隐疾,不能鳏宿——三天不沾女人,因此眼睛赤腫——你那兩個妾,藹雲、卉情不是那次皇上賜你的?我有一阕《浪淘沙》單詠此事——大家都說不才是佳作呢!”說着曼吟道: 昨夜遇神仙,天賜姻緣。
分明醉裡亦醒然。
今宵做得同床會,連舉烽煙。
“這是上半阕了。
”王文治接着詠: 眼疾已愈否?卿卿相憐?兩柄快斧砍連連。
傳于春帆紀學士,此是鹽壇! 紀昀聽了笑道:“這是實詠,算得你回敬了‘文治日光華’了!”待要細品月旦,葛華章冒冒失失湊過來問道:“老師們有好詩,怎麼不叫學生們都鑒賞鑒賞?”盧見曾笑道:“是太老師說起‘煙鎖池塘柳’,是鳏對
一片嘩笑中早已有人把話傳給了陳獻忠,陳獻忠也有三分微醒,晃着過來,笑着給紀昀等人一一斟酒相敬,說道:“老師們别太寵着他,沒聽說過‘麻子不是麻子,是坑人’!”衆人粲然展笑間陳獻忠一拍手道:“甭說嘴,我也有了,就以麻子華章為題我也有佳句!”因拿腔作勢踽步詠哦: 猶似明月逢中元, 如何星光更璀璨? 若非尊苑恰同好文章, 老天因甚亂圈點? 詠聲甫落,立時一片鼓掌喝彩哄堂大笑。
連葛華章也笑得直噎氣兒,回桌上夾菜,哆嗦着手夾不起來。
一時紀昀轉過來到劉保琪這一桌,給陳獻忠、葛華章等人勸酒,問道:“你們方才嘀咕的什麼?我聽着,似乎也在說文章上的事?”“這也沒有甚麼避諱的。
”劉保琪笑道:“我們在猜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