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于敏中受命入機樞 慈甯宮阿哥受庭訓
關燈
小
中
大
着吧!有外頭好聽的古記兒笑話說給我們聽聽,你還辦你的正經事去——你們大家該怎麼玩還怎麼玩,這麼着随和兒我瞧着受用。
” 她這麼說,衆人隻好都答應着,做張做智仍歸位去“玩兒”,但乾隆在場,怎麼作派都透着假,鴉沒雀靜的一聲咳嗽也沒有,更無人敢放肆說笑。
太妃和貝勒夫人也都木着臉端肅而坐尋不出話來閑扯,乾隆笑道:“看來太後就像《紅樓夢》裡的賈母,我就是個賈政。
我一來都變成了避貓鼠兒了,母親放心,我隻稍坐坐就走,劉墉在軍機處等着我。
這雪天怕房子壓坍了砸了人,我們要一道兒出去走走。
” “敢情是的!”太後綻開滿臉皺紋笑道,“他們跟我說《紅樓夢》是禁書,皇帝原來也讀的麼?”“江南校書局原來開的禁書單子聽說是有《紅樓夢》。
”乾隆笑道:“這書的名聲太大了,連八阿哥都自說是‘紅迷’。
我叫内務府給尋來看,并沒有什麼違礙的去處,那寫的是明珠的家事,是才子之書。
開四庫全書,查禁違礙字樣,是為端正學術有益世道人心。
有些個诋毀列祖列宗的,大逆不道的,妄作華夷之辨的,煽動民變的嚴辦了幾個,下頭辦事人不能體諒朝廷用心,甯可過些子不肯不足,招得一些人杯弓蛇影疑神疑鬼也是有的。
上回一個知府,人家死了爹,墓碑上刻了‘皇考’兩個字,也報上來要打要殺,我說你讀過《離騷》沒有?‘朕皇考曰伯庸’,那還自稱是‘朕’,連屈原也是亂臣賊子了?——如今已經好多了。
”衆人聽得都是一笑,乾隆被打起了興頭,接着湊趣兒道:“上回還有好笑事。
齋戒宮那個太監叫高雲從的,有人告他夜裡吃酒賭博,他說吃酒讀書是有的,沒有賭博,和慎刑司的人嚷着折辯。
我從那過,心裡詫異:太監還有這麼雅的?叫了來問他讀誰的詩,他說最喜歡王士禛的《詠雪》。
叫他背給我聽。
他說,‘記性不好,頭一句是什麼什麼塵,第二句是什麼什麼魂,第三句忘了,第四句是狠的狠的狠的意思’……” 一席話說得滿堂哄然大笑,底下“玩兒”的一個個都控身躬背彎腰捶胸,太後笑得連連咳嗽,端着茶杯渾身直抖,水都撒落出來。
丫頭們一邊笑一邊給太後捶背,擦桌子抹水,隻定安太妃十貝勒夫人是修煉到火候的老孀婦,又坐在乾隆上首陪太後,不敢放肆,莞爾而已,一時太後笑得緩過氣來,說道,“記性果然不好,四句詩一句也記不得。
虧他還說是‘最喜歡’的呢!”說着又笑,衆人也都笑。
皇後那拉氏笑着替太後揩幹褂子擺上的水漬,說道:“難得皇上今兒個興緻高,太後喜歡,就是皇上孝心到了。
我也湊個趣兒——有個人,不認得字,也沒進過城,布告招貼兒也沒見過。
這天進城,他爹說‘進城見事不要亂說,不懂問人,省得人笑話’。
他進城到城門口,見一群人看告示,也湊進去傻着眼呆看,總歸是不懂怎麼回事,就問旁邊一個人,‘那是什麼呀?’” “旁邊那人也不認字兒,手裡拿着個燒餅吃着裝着看,聽人問話沒法回。
木着臉說:‘燒餅。
’” “‘我知道是燒餅。
我問那上面是什麼。
’” “‘芝麻。
’” “‘我說那些黑點子是什麼物事。
’” “‘是燒煳了的芝麻’……” 她笑話沒講完,衆人已經笑倒了,乾隆笑得打跌,說道:“啞巴問話聾子打岔,真個好問好答!”一時間殿内叽叽咯咯笑語盈室,初進來時那種莊重拘謹呆滞的氣氛不覺已經化盡。
“你方才說劉墉,是不是劉統勳的兒子?”太後笑了一歇,更顯着紅光滿面神定氣足,因問乾隆,“聽你上次說,不是放了道台了?”乾隆大笑道:“皇額娘,那是幾年前的事了,劉墉的官早就比道台大得多了,如今其實是把他當軍機大臣用的,這就要放欽差出差去了。
”“阿彌陀佛!”太後啧啧稱賞,“他爹是忠臣,這又輪到他出來給朝廷出力了!還年輕着的吧?皇後,像這樣的臣子,往後還要給你兒子使。
先頭薨了的皇後就待劉統勳厚。
得便兒我娘兒們也接見接見,主仆情分上頭他就更加盡心不是?” 那拉氏臉上已沒了笑容,她心中此時另有一般滋味。
在乾隆的三十幾位嫔妃中,若論姿色,她原是最出衆的,乾隆翻牌子臨幸,她占了一少半,但隻是子嗣上頭艱難,頭胎生個公主,還沒有取名就夭亡了,二胎是兒子也沒保住。
三胎生下阿哥叫颙琪,總算成立了,卻似是個“藥罐子”托生的,任憑人參補藥當飯吃,仍是今日傷風明日感冒,瘦得一把幹柴,風吹過來都搖晃着要倒,身體不好,讀書功課自然也就不成。
在毓慶宮坐紅闆凳的十有五六是他,于敏中雖不便打他的手闆,出來進去的不見好顔色,連皇後也面上無光。
自從端慧太子逝世,乾隆私地說話,興許是祖上風水有關,大清皇後的嫡子沒有一個循位登基的,就是日後遴選太子,颙琪這形容兒也斷沒有指望。
劉墉就算是“保國老臣”也保的不是自己的兒。
因此這話隻能吊起她心中一縷酸味,勉強賠笑道:“老佛爺說的是!”乾隆卻想不到她此刻心境,微笑道:“老佛爺看得長遠,劉墉辦事沉穩幹練,相貌也像他父親,他的字比紀昀還好呢!太後皇後一見就知道了,于師傅也要進軍機,還有和珅、李侍堯。
劉墉和珅一道出欽差,回來我安排他們進來給太後皇後請安——這好辦!” “和珅這人怎麼樣?我耳朵聽他名字聒出繭子了。
”太後說道,“好像是管着崇文門稅關上的?”“和珅輕财好義伶俐可喜辦事幹練,處的好人緣兒。
”乾隆思索着說道,“書讀得不多但記性極好。
近些年來也頗知讀書養性。
他下頭人緣好,上頭平常,進軍機曆練幾年就好了。
”太後枯着眉頭想了想,說道:“他常進來到慈甯宮賬房結賬。
我隔窗見過,似乎伶俐太過,帶點子柔媚小意兒,就是我們老屯子裡的‘能豆兒’那種人。
阿桂這幾個上頭辦事的奴才原都是好的,選跟前的人得留心,别叫一個耗子攪壞了一鍋湯。
”她頓了頓,又道:“論理我不該問這些事。
隻是要忠臣,别哄弄了你。
我不過白囑咐一句。
”乾隆笑道:“母親從不幹政,這更不是幹政,這是金石良言。
放心,我當然還要查考他們。
告訴母親一句話,兒子不是個好糊弄的。
沒有實在的政績,說得天花亂墜,單是乖巧會說話就大用,那我不成秦二世了?崇文門關稅一百多年荒着,收的銀子不見影兒,有時收稅有時又不收,沒有一點規矩。
經和珅一整頓,關稅上的月例朝廷是免了,戶部内務府平白每年得一二百萬的進項。
說外頭鬧虧空,我們皇家也是一個樣兒,為填虧空,都從各宮下等太監宮女衣裳飲食上頭克扣。
今年您看就不同,大夥房裡夥食好了。
不用吃黑心廚子的馊飯涮鍋水了。
太監換行頭,宮女們頭面銀
” 她這麼說,衆人隻好都答應着,做張做智仍歸位去“玩兒”,但乾隆在場,怎麼作派都透着假,鴉沒雀靜的一聲咳嗽也沒有,更無人敢放肆說笑。
太妃和貝勒夫人也都木着臉端肅而坐尋不出話來閑扯,乾隆笑道:“看來太後就像《紅樓夢》裡的賈母,我就是個賈政。
我一來都變成了避貓鼠兒了,母親放心,我隻稍坐坐就走,劉墉在軍機處等着我。
這雪天怕房子壓坍了砸了人,我們要一道兒出去走走。
” “敢情是的!”太後綻開滿臉皺紋笑道,“他們跟我說《紅樓夢》是禁書,皇帝原來也讀的麼?”“江南校書局原來開的禁書單子聽說是有《紅樓夢》。
”乾隆笑道:“這書的名聲太大了,連八阿哥都自說是‘紅迷’。
我叫内務府給尋來看,并沒有什麼違礙的去處,那寫的是明珠的家事,是才子之書。
開四庫全書,查禁違礙字樣,是為端正學術有益世道人心。
有些個诋毀列祖列宗的,大逆不道的,妄作華夷之辨的,煽動民變的嚴辦了幾個,下頭辦事人不能體諒朝廷用心,甯可過些子不肯不足,招得一些人杯弓蛇影疑神疑鬼也是有的。
上回一個知府,人家死了爹,墓碑上刻了‘皇考’兩個字,也報上來要打要殺,我說你讀過《離騷》沒有?‘朕皇考曰伯庸’,那還自稱是‘朕’,連屈原也是亂臣賊子了?——如今已經好多了。
”衆人聽得都是一笑,乾隆被打起了興頭,接着湊趣兒道:“上回還有好笑事。
齋戒宮那個太監叫高雲從的,有人告他夜裡吃酒賭博,他說吃酒讀書是有的,沒有賭博,和慎刑司的人嚷着折辯。
我從那過,心裡詫異:太監還有這麼雅的?叫了來問他讀誰的詩,他說最喜歡王士禛的《詠雪》。
叫他背給我聽。
他說,‘記性不好,頭一句是什麼什麼塵,第二句是什麼什麼魂,第三句忘了,第四句是狠的狠的狠的意思’……” 一席話說得滿堂哄然大笑,底下“玩兒”的一個個都控身躬背彎腰捶胸,太後笑得連連咳嗽,端着茶杯渾身直抖,水都撒落出來。
丫頭們一邊笑一邊給太後捶背,擦桌子抹水,隻定安太妃十貝勒夫人是修煉到火候的老孀婦,又坐在乾隆上首陪太後,不敢放肆,莞爾而已,一時太後笑得緩過氣來,說道,“記性果然不好,四句詩一句也記不得。
虧他還說是‘最喜歡’的呢!”說着又笑,衆人也都笑。
皇後那拉氏笑着替太後揩幹褂子擺上的水漬,說道:“難得皇上今兒個興緻高,太後喜歡,就是皇上孝心到了。
我也湊個趣兒——有個人,不認得字,也沒進過城,布告招貼兒也沒見過。
這天進城,他爹說‘進城見事不要亂說,不懂問人,省得人笑話’。
他進城到城門口,見一群人看告示,也湊進去傻着眼呆看,總歸是不懂怎麼回事,就問旁邊一個人,‘那是什麼呀?’” “旁邊那人也不認字兒,手裡拿着個燒餅吃着裝着看,聽人問話沒法回。
木着臉說:‘燒餅。
’” “‘我知道是燒餅。
我問那上面是什麼。
’” “‘芝麻。
’” “‘我說那些黑點子是什麼物事。
’” “‘是燒煳了的芝麻’……” 她笑話沒講完,衆人已經笑倒了,乾隆笑得打跌,說道:“啞巴問話聾子打岔,真個好問好答!”一時間殿内叽叽咯咯笑語盈室,初進來時那種莊重拘謹呆滞的氣氛不覺已經化盡。
“你方才說劉墉,是不是劉統勳的兒子?”太後笑了一歇,更顯着紅光滿面神定氣足,因問乾隆,“聽你上次說,不是放了道台了?”乾隆大笑道:“皇額娘,那是幾年前的事了,劉墉的官早就比道台大得多了,如今其實是把他當軍機大臣用的,這就要放欽差出差去了。
”“阿彌陀佛!”太後啧啧稱賞,“他爹是忠臣,這又輪到他出來給朝廷出力了!還年輕着的吧?皇後,像這樣的臣子,往後還要給你兒子使。
先頭薨了的皇後就待劉統勳厚。
得便兒我娘兒們也接見接見,主仆情分上頭他就更加盡心不是?” 那拉氏臉上已沒了笑容,她心中此時另有一般滋味。
在乾隆的三十幾位嫔妃中,若論姿色,她原是最出衆的,乾隆翻牌子臨幸,她占了一少半,但隻是子嗣上頭艱難,頭胎生個公主,還沒有取名就夭亡了,二胎是兒子也沒保住。
三胎生下阿哥叫颙琪,總算成立了,卻似是個“藥罐子”托生的,任憑人參補藥當飯吃,仍是今日傷風明日感冒,瘦得一把幹柴,風吹過來都搖晃着要倒,身體不好,讀書功課自然也就不成。
在毓慶宮坐紅闆凳的十有五六是他,于敏中雖不便打他的手闆,出來進去的不見好顔色,連皇後也面上無光。
自從端慧太子逝世,乾隆私地說話,興許是祖上風水有關,大清皇後的嫡子沒有一個循位登基的,就是日後遴選太子,颙琪這形容兒也斷沒有指望。
劉墉就算是“保國老臣”也保的不是自己的兒。
因此這話隻能吊起她心中一縷酸味,勉強賠笑道:“老佛爺說的是!”乾隆卻想不到她此刻心境,微笑道:“老佛爺看得長遠,劉墉辦事沉穩幹練,相貌也像他父親,他的字比紀昀還好呢!太後皇後一見就知道了,于師傅也要進軍機,還有和珅、李侍堯。
劉墉和珅一道出欽差,回來我安排他們進來給太後皇後請安——這好辦!” “和珅這人怎麼樣?我耳朵聽他名字聒出繭子了。
”太後說道,“好像是管着崇文門稅關上的?”“和珅輕财好義伶俐可喜辦事幹練,處的好人緣兒。
”乾隆思索着說道,“書讀得不多但記性極好。
近些年來也頗知讀書養性。
他下頭人緣好,上頭平常,進軍機曆練幾年就好了。
”太後枯着眉頭想了想,說道:“他常進來到慈甯宮賬房結賬。
我隔窗見過,似乎伶俐太過,帶點子柔媚小意兒,就是我們老屯子裡的‘能豆兒’那種人。
阿桂這幾個上頭辦事的奴才原都是好的,選跟前的人得留心,别叫一個耗子攪壞了一鍋湯。
”她頓了頓,又道:“論理我不該問這些事。
隻是要忠臣,别哄弄了你。
我不過白囑咐一句。
”乾隆笑道:“母親從不幹政,這更不是幹政,這是金石良言。
放心,我當然還要查考他們。
告訴母親一句話,兒子不是個好糊弄的。
沒有實在的政績,說得天花亂墜,單是乖巧會說話就大用,那我不成秦二世了?崇文門關稅一百多年荒着,收的銀子不見影兒,有時收稅有時又不收,沒有一點規矩。
經和珅一整頓,關稅上的月例朝廷是免了,戶部内務府平白每年得一二百萬的進項。
說外頭鬧虧空,我們皇家也是一個樣兒,為填虧空,都從各宮下等太監宮女衣裳飲食上頭克扣。
今年您看就不同,大夥房裡夥食好了。
不用吃黑心廚子的馊飯涮鍋水了。
太監換行頭,宮女們頭面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