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結尾的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人,即使那些比較壞的,畢竟是有正義感的。
除非是哪個猶太佬,而不是俄羅斯人。
不,大人,您無需隐瞞什麼。
就像您剛才對我那樣說吧。
要知道,他們在诽謗您,說您沽名釣譽,驕傲自大,什麼意見也不聽,隻相信自己,——那就讓他們看看,真相究竟如何。
您有什麼可顧慮的?您的事業是正義的。
您就說吧,仿佛不是在對他們說話,而是像在上帝面前忏悔那樣真誠坦白。
” “阿法納西·瓦西裡耶維奇,”公爵沉思着說道:“我一定會考慮的,首先我十分感謝您的高見。
” “而乞乞科夫,大人,您就下令将他放了吧。
” “您去告訴這個乞乞科夫,叫他趕快離開這裡,走得越遠越好。
他,我永遠不會寬恕。
” 穆拉佐夫向公爵鞠躬告辭,直接去見乞乞科夫。
他發現乞乞科夫的情緒很好,在泰然自若地享用一頓講究的午餐,這是一個精于烹調的廚房用陶瓷手提飯盒給他送來的。
老人根據最初交談的幾句話,立即發覺乞乞科夫已經同一位值得注意的官員有過接觸。
他甚至看出,是老奸巨猾的法律顧問在這裡暗中插手。
“請聽我說,巴維爾·伊凡諾維奇,”他說道,“我給您帶來了自由,條件是您必須立即從城裡消失。
打點行裝吧,但願一路平安,一刻也别耽擱,因為事情會更糟。
我知道,有一個人正在這裡教唆您;所以我要給您露個口風,再有一個這樣的案子被揭露,到那時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挽救那個人了。
他當然樂意拖人下水,以免覺得寂寞,而且此案就要收場了。
我離開您的時候,您的情緒是好的,——比您現在這樣的情緒好。
我是在認真地規勸您。
真的,要緊的不是這份遺産,人們為了它而打官司,互相過不去,好像真能享有此生的安樂而不用想想死後的生活。
相信我的話吧,巴維爾·伊凡諾維奇,如果人們迷戀塵世的一切,互相争鬥,巧取豪奪,不想想怎樣積累心靈财富,塵世的财富也是靠不住的。
饑餓、貧困的時候會到來,全體人民是這樣,個人也是這樣……這是很明顯的。
不管怎麼說,軀體總是依賴于靈魂。
但願一切如意!不要隻想着死農奴,而要想想自己的活的靈魂,希望您從此走上自新之路!明天我也要走了。
您趕緊動身吧!否則,我不在這兒就糟啦。
” 老人講完,就走了出去。
乞乞科夫陷入了沉思。
他又覺得生活的意義決非無關緊要的了。
“穆拉佐夫是對的,”他說,“該是走上自新之路的時候了!”說了這句話,他走出了監獄。
崗哨拿着小木匣子、床墊和内衣跟在後面。
謝利凡和彼得魯什卡歡天喜地迎接老爺。
“喂,親愛的夥計們,”乞乞科夫親切地對他們說道,“該收拾行李走了。
” “走吧,巴維爾·伊凡諾維奇,”謝利凡說道,“路大概好走了:下了好大的雪。
真的,該離開這個城市了。
它讓我讨厭,我簡直不想再看到它了。
” “你去找馬車匠,讓他給馬車裝上滑木,[15]”乞乞科夫說道,他自己随即到城裡去了,不過他不想去向任何人辭行。
出了這樣的事,會覺得不好意思——再說,城裡流傳着許多關于他的醜聞。
他避開所有的人,隻是悄悄地去找那個店主,上回曾在他那裡買了納瓦裡諾的火焰與硝煙色的呢料,這一回又剪了四俄尺料子做燕尾服和褲子,然後又親自去找原來的那個裁縫。
看在工錢加倍的分上,這位師傅決心鼓足幹勁,動員所有人手,在燭光下用針、熨鬥、牙齒幹了個通宵,燕尾服終于在第二天趕了出來,雖然略微遲了點兒。
馬兒都已經套上了車。
不過乞乞科夫還是試了試燕尾服。
衣服做得真漂亮,和原來的那件一模一樣。
可是,唉!他發覺頭皮上有一塊光秃秃的白斑,他傷心地喃喃道:“當時為什麼要那樣痛不欲生呢?扯自己的頭發就更不該了。
”付了裁縫工錢,他終于在一種奇特的狀态中驅車駛出城外。
這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乞乞科夫了。
他好像是原來那個乞乞科夫的廢墟。
可以把他的内心狀态比作一座被拆毀的建築物,它被拆毀,是要用它的材料再造一座新的;而新的還沒有動工,因為建築師的藍圖還沒有到,工人們不知從何着手。
穆拉佐夫老人是早他一個鐘頭動身的,與波塔佩奇同乘一輛粗席篷的馬車,而在乞乞科夫走後一個鐘頭,下來了一道命令:公爵即将前往彼得堡,行前希望會見全體官員,任何人不得缺席。
本城的所有官員,從省長到九等文官全都集合在總督府的大廳裡,其中有各廳廳長,業務主管,各級文職官員,有基斯洛耶多夫、克拉斯諾索夫、薩莫斯維斯托夫,有清官、貪官,有昧良心的、半昧良心的和從不昧良心的官,——人人都不無激動、不無惶恐地等候着總督大人的光臨。
公爵不露聲色地步入大廳,他的目光堅定,一如他的步伐。
全體官員鞠躬如儀,不少人鞠了九十度的躬。
公爵微微鞠躬答禮,開始講話: “我就要去彼得堡了,我認為有必要會見你們大家,并多少解釋一下此行的原因。
我們這裡發生了一起影響很惡劣的案件。
我想在座的很多人都知道,我說的是哪一個案子。
這起案件還暴露了其他一些同樣卑鄙的案子,有些一向被我視為清廉正直的官員居然也卷了進去。
我還知道,這樣把水攪渾,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是使案子根本不可能通過正式的途徑來了結。
我還知道,誰是主謀,誰在幕後[16]……雖然他把自己的介入掩蔽得很巧妙。
但問題在于,我不想根據案卷材料進行正式審訊,而是通過軍事法庭迅速結案,就像在戰時那樣,我希望皇帝在聽了我有關此案的全部陳述以後,會給我這個權力。
以民事方式辦案已無可能,文件櫃已被焚毀,而且有人還以大量捏造的旁證材料,以無中生有的頻頻告密,企圖把本來就錯綜複雜的案子搞得更加撲朔迷離,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唯一的辦法隻能是軍事審判,我希望聽聽你們的意見。
” 公爵不說了,仿佛在等待回答。
大家站在那裡,低頭望着地下。
很多人面色慘白。
“我甚至還知道一個案子,盡管作案者滿以為他們決不會敗露。
此案就不必根據案卷材料查處了,因為原告和申訴人就是我本人,我将提出确鑿的罪證。
” 與會的官員之中有一個人哆嗦了一下;某些最膽小的人也忸怩不安起來。
“自然,主謀将被剝奪官銜和财産,其餘的撤職。
不言而喻,其中一定有不少人是無辜被殃及。
有什麼辦法呢?案子太可恥了,它顯然需要公正的裁判。
雖然我知道,這樣做并不能使别人接受教訓,因為被趕走的人會由别人來代替,而那些本來清廉正直的人也會變得貪贓枉法,那些受到信任的人會欺騙你,出賣你,——盡管如此,我還是嚴懲不貸,因為需要公正的裁判。
我知道,人們會指責我冷酷無情。
我應當這樣,完全成為公正裁判的無情工具,變成将要落在罪人頭上的一把利斧。
” 人人的臉上都不由得掠過一絲戰栗。
公爵是平靜的。
他的臉上沒有憤怒,也沒有流露内心的責難。
“現在,掌握着很多人的命運,并且決不會被任何懇求所打動的人,正是這個人,現在俯伏在你們腳下,向你們大家提出請求。
一切都會被忘掉,被擺平,被寬恕;我要親自為所有的人說項,如果你們接受我的請求的話。
現在就來談談我的請求。
我知道,任何方法,任何恐懼,任何懲罰都不足以根除邪惡:它已經太根深蒂固了。
甚至對那些并非生來就卑鄙的人們來說,受賄的醜行也成了一種必然,一種需要。
我知道,很多人幾乎已經無法抗拒同流合污。
可是我,在這決定性的神聖時刻,在這必須拯救自己的祖國,每個公民都該負起責任、犧牲一切的時刻,——我應當呼籲,哪怕是向胸膛中還有一顆俄國心、多少懂得什麼是高尚的人們發出呼籲。
何必說我們誰的罪過更大呢!也許,罪過最大的人是我;也許我由于過分的猜疑,疏遠了你們當中那些真誠地希望于我有益的人,雖然我本來也應該投桃報李。
如果他們确實向往正義和祖國的繁榮,就不該因為我的态度傲慢而懷恨,應當克服自己個人的虛驕之氣,犧牲自己的個性。
我是不可能不看到他們的犧牲和向善的高尚情操的,也不可能不終于接受他們的有益而聰明的忠告。
說到底,下屬更應該适應官長的脾氣,而不是要官長适應下屬的脾氣。
這樣比較合理,也比較容易,因為下屬隻有一位官長,而官長卻有幾百名下屬。
不過我們姑且不論誰的過錯更大。
問題在于,我們必須拯救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國家正在衰亡,不是亡于二十種外族語言的入侵[17],而是亡于我們自己;在合法的統治之外已經形成了另一股統治勢力,比任何合法的統治都更強大得多。
它規定了自己的條件,把一切都标了價格,甚至使這些價格達到了盡人皆知的地步。
任何一位國君,即使他比所有的立法者和君王都更加英明,也無法戰勝邪惡,不論他怎樣再另派其他官員監督貪官的行動。
一切都無濟于事,除非我們每個人都意識到,應當像全民奮起,武裝反抗……[18]的時代那樣,奮起對抗邪惡。
作為一個與你們血脈相連、身上流着同樣的血的俄羅斯人,我現在向你們發出号召。
我向你們當中多少能理解什麼是高尚情操的人們發出号召。
請你們想一想人在每一步都會面對的責任。
請你們切近地審視一下自己的責任,以及對自己在人世間的使命所應盡的義務,因為我們大家的這種觀念已經淡薄了,因而我們幾乎……”[19]
[1]手稿中這一章先于前幾章。
——原注[2]甘布斯是彼得堡一個家具商的名字。
[3]耶和華曾降蝗災于埃及,參見《舊約·出埃及記》第10章。
[4]手稿中有遺漏。
——原注[5]手稿中有遺漏。
——原注[6]指曆史上一場著名的海戰。
這場戰争1827年發生在伯羅奔尼撒西南部的納瓦裡諾港,一方是俄、英、法的聯合艦隊,另一方是埃(及)土(耳其)艦隊,以後者的失敗告終。
[7]這裡引用克雷洛夫的一篇寓言故事:夏天蜻蜓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飛舞嬉戲,而螞蟻在辛勤勞動。
到了冬天,蜻蜓要求到螞蟻的窩裡去過冬,遭到螞蟻的拒絕。
[8]系德國城市卡爾斯魯厄和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之誤。
[9]原文為法文。
[10]此句未寫完。
——原注[11]見《新約·馬太福音》第11章第12節: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
[12]原文為法文。
[13]手稿中下缺。
——原注[14]手稿中此句缺開頭。
——原注[15]裝上滑木以後,車廂可以像雪橇一樣在雪地上滑行。
[16]此句未寫完。
——原注[17]指拿破侖的入侵。
他的軍隊有很多不同民族的部隊。
[18]手稿中有遺漏。
——原注[19]手稿中至此中斷。
——原注
除非是哪個猶太佬,而不是俄羅斯人。
不,大人,您無需隐瞞什麼。
就像您剛才對我那樣說吧。
要知道,他們在诽謗您,說您沽名釣譽,驕傲自大,什麼意見也不聽,隻相信自己,——那就讓他們看看,真相究竟如何。
您有什麼可顧慮的?您的事業是正義的。
您就說吧,仿佛不是在對他們說話,而是像在上帝面前忏悔那樣真誠坦白。
” “阿法納西·瓦西裡耶維奇,”公爵沉思着說道:“我一定會考慮的,首先我十分感謝您的高見。
” “而乞乞科夫,大人,您就下令将他放了吧。
” “您去告訴這個乞乞科夫,叫他趕快離開這裡,走得越遠越好。
他,我永遠不會寬恕。
” 穆拉佐夫向公爵鞠躬告辭,直接去見乞乞科夫。
他發現乞乞科夫的情緒很好,在泰然自若地享用一頓講究的午餐,這是一個精于烹調的廚房用陶瓷手提飯盒給他送來的。
老人根據最初交談的幾句話,立即發覺乞乞科夫已經同一位值得注意的官員有過接觸。
他甚至看出,是老奸巨猾的法律顧問在這裡暗中插手。
“請聽我說,巴維爾·伊凡諾維奇,”他說道,“我給您帶來了自由,條件是您必須立即從城裡消失。
打點行裝吧,但願一路平安,一刻也别耽擱,因為事情會更糟。
我知道,有一個人正在這裡教唆您;所以我要給您露個口風,再有一個這樣的案子被揭露,到那時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挽救那個人了。
他當然樂意拖人下水,以免覺得寂寞,而且此案就要收場了。
我離開您的時候,您的情緒是好的,——比您現在這樣的情緒好。
我是在認真地規勸您。
真的,要緊的不是這份遺産,人們為了它而打官司,互相過不去,好像真能享有此生的安樂而不用想想死後的生活。
相信我的話吧,巴維爾·伊凡諾維奇,如果人們迷戀塵世的一切,互相争鬥,巧取豪奪,不想想怎樣積累心靈财富,塵世的财富也是靠不住的。
饑餓、貧困的時候會到來,全體人民是這樣,個人也是這樣……這是很明顯的。
不管怎麼說,軀體總是依賴于靈魂。
但願一切如意!不要隻想着死農奴,而要想想自己的活的靈魂,希望您從此走上自新之路!明天我也要走了。
您趕緊動身吧!否則,我不在這兒就糟啦。
” 老人講完,就走了出去。
乞乞科夫陷入了沉思。
他又覺得生活的意義決非無關緊要的了。
“穆拉佐夫是對的,”他說,“該是走上自新之路的時候了!”說了這句話,他走出了監獄。
崗哨拿着小木匣子、床墊和内衣跟在後面。
謝利凡和彼得魯什卡歡天喜地迎接老爺。
“喂,親愛的夥計們,”乞乞科夫親切地對他們說道,“該收拾行李走了。
” “走吧,巴維爾·伊凡諾維奇,”謝利凡說道,“路大概好走了:下了好大的雪。
真的,該離開這個城市了。
它讓我讨厭,我簡直不想再看到它了。
” “你去找馬車匠,讓他給馬車裝上滑木,
出了這樣的事,會覺得不好意思——再說,城裡流傳着許多關于他的醜聞。
他避開所有的人,隻是悄悄地去找那個店主,上回曾在他那裡買了納瓦裡諾的火焰與硝煙色的呢料,這一回又剪了四俄尺料子做燕尾服和褲子,然後又親自去找原來的那個裁縫。
看在工錢加倍的分上,這位師傅決心鼓足幹勁,動員所有人手,在燭光下用針、熨鬥、牙齒幹了個通宵,燕尾服終于在第二天趕了出來,雖然略微遲了點兒。
馬兒都已經套上了車。
不過乞乞科夫還是試了試燕尾服。
衣服做得真漂亮,和原來的那件一模一樣。
可是,唉!他發覺頭皮上有一塊光秃秃的白斑,他傷心地喃喃道:“當時為什麼要那樣痛不欲生呢?扯自己的頭發就更不該了。
”付了裁縫工錢,他終于在一種奇特的狀态中驅車駛出城外。
這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乞乞科夫了。
他好像是原來那個乞乞科夫的廢墟。
可以把他的内心狀态比作一座被拆毀的建築物,它被拆毀,是要用它的材料再造一座新的;而新的還沒有動工,因為建築師的藍圖還沒有到,工人們不知從何着手。
穆拉佐夫老人是早他一個鐘頭動身的,與波塔佩奇同乘一輛粗席篷的馬車,而在乞乞科夫走後一個鐘頭,下來了一道命令:公爵即将前往彼得堡,行前希望會見全體官員,任何人不得缺席。
本城的所有官員,從省長到九等文官全都集合在總督府的大廳裡,其中有各廳廳長,業務主管,各級文職官員,有基斯洛耶多夫、克拉斯諾索夫、薩莫斯維斯托夫,有清官、貪官,有昧良心的、半昧良心的和從不昧良心的官,——人人都不無激動、不無惶恐地等候着總督大人的光臨。
公爵不露聲色地步入大廳,他的目光堅定,一如他的步伐。
全體官員鞠躬如儀,不少人鞠了九十度的躬。
公爵微微鞠躬答禮,開始講話: “我就要去彼得堡了,我認為有必要會見你們大家,并多少解釋一下此行的原因。
我們這裡發生了一起影響很惡劣的案件。
我想在座的很多人都知道,我說的是哪一個案子。
這起案件還暴露了其他一些同樣卑鄙的案子,有些一向被我視為清廉正直的官員居然也卷了進去。
我還知道,這樣把水攪渾,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是使案子根本不可能通過正式的途徑來了結。
我還知道,誰是主謀,誰在幕後
但問題在于,我不想根據案卷材料進行正式審訊,而是通過軍事法庭迅速結案,就像在戰時那樣,我希望皇帝在聽了我有關此案的全部陳述以後,會給我這個權力。
以民事方式辦案已無可能,文件櫃已被焚毀,而且有人還以大量捏造的旁證材料,以無中生有的頻頻告密,企圖把本來就錯綜複雜的案子搞得更加撲朔迷離,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唯一的辦法隻能是軍事審判,我希望聽聽你們的意見。
” 公爵不說了,仿佛在等待回答。
大家站在那裡,低頭望着地下。
很多人面色慘白。
“我甚至還知道一個案子,盡管作案者滿以為他們決不會敗露。
此案就不必根據案卷材料查處了,因為原告和申訴人就是我本人,我将提出确鑿的罪證。
” 與會的官員之中有一個人哆嗦了一下;某些最膽小的人也忸怩不安起來。
“自然,主謀将被剝奪官銜和财産,其餘的撤職。
不言而喻,其中一定有不少人是無辜被殃及。
有什麼辦法呢?案子太可恥了,它顯然需要公正的裁判。
雖然我知道,這樣做并不能使别人接受教訓,因為被趕走的人會由别人來代替,而那些本來清廉正直的人也會變得貪贓枉法,那些受到信任的人會欺騙你,出賣你,——盡管如此,我還是嚴懲不貸,因為需要公正的裁判。
我知道,人們會指責我冷酷無情。
我應當這樣,完全成為公正裁判的無情工具,變成将要落在罪人頭上的一把利斧。
” 人人的臉上都不由得掠過一絲戰栗。
公爵是平靜的。
他的臉上沒有憤怒,也沒有流露内心的責難。
“現在,掌握着很多人的命運,并且決不會被任何懇求所打動的人,正是這個人,現在俯伏在你們腳下,向你們大家提出請求。
一切都會被忘掉,被擺平,被寬恕;我要親自為所有的人說項,如果你們接受我的請求的話。
現在就來談談我的請求。
我知道,任何方法,任何恐懼,任何懲罰都不足以根除邪惡:它已經太根深蒂固了。
甚至對那些并非生來就卑鄙的人們來說,受賄的醜行也成了一種必然,一種需要。
我知道,很多人幾乎已經無法抗拒同流合污。
可是我,在這決定性的神聖時刻,在這必須拯救自己的祖國,每個公民都該負起責任、犧牲一切的時刻,——我應當呼籲,哪怕是向胸膛中還有一顆俄國心、多少懂得什麼是高尚的人們發出呼籲。
何必說我們誰的罪過更大呢!也許,罪過最大的人是我;也許我由于過分的猜疑,疏遠了你們當中那些真誠地希望于我有益的人,雖然我本來也應該投桃報李。
如果他們确實向往正義和祖國的繁榮,就不該因為我的态度傲慢而懷恨,應當克服自己個人的虛驕之氣,犧牲自己的個性。
我是不可能不看到他們的犧牲和向善的高尚情操的,也不可能不終于接受他們的有益而聰明的忠告。
說到底,下屬更應該适應官長的脾氣,而不是要官長适應下屬的脾氣。
這樣比較合理,也比較容易,因為下屬隻有一位官長,而官長卻有幾百名下屬。
不過我們姑且不論誰的過錯更大。
問題在于,我們必須拯救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國家正在衰亡,不是亡于二十種外族語言的入侵
它規定了自己的條件,把一切都标了價格,甚至使這些價格達到了盡人皆知的地步。
任何一位國君,即使他比所有的立法者和君王都更加英明,也無法戰勝邪惡,不論他怎樣再另派其他官員監督貪官的行動。
一切都無濟于事,除非我們每個人都意識到,應當像全民奮起,武裝反抗……
作為一個與你們血脈相連、身上流着同樣的血的俄羅斯人,我現在向你們發出号召。
我向你們當中多少能理解什麼是高尚情操的人們發出号召。
請你們想一想人在每一步都會面對的責任。
請你們切近地審視一下自己的責任,以及對自己在人世間的使命所應盡的義務,因為我們大家的這種觀念已經淡薄了,因而我們幾乎……”
——原注
——原注
——原注
這場戰争1827年發生在伯羅奔尼撒西南部的納瓦裡諾港,一方是俄、英、法的聯合艦隊,另一方是埃(及)土(耳其)艦隊,以後者的失敗告終。
到了冬天,蜻蜓要求到螞蟻的窩裡去過冬,遭到螞蟻的拒絕。
——原注
——原注
——原注
——原注
他的軍隊有很多不同民族的部隊。
——原注
——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