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努兒家
關燈
小
中
大
捕捉索勒(大約是旱獺)的套子,上面阻擋機關的氈片隻縫了一半就不得要領地停止了,便大笑起來,拎起套子輕蔑地往旁邊的馬鞍上磕了磕,然後三下五除二撕去上面的氈片,在我家柴堆裡随便撿了根木棍,找斯馬胡力讨來小刀,彪悍地削了起來。
刀法那個淩厲啊,木屑四迸,毫不留情,使的根本就是男人才有的力氣嘛!還邊削邊無情地挖苦斯馬胡力,說一個男人怎麼連這個都不會!斯馬胡力一聲不吭,悄悄對我苦笑:“看,這個婦人厲害吧?”我也悄悄表示贊同。
很快,她就做好了一個銷子,别在套子上試了下,輕輕一碰,兩片齒狀鐵夾就彈了起來,果然靈敏又結實,比氈片強多了。
斯馬胡力很高興,想打開親自試一試,但他跪在地上,雙膝抵住套子兩端,使盡力氣也沒能掰開(可想套子的力量多大,可憐的索勒……)。
這個婦人一把将他推開,她隻用右腳踩着,手一撥弄,還沒怎麼看清楚,夾子就啪地打開了。
難怪這女人敢一個人上山…… 從那以後,斯馬胡力隻要一看到這個夾套,就感歎地,甚至心有餘悸地說:“厲害得很啊……” 可從外表看上去,明明隻是個漂亮母親、普通婦人的模樣。
由于阿依努兒家所處的地勢高,家裡裝了無線座機電話(低的地方沒信号)。
媽媽決定找個日子去她家給沙阿爸爸打電話。
有一天她和莎裡帕罕媽媽約好一起去了,但兩人很快回來,說阿依努兒生病了,沒打成電話。
我覺得很奇怪,人病了,電話機又沒病,為什麼不能打呢?更奇怪的是,彪悍威猛的阿依努兒也會生病? 後來才知,那天信号不穩定,打不通電話。
又過了兩天,天氣晴朗無風。
我和紮克拜媽媽、莎裡帕罕媽媽一起向阿依努兒家走去。
我們沿着溪流一直往上遊走,到了山谷盡頭向東面折進一段山路,經過剛剛搬來的塔布斯家氈房後又走了很久。
路越來越陡的時候,聽到有狗叫聲。
很快,山路盡頭的樹木中出現了一頂極小的褐色舊氈房,比我家的還小。
氈房四面全是灌木叢,中間流着一脈細細的、若隐若現的水流。
我們往前又走了幾步,突然發現氈房前深深的草叢裡居然停着一架兩米多長的編織花帶的繃架!上面長長地拖着一幅正在編織的花帶,梭子别在中間,已經織好了三四米,看來再有一小半就完工了。
我連跑幾步,湊到跟前看。
好寬的一幅花邊啊!一尺多寬呢,織好後,一定是用來挂在氈房的房架根部或頂部。
在那兩處圍一圈這樣的寬花帶子,又美觀,又擋風。
而窄一些的花帶子,是用來繃在氈房外的氈蓋上的。
更窄一些的則用來縫在花氈上,或裝飾其他手工制品,或者隻是當作繩子系東西。
眼下這塊花帶織進去了六七種顔色的毛線,又緊又勻,圖案大方明朗。
怪不得阿依努兒在任何時候都會顯得格外好強、無畏,原來本身是如此靈巧、聰慧的人,才會那麼驕傲,那麼自信。
阿依努兒站在門口迎接我們,依然穿着長褲和球鞋,看來還在病中,頭上蒙着厚厚的頭巾,顯然沒有前幾天那麼精神了,但身手還算敏捷。
她先把抱着自己腿不放的小兒子一腳踢開,再拎起矮桌扔到花氈上,三下兩下備起茶水來。
她家這塊駐地一定使用過很多個夏天了,氈房四周還精心架起半人高的欄杆,防止牛羊靠近。
門口有一大塊平平坦坦的石頭,上面放着馬鞍等雜物。
馕坑也設在門口,巧妙地利用兩塊嵌進山體的石塊間的天然縫隙,在上面架了個爐闆。
這樣,下面可以烤馕,上面可以燒開水。
我還看到氈房北面不遠處樹林裡有個精心壘砌的石頭圈棚。
可若是牛棚的話,未免也太小了,小牛的話頂多隻能關一隻,還不好轉身,就算是小羊也隻能關三四隻而已。
不曉得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她家離水源極近,水就在門邊細細地流着。
為方便取水,在溪流平坦的一段挖了個小坑,積成
刀法那個淩厲啊,木屑四迸,毫不留情,使的根本就是男人才有的力氣嘛!還邊削邊無情地挖苦斯馬胡力,說一個男人怎麼連這個都不會!斯馬胡力一聲不吭,悄悄對我苦笑:“看,這個婦人厲害吧?”我也悄悄表示贊同。
很快,她就做好了一個銷子,别在套子上試了下,輕輕一碰,兩片齒狀鐵夾就彈了起來,果然靈敏又結實,比氈片強多了。
斯馬胡力很高興,想打開親自試一試,但他跪在地上,雙膝抵住套子兩端,使盡力氣也沒能掰開(可想套子的力量多大,可憐的索勒……)。
這個婦人一把将他推開,她隻用右腳踩着,手一撥弄,還沒怎麼看清楚,夾子就啪地打開了。
難怪這女人敢一個人上山…… 從那以後,斯馬胡力隻要一看到這個夾套,就感歎地,甚至心有餘悸地說:“厲害得很啊……” 可從外表看上去,明明隻是個漂亮母親、普通婦人的模樣。
由于阿依努兒家所處的地勢高,家裡裝了無線座機電話(低的地方沒信号)。
媽媽決定找個日子去她家給沙阿爸爸打電話。
有一天她和莎裡帕罕媽媽約好一起去了,但兩人很快回來,說阿依努兒生病了,沒打成電話。
我覺得很奇怪,人病了,電話機又沒病,為什麼不能打呢?更奇怪的是,彪悍威猛的阿依努兒也會生病? 後來才知,那天信号不穩定,打不通電話。
又過了兩天,天氣晴朗無風。
我和紮克拜媽媽、莎裡帕罕媽媽一起向阿依努兒家走去。
我們沿着溪流一直往上遊走,到了山谷盡頭向東面折進一段山路,經過剛剛搬來的塔布斯家氈房後又走了很久。
路越來越陡的時候,聽到有狗叫聲。
很快,山路盡頭的樹木中出現了一頂極小的褐色舊氈房,比我家的還小。
氈房四面全是灌木叢,中間流着一脈細細的、若隐若現的水流。
我們往前又走了幾步,突然發現氈房前深深的草叢裡居然停着一架兩米多長的編織花帶的繃架!上面長長地拖着一幅正在編織的花帶,梭子别在中間,已經織好了三四米,看來再有一小半就完工了。
我連跑幾步,湊到跟前看。
好寬的一幅花邊啊!一尺多寬呢,織好後,一定是用來挂在氈房的房架根部或頂部。
在那兩處圍一圈這樣的寬花帶子,又美觀,又擋風。
而窄一些的花帶子,是用來繃在氈房外的氈蓋上的。
更窄一些的則用來縫在花氈上,或裝飾其他手工制品,或者隻是當作繩子系東西。
眼下這塊花帶織進去了六七種顔色的毛線,又緊又勻,圖案大方明朗。
怪不得阿依努兒在任何時候都會顯得格外好強、無畏,原來本身是如此靈巧、聰慧的人,才會那麼驕傲,那麼自信。
阿依努兒站在門口迎接我們,依然穿着長褲和球鞋,看來還在病中,頭上蒙着厚厚的頭巾,顯然沒有前幾天那麼精神了,但身手還算敏捷。
她先把抱着自己腿不放的小兒子一腳踢開,再拎起矮桌扔到花氈上,三下兩下備起茶水來。
她家這塊駐地一定使用過很多個夏天了,氈房四周還精心架起半人高的欄杆,防止牛羊靠近。
門口有一大塊平平坦坦的石頭,上面放着馬鞍等雜物。
馕坑也設在門口,巧妙地利用兩塊嵌進山體的石塊間的天然縫隙,在上面架了個爐闆。
這樣,下面可以烤馕,上面可以燒開水。
我還看到氈房北面不遠處樹林裡有個精心壘砌的石頭圈棚。
可若是牛棚的話,未免也太小了,小牛的話頂多隻能關一隻,還不好轉身,就算是小羊也隻能關三四隻而已。
不曉得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她家離水源極近,水就在門邊細細地流着。
為方便取水,在溪流平坦的一段挖了個小坑,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