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江南地碑
關燈
小
中
大
多想無益,于是我摸出一般不用的獵靈局三界通用無敵信号手機,撥通了方良的電話。
到底怎麼回事,晚上會見分曉。
當然,也可能人家來了就裝傻,啥也探聽不出。
但是見一面試探下總比在一邊兒胡亂猜測的好。
撥通方良電話,這貨卻在電話中顯得很平靜:“晚上?怎麼突然想起找我?” “有事兒聊聊呗,你來不來?”我盡量将聲音放得很平靜。
方良在電話裡沉默半晌,說道:“那行吧,晚上見。
我到你家找你去。
” 說着,方良挂斷電話。
吳聃說道:“晚上我們見方良,看看他什麼表現再說。
” 我們幾個商量了下,準備晚上等待方良的到來。
但是我們始終沒有猜測出方良的目的。
下午的時候,彭加木突然到我家來找我。
因為之前已經通過消息,他也知道了方良被懷疑的事兒。
聽完我們的打算之後,彭教授沉吟道:“我這次來也正是想跟你們說一些相關的消息。
” “什麼消息?”我不解地問道。
“你們聽說過江南地碑麼?”彭加木問道。
我跟吳聃茫然地搖頭。
吳聃說道:“地碑什麼玩意兒?” 彭加木笑了笑,說道:“這隻是一種說法,也是獵靈局的高級機密。
但是現在案件嫌疑人涉及到方良,我也隻好透露一些消息給你們。
” 說着,他将随身攜帶的平闆電腦取出來,打開來說道:“你們知道南京曾經有個名字叫‘石頭城’吧?” “怎麼扯到南京了?”我問道。
彭加木并不答話,而是繼續說道:“石頭城的曆史可以上溯到戰國中期楚國在此設置的金陵邑,這是公元前333年的事情。
楚國的威王滅越後,盡占吳國故地,就在今清涼山上修築了一座城邑。
因為那時紫金山叫做金陵山,所以把此城命名為金陵邑。
又傳說楚威王曾經今獅子山以北的江邊,也就是古代叫做‘龍灣’的地方埋過黃金,以壓‘王氣’,因而稱作‘金陵’。
由于當年的長江還在清涼山的西麓下流過,金陵邑臨江控淮,形勢十分險要。
石頭城位于南京的清涼山西麓,自虎踞關龍蟠裡石頭城門到草場門,可以看到城牆逶迤雄峙,石崖聳立,這就是依山而築的石頭城。
” “據說,諸葛亮途經秣陵縣時,特地騎馬到石頭山觀察那裡的山川形勢。
他看到以鐘山為首的群山,像蒼龍一般蜿蜒蟠伏于東南,而以石頭山為終點的西部諸山,又像猛虎似地雄踞在大江之濱,于是發出了‘鐘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贊歎,并向孫權建議遷都秣陵。
孫權在赤壁之戰後,于公元211年将首府由京口遷移到秣陵,并改稱秣陵為建業。
第二年就在清涼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頭城。
當時長江就從清涼山下流過,此後數百年間,這裡成為戰守的軍事重鎮,南北戰争,往往以奪取石頭城決定勝負。
” “東晉義熙年間,在石頭城的南部建造了一座‘入漢樓’,在樓上可眺望監視長江,作為屏障建康都城的重要據點。
古代長江繞清涼山麓東去,巨浪時時拍擊山壁,将山崖沖刷成峭壁。
”彭教授一邊兒說着,一邊兒給我們看石頭城的照片。
我聽得有點不耐煩,不知道他說這些曆史什麼意思。
說起來無非是一處古代軍事要地而已。
隻見照片上的石頭城,赭紅色卵石牆基清晰可見,也還能看到曆代在岩牆上增砌的城磚。
在清涼門到草場門之間的城牆下面,有一塊突出的橢圓形石壁,因為長年風化,礫石剝落,坑坑窪窪,斑斑點點,中間還雜有紫黑相間的岩塊,怪石嶙峋,遠看隐約可見耳目口鼻,酷似一副猙獰的鬼臉。
據說石頭城現在也被稱為“鬼臉城”,也差不多是因為這東西。
“我說教授,你有話直接說啊,說這麼多到底什麼意思啊?”我有些不耐煩地問道。
到底怎麼回事,晚上會見分曉。
當然,也可能人家來了就裝傻,啥也探聽不出。
但是見一面試探下總比在一邊兒胡亂猜測的好。
撥通方良電話,這貨卻在電話中顯得很平靜:“晚上?怎麼突然想起找我?” “有事兒聊聊呗,你來不來?”我盡量将聲音放得很平靜。
方良在電話裡沉默半晌,說道:“那行吧,晚上見。
我到你家找你去。
” 說着,方良挂斷電話。
吳聃說道:“晚上我們見方良,看看他什麼表現再說。
” 我們幾個商量了下,準備晚上等待方良的到來。
但是我們始終沒有猜測出方良的目的。
下午的時候,彭加木突然到我家來找我。
因為之前已經通過消息,他也知道了方良被懷疑的事兒。
聽完我們的打算之後,彭教授沉吟道:“我這次來也正是想跟你們說一些相關的消息。
” “什麼消息?”我不解地問道。
“你們聽說過江南地碑麼?”彭加木問道。
我跟吳聃茫然地搖頭。
吳聃說道:“地碑什麼玩意兒?” 彭加木笑了笑,說道:“這隻是一種說法,也是獵靈局的高級機密。
但是現在案件嫌疑人涉及到方良,我也隻好透露一些消息給你們。
” 說着,他将随身攜帶的平闆電腦取出來,打開來說道:“你們知道南京曾經有個名字叫‘石頭城’吧?” “怎麼扯到南京了?”我問道。
彭加木并不答話,而是繼續說道:“石頭城的曆史可以上溯到戰國中期楚國在此設置的金陵邑,這是公元前333年的事情。
楚國的威王滅越後,盡占吳國故地,就在今清涼山上修築了一座城邑。
因為那時紫金山叫做金陵山,所以把此城命名為金陵邑。
又傳說楚威王曾經今獅子山以北的江邊,也就是古代叫做‘龍灣’的地方埋過黃金,以壓‘王氣’,因而稱作‘金陵’。
由于當年的長江還在清涼山的西麓下流過,金陵邑臨江控淮,形勢十分險要。
石頭城位于南京的清涼山西麓,自虎踞關龍蟠裡石頭城門到草場門,可以看到城牆逶迤雄峙,石崖聳立,這就是依山而築的石頭城。
” “據說,諸葛亮途經秣陵縣時,特地騎馬到石頭山觀察那裡的山川形勢。
他看到以鐘山為首的群山,像蒼龍一般蜿蜒蟠伏于東南,而以石頭山為終點的西部諸山,又像猛虎似地雄踞在大江之濱,于是發出了‘鐘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贊歎,并向孫權建議遷都秣陵。
孫權在赤壁之戰後,于公元211年将首府由京口遷移到秣陵,并改稱秣陵為建業。
第二年就在清涼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頭城。
當時長江就從清涼山下流過,此後數百年間,這裡成為戰守的軍事重鎮,南北戰争,往往以奪取石頭城決定勝負。
” “東晉義熙年間,在石頭城的南部建造了一座‘入漢樓’,在樓上可眺望監視長江,作為屏障建康都城的重要據點。
古代長江繞清涼山麓東去,巨浪時時拍擊山壁,将山崖沖刷成峭壁。
”彭教授一邊兒說着,一邊兒給我們看石頭城的照片。
我聽得有點不耐煩,不知道他說這些曆史什麼意思。
說起來無非是一處古代軍事要地而已。
隻見照片上的石頭城,赭紅色卵石牆基清晰可見,也還能看到曆代在岩牆上增砌的城磚。
在清涼門到草場門之間的城牆下面,有一塊突出的橢圓形石壁,因為長年風化,礫石剝落,坑坑窪窪,斑斑點點,中間還雜有紫黑相間的岩塊,怪石嶙峋,遠看隐約可見耳目口鼻,酷似一副猙獰的鬼臉。
據說石頭城現在也被稱為“鬼臉城”,也差不多是因為這東西。
“我說教授,你有話直接說啊,說這麼多到底什麼意思啊?”我有些不耐煩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