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同心彌六合 大業照千秋

關燈
,倉促之際,他還能一側身,力圖讓開這樣的淩空一撲,右手伸向腰際。

     可是,已經來不及了,朱火黃竟然沒有亮出兵刃,右手抓住對方左肩,左手刁住對方的右腕,就這樣面對面的擒住了對方。

     戈易靈姑娘就在朱火黃撲出的同時,沖向前去,螢光碧血劍掠起一道寒光,掠到林虎山他們五個人的面前。

    原來那一陣箭雨如蝗,使站在四周,引弓待發的弓箭手們,都被這突發的情況怔住了。

    再加上眼見二品護衛已經落在别人手裡,投鼠忌器,哪裡還敢動。

     戈易靈的手快、劍利,就在這一刻,她揮動寶劍,很快地将林虎山五個人身上捆綁的繩索,一齊挑斷。

     老婆婆一見已經掌握住整個局面,便朝着那武将點點頭說道:“大人!你說過的,人要識時務。

    請你讓他們放下這些火铳,撇下那些弓箭吧!” 朱火黃的左手微微一使力,武将的額上冒出了汗珠,嘴唇也在發抖。

     老婆婆說道:“不必!放掉他。

    ” 朱火黃一松手,順手從他的腰間取走短铳。

     那武将喘了一口氣,揉搓着自己的手腕,又看看老婆婆,然後才緩緩地說道:“你們都放下吧!” 他的話果然有效,五十支火铳,和七八十張弓,都丢在地上。

     他望着老婆婆說道:“都照你的話做了,你還要怎麼樣?” 老婆婆搖搖頭說道:“不怎樣。

    你可以帶着你的人離開這兒了。

    ” 那武将顯然是不相信老婆婆的話,光着眼,半晌問道:“你是說,讓我們走嗎?” 老婆婆笑道:“當然讓你走,我們為什麼要留你呢?”那武将這回可真聽清楚了,用手擦着頭上的汗,嗫嚅地問道:“你們……你們……不殺我嗎?” 老婆婆笑笑搖搖頭。

     朱火黃接着朗聲說道:“這就是我們和你們不同的地方,上天有好生之德,為什麼動辄就要殺人呢?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殺,也沒有辦法服人心的。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你以為漢人的心就這樣殺怕了嗎?錯了!” 那武将若有所悟,又若有所疑地點點頭,然後問道:“我現在可以走了嗎?” 老婆婆伸手道聲:“你請!” 那名武将望了周圍一眼,緩緩地說了一句:“這确是我們不同的地方!” 他轉過身來,走出門外。

    那些火铳手、弓箭手,始而一怔,不片刻,大家一哄而散。

     林虎山此刻走過來拱手說道:“要不是老婆婆出奇制勝,我們今天是完了。

    說來慚愧,我們竟被他騙住在先,被火铳壓制在後,動也沒有動一下,就這樣束手被擒了。

    ” 老婆婆擺手說道:“我跟他們說過,君了可以欺其方,林老弟台一念歸真之後,心地坦蕩,自然容易受騙。

    ” 林虎山縱聲大笑說道:“老婆婆!什麼話我都可以承當,唯有這君子二字,離我太遠。

     今天的事,給我又有了新的體認,也給我對于未來有着新的信心。

    再度告辭!” 老婆婆沒有說話,隻是微笑颔首。

     朱火黃倒是很感動地上前握住林虎山的手,認真地說道:“不論将來我們是否再相見,我們的心靈永遠相通的。

    ” 林虎山說道:“我從來沒有尊稱你一聲世子,真是有些失禮。

    ……” 朱火黃搖撼着他的手,認真說道:“我說過,我隻是一個江湖客,我所努力的,也不是為了世子這個頭銜。

    ” 煙雨黃莺在一旁說道:“這句話說得很動人!” 玉面紅孩兒說道:“走啊!此地仍然是不可久留。

    ” 林虎山拱着手說道:“但願再見面時,不像今天這樣的狼狽。

    ” 大家哈哈一笑,拱拱手走了。

     一場狂風暴雨,頃刻之間,又恢複了甯靜。

     戈易靈姑娘靠近老婆婆,又将那柄木劍還到老婆婆的手裡,乖巧地攙着老婆婆說道: “婆婆!我人還可以在這裡多留一會嗎?” 老婆婆笑笑說道:“想聽故事是不是。

    ” 戈易靈說道:“婆婆!我看你老人家對于這柄木劍特别重視,而這柄木劍又與我有重大的關系,婆婆!如果你說的故事是與這柄木劍有關,那正是我求之不得的。

    ” 朱火黃說道:“小靈子!索命别莊是不能久留的,老婆婆一時不會離開我們的,有話回頭再說了。

    ” 戈易靈站着規規矩矩應了一聲:“是!” 老婆婆笑笑說道:“索命别莊短時間之内,不會再有人來騷擾。

    我們不妨整治一點吃的,喂飽了肚子,也借這個時間把你們所想知道的說給你們。

    ” 戈易靈姑娘立即跳起來去找廚房,朱火黃也幫着竈上竈下,雖然倉促之間,卻也整治了熱騰騰地幾樣菜肴,一大盤原有的饅頭。

    而且,還找到了酒,道地的“蓮花白”,想必是從京城裡運來的。

     老婆婆抿了一口酒,又用手摩娑着那柄白楊木削制的木劍,感慨萬下地說道:“人,往往就在一念之間,決定了自己的一生。

    說它是命運也好,說它是天意也好,可是在那一念之際,其上決定的還是自己。

    ” 老婆婆這一段有感而發的話,朱火黃和戈易靈都不敢随意地搭腔。

     老婆婆道:“時間過去幾十年,可是這些往事卻是曆久彌新,在自己的印象裡,一直是鮮明無比。

    有人說:人老了,對往事記得特别清楚,面對眼前的事,容易忘記。

    我不認為是這樣。

    隻要這件事深深融入了自已的感情,不論是過去的或者是現在的,不論是老人或者青壯,都是刻骨銘心,與自己的生命以俱存。

    ” 朱火黃想想自己近十幾年的生涯,那些曆曆如繪的往事,不正是如此嗎?連老回回那杯純純的二鍋頭香味,都記得那麼清楚,那不正是因為溶入了自己的一份真情感嗎?自己怎麼會忘記呢! 老婆婆歎喟了一番,接着說道:“幾十年前,有一雙年輕的劍侶……” 戈易靈忍不住插嘴問道:“婆婆!什麼叫做劍侶呀!” 老婆婆笑笑說道:“這個名詞也算是我杜撰的了。

    一雙年輕的男女,彼此對于擊劍的功夫,都下得很深,也都很有心得。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彼此互較了劍技,彼此折服,而成為相互傾慕的情侶。

    因為他們是因劍而認識的,而目。

    後來又雙雙仗劍江湖,所以,我稱他們為劍侶。

    ” 朱火黃見老婆婆說得非常輕松,也就接口說道:“像這樣葛鮑雙修,聯袂攜手,那是神仙不羨的!” 老婆婆說道:“是啊!這一對年輕的劍侶在江湖上行快仗義,确是使人稱羨,但是,花不能常紅,月也不能久圓,有一天……” 戈易靈禁不住叫道:“啊!不!婆婆!你不要告訴我們有一天他們因為誤會而分手了,那是最悲傷的老故事。

    ” 老婆婆臉上沒有一點激情,隻是淡淡地說道:“小丫頭! 人生有幾個能脫離前人的軌迹?原都是一些不斷上演的老戲啊!” 戈易靈怯怯地問道:“婆婆!有一天怎麼樣,他們終于分了手是嗎?” 老婆婆點點頭說道:“好友的相處,貴在心靈的契合,如果彼此不能做到這一點,而是把感情建立在克制和容忍之上,那就不是叫劍侶了。

    ” 戈易靈輕輕地間道:“婆婆!你能告訴我,他們究竟是為了什麼嗎?” 朱火黃帶有責意地說道:“小靈子!你怎麼可以……” 老婆婆笑笑說道:“沒有關系,我原本就要告訴你們的。

     這件事是發生在清兵入關之後,一連串的屠殺,叫人難以忍受。

    尤其是在揚州十日,真正是殘暴慘絕。

    ” 她說到此處,忍不住搖着頭,深深地歎息。

     “有一天,他們正在揚州看到驚心動魄的一幕,至今說來讓人難抑心頭之憤。

    三個清兵,将兩百多揚州百姓男女老少趕到一個院子裡,挨個排頭殺過去……” 戈易靈輕輕地驚呼。

     朱火黃的臉色變得蒼白,牙根咬得緊緊的。

     老婆婆歎息地說道:“真叫人想不到的,兩百多人就那麼乖乖地等着被殺,沒有一個人敢出來拼命求生。

    當時那女的就忍不住了,她認為:就算是三個屠夫殺兩百多頭豬,豬也要跑一跑、跳一跳、叫一叫,何況是人?竟然是那樣乖乖地挨砍。

    當時,女的拔劍殺了那三個瘋狂的兇手。

    ” 戈易靈忍不住喝采:“殺得好!” 老婆婆接着說道:“依照那女的意思,以牙還牙,她要仗着手中劍,在揚州将清兵殺個痛快。

    可是,她被男的阻止住了。

    ” 朱火黃歎息說道:“阻止也不能算錯!” 戈易靈問道:“那又為什麼呢?” 老婆婆說道:“那男的勸阻正如他所說的,也不能算錯。

    第一,大勢所趨,就算他們兩個人仗着一身本領,殺死千兒八百清兵,無補于大局,如果以殺不能止殺,這樣的殺人,與清兵的殘暴,又有什麼差别?” 戈易靈顯然沒有同意這種說法,緊閉着嘴,沒有吭聲。

     老婆婆接着說道:“第二個理由,兩個人這樣殺下去,可能把揚州搞得天下大亂,因而觸怒清兵,殺戮得更厲害。

    而且,數萬清兵在揚州,到頭來恐怕兩個人的性命都要送在揚州。

    ” 戈易靈問道:“後來?” 老婆婆說道:“後來女的随着男的悄悄離開了揚州……” “分手了嗎?” “還沒有,但是這是裂痕的開始。

    ” “還有第二件沖突?” “與這件事有關連。

    我要提醒你一件事,這一對劍侶在江湖上雙雙遊了幾十年,絕不會為個人問題再有意氣之争,他們争的是大的原則。

    ” “什麼叫大的原則?” “算我為他們杜撰的好了。

    他們離開揚州之後,揚州凄慘的景象,深深印在那女的心裡,日夜不能忘。

    她悟出一個道理,異族的統治是可哀的,暴虐的統治是可恨的。

    善良的百姓為什麼要受這種苦難?那些有大智慧的人、有大擔當的人、有大志向的人,應該以天下為己任,拯救黎民,如果這些人不出來,蒼生何辜?” “那位女前輩要以拯救蒼生為己任是嗎?” “她并不以為自己具有大智慧、大擔當,但是,她覺得任何一個人都應該有大志氣,應該有舍我其誰的氣魄,而且要勇敢地投人,不要置身事外。

    ” “她要做什麼呢?” “那時候福王正在東南起事,有志之士,熱烈參加。

    ” “她要到福王殿下那裡去投效?” “可是男的反對了。

    這是他們幾十年來第一次有反對的意見,對這個女的來說,是夠傷心的。

    ” 朱火黃這時候沉重地說道:“反對,想必有他的理由。

    ” 老婆婆看了朱火黃一眼,頓了一下,歎息地說道:“事情已經過去了,還說它做什麼呢?何況反對的理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反對這個行為的本身。

    當時,女的沒有再講一句,斷然離開了男的。

    ” “啊!幾十年的劍侶,就這樣分了手?” “女的認為邦國受侵,百姓受害,如果都不動心,這種人仗劍江湖,所為何事?隻是為了比翼雙飛嗎?如果是這樣,她當然可以離開他!” 戈易靈輕輕地歎息了。

     朱火黃輕輕問道:“老婆婆!那位女英雄到何處去了呢?” 老婆婆說道:“其實也算不得是英雄,她隻是以為這是做人的本分而已。

    至于她往何處,當然是到了福王殿下那邊……” “啊!她是擔任什麼職務?” “擔任大世子的教習。

    ” “那時候的我呢?” “你?你已經離開了。

    ” 朱火黃再也忍不住了,流淚跪在地上,口稱:“恩師!那個人就是你。

    我雖然沒有受業門下,可是我的兄長是你救的,你對我朱氏一門,恩德深厚。

    ” 老婆婆流着眼淚伸手扶起朱火黃,叫道:“世子!” 朱火黃頓首說道:“老人家!千萬不能這樣稱呼。

    朱烨一家受你的大恩大德,超過了任何關系。

    ” 老婆婆流淚不止說道:“兵敗之日,我攜同大世子從混亂中逃出,拜别福王殿下的情景,終生難忘。

    ” 朱火黃問道:“我哥哥現在何處?” 老婆婆說道:“離開此地,我們就去那裡吧!靈丫頭的母親也在那裡,大家總要聚聚的。

    我說過,大業不是急于一時的。

    ” 戈易靈按捺住和母親相見的興奮,她的心裡隻在想着一個問題,她怯怯地問道:“婆婆!請問撫育我十年,教導我的文事武功十年,賜我木劍尋親的老方丈……?” 老婆婆神情黯然地說道:“我沒有想到他落發出了家,我沒有想到他在一切與人為善的根本要求下,他也還有入世的心情,這柄木劍和撫育你十年的事實,充分說明,他的固執,還是可敬的,他并不是當年我所恨的沒有邦國情感的人!” 戈易靈姑娘淚流不止,他想到老方丈在海慧寺被人傷了手臂,中毒而死的情形,她禁不住跪在老婆婆的面前,說不出話來,十年撫育的恩情,她真的不知道從何說起。

    老婆婆沒有眼淚,隻有深深地歎息。

    這歎息裡有傷恸,也有回憶! 老婆婆用手撫摸着戈易靈的淚水,沉重地說道:“但是,這柄木劍,卻也代表着他内心的沖突。

    ” 那柄白楊木削制而成的木劍,仿佛從那上面可以看到老方丈的手澤。

     老婆婆用帶有淚痕的手,摩婆着劍身,緩緩地說道:“木劍是代表着一分仁慈,動手之際,常存一分仁心,這原也不錯,上天畢竟有好生之德,濺血橫屍,有悻天意。

    但是,這也要看是什麼時候,用在什麼場合。

    ” 朱火黃和戈易靈這時候都不敢插嘴接話。

     老婆婆頓了一下,接着說道:“如果你面對的是兇殘的敵人,這個敵人要置你于死地,你持木劍對他的仁慈,也就是對自己的殘忍,這與自殺又有何異!你懂這個道理嗎?” 戈易靈點着頭。

     老婆婆又說道:“還有一種情形,對方是以荼毒為職志,對他的仁慈,那就變成了對千千萬萬人的殘忍。

    佛家是主張慈悲的,掃地尚重蝼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可是,佛又說: 除惡人即是行善事。

    仁慈是應該的,但是,人不能迂……” 說到“迂”,老婆婆似乎不忍心再将下面“腐”宇說出口,隻接着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朱火黃拱手說道:“恩師教誨,頓啟愚昧。

    ” 老婆婆說道:“靈丫頭!把這柄劍給我吧!” 戈易靈趕緊說道:“當然應該歸婆婆保管。

    ” 老婆婆黯然地一絲苦笑說道:“幾十年的情分,我沒有留下他的一點東西。

    再說他出了家,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我也不能留他什麼。

    這柄木劍交給我,有另外一重用意。

    ” 戈易靈立即垂手恭聆。

     老婆婆說道:“從今天起,把木劍的仁慈放在心裡,常存一念仁心,總是好的。

    但是,未來你的任重道遠,你面對的敵人是不仁慈,因此,除了心存仁念之外,你還要劍,一柄真正可以飲血的劍。

    ” 老婆婆将螢光碧血劍送交給戈易靈。

     戈易靈立即跪下來,雙手接過這柄螢光碧血劍。

     老婆婆語重心長的說道:“将來你在江湖上會遭遇到各種困難,團結志士,組合仁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說到這裡,老婆婆又歎了口氣說道:“其實世間有什麼事是容易的呢?何況是千秋大業的大事?自然會有許多試煉,許多磨練,在前途等着你,也可以說是等着你和我們。

    不要怕!不要疑!隻要有一個‘信’字,我們終有成功之日的。

    ” 戈易靈姑娘在地上磕了個頭,站起來捧着寶劍,站在老婆婆身邊。

     朱火黃在一旁問道:“恩師!……” 老婆婆說道:“不要這樣叫我,連你哥哥叫我恩師,我都不答應。

    對大明朱氏而言,我老婆婆既沒有恩,也談個上師,隻有愧疚,隻有未盡心力的難過!” 朱火黃連忙說道:“可是……” 老婆婆說道:“像靈丫頭一樣,叫我一聲婆婆,年齡托大,我已經逾分了。

    好在如今是志同道合,也就不計較這些了。

    ” 朱火黃恭謹地說道:“請問婆婆!我們所努力的大業,前途有望嗎?” 老婆婆說道:“我說過,隻要有一個‘信’字,就自然有望。

    像林虎山、煙雨黃莺這種人,都能幡然而悟,我們還愁什麼呢?等到靈丫頭的父親将來與我們會合之後,我們再到煙雨樓會見那一批朋友,我們以堂堂正正的号召,分走江湖,總有一天風起雲湧,我們終底于成!” 朱火黃對這一段話,感動極了。

    他流出從來少有的眼淚,那是興奮的淚,也是對邦國當前處境的一點感傷的淚。

     不覺脫口說道:“一朝劍動風雷起,六合同春照千秋!” 老婆婆朝着戈易靈微笑說道:“劍動風雷不是仁慈的木劍。

    ”她說着用布巾将木劍包起,抱在懷裡,繼續說道:“讓木劍留在你心裡吧!隻當做是一瞥的驚鴻,人生的雪泥鴻爪!走啊!” 三個人走出别莊的大門,門外正是寒冬難得的好天氣,一片溫暖與光明。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