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陰毒的圈套

關燈
袁天行立刻道:“七王爺,可要袁某人為王爺效勞?” 忽必顯一笑,道:“總镖頭有何高見?” 袁天行道:“王爺你老是知道的,袁某的營生乃是保镖,保的是平安,保的是太平镖,王爺如果信得過我袁某人,關洛镖旗插在這老爺嶺的山口處,袁某擔保王爺百年之後仍享太平。

    ” 袁天行并未說大話,長安關洛镖局的招牌三十年來已是金字招牌砸地地是洞,那是響當當的史号“鐵膽飛刀”,何人不賣姓袁的帳! 七王爺忽必顯哈哈一聲笑,道:“這保費大概不貴吧?哈……” 袁天行抱拳,道:“收王爺保費白銀一兩,哈……” 忽必顯大笑,他拍拍袁天行的肩頭,道:“好,好,也不枉本王結交你一場了,哈……” “哈……”袁天行的笑聲更大。

     袁天行原來是個七尺巨漢,此刻笑聲宛若宏鐘,自然地流露出内力不凡。

     笑聲起自衆人,卻見愉快的七王爺忽必顯突然面色劇變,雙手捧胸大喘氣。

     站在忽必顯身側的兩個大漢,立刻大叫着扶緊忽必顯雙臂。

     “快,王爺病危!” 這二人忙着把忽必顯往外扶,卻又聽得忽必顯喘道:“你們等等!” 兩個大漢停下來,忽必顯對袁天行慘然一笑,道:“袁……袁……總镖頭……” 袁天行忙走上前,道:“王爺治病要緊。

    ” 忽必顯已是滿頭冷汗,面皮白得如一張白紙。

     “不,總镖頭……你……剛才的話……算數?” 袁天行一愣,道:“王爺吩咐!” 忽必顯吃力的自懷中摸出一錠銀子,他重重的交在袁天行的手上,道:“镖銀……你收下,但求镖旗百日。

    ” 袁天行神色一緊,道:“王爺但請放心,關洛镖旗立刻豎立在老爺嶺谷口,如果有人想打王爺寶物主意,那就先從袁天行的身上踩過去。

    ” 忽必顯又是一個慘然的笑,便命人匆匆地把他架出這座剛建成的巨大陵墓穴外,也不等袁天行七人走出來,便匆匆地走了。

     果然,老爺嶺谷口的山道上,一棵千柏古柏下面,豎立着一面關洛镖局的镖旗,旗子與樹身并在一起,那樹身上明顯的一個鐵膽印與一把飛刀印。

     那是袁天行的标志,就在這以内家真力砸印的标志下方,袁天行以大力金剛指在樹身上寫出兩個字:“禁地”。

     光景這老爺嶺至少在百日内,不許有人出入了。

     長安東大街的關洛镖局大門口,十二匹健馬已上了鞍,十二名健壯大漢,每人背上背着一個小布包,包内并非裝什麼銀子之物。

     藍色小包中包紮的卻是訃聞!那正是“八手遮天”忽必顯的訃聞。

     七王爺忽必顯死了,出殡之日選在七月初十,算算日子也過十二天就到了。

     此刻,“鐵膽飛刀”袁天行大步走到镖局門口。

     隻見這袁總镖頭仔細地看看十二壯漢,點着頭,道:“訃聞由咱們分發各路,之後,你們就駐守在老爺嶺谷口,直待七王爺封墓關陵,老爺嶺百日忌日中不許再有人進入,這個責任由你們擔綱了。

    ” 十二壯漢齊點頭。

     袁天行對兩個壯漢招手,道:“王強、羅綱,你二人過來!” 兩個壯漢走近袁天行,那更強挺胸瞪眼,金剛怒目,威風凜凜地道:“總镖頭還有吩咐?” 袁天行道:“銀子幹糧夠嗎?” 王強道:“計劃中足夠了。

    ” 袁天行道:“路上不能耽誤,訃聞散發之後,便快馬趕去老爺嶺,一個時辰都不能耽誤。

    ” 王強道:“一切照總镖頭的吩咐。

    ” 袁天行道:“你們上路吧!” 那羅剛粗聲道:“總镖頭,我以為分兵兩路不如分兵三路更快。

    ” 袁天行道:“你解說一下!” 羅剛道:“一路去萬船幫,另一路去西陵興五台山,餘下的就去中原,花子幫的人好通知,他們的消息最靈通,隻要找到他們的杆上弟兄便可以,至于那來家村與成青,就需要及時趕到,因為來如風是個好動的家夥,他與成青都是江湖上制造麻煩的人物。

    ” 袁天行笑了:“哈……好,你們是三位镖師率隊,那就與杜長春商議吧,我不加幹涉。

    ” 他擡頭見一彪形大漢在拴東西,點點頭,又道:“我隻要你們盡快趕去老爺嶺。

    ” 袁天行揮揮手,于是,十二匹健馬便往長安城外疾馳而去,大街上行人走避,誰敢招惹這批腰纏飛刀大漢。

     原來袁天行得到七王府的快馬通知,由他把七王爺去世的訃聞分送各地。

     當然,那是因為袁天行的镖行關系,想要及時通知這些江湖人物,最适當的人選便是袁天行。

     袁天行對于七王爺忽必顯的去世,此刻一些也不會感到哀傷。

     他高興極了。

     高興之餘還拍手撫掌哈哈笑:“娘的,忽必顯這鞑子,他這一生算是沒白活,六七十的人,卻弄了那麼多的寶物,人死還不撒手,帶着寶物下地獄,嘿……” 他自言自語到最後卻是一聲冷笑。

     喝過侍女送上的參湯,袁天行束裝之後,二十四把飛刀分别插入牛皮腰帶的刀囊中,隻見有個漢子已奔進後堂門口。

     “總镖頭,馬也備妥。

    ” “就來!” 那漢子回頭就跑,他奔到了大門口,一匹“雪地胭脂寶馬”已拴在門口橫杆馬樁上,隻見他匆忙地解去繩子,攏住繩,恭敬地站在那裡。

     有五個大漢走出來,分别站在大門口,袁天行隻一走出來,便對這五人點點頭,道:“局子裡一切照常運作,事完我就回來。

    ” 有個長須半百人,道:“總镖頭一路順風了。

    ” 袁天行笑笑跨步上了馬,他再看看送行的人,立刻攏馬往北疾馳而去。

     從太原往娘子關方向的官道上,還真設下不少路祭,自送葬的隊伍進入太行山區之後,回頭的有一大半人,那些人都是官府的人物,仔細觀察,真正進入山區的除了七王爺的家屬之外,便是不少江湖人物。

     誰都知道,七王爺忽必顯生前結交不少江湖人物,而忽必顯又是一員猛将,愛烏及屋,便對這些有能耐的江湖中人産生了一定的關愛。

     七王爺死了,江湖人物當然都會趕來送葬。

     八仙福壽刺繡帳幔,覆蓋在那口巨大的銅棺上面,八匹健馬拉大車,靈車前面和尚道士十八人,又是吹又是念葬經,一個個半閉目的坐在一輛敞篷大車上。

     靈車後面,七王爺的嫔妃家眷共四輛大車,車上還傳出哀号聲。

     一百二十名送葬軍士們,一個個身披白紗騎着馬,再往後面看,江湖人物也不少,算一算少說也有一百多。

     就在老爺嶺谷口處,隻見有十二個壯漢分兩邊站,恭敬地垂手肅立着。

     這十二人不是别人,西京關洛镖局的人也! 有一面六尺高的旗杆插在老松樹下面,旗上繡的是飛刀與鐵膽,那是袁天行的吃飯家夥。

     關洛镖局這十二名武師,個個都是飛刀能手。

     袁天行的這一安排,他自己就很得意。

     騎馬進入谷口的時候,袁天行還特别對他的這十二名手下加以吩咐:“過了今日,此谷不許有人進入!” 十二名大漢齊聲應,他們又把胸挺起來了。

     附近,與袁天行并馳的乃是中原俠盜來如風。

     這位專門找黑道大亨索銀子的高手,對這十二人吃吃一笑,道:“袁總镖頭,你真把七王爺的一句玩笑話當雞毛子令箭呀!” 袁天行卻十分正經地道:“來大俠,老夫當時看不出王爺是在開玩笑。

    ” 來如風道:“是嗎?” 袁天行道:“收了王爺的銀子,論交情,這個差事是不能推辭了。

    ” 來如風道:“人死不記帳呀!” 袁天行道:“老夫一諾千金,對朋友不能不守信,對王爺的知遇,不能忘了義,來大俠,老夫說出去的話,就如同潑出去的水。

    ” 來如風哈哈笑了。

     他笑的聲音不大,但袁天行心中已有了不快。

     八尊石像前面,場上已站滿了人,那和尚道士分邊站,法器敲得叮當砰砰響,三眼子沖天火炮轟得鳥獸盡往密林中逃,王爺的家眷們跪在石洞口。

     于是,陵墓右門緩緩地移動開了。

     隻見一批大漢們把那銅皮包的紫檀木棺移在一個矮闆車上,十二根白長帶子交由王爺的親眷們每人拉一根,後面大漢們推動着,一陣炮聲中,那六輪矮車便往陵墓之中移進去了。

     送葬的人立刻跑在場子上,和尚高誦金剛經,道士直呼極樂無量。

     那些進入陵墓的女眷們,進入裡面哭的聲音又大了,傳出洞口外聽的人也心酸。

     這光景足折騰了兩個多時辰,才見矮輪車自陵墓之中移出。

     就在這時候,隻見那“西域巧匠”和本初在一尊石像下面,他高聲的大吼:“各位,咱們再向王爺拜三首之禮,咱們這裡就封陵了。

    ” 立刻,又見在場衆人紛紛倒地叩首。

     于是,有個軍官模樣人物站在一道石梁上面高聲,道:“對面有篷帳,各位如果守靈三日,就可去對面暫住,各位,這就可以過去了。

    ” 果然隻見對面七王爺忽必顯曾住過的大帳,如今又加了十幾個,分别搭蓋在斜坡上。

     王爺的家眷們并未前往。

     家眷們仍然伏地跪在陵墓前,按禮數,他們要跪守靈園三日,三日之後才能離去。

     素食大餐剛完畢,七王府的内總管戈幹已把袁天行請入他的帳中。

     帳中還有七王爺近衛統領鐵木長風在座。

     這些人袁天行早已認識。

     “總镖頭,你請坐!” 袁天行對二人點點頭,道:“大總管,你有吩咐?” 戈幹一聲苦笑,道:“吩咐不敢,咱們把總镖頭請過來,實在也是奉了七王爺生前的遺命。

    ” 袁天行看看一旁的鐵木長風。

     鐵木長風還在拭眼淚。

     袁天行道;“既是王爺遺命,大總管快說!” 戈幹道:“總镖頭乃是信人,王爺生前吩咐過,他老人家的陵園,由關洛镖的人守着,萬無一失,但王爺還是要征求總镖頭的意思。

    ” 戈幹道:“王爺不勉強,如果你總镖頭感到力單勢薄,官家仍然可以加派人馬前來!” 袁天行一聲宏笑,道:“是王爺多慮了。

    ” 鐵木長風這時問道:“你們可以嗎?” 他指着對面陵園,又道:“王爺那麼多的珍貴寶物,可不是開玩笑的一句話,你多琢磨!” 袁天行又是一聲宏笑,道:“袁某有生之年,難忘王爺的下交之恩,把袁某當成兄弟般擡愛,且不說王爺生前已與袁某人有過約,便是無約,袁某也不容人有觊觎王爺寶物之心,而驚擾王爺的寝陵。

    ” 戈幹點頭,道:“說得好,總镖頭,咱們就不再加派守陵園的人了,一切……全交在總镖頭的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