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武家
關燈
小
中
大
楚叛兒是個“反氣”十足的人。
據精通“諸葛神相”的江南著名相士趙蕪湖說,楚叛兒腦後有“反骨”,是個絕不肯忠心保主的人。
趙蕪湖這斷言算是白下了——楚叛兒從來就沒想過要找個“主”來“保”一“保”。
然而,認識楚叛兒的人,大多都認為趙蕪湖的相看得準——有“反氣’的人,都是英雄,而楚叛兒就屬于那種你第一眼看見他就知道他必定是英雄的人。
楚叛兒身高八尺,相貌堂堂,随便往哪裡一站,都顯得比别人威風。
不過,世上也有一個人認為楚叛兒不是英雄,不僅不是英雄,連普通人也比不上。
這個人就是武卷兒。
武卷兒曾在别人贊揚楚叛兒的時候,冷冷說了一句話。
這句話也是到目前為止武卷兒說過的惟—一句關于楚叛兒的話。
武卷兒說:“楚叛兒呀?他沒出息。
” 你聽聽,這是什麼評語? 江湖上并不是沒有人罵楚叛兒,有人罵他是“免崽子”、是“大混蛋”、是“混賬東西”,也有人罵他“缺心眼”、“二百五兒”,這些楚叛兒聽了都不傷心。
可當他聽到武卷兒對他的評語時,他簡直都快氣哭了。
他從來沒被人罵得這麼慘過。
他聽到這句評語時,恰巧就在武卷兒房門外邊,當時武卷兒的哥哥武邊關和武多餘陪着他想進去找武卷兒。
武卷兒當時正在房中和二嫂、五嫂,以及兩個幹姐姐聊天。
她們談話的中心,就是楚叛兒。
楚叛兒聽見武卷兒說他“沒出息”,傷心得要命,可居然沒轉身溜走。
從此之後,他就更加害怕武卷兒。
********* 那是兩年前的事。
楚叛兒十八歲,剛出道兩年,已是聲名鵲起的少年英俠,是江南武林中一顆耀眼的新星。
當時正是陽春三月。
三月十七那天,楚叛兒聽到了唐門慘變、唐抱樸被囚禁的消息。
楚叛兒再也坐不住了,他隻覺得渾身熱血沸騰。
他當即催馬西行,要去找唐錦繡算賬。
楚叛兒和唐門諸公子中的三個很有交情,其中就有六公子唐抱樸。
他不相信唐錦繡在武林帖上替唐抱樸羅織的罪名,他知道唐抱樸決不是那種卑劣的小人。
如果唐抱樸真有那麼卑劣,楚叛兒就不會交他這個朋友。
楚叛兒是在巫峽激流中,認識武家衆人的。
那天是三月二十八,楚叛兒順路去神女峰找一個熟知唐門内幕的師門前輩。
他看見巫峽的激流中有十幾條船攪在一起,他隐約聽見憤怒的吼聲和尖叫聲。
楚叛兒靈猿一般靈巧迅速地下了山,從陡峭的山崖上騰身而起,禦風西行,宛如天外飛仙。
江面上激鬥的人中有幾個看見了他,吓得驚叫起來、場面頓時大亂。
舵手掌不穩舵,十幾條船你沖我撞,頃刻間變成了碎片。
船上的人都已落水。
楚叛兒落在一條直船上,用刀威逼着船上的官老爺下令救人。
激鬥的一方是長江幫的人,他們水性精熟,早已逃出去了,還在激流中掙紮的就是榆林武家的人。
武家的人大多是旱鴨子,落水後就飄的飄、沉的沉。
好在武氏兄妹武功不凡,臨危不亂,抱着船闆勉強掙紮着求生。
楚叛兒救起了七個女人,三個男人。
他俨然已成了這條官船上的主人,吩咐官老爺的家丁們敬獻酒食衣物并讓出艙房,供那十個落難的人享用。
一直等到船靠秭歸,這一夥無法無天的刁民才放過了官老爺,揚長而去。
他們在秭歸縣城的一家客棧裡安頓下來,這時候他們才互通姓名。
楚叛兒這才知道,他救的人都是一家的,他們是特意來遊覽三峽的。
也就是在這家客棧裡,楚叛兒聽見了武卷兒對他的三個字的評語——“沒出息”。
楚叛兒的心裡不得不承認,武卷兒說得很對,很有道理。
在武卷兒面前,他的确顯得很沒出息。
在江船上他看見武卷兒的時候,他的眼珠子都轉不動了。
渾身濕透的武卷兒讓他看了好一會兒,才冷冷哼了一聲。
楚叛兒當時就覺得無地自容。
從那以後,他就不敢再看她一眼,也不敢和她說話。
在客棧中互通姓名時,武卷兒也不和他說話,仍然隻是哼了一聲了事。
楚叛兒當時冷汗都下來了。
第二天一大早,楚叛兒留下自己所有的錢,偷偷溜走了。
這是他們第一次見面時的情景。
從那天起,武卷兒的身影就深深嵌進了他心中,趕也趕不走,抹也抹不掉。
他每天都想到她,想到她卷曲的溫發上滴落的水珠,想到她濕透的樣子。
當然,每次想她後,他都會不停地罵自己沒出息,禁止自己再想她。
江湖對年輕人來說,永遠是新鮮刺激的。
楚叛兒每天都會遇到一些激動人心的事。
他的熱血一天要沸騰好幾次。
到秋天的時候,他已差不多将武卷兒忘記了。
可就在某一個美麗的秋日裡,他又看見了武卷兒。
武卷兒坐在香羅車裡,冷冷瞥了他一眼,就轉開了眼睛,放下了珠簾。
楚叛兒登時就覺得自己活像條癩皮狗。
武卷兒是随着她的哥哥們到江南散心玩兒的。
這回她的五個哥哥全都來了,同行的還有上回見過的幾個女人,以及她的四個幹哥哥。
除了武卷兒,所有的人都很熱情地和他說話,向他道謝,邀請他去榆林玩。
楚叛兒知道,他們是特意來看他的。
也就在這時候,楚叛兒的朋友北京秦大少秦川到江南來找楚叛兒,結果和武家兄弟們打得火熱。
若非武卷兒的一個幹姐姐看上了秦大少,也許秦大少和武氏兄弟會磕頭換帖。
可秦大少自打知道那位芳名叫武翠娥、綽号“大秧歌”的女人一定要嫁他後,吓得落荒而逃。
秦大少在逃跑之前對楚叛兒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 “在看見過武卷兒這樣的女孩子之後,再看‘大秧歌’,簡直讓我頭痛。
” 可秦大少的确不該逃跑。
原因也很簡單,有天夜裡,秦大少不知怎的覺得武翠娥也蠻可愛的,就讓她在他房裡扭了一夜“大秧歌”。
不知是那晚秦大少多喝了幾碗酒,還是朦胧的夜色使武翠娥變妩媚了,反正秦大少飽看了一夜”大秧歌”。
而那是不能白看的。
始亂終棄,是不能饒恕的罪過。
始亂終棄的小人,是不能放過的罪人。
于是武氏兄弟姐妹開始搜尋秦大少。
武卷兒也離開了江南。
她始終沒有和他說過一句話。
就好像他真的是條癩皮狗,她都不屑于跟他說話。
在楚叛兒想來,他在她眼中也許還不如一條癩皮狗。
楚叛兒親眼看見她将一塊肉扔給一條可憐的老狗,那條老狗的皮就是癩的。
她和秦大少有說有笑的,他一出現,她的臉就冷了,這一點讓楚叛兒尤其生氣。
過了一段時間,楚叛兒就聽說秦大少被逮着了。
秦大少死活不肯娶武翠娥,武翠娥又認定了非秦大少不嫁,雙方就這麼耗着。
秦大少為了生計,隻得做了夥計成了“二杆子”。
他在榆林城裡是自由的,可他休想逃掉。
楚叛兒這回來,就是想調解秦大少和武家之間關系的。
當然,他也很想再見到武卷兒。
隻要能偷偷看她一眼,他就很滿足了。
他沒有勇氣面對她,更沒有和她說話的勇氣。
他已決定,這回離開榆林之後,就不再想她了,而且今生今世也不再來榆林了。
這就是楚叛兒在武卷兒面前,惟一的一點稍有“反氣”的地方。
而這點“反氣”中,孩子氣的成分占了多少,就隻有天曉得了。
i;. ********* 楚叛兒一提起二杆子,武雄鎮就一口拒絕了和解的可能。
武雄鎮道:“我知道他是你朋友,否則我們也不會讓他這麼逍遙自在。
小楚,這件事你别管好不好?” 楚叛兒歎道:“可我不能不管。
京裡秦大俠前些日子給我來了封信,托我來勸和,我總不能不試試吧?” 武雄鎮道:“你别試,試也沒用。
” 楚叛兒微笑道:“你錯了。
一定有用。
” 武雄鎮道:“哼!” 楚叛兒悠然道:“你别哼。
結果一定出乎你意料,你信不信?” 武雄鎮道:“啊!” 楚叛兒道:“你啊也沒用。
等我見到老伯,你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 武雄鎮眨了眨眼睛,笑了。
他已猜到是怎麼回事了。
城頭上武雄鎮的女兒笑道:“爹,你怎麼攔着楚叔叔不讓他進門呀?
據精通“諸葛神相”的江南著名相士趙蕪湖說,楚叛兒腦後有“反骨”,是個絕不肯忠心保主的人。
趙蕪湖這斷言算是白下了——楚叛兒從來就沒想過要找個“主”來“保”一“保”。
然而,認識楚叛兒的人,大多都認為趙蕪湖的相看得準——有“反氣’的人,都是英雄,而楚叛兒就屬于那種你第一眼看見他就知道他必定是英雄的人。
楚叛兒身高八尺,相貌堂堂,随便往哪裡一站,都顯得比别人威風。
不過,世上也有一個人認為楚叛兒不是英雄,不僅不是英雄,連普通人也比不上。
這個人就是武卷兒。
武卷兒曾在别人贊揚楚叛兒的時候,冷冷說了一句話。
這句話也是到目前為止武卷兒說過的惟—一句關于楚叛兒的話。
武卷兒說:“楚叛兒呀?他沒出息。
” 你聽聽,這是什麼評語? 江湖上并不是沒有人罵楚叛兒,有人罵他是“免崽子”、是“大混蛋”、是“混賬東西”,也有人罵他“缺心眼”、“二百五兒”,這些楚叛兒聽了都不傷心。
可當他聽到武卷兒對他的評語時,他簡直都快氣哭了。
他從來沒被人罵得這麼慘過。
他聽到這句評語時,恰巧就在武卷兒房門外邊,當時武卷兒的哥哥武邊關和武多餘陪着他想進去找武卷兒。
武卷兒當時正在房中和二嫂、五嫂,以及兩個幹姐姐聊天。
她們談話的中心,就是楚叛兒。
楚叛兒聽見武卷兒說他“沒出息”,傷心得要命,可居然沒轉身溜走。
從此之後,他就更加害怕武卷兒。
********* 那是兩年前的事。
楚叛兒十八歲,剛出道兩年,已是聲名鵲起的少年英俠,是江南武林中一顆耀眼的新星。
當時正是陽春三月。
三月十七那天,楚叛兒聽到了唐門慘變、唐抱樸被囚禁的消息。
楚叛兒再也坐不住了,他隻覺得渾身熱血沸騰。
他當即催馬西行,要去找唐錦繡算賬。
楚叛兒和唐門諸公子中的三個很有交情,其中就有六公子唐抱樸。
他不相信唐錦繡在武林帖上替唐抱樸羅織的罪名,他知道唐抱樸決不是那種卑劣的小人。
如果唐抱樸真有那麼卑劣,楚叛兒就不會交他這個朋友。
楚叛兒是在巫峽激流中,認識武家衆人的。
那天是三月二十八,楚叛兒順路去神女峰找一個熟知唐門内幕的師門前輩。
他看見巫峽的激流中有十幾條船攪在一起,他隐約聽見憤怒的吼聲和尖叫聲。
楚叛兒靈猿一般靈巧迅速地下了山,從陡峭的山崖上騰身而起,禦風西行,宛如天外飛仙。
江面上激鬥的人中有幾個看見了他,吓得驚叫起來、場面頓時大亂。
舵手掌不穩舵,十幾條船你沖我撞,頃刻間變成了碎片。
船上的人都已落水。
楚叛兒落在一條直船上,用刀威逼着船上的官老爺下令救人。
激鬥的一方是長江幫的人,他們水性精熟,早已逃出去了,還在激流中掙紮的就是榆林武家的人。
武家的人大多是旱鴨子,落水後就飄的飄、沉的沉。
好在武氏兄妹武功不凡,臨危不亂,抱着船闆勉強掙紮着求生。
楚叛兒救起了七個女人,三個男人。
他俨然已成了這條官船上的主人,吩咐官老爺的家丁們敬獻酒食衣物并讓出艙房,供那十個落難的人享用。
一直等到船靠秭歸,這一夥無法無天的刁民才放過了官老爺,揚長而去。
他們在秭歸縣城的一家客棧裡安頓下來,這時候他們才互通姓名。
楚叛兒這才知道,他救的人都是一家的,他們是特意來遊覽三峽的。
也就是在這家客棧裡,楚叛兒聽見了武卷兒對他的三個字的評語——“沒出息”。
楚叛兒的心裡不得不承認,武卷兒說得很對,很有道理。
在武卷兒面前,他的确顯得很沒出息。
在江船上他看見武卷兒的時候,他的眼珠子都轉不動了。
渾身濕透的武卷兒讓他看了好一會兒,才冷冷哼了一聲。
楚叛兒當時就覺得無地自容。
從那以後,他就不敢再看她一眼,也不敢和她說話。
在客棧中互通姓名時,武卷兒也不和他說話,仍然隻是哼了一聲了事。
楚叛兒當時冷汗都下來了。
第二天一大早,楚叛兒留下自己所有的錢,偷偷溜走了。
這是他們第一次見面時的情景。
從那天起,武卷兒的身影就深深嵌進了他心中,趕也趕不走,抹也抹不掉。
他每天都想到她,想到她卷曲的溫發上滴落的水珠,想到她濕透的樣子。
當然,每次想她後,他都會不停地罵自己沒出息,禁止自己再想她。
江湖對年輕人來說,永遠是新鮮刺激的。
楚叛兒每天都會遇到一些激動人心的事。
他的熱血一天要沸騰好幾次。
到秋天的時候,他已差不多将武卷兒忘記了。
可就在某一個美麗的秋日裡,他又看見了武卷兒。
武卷兒坐在香羅車裡,冷冷瞥了他一眼,就轉開了眼睛,放下了珠簾。
楚叛兒登時就覺得自己活像條癩皮狗。
武卷兒是随着她的哥哥們到江南散心玩兒的。
這回她的五個哥哥全都來了,同行的還有上回見過的幾個女人,以及她的四個幹哥哥。
除了武卷兒,所有的人都很熱情地和他說話,向他道謝,邀請他去榆林玩。
楚叛兒知道,他們是特意來看他的。
也就在這時候,楚叛兒的朋友北京秦大少秦川到江南來找楚叛兒,結果和武家兄弟們打得火熱。
若非武卷兒的一個幹姐姐看上了秦大少,也許秦大少和武氏兄弟會磕頭換帖。
可秦大少自打知道那位芳名叫武翠娥、綽号“大秧歌”的女人一定要嫁他後,吓得落荒而逃。
秦大少在逃跑之前對楚叛兒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 “在看見過武卷兒這樣的女孩子之後,再看‘大秧歌’,簡直讓我頭痛。
” 可秦大少的确不該逃跑。
原因也很簡單,有天夜裡,秦大少不知怎的覺得武翠娥也蠻可愛的,就讓她在他房裡扭了一夜“大秧歌”。
不知是那晚秦大少多喝了幾碗酒,還是朦胧的夜色使武翠娥變妩媚了,反正秦大少飽看了一夜”大秧歌”。
而那是不能白看的。
始亂終棄,是不能饒恕的罪過。
始亂終棄的小人,是不能放過的罪人。
于是武氏兄弟姐妹開始搜尋秦大少。
武卷兒也離開了江南。
她始終沒有和他說過一句話。
就好像他真的是條癩皮狗,她都不屑于跟他說話。
在楚叛兒想來,他在她眼中也許還不如一條癩皮狗。
楚叛兒親眼看見她将一塊肉扔給一條可憐的老狗,那條老狗的皮就是癩的。
她和秦大少有說有笑的,他一出現,她的臉就冷了,這一點讓楚叛兒尤其生氣。
過了一段時間,楚叛兒就聽說秦大少被逮着了。
秦大少死活不肯娶武翠娥,武翠娥又認定了非秦大少不嫁,雙方就這麼耗着。
秦大少為了生計,隻得做了夥計成了“二杆子”。
他在榆林城裡是自由的,可他休想逃掉。
楚叛兒這回來,就是想調解秦大少和武家之間關系的。
當然,他也很想再見到武卷兒。
隻要能偷偷看她一眼,他就很滿足了。
他沒有勇氣面對她,更沒有和她說話的勇氣。
他已決定,這回離開榆林之後,就不再想她了,而且今生今世也不再來榆林了。
這就是楚叛兒在武卷兒面前,惟一的一點稍有“反氣”的地方。
而這點“反氣”中,孩子氣的成分占了多少,就隻有天曉得了。
i;. ********* 楚叛兒一提起二杆子,武雄鎮就一口拒絕了和解的可能。
武雄鎮道:“我知道他是你朋友,否則我們也不會讓他這麼逍遙自在。
小楚,這件事你别管好不好?” 楚叛兒歎道:“可我不能不管。
京裡秦大俠前些日子給我來了封信,托我來勸和,我總不能不試試吧?” 武雄鎮道:“你别試,試也沒用。
” 楚叛兒微笑道:“你錯了。
一定有用。
” 武雄鎮道:“哼!” 楚叛兒悠然道:“你别哼。
結果一定出乎你意料,你信不信?” 武雄鎮道:“啊!” 楚叛兒道:“你啊也沒用。
等我見到老伯,你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 武雄鎮眨了眨眼睛,笑了。
他已猜到是怎麼回事了。
城頭上武雄鎮的女兒笑道:“爹,你怎麼攔着楚叔叔不讓他進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