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他想獨霸武林,橫行天下,不修德澤,至少也得像個英雄,利用這等狠毒的魅魑伎倆,算不得好漢,這話盼你也能記下。
” 他突然覺得焦鑫可鄙可厭,說完話,身軀一轉,拉着石可玉,大踏步走出廳屋,再也不去理他。
回到客棧,但見精舍燈光明亮,那大寶孤零零地坐在堂屋裡發怔,這時已近四鼓,薛頌平竟已不知去向。
雲震飄身落地,拉着石可玉進入堂屋,問道: “寶兄弟怎麼不睡,薛公子呢?” 牛大寶眼睛一亮,迎上來,道: “薛公子找您去了。
雲大哥,這位是誰?” 雲震正拟為他二人引見,忽覺風聲有異,回頭一瞥,但見薛頃平正由屋頂縱下,連忙撇下二人,迎将出來道: “頌平兄哪裡去了?” 薛頌平道: “送那姓焦的出城。
” 雲震微微一怔,笑道: “原來頌平兄剛才也在那邊。
” 薛頌平一面進屋,一面笑道: “可不是,愚兄一覺醒來,突然發覺你已不在,愚兄放心不下,隻得留下寶兄弟守屋,獨自外出尋你。
” 他在椅子坐下,接道: “雲兄弟,我看那姓焦的谲詐狠毒,城府極深,留下是個莫大的禍害,你為何不将他殺了,任由他助纣為惡?” 雲震掩上大門,尚未答話,但聞石可玉嬌聲接道: “是啊!那人是個殺胚,雲哥哥不殺他也就算了,為何還要告訴他那等機密大事?這樣一來,我義父的安全豈不堪慮啦?” 雲震道: “小妹僅知其一,不知其二……來,我為三位引見一番。
” 提起剛才之事,雲震但覺又煩又燥,不知自己做得對與不對,籍口替三人引見,暫時撇開了這些煩惱,薛頌平等三人互道仰慕,彼此落座,屋裡的空氣頓時沉寂下來。
這時,石可玉心中實有千言萬語要講要問,但見外人在場,雲震又複悶悶不樂,一時不便啟齒,隻得勉強抑住,未曾開口。
雲震雖然從她言語之中,得知她已拜在張鑄魂的名下為義女,此外卻是一無所知,因而也有許多事情想問。
但眼下心事重重,他實在沒有心腸去問,故此也是默默無言。
沉寂中,雲震但覺惴惴然不能定神,半晌,忽然想到一事未妥,頓時問道: “頌平兄,剛才你說送那焦鑫出城,莫非那焦鑫已經走了?” 薛頌平道: “正是,你與石姑娘離開廳屋,愚兄以為焦鑫一定會派人跟蹤你們,故此留下未走。
讵料焦、魯二人竊竊一陣私議,那焦鑫忽然匆匆辭去,愚兄一直跟到城外,見他确已離城,方始轉來。
” 雲震眉頭一聳,道: “他走的哪個方向?” 薛頌平道: “正西方向。
” 雲震忽然緊張起來,道: “那魯玄呢?” 薛頌平茫然道: “不知道,怎麼?有什麼不對麼?” 雲震惶然起立道: “事情怕糟!寶兄弟,快吩咐店家備馬。
” 薛頌平聽他說得峻急,也自緊張起來,不遑再問,連忙幫着那牛大寶前去備馬,牛大寶始才飛奔而去。
雲震轉身走向卧室,又道: “頌平兄,咱們收拾一下,馬上走。
” 石可玉跟進卧室,迷惘地道: “到哪裡去?你怎麼這樣緊張?” 雲震一面收拾行囊,一面應道: “那焦鑫怕是到大盆山去了,咱們得迅速趕去。
” 他這樣一說,石可玉頓時惶恐無比,急急幫薛、雲二人收拾東西。
須臾,三人提着革囊水袋,來到客棧門口,牛大寶恰恰套好鞍羁,一名店夥計站在—側相候。
薛頌平掏了一錠銀子遞給店夥,道了聲“謝”,四人分乘三匹健馬,急急奔向西城而去。
一行人離城不久,但見城垛之上,突然站起兩個人來,那兩人一高一矮,赫然竟是焦鑫與魯玄。
隻聽那焦鑫輕聲笑道: “如何?小弟略使小計,他們果然奔向大盆山去了。
” 那魯玄點頭不疊,連聲應道: “誠然!誠然!焦兄神機妙算,胸羅萬有,幾個小兒,哪裡逃得過您的汁算,看來焦兄所見之人,定是那北鬥劍張鑄魂了。
” 那焦鑫志得意滿,哈哈笑道: “這還有錯麼?哈哈!魯兄快快回去傳訊報神君,就說那北道蘇铉已死,北鬥劍張鑄魂重傷未愈,如今是個廢人,躲藏在大盆山石屋之中,下款由你具名就是了。
” 那魯玄呆了一呆,道: “怎不具焦兄之名?” 那焦鑫輕輕一掌,擊在他肩上,越發笑道: “你我兄弟,誰具名都是一樣,這件功勞,小弟讓給魯兄你了,哈哈哈哈……” 大笑聲中,焦鑫輕輕一躍,縱下了城頭,迳自朝西北方向奔去。
那魯玄瞪着眼睛,緊緊瞅着焦鑫的背影,直到那背影消失不見,始才回過神來,歡天喜地的離開城頭,奔向西南。
這情形,莫說是受惠的魯玄衷心欽敬,就是讓雲震知道,怕也不得不佩服焦鑫的機詐多智了。
雲震等一行策馬狂奔,誰也沒有心情講話,唯恐開口講話,就将耽誤行程似的。
巳牌時分,雲震已經遠遠望見那株老松。
他心頭記意尚清,首次來此,馬車就停在那株者松之下,再往前去,轉過山角,進入山坳,就可見到武婆婆那座石屋了。
這時連那坐後鞍的石可玉也已香汗淋淋,到達老松之下,雲震一松馬缰,抹了抹額上汗珠,籲口氣道: “總算到了,不知那焦鑫到了沒有?” 石可玉猛地躍身下馬,道: “我去看看,你們慢慢定。
” 忽聽一個蒼勁的聲音,洪聲喝道: “可玉,來者何人?昨晚怎不回來?” 石可玉止住腳步,低聲說道: “快下馬,是武婆婆。
” 轉過身去,高聲叫道: “婆婆,雲震回來了。
” 但見人影一閃,三十丈外一塊岩石之上,突然出現一位雞皮鶴發,布衣執杖的老婦,那老婦果然是武婆婆。
見到武婆婆神威凜凜的出現,雲震頓時放心不少,暗暗忖道:看來焦鑫尚未來到。
隻聽武婆婆洪聲叫道: “統統過來,我老婆子瞧瞧。
” 這時,雲震等早已下馬,聞言牽着馬匹,奔了過去,到達跟前,雲震恭恭敬敬作了一揖,道: “雲震參見婆婆。
” 武婆婆目閃精光,在雲震臉上轉來轉去,轉了半晌,突然喝道: “好哇!小子長進了。
” 目光一轉,打量着薛頌平,冷冷說道: “這一位是誰?” 薛頌平連忙作揖道: “晚輩薛頌平,參見武婆婆。
” 武婆婆眉頭一聳,道: “你也知道我老婆子?” 薛頌平躬身說道: “婆婆武功高強,心腸熱絡,高蹈自隐,不慕榮利,晚輩與雲震情勝手足,早知婆婆是個威武不屈,貧賤不移的人,晚輩傾慕得很,但願婆婆不吝教誨。
” 這幾句話,不但說明與雲震的關系,也将武婆婆捧上半天,武婆婆難得有了笑容,目光一顧雲震,道: “你倒記得我老婆子?” 雲震躬身道: “晚輩怎敢忘記婆婆的恩德。
” 他是指武婆婆助他練成“六丁抱一大法”而言,一語雙關,這時倒也得體。
武婆哈哈一笑,目注牛大寶道: “那小子想必是你朋友,叫什麼?” 雲震應道: “他叫牛大寶,寶兄弟快來見過婆婆。
” 牛大寶敞聲一喏,道: “俺大寶見過婆婆。
” 武婆婆眉頭一皺,道: “又是個渾小子!” 話聲頓住,凝視石可玉,冷冷接道: “你為何徹夜不歸,害你老子擔心?” 石可玉過去拉住她的手臂,撒嬌道: “玉兒遇上了雲哥哥……哦,對啦!昨天那矮子來了沒有?” 武婆婆目光一棱,道: “那矮子是何來路?你查清楚啦?” 石可玉急道: “咱們快回去,那矮子是羅侯宮的爪牙。
” 武婆婆洪聲喝道: “羅侯宮的爪牙又怎樣?老婆子正在這裡等他。
” 忽見山角那面轉出一位宮裝高髻的中年女子,脆聲喊道: “婆婆,都是誰來了?” 武婆婆轉身叫道: “蕙仙來得正好,可玉與雲震回來了,還有雲震的朋友,你先領他們回去,回頭再來替我守望。
” 藤杖一頓,騰身躍起,三閃兩閃,瞬息隐沒在山石之中,雲震等不再遲疑,連忙朝那面山角走去。
那梅蕙仙容顔秀麗,一身素衣,淡雅之中,别有一種出塵的清高氣質,令人倍增親切之感,她款款行來,與雲震等寒暄幾句,當即轉身前導,急急而行,雲震等人牽着馬匹,疾步跟随在後。
這一路七高八低,三匹健馬,這時竟成了累贅,但日後尚要奔行千萬裡,卻又不能将它們撇下不要。
如此急走一盞熱茶光景,方始進入一片山坳之内,見到了那座平頂石室。
此刻,石屋的大門半開半掩,隐約可見其中确是蛛塵網結,污穢不堪,雲震正自生疑,梅蕙仙已經駐足說道: “震兒,你将馬匹暫系屋内,我帶你去見張師兄。
” 雲震應了聲“是”,一面将健馬牽進石屋,一面暗道:想來放置石屋不用,必是故布疑陣,難怪那“秃鷹”魯玄認為人已搬走,但不知張前輩住在何處? 系好馬匹,又随梅蕙仙轉過石屋,走向一片絕壁,梅蕙仙領頭鑽入茂密的荊棘藤蔓之中,在那絕壁上輕輕一按,一陣輕響過處,絕壁頓時現出一座洞門。
進入洞門,是一條曲折幽暗的甬道,衆人順着甬道往前走去,須臾已至甬道盡頭,但見兩名道裝抱劍童子,把守在一間寬敝的石室門外,那室内燈光明亮,陣陣異香,正由裡面飄散出來,遠遠望去,室内陳設仍舊,北鬥劍張鑄魂與白雲道長相對而坐,正在那裡品茗對奕。
雲震見到張鑄魂,但覺心頭一陣激動,搶先進入了石室,拜伏在張鑄魂膝前,顫聲叫道: “前輩安好,晚輩回來了。
” 張鑄魂貿然見到雲震,心緒也是十分激動,呆了半晌,始才伸出枯瘦的手掌,撫摸着雲震的頭顱,頻頻颔首道: “好!好!你又長高了,起來吧,見過白雲道長。
” 雲震依言站起,向白雲道長躬身一禮,道: “晚輩參見道長,這段時日,又勞道長費神了。
” 白雲道長撚髯,微微笑道: “我老道與蘇铉師徒數十年交情,效勞賣命,也屬應當,用得着你來感謝麼?” 雲震微微一笑,伸手入懷,取出一隻扁平玉匣,雙手遞了過去,說道: “這匣内乃是一株千年茯苓,還須勞神道長,配一副藥給張前輩服用。
” 白雲道長神色一怔,連忙接過玉匣,驚疑參半道: “千年茯苓?” 打開玉匣,低頭看去,但見匣内根盤須結,正是一株連根帶莖的茯苓。
那茯苓皮黑而皺,黑中發亮,稍端一顆菌狀之物,約莫拳頭大小,肉白微赤,筋絡分明,放在那玉匣正中,就像是個肉色蓮蓬,散發着陣陣異香,令人頭腦為之一清。
白雲道長看清了那株茯苓,頓時欣喜欲狂,蓋上玉匣,蓦地站起身來,歡聲叫道: “鑄魂,你有救了。
” 身軀一轉,就待向外走去。
張鑄魂也已看到那株茯苓,心頭雖然欣喜,卻不若白雲道長激動,緩緩說道: “道長慢走,待晚輩問過雲震再議吧!” 目光瞥見薛頌平等走進室内,心知是雲震的朋友,連忙颔首招呼,道: “兩位小友,我有沉疴在身,不與兩位見禮了。
” 薛頌平眼見雲震跪拜在地,早知這位臉貌清癯,氣派雍容的青袍人是誰,張鑄魂縱然說得謙遜,他仍是恭恭敬敬行了一禮,報了姓名,那牛大寶更是處處以雲震馬首是瞻,眼見雲震行的乃是跪拜之禮,他也老老實實跪在地上,報了姓名,口稱“寶兒”,叩了三個響頭,引得旁人哈哈大笑起來。
他兩人分别參見完畢,白雲道長已經迫不及待了,道:
” 他突然覺得焦鑫可鄙可厭,說完話,身軀一轉,拉着石可玉,大踏步走出廳屋,再也不去理他。
回到客棧,但見精舍燈光明亮,那大寶孤零零地坐在堂屋裡發怔,這時已近四鼓,薛頌平竟已不知去向。
雲震飄身落地,拉着石可玉進入堂屋,問道: “寶兄弟怎麼不睡,薛公子呢?” 牛大寶眼睛一亮,迎上來,道: “薛公子找您去了。
雲大哥,這位是誰?” 雲震正拟為他二人引見,忽覺風聲有異,回頭一瞥,但見薛頃平正由屋頂縱下,連忙撇下二人,迎将出來道: “頌平兄哪裡去了?” 薛頌平道: “送那姓焦的出城。
” 雲震微微一怔,笑道: “原來頌平兄剛才也在那邊。
” 薛頌平一面進屋,一面笑道: “可不是,愚兄一覺醒來,突然發覺你已不在,愚兄放心不下,隻得留下寶兄弟守屋,獨自外出尋你。
” 他在椅子坐下,接道: “雲兄弟,我看那姓焦的谲詐狠毒,城府極深,留下是個莫大的禍害,你為何不将他殺了,任由他助纣為惡?” 雲震掩上大門,尚未答話,但聞石可玉嬌聲接道: “是啊!那人是個殺胚,雲哥哥不殺他也就算了,為何還要告訴他那等機密大事?這樣一來,我義父的安全豈不堪慮啦?” 雲震道: “小妹僅知其一,不知其二……來,我為三位引見一番。
” 提起剛才之事,雲震但覺又煩又燥,不知自己做得對與不對,籍口替三人引見,暫時撇開了這些煩惱,薛頌平等三人互道仰慕,彼此落座,屋裡的空氣頓時沉寂下來。
這時,石可玉心中實有千言萬語要講要問,但見外人在場,雲震又複悶悶不樂,一時不便啟齒,隻得勉強抑住,未曾開口。
雲震雖然從她言語之中,得知她已拜在張鑄魂的名下為義女,此外卻是一無所知,因而也有許多事情想問。
但眼下心事重重,他實在沒有心腸去問,故此也是默默無言。
沉寂中,雲震但覺惴惴然不能定神,半晌,忽然想到一事未妥,頓時問道: “頌平兄,剛才你說送那焦鑫出城,莫非那焦鑫已經走了?” 薛頌平道: “正是,你與石姑娘離開廳屋,愚兄以為焦鑫一定會派人跟蹤你們,故此留下未走。
讵料焦、魯二人竊竊一陣私議,那焦鑫忽然匆匆辭去,愚兄一直跟到城外,見他确已離城,方始轉來。
” 雲震眉頭一聳,道: “他走的哪個方向?” 薛頌平道: “正西方向。
” 雲震忽然緊張起來,道: “那魯玄呢?” 薛頌平茫然道: “不知道,怎麼?有什麼不對麼?” 雲震惶然起立道: “事情怕糟!寶兄弟,快吩咐店家備馬。
” 薛頌平聽他說得峻急,也自緊張起來,不遑再問,連忙幫着那牛大寶前去備馬,牛大寶始才飛奔而去。
雲震轉身走向卧室,又道: “頌平兄,咱們收拾一下,馬上走。
” 石可玉跟進卧室,迷惘地道: “到哪裡去?你怎麼這樣緊張?” 雲震一面收拾行囊,一面應道: “那焦鑫怕是到大盆山去了,咱們得迅速趕去。
” 他這樣一說,石可玉頓時惶恐無比,急急幫薛、雲二人收拾東西。
須臾,三人提着革囊水袋,來到客棧門口,牛大寶恰恰套好鞍羁,一名店夥計站在—側相候。
薛頌平掏了一錠銀子遞給店夥,道了聲“謝”,四人分乘三匹健馬,急急奔向西城而去。
一行人離城不久,但見城垛之上,突然站起兩個人來,那兩人一高一矮,赫然竟是焦鑫與魯玄。
隻聽那焦鑫輕聲笑道: “如何?小弟略使小計,他們果然奔向大盆山去了。
” 那魯玄點頭不疊,連聲應道: “誠然!誠然!焦兄神機妙算,胸羅萬有,幾個小兒,哪裡逃得過您的汁算,看來焦兄所見之人,定是那北鬥劍張鑄魂了。
” 那焦鑫志得意滿,哈哈笑道: “這還有錯麼?哈哈!魯兄快快回去傳訊報神君,就說那北道蘇铉已死,北鬥劍張鑄魂重傷未愈,如今是個廢人,躲藏在大盆山石屋之中,下款由你具名就是了。
” 那魯玄呆了一呆,道: “怎不具焦兄之名?” 那焦鑫輕輕一掌,擊在他肩上,越發笑道: “你我兄弟,誰具名都是一樣,這件功勞,小弟讓給魯兄你了,哈哈哈哈……” 大笑聲中,焦鑫輕輕一躍,縱下了城頭,迳自朝西北方向奔去。
那魯玄瞪着眼睛,緊緊瞅着焦鑫的背影,直到那背影消失不見,始才回過神來,歡天喜地的離開城頭,奔向西南。
這情形,莫說是受惠的魯玄衷心欽敬,就是讓雲震知道,怕也不得不佩服焦鑫的機詐多智了。
雲震等一行策馬狂奔,誰也沒有心情講話,唯恐開口講話,就将耽誤行程似的。
巳牌時分,雲震已經遠遠望見那株老松。
他心頭記意尚清,首次來此,馬車就停在那株者松之下,再往前去,轉過山角,進入山坳,就可見到武婆婆那座石屋了。
這時連那坐後鞍的石可玉也已香汗淋淋,到達老松之下,雲震一松馬缰,抹了抹額上汗珠,籲口氣道: “總算到了,不知那焦鑫到了沒有?” 石可玉猛地躍身下馬,道: “我去看看,你們慢慢定。
” 忽聽一個蒼勁的聲音,洪聲喝道: “可玉,來者何人?昨晚怎不回來?” 石可玉止住腳步,低聲說道: “快下馬,是武婆婆。
” 轉過身去,高聲叫道: “婆婆,雲震回來了。
” 但見人影一閃,三十丈外一塊岩石之上,突然出現一位雞皮鶴發,布衣執杖的老婦,那老婦果然是武婆婆。
見到武婆婆神威凜凜的出現,雲震頓時放心不少,暗暗忖道:看來焦鑫尚未來到。
隻聽武婆婆洪聲叫道: “統統過來,我老婆子瞧瞧。
” 這時,雲震等早已下馬,聞言牽着馬匹,奔了過去,到達跟前,雲震恭恭敬敬作了一揖,道: “雲震參見婆婆。
” 武婆婆目閃精光,在雲震臉上轉來轉去,轉了半晌,突然喝道: “好哇!小子長進了。
” 目光一轉,打量着薛頌平,冷冷說道: “這一位是誰?” 薛頌平連忙作揖道: “晚輩薛頌平,參見武婆婆。
” 武婆婆眉頭一聳,道: “你也知道我老婆子?” 薛頌平躬身說道: “婆婆武功高強,心腸熱絡,高蹈自隐,不慕榮利,晚輩與雲震情勝手足,早知婆婆是個威武不屈,貧賤不移的人,晚輩傾慕得很,但願婆婆不吝教誨。
” 這幾句話,不但說明與雲震的關系,也将武婆婆捧上半天,武婆婆難得有了笑容,目光一顧雲震,道: “你倒記得我老婆子?” 雲震躬身道: “晚輩怎敢忘記婆婆的恩德。
” 他是指武婆婆助他練成“六丁抱一大法”而言,一語雙關,這時倒也得體。
武婆哈哈一笑,目注牛大寶道: “那小子想必是你朋友,叫什麼?” 雲震應道: “他叫牛大寶,寶兄弟快來見過婆婆。
” 牛大寶敞聲一喏,道: “俺大寶見過婆婆。
” 武婆婆眉頭一皺,道: “又是個渾小子!” 話聲頓住,凝視石可玉,冷冷接道: “你為何徹夜不歸,害你老子擔心?” 石可玉過去拉住她的手臂,撒嬌道: “玉兒遇上了雲哥哥……哦,對啦!昨天那矮子來了沒有?” 武婆婆目光一棱,道: “那矮子是何來路?你查清楚啦?” 石可玉急道: “咱們快回去,那矮子是羅侯宮的爪牙。
” 武婆婆洪聲喝道: “羅侯宮的爪牙又怎樣?老婆子正在這裡等他。
” 忽見山角那面轉出一位宮裝高髻的中年女子,脆聲喊道: “婆婆,都是誰來了?” 武婆婆轉身叫道: “蕙仙來得正好,可玉與雲震回來了,還有雲震的朋友,你先領他們回去,回頭再來替我守望。
” 藤杖一頓,騰身躍起,三閃兩閃,瞬息隐沒在山石之中,雲震等不再遲疑,連忙朝那面山角走去。
那梅蕙仙容顔秀麗,一身素衣,淡雅之中,别有一種出塵的清高氣質,令人倍增親切之感,她款款行來,與雲震等寒暄幾句,當即轉身前導,急急而行,雲震等人牽着馬匹,疾步跟随在後。
這一路七高八低,三匹健馬,這時竟成了累贅,但日後尚要奔行千萬裡,卻又不能将它們撇下不要。
如此急走一盞熱茶光景,方始進入一片山坳之内,見到了那座平頂石室。
此刻,石屋的大門半開半掩,隐約可見其中确是蛛塵網結,污穢不堪,雲震正自生疑,梅蕙仙已經駐足說道: “震兒,你将馬匹暫系屋内,我帶你去見張師兄。
” 雲震應了聲“是”,一面将健馬牽進石屋,一面暗道:想來放置石屋不用,必是故布疑陣,難怪那“秃鷹”魯玄認為人已搬走,但不知張前輩住在何處? 系好馬匹,又随梅蕙仙轉過石屋,走向一片絕壁,梅蕙仙領頭鑽入茂密的荊棘藤蔓之中,在那絕壁上輕輕一按,一陣輕響過處,絕壁頓時現出一座洞門。
進入洞門,是一條曲折幽暗的甬道,衆人順着甬道往前走去,須臾已至甬道盡頭,但見兩名道裝抱劍童子,把守在一間寬敝的石室門外,那室内燈光明亮,陣陣異香,正由裡面飄散出來,遠遠望去,室内陳設仍舊,北鬥劍張鑄魂與白雲道長相對而坐,正在那裡品茗對奕。
雲震見到張鑄魂,但覺心頭一陣激動,搶先進入了石室,拜伏在張鑄魂膝前,顫聲叫道: “前輩安好,晚輩回來了。
” 張鑄魂貿然見到雲震,心緒也是十分激動,呆了半晌,始才伸出枯瘦的手掌,撫摸着雲震的頭顱,頻頻颔首道: “好!好!你又長高了,起來吧,見過白雲道長。
” 雲震依言站起,向白雲道長躬身一禮,道: “晚輩參見道長,這段時日,又勞道長費神了。
” 白雲道長撚髯,微微笑道: “我老道與蘇铉師徒數十年交情,效勞賣命,也屬應當,用得着你來感謝麼?” 雲震微微一笑,伸手入懷,取出一隻扁平玉匣,雙手遞了過去,說道: “這匣内乃是一株千年茯苓,還須勞神道長,配一副藥給張前輩服用。
” 白雲道長神色一怔,連忙接過玉匣,驚疑參半道: “千年茯苓?” 打開玉匣,低頭看去,但見匣内根盤須結,正是一株連根帶莖的茯苓。
那茯苓皮黑而皺,黑中發亮,稍端一顆菌狀之物,約莫拳頭大小,肉白微赤,筋絡分明,放在那玉匣正中,就像是個肉色蓮蓬,散發着陣陣異香,令人頭腦為之一清。
白雲道長看清了那株茯苓,頓時欣喜欲狂,蓋上玉匣,蓦地站起身來,歡聲叫道: “鑄魂,你有救了。
” 身軀一轉,就待向外走去。
張鑄魂也已看到那株茯苓,心頭雖然欣喜,卻不若白雲道長激動,緩緩說道: “道長慢走,待晚輩問過雲震再議吧!” 目光瞥見薛頌平等走進室内,心知是雲震的朋友,連忙颔首招呼,道: “兩位小友,我有沉疴在身,不與兩位見禮了。
” 薛頌平眼見雲震跪拜在地,早知這位臉貌清癯,氣派雍容的青袍人是誰,張鑄魂縱然說得謙遜,他仍是恭恭敬敬行了一禮,報了姓名,那牛大寶更是處處以雲震馬首是瞻,眼見雲震行的乃是跪拜之禮,他也老老實實跪在地上,報了姓名,口稱“寶兒”,叩了三個響頭,引得旁人哈哈大笑起來。
他兩人分别參見完畢,白雲道長已經迫不及待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