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藏寶巨穴
關燈
小
中
大
道教源遠流長,可追逆至遠古之三皇五帝。
又有人雲,商周年間,周武王興師伐纣,命姜子牙為三軍統帥;與通天教主交戰中,請得老子一氣化三清,創立道門,故道家尊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為教祖。
一千二百年後,東漢蜀人張道陵始刨“五鬥米教”,為人書符、念咒以捉鬼。
降妖,祈雨、消災治病,甚是靈驗,鄉民從之者甚衆。
民間相傳手持桃木劍,捏訣步罡,捉鬼降魔的張天師便是張道陵之形象;當時,張道陵便是于青城山麓設壇講道,被後人尊為天師。
故魏晉南北朝之後又尊道教為“天師教”,尊張道陵為道教之鼻祖,由此正名為道教,雖金元後道教分為正一、全真兩派,江湖武林中又崛起武當、龍虎山兩家武林門派均稱道家,然仍無不尊張天師為本派鼻祖。
青城山腰混元頂下的峭壁間,沿壁有廊可通,赫然一座道觀——常道觀,又稱天師洞,便是當年張天師設壇布道之處。
常道觀的主殿為三皇殿,重檐回廊,雄踞高台,氣勢宏偉;殿内供伏羲、神農、軒轅三座高逾兩文的金身塑像,兩旁靈官、降魔護法手中高擎法器,面目猙獰。
青城山石徑回旋,林木蔽天,深邃甯靜,确不失為人間仙境,正是:山水蕭條啼鳥歇,道門清靜俗人稀。
近幾天來,雖表面上并不明顯,但内行、明眼人都已察覺青城山突兀變得喧嘩,熱鬧:人們不遠千裡從四面八方匆匆趕來!然而,來的這些人既非道門弟子,更不是些善男信女,而是一群佩刀挂劍的武林人物;他們亦不是來朝聖,祈靈,而是要把他人送上黃泉之路,或者幹脆搭上自己。
育城山仿佛成了江湖豪客們注目、嘯聚的旋渦,這旋渦千回百轉,終子向人們展示了它的中心——天師洞。
誰也投有想到,事情竟是無意中發生的。
粉面妖狸呂秀蟬妖豔、妩媚,婀娜多姿,尤其風流,确不失為人間尤物,随撲天雕秦懷德投靠紅衣幫後,僅幾天的功夫,便在這豪客嘯聚的紅衣幫總舵裡找到了幾個相好;正如玄智所說,金笛秀土廖仲英忒貪女色……最易壞事,當他發現呂秀婵後,恰似蒼蠅見到了血,便即奮不顧身、捷足先登。
呂秀婵人皆可夫,來者不拒,更何況廖仲英風流惆黨,兩人即刻如魚得水。
就在一雙男女兩情歡娛時,廖仲英便把從他父母閑談間提到的“……幫主将皇室寶物盡集于丈人山腰的天師洞。
”當作情話說了出來。
呂秀婵初時亦未在意,逾時不久,廖仲英移愛别向,她隻好再覓牛郎,僅隔日,鬼見愁史文通入選了。
史文通功力深厚,即刻把呂秀婵帶進了一個嶄新的、美妙的境界,他幾乎罄其所能,讓她領略、體味到了超然的人間快活。
于是,呂秀婵心蕩神迷了,竟煞有介事地把廖仲英所說轉給了史文通。
史文通雖尚不敢打那些藏寶的主意,卻以之為餌勾上兩個富室美姬,且于心滿意得、飄飄然之際,信口說與西川二鬼闵氏兄弟…… 凡世上風流男女絕不可能隻與一二異性私通,其事勢必添油加醋、越傳越廣。
尤其是,西川二鬼原是錦屏山一帶的成名巨盜,兩兄弟仰仗武功超凡,做的是沒本錢的買賣。
紅衣幫崛起泸山後,靖綏四野,兩兄弟知道紅衣幫主來頭極大,又自覺武功較紅衣幫内幾位高手遠遜一籌,兄弟倆略一商議,竟棄了江湖黑道生涯,投在紅衣幫門下。
兩兄弟不時外出,偶爾遇見當年同道,酒酣之際難免走嘴,于是乎…… 這天辰時剛過,天師洞三皇殿裡便似炸了鍋,百餘個江湖武林人物集聚在這裡,有些人仍在肆意毀壞神像、什物,居多已厮殺起來——呼喝吆鬥聲被伏此起,兵刃相交的铿锵聲不絕于耳。
“他媽的,你是什麼東西,攔在這兒礙手礙腳的,遠遠讓開!”叫喊的是個虎目虬髯漢子。
“混帳,這軒轅老兒身上的玩意兒咱大涼山全包了,你亂闖什麼!”他是大涼山四寨主,人稱雙鈎司徒空。
“什麼鳥大涼山,老子隻認這個!” 那虬髯漢子說着話,“唰’的一刀、攔腰橫斬過去,使的是五虎斷門刀法。
司徒空銀鈎一招“力劃鴻溝”,“铛”的一響,格開對方單刀,喝道:“撒野嗎,太爺陪你走幾十回……” 司徒空正說話間,不防有人在他背後偷襲,長劍寒光一閃,“撲”地插進左肋,血花迸濺;他慘哼了一聲,碩大身軀頹然撲倒。
卻見那使劍偷襲的人揚聲叫道;“來人哪,‘五虎門’的野種殺了咱四寨主……”叫聲中
又有人雲,商周年間,周武王興師伐纣,命姜子牙為三軍統帥;與通天教主交戰中,請得老子一氣化三清,創立道門,故道家尊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為教祖。
一千二百年後,東漢蜀人張道陵始刨“五鬥米教”,為人書符、念咒以捉鬼。
降妖,祈雨、消災治病,甚是靈驗,鄉民從之者甚衆。
民間相傳手持桃木劍,捏訣步罡,捉鬼降魔的張天師便是張道陵之形象;當時,張道陵便是于青城山麓設壇講道,被後人尊為天師。
故魏晉南北朝之後又尊道教為“天師教”,尊張道陵為道教之鼻祖,由此正名為道教,雖金元後道教分為正一、全真兩派,江湖武林中又崛起武當、龍虎山兩家武林門派均稱道家,然仍無不尊張天師為本派鼻祖。
青城山腰混元頂下的峭壁間,沿壁有廊可通,赫然一座道觀——常道觀,又稱天師洞,便是當年張天師設壇布道之處。
常道觀的主殿為三皇殿,重檐回廊,雄踞高台,氣勢宏偉;殿内供伏羲、神農、軒轅三座高逾兩文的金身塑像,兩旁靈官、降魔護法手中高擎法器,面目猙獰。
青城山石徑回旋,林木蔽天,深邃甯靜,确不失為人間仙境,正是:山水蕭條啼鳥歇,道門清靜俗人稀。
近幾天來,雖表面上并不明顯,但内行、明眼人都已察覺青城山突兀變得喧嘩,熱鬧:人們不遠千裡從四面八方匆匆趕來!然而,來的這些人既非道門弟子,更不是些善男信女,而是一群佩刀挂劍的武林人物;他們亦不是來朝聖,祈靈,而是要把他人送上黃泉之路,或者幹脆搭上自己。
育城山仿佛成了江湖豪客們注目、嘯聚的旋渦,這旋渦千回百轉,終子向人們展示了它的中心——天師洞。
誰也投有想到,事情竟是無意中發生的。
粉面妖狸呂秀蟬妖豔、妩媚,婀娜多姿,尤其風流,确不失為人間尤物,随撲天雕秦懷德投靠紅衣幫後,僅幾天的功夫,便在這豪客嘯聚的紅衣幫總舵裡找到了幾個相好;正如玄智所說,金笛秀土廖仲英忒貪女色……最易壞事,當他發現呂秀婵後,恰似蒼蠅見到了血,便即奮不顧身、捷足先登。
呂秀婵人皆可夫,來者不拒,更何況廖仲英風流惆黨,兩人即刻如魚得水。
就在一雙男女兩情歡娛時,廖仲英便把從他父母閑談間提到的“……幫主将皇室寶物盡集于丈人山腰的天師洞。
”當作情話說了出來。
呂秀婵初時亦未在意,逾時不久,廖仲英移愛别向,她隻好再覓牛郎,僅隔日,鬼見愁史文通入選了。
史文通功力深厚,即刻把呂秀婵帶進了一個嶄新的、美妙的境界,他幾乎罄其所能,讓她領略、體味到了超然的人間快活。
于是,呂秀婵心蕩神迷了,竟煞有介事地把廖仲英所說轉給了史文通。
史文通雖尚不敢打那些藏寶的主意,卻以之為餌勾上兩個富室美姬,且于心滿意得、飄飄然之際,信口說與西川二鬼闵氏兄弟…… 凡世上風流男女絕不可能隻與一二異性私通,其事勢必添油加醋、越傳越廣。
尤其是,西川二鬼原是錦屏山一帶的成名巨盜,兩兄弟仰仗武功超凡,做的是沒本錢的買賣。
紅衣幫崛起泸山後,靖綏四野,兩兄弟知道紅衣幫主來頭極大,又自覺武功較紅衣幫内幾位高手遠遜一籌,兄弟倆略一商議,竟棄了江湖黑道生涯,投在紅衣幫門下。
兩兄弟不時外出,偶爾遇見當年同道,酒酣之際難免走嘴,于是乎…… 這天辰時剛過,天師洞三皇殿裡便似炸了鍋,百餘個江湖武林人物集聚在這裡,有些人仍在肆意毀壞神像、什物,居多已厮殺起來——呼喝吆鬥聲被伏此起,兵刃相交的铿锵聲不絕于耳。
“他媽的,你是什麼東西,攔在這兒礙手礙腳的,遠遠讓開!”叫喊的是個虎目虬髯漢子。
“混帳,這軒轅老兒身上的玩意兒咱大涼山全包了,你亂闖什麼!”他是大涼山四寨主,人稱雙鈎司徒空。
“什麼鳥大涼山,老子隻認這個!” 那虬髯漢子說着話,“唰’的一刀、攔腰橫斬過去,使的是五虎斷門刀法。
司徒空銀鈎一招“力劃鴻溝”,“铛”的一響,格開對方單刀,喝道:“撒野嗎,太爺陪你走幾十回……” 司徒空正說話間,不防有人在他背後偷襲,長劍寒光一閃,“撲”地插進左肋,血花迸濺;他慘哼了一聲,碩大身軀頹然撲倒。
卻見那使劍偷襲的人揚聲叫道;“來人哪,‘五虎門’的野種殺了咱四寨主……”叫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