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腹有鱗甲

關燈
,耿兆惠已經看見桌旁的椅子上坐了個人,又高又瘦的人——是黑無常陳永良,他怔了一瞬,聽他說話語氣謙和,稍微有點放心,沉聲道:“你怎麼來了?” “敝弟兄一刻也沒敢走開。

    “陳永良歎了口氣,道;“夏堂主是葉長老的妻子,幹系非同小可,敝弟兄雖情知不是天泉洞的對手,卻也不敢擅自走開。

    ” “這麼說,你們是準備伺機救出夏堂主?” “談何容易。

    莫說敝弟兄武功不濟,便是另有高手相助亦無濟于事。

    ”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耿大俠尚且不知;你們幾人離開天泉洞後,莫希斌那老兒即刻從外面毀壞了洞口,敝兄弟雖情知還有别的洞口,無奈,往返查了近兩個時辰也沒找到那洞口在什麼地方。

    ” 耿兆惠驚得臉上變色,他對紅衣幫的行迹詭秘已有所領教,卻仍沒有想到天泉派為了隐蔽總舵竟會毀了苦心開鑿的洞口。

    他沉吟了一會兒,遲遲道: “閣下夤夜來此,絕不會僅是為了告訴在下這些事吧?” “耿大俠所料不差。

    ”陳水良遲遲道:“大俠或已知那個花滿樓武功超卓,卻絕難料到他與葉長老有殺父毀家之仇,他此來西川顯然是為了報仇雪恨,由此,絕不能讓其人進入總舵。

    ” “閣下的意思是殺了他?” 陳永良點了點頭。

     耿兆惠苦笑道:“憑在下手上的那點玩意兒——” 陳永良搖了搖頭,道:“莫說僅隻閣下一個人,便是把敝兄弟加在一起……哼哼,怕也不是他一人的對手。

    不過,遇強智取,遇弱生擒,各有其道,他到了西川便如入甕,更何況有耿大俠在他身邊,隻須略施小計,又何愁他死無葬身之地……” 耿兆惠心裡一陣歡喜,打斷他的話,道,“閣下有何良策?” 陳永良湊近耿兆惠身邊,輕輕道:“由此西去,便是建武境内,屆時隻需耿大俠……” 他的聲音越來越低,已隻有耿兆惠一個人勉強聽見。

     翌晨,一行人出了興文縣西門。

     走了個許時辰,但見山巒起伏,奇峰林立,石筍簇簇,千姿百态,景色旖旎。

     隻是,路無一裡平,行走起來愈加艱難。

     進入建武境之後,景色更覺奇絕。

    幾人一路行去,但見路旁不遠處一條湍急河水流過,有索橋橫跨河上,河對岸的山崖上居然懸挂許多棺木,或兩棺并列,或兩三棺重疊懸于三兩木樁上,亦或有将棺鑲嵌于岩穴内,棺木距地高者數十丈,最低也有數丈。

     衆人遠遠見此奇景均不禁颔首稱絕——山民們緣何将棺木懸挂斷崖之上,莫非防人竊取其間寶物? 棺木不止數百斤,人們又如何将其弄上去?…… 耿兆惠湊近花滿樓身邊,遲遲道:“花大俠,此奇景确屬世間罕見,我等趨近些看個清楚如何——好在也不繞許多路。

    ” 他幾人均系少年,難免好奇,花滿樓見鄭化成,秦麗蓉都在眼巴巴地看着那些懸棺,略一遲疑,道:“好吧,咱們過去看看,馬匹便散放在這兒……” 幾人攀過索橋,方才看清山崖上陰刻“蘇麻灣”三個碩大楷字,字迹蒼勁,粗曠有力。

     腳下隻數尺寬山徑,一側是懸棺山崖,難窺其巅;一側是陡峭河岸,附首望去,河水洶湧如瀉,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他幾人正津津有味地觀賞着懸棺奇景,忽聽得“轟隆隆”一陣巨響;幾個人都吃了一驚,仰頭看時,見一塊磨盤大小的巨石由上面飛墜下來, 山道狹窄,無從閃避,花滿樓唯恐傷了鄭化成幾人,奮起神力、雙手一托,“嗨”地一聲,将巨石向後一擲,又一陣轟隆聲響過,巨石抛落到河水裡,濺起一片水花。

     這瞬間,鄭化成為躲那塊巨石,早己飛身向前躍出數丈,豈知,他腳還沒等站穩,忽又見頭頂上方一口懸棺突兀下墜,半途中竟“嘭”然裂開,宛若無數器打來,聲勁力疾,尤為可怖的是木石間夾雜着一股黃褐色煙霧。

    他蓦然意識到那煙霧有毒,連忙屏住呼吸,潛運内氣,雙臂交揮,攪起如山風柱。

     “劈啪”一陣亂響聲中,木石、毒霧遠遠蕩開。

     豈料,就在這陣亂響聲中,鄭化成又聽得金刃破風,張眼看時,三口飛刀已到面前,眼見接抄不及,連忙一個“移形換位”閃避。

    沒想到,山徑狹窄,右腳早已踩空,一時又怎收勢得住,身軀淩空、徑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