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芍藥仙子
關燈
小
中
大
的聲音很輕,也很溫柔:
“我看你還是當真睡着了的好,否則,我已經禁不住真的要誘惑你了。
” 她說完話,又遲疑了一下,纖指輕輕點在花滿樓的昏睡穴上。
車輪咕咕,車身搖晃。
花滿樓蓦地醒來,他怔了一會兒,才記起自己是自封穴道,呆在人家的馬車上;心裡不禁一陣苦笑。
車蓬裡漆黑一團,透過車幔,可見車轅上有淡淡的燈光。
顯然是入夜了。
車仍在繼續趕路。
四下裡很靜,隐約可以聽見車子後面有稀疏的馬蹄聲。
他動了下身子,想坐起來,碰到了身旁軟綿綿的軀體——那軀體的一隻手還搭在自己的眉上。
一股脂粉和着異性胴體的香味沖進鼻孔,沖淡、掩蓋了牡丹花香。
花滿樓不禁一陣意馬心猿,忍不住要伸手去撫摸那胴體;但他沒動,隻重重地咬着自己的舌尖,緊閉了眼;然而,他自己也感覺到自己的呼吸漸漸加重了,隻苦于…… 他隻有使出師門的内功心法來克制自己。
由之,他不由得想起離開師門前後的情景—— 方丈内。
一燈如豆,照見四壁牆面剝落,地面凹凸不平。
迎門一個尺餘厚的蒲團上趺坐一個老僧,鸠形鹉面,霜須飄灑胸前,兩眼目光炯炯,暴射精光。
花滿樓跪伏在蒲團前,聽那老憎訓話: “……樓兒,汝亦勿須枉自菲薄。
為師傳授汝一指禅、琵琶掌功夫,再加上汝這四年來練就的劍法、輕功,已足以笑傲江湖了;明天,汝打點下山去吧。
” 這老僧便是盤山少林寺的主持方丈弼昆和尚。
花滿樓遲遲道:“師父,您近些天來身體不好,徒兒怎麼忍心就此走開?” 弼昆“呵呵”一笑——說是笑、也隻是有笑的聲音,臉上卻毫不動容——道: “汝心地善良,又肯勤學苦練,為師能收得你這樣的徒弟,即使到了九泉之下亦該感到欣慰;不過……” 花滿樓見他欲說又止,道:“師父對徒兒有什不滿之處嗎?徒兒願聽恩師教誨。
” 弼昆道:“不,我說的是另外一件事。
” 他歎了口氣,又接着道;“都告訴汝吧,早年,老衲亦曾……” 弼昆欲言又止,遲疑着不知如何說起。
正在這時,弼昆忽覺心頭一震,驚知不好,忙潛運内力抑制心血;調息了片刻,深深地吐了口氣。
花滿樓見這情勢,吓了一跳,問道:“師父,您老人家怎麼了?” 弼昆沉默了一會兒,忽地長長歎了口氣,道:“樓兒,為師大限已至,有……” 花滿樓大吃一驚,道:“什麼?師父,您說什麼?” 弼昆緩緩道:“你亦不必驚悸,乃師數十年面燈坐禅,雖尚未達到佛門高僧四大皆空之境,卻也能斷定休訖;為師适才心頭劇震,自知心脈已斷,如今,隻剩下這口氣 ……” 花滿樓深知師父的修為,聽到這兒,淚水不禁滾落下來。
但聽弼昆接着說道:“樓兒,你亦不必傷心,凡芸芸衆生,孰能無死;為師隻盼在臨死之前得你應允一件事。
” 花滿樓哽咽道:“師父,徒兒蒙師父教誨十二年之久,此恩天高地厚、不啻再造,但凡師父的事,莫說是一件,便是百件、千件徒兒也應得。
” “好,但乃師隻欲令你辦得一件事。
” 弼昆歎了口氣,遲遲道:“這件事确乎令為師赧顔——實乃佛門弟子之羞。
……乃師幼年時曾有位青梅竹馬的紅顔知己,徒因乃師家道中落,才不得已托身空門。
豈知,十餘年後,為師蒙主持方丈器重、于此督建少林分院,偏又與其女邂逅;其時,她已婚嫁多年,夫君病魔纏身,更無子嗣。
唉,也是乃師一念之差……她夫君病逝早夭,一人持家清苦,我便不時照看她;久而久之,居然…… 為師潛心忏悔,無如為時已晚——她有了身孕。
偏她分娩時,為師蒙召返少林,竟緻年餘未歸。
佛門弟子出此劣事焉敢書信傳音,待我返回時才發現她竟以為我變心、再醮一富室作了妾,而那個孩子皆已送給他人…… 我隻知那入姓耿,乃江南商人,因妻逾久未育…… 自此,人海茫茫,再也沒得他的一線消息;雖出家之人身不由己,為師亦曾足涉大江南北。
訪他下落,無奈…… 轉眼間數十年過去了,至今他也該三十有二,卻不知他……如今,汝技藝已成,為師的這片心願隻得寄托在你身上……” 他的聲音越來越小,終于停下不說。
花滿樓呆了一會,見弼昆仍無動靜;仔細看時,才知他已圓寂。
他欲恸無聲,隻默默地流淚…… 盛素娥在花滿樓身子動的那一刻便被驚醒了。
她驚異地發現自己竟然離開了座位、躺倒在那個藍衫少年的身旁。
往日坐車出外時,無論如何勞累,都從沒有過這種現象;今天…… 她又驚又
” 她說完話,又遲疑了一下,纖指輕輕點在花滿樓的昏睡穴上。
車輪咕咕,車身搖晃。
花滿樓蓦地醒來,他怔了一會兒,才記起自己是自封穴道,呆在人家的馬車上;心裡不禁一陣苦笑。
車蓬裡漆黑一團,透過車幔,可見車轅上有淡淡的燈光。
顯然是入夜了。
車仍在繼續趕路。
四下裡很靜,隐約可以聽見車子後面有稀疏的馬蹄聲。
他動了下身子,想坐起來,碰到了身旁軟綿綿的軀體——那軀體的一隻手還搭在自己的眉上。
一股脂粉和着異性胴體的香味沖進鼻孔,沖淡、掩蓋了牡丹花香。
花滿樓不禁一陣意馬心猿,忍不住要伸手去撫摸那胴體;但他沒動,隻重重地咬着自己的舌尖,緊閉了眼;然而,他自己也感覺到自己的呼吸漸漸加重了,隻苦于…… 他隻有使出師門的内功心法來克制自己。
由之,他不由得想起離開師門前後的情景—— 方丈内。
一燈如豆,照見四壁牆面剝落,地面凹凸不平。
迎門一個尺餘厚的蒲團上趺坐一個老僧,鸠形鹉面,霜須飄灑胸前,兩眼目光炯炯,暴射精光。
花滿樓跪伏在蒲團前,聽那老憎訓話: “……樓兒,汝亦勿須枉自菲薄。
為師傳授汝一指禅、琵琶掌功夫,再加上汝這四年來練就的劍法、輕功,已足以笑傲江湖了;明天,汝打點下山去吧。
” 這老僧便是盤山少林寺的主持方丈弼昆和尚。
花滿樓遲遲道:“師父,您近些天來身體不好,徒兒怎麼忍心就此走開?” 弼昆“呵呵”一笑——說是笑、也隻是有笑的聲音,臉上卻毫不動容——道: “汝心地善良,又肯勤學苦練,為師能收得你這樣的徒弟,即使到了九泉之下亦該感到欣慰;不過……” 花滿樓見他欲說又止,道:“師父對徒兒有什不滿之處嗎?徒兒願聽恩師教誨。
” 弼昆道:“不,我說的是另外一件事。
” 他歎了口氣,又接着道;“都告訴汝吧,早年,老衲亦曾……” 弼昆欲言又止,遲疑着不知如何說起。
正在這時,弼昆忽覺心頭一震,驚知不好,忙潛運内力抑制心血;調息了片刻,深深地吐了口氣。
花滿樓見這情勢,吓了一跳,問道:“師父,您老人家怎麼了?” 弼昆沉默了一會兒,忽地長長歎了口氣,道:“樓兒,為師大限已至,有……” 花滿樓大吃一驚,道:“什麼?師父,您說什麼?” 弼昆緩緩道:“你亦不必驚悸,乃師數十年面燈坐禅,雖尚未達到佛門高僧四大皆空之境,卻也能斷定休訖;為師适才心頭劇震,自知心脈已斷,如今,隻剩下這口氣 ……” 花滿樓深知師父的修為,聽到這兒,淚水不禁滾落下來。
但聽弼昆接着說道:“樓兒,你亦不必傷心,凡芸芸衆生,孰能無死;為師隻盼在臨死之前得你應允一件事。
” 花滿樓哽咽道:“師父,徒兒蒙師父教誨十二年之久,此恩天高地厚、不啻再造,但凡師父的事,莫說是一件,便是百件、千件徒兒也應得。
” “好,但乃師隻欲令你辦得一件事。
” 弼昆歎了口氣,遲遲道:“這件事确乎令為師赧顔——實乃佛門弟子之羞。
……乃師幼年時曾有位青梅竹馬的紅顔知己,徒因乃師家道中落,才不得已托身空門。
豈知,十餘年後,為師蒙主持方丈器重、于此督建少林分院,偏又與其女邂逅;其時,她已婚嫁多年,夫君病魔纏身,更無子嗣。
唉,也是乃師一念之差……她夫君病逝早夭,一人持家清苦,我便不時照看她;久而久之,居然…… 為師潛心忏悔,無如為時已晚——她有了身孕。
偏她分娩時,為師蒙召返少林,竟緻年餘未歸。
佛門弟子出此劣事焉敢書信傳音,待我返回時才發現她竟以為我變心、再醮一富室作了妾,而那個孩子皆已送給他人…… 我隻知那入姓耿,乃江南商人,因妻逾久未育…… 自此,人海茫茫,再也沒得他的一線消息;雖出家之人身不由己,為師亦曾足涉大江南北。
訪他下落,無奈…… 轉眼間數十年過去了,至今他也該三十有二,卻不知他……如今,汝技藝已成,為師的這片心願隻得寄托在你身上……” 他的聲音越來越小,終于停下不說。
花滿樓呆了一會,見弼昆仍無動靜;仔細看時,才知他已圓寂。
他欲恸無聲,隻默默地流淚…… 盛素娥在花滿樓身子動的那一刻便被驚醒了。
她驚異地發現自己竟然離開了座位、躺倒在那個藍衫少年的身旁。
往日坐車出外時,無論如何勞累,都從沒有過這種現象;今天…… 她又驚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