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手班喬迪行禮,然後才緩緩抽出長劍,擺出天淵劍法的起手式。

     班喬迪是加勒比海劍派的大弟子,二十七、八歲年紀,身材不高,長相英俊潇,完全是印第安人和歐洲人混血兒的模樣。

    他雙手握劍,劍眉微軒,大喊一聲,企圖先聲奪人。

     陸少康自然不為所動,劍尖斜指,一招“春風東來”半劈半刺地卷向班喬迪。

     班喬迪不管劍招,看準長劍的方向,劍就劈,“當”的一聲,火花四濺,隻覺得虎口酸麻異常,像是觸電一樣,闊劍險些脫手。

     陸少康微微一愣,随即明隙原來班喬迪不懂内功,陸少康不願意用對方不懂的東西取勝,立刻卸棹内力,又使一招“石上清泉”,劍招綿密,卻不取對方要害,而是故意去砍對方的劍身。

     班喬迪回劍格擋,雙劍相交,這次班喬迪虎口卻不再有觸電的感覺,于是放膽推開陸少康,舉劍便砍,迅如奔雷。

     陸少康來不及抵擋,低頭避過,使出“青天流雲”的虛招,劍尖抖動地刺向班喬迪胸口,而暗伏“天地悠悠”的後着,準備随時改刺對方雙眼或砍對方腰眼。

     班喬迪雖然不知道陸少康劍招的名稱及變化,但是加勒比侮劍派加入七海劍派二十年,對東方劍術也做過一些研究,因此也明也有所謂的虛招。

    他兒陸少康劍勢怪異,而且留有變招的餘地,于是加快劍速度,封住陸少康所有能改攻的方向。

     陸少康暗叫一聲“好”,轉身收招,改出“龍翔九天”,和對方硬拼。

     這一下正合班喬迪心意,他對準陸少康手中長劍,劈哩趴抗地連砍了七、八下,直砍得陸少康步步後退,險些退出場外。

     陸少康見這樣不是辦法,使一招“披荊斬棘”擋開班喬迪的闊劍,跨出一大步,閃到班喬迪身後,再出一招“石破天驚”,回劈對方後腦。

     班喬迪沒有想到陸少康的劍法如此奇幻莫測,想要再擋,卻已經來不及了,他剛剛轉過身來,就看見陸少康的劍尖停在自己眉心正中央,愣了一下,知道是自己敗了,隻好垂下雙手,表示認輸。

     前後不到三分鐘,陸少康就蠃了這一場比試,他又向衆人行禮後,回座位休息,繼續觀看其他人比劍。

     比到第二十一場,也就是最後一場的時候,從東海劍派的席位上走出一名年輕劍手,身材修長,相貌斯文,陸少康“啊”的一聲,脫口叫道:“是他!” 那名年輕劍手不是别人,正是西村英。

    陸少康第一次在澳門碰到他的時候,并不知道他是東海劍派的人,第二次又往白衣門的地牢相遇,西村英也沒有說出自己的門派來曆。

    而先前陸少康專心觀看其他衆人比武,并沒有注意到西村英就坐在東海劍派的席位裡,他對西村英頗有好感,因此大感興趣,想要好好看看他的表現。

     西村英走到場中央,手握長短劍各一柄,通常日本人用刀的比較多,也有使用長、短兩把刀的所謂二刀流,但是東海劍派用的卻是中國式的雙刀劍,是一個混合東洋和中原武術的劍派。

     西村英的對手,是黑侮劍派的掌門,年約五千歲左右的一名華人,名叫葉壽庭,在江湖上素有“舞劍王”之稱。

     黑海劍派位于土耳其北部,成員大部分是土耳其籍的華人,由于當地信奉伊斯蔺教,又與許多阿拉伯國家相鄰,本身也居住着不少阿拉伯人,所以往武術方面,阿拉伯彎刀的文化比東方劍術文化要興盛得多,因此黑侮劍派在當地算是相當特異的一個族群。

     黑海劍派開宗立派至今,才不過匹十年左右的曆史,成員隻有五、六十人,武學來源是從東方各家門派流傳在市面上的書籍廣泛吸收,并沒有自己的專長,但是劍招繁複好看,因此掌門人才有“舞劍王”之稱。

     隻是這種舞劍的功夫在實際對敵搏擊的過程中并不大有效,所以該門派算是七海劍派中最弱的一派。

     西村英右手正握長劍,左手反握短劍,行禮之後,長劍試探性地刺出。

    葉壽庭見對方來勢快捷,擺好架式,劍一擋,姿勢潇絕倫,隻是這一劍并沒有擋着,西村英就已經變招,回轉短劍,改刺為削,圈向葉壽庭手腕。

     葉壽庭一愣,立刻縮手,側身閃過,匆忙之間,依然身形飄逸。

    西村英佑一劍沒有削中,不再搶攻,站在原地靜靜看着葉壽庭。

     葉壽庭也不客氣,見對方停了下來,覺得機不可失,立刻使出畢生絕學,擺出金雞獨立的姿勢,長嘯一聲,便如大鵬展翅一般向西村英撲來,然後一招一式規規矩矩地向西村英進攻,或削或挑,時而刺擊,時而砍劈,速度雖然不快,但是姿勢美妙,引得在場的黑海派弟子和部份看熱鬧的群衆大聲叫好。

     葉壽庭十分得意,出招更是刻意地加大動作,一舉手一投足都要擺足架式,毫不含糊。

     西村英看對方招式雖然漂亮,但是自己并沒有明顯的危險,因此暫時便不